中国建筑十大新推广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日期】2016.05.23•【文号】建协〔2016〕24号•【施行日期】2016.05.23•【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协〔2016〕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本会单位会员:为推动建筑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充分发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我会制订了《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

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5月23日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根据《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10〕170号),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做好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业创新技术是指住房城乡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和通过省部级的鉴定、评价,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

本办法所称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经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的、采用6项以上“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且采用其他建筑业创新技术的工程。

第三条示范工程的立项条件是:新开工、建设规模大(建设规模执行申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工程规模的要求)、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工程。

上述工程已经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且可在五年内完成申报的全部创新技术内容的,可申报示范工程。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绿色施工技术简介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绿色施工技术简介
第3 9卷 2 1 0 1年 第 1期
广 州建 筑 1
G A G HO R HIE T R U N Z UA C T CU E
建 筑 业 1 项 新 技 术 2 0版 之 0 01
绿 色 施 工 技 术 简 介
谢 伟 锋
( 州 市 建 筑 集 团有 限公 司 ,广 , 5 0 3 ) 广 ’ 1 0 0 i l
sr c i n i d s y h s p p ri to u e t c n lg e f r e o sr ci n fo t e s v n h tc n l g n t n t t n u t .T i a e n r d c d 1 e h oo is o e n c n t t m h e e t e h o o y i e u o r 5 g u o r
n w e h l ge fb id n s2 0 h w h ae tt c oo iso r e o tu to e t c noo i so u l i g 01 ,s o t e l ts e hn l g e fg e n c nsr c in,a d t u d n oe f rt n heg i i g r l o he
也对施 工单位 起 到导 向作 用。 关键词 :建筑业 1 0新 技 术 ;施 工 技 术 ;绿 G ̄ _ r -
I to u to fGr e n tu to c oo yTh tOn f he n rd c ino e nCo sr cinTe hn lg a eo t Te w c n lge fBui i g 01 n Ne Te h oo iso l n s2 0 d
1 言 前 为 适应 当前 建 筑业 技 术 迅 速 发 展 的 形 势 ,保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方案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方案

建筑业⼗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与管理⽅案第⼗九节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与管理⽅案1.新技术应⽤推⼴组织机构建⽴1.1组织机构的建⽴为把本⼯程建成技术⼀流、管理科学、质量上创优质样板的⼯程,同时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和推⼴应⽤建筑业“⼗项”新技术(2010)的⽬的,我司将在⼯程开⼯之初,成⽴“⼗项”新技术推⼴应⽤领导⼩组。

领导⼩组以项⽬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管理⼈员参加的项⽬科技进步⼯作⼩组,协调各项⼯作的实施、总结。

1.2⼯作⼩组职责范围1.2.1组长:项⽬经理职责:组织⼯程科技推⼴⼯作的策划,指导科技推⼴⼯作实施,对⼯程科技推⼴⼯作进⾏监督、检查。

1.2.2副组长:技术负责⼈职责:参与⼯程整体科技推⼴策划,根据科技推⼴总体策划⼤纲,制定阶段性科技推⼴实施⽬标,并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进⾏科技推⼴⼯作的实施,对阶段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落实和总结。

1.2.3组员:各部门管理⼈员⼯程部主要负责对分包单位进⾏施⼯安排部署,保证按⼯程总进度计划实现⼯期⽬标;实施⼯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有保护措施,责任到⼈,落实到位;负责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及检查落实,并负责收集、整理各种施⼯记录。

质量部主要负责对科技推⼴⼯作实施⼯程过程质量监控,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及质量改进措施的制订及实施;积极配合企业的质量执法⼩组检查⼯作,独⽴⾏使质量执法权利;代表总承包项⽬经理部对⼯序进⾏专检,专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对⼯程的隐、预检进⾏验收,认真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技术部主要负责确定在科技推⼴⼯作中各种施⼯⽅案及⼯艺作法,及时办理各种⼯程洽商和设计变更;负责⼯程施⼯的全过程控制,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并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的控制,收集和整理有关施⼯的各种技术资料,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商务部主要负责对科技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货⽐三家,让最优质的产品进⼊施⼯现场,确保优质⼯程的实现;负责⼯程合同的评审、记录并加以妥善保存;负责收集各种⼯程洽商及变更,签订补充合同,合同中有涉及到业主的有关事宜及时同其联系沟通,以保证合同履⾏结果满⾜业主要求;编制年、季、⽉度报价表及相应资⾦计划;负责将分解后的材料⽤量提供给监理为下⼀步的材料计划提供依据;负责进⾏科技推⼴项⽬的成本核算⼯作。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管理办法-17页文档资料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管理办法-17页文档资料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提高中建总公司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进一步做好中建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及《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2]173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新技术是指建设部当前重点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即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本办法所称中建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经中建总公司公布的、采用6项以上建筑新技术的工程。

科技进步效益率=科技进步效益/合同额╳100%。

第三条示范工程分为总公司和工程局级两个工作层次,中建总公司示范工程由科技开发部归口管理,负责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批、实施与监督,应用成果验收评审,以及推荐申报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工作;局级示范工程由工程局科技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并应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负责示范工程的实施与落实。

第四条示范工程的基本申报条件:新开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国内外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且申报书中计划推广的全部新技术内容可在三年内完成。

第五条中建总公司和有关单位均可按要求申报示范工程,各工程局应在已被批准列为局级示范工程的项目中择优申报。

第六条申报单位各应填写《示范工程申报书》(申报书格式见附件,一式5份),制定推广工作计划(一式2份),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于每年5月底前报中建总公司科技开发部。

第七条中建总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核;经审查合格后,批准列入示范工程计划并发文公布。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推广应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建造创新能力,我部组织编制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

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25日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信息化技术综述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信息化技术综述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信息化技术综述
杨富春;王静;谭丁文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8(049)003
【摘要】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发展较快,此次新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对信息化技术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包括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重点介绍了其特征、技术内容和应用范围.
【总页数】6页(P290-295)
【作者】杨富春;王静;谭丁文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100037,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北京;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100037,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7
【相关文献】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钢筋与混凝土技术综述 [J], 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永海
2.《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绿色施工技术综述 [J], 单彩杰;冯大阔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综述 [J], 田春雨;王晓锋;赵勇
4.《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综述 [J], 吴月华
5.《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钢结构技术综述 [J], 李景芳;韩建聪;李锦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附件1:2017年度第二批福建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立项申报审核结果意见附件2:2017年度第二批福建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审核结果意见【注】应用新技术具体名称见《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条文号索引》(附后)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条文号索引条文号新技术名称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 逆作法施工技术※※※※※1.10 爆破挤淤法技术1.11 高边坡防护技术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 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 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条文号新技术名称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 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 塑料模板技术4.4 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 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 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 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 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 钢结构技术条文号新技术名称5.1深化设计技术5.2 厚钢板焊接技术5.3 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 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 住宅钢结构技术5.7 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 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9 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 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条文号新技术名称7.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 供热计量技术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7.13 植生混凝土7.14 透水混凝土8 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条文号新技术名称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 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 经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组织专家审核后, 批准列为示范工程,并由部发文公布。 • 已经被批准列为示范工程的项目,如果立项 条件发生变化,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建设 部可以做出取消或更改的决定。 • 有关地区或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工程实施工作 的领导,制订实施计划,每半年总结检查一 次。 • 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将不定期地对示范工 程进行检查。
• 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全部完成了《示范工程 申报书》中提出的新技术内容,且应用新 技术的分项工程质量达到现行质量验收标 准的,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应准备好应用成 果评审资料,并填写《示范工程应用成果 评审申请书》一式四份(应用成果评审申 请书格式见附件),按隶属关系向省、自 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 有关部门建设司提出申请。经其初审符合 标准的,向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申请应 用成果评审。
• 此次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 在内容上较以往作了大幅调整,扩大了覆盖面, 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高性 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新型 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安装工 程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建筑 防水新技术、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和建筑 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0个大项,43个小项, 91个子项。
• 示范工程的应用成果评审由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 位组织评审专家组进行,每项示范工程评审专家 组由专家5~7人组成。 • 被评审的示范工程执行单位人员,不得聘为专家 组成员。申报工程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 务院有关部门的评审专家不得超过专家组人数的 三分之一。 • 示范工程评审专家从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 行业发展司设立的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专家库 中选取。专家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的专家形成。入 选专家库的专家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技 术职称,从事项目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 在某一新技术领域有较深研究,年龄原则上不超 过65周岁。专家库每三年更换一次。

我国建筑业10大新技术

我国建筑业10大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桩基新技术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2 地基处理技术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1.4.1 暗挖法1.4.2 逆作法1.4.3 盾构法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 清水混凝土技术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3.2.3 焊接箍筋笼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 预应力施工技术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3 拉索施工技术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5.1 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 住宅结构技术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6.4.1 通信网络系统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6.4.5 安全防范系统6.4.6 综合布线系统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6.5.3 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6.6.1 系统检测6.6.2 系统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7.1 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8 建筑防水新技术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 建筑防水涂料8.3 建筑密封材料8.4 刚性防水砂浆8.5 防渗堵漏技术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9.1.2 施工放样技术9.1.3 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10.1 工具类技术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王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 (粗粒土)、劈裂 (细粒土) 和压密 (非饱和松散土) 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高强混凝土技术
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
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
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
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1998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998年,建设部适时对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使其包含的先进适用技术项目更多,内容更丰富,更具实效性,并印发了《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1998版包含10大项42小项或分类。大项已基本按建筑工程的分部及专业进行了不完全的分类,每一大项下面有2—5项推广技术或推广方面,表述不尽相同。如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没有涉及,对信息化施工技术没有涉及。1998版10项新技术如下: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清水混凝土技术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HRB400钢筋焊接网
焊接箍筋笼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预应力施工技术
胡锦涛在2009年9月22日的联合国气象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01
02
03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二0二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00五年有显著下降。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变革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提高中建总公司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进一步做好中建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及《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2]173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新技术是指建设部当前重点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即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本办法所称中建总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经中建总公司公布的、采用6项以上建筑新技术的工程。

科技进步效益率=科技进步效益/合同额╳100%。

第三条示范工程分为总公司和工程局级两个工作层次,中建总公司示范工程由科技开发部归口管理,负责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批、实施与监督,应用成果验收评审,以及推荐申报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工作;局级示范工程由工程局科技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并应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负责示范工程的实施与落实。

第四条示范工程的基本申报条件:新开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国内外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且申报书中计划推广的全部新技术内容可在三年内完成。

第五条中建总公司和有关单位均可按要求申报示范工程,各工程局应在已被批准列为局级示范工程的项目中择优申报。

第六条申报单位各应填写《示范工程申报书》(申报书格式见附件,一式5份),制定推广工作计划(一式2份),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于每年5月底前报中建总公司科技开发部。

第七条中建总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核;经审查合格后,批准列入示范工程计划并发文公布。

10项新技术

10项新技术

守心拓路· 敦行竞进
4、新旧《技术》的对比 2017版与2010年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相比,主要有这几处变化: 1、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3、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4、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5、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6、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注重跟进绿色化、工业化、信 息化等相关需求。 7、加强建筑业重点、热点领域的技术应用,尤其是突出了装配式建筑、抗震、节能、信息化等热点领域和前沿技术。 8、全面升级、优化基础性技术。对旧版重新梳理、吐故纳新,删减、归并54项,更新升级24项,新增53项。 从更新的内容来看,未来建筑业将会大力推广装配式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防灾减灾技术、 建筑信息化技术等内容。
10项新技术宣贯 中部国际设计中心项目
日Hale Waihona Puke 期:2018年4月10日守心拓路· 敦行竞进
1、新《技术》颁布背景 2016年3月,住建部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通过广泛调查、系统研究,深入分析建筑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归纳 总结近几年的先进适用技术,对2010年版进行全面修订,历时一年半完成新《技术》编写。 这是继1994版、1998版、2005版和2010版之后的第五次改版升级 2、新《技术》颁布意义 旨在推动解决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创新动力不足、新技术应用不足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不足 等问题。 为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建造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技术指引。 3、新《技术》总体特点 一是“新”——吸纳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注重技术的先进性。 二是“用”——能够在建筑业中得以切实推广,广大建筑企业能够有效使用,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建筑四新技术全套

建筑四新技术全套

建筑四新技术全套目录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4)1.1. 桩基新技术 (4)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4)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6)1.2. 地基处理技术 (6)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6)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7)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9)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9)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 (10)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5)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6)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6)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7)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 (18)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9)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20)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 (21)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22)1.4.1. 暗挖法 (22)1.4.2. 逆作法 (23)1.4.3. 盾构法 (24)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 (25)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6)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6)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7)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27)2.4. 清水混凝土技术 (29)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0)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3)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3)3.1.1. HRB400 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33)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4)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4)3.2.2. HRB400 钢筋焊接网 (35)3.2.3. 焊接箍筋笼 (36)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37)3.4. 预应力施工技术 (37)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8)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8)3.4.3. 拉索施工技术 (39)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40)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0)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41)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43)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44)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4)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5)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6)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7)5.钢结构技术 (48)5.1. 钢结构CAD 设计与CAM 制造技术 (48)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49)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 (49)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49)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滑移施工技术 (50)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 (50)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1)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52)5.5. 住宅结构技术 (52)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 (53)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54)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55)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55)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55)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56)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57)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58)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58)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59)6.4.1. 通信网络系统 (59)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 (59)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59)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60)6.4.5. 安全防范系统 (60)6.4.6. 综合布线系统 (60)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 (61)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 (61)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61)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61)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61)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62)6.5.3. 龙门(A 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63)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64)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64)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65)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66)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 (67)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8)6.6.1. 系统检测 (68)6.6.2. 系统评估 (68)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68)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68)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69)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72)7.1.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 (74)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75)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75)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 (77)7.3. 预拌砂浆技术 (79)8.建筑防水新技术 (81)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2)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83)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 (83)8.2. 建筑防水涂料 (84)8.3. 建筑密封材料 (86)8.4. 刚性防水砂浆 (87)8.5. 防渗堵漏技术 (87)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88)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88)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88)9.1.2. 施工放样技术 (89)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1)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91)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92)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 (93)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94)10.1. 工具类技术 (94)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 (96)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 (97)建筑业10项新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和压密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 地基差不多和一下空间工程技巧1.1桩基新技巧1.1.1灌注桩后注浆技巧;1.1.2长螺栓旋水下灌注成桩技巧。

1.2地基处理技巧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G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巧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巧1.2.3真空顶压法加固软基技巧1.2.4强夯法处理大年夜块石高填方地基1.2.5爆破齐淤法术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巧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术技巧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巧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巧1.3.3组合内支撑技巧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构造技巧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年夜深基坑施工技巧1.3.6高边坡防护技巧1.4地下空间施工技巧1.4.1暗挖法1.4.2逆作法1.4.3盾构法1.4.4非开挖埋管技巧2 高机能混凝土技巧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巧2.2自密实混凝土技巧2.3混凝土经久性技巧2.4清水混凝土技巧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巧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巧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巧3.1高效钢筋应用技巧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巧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巧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3.2.3焊接箍筋笼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巧3.4预应力施工技巧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巧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巧3.4.3拉索施工技巧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巧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巧4.2早拆模板成套技巧4.3液压主动爬模技巧4.4新脚手架应用技巧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巧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巧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巧4.4.4外挂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应用技巧5 钢构造技巧5.1钢构造CAD设计与CAM制造技巧5.2钢构造施工安装技巧5.2.1厚钢板焊接技巧5.2.2钢构造安装施工仿真技巧5.2.3大年夜跨度空间构造与大年夜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巧5.3钢与混凝土组合构造]技巧5.4预应力钢构造技巧5.5室庐构造技巧5.6高强度钢材应用技巧5.7钢构造的防火防腐技巧6 安装工程应用技巧6.1管道制造(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巧6.1.1金属矩形风管薄板钢板法兰连接技巧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巧6.2管线安排综合均衡技巧6.3电缆安装成套技巧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造技巧6.4建筑智能化体系调试技巧6.4.1通信收集体系6.4.2运算机收集体系6.4.3建筑设备监控体系6.4.4火警主动报警及联动体系6.4.5安稳防范体系6.4.6综合布线体系6.4.7智能化体系集成6.4.8室庐(小区)智能化6.4.9电源防雷与接地体系6.5大年夜型设备整体安装技巧(整体晋升吊装技巧)6.5.1竖立单桅杆整体晋升桥式其重机技巧6.5.2竖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年夜型设备技巧6.5.3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年夜型设备(构件)技巧6.5.4无锚点推吊大年夜型设备技巧6.5.5气顶升组大年夜型扁平灌顶盖技巧6.5.6液压顶升拱顶灌倒桩法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巧6.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晋升(滑移)大年夜型设备与构件技巧6.6建筑智能化体系检测和评估6.6.1体系检测6.6.2体系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巧7.1节能型围护构造应用技巧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巧及施工技巧7.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巧7.1.3节能型建筑检测评估技巧7.2新型空调和采暖技巧7.2.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巧7.2.2供热采暖体系温控与热计量技巧7.3预拌砂浆技巧8 建筑防水新技巧8.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巧8.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巧8.1.2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8.1.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含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建筑防水涂料8.3建筑密封材料8.4刚性防水砂浆8.5防渗堵漏技巧9 施工过程监测和操纵技巧9.1施工过程测量技巧9.1.1施工操纵网建立技巧9.1.2施工放样技巧9.1.3地下工程主动导向测量技巧9.2专门施工过程监测和操纵9.2.1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操纵9.2.2大年夜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操纵9.2.3大年夜跨度构造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操纵10 建筑企业治理信息化技巧10.1对象类技巧10.2治理信息化技巧10.3信息化标准技巧建筑业十项新技巧”之七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巧”之七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巧7.1 节能型围护构造应用技巧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巧及施工技巧㈠各类砌块施工中防止裂缝的操纵技巧(1) 重要技巧内容国内临盆的砌块有: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②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③混凝土夹心聚苯砌块④凯福298(Core-Fill500)砌块体系应当说今朝国内临盆各类类型的砌块从技巧到临盆工艺差不多上比较成熟的,今朝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砌筑质量较差:砌体灰缝不实产生裂缝;砌体与钢筋混凝土墙之间产生裂缝;砌筑砂浆是通俗砂浆,在灰缝处形成冷桥易结露等问题。

建筑业十大新技术(高性能门窗技术)

建筑业十大新技术(高性能门窗技术)

龙源期刊网 建筑业十大新技术(高性能门窗技术)作者: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8年第04期【编者按】1994 年,原建设部首次印发《关于建筑业1994年、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并先后于1998年、2005年、2010年进行过3次修订,适时总结提炼最具代表性、推广价值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使技术内涵不断更新、提升、发展。

20多年来,《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业内已形成品牌效应,覆盖面不断扩大,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耗、加快新技术普及应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经成为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其中,部分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很多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高、精、尖建设项目成为时代性或世界级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技术研发应用”的目标任务。

此次全面修订2017版,既是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增强建筑业科技创新力、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建筑业面临新时代发展任务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印发,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建筑业发展。

此次修订的2017版的内容包括10个大项107项技术。

与2010版相比,主要有3个方面的变化:第一,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注重跟进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相关需求。

第二,加强建筑业重点、热点领域的技术应用,尤其是突出了装配式建筑、抗震、节能、信息化等热点领域和前沿技术,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章节,“绿色施工技术”中新增施工噪声控制技术、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利用、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及量化评价等8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

10.2.2. 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信息化技术(加入进度计划技术)
10.2.3. 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0.2.4. 数据交换共享与系统集成技术
10.2.5. 建筑企业决策支持与商业智能技术
10.2.6. 建筑企业知识系统技术
10.3. 信息标准技术
10.3.1. 企业基础信息规范分类技术
10.3.2. 企业基础信息编码标准技术
突出重点
h
8
修订编写组织:
整个10项新技术的修订编写组织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 部)负责。
信息化技术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修订编写工作组:(以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专家组成员为主 组成)
常戎一、曹 军、王 静、鞠成立
郑亚文、王 亘、郭 钤、江 雄
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新型钢筋和预应力技术;
4、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5、钢结构技术;
6、安装工程技术;
7、绿色施工技术;
8、新型建筑防水技术;
9、抗震与加固改造技术;
10、信息化技术。
h
6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
现代管理 技术与计 算机应用
1994年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 修订稿工作报告
中国北京
h
1
报告内容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发展历程 2.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2009版修订工作组织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2009版修订稿
h
2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信息化技术发展历程
1994年版:

中国建筑十大新推广技术

中国建筑十大新推广技术

中国建筑十大新推广技术中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的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一、深基坑支护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 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

由排桩或排桩加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组成的挡土结构和按基坑平面设计的内支撑体系,是软土地区应用最多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形式。

根据基坑周围土质、开挖深度可设置成单层或多层的支护结构,一般用工具式钢构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形成对撑、角撑、水平桁架或拱券等,以保持深基坑开挖时的边坡稳定,并还可进一步发展成利用地下结构楼层作内支撑的逆作施工技术。

(2)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能将桩、墙等挡土结构所承受的荷载通过拉杆(索、管、栓)传递到稳定土(岩)层上,形成锚拉体系。

锚杆可带扩大体或采用二次高压灌浆以提高与土体的锚固力,并可采用可拆式锚杆。

该法适应土质范围广(当土质过软时应慎用),在采用多层锚杆情况下,基坑的开挖深度不受限制。

(3) 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和加筋水泥土挡墙。

由喷浆型深层搅拌桩组成的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可为实体式或格栅式。

该挡墙具有挡土和止水重功能,一般用于开挖深度不大于6M的软土地区基坑支护。

当基坑深度超过6M时,可在水泥土中插入加筋杆件,形成加筋水泥土挡墙。

必要时还可辅以支撑或锚杆支护加筋水泥土挡墙,以加大基坑的支护深度。

(4) 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是一种利用经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的支护方法。

它由土钉、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和加固后的原位土体三部分组成。

该支护结构轻型,施工操作方便,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们以上或经降水后的粘性土或密实性较好的砂土地层,开挖深度一般不大于15M。

(5) 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

基坑工程变化因素多,在目前设计中尚难做到全面、准确、合理。

2017年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技术简介(图文)

2017年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技术简介(图文)

第6章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6.8.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代替了
传统角钢法兰风管连接技术,已在国外有多 年的发展和应用并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不仅能节约材料, 而且通过新型自动化设备生产使得生产效率 提高、制作精度高、风管成型美观、安装简 便,相比传统角钢法兰连接技术可节约劳动 力60%左右,节约型钢、螺栓65%左右,而且 由于不需防腐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5章 钢结构技术
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新增)
虚拟预拼装技术是采用三维设计软件,将钢结构分段构件控制点的实测三维 坐标,在计算机中模拟拼装形成分段构件的轮廓模型,与深化设计的理论模 型拟合比对,检查分析加工拼装精度,得到所需修改的调整信息。经过必要 的反复加工修改与模拟拼装,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第6章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是实现机电系统设计功能的
第6章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工厂模块化预制技术是将建筑给排水、采暖、电气、智 能化、通风与空调工程等领域的建筑机电产品按照模块 化、集成化的思想,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和调试深度结 合集成,通过这种模块化及集成技术对机电产品进行规 模化的预加工,工厂化流水线制作生产,从而实现建筑 机电安装标准化、产品模块化及集成化。利用这种技术, 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建筑机电工程建 造成本,还能减少现场施工工程量、缩短工期、减少污 染、实现建筑机电安装全过程绿色施工。
管道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是采用软件硬件一体化技术。

2019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继续教育

2019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继续教育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十二五期间施工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建立和完善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绿色施工,实施绿色施工面达到(C )。

A .100%B .20%C .50%D .10%2、参与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的人员一般为本领域的权威专业人士,这体现了创新研究的(C )基本思路。

A .保持稳定性B .重视创新性,保持国内“平均先进”水平C .保证权威性D .保持协调性3、10项新技术取舍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要重视“(D)”的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绿色技术的引入。

A .协调可持续发展B .三控两管一协调C .四节一环保D .以上均对4、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D)A .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B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C .大力增加森林碳汇D .以上均是多选题:(共3题,每题1分)5.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具体包括下列哪些( ABCDE)技术。

A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B .混凝土技术C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D .防水技术E .信息化应用技术6.建筑施工技术政策包括(ABC )。

A .在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中,以保证施工过程安全、保证质量为重点,优先采用暗挖施工方法,推广应用地下水排放少、环保、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技术。

B .推广应用高效钢筋及建筑构、配件工厂化生产技术,提高建筑业工业化水平。

C .以提高建筑结构使用寿命为目标,进行混凝土的绿色技术研究,提高混凝土总体技术水平。

D .进一步加强防水工程技术研究,提高建筑工程防水能力。

E .ABC都不对7.2010版的十项新技术中,信息化应用技术包含(ABCDE )。

A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B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C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D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E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判断题:(共3题,每题1分)8.2010版10项新技术与2005版比较,突出了施工技术,注重新材料与新工艺的结合,重视基于总承包管理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十大新推广技术中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的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一、深基坑支护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 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

由排桩或排桩加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组成的挡土结构和按基坑平面设计的内支撑体系,是软土地区应用最多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形式。

根据基坑周围土质、开挖深度可设置成单层或多层的支护结构,一般用工具式钢构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形成对撑、角撑、水平桁架或拱券等,以保持深基坑开挖时的边坡稳定,并还可进一步发展成利用地下结构楼层作内支撑的逆作施工技术。

(2)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能将桩、墙等挡土结构所承受的荷载通过拉杆(索、管、栓)传递到稳定土(岩)层上,形成锚拉体系。

锚杆可带扩大体或采用二次高压灌浆以提高与土体的锚固力,并可采用可拆式锚杆。

该法适应土质范围广(当土质过软时应慎用),在采用多层锚杆情况下,基坑的开挖深度不受限制。

(3) 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和加筋水泥土挡墙。

由喷浆型深层搅拌桩组成的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可为实体式或格栅式。

该挡墙具有挡土和止水重功能,一般用于开挖深度不大于6M的软土地区基坑支护。

当基坑深度超过6M时,可在水泥土中插入加筋杆件,形成加筋水泥土挡墙。

必要时还可辅以支撑或锚杆支护加筋水泥土挡墙,以加大基坑的支护深度。

(4) 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是一种利用经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的支护方法。

它由土钉、钢丝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和加固后的原位土体三部分组成。

该支护结构轻型,施工操作方便,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们以上或经降水后的粘性土或密实性较好的砂土地层,开挖深度一般不大于15M。

(5) 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

基坑工程变化因素多,在目前设计中尚难做到全面、准确、合理。

对于开挖深度较大、坑壁土质较差、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挡土结构位移、支撑锚拉系统应力、基坑周围环境变化的严密监测,以反馈的数据信息调整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基坑安全。

2、目标与措施基坑工程技术复杂,在推广应用中除必须遵循现行规范标准外,尚应遵照地方的相关标准。

要求基坑工程的内支撑应逐步实现工具化、模数化、系列化,并设置报警系统,以便重复使用;基坑的挡土结构(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尽量与永久性结构相一致;预应力锚杆应采用可拆除方式;进一步扩大土钉墙支护应用范围,发展土钉与锚杆等结合使用的深基坑综合支护技术;开发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技术。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管理,凡技术条件比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开工前必须由有资格的单位对基坑工程进行周密的设计,内容包括支护系选型,支护结构强度、变形计算,场内外土体稳定性、渗透稳定性计算,降水对环境的影响,挖土要求,监测内容等,因地制宜地选用上述先进的适用技术,并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必要时,还应组织专家论证,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目的。

基坑施工必须全面贯彻设计要求,按照设计的工况组织土方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密切配合严密监视支护结构与环境的变化,确保基坑工程安全。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方面总结基坑支护新技术的应用经验和新技术示范工程,编制典型工程应用实录,开展学术交流。

要推广技术成熟、符合规范要求的基坑设计计算机软件。

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二、高强高性混凝土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 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技术。

加强搅拌站的技术改造,以适应现代混凝土拌制的要求。

搅拌站改造的重点是采用先进的搅拌设备和可靠的计量装置。

搅拌站应逐步做到机械上料、计算机计量控制和管理;选用强制式或倾卸式搅拌机;应用散装水泥,并有外加剂和超细活性掺后料的贮存和加入装置;要有与企业资质相适应的实验室,以满足各种性能混凝土配制和拌制的要求;有污水处理和回用装置,严格控制粉尘、噪声和水质的污染。

从工艺、材料和设备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成本。

(2) 应用当地材料,配制多种性能要求的高强混凝土。

继续提高C50、C55、C60级的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比重,切实解决工程应用中匀质性、不透水性、低收缩性和可泵性的要求,并相应提高其耐久性。

扩大C70、C80级高强混凝土的工程试点;开发配制C100级高强混凝土,并应用于试点工程。

(3) 开发应用超塑化剂。

超塑化剂又称高性能外加剂,必须具有高减水率和良好的保塑性能。

减水率应不低于25%,120min坍落度损失不大于20mm。

同时,也应严格控制氯离子会计师与总碱量,以及对水泥适应性的要求。

在混凝土主要组分水泥、砂、石、掺合料用量不变,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流动性等要求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超塑化剂取代一般高效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进一步降低落28d强度再高出10%以上,混凝土耐久性也相应改善。

(4) 开发应用超细活性掺合料。

超细活性掺合料不仅能改善混凝土中的亚微观结构,提高粗骨料与砂浆之间的界面强度,而且可充填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管,起到增强和密实的作用。

超细活性掺合料是由工业废料(硅灰、超细矿渣、粉煤灰、沸石粉或其他工业废渣)经磨细加工而成,一般比表面积应不低于4000cm2/g。

应用超细活性掺合料,不仅可改善混凝土性能,而且还可节约水泥。

(5) 开发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结合工程需要,制订性能指标,应用超塑化剂和超细活性掺合料,配制各种高性能混凝土。

当前工程中应用的自密实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都属于高性能混凝土,应扩大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2、目标与措施发展预拌混凝土仍应遵循“巩固东部,发展中西部”的方针。

要求全国每年仍以不低于15%的幅度递增;2000年产量达到4000万m3,2005年达到7000万m3。

全国城市预拌混凝土产量达到占现浇混凝土总量的20%。

部分大中城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上达到或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搅拌站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与本地区条件相适应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提高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大中城市普及C60级以下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扩大C60级以上高强混凝土的技术试点,切实解决C80级以下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技术。

开发性能更佳的超塑化剂和超细活性掺合料,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与市场供应体系,有效地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

2000年使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在部分工程中使用,2005年达到在工程中较普遍地使用。

各地建设政主管部门有学术团体,要广泛开展高强度、高性能和绿色混凝土优越性的宣传,及时组织学术交流,抓好一批示范工程。

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三、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 新Ⅲ级钢筋。

新Ⅲ级钢筋是专门为建筑结构应用开发的新型钢筋,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比普通II级钢筋强度提高20%左右,而价格却增加不多。

该钢种已列入新修订的国家规范标准,应大力推广,使之成为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导性钢种。

(2) 冷轧带肋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是以普通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热轧圆盘条为母材,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具有三面或二面月牙形横肋的钢筋,其直径为4—12mm,强度分别为550、650和800N/mm2三个等级,它们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相当于光面钢筋的3倍以上。

可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类构件中的受力主筋、箍筋和构造钢筋,以及中小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

(3) 钢筋焊接网技术。

以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拔光面钢筋为母材,在工厂的专用焊接设备上生产加工而成的网片或网卷,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取代传统的人工绑扎。

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工程实践表明,应用焊接网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钢材消耗和工程成本。

(4) 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

这种钢材强度别为1720—1860N/mm2,强度高,松弛小,伸直性好,延伸率高,是现代预应力混凝土首选的高效钢筋。

国内已引进近10条生产线,形成年产2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除国内使用外还有少量出口。

目前已在重要的桥梁、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使用。

(5)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能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在土木和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应用于桥梁、房屋、轨枕、电杆、桩、压力管道、水池、贮罐、水塔及电视塔等工程,而且在技术要求复杂的核电站、石油钻井平台、地下结构等工程中也有广泛应用。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除采用高强钢丝或钢绞线外,还应具有符合建筑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合理结构体系与先进的预应力工艺体系。

对房屋建筑,高效预应力混凝土主要用于木柱网的单层、多层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楼盖、井式梁以及框架、桁架和吊车梁等。

现浇混凝土的平板、密肋板宜优先选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2、目标与措施拓宽各类钢筋的供需渠道,建立全国钢材信息库和调剂配送中心,使2000年新Ⅲ级钢筋的应用量达到粗直径钢筋总量的20%,冷轧带肋钢筋的年用量达到120万吨,2005年分别达到40%和300万吨。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每年要以15%的幅度递增,到2000年预应力混凝土达到4000万m3,其中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年用量达到500万m3;2005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楼盖分别达到8000万m3和1000万m2。

各地区、各部门的群众学术团体要大力宣传推广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的重要意义,使之形成以新Ⅲ级钢筋和低松弛高强度钢筋绞线为主的钢筋供应体系。

2000年前必须限期淘汰碳冷拔钢丝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预应力专业机构或服务中心,按ISO9000标准,搞好一条龙服务。

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四、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 电渣压力焊技术。

电渣压力焊属于熔化压力焊范畴,适用于直径14—40mm的I、Ⅱ、Ⅲ级钢筋竖向连接,但直径28mm以上钢筋焊接技术难度较大。

该技术已在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最近试制成功的全自动电渣压力焊机,可排除人为因素干扰,使钢筋的焊接质量更有保障,应优先予以采用。

电渣压力焊不适用于水平钢筋或倾斜钢筋(斜度大于4:1)的连接,也不适用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工水平低、供电条件差(电压不稳等)、雨季或防火要求高的场合应慎用。

(2) 套筒挤压连接技术。

套筒挤压连接是把两根待接钢筋的端头先插入一个优质钢套筒,然后用挤压机在侧向加压数道,套筒塑性变形后即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后达到连接的目的。

套筒挤夺连接的优点是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安全,无明火,不明火,不受气候影响;适应性强,可用于垂直、水平、倾斜、高空、水下等各方位的钢筋连接,还特别适用于不可焊钢筋、进口钢筋的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