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现代建筑及介绍
国内著名现代建筑
国内著名现代建筑在当今中国的大地上,矗立着众多令人瞩目的现代建筑,它们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创新的建筑技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国在建筑领域的辉煌成就。
北京的“鸟巢”——国家体育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的外观如同一个巨大的“鸟巢”,由纵横交错的钢梁编织而成。
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充分考虑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性。
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鸟巢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无数运动员在这里追逐梦想,无数观众在这里见证了辉煌时刻。
如今,它已成为北京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也是一座令人惊叹的现代建筑。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超高的高度,成为了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其外观设计独具匠心,顶部的风洞造型犹如一把开瓶器,既增加了建筑的独特性,又有效地减少了风阻。
站在环球金融中心的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上海的繁华景色,黄浦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
广州的“小蛮腰”——广州塔,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外形婀娜多姿,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其独特的扭转造型不仅美观,还能有效抵抗风力。
广州塔集观光、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夜晚,塔身的灯光璀璨夺目,为城市的夜空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则展现了深圳作为创新之都的魅力。
这座摩天大楼以其简洁大气的外观和高效的内部空间设计,成为了深圳的新地标。
它不仅是一座商业写字楼,还拥有酒店、商场等配套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除了这些超高层建筑,还有一些文化建筑也展现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比如苏州博物馆,它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
这座博物馆巧妙地将传统的苏州园林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空间。
白色的墙体、灰色的瓦片和简洁的线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另外,北京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也值得一提。
中国建筑介绍PPT
中轴线两侧的建筑物呈现对称分布,如故宫、颐和园等园林 和建筑群,这种布局形式强调和谐、稳定和庄重。
中国风水学
风水观念
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宇宙 天地的和谐,注重地理位置、气候和景观等因素。
风水实践
风水学在建筑选址、规划和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城市选址注重山水 环绕、水源丰富的地方,住宅选址关注朝向、通风和光照等因素。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装饰,通过雕刻、绘画、色彩等多种形式来美化建筑外观和内 部空间。
典型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有龙、凤、狮子、鱼、蝙蝠等动物形象,以及梅、兰 、竹、菊等花卉植物。这些装饰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象征 意义和吉祥祝福。
05
中国现代建筑创新与发展趋势
代表性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
是中国第一高楼,融合了现代建筑技术和中国传统元素 。
北京鸟巢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 代建筑设计完美结合。
苏州园林
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的融 合。
04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技艺
中轴线与对称布局
中轴线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中轴线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方向,强调 对称、平衡和协调性。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天地之中”观念。
创新地域特色建筑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历史背景,创新地域特色的现代 建筑。
与国际建筑界对话与交融
参与国际竞标
中国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标,提高中国建筑品牌的国际影 响力。
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创 新发展。
中国最美十大现代建筑,惊艳世界
湖州喜来登酒店 湖州喜来登酒店,它像一个倒U状的马蹄,类似于传统中 国画中描绘的旧桥,很有创意。
白天看它是一座雅致的建筑物,到了晚上开启从地板到最 高层一圈一圈的LED灯,其多变的灯光倒映到夜晚的太湖 湖面上,流露出一种奢华的风情。
抚顺生命之环 生命之环坐落于辽宁抚顺市沈抚新城。其外 径为170米,内径150米,结构顶高度为 153.98米,钢结构总重3500吨。
三亚美丽之冠七星酒店 美丽之冠七星酒店屹立于美丽的三亚,临山面水, 位置优越,环境独特。
项目总体的建筑规模为60万平方米,是集超豪华酒店、商业、会展、娱乐, 是中国目前总投资最大的酒店项目建筑群。
都江堰芙蓉花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芙蓉花”了,它 绽放在四川都江堰成都万达城展示中心。
这朵流光溢彩的芙蓉花耗资1.5个亿,总共 有8000块彩釉玻璃,组合面积1万多平方米, 每块玻璃都是空间曲面立体造型,全部采用 人工磨边,人工拼接。
每一块玻璃都按照真实的芙蓉花颜色做整体渐变。这 朵静静绽放的芙蓉花,无论是工艺和品质都已达到全 球顶级水准。
天津之眼摩天轮 天津永乐桥摩天轮,是一座跨河建设、 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 用,是中国十大城市地标建筑之一。
这座摩天轮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 轮。永乐桥摩天轮的直径为110米,轮外 装挂48个360度透明座舱,每个座舱可乘 坐8个人,可同时供384个人观光。
最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达到120米左右,相当 于35层楼的高度,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 致,所以被人赞为“天津之眼”。
整座结构采用钢结构网架,并覆盖金属幕 墙,安装有1.2万只LED灯。"生命之环"寓意 连接天圆地方,贯通天上人间,其无论是 高度还是形式都是世界独有的。
河南现代建筑简介与著名建筑群览
河南著名建筑群览
1.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 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 占地面积100余亩, 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 代,后曾经毁建,明 清修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 区共分五个区域:中 华姓氏广场、轩辕故 里祠前区、轩辕故里 祠、拜祖广场、轩辕 丘与黄帝纪念馆区。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自 春秋战国以来华夏炎黄子 孙于农历“三月三”在黄 帝故里轩辕之丘(今河南 省新郑)祭拜先祖黄帝的 仪式。唐代后升格为官方 祭典。自2006年(农历丙 戌年)开始,升格为"黄帝 故里拜祖大典",2008年国 务院确定新郑黄帝拜祖祭 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编号 480 Ⅹ-3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河南艺术中心
河南艺术中心(英文:Henan Art Center)位于河南 省郑州市郑东新区CBD核心区。由加拿大国际著名 设计大师卡洛斯 ·奥特设计。 灵感来源于河南出土文物乐器陶埙、石排箫和贾湖 骨笛的造型,艺术墙的设计源自黄河波涛翻卷的浪 花造型。河南艺术中心是古代中原文化与现代建筑 艺术的完美结合。
5.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大唐碑
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 长128米,嵩阳书院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 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迚院落,由 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 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 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 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和儒家气息。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 东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
3.少林寺
位于河南郑州登封市少室山麓五乳峰下的茂密丛林 之中而得名。 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 塔林: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 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 体、椎体;有直线形、抛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 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幢式塔、 碑式塔。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
10142128叶涛涛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前言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
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
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系。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
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
中国现代著名建筑
中国现代著名建筑中国作为世界上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众多著名的建筑,其中不乏一些现代建筑也成为了国际瞩目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几座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并解读它们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
一座备受关注的建筑是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作为上海的地标,东方明珠塔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独树一帜的外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塔身蜿蜒而上,最顶端则有一个巨大的球体,向外辐射着光芒,犹如一个巨大的宝石悬挂在空中。
这座塔以它的现代气息和与众不同的形状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所体现的设计理念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球体形状象征着中国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的观念,而周围的高耸的塔楼则展现出了中国现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另一座备受瞩目的建筑是北京国家体育场,也被称为“鸟巢”。
这座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以其独特的构造和震撼人心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编织工艺,层层叠叠的外壳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它所传达的设计理念是力量与美的结合,同时也象征着中国对体育事业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鸟巢在奥运会期间成为了重要的体育舞台,各种精彩的比赛在这里上演,为世界带来了难以忘怀的奥运记忆。
除了东方明珠塔和鸟巢,还有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现代建筑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这座高达492米的摩天大楼曾是全球最高的建筑,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精湛的建筑技术在建筑界引起了轰动。
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是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楼顶的圆顶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满和和谐,而外墙的线条则展现出现代建筑的创新和时尚。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崛起,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在国际建筑舞台上的实力和影响力。
中国现代著名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座雄伟的建筑物,更是文化的象征和时代的见证。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优秀的建筑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自信。
它们成为了各个城市的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中国十大高楼建筑
中国十大高楼建筑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投资兴建各种高楼,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居住和商业需求。
这些高楼不仅代表了中国建筑工程的壮丽成就,也展示了中国对现代化发展的不懈追求。
本文将介绍中国十大高楼建筑。
1.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全球目前最高的居住和办公楼,总高度632米。
该建筑采用了独特的双玻璃幕墙设计,外观造型独特,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 【广州东塔】广州东塔是位于广州的金融商务区的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为530米。
该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用途是办公和商业。
3. 【天津金融中心】天津金融中心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座高楼,高度为530米。
它是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地标。
4. 【昆明凌云塔】昆明凌云塔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为528米。
该建筑采用了传统云南文化的元素,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成为昆明市的新地标。
5. 【武汉绿地中心】武汉绿地中心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为438米。
该建筑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外观时尚简约,内部设有豪华酒店以及商业办公空间。
6. 【成都远洋天地国际金融中心】成都远洋天地国际金融中心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座高楼,高度为339米。
该建筑是成都市最高的建筑之一,主要用途为商务办公和豪华酒店。
7. 【重庆环球金融中心】重庆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重庆市的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为338米。
该建筑采用了科技和环保的设计理念,不仅外观秀美,内部设有商业、办公和豪华酒店。
8. 【南京紫金科技大厦】南京紫金科技大厦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高楼,高度为339米。
该建筑是南京市skyline的一部分,是南京高科技产业的象征。
9. 【杭州半岛大厦】杭州半岛大厦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高楼,高度为305米。
该建筑位于西湖风景区附近,外观典雅精致,内部设有商业、办公和豪华酒店。
10. 【深圳华侨城大厦】深圳华侨城大厦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为291米。
中国现代建筑
上海东滩生态城与曼哈顿的大小差不多,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可持 续发展的都市,2040年全部建成。它坐落在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 在2010年上海召开世博会时,第一期工程将竣工,5000人将入住。
家具屋
飞机场
双兄弟
手提箱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个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 2002年应邀请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投资人张 欣女士"因其大胆的创新精神,积极推动12名亚洲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极富当代精神的私人 住宅"而一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同时,用木材和硬纸板制作的参 展模型也被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 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一期工程于2002年完成,其余将于2010年完成。
东方明珠电视塔以其468米的绝对
高度成为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之 高塔。仅次于广州新电视塔、加 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莫斯 科奥斯坦金诺广播电视塔。东方 明珠电视塔曾是上海最高的建筑 物,现在已被环球金融中心取代。 入夜后,遥望东方明珠塔,则是 华灯齐放、色彩缤纷;而在塔上 俯瞰都市夜景,更是一派流光溢 彩、灯火辉煌。东方明珠塔每年 接待来自于五洲四海中外宾客 280多万人次,是集观光、餐饮、 购物、娱乐、游船、会展、历史 陈列、广播电视发射等多功能于 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景点。东 方明珠塔业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 建筑,荣列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在大楼建造之初,相关部门 就拟定了与金茂大厦之间建 设「天桥」的计划,原本计 划以地下道方式连接,但有 专家指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和金茂大厦两幢摩天大楼之 间仅一条马路之隔,若再开 挖地下道,则上海地面沉降 的状况将变得更加严重,同 时陆家嘴地区复杂的地下管 线系统之间也没有容纳地下 道的足够空间,所以近年来 趋向于建造「陆家嘴天桥」 的方案,这一方案现在已进 入实际勘测阶段,(目前尚未 实施)。天桥建成后,如果 条件允许,有关部门还想在 主要建筑的二层都伸出一个 “分支”连接天桥,这样的 话整个天桥的形状就变成了 “光芒四射的太阳”。
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中国现代建筑风格一.中国现代建筑发展阶段中国现代建筑有自己的优秀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也有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轨迹。
1.1现代风格的诞生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
从20年代中到30年代中,几乎与以上海为中心的其他受现代建筑思潮影响的城市同时期,东北的大城市中也出现了当时流行于日本,被称作"日本近代式"的现代建筑,1.2 民族建筑形式形成初期早在19世纪后半叶,已经出现了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雏形。
这批建筑从单体建筑造型来说,主要有3类:①复古式建筑②古典式建筑③折衷式建筑。
1.3 50年代前期的复古主义把强调民族风格当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把“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提到建筑创作方向的高度来贯彻,从而掀起了创造民族形式的热潮。
1.4 国庆工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的出现为迎接国庆10周年,北京建造了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十大建筑,设计手法有明显进步,但基本上仍未摆脱中国和西方的古典构图体量和装饰元件的沿用、改造。
1.5 广州风格的崛起60年代前期,广州的建筑师在他们他们创造性地在现代建筑中有机地融合进具有传统特色的庭院、园林,造就了富有现代气息、又有浓郁民族意蕴的建筑意境,形成着引人注目的广州风格。
同时,北京、杭州等地也出现了一些格调清新的建筑,它们和广州风格一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发展的重要转折。
1.6 多元风格──80年代的新趋向进入80年代后,“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
1.7 二十一世纪科技环保新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深入,现代建筑逐渐融合高科技和环保概念,逐渐向高科技与环保方向发展。
国内著名现代建筑
国内著名现代建筑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著名现代建筑正日益崭露头角。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创新的建筑技术和卓越的建筑质量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赞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座备受瞩目的国内著名现代建筑。
第一座建筑是北京国家大剧院,也被称为“鸟巢”。
这座建筑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策勒设计,于2007年落成并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
国家大剧院外形独特,呈现出一种张扬、动态的美感。
它的钢结构骨架以及曲线形状的外立面都展示了现代建筑的特点。
国家大剧院内部的剧院、音乐厅等场馆也堪称典范,为观众提供了绝佳的视听享受。
第二座建筑是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通常被称为“东方明珠塔”。
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方明珠塔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巨大的规模吸引了无数游客。
它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珠穆朗玛峰”图案,外观犹如一颗巨大的明珠耸立于黄浦江畔。
登上东方明珠塔的观景层,可以俯瞰整个上海市区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令人难忘的体验。
第三座建筑是广州珠江新城的广州大剧院,由意大利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
广州大剧院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巨大的规模而闻名,其形状宛如一颗晶体镶嵌在广州市区中。
建筑外部呈现出流线型的外形,结合了曲线和直线的设计元素,给人一种极具现代感的视觉冲击力。
广州大剧院内部的剧场设施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是举办大型演出和活动的理想场所。
第四座建筑是深圳的华侨城大剧院,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
华侨城大剧院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前卫的设计风格而著称。
建筑外观呈现出流线型的造型,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营造出一种现代、高科技的氛围。
大剧院内部设有多个演出场所以及多功能展示空间,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表演和展览需求。
这些国内著名的现代建筑不仅仅是各城市的地标,更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杰作,展示了中国在建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实力。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建筑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国内八大新中式建筑
国内⼋⼤新中式建筑 伴随着国⼒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 “中国元素”这⼀符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逐渐逐渐扩⼤,⼈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利⽤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法的结合运⽤,从⽽产⽣的⼀种建筑形式————新中式建筑 新中式建筑不仅在⽂脉与中国传统建筑⼀脉相承,⽽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上:既很好地保持了传统建筑的精髓,⼜有效地融合了现代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因素,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功能使⽤,给予重新定位。
今天,⼩编收集整理了国内⼋个新中式建筑设计,同⼤家⼀起分享。
新中式建筑⼀.北林苑万科·棠樾 万科·棠樾项⽬北临仙⽔湖、⼤屏障森林公园,西接观澜湖⾼尔夫球场和企洞⽔库,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设计团队充分依托景观河道和⼭体资源,在以适宜尺度与⼭⽔对话的同时将体现东⽅⽂化的徽派建筑与新古典园林完美结合,成功将其打造成极具现代中式风格的奢华别墅社区和⾼端⽣态住宅区。
设计以⼭为轴,以⽔围合,达到⽔体别墅组团户户临⽔,⼭体别墅组团户户临⼭,⾼层住宅户户拥有⼴阔⽔体、⼭体全景景观。
此外,通过使⽤不同的材质表达统⼀的灰⾊基调,传递出中国传统的⾃然、沉稳⽓息和浓郁的现代东⽅韵味。
新中式建筑⼆.万科第五园 项⽬主打特⾊是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吸纳了岭南四⼤名园、北京四合院等众多中式建筑的精华,辅以现代的建筑⽂化及特⾊,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风格,把中国的传统建筑⽂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墙⿊⽡简洁的外观和⾊彩很有意境的和谐美,营造出典型的江南⽔乡风格,形成了其独具特⾊的现代新中式建筑特⾊。
⼒图在中国民居⽂化建设上有所突破,依寻“岭南四园”的思路,建造了崭新的住宅⼩区——万科第五园,其意是想在“岭南四园”的基础上探索⼀种新型的、南⽅的中国式的现代⽣活模式,园林层叠,出⼊有致,空间交错,明亮通透,湖光⼭⾊,饶有新意。
新中式建筑三.观唐 “观唐”在设计中明确了不是要单纯地仿建古建单体⽽是营造传统的诗意氛围。
中国著名现代建筑
中国著名现代建筑中国著名现代建筑:当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独特的建筑文化。
然而,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现代建筑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物,更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本文将介绍几座中国著名的现代建筑,探讨它们是如何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
首先,我们来看大名鼎鼎的北京国家体育场,也被称为“鸟巢”。
这座建筑由中国和外国建筑师共同设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成为焦点。
“鸟巢”是一座大胆创新的现代建筑,采用了曲线纤细的钢材结构,整体外观宛如一只坐落在地上的鸟巢。
在结构设计上,它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展现了传统木构造建筑的精髓。
通过这种融合,北京国家体育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典范。
接着,我们可以欣赏到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这座塔楼以其独特的外观而闻名,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珠子”元素。
在众多的摩天大楼中,东方明珠塔以其优雅的线条和创新的建筑设计脱颖而出。
无论是外观的精致华丽,还是内部的设施完善,都体现了中国时尚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完美结合。
这是一座超现代的建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诠释。
而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一座著名的现代建筑——成都理工大学体育馆。
这座体育馆不仅为学校提供了先进的体育运动场地,还在建筑设计上精心融入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体育馆的屋顶采用了类似传统庭院建筑的抬梁式结构,结合了大胆的现代设计和充满古朴气息的传统风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代建筑中常常借鉴了自然元素的设计灵感。
例如,广州花城广场中的“萌岛”就是一座以石头为基础,形状酷似巨大花朵的现代建筑。
这个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地基石的元素,又通过弯曲的金属支架创造出一种现代感。
它是对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建筑融合的一种创新尝试。
在中国著名的现代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是中国建筑亘古不变的精神之一。
05 中国现代建筑
(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
官式大屋顶
在传统建筑文化复兴中,以传统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的模式达到高潮。其特征为,主体建筑采用大屋顶、墙身和基座三 段式构图。屋顶一般铺设琉璃瓦,细部处理大量吸收传统形式,如须弥座、汉白玉栏杆、斗栱、檐椽、飞檐椽和油漆彩
画等,建筑气势雄伟、具有强烈的纪念性。
项目五 中国现代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至目前这段时间的建筑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 中国建筑历史进入了一个新历史阶段,但是,政权的更替并没有割断中国近代、现代建筑历史的延 续与发展。现代建筑的设计仍然是在近代建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工艺与 技术,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表现为既有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貌,又不失本民族 建筑文脉的强烈特征。
顶”不再被当做体现中国特色的唯一途径。中国建筑家在世界潮流的激励下努力探索新技术、新结构和新风格。
一、政治导向下的三种经典建筑风格模式
十大工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兴建的北京“十大工程”,大屋顶的民族形式再度被唤起,出现包括人民大会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北京火车站、 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华侨大厦等“十大建筑”。这十座建筑大多不同程度地在外观上体现了民族特色,是“民族主义形式社会 主义内容”建筑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意义。虽然这些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但通过设计家们
任务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筑实践与思潮
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导下,大规模的国家经济建设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极为宽广 的发挥空间,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加之人民政府对整个建筑行业和设计师的个人创作持以宽容的态度, 因而短期内便涌现出许多功能形式设计合理的优秀建筑作品,如北京和平宾馆、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同济大 学文远楼等。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规模、类型、地区分布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的局限,展 现出崭新的姿态。同时,建筑在延续早期传统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其中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对民族 形式与国际式的争论,以及各类运动的本阶段创作领域最为突出的历史现象,由此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
中国现代建筑
元芳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开办的 第一家银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 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成
立。该楼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
“东印度式”建筑,原是一家拍 卖行。因银行建筑对安全性能有 一定的要求,1906年对旧楼进行
了翻造。改建后的大楼为假四层,
砖木结构。外形是具有维多利亚 哥德式风格的市政厅式建筑。外 装饰带有浓厚的欧洲宗教色彩, 底楼和二楼的窗户都是并列的落 地长窗,窗框上端为扇形,顶楼
外滩1号,现为中国 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 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 建于1913年,是英商亚 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 立的办事处。史称“外 滩第一高楼”,底段与 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 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 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 最年长的建筑。 外观为折衷主义风 格,正面为巴洛克式, 六、七层有爱奥尼克双 柱,整幢建筑平面呈回 字形。1939年大楼又加 高一层。
外滩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 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墙采用花 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 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正面对称并列的五个尖顶上原来 都有十字架(现已被拆除)。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 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 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 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 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 一种优雅的感觉。
台湾银行大楼(中山东一 路16号) 外滩16号原来是日商开 设的台湾银行大楼。早期的 台湾银行大楼是一幢建于上 世纪的东印度式建筑,高三 层,1924年被拆除重建。重 建的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 采用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 其特征是广泛吸收各国建筑 的长处,集多种建筑风格为 一体。与日本大阪和横滨的 近代建筑比较相似。解放后, 改名为工艺大楼。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变迁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变迁作者:周盈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邹德侬教授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一书中将中国现代建筑师的群体特征总结为:中庸而辩证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创作中保有的传统情结和文化使命、高超的设计技艺和折衷的倾向、群体性封闭的建筑创作个性、封闭环境中自发探索现代建筑、建筑创作广有成就的地域品格以及形象思维重于建筑理论的思辨等若干方面。
本文将以时间线索为轴,以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为例,围绕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及其分别在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上的体现,进行梳理并加以论证。
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北京十大建筑时代性与地域性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国庆献礼与艰难探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迎宾馆(笔者注:即钓鱼台国宾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等。
这一时期的北京十大建筑,采用了“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的工作方法,集全国建筑精英之力在十个月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
首先,在建筑艺术上,建筑师保持活跃的建筑思想与多样的创作思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在建筑技术上,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中的运用得到了比较有探索性的尝试,这在当时国民经济和工业体系相对落后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实属不易的。
由老一辈建筑师张镈主持设计的民族文化宫(图1)时至今日仍广受好评。
民族文化宫是供我国各民族同胞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其中“设有展览馆、文娱活动设施、图书馆及含有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设备的会议厅,总建筑面积30770平方米,主楼1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整体采用折衷主义的建筑手法,墙体为白色,顶部采用孔雀蓝琉璃,显示出宁静优雅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
中国十大现代建筑及介绍
中国十大现代建筑1.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新建的3号航站楼是曾经设计香港机场的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先生的作品,专家认为这是一项杰出的设计,具备世界一流机场的建筑功能和特色。
配上最新的技术系统,3号航站楼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场。
3号航站楼T3B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南北方向长约958M,东西方向宽约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屋顶顶标为42M(有正负0.00起算)。
在航站楼的指廊和主体连接处,设置一道温度缝,将整个航站楼屋顶钢结构分为了三部分。
本工程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平面布置呈“人”字型。
总投资:167亿元2.中央电视台新楼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地处东三环路以东、光华路以北、朝阳路以南,CBD规划范围内。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用地面积总计18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约230米,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确定采用荷兰OMA的设计方案。
专家评委认为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总投资:50亿元3.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的主体育场,“鸟巢”总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占地20.4公顷,地上高度69.21米。
整个建筑造型呈椭圆形马鞍形,混凝土结构主体分地下一层,地上七层,组成三层碗状斜看台,可容纳观众9.1万人。
总投资:31.5亿元4.上海世茂国际广场上海世茂国际广场,位于路步行街起点(靠近人民广场),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达333米,居浦西楼宇之冠,十里南京路的繁华全貌尽收眼底,其鲜明独特的建筑艺术必将成为南京路又一标志性景观。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的11至60层为五星级世茂皇家艾美酒店(内设710余套豪华套房)。
其-1至10层则定位为南京路上全新高档购物中心,涵括系列餐饮、娱乐等功能。
底层商场临南京路沿展165米,配以高雅的室内空间设计及琳琅满目的商品,俨然成为南京路又一购物天堂。
传承城市精神的“北京十大建筑”
传承城市精神的“北京十大建筑”作者:金磊来源:《百年潮》2019年第06期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梳理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建筑事件与历程时,自然会想到1959年建成的第一批当时被称为“国庆十大工程”的“北京十大建筑”。
从1959年起至2009年间“北京十大建筑”共评出四批共40个经典的现代建筑作品。
作为北京城市建筑设计与研究队伍中的一员,我参与了多届“北京十大建筑”项目的研究、认定与宣传工作,并就“北京十大建筑”项目背后的故事与当年的建筑师深入交流过。
“北京十大建筑”首批评选至今60载所产生的品牌与示范作用一直在影响业界与社会,这些建筑作品是北京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代言,是古都北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中有太多的建筑精髓应传播,更有建筑家不凡的感人事迹应传颂。
20世纪50年代评选出的“北京十大建筑”又叫“国庆十大工程”可以说是政治的产物。
已故的著名建筑大师张镈曾回忆道:当时中国的“大跃进”之风已鼓动起来,而中苏关系趋于恶化,赫鲁晓夫正大肆攻击中国,所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强调要搞几项经典工程,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新面貌及实力。
到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迎宾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1959年10月完工,1988年重建)共十座全部完工。
195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盛赞这些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
尽管20世纪50年代那批十大建筑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是集体创作的成果,不一定代表建筑师们的创作意志,注定了建筑作品的折衷性,但在当时即出现了多样化的创作手法,新技术暗合国际潮流,做了诸多以新结构为切入点的中国建筑的新探索,是极其可贵的,预示建筑多元化的先声。
20世纪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中,张镈共参与设计了三项——人民大会堂、民族饭店、民族文化宫。
这些建筑中,民族文化宫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长安街上一座与北京整体城市风貌十分和谐的标志性建筑。
国内著名现代建筑
中国国家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1987年落成,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 面积14万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南长河畔,紫 竹院公园旁。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 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 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 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 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裙楼 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 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群楼地上5层底下1层, 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 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 次。
国内著名现代建筑
鸟巢
•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 公园内。建筑面积25.8万平米,用地面积20.4万平米。 成为全国具有标志性的体育娱乐建筑。
• 鸟巢是经全球设计招标产生的,并由瑞士赫尔佐格和 德梅隆设计事务所、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 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而成的。该设计方案主体由一系 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旋转而成,空间 结构非常科学又特别简洁,使建筑和结构在形式上达 到了完美的融合。新颖的设计,独特的结构,从而使 它成为了国内外所特有的经典建筑。鸟巢于2003年12 月24日开工,并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 鸟巢的形象简单自然,充满了灵性与智慧,其结构的 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神似树枝编织 的鸟巢。它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树立了一座极具创造 力的标志性建筑。
水立方
• 又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建筑。蓝色的水晶体般的 建筑,在清澈的水面映射下,更加的多姿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现代建筑
1.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新建的3号航站楼是曾经设计香港机场的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先生的作品,专家认为这是一项杰出的设计,具备世界一流机场的建筑功能和特色。
配上最新的技术系统,3号航站楼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场。
3号航站楼T3B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南北方向长约958M,东西方向宽约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屋顶顶标为42M(有正负0.00起算)。
在航站楼的指廊和主体连接处,设置一道温度缝,将整个航站楼屋顶钢结构分为了三部分。
本工程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平面布置呈“人”字型。
总投资:167亿元
2.中央电视台新楼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地处东三环路以东、光华路以北、朝阳路以南,CBD规划范围内。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用地面积总计18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约230米,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确定采用荷兰OMA的设计方案。
专家评委认为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总投资:50亿元
3.国家体育场——鸟巢
作为2008年北京的主体育场,“鸟巢”总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占地20.4公顷,地上
高度69.21米。
整个建筑造型呈椭圆形马鞍形,混凝土结构主体分地下一层,地上七层,组成三层碗状斜看台,可容纳观众9.1万人。
总投资:31.5亿元
4.上海世茂国际广场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位于路步行街起点(靠近人民广场),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达333米,居浦西楼宇之冠,十里南京路的繁华全貌尽收眼底,其鲜明独特的建筑艺术必将成为南京路又一标志性景观。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的11至60层为五星级世茂皇家艾美酒店(内设710余套豪华套房)。
其-1至10层则定位为南京路上全新高档购物中心,涵括系列餐饮、娱乐等功能。
底层商场临南京路沿展165米,配以高雅的室内空间设计及琳琅满目的商品,俨然成为南京路又一购物天堂。
伫立上海世茂国际广场,登高远眺,上海滩万种风情跃然呈现。
总投资:30亿元
5.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第六座长江大桥。
正桥全长4657米。
公路桥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主跨504米,主塔高189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其中铁路桥可并排跑四列火车(两条客运线和两条货运线)。
该桥因其独特的设计和特有的施工难度,被桥梁界誉为跨江桥的里程碑。
总投资:30多亿元
6.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工程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总占地面积11.893公顷,总建筑面积149520平方米,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
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个坐席的歌剧院、2017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个坐席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
椭球形
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
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地下的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其60%的建筑在地下。
总投资:27亿元
7.南京朗诗城市广场
南京朗诗城市广场总用地面积3277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左右。
城市广场设有超高层纯写字楼、星级酒店和高档商业,主楼高达228米,地上建筑层数为45层。
整体设计遵循优雅简洁的原则。
外观品位高雅,超高层主楼采用闪亮的玻璃立面,顶端是四扇独立的玻璃墙。
总投资:20亿元
8.国家游泳馆——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
该方
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
设计体现出[H2O]3(“水立方”)的设计理念,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
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总投资:10亿元
9.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
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1800座的大剧院、1600座的音乐厅和附属设施。
与大剧院隔湖相望的文化广场由亲水平台、临水舞池和园林绿化组成,可同时容纳3万人观赏演出。
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罕见的占地达到2.15平方公里的文化艺术中心。
总投资:5.6亿元
10.南宁地王国际
地王国际,西南第一高楼,高276米58层,定位于南宁唯一国际5A甲级纯写字楼。
总投资: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