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 课堂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5分钟)老师课件出示下列图案。
师:这些漂亮的图案用到了什么数学学问?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轴对称、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由此引入复习,板书课题。
学生观察图案,思考其中用到的数学学问。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假如是,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答案:2.通过( B ),可以将图①变换成图②。
A.平移B.旋转C.轴对称D.以上都不对3.一个底是6cm,高是3cm的三角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是( 三角形 ),面积是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24分钟)1.轴对称。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1. (1)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学生列举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其对称轴条数。
2.(1)学生交流汇报如何推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
(2)学生列举平移现象。
老师指名学生回答,依据学生回答适当画图讲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含义。
2.平移。
(1)推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
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2)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3.旋转。
(1)什么是旋转?(2)推断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3)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提问:图形怎样放大?怎样缩小?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
5.观赏教材第92页的图案3.(1)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确定角度的过程叫做旋转。
(2)推断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三点:一是旋转中心;二是旋转方向;三是旋转角度。
(3)学生列举旋转现象。
4. 学生交流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5.(1)学生观赏图案并指出用到的运动方式。
(2)学生讨论交流图形运动方式的特征。
( 81 )cm2。
4.按要求画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件 整理与复习 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

旋转45° 放大
平移
探索与发现
自由讨论
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哪些运动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结论 平移、轴对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
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改 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第四部分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图中A→B→C→D是怎样变过来的?
A平移得到B,B平移后逆时针旋转90° 得到C,C平移后逆时针旋转90°得到D。
探索与发现
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 它些们是各轴有对几称条图对行称呢轴?呢?
两条
四条
无数条
探索与发现
2 平移
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 置,关键有几点?
Ⅰ 平移的方向 Ⅱ 平移的距离
探索与发现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垂Βιβλιοθήκη 升降电梯汽车在公 路上行驶
你还能想到哪些?
推拉窗
探索与发现
3 旋转
问题
什么是旋转呢?
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固定点按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的 过程。
学以致用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 称轴。
第1、2幅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3、4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学以致用
根据给定的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画一画。 (1)小旗子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 (2)小旗子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后的图形。 (3)小旗子按2:1扩大后的图形。
2.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 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第三部分
探究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1 轴对称
问题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经典课件】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 5 课时 图形的运动
情境导入
这些图形都运用了什么运动方法?
整理复习
轴对称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 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边能够 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我们学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各有几条对称轴?
4条
2条
1条
3条 无数条
平移和旋转 什么是旋转?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 动的现象是旋转。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什么是平移?判断平移后的图形的位置,关 键有几点?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是平移。 平移的方向、距离。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 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对人的激励和鞭策。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 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 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这种逻辑,表面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 洗脑和摧残。
巩固运用
(教材P92 做一做)
1.图中A→B→C→D是怎样变过来的?
A向右平移5格得到B,B向右平移5格后逆时 针旋转90°得到C,C向右平移5格后逆时针 旋转90°得到D。
(教材P93 练习十九T1)
2.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第3、4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4.*一个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 3cm和4cm,把它按2:1放大后得到三角形 DEF。三角形ABC与DEF的周长之比是多少? 面积之比呢?
周长之比1∶2,面积之比1∶4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欣赏导入
这些图案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轴对称、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
R·六年级下册
巩固旧知
旋转45° 放大
平移、旋转、放大、缩小 中心点、方向、角度
仔细观察这几种图形运动的方式,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平移 旋转 轴对称
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放大与缩小: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形状。
用圆规和三角尺画出下面的图案。你还能 设计什么图案。
做一做
图中A→B→C→D是怎样变过来的?
A平移得到B,B平移后逆时针旋转90° 得到C,C平移后逆时针旋转90°得到D。
随堂练习
1.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 根下面4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图形的运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以及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旋转的定义和性质,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件、图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这些图片是如何运动的。
2. 知识点讲解:我会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以及旋转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一个正方形,边长为4cm,绕其中心点旋转90度,求旋转后的图形。
2. 一辆自行车,车轮直径为60cm,绕车轴旋转一周,求车轮行驶的距离。
答案:1. 旋转后的图形还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4cm。
2. 车轮行驶的距离为360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素材,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旋转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这些图片是如何运动的。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到旋转的运动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我会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风扇、旋转门等,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旋转的运动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
一、填空。
1.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2.移动右图中的5根火柴棒,得到两个正方形。
二、选择题。
1.如图,根据前两行规律,空白处应该填()。
2.下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三、画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
(能画几条画几条)
四、请把左边图形放大3倍,画在方格内,并涂上颜色。
五、你能画出下面的图案吗?试一试。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2.略
二、选择题。
1.如图,根据前两行规律,空白处应该填(C)。
2.下面(D)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
A.圆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三、略
四、略
五、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课件

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旋转: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 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轴对称: 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放大和缩小: 把一个图形的各边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第五页,共十三页。
2. 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第六页,共十三页。
巩固拓展
A平移得到B,B旋转得到1、2幅图不是对称图形,第3、4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第八页,共十三页。
第九页,共十三页。
第十页,共十三页。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周长之比1:2 面积之比1:4
第十二页,共十三页。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图形运动的知识。这部分知 识包括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新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数学
· 六年级(下册)·
人教
第一页,共十三页。
6.整理与复习
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
第二页,共十三页。
你们能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 现了哪些数学概念?
平移
轴对称
旋转
放大和缩小
第三页,共十三页。
1. 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 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不改变图形的形 状和大小。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只改变大小,不改 变形状。
第四页,共十三页。
平移: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和欣赏与设计四部分内容。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内容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知识和综合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美丽的图案。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意识。
2.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
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感知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图形的旋转(一)基础性作业旋转的三要素:发展性作业从2:00到2:25,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旋转()°,指向“()”。
从2:00到6:00,钟面上的时针()时针旋转()°,指向“()”。
图形的旋转(二)基础性作业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发展性作业图形的运动基础性作业判断: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一定不能由旋转得到。
()图形平移前后的()和()没有变化,只是()发生变化。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多次连续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偶数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
一、填空。
1.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2.移动右图中的5根火柴棒,得到两个正方形。
二、选择题。
1.如图,根据前两行规律,空白处应该填()。
2.下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三、画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
(能画几条画几条)
四、请把左边图形放大3倍,画在方格内,并涂上颜色。
五、你能画出下面的图案吗?试一试。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2.略
二、选择题。
1.如图,根据前两行规律,空白处应该填(C)。
2.下面(D)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
A.圆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三、略
四、略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