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

合集下载

媒介文化十五讲知识点

媒介文化十五讲知识点

媒介文化十五讲知识点
1、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是伴随着工业社会出现的,由传媒生产或经由传媒传播的,服务于大众消费的(或由大众参与的)新的文化形态,其特征是通俗、同质和流行。

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介文化"这一概念既可方便表示文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介技术和产业)。

它避开了诸如“大众文化”(massculture)和通俗文化。

(popularculture)之类的意识形态用语,同时也让人们关注到媒介文化得以制作、流布和消费的那种生产、发行与接受的循环。

此概念也消除了介于文化、媒介和传播等研究领域间的人为阻碍,使得人们注意到媒介文化体制中文化与传播媒介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打破了“文化"与“传播”间的具体界限。

2、视地文化是一种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主导地位的大众文化现象。

视觉文化既包括视觉所及的图像,也包括视觉中看与被看的关系。

而正是这种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视觉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不同干自古有之的通常意义上的视逆艺术。

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视觉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媒介文化,而且最具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pdf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pdf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pdf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是当代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根据以下列表结构阐述这个话题:1. 后现代主义的定义;2.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3.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关系;4. 结论。

1. 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哲学和思想潮流,以反对现代主义和现代化的理念为核心。

后现代主义强调主观体验、多元文化、装饰元素等等,其核心理念是反对理性主义、唯物主义和所有普遍性的、总体性的思想。

后现代主义分别反映于诗歌、哲学、文化、政治、建筑等领域中,并逐步发展为一个思想体系。

2.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多样性、分散性、异质性、超越性等方面。

多样性指的是认同不同文化的存在,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

分散性和异质性指的是后现代主义者强调多样性和相对性,而不是追求单一的价值和权威,其思想表现为相对性和多元性。

超越性指的是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化和近代化进行质疑和否定,认为现代化的思想可以导致各种问题,需要超越过去的思想传统。

3.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是文化理论中的一种思想,其主要在于反对单一文化的思想,强调包容多元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文化形态。

文化理论强调的是文化发展和变化,其中后现代主义作为文化变革的一个方向,重新定义和探索多元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新模式。

文化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相辅相成,前者对环境和社会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后者则是对现代化的反思和批判。

4. 结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以来的一种重要哲学和思想潮流,其对文化理论的影响深远,反映在文化认同、社会性别、种族问题等方面。

历史的发展证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出现反映了当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

因此,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仍将持续推动人类的文化进步和创新。

第十五章 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上.

第十五章 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上.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在中国出现的背景(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但是中国社会本身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东部和沿海,南部和北部、城市和乡村,差距都非常巨大,后现代主义的景观到处可见。

不同的景观自身就构成了拼贴遮蔽和反讽。

(2)、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

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网络逐渐取代了八十年代文学为主体的文化世界。

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网络不仅是在外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习惯,而且从内部改变着社会习惯,消费和娱乐在传媒工业中越来越重要。

、后现代特征在中国媒介文化中的表现(1)拼贴在许多电影中,也夸张地运用了大量的拼贴痕迹,譬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中,就是由许多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场景拼贴而成,过去的故事往往是连续的,但现在这种连续被打断,拼图完成了整个故事。

(2)“怀旧” 是中国近来电影和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特征。

不仅在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中,而且更大量地渗透在第六代导演
中。

在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的“怀旧”中,中国古代历史是一个经常被怀旧的对象。

思考题: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它的特征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后现代所说的主体的死亡?。

后现代主义在文化传播学中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在文化传播学中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在文化传播学中的应用在当今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文化环境中,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潮,并在文化传播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以其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对多元性的强调以及对权威的解构,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它否定了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理性、确定性和统一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世界是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唯一的解释。

这种观念在文化传播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文化传播不再是一种单向的、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线性过程。

相反,它是一个充满互动和交流的复杂网络。

接收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解读和再创造中。

例如,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他们可以通过评论、转发、分享等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和改编,赋予其新的意义。

这种互动式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多元化和民主化。

后现代主义还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它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应该用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

在文化传播中,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

例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就应该被忽视或同化。

我们应该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另外,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解构。

传统的文化传播往往遵循着一定的叙事逻辑和结构,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而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则常常打破这种线性的叙事方式,采用碎片化、拼贴、戏仿等手法来表达意义。

这种创新的表现形式在电影、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体现。

比如,一些电影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穿梭,挑战观众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论后现代主义之后观念与媒介的关系

论后现代主义之后观念与媒介的关系

论后现代主义之后观念与媒介的关系作者:袁娜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05期摘要:自杜尚开始,进入后现代以来,常规的艺术形态被打破,观念成为艺术创作与艺术行为的关键要素,观念本身也开始介入媒介。

艺术与媒介的关系从互为依赖的载体转变为思想,从而延伸至其他的艺术样式。

在对西方艺术史的研究中发现,从进入后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就再也与固有形式无关,艺术家们开始抛弃传统的架上文本,融合场域等外部空间,重新整合分配多种元素纳入他们的创作范围,结合光电,科技,声音等媒介,到了新媒介艺术大行其道的时代。

本文以杜尚进入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态为切入点,紧密结合艺术流派探讨观念与媒介在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媒介;多重性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171-02一、媒介不再重要,观念成为主导传统媒介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表现有重要作用,后现代主义之父杜尚指明一切观念即艺术,创作艺术的思想过程远比艺术作品本身重要。

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后现代主义,美国学者詹姆逊在著作《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对后现代艺术特征作了大致的总结:一,主体消失,艺术丧失了权威性和独一无二性,主张多视角、多元化发展;二,深度消失,后现代艺术是高级文化的堕落;三,历史感消失;四,距离消失,后现代艺术打破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

杜尚的《泉》直接用现成品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作品成为传达思想的符号。

而对于当代艺术来说,文本是开放的,艺术的解释由作者转向观者,艺术风格越发多样,也越发平等,如今,许多在传统博物馆价值标准中处于边缘位置的艺术样式,在对社会经验的敏锐介入中,观念性越发重要和凸显出来。

《泉》表现出了对一切传统艺术观念彻底的否定与批判,实现了对传统媒介的彻底消解,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美术特征:企图突破审美范畴,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从强调主观情感到转向客观世界,消解了传统艺术高高在上的权威性,主张艺术平民化。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篇一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一、引言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媒介的转变与人们对于“看”与“被看”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电影作为重要的媒介之一,其“电影眼睛”的视角和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视域出发,探讨电影中“看”与“被看”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随着媒介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二、后现代主义与媒介转变后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哲学思潮,强调多元化、相对主义、去中心化等观念。

在这一思潮下,媒介的转变表现为对传统传播方式的解构和重组,如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使信息传播更为便捷和多元化。

同时,媒介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如观众对“看”与“被看”关系的理解也随之发生改变。

三、电影“眼睛”的角色变化电影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其“电影眼睛”在影像表达上一直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电影的“眼睛”不再是单纯地呈现事实和情节,而是通过视角的切换、叙述的多样化等手法,展示出多元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同时,电影“眼睛”的这一变化也与观众的参与感和解读力息息相关。

四、“看”与“被看”的关系重塑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看”与“被看”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选择和参与的积极主体。

另一方面,电影等传统媒介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观众可以借助网络等新媒体获取更多元的信息和观点。

这种变化使得“看”与“被看”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

五、具体案例分析以近年来的热门电影为例,许多作品在处理“看”与“被看”的关系时采用了更为复杂的视角和手法。

如某些作品通过非线性叙事、多角度切入等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这些作品在展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性时,更为深入地探讨了观众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如何理解和参与这一关系。

六、结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的转变使得“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观念与媒介探析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观念与媒介探析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观念与媒介探析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观念与媒介探析【摘要】观念意识的产生,使艺术摒弃了传统的实体创作,采用直接传达思想意识的方式,使用实物和行为的方法表达出人内心的精神状态。

观念艺术重新审视了艺术品背后的涵义,探索艺术交流的界限,而艺术的影响和最终目的并非来自其外表的视觉形式,而是艺术作品所传达的观念和精神。

【关键词】观念思想审视界限1 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界限的观念观念源于人的意识形态,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更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

目睹过战争的破坏与荒唐,人们对传统的文化、道德、审美开始产生疑心,并冲破传统的枷锁,转而开始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

而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到艺术的开展。

观念意识的产生,使艺术摒弃了传统的实体创作,采用直接传达思想意识的方式,使用实物和行为的方法表达出人内心的精神状态。

观念与艺术的结合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更新关于“艺术〞观念界定的一种后现代艺术形态。

1.1 从观念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艺术观念艺术的兴起具体表现在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里。

1917年,杜尚将一个命名为?泉?送去展览。

这件作品直接打破了人们对于“艺术品〞这种观念的常规认识,并由此来对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提出质疑,以启发人们对于特定媒介的再认识,以及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

杜尚以?泉?这件作品为起点,创作了新的思想。

杜尚最根本的艺术观念是为思想而效劳,他的作品大胆、独特、崇尚自由,通过否认艺术来重新审视艺术,以思想观念来终止视觉审美,为西方现代艺术开展开启了从观念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艺术的新方向。

1.2 将艺术的视觉形式直接向艺术的观念过渡观念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约瑟夫・孔苏斯,他于1965年展出?一把和三把椅子?,作品由一把真实的椅子、这把椅子的照片和从字典上抄录下来的对“椅子〞这个词语的定义三局部构成。

这件作品使观看者首先从实物的椅子开始审视,再到照片最后过渡到椅子的概念,在审视的过程中,自然且直观地形成对椅子的完整认识。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篇一: 后现代主义文化弗雷德里克·杰姆逊1.多国化资本主义·无意识和自然·新型文化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和资本主义的前两个阶段分不开的,这两个阶段一个我称为现代主义,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后现代主义,就必然有个现代主义:另外一个阶段我称之为现实主义。

也就是说,我用的这些名称—般都是用来描写某一美学风格的,我们有现代主义的文学,也有现实主义的文学。

但我认为这些风格不一定只是描写文学作品中的风格,而应该将这些名称看成是其一阶段的文化风格,代表某一阶段的文化逻辑。

这不同的风格与语言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每一阶段都有对语言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使用方法。

我想进一步指出,也许可以认为或假设——你们将发现我这—假设是很有用处的——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对世界的体验和自我的体验。

在西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都分别反映了—种新时心理结构,标志着人的性质的一次改变,或者说革命。

当然应该指出,这种变革只是花一相对和局部的意义上是这样的,因为这三个阶段只是资本主义这一社会政治制度中不同的特定阶段,按理来说,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会带来更大的文化领域的革命,比这三种阶段的转变要深刻得多。

我们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的三个不同阶段分别体现在三种不同的文化风格上。

在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中公认的有两个阶段,一是所谓市场资本主义,即国家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也就是—般所谓古典时期,马克思的《资本论》描写的基本上就是这一时期,但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大约20、30年里,列宁指出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虽然他并非首先提出这一论点,但他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却明确地进行了理论阐述,他已经指出资本主义书可能发生辩证的变化。

所谓辩证,就是说这一个制度既可能是同一的,又会有差别。

1885年,西欧国家在柏林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对非洲的分割。

这就是帝国主义出现的象征。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篇一一、引言自媒介技术革新以来,人们观察与被观察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尤其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其“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的关系变得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媒介的转变如何影响“看”与“被看”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视觉体验和认知模式。

二、后现代主义与电影媒介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强调多元化、碎片化、非线性等特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其“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一种视觉文化的体现,是人们理解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三、电影“眼睛”的转变传统的电影中,“电影眼睛”主要指代的是摄像机或导演的视角,通过固定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向观众展示一个既定的故事或场景。

然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这种“看”的方式发生了转变。

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非线性叙事、多角度拍摄等新的拍摄手法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观众的参与度和对媒介的控制权也得到了提高,例如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

四、后现代“被看”的新特征在“被看”的方面,后现代主义电影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首先,后现代电影中的角色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他们不仅是被观看的对象,同时也是观看的主体。

其次,电影中的视觉元素更加丰富和多样,通过图像、声音、色彩等元素的综合运用,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最后,电影的开放性使得观众可以以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影片。

五、电影中“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看”与“被看”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静态的。

电影中的角色与观众之间、观众与媒介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不仅体现在观众对影片的解读上,也体现在影片对观众的影响上。

在某种程度上,“电影眼睛”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符号,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我们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念。

对社交媒介后现代主义化的批判与反思

对社交媒介后现代主义化的批判与反思

对社交媒介后现代主义化的批判与反思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乐趣的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的后现代主义化趋势愈发明显,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我们需要明确社交媒体后现代主义化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信息的碎片化、多元化和虚拟化,而社交媒体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碎片化信息获取和发布信息,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同时也能够创造虚拟的自我形象。

这种碎片化、多元化和虚拟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社交媒体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集中体现。

正是因为社交媒体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社交媒体的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变得难以辨别。

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谣言、假新闻和不实信息,这给人们的信息获取和判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社交媒体上的多元化信息也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只接触符合自己立场的信息,从而导致认知闭塞和偏见加剧。

社交媒体的虚拟化特点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虚拟形象,在这个虚拟形象上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这种通过虚拟形象获取自我满足的方式往往会让人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很难达到虚拟形象所展现的完美状态。

社交媒体上的盲目自我展示也会导致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和攀比心理加剧,从而增加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

针对社交媒体后现代主义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对于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我们应该保持审慎和理性的态度,不轻易相信一切信息,同时也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提高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

我们应该拒绝信息茧房,积极接触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信息,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对于社交媒体上的虚拟形象,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虚拟形象,不要轻易陷入攀比和自我认同的误区。

鲍德里亚学术思想后现代与媒介转向

鲍德里亚学术思想后现代与媒介转向

2023-10-29contents •鲍德里亚学术思想概述•后现代主义与媒介转向•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鲍德里亚的媒介社会学•鲍德里亚的批判理论•鲍德里亚学术思想的应用与展望目录01鲍德里亚学术思想概述03鲍德里亚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理论、媒介研究和后现代主义等。

鲍德里亚的生平与学术背景01鲍德里亚出生于1929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

02他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哲学,并在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

鲍德里亚的主要学术贡献鲍德里亚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媒介理论、政治哲学、社会学等。

他的学术贡献包括对媒介的批判性分析、对消费社会的理论探讨以及对政治哲学的深入思考等。

鲍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和理解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鲍德里亚学术思想的影响23鲍德里亚的学术思想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观点被广泛地引用和讨论。

他的著作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媒介研究、社会学和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影响更为显著。

鲍德里亚的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他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释现代社会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02后现代主义与媒介转向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与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挑战了现代主义的许多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许多观念和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它强调差异、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知识的批判和质疑,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和中心化。

它主张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反对任何形式的二元对立和排他性。

同时,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不平等、压迫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媒介转向的背景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媒体形式正在发生转变。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快速和广泛。

同时,新媒体也使得信息生产和消费更加个人化和定制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主要议题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主要议题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主要议题在当今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重要的议题。

要深入理解这些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复杂且多元的思潮,它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它拒绝宏大叙事,质疑绝对真理和权威,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文化不再是单一、固定和可定义的,而是充满了多样性、流动性和复杂性。

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关于文化身份的建构。

在后现代社会,个体的文化身份不再是由单一的民族、种族或地域所决定,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塑造。

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元素中自由选择和组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

例如,一个人可能同时受到本土文化、流行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影响,从而构建出一个跨越传统界限的身份认同。

这种多元的文化身份建构挑战了传统上对身份的固定和单一的理解,使文化身份变得更加动态和灵活。

文化的消费与生产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化产品更加普及和商业化。

后现代主义认为,文化消费不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是一种表达自我、塑造身份和参与社会的方式。

同时,消费者在文化生产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他们通过参与、反馈和再创作,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

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后现代主义与媒体的关系。

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后现代主义对媒体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但另一方面,媒体也可能导致信息的过载和失真,以及文化的同质化和肤浅化。

后现代主义批评媒体对现实的建构和操纵,认为媒体所呈现的往往是一种经过筛选和加工的“拟像”,而非真实的现实。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文化的权力关系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文化不再被视为单纯的知识和艺术表达,而是与权力紧密相连。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篇一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形态与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式,其“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电影媒介的转变以及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后现代主义与电影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流派,其思想影响了各个领域的发展。

在电影领域,后现代主义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多元化、碎片化与互动性。

电影媒介的转变,使得电影不再仅仅是记录现实或表达观念的工具,而成为了一种互动性强、多义性丰富的艺术形式。

三、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一)看的变革:在传统电影中,观众往往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

然而,在后现代电影中,观众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

观众通过参与电影的创作与解读,使得电影的观影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

(二)被看的变革: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在许多后现代电影中,人物形象不再是单纯的被观看对象,而是通过自我表达和行动来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四、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电影互动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电影,强调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互动性。

这种互动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观众对电影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对情节发展的推测等。

同时,这种互动性也使得电影创作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反馈,从而使得电影艺术更加丰富和多元。

五、结论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媒介的转变使得“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观众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通过自我表达和行动来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这种互动性的增强,使得电影艺术更加丰富和多元。

同时,这也为电影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创作者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反馈,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互动性和多义性的作品。

六、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电影媒介的形态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2024年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范文

《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看与被看》篇一凝视媒介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一、引言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后现代社会,电影作为一项重要的视觉媒介,其“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关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观众与电影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媒介变革。

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视域出发,探讨电影“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关系及其转变。

二、后现代主义与电影媒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强调多元化、去中心化、碎片化等特征。

在这种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媒介,其表达方式和观看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电影不再仅仅是记录和呈现现实,而是成为了一种参与和构建现实的力量。

同时,观众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电影的呈现,而是主动地参与和解读电影作品。

三、电影“电影眼睛”的看与被看在电影中,“电影眼睛”通常指的是电影镜头的视觉表达方式。

从传统的电影观看方式来看,观众是被动的接受者,通过电影镜头的呈现来观看故事和人物。

然而,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发生了转变。

首先,观众对电影的参与度提高。

观众不再仅仅是观看者,而是成为了参与者。

他们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与电影进行互动,甚至可以通过二次创作等方式对电影进行再解读。

这种参与度的提高使得观众对电影的看与被看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电影的视觉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电影镜头语言已经无法满足后现代主义的需求,更加注重非线性叙事、多角度呈现等手法。

这些手法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自由地解读和参与电影作品。

四、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电影眼睛”转变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眼睛”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观众角色的转变。

观众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对电影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转变使得电影作品更加注重观众的反馈和需求,从而更加贴近现实和人们的生活。

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

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

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作者:杨爱华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媒介文化对社会存在的价值现实、心理感受和兴趣倾向,展现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正像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一样,它允许所有人一齐发声,并且雅俗共赏。

它为多元文化的相互对话、拼贴、融合创造了开放自由的媒介条件和环境。

本文拟从媒介文化所展现出的后现代性众像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媒介文化;后现代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013-01媒介对于人而言,犹如空气般不可或缺,它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影响至深。

凡是有生命存在和交流活动的地方都会离不开媒介的传播。

“我们已生活在一个由媒介主宰着休闲和文化的世界里。

”①如今,媒介不仅只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了,它已经拓殖了文化,并且我们的文化也已然成为一种媒介文化,它消弭了“文化”和“传播”的界限。

②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开放和自由。

媒介多元化的发展,赋予了信息像水一样应物赋形的呈现能力,不再受到媒介物的式样制约,同一种结构特征,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式样去加以体现。

③媒介融合充分发挥了不同媒介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相互对话、拼贴、融合。

一、解构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拉潘姆先生通过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精髓研习,总结出了电子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并把电子文化的人称之为“游牧民”。

④自网络媒介出现后,“后现代媒体文明”⑤日渐昌盛,涵盖了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等方面。

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多元化的媒介载体、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多种形式的表现手法以及海量化的信息内容等,让人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随着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在新旧媒介的强力联合攻击之下,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

“变革”,就意味着颠覆与重构。

颠覆规则、理性和规范,颠覆经典作品和偶像人物,想怎么颠覆就怎么颠覆,在这个宣扬和标榜着自我个性的时代,不需要过多的理由。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建构》范文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建构》范文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建构》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个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后现代主义作为哲学与文化思潮,为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建构的必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后现代主义与跨文化传播学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相对性、非线性等特征,为跨文化传播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为跨文化传播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的多元性,认为文化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为跨文化传播学提供了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传播现象的思路。

同时,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反思,也为跨文化传播学提供了研究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新思路。

三、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建构的现状当前,跨文化传播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涵盖了传播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现有的理论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现有的理论更多地关注文化的共性,而忽视了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性。

其次,现有的理论在解释跨文化传播现象时,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

最后,现有的理论在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与碰撞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四、后现代主义在跨文化传播学中的应用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跨文化传播学理论建构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性: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同文化之间没有绝对的价值高低之分,只有相对的优劣之分。

因此,在跨文化传播学中,需要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性,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和规律。

2. 引入非线性思维模式: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在跨文化传播学中,需要引入非线性思维模式,研究文化交融与碰撞的过程和结果。

3. 关注社会和文化变迁: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认为社会和文化是不断演进的。

剖析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

剖析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

剖析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
仝菲; 周莹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对于媒介文化,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媒介文化,即通过大众传媒形成并起作用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大致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原有的各种文化通过媒体来进行制作、加工、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仝菲; 周莹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媒介、文化、身份--麦克卢汉思想映照下的当代媒介与文化转型分析 [J], 克里斯蒂娜·夏希特纳[奥];唐涛(译)
2.现代人焦虑、现代性反思、现代文化建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文化危机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J], 彭洲飞
3.身体、情感与媒介消费主义——“后电影时代”纪实类短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剖析 [J], 张尚元;牛光夏
4.国家意志下的媒介文化转型思考——读《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 [J], 方延明
5.国家意志下的媒介文化转型思考——读《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 [J], 方延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上)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的关系
教学内容:先了解什么是后现代思潮,再了解后现思潮、后现代思潮的特征,再了解后现代思潮与媒介文化的关系,以及在中国当代文化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思潮
1、后现代文化思潮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1)、后现代思潮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谁也说不清楚,一个大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迷恋科学的人对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社会产生了怀疑,后(post),即指就现代之后,或者对现代的批判。

其次,随着科技、城市消费和媒介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似乎不再以工业生产为中心,而转变为以消费享乐为中心,工厂车间不再是人们的生活重点,街道、广场、消闲中心成为人们更多逗留处所。

20世纪60年代,大型超市、广告、摇滚和大众传媒带来了一些新的文化景观和文化体验,原先,韦伯等人关于现代社会的诸种理论似乎不能解释新的现象。

所以丹尼尔·贝尔等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词语。

有人用后工业社会,有人用后结构主义,也有人用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则把后现代文化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支配或文化逻辑”。

不管如何,后现代文化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股文化思潮。

但是“后现代”一词有学者考证在20世纪30年代便出现,“当时奥奈斯用它表示一面反映现代主义的镜子。

”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则指出“后现代”的概念出现在二战后:到了七十年代,“后现代”概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化理论领域,借以描述同现代话语相对立的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1976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召开了题为“后现代的表现”的大型学术会议,1978年,美国现代语文学会(MLA)在纽约召开了“后现代主义问题”(The Question of Postmodernism)专题研讨会,八十年代后,后现代的理论和话语迅速扩散到非西方的国家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世界文化思潮。

(2)、“后现代”思潮的中心在美国和法国,代表人物是: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鲍德里亚(Baudrillad)、利奥塔(Lyotard)、伊布·哈桑、巴塔耶(Bataille)、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詹姆逊(Jameson)、德里达(Yacques Derrida)、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德勒兹、赛义德(Edward W·Said)等。

2、几种后现代思潮
(1)解构主义六十年代在法国崛起,七十年代以后风靡美国,成了后现代潮流中影响巨大的一部分,德里达、保罗·德曼、乔纳森·卡勒、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这些解构主义大师,从文本的内部对结构主义的逻各斯(Logos)中心主义思想进行了解构。

(2)、福柯则更进一步的通过知识话语本身的历史考察,解构理性主义传统,他把自己的研究谓为“知识考古学”,他的著作很多,包括《疯癫与文明》(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规训与惩罚》(1975)、《性史》。

(3)整个后现代思潮所确立的攻击目标是整个“逻各斯中心”的哲学传统,只不过各自的角度不同。

利奥塔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很感兴趣,但和福柯不同的是,利奥塔关注的是知识合法化的问题。

他发现,知识话语为了证实自身的合理性,越来越需要借助“叙述”获得。

在后现代社会中,知识话语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利奥塔对后现代的关注表现在他的著作《后现代状况》(The Postmodern Condition)里,在书里,利奥塔对分析了“宏大叙
1(英国)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述”(grand narrative)的衰落原因,利奥塔分析了在后现代社会的话语模式(modes of discourse)里,说者、听者和所指的固定模式发生了变化,说者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听者缺少了评价标准,所指成为了商品信息。

利奥塔认为这种“宏大叙述”的解体是人的认识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宏大叙述”的解体导致了现存知识合理性的危机。

(4)、在后现代的思潮中,詹姆逊更为关注现实的后现代现象,詹姆逊早年研究马克思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自70年代起他开始关注后现代的现象,但他与大部分解构主义理论家不同,他更关注社会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消费社会的兴起意味着“后现代”社会将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景观世界中,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里,詹姆逊借助于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的理论,对后现代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

(5)、从新马克思主义开始,后现代批评的视野逐渐超越了文本范畴,开始将目光转向性别、社会、阶级、跨国公司、金融等各个领域,研究的范围也愈加广泛。

后殖民理论、女性批评、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及文化批评成为当代后现代理论的重要趋向。

第二节后现代文化的核心特征
后现代理论纷繁复杂、庞大多变,因此很难廓清,但总体而言,正如《后现代理论》书中所言,后现代“集中在对现代理论的批判和对理论上的后现代决裂的论证。

”后现代的核心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象化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必接性或浅显性”,即“一种在最刻板意义上的新的表面性,这或许是一切后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形式特征”。

2也就是说隐藏在艺术作品的深意被消除和解构掉,表面或者说风格变得更为重要。

第二、感情的消逝
詹姆逊认为感情的消逝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詹姆逊已爱德华·蒙克的画作为事例,他认为蒙克的《尖叫》代表了一种现代人害怕异化、孤独和被孤立的恐惧。

但是在后现代主义中,人们对这样的深度模式感到厌倦。

第三、主体的死亡
伴随着感情消失的是主体的死亡,现代主义往往非常强调艺术作品的个人风格,强调艺术作品的主体精神,主观或者说个性可以说是现代主义风格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拼贴、戏仿的艺术风格
詹姆逊认为,在后现代文化中,随着个人主体的消失,结果“连同它在形式上的后果,即个人‘风格’越来越难以实现。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具有拼贴、戏仿和反讽特征的艺术形式。

现代主义者往往强调自己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但是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却是拼贴、戏仿和反讽。

第五、怀旧模式
后现代主义文化在詹姆逊看来,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大量带有怀旧色彩的影视、建筑和其他文化。

第六、距离的消失
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逐渐消失。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媒介文化
1、后现代文化在中国出现的背景
有人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文化已经由现代社会逐渐步入到后现代大众文化时期,90年代文化已经与八十年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差异,八十年代是“文化热”,准确地
2(美国)詹姆逊:《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说是“现代文化热”、“美学文化热”,但九十年代之后则是“大众文化热”,90年代大众文化热归于以下几个因素: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但是中国社会本身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东部和沿海,南部和北部、城市和乡村,差距都非常巨大,后现代主义的景观到处可见。

不同的景观自身就构成了拼贴遮蔽和反讽。

譬如在城市中,巨幅的广告媒介下面,常常行走的是衣衫褴褛的乞丐。

在许多城市,破旧的老房子,崭新的高楼,不同的建筑混杂在一起。

在乡村,宁静的田野上到处矗立着夸张的广告牌。

这些都有后现代意味。

(2)、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

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网络逐渐取代了八十年代文学为主体的文化世界。

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网络不仅是在外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习惯,而且从内部改变着社会习惯,消费和娱乐在电影、电视,尤其是网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春节联欢晚会”的变化发现这种问题。

2、后现代特征在中国媒介文化中的表现
(1)、拼贴
因为可讲得太多,我们在这里主要分析两种情况,在电影中的拼贴和怀旧风潮。

在街头广告、酒吧场所,各种风格的文化拼贴在一起自然已经不离奇,譬如曾经有人邀请陈凯歌、张纪中等导演比赛拍一个广告短剧,而这几个导演在这些广告中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电影里的东西重新拼贴到广告中。

当然,如果从结构主义的视角看,这种拼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互文性。

”我们在这里想说的是,在许多电影中,也夸张地运用了大量的拼贴痕迹,譬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中,就是由许多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场景拼贴而成,过去的故事往往是连续的,但现在这种连续被打断,拼图完成了整个故事。

(2)“怀旧”
中国近来电影和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特征。

不仅在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中,而且更大量地渗透在第六代导演中。

在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的“怀旧”中,中国古代历史是一个经常被怀旧的对象,不过,这些电影中“古代中国”并不真实,张艺谋等人只不过是把历史当作消费和怀旧对象,他们也并不想给历史注入崇高的因素,所以,这些电影并不能被称为“历史作品”。

第六代导演的怀旧和第五代导演的怀旧不同,他们往往怀旧一个刚刚过去的岁月,《向日葵》、《青春记忆》、《电影往事》、《青红》,但是怀旧的目的也是一样,这是一种“集体的消费怀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