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1.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

一、安装一个小缆车。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

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

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

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实验用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可用目测代替)。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预设5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如汽车、火车、马车等)提问:这些车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预设:发动机的动力、马的拉力……)

讲述:不同的动力都可以使车运动起来。

2.(出示一辆小车)提问: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你有什么方法?(预设:拉、推、安装橡皮筋、利用气球……)

3.揭题:今天要用缆车的运动方法,使小车动起来。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预设15分钟)

1.(出示缆车在索道上的照片)提问:缆车是怎么运动的?(预设:由缆绳拉动)提问:怎样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预设:在上面绑一根绳子)

2.(演示:用手拉细绳,小车前进)提问:有没有其他力量可以代替人的力量?(预设:在绳子下挂一个重物)提问:绑绳子时有什么注意点?(交流:绑绳子的位置、长短、如何防止小车掉下去等)

3.出示铁垫圈和弯制回形针,提问: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怎样使实验尽量准确?(预设:一个一个加垫圈)

4.学生合作安装小缆车,完成实验记录结果。

5.提问: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有重量,能拉动小车)讲述:垫圈有重力,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

6.学生体验:掂一掂垫圈、书本、文具盒等,阅读书本70页,理解重力。

讲述:垫圈的重力通过绳子,转化为对小车的拉力。垫圈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三、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预设20分钟)

1.提问: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预设: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提问:如何用实验证明猜测?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

2.小组交流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出示实验记录表格,明确实验要求(如何控制变量、增加垫圈的方法等)。

3.学生小组实验,获得数据。

4.交流结果,用证据证明猜想。

5.小结: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作业设计】

1.通过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关系的实验,我们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有拉力,小车就能运动起来。

B.需要有一定的拉力,小车才能运动起来。

C.一定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2.我们借助垫圈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地增加,是为了比较准确地找出使小车运动

起来的最小的力。

B.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更容易用秒表测量或目测出小车运动的快慢。

C.如果认真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测一次就够了。 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重力:物体受到地球吸引产生

2.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1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小车的运动需要受到力的作用,感受了用重力转化为拉力拉动小车的过程。在本课中用橡皮筋作动力带动小车轮子转动,通过轮子的转动带动小车的前进,这种运动方式叫轮驱动。在实际生活中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的方式前进的,了解了轮驱动就了解了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打下基础。这种依靠橡皮筋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形变而形成的力叫弹力。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本课共分为三个活动:

活动一通过组装小车,让学生在不断动手动脑中初步体验用橡皮筋弹力作动力来驱动小车,直观地了解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于哪里,并在不断试误中改进安装方案。

活动二,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并引导鼓励学生探索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倍数关系,启迪学生思考“怎样能使我们的小车行驶得更远”,认真记录。

活动三,了解橡皮筋的弹力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实际感受弹力的存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弹力及其作用。最后回归生活找找生活中的利用弹力的例子。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与探究素养,具备有一定的独立操作能力。在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不断的试误中正确地安装,例如小车太轻怎么办?橡皮筋缠绕圈数怎么定义?五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都能得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的结论,但是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解释。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多从得到的实际数据出发来进行探究比较,从更深层次地探究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科学探究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