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

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使学生发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铁垫圈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2.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2.通过实验明白: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2.能进行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3.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保持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2.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并发现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地操作实验,做好探究活动【教学准备】小组:实验用的小车一辆、棉线一根、若干个垫圈、秒表、记录单、小车行驶道路。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第五课时: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第三课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
第四课时: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第四课时: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第五课时: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第六课时:滑动与滚动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第七课时:运动与设计
单元反思
课题
运动和力(XX课时)8课时
教学目标
第课时: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2024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套

2024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套

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Chapter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010*******01本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共28课时的教学内容,各单元主题和课时安排如下02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共7课时03第二单元《光》共8课时04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共8课时05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共5课时06另外还有机动课时2课时,用于复习和巩固各单元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与时间02植物的生长与变化Chapter01020304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种子萌发根不断伸长,茎逐渐长高,叶逐渐增多,植物体逐渐长大。

幼苗生长植物长到一定阶段会开花,花经过传粉受精后结出果实。

开花结果植物体逐渐衰老,器官功能衰退,最终死亡。

衰老死亡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和营养01020304种子萌发实验植物生长记录植物生长条件实验植物生长图谱植物生长的实验与观察03动物的行为与环境Chapter多样性适应性学习性030201动物的行为特点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理适应动物通过生理机能的调整来适应环境,如调节体温、改变代谢速率等。

形态适应动物的形态结构能够适应其生活的环境,如喙的形状适应不同的食物类型。

行为适应动物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如迁徙、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等。

动物行为的实验与观察实验设计数据记录结果分析04天气与气候Chapter天气的类型与特征天气特征天气类型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天气变化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气候特点、气候影响因素等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地区气候变化特点、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气候的地区差异天气与气候的实验与观察实验设计模拟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环境变化、观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物生长情况等观察记录记录天气变化数据、观察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等实验分析分析实验数据,理解天气和气候的相互关系,探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05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hapter物质的变化过程物质的性质与特点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制造彩虹
4、交流
师:恭喜你们,是你们完美的合作成功地制造了彩虹。

你们在实验中有
遇到什么困难吗?你们小组是怎样解决的?
师:看来想要成功的制造彩虹,不仅需要阳光、水滴这两个条件,还需
要阳光从一定的角度进入水滴才行。

5、解释
师:我们的太阳光和手电筒,投影这些光都是白光,到底他们在经过水
滴或三棱镜时,经过了什么才会变成彩虹出现呢?
视频:彩虹的形成过程
师:看来不论是雨后彩虹,还是其他水雾中的彩虹,还是咱们人工制造
的彩虹,都是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

其实除了太阳光,我们身边投影仪、
白炽,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经过像水滴、三棱镜这样透明有一定形状的物体
时,就有可能发生色散现象,形成彩虹。

三、总结
1、生活中的“彩虹”
师:学完本课,你能帮助解释光盘上的彩虹吗?
师:光盘表面不是光滑的,有许多刻痕(用来记录数据),凹凸不平的表
面仿佛是无数个棱镜组合成的,所以也会发生光的色散。

2、课后质疑
师:同学们,关于彩虹,你还有什么想要研究的吗?
师:你们还真是一群小科学家呀,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是
科学探究的过程,相信课后你们再花些时间,一定能找到知道些问题的答案。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一份小礼物,一个图文并茂的材料袋,里面有
很多关于彩虹的知识,你们提的大部分问题,材料袋里都有答案哦!
3、“光的合成”
师:有同学问,白色的太阳光可以色散成为七色光,七色光还能合成白光
吗?大科学家牛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他只做了一个实验仪器来验证自
己的想法。

在同学们的材料袋中,可以试一试。

2021年秋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2021年秋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
2.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
(三)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愿意与人交流。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2.聚焦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人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现在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利用图片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习记忆,重点突出已学内容中人体系统与健康的联系,在情境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认知,聚焦问题,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是关注人体健康,了解学生对于健康的认知程度。
3.研讨:描述上臂运动。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什么?
4.拓展:观察、分析生活中有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
1.图片导入。Leabharlann 2.聚焦问题: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身体的运动。
1.举哑铃活动
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系统在工作的时候是怎样协调配合的,给予学生充足的体验时间,边体验边观察。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时的变化情况。为建模型打下基础。
3.分析实验现象:挤压吸耳球时,液体的流动规律是怎样的?放松吸耳球时,水又是怎样流动的?
利用实验现象,推测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内的血液会发生怎样的现象,理解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心跳的意义。
4,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明白心脏的跳动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二)探索活动:测量与比较
(三)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重点
指导和操作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
二、新授
⒈认识弹簧测力计。
请你仔细观察,你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⒉使用弹簧测力计
⑴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应注意。
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的位置。
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的大小。
⑵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P78表格。
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⒊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让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提问: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三、作业
课后回去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备 注
力的单位是本课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把着力点放在形成实际的概念上。用拉弹簧找感觉和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让学生实际感受1牛、2牛是多大的力。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 题
6、滑动与滚动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1、做简单的对比实验;2、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课前准备
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必须活动
做物体滚动与滑动所受的摩擦对比实验
教学重点
对比实验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1.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1.我们的小缆车【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一、安装一个小缆车。

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

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

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第1课 我们的身体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公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第1课 我们的身体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公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第1课我们的身体单元整体分析+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教科版单元(或主题)名称《健康生活》单元主题小明是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他总是喜欢吃零食、玩手机,不喜欢运动也不喜欢吃蔬菜。

最近他总是感到疲惫和不舒服,因此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医生。

医生告诉小明,由于他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他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

医生建议小明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请你运用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小明制定了一份针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和饮食健康的计划吧。

课标要求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学习内容: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说出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举例说出保护脑健康的主要措施。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相关器官的方法。

7.3人的生活习惯影响机体健康:列举睡眠、饮食、运动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业要求:通过对生命系统构成层次的初步学习,乐于探究和实践,关注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

能通过描述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消化吸收,分析评估自身营养摄取情况。

能分析不同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

能通过测量、调查、统计,分析自身生活习惯和外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单元基于现代健康新理念,立足于提升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状态的意识,在四年级学习人体的呼吸与消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组织了人体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相关知识的学习内容,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帮助学生建构“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认知,学习维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基础知识:在四年级学习人体的呼吸与消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了人体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内容。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1地球的结构1.2地球上的资源1.3地球上的气候2.第二单元:奇妙的生命2.1生物的分类2.2生物与环境2.3生物的适应与进化3.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3.1物质的状态3.2物质的变化3.3物质的性质4.第四单元:技术与生活4.1技术的发展4.2技术与生活4.3技术的利与弊5.第五单元:宇宙探索5.1宇宙的奥秘5.2太阳系5.3宇宙探索三、教学安排1.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第1课时地球的结构教学过程:1.1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1.2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1.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的结构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作业:绘制地球结构示意图。

第2课时地球上的资源教学过程:2.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

2.2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2.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作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

第3课时地球上的气候教学过程:3.1引导学生观察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2讲解气候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3.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作业: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2.第二单元:奇妙的生命第4课时生物的分类教学过程:4.1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了解生物的分类。

4.2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4.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分类的意义。

作业:绘制生物分类图。

第5课时生物与环境教学过程:5.1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2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

5.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现象。

作业:调查学校附近的生物与环境。

第6课时生物的适应与进化教学过程:6.1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探讨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刚大家在用垫圈的力气拉动小车,发觉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许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沟通探讨: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异。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试验,获得数据。
5、提问:刚刚我们已经用试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试验证明?
1、发觉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竞赛
2、沟通探讨,发觉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试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场试验
4、说明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第四课 测量力的大小
(1)学生说明
(2)试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四、理解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结合课文资料理解,弹力是物体变更形态时产生的;性质是要复原原来形态的一种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五.小结
补充与修改
教学效果分析: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即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

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的力。

玩具小车是学生都感兴趣也是玩过的东西,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动力与力的关系。

用重力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可以测量而且容易控制,所以本单元第一课安排研究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同时认识我们最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

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懂得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培养学生获取实验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和用实验数据证明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小车、细绳、秒表、记录表、2个钩子(回形针)、垫圈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推、用绳子拉······)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二、安装小缆车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说说看怎么改?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人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共8课时)》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共8课时)》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共8课时)一、教材解析我们处在一个永恒运动的世界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力无处不在。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了力的作用,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即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

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力。

对力的研究,将贯穿单元的始终。

根据学生的原有认识和认知水平,本单元选择了他们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实际条件下,而不是在理论条件下,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的力对车的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选择了如测量力的大小等一些相关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将引导学生对物体的运动、作用力和二者的关系进行感知和思考,认识到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

这将为他们今后深入研究运动和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单元目标科学概念●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

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力的单位是“牛”。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用橡皮筋弹力驱动的小车和气球反冲力推动的小车。

用简单材料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模拟滚珠轴承。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创造性制作小赛车。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用简单器材做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关系的实验、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做研究摩擦力大小的简单对比实验。

经历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的过程,并作实验记录。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判断,对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设计作解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1课时我们的小缆车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主题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一课,教材通过让学生研究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同时,了解重力小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也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了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之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1、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2、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准备:课件、学生方面:每组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线一根、铁垫圈若干、秒表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小车)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玩具小车。

平时玩过吧,今天我们科学课也要来玩一玩小车。

师:我们科学课玩小车是有讲究的,现在小车放在讲台上是静止的,你能让它动起来吗?生1:用手推。

生2:用绳子拉。

生3:吹一下也会动。

师:不管怎么样,要使小车运动,都要使小车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板书:力)二、了解重力。

师:(出示一根线绳)用这根绳子怎么让小车运动起来?生:拉。

师:是什么力使小车由静止状态变成了运动状态?生:拉力(板书:拉力)师:如果老师不用手推、拉,可以让它自己能动起来吗?生:不能吧。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人体内的消化器官及功能,知道食物在进入人体后的大致消化过程。

2.能通过实际体验或查阅资料等方式知道人体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能在自己身上找到消化器官。

3.懂得怎样爱护自己的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

【教学难点】1、知道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懂得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2、知道各个消化器官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课前查阅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资料。

2.每个小组:1把剪刀、一张人体轮廓图、用卫生纸做的大肠、小肠、用挂历纸做的食道和胃、透明胶、记录单。

3.教师:消化器官模型图、画好人体轮廓的画纸(每组一张)。

4.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认识消化器官1.我们每个同学有一块面包,把面包放入嘴里咀嚼,慢慢咽下,说说这块面包会经过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3.这些器官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课件出示人体的消化器官模型)4.请学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找到这些消化器官。

5.请几个同学上台展示说明,其余同学评价。

6.制作消化道模型。

(1)(教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各个消化器官模型和人体的简单轮廓图)请你们把这些消化器官模型粘贴到人体的轮廓图中,再将各个消化器官按一定的顺序用箭头连接起来。

说一说: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小组同学怎样分工比较好?(2)小组同学在人体轮廓图上贴消化器官模型,再将各个消化器官用箭头连接起来。

7.小组交流评价。

二、了解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和人体消化的过程1.原来面包先进入我们的口腔,再经过我们的食道,然后经过胃,最后小肠、大肠。

那么,各个消化器官又是怎样把面包消化掉,各个器官在消化过程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讨论,并做好记录。

2.汇报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3.同学们说得到底对不对,请同学们看课件或资料。

(口腔:初步消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目标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之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学生回答:喘不过气来了,心咚咚的跳,嗓子干,腿发软。

2、是的,当我们剧烈运动之后,就会出现呼吸加速,心跳加快的现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测量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3、板书课题:1、测量呼吸和心跳二、测量呼吸和心跳。

测量活动指导1、怎样才算呼吸一次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且演示一下什么才叫做呼吸一次。

2、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你们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教师引导学生静坐体会自己心跳的声音,然后告诉学生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晰的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

3、教师引导学生把科学书卷起来,当做简易的听筒来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4、引导学生预测,你静坐的时候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大概是多少?5、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并在活动记录上做好记录。

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心跳的次数,然后再换一换。

6、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分小组活动,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做好活动记录。

7、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结果,这个数据跟你预测的数据是不是一样?8、提问:我们参加活动之后,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次数是增加呢还是减少呢?学生预测。

9、在教室里组织学生进行一分钟的下蹲——起立运动。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一位同学运动结束后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10、组织学生休息,休息之后,让学生再进行第三次测量,测量每分钟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

三、分析整理数据1、我们的数据已经全部测出来了,我们一共测量了三次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第一次是我们上课的时候测的,第二次是我们在做了一分钟下蹲——起立运动之后测得的数据,第三次是我们休息之后测得的数据,请大家看一看自己的活动记录表,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没有?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1、我们的小缆车【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一、安装一个小缆车。

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

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

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细目表(教学目标分解、教学设计建议、教案及教学效果检测)一、教学目标分解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8课时)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四单运动元和力教材分析运动与力,本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1、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2、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3、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本单元的单元结构。

1、本单元的概念沿着“运动和力”这条线发展。

活动以探究车的运动为主要载体,对力的研究相伴相随贯穿始终。

2、与常见运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力就是重力和摩擦力了,所以本单元重点研究了重力和摩擦力。

本单元探究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课)分别用重力、弹力、反冲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探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4课)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牛”,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上的准备。

第三部分(5-7课)认识摩擦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8课)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学建议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建议生的:根据学生活经验,很多学生都知道汽车是靠发动机、电瓶车靠瓶、自行车靠人力等等。

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各种缆车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缆车是靠缆绳的拉力来运动的。

这样逐层深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研究车子的兴趣。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建议: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概念“弹力”在学生得出概念的基础上,举例实验论证,加深科学概念的理解。

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学建议:让学生在了解了气球运动的原理后,让学生思考要把气球作为小车驱动的动力,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知道要把气球作为动力首先必须让气球朝一个方向运动,不能让它到处飞,所以要想办法把气球固定在小车上。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健康生活4.1.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2.记录自己现在的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方面的体质信息,并且对照“五年级的学生体质标准表”,看看自己的体质是否达到标准。

3.通过讨论,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4.通过学习,知道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健康的含义除了身体上的健康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健康等等方面。

教学重点对照“五年级学生的体质标准表”,看一看自己的体质是否达到达标准,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在各方面作出努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五年级学生体质标准”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1.教师引导: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五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阶段,到了五六年级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广博深奥,也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发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身体吗?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够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3.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研究认识我们的身体,并了解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如何健康的生活。

二、聚焦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必须要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那么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现在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我们的身体。

2.板书课题:4.1.我们的身体三、探索活动一:检测我们的身体状况1.这学期体育课上,老师已经帮我们测量了我们的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1.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
一、安装一个小缆车。

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

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

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
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
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实验用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可用目测代替)。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预设5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如汽车、火车、马车等)提问:这些车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预设:发动机的动力、马的拉力……)
讲述:不同的动力都可以使车运动起来。

2.(出示一辆小车)提问: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你有什么方法?(预设:拉、推、安装橡皮筋、利用气球……)
3.揭题:今天要用缆车的运动方法,使小车动起来。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预设15分钟)
1.(出示缆车在索道上的照片)提问:缆车是怎么运动的?(预设:由缆绳拉动)提问:怎样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预设:在上面绑一根绳子)
2.(演示:用手拉细绳,小车前进)提问:有没有其他力量可以代替人的力量?(预设:在绳子下挂一个重物)提问:绑绳子时有什么注意点?(交流:绑绳子的位置、长短、如何防止小车掉下去等)
3.出示铁垫圈和弯制回形针,提问: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怎样使实验尽量准确?(预设:一个一个加垫圈)
4.学生合作安装小缆车,完成实验记录结果。

5.提问: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有重量,能拉动小车)讲述:垫圈有重力,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

6.学生体验:掂一掂垫圈、书本、文具盒等,阅读书本70页,理解重力。

讲述:垫圈的重力通过绳子,转化为对小车的拉力。

垫圈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三、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预设20分钟)
1.提问: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预设: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提问:如何用实验证明猜测?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
2.小组交流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出示实验记录表格,明确实验要求(如何控制变量、增加垫圈的方法等)。

3.学生小组实验,获得数据。

4.交流结果,用证据证明猜想。

5.小结: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作业设计】
1.通过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关系的实验,我们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有拉力,小车就能运动起来。

B.需要有一定的拉力,小车才能运动起来。

C.一定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2.我们借助垫圈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地增加,是为了比较准确地找出使小车运动
起来的最小的力。

B.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更容易用秒表测量或目测出小车运动的快慢。

C.如果认真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测一次就够了。

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重力:物体受到地球吸引产生
2.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1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小车的运动需要受到力的作用,感受了用重力转化为拉力拉动小车的过程。

在本课中用橡皮筋作动力带动小车轮子转动,通过轮子的转动带动小车的前进,这种运动方式叫轮驱动。

在实际生活中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的方式前进的,了解了轮驱动就了解了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打下基础。

这种依靠橡皮筋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形变而形成的力叫弹力。

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本课共分为三个活动:
活动一通过组装小车,让学生在不断动手动脑中初步体验用橡皮筋弹力作动力来驱动小车,直观地了解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于哪里,并在不断试误中改进安装方案。

活动二,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并引导鼓励学生探索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倍数关系,启迪学生思考“怎样能使我们的小车行驶得更远”,认真记录。

活动三,了解橡皮筋的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实际感受弹力的存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弹力及其作用。

最后回归生活找找生活中的利用弹力的例子。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与探究素养,具备有一定的独立操作能力。

在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不断的试误中正确地安装,例如小车太轻怎么办?橡皮筋缠绕圈数怎么定义?五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都能得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的结论,但是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解释。

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多从得到的实际数据出发来进行探究比较,从更深层次地探究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科学探究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