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础知识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学
甘:能补、能和、能缓 补:补虚 缓急止痛 缓 缓和药性 和 和味 调和药性
25
苦:能泄、能燥 降泄:降泄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泄 通泄:泻下通便 清泄:清热泻火
燥:燥湿
26
酸(涩):能收、能涩
收敛固涩: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不让它 过分耗散。
咸:能下、能软
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淡:能渗、能利
46
性能 功效
应用
肺 辛温
温和
祛风解表
外感表证
(风寒、风热都适用)
透疹
风疹,麻疹,皮肤瘙痒
肝
止血
出血证
(荆芥炭)
47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48
薄荷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49
薄荷与荆芥异同点
薄荷
荆芥
相 解表,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
同 点
凉
微温
不 疏肝理气
同 点
无
无 止血
气味芳香,不宜久煎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提 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基础。
22
22
第二节 五味
一、五味的含义
本来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 滋味,但在性能中是用于反映 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 如补、泻、散、敛。
辛
咸
五味
甘 淡
苦
酸 涩
23
二、五味的作用特点
辛:能散、能行 散:发散表邪 行:行气、活血
6
三、中药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7
四、中药学的发展
1.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 内容:总论和各论,各论收载了365味药,
7中药学概论
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沉降 二、作用 升浮药——主上行向外 沉降药——主下行向内 因势导利 有助祛邪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气味 气温热 味辛甘——主升浮 气寒凉 味酸苦咸——主沉降 2、与质地有关 质地轻——升浮 质地重——沉降 3、与炮制、配伍有关 酒、姜汁炒——升浮 醋、盐水炒——沉降
某些药物还有引导作用:如桔梗、牛膝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相同点:二者都是现代研究的热门话题。 区别点: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过中医辨证 论治后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天然药物无中医药理论指导,不需要经过中 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用药,且包括未经人为 加工的单体化合物。
中药学
中药学是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
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 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四
性
一、含义 四性亦称四气,即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二、产生 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症寒热为基准。 三、四气的作用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 平性:作用缓和(寒热皆宜)
四、运用原则 一般规律: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疗寒 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泄
通泄——泻下(大黄) 泄—势缓 清泄——泻火(栀子) 泻—势猛 降泄——降逆(杏仁) 苦温燥湿——寒湿证 苦寒燥湿——热湿证 坚阴——泻火存阴(泻肾火)(黄柏、 知母、泽泻)
燥湿
咸:下、软(泻下、软坚散结) 淡:渗、利(渗湿利水) 涩:与酸味相似
四、气与味的关系 1. 气味相同,作用相似 辛温药物:解表,散寒 苦寒药物:清热泻火(下)
*炮制要得当;配伍合理;用量准确;剂型适当;给药途径
合理;注意病人个体差异
中医药学概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医药学基本概念与特点 • 人体生理结构与功能认识 • 常见疾病诊断方法与技巧 • 中药性能特点及配伍原则 •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 临床实践应用与综合案例分析
01 中医药学基本概念与特点
中医药学定义及历史渊源
中医药学定义
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物以及二 者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中华民族 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巧分享
在配伍用药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相须、相使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相畏、相 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相恶则会降低原有疗效,相反则会产生或增强毒副 反应。
经典方剂解读
麻黄汤
麻黄汤是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操作技巧
针灸操作需熟练掌握进针、行针、留针、出 针等技巧,同时要注意消毒、避免晕针等不 良反应。进针时要快、准、稳,行针时要根 据病情和穴位特点进行补泻手法,留针时间 根据病情而定,出针时要轻、慢、稳。
推拿按摩手法介绍
推拿按摩定义
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 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方法。
中药分类及配伍禁忌
中药分类
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将中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 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 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
配伍禁忌
包括十八反、十九畏等,即某些药物因性能、功效相反而不能同时应用,或同时应用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 用。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概念: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
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 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 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 阴阳对立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中 医 药 学 概 论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中医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
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
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
诊法辩证 预防、治则、康复
先秦两汉时期
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难经》 战国-秦汉,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西汉, 论述了中医理论。
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作者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 贡献有哪些。
2、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3、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举例说明在中
医学领域的应用。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
组织器官
第一节
气的概念:
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阴阳的消长
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此盛彼衰,
此增彼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的转化
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物质性
人体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方剂基础知识(中药学概论)
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 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合剂,口服液
特点: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 ,口感适宜
缺点:不便于加减变化。
1.煎药器具 宜用砂锅、砂罐陶瓷器皿 也可用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忌用铜、铁、铝金属器皿。
2.煎药用水
以水质洁净为原则,凡可饮用的水都可用以煎煮中药。
佐药:
1.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 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峻 烈之性。 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药 病格拒。
使药:
1.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 2.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作用
有时候可以用性味、功效相似的药物, 替代一些稀有、贵重、缺货的药物。
如:水牛角替代犀角,党参替代人参
以前可能被忽 略了,也要重 视啊!
剂型是按照处方,根据病证的需 要,以及药物的特点,不同给药 途径,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形态。
不同的剂型各有特点,对疗效具 有很大的影响。
方剂中便于携带、储存、应用的 剂型习惯称为中成药。
能保证组方:
国家体制中的等
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 级设置,来说明 药物在方中的主
《内经》提出,经过历代医家论述、发挥。 次从属关系。
示例:麻黄汤
组成:麻黄 三两 桂枝 二两 杏仁 去皮尖,七十个 甘草 炙,一两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证)
证候:
恶寒发热,无汗 头身疼痛 咳喘 舌苔薄白 脉浮紧
包括:传统方法、现代制药工艺制作的 中成药
方剂与中成药的关系
• 方剂的范围包含中成药,方剂是制作中 成药的依据。 • 中成药是方剂中方便携带、便于保存, 或能达到某些特殊目的的剂型。
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知识点
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知识点中医药概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入门课程,为学习中医药理论奠定了基础。
下面将介绍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中医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实践,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
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以及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医学理论。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2. 中医药学的病因病机观: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感邪、情志、饮食、生活习惯等。
3.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药学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辨识疾病,包括观察病人的外貌、听取病人的叙述、询问病史以及进行脉诊等。
4. 中药的药性和应用:中药按照其性味划分,有寒热温凉之分,用于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和治疗疾病。
三、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与原则1. 中医药治疗感冒和咳嗽:中医认为感冒和咳嗽多由外邪入侵所致,可采用解表散寒和化痰止咳的方法治疗。
2. 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可调理脾胃功能,用于治疗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3.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中医药学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有独到的方法,如调经、活血、补血等。
4.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中医讲究“内治外用”,可通过内服中药和外用药物相结合治疗皮肤病。
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例如,中药的提取物已经成为许多药物的原料,中药的治疗方法也在许多疾病中得到应用。
五、中医药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药学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好地发扬自身的优势。
以上就是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将继续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基本知识
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 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 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 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
2 五味的作用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 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 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 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 肺。
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 用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等作 用。
5四气的意义:
《素问· 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 之” 《神农本草经》“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阳热证——用寒凉药 阴寒证——用温热药 寒热错杂证——寒热药并用
二、五味
1、五味的含义:
第八章
中药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的概念、性味、毒性、用
药禁忌、配伍关系 2.理解的中药的归经、升降浮沉、炮 制目的和方法、剂量与用法、中药煎 法与服法。 3.了解中药的品种与产地、采集与储 藏。
概述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阐 述其药性并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 物。它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 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其中植物药占大多数,应用最广, 故古代将中药称为“本草”。
临床意义: ①顺其病位。 ②逆其病势。
四、归经
1、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
物作用部位,是重要性能的重要内容。 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 经络或某一脏腑。
药学中医药概论知识点大一
药学中医药概论知识点大一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功效以及使用方法的学科,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代表,包括中草药、针灸、经络等治疗方法。
下面是药学中医药概论的一些知识点,帮助大一学生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药学概述中药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药材的性质、功效、组成及药用和药效等方面。
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药材的分类、名称、来源、药效及药用部位等。
1. 中药分类中药可以根据来源、性质、功效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寒凉药、温热药等;根据功效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
2. 中药的名称与来源中药的名称通常是由药材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药材的功效等综合考虑而来。
中药的来源可以是野生或人工种植,也可以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
3. 中药的药效与药用部位中药的药效指的是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清热、祛湿、活血等作用。
而药用部位则是指药材的哪个部位可以作为药用,如根、叶、果实等。
二、中药炮制方法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特定的处理方式,将药材炮制成适宜临床应用的药物。
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有煎煮法、炭制法、酒制法等。
1. 煎煮法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煮沸,然后继续保持沸腾一段时间,使药材中有效成分溶于水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药材的水溶性较好或煮后不易挥发的情况。
2. 炭制法炭制法是将药材置于火上烘烤,使其成为炭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产生毒性物质的药材,通过炭制可以去除或减少毒性,同时提高药材的稳定性和药效。
3. 酒制法酒制法是将药材浸泡在酒中,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液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药材的油溶性较好,或者需要通过酒液的温热作用来促进药物的吸收。
三、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是中医药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和病症。
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方法主要通过四诊合参进行,即望、闻、问、切。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一、中医药学的起源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起源:介绍中医药学的起源,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巫医、神医等,以及中医药学的发展轨迹。
2.中医药学的思想:阐述中医药学的主要思想,即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经理论等。
3.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医药学自古代的黄帝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重要医家、医书等。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1.阴阳学说:介绍了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关系,解释了阴阳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五行学说:阐述了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互生互克关系,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应用。
3.人体经络学说:讲述了人体经络的形态、分布、功能,以及经络与诊断、治疗的关系。
4.中医病机学说:介绍了中医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等,以及与西医病理学的对比。
三、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2.方剂学:介绍了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汤剂、散剂、丸剂、煎剂等,以及方剂的组成与应用。
3.针灸学:讲述了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针灸的作用机制、穴位选取和刺激技法等。
4.推拿学:介绍了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以及推拿的应用领域。
四、中医药学的现状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现状:概述了中医药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包括中医药学的教育、科研、临床应用等。
2.中医药学的国际化:介绍了中医药学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3.中医药学的未来发展:讨论了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市场发展等。
总之,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初步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奠定基础。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成分、性质、剂型、制备、贮存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例如化学、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等。
药学的发展贯穿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其知识点也十分丰富多样。
下面就是药学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一、药物的定义和分类1. 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可以预防、治疗、诊断、缓解疾病、改善健康状况或者对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2.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根据其来源、性质、用途、剂型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以及按其用途可分为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等。
二、药物的性质和贮存1. 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外观、溶解度、稳定性等;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反应特性等。
2. 药物的贮存药物的贮存需考虑到温度、湿度、光线、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并需要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来保证药物的质量。
三、药物的剂型和作用机理1. 药物的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形式,主要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如片剂、胶囊、滴剂等。
2. 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指药物与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环节。
四、药物的制备和检验1.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是指根据药物原料或者化学原料,通过一定的挑选、提取、合成等制备工序,制得合适的药品。
2. 药物的检验药物的检验是指对药物制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和成品的检验。
五、药物的使用和剂量1. 药物的使用药物的使用涉及到药物的途径、频率、剂量、疗程等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物、疾病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2. 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是指每次使用药物的用量,通常以单位重量或单位体表面积来表示,包括成人剂量、儿童剂量、老年人剂量等。
六、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1. 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使用药物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常见的头痛、恶心、皮疹等,以及严重的肝肾损害、心脏毒性等。
中医药学概论考题(供参考)
这是在之前订的一份资料(编号是M2的那份)里面的题目,标注了在课本的相关位置,供参考。
1、肺的重量功能有哪些?(28页肺的生理功能)肺气虚的主要症候有哪些?(P106)
2、气与血的关系如何?(P22-23)
3、什么是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饮的致病特点是什么?(P73-74)
4、辛味药的作用特点是什么?(P148)
5、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P141-142)
6、熟地黄与生地黄的性能、归经、主治功效上有何区别?(生地黄在195页,熟地黄在330页)
7、比较麻黄与桂枝(P164)、羌活(P167)与独活(P211)在性能、归经、主治功效上的异同点。
8、请举出四味具有开窍醒神功效的药物,要求至少有两味不是中编第21章的药物,并请阐明该四味药物各自的功效主治。
(P311-314,不是课本的自行搜索并做好笔记)
9、以含有大黄的方剂为例,举例说明方剂的组成变化规律。
(P362)
10、白虎汤组成及配伍规律如何(P391-392),白虎汤和大承气汤(P377-378)在主治和功效异同。
11、在学过的方剂中,举出三首以熟地黄为君药的方剂,说明地黄在该三首方剂中的作用及该三首方剂的配伍要点和临床应用。
(412页四物汤、415页六味地黄丸、416页左归丸、417页百合固井丸、419页地黄饮子)。
中医学概论中药(1)
攻下药
• 大黄 •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性味归经】 •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 功能主治】 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 ,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 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 者。
•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 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 用,如越婢加术汤 越婢加术汤。 越婢加术汤 •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 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阳和汤、麻杏薏 阳和汤、 甘汤. 甘汤.
• 2桂枝 •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 、肺、膀胱经。 •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 【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 、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 热内蕴之证。半夏泻心汤。对湿热留恋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 芩、葛根等以治泻痢。芍药汤。 芍药汤。 芍药汤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 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 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 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 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 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 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 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失眠,黄连 黄连 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
清热药
• 1黄连 •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 肠经。 •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 ,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 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 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 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 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 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学
二、四气的确定
是和药物所治的疾病相对而言的,从药物的治 疗效应当中概括出来的。
减轻或消除热证 寒凉药 减轻或消除寒证 温热药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提 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基础。
31
31
第二节 五味
一、五味的含义
本来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 滋味,但在性能中是用于反映 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 如补、泻、散、敛。
升浮
清热、泻下、安神、止呕、止咳
沉降
42
三、影响因素
炮制和配伍。
荆芥 炮制
荆芥炭
祛风解表 收敛止血
升浮 沉降
43
第五节 毒性
一、毒性的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反映药物用 药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广义:是药物的偏性,毒药就是所有的药物。
44
二、影响因素
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等。
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判藜芦。
58
58
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59
59
二、妊娠禁忌
禁用药: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的药。 如巴豆、大戟、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
雄黄、砒霜等。 慎用药:活血化瘀、破气行滞、攻下通便、辛热及
滑利类药物。 如牛膝,大黄、枳实,附子等。
60
第三节 中药的用法
汤剂特殊煎法
1.先煎 有效成分难溶 如矿物、动物角类 久煎可降毒 如川乌、附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药性理论
(一)四气
含义 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作用与适应证
寒凉药
温热药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 通便等
适应证:实热烦渴、热结便秘等阳热证 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 阳等
适应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阴寒证
毒性中药的用量范围
生巴豆 生半夏 生二乌 生马钱子 雄黄 砒霜
生甘遂
内服0.1-0.3g。 外用适量。 一般炮制后用。
0.3-0.6g,不宜生用。 0.05-0.1g,入丸散用。 0.009g,入丸散用。
0.5-1.5g,炮制后入丸散用。
• (一)解表药
• 麻黄: • 发汗解表、 • 宣肺平喘、 • 利水消肿 • 柴胡: • 解表退热、 • 疏肝解郁、 • 升举阳气
(五)有毒无毒
古代毒性的概念
是药物的总称,又指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毒副作 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毒性的概念
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剧毒药 毒药 副作用 过敏反应
四 药性理论
(五)有毒无毒
中药毒性分级 正确对待毒性 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剂量过大; 误服伪品; 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 配伍不当; 药不对证、自行服药、 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 等。
应用举例
• (四)祛风湿药 • 乌梢蛇: • 祛风,通络,止痉 • 秦艽: • 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
湿热 • 桑寄生: •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乌梢蛇
应用举例
• (五)利水渗湿药 • 薏苡仁: •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消热排脓 • 车前仁: •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 茵陈: •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四川——黄连、川芎、乌头、贝母
举 江苏——薄荷、苍术
云南——三七、茯苓
例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 山东——阿胶
二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二)采 集
植物类
采 集 时 间 动物类
矿物类
全草 叶类
花
花粉
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 集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
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 朵
人参补气
恶
莱菔子降气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6.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 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恶者,夺我之能 也”。
黄芩清肺
恶
生姜温肺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7.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相反者,两者不合也”。如十 八反药物。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应用原则
1.相须、相使协同增效,充分利用 2.相畏,相杀减轻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 用毒剧药时考虑; 3.相恶可能互相拮抗、抵消、削弱原有功 效,用药加以注意; 4.相反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属配伍禁忌, 避免应用。
配伍关系
1. 单行:不经配伍,用单味药物治病。如清 金散、至圣丹、独参汤。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2.相须: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合用,能明 显增强其原有疗效。“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
石 膏 配 知 母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3.相使: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合用, 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渗湿利尿 涩附于酸,酸涩并称
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
四 药性理论
(三)升降浮沉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 不同的作用趋势。
四 药性理论
(三)升降浮沉
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升浮 四气五味
沉降药:酸、苦、咸、寒多属沉降
影
升浮药:花、叶、皮、枝等多属升浮
响
药物质地 沉降药:种子、果实、贝壳等多沉降
应用举例
• (七)化痰止咳平喘药 • 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
消肿止痛 • 川贝母: • 清化热痰,清肺止咳,散结消肿 • 枇杷叶: •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川贝母
应用举例
• (八)安神药 • 磁石: •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
目,纳气平喘 • 酸枣仁: •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 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六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
六 中药的用药禁忌
(二)证候禁忌
(三)妊娠用药禁忌
慎用类为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 如牛膝,大黄、枳实,附子等.
禁用类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如巴豆、大戟、 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四)服药饮食禁忌
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一)剂 量
含义 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服量。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应用中药 的主要形式。
五 中药的配伍
目的
1.照顾全面,适应疾病的复杂性。 2.加强药物作用,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 3. 相互制约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五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最早提出“七情”的当推《神农本草经》。 药物七情指单味药物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 配伍规律的七种情况。
五 中药的配伍
一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梁·陶弘景(公元456~536 年),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共七卷, 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 法;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 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 为平;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 是《本 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总结。
四 药性理论
(二)五 味
作用
辛 味
能散
解表、透疹、通经 脉 祛风邪
能行
活血行气、除胀止痛 消郁散结
四 药性理论
四 药性理论
延胡索
四 药性理论
(二)五 味
作用 甘 味
能补 能缓
能和
补益气血阴阳
缓和拘急疼痛 调和药性 和中
四 药性理论
四 药性理论
(二)五 味
作用
酸 味
能收 能敛
敛肺止咳 收敛止汗 收 敛 止血止带 固 涩肠止泻 脱
因 素
炮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 制 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 配 伍 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四 药性理论
(四)归 经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意义
1. 便于临床辩证用药。 2. 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3. 同时还要依据脏腹经络理论,恰当选择用药。
四 药性理论
固精缩尿
四 药性理论
(二)五 味
作用
苦 味
能泄 能燥 坚阴
通泄——泻下积滞 清泄——清热泻火 降泄——降逆气止呕
寒湿——苦温燥湿 湿热——苦寒燥湿
泻火存阴
第四章 药性理论
山茱萸
四 药性理论
四 药性理论
四 药性理论
四 药性理论
(二)五 味
作用 咸味
淡味 涩味 芳香
能软
软坚散结
能 下 泻下通便
花朵盛开时采集
果实、种子 果实成熟时采收
根、根茎 阴历二月、八月采收
树皮、根皮 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
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 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
三 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 以便于服用。
柴胡
柴胡疏肝散
• 功效及主治:
•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 主治:肝气郁滞证
• 歌诀:
• 柴胡疏肝芍川芎, • 枳壳陈皮草香附, • 疏肝行气兼活血, • 胁肋疼痛立能消。
应用举例
• (二)清热药
• 天花粉: •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 黄连: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金银花: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生地: •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青蒿: • 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黄连
应用举例
• (三)泻下药
• 大黄: •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 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 火麻仁: • 润肠通便 • 甘遂: •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大黄
麻子仁丸
• 功效及主治:
•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 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 歌诀:
• 麻子仁丸治脾约, • 枳朴大黄麻杏芍, • 胃燥津枯便难解 , • 润肠泻热功效确。
酸枣仁
应用举例
• (九)平肝息风药 • 石决明: •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 天麻: •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 既息肝风,又平肝阳,为治眩晕、头
痛之要药。不论虚证、实证,随不同 配伍皆可应用。 • 蜈蚣: •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三 中药的炮制
(二)炮制的方法
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 。 火制—— 炒、炙、烫、煅、煨。 水火共制——煮法、蒸法、潬法。 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
四 药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