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同一性和对立性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表达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穿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统一行使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是既互相联结、又互相区别的。
共性和个性的互相联结在于,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共性和个性又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之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容不了的。
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阔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另一时间可能变为特殊性。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它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差别性和对立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
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是其内涵.矛盾的对立性,也叫做斗争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与趋势.矛盾的统一性,也叫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属性与趋势.表现为:1 矛盾双方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依存而发展.2 矛盾双方以一定的条件而转化.二、矛盾具有普遍性,指的是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也就是说,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有矛盾.它要求我们揭露矛盾,正视矛盾,同时还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三、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为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具特点,同一矛盾的不同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强调有矛盾,一个是强调这些矛盾与矛盾侧面各不相同.四,同一矛盾的不同侧面,说的是在一对矛盾中,每一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战争中,中日双方就是矛盾双方.有自己的特点,日本有它自身的特点.就详细的分析了这些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抗张必胜!但是这是一个持久战.五、区分这些概念的时候,首先要使用他们的内涵.其次,要注意一些关键词.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首先发表论点)2、所谓矛盾,是指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3、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前提;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使双方各自从对方汲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使整个事物得到发展;其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规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二,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一,在事物的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其二,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促使旧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统一体产生,从而完成事物的转变.。
矛盾的同一性名词解释

矛盾的同一性名词解释矛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也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思想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其本质是指任何事物的矛盾着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统一于一个整体。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并不是简单地指事物中存在着对立面,而是指这些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相互作用反映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起源于辩证法。
在古代的哲学中,人们最早将矛盾看作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之间的斗争,认为两者之间只能选其一。
随着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是否存在更高的层次,能够统一对立面的方案。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同一性这一原理,并指出矛盾不仅仅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还包含了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转化。
恩格斯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的核心思想是“矛盾中的同一”,即对立面的统一。
这种统一存在于矛盾的两个侧面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全貌。
例如,在自然界中,水的矛盾着的两个侧面是液态和固态,它们通过温度的变化可以相互转化。
而在社会生活中,劳动者和资本家的矛盾着的两个侧面则是争夺利益和合作发展,它们通过经济体制的调整可以实现相对平衡。
矛盾的同一性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各种矛盾的统一。
这种统一既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使得事物具有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决定了事物的辩证法特性。
事物的辩证法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决定了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才是真正的社会矛盾。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事物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化,往往需要经历多次矛盾的斗争和同一的统一过程。
最后,矛盾的同一性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一种不平衡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有如表现: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比如,一块磁铁总有南北两极,这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极而没有北极或者只有北极而没有南极的单磁极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它的一极磁性消除了,那么它的另一极磁性也将同时消失。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这说的正是矛盾的统一性问题。
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
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
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层含义。
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
例如吸引中有排斥,排斥中有吸引;化合中有分解,分解中有化合;同化中有异化,异化中有同化;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绝对真理中有相对真理,相对真理中有绝对真理等等。
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一种表现,是矛盾双方在分子、因素或部分上的相互包含、相互交叉。
它是从相互依存形式上的相互联结进到内容上的相互联结,因而它是比相互依存更前进一步的同一性状态和阶段。
对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的理解

我对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理解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而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
这种关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着稳定、联合、团结、统一的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
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
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这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但是它们也有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
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如何变短,我们的目的是让它变短并且不能折断,而对木棍则是变短且不能折断,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变短和折断是矛盾,我们的目的和木棍的目的是同一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只有我们把木棍折断才会有短的木棍。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我记得在中学时候的辩论赛就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这个这一观点片面的夸大了自由和纪律的对立,抹杀了它们的统一性。
试讨论矛盾的同一性与对立原理并结合自身经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作用,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
这说明美与丑、善与恶作为事物矛盾的双方,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即对立统一的关系。
猫和老鼠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共同发展,猫和老鼠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由此可见事例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对立性

矛盾的斗争性
。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
► 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即相互区别和限制,“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矛 盾双方的对立与斗争正是在它们存在这种本质差异的基础上展开的,矛盾双方的分离 首先体现在本质差别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 矛盾的对立性
矛盾的含义
• 矛盾就是反应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 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 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 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 互渗透的倾向。 同一性是指两种事 物或多种事物能够共同存在,具有 同样的性质。
矛盾同一性的表现
• 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 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 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你离不开我, 我离不开你。”
• 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 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 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 此。
• • 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 争中共同生存下来,为什么?是因为在同对方的 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 “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 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 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 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 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事物的转 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 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
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高考考点: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属性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即相互区别和限制。
a: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漫画中甲乙二人均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甲处于优势,乙处于劣势地位,双方相互差异。
b:你离开我,我离开你甲乙面临“生存斗争”,甲想烧掉乙头上绳子离开乙,乙更想离开甲求得生存,表面上很乐观地说:你敢吗?c: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甲欲置乙于死地而后生,乙又何尝不是,双方斗争你死我活达到白热化,双方“相互克服”。
由此可见,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矛盾的斗争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哲学中矛盾的斗争性绝不等同于生活中的“斗争”,前者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后者仅仅使其具体表现形式,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
因此,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能够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即矛盾双方“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典例:“勤俭”分家从前有一个老汉很能勤俭持家,他勤劳而节俭,日子越过越好。
为此,乡亲们送给他一块写着“勤俭”二字的匾。
表示对他勤俭美德的赞美。
后来,老汉死了,他临死前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反复叮咛,要他们按匾上的字做。
两个儿子听从了。
老汉死后不久,两个儿子就分了家。
在分家产时也把匾从中锯开,老大分到了有“勤”字的那一半,老二得到的是“俭”字那一半。
当他们开始自己过日子后,都想起了父亲临死前的嘱咐,决心按匾上的字去做。
结果,老大记着“勤”字,非常勤劳,但俭而不足,结果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老二呢,光“俭”不“勤”,懒于耕作,分的家当很快坐吃山空,最后只能靠讨饭度日。
这个故事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又是统一的,彼此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如果一方孤立另一方,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一性 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
相互联系的性质。 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就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 前提, 前提,双方共处一一个统 一体中。 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转化。
含 义
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马 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 马丢了, 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来 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 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 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 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 带了一匹好马回来 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 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 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 腿摔坏了。 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 别人来安慰他,他说: 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 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 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 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 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 乐。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 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 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 化和发展。 化和发展。
AB
(3)矛盾的斗争性
相互排斥、 的属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注意: 注意: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包括一切差 异和对立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 的一种具体形式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自学指导
1、什么是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什么是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 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 3、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 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 4、同一性与斗争性有什么关系? 同一性与斗争性有什么关系?
(1)什么是矛盾
①含义: 含义:
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什么是矛盾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使人进步 这说明( 这说明( ) A、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C、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D
2、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金无足赤, ③塞翁失马 ④刻舟求剑
相反相成, 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夜郎自大, A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在下列选项中, 1. 在下列选项中,对矛盾的概念理解正确的 有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 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只存在于事物内部 矛盾双方有时存在对立关系, D、矛盾双方有时存在对立关系,有时存在统 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