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毕业综述范文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
回顾这四年,我较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我逐渐从对专业的陌生变为了对专业的喜好,从对生活未来的懵懂变为了对未来的信心。
在这四年中,我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了解了企业经营的资金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理论课程,我逐渐了解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充当一个有效的角色,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工商管理的专业性研究意义,在不同的实践环境中摸索情况和实践是我深化对于理论的认识的关键。
虽然理论课程是我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始终知道,专业知识仅仅是企业管理学习的一部分。
实践是我们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基石。
拥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以后,我们经常要去实地参观工厂,与企业经理人员进行管理层面的交流,并尝试在实践中体验专业知识的应用。
我们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还参加了很多集中式或者社区实践活动,例如参加社区和学校中的组织路演或者志愿服务,我们和社区组织的合作和沟通,体验社区内企业特色的营销,进而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四年扎实的专业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各种管理学知识等专业技能和方向,也不断强化个人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变得越加坚强。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宝贵经历,对于企业管理专业来说更是如此。
我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力求关注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企业经营和管理等长远发展问题,同时在理论应用和实践中寻求更多有利的解决办法和进一步的发展思路。
以咖啡行业为案例,我研究了过去十年内咖啡消费的变化和应变另收效的并运用大数据挖掘对其研究,同时实地探讨了品牌咖啡店的成功经验及其所应用的管理技术,总结出了与品牌咖啡店管理有关的多项关键措施;也尝试研究了餐饮投资的风险可控制与消费趋势的摄入等方面,针对前沿的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吸取经验和技巧,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见解和思考。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我的目标是成为带领企业规划和实施战略、保持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并对改进整体管理和最终结果负责的管理者。
文献综述工商管理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文 献 综 述 概 述
03. 工 商 管 理 相 关 文 献 综 述
04. 文 献 综 述 的 撰 写 技 巧
05.
文献综述的学术规范和引用格 式
06.
文献综述的质量评价和学术价 值
文献综述的定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的文献资料
实践操作:在文献综述 中,应按照学术规范要 求,正确使用引用格式, 如正确使用引用符号、 引用文字等。
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和防范措施
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和类型 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方法 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
文献综述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文献来源:是否来 自权威、知名的学 术期刊或数据库
影响因子:文献综述 的影响因子是其被引 用次数的统计,是衡 量其学术价值和影响 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引用次数:文献综 述的引用次数反映 了其在学术界的被 认可程度和影响力 。
学术交流:文献综述 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 体,有助于推动学术 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 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系统地梳理 相关领域的研究成 果,为研究者提供 全面的学术背景和 基础。
文献综述的质量 评价是学术研究 评价的重要指标 之一,它能够反 映研究者的学术 素养和研究能力。
文献综述的学术 价值在于它能够 为学术界提供有 价值的学术资源 和参考,促进学 术交流和知识共 享。
文献综述在学术 研究中的地位是 不可替代的,它 是学术研究的基 础和支撑,为研 究者提供重要的 学术支持和指导。
文献筛选:是否遵 循科学、客观的原 则,排除主观偏见 和利益冲突
关于工商管理相关文献总结
1、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1)企业工商管理的概述及企业中工商管理的意义- 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市场竞争的公平性(2)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有限、没有完善的工商管理制度、落后的企业工商管理理念(3)我国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分析注重目的性与计划性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与行业发展的协同、(4)我国企业未来工商管理模式分析以工商管理人才为基础、以组织架构的完善为支柱、以发展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为保障、2、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1)工商管理的挑战管理缺少创新性、企业市场缺乏活力、管理的质量比较低(2)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优化战略部署、强化人才管理、(3)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打造优良的管理队伍、优化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强化战略管理的能力3、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1)企业工商管理实施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保障企业稳定高效运转、掌握企业管理实际情况、调节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2)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工商管理目标制定缺乏系统性、工商管理水平不足缺乏导向性、企业管理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性、3)优化工商管理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的举措实施科学化的工商管理机制、强化工商管理战略水平、调节企业市场环境、4)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工商管理目标制定缺乏系统性、工商管理水平不足缺乏导向性、企业管理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性5)优化工商管理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的举措实施科学化的工商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工商管理战略水平、拓宽工商管理应用管理范围4、关于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1)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化的重要性2)企业工商管理现存问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企业缺乏精准定位、管理理念落后、3)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实现战略部署、加强人力资源管理、4)企业工商管理模式探究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内部组织框架的完善、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5、关于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1)企业工商管理的必要性促进企业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构建良好的内部监督2)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企业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管理理念落后3)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企业组织框架明确企业目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权责体系、引入创新型管理模式、做好企业内部调研工作、完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体系、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6、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王1)企业工商管理的问题分析管理质量不高、工商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市场开拓力度不足、2)工商管理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研究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设计组织架构、7、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1)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发展思路过于保守且定位不合理、市场开拓能力不足、2)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实现战略部署、强化人力资源管理、3)企业工商管理的模式探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定企业发展策略、健全企业内部组织框架、加强企业员工综合素养的提升8、关于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1)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企业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管理理念落后、2)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企业组织框架明确企业目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9、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1)企业工商管理的必要性促进企业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构建良好的内部监督2)工商管理的现存问题管理观念落后、缺乏明确的管理规范、对市场的洞察不足3)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构建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权责体系、4)提升工商管理的具体措施提升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引入创新型管理模式、做好企业内部调研工作。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工商管理研究方法指的是在商业和管理领域中应用的科学方法和技巧,用于进行相关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标、采集和分析数据,并推导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工商管理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文献综述。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适用于横跨大量个体的研究。
研究者可以设计问卷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态度、行为和观点。
问卷设计应注意问题的语言简明、问题顺序的合理、选项的全面和合理、题目的连贯和逻辑等要素。
在完成问卷设计后,研究者可以通过邮寄、电子邮件、手机和面对面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如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实证研究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会尽量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以便确定因果关系。
实证研究有多种设计,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实证研究的步骤通常包括问题定义、假设设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等。
案例研究是一种以深度调查和分析个别案例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通常从一个具体的现象或问题出发,通过采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来理解和描述这个案例的特点、发展和影响。
案例研究中的数据可以是定性的、定量的或者二者结合。
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收集案例研究的数据,包括文献资料、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
数据分析过程可以使用模式匹配、构建解释和印证理论等方法。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文献综述等。
这些方法在商业和管理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研究者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研究者在选择和应用研究方法时应根据研究目的、数据类型和研究资源等方面的考虑,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管理学专业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展开讨论,包括文献综述的意义、撰写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旨在为管理学专业毕业生撰写文献综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文献综述的意义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有助于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2.梳理研究思路: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梳理研究思路,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3.指导研究方向: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4.提升学术水平:文献综述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可以提升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撰写步骤1.确定研究主题: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主题和范围,明确文献综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
2.检索文献:利用图书馆、学术数据库等工具检索相关文献,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确保文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筛选文献: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筛选文献,排除与研究无关或内容重复的文献,保留与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
4.阅读文献: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提炼出关键信息和观点。
5.撰写文献综述:根据研究主题和筛选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包括文献的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部分,确保文献综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6.审校修改:完成文献综述后,进行审校和修改,确保文献综述的语言通顺、表达清晰,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
三、注意事项1.文献来源:文献综述应选择权威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作为主要文献来源,避免引用非学术性的文献。
2.文献引用:在文献综述中应正确引用文献来源,包括作者、文献标题、出版时间等信息,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工商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旨在探讨和分析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首先,介绍了工商管理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其次,探讨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然后,概述了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方向;最后,总结了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文献综述,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一、引言工商管理研究是一个涵盖广泛、多样化的领域,其研究对象包括组织行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近年来,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兴趣不断增强,研究方法和理论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深入了解和分析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为进一步开展工商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工商管理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工商管理是一门研究经济组织与经营活动的学科,旨在探讨和研究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其研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行为与管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创新管理等。
三、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工商管理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策略、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工商管理的研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的基础,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市场竞争等方面的问题,为工商管理的研究提供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支持。
五、工商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1. 组织行为与管理: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2. 战略管理:研究企业的战略定位、竞争战略、创新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业绩提升途径。
工商管理文献
工商管理文献工商管理是一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学科,它关注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营企业。
本文将探讨工商管理领域的一些重要主题和趋势,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一、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涉及到企业如何制定和执行长期发展目标,并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在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同时,企业需要有效地管理资源,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如何识别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它涉及到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定价策略、促销活动和销售渠道管理等方面。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市场营销策略,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开发员工的过程。
它涉及到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和员工关系等方面。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用财务资源的过程。
它涉及到预算编制、资金筹集、投资决策和财务报告等方面。
财务管理是企业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制定财务目标,并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创新与企业发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创新可以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等方面。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增长。
六、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它涉及到企业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以及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工商管理涉及到企业在战略、市场、人力资源、财务、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管理和决策过程。
工商管理毕业综述范文
工商管理毕业综述范文在我国,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进入广泛的应用阶段;为了提高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学术界与企业界开始关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我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和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重视提升和开发员工素质,而忽视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自身胜任素质”以及“重视理论实证研究而忽视应用性研究”成为两个重要的问题,而后者则更为突出。
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在我国企业运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更有效的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
本论文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重点概述胜任素质模型理论,主要内容是胜任素质内涵界定与发展情况概述,胜任素质模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国内外理论研究概述。
这一部分从理论角度探索胜任素质模型的渊源与应用情况,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的实践进行研究。
首先在分析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因素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要求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阐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
其次分析目前我国国内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本部分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和核心,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四部分主要是总结性的说明研究的结论,研究不足以及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相互融合。
运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和应用问题探究;二是遵循一般性,展示特殊性,具有实用性。
在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素质模型时,借鉴国外职业经理人的胜任素质模型,中国企业领导人、职业经理人、管理者等典型的胜任素质模型,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三是理论与现实的相互配合,突破以往进行胜任素质模型研究的模式,即大部分职业经理人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最终结果都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胜任素质模型,而没有具体运用状况的分析,本文会将现实运用部分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工商管理的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的文献综述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组织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工商管理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不断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在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中,学者们通常会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例如,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组织的内外环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企业的资金运营和财务决策,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员工的招聘、培训和激励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忠诚度。
通过对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例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者们关注跨国公司的管理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探讨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
同时,学者们也关注创新和创业的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和激发创业精神。
此外,学者们还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
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学者们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为企业和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文献综述也可以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工商管理的文献综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深化对工商管理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总结出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为企业和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文献综述也可以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文献综述-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材料:文献综述课题名称: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专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李进东班级B工商091学号0910407123指导教师宋冬梅专业系主任肖立完成日期二零一三年三月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文献综述摘要: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接近 50%,大大高于正常的 15%员工流动率,有的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更是高达70%以上.企业存在着这么高的员工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失的相关理论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应据此对本企业的人才流失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已达到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的目地。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激励;一、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概念的界定是分析问题的基础,但是理论界对于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很多.(1)《布莱克威尔人力资源管理学百科辞典》从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角度界定员工流失是指个体作为组织正式成员关系的中断.(2)Dalrymple(1982)从员工流出的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员工因为离职,如提升、辞职、退休、解雇而离开组织。
Ann Denvir&Frank Me Mahon (1992)从流人和流出2个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人们被一个组织雇用或者离开这个组织的行为。
William H.Pinkovitz&Joseph Moskal&Gary Green(1997)从员工流动的过程考虑,认为员工流动也就是员工的替换的过程。
Price(1997)从员工流失的分类出发,认为员工流失分为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
其中主动流失是指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实际流动。
而被动流失是指不是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流动.(3) 谢晋宇(1999)从员工与企业的工资与契约角度出发,认为员工流失是指员工与企业彻底脱离工资关系或者说与企业脱离任何法律承认的契约关系的过程.(4)张翼(2002)从流失与流动的区别考虑,认为人员流失是对于微观个体来说的,其实质是一种超常规的人员流动,是指人员非合意的流动.(5)张帆(2002)从薪酬与组织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企业雇员流失的定义是一种从企业领取货币性报酬的人中断与企业的成员关系,而使得企业丧失获得该雇员的劳动力使用的权利的过程。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五篇材料]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五篇材料]第一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1] 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2] 卞军.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志及其设计要素的.感知机理研究.浙江大学,2014.[3] 樊建平.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EB/OL].[4] 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8):37-42.[5] 蔡秋塘,黄星.浅谈标识行业术语(一)[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6,(02):38-41.[6] 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7] 张倩.铁路车站旅客导向标识人因工程分析及优化.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12.[8] 鲍诗度,王淮梁,葛荣.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1996.[10] 向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1] 赵云川.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2] 朱兆华,郭振龙.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由来[J].现代职业安全,2004,(10):64.[13] 袁京鹏.安全标志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博士].杭州:浙江大学,2009.[14] 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21-27.[15] 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标志特性及用户因素[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 16-21.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1]王国法.液压支架控制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2]翟培祥译.采煤机械参数选择[M].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05〕18 号.[4]乔红兵,吴淼.我国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与前景[J].中国煤炭,2005(10):29-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Z].国发〔2006〕6 号.[6]王国法.高端液压支架及先进制造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7]国内外薄煤层开采及薄煤层采煤机械设备[R].调研报告,1988.[8] 芮冰.我国采煤机30 年发展回顾和展望[J].煤矿机电,2000(5):36-40.[9] 袁亮.薄煤层开采技术与装备[J].煤炭开采,2011(3):15-18.[10]靳立红,刘春生,孙剑锋.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机械串接驱动的同步性研究[J].煤矿机械,2011(07):42-44.[11] 李桂云,杨战标,周国友.河南省薄煤层开采技术及综合配套支撑体系探讨[J].煤炭开采,2011(5):5-7.[12]李蒙,魏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设计与实现[J].煤炭科学技术,2011(4):110-113.[13]舒凤翔,闫海峰;张幸福.液压支架立柱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及仿真[J].煤矿机械,2009(12):29-31.[14] 毛德兵,蓝航,徐刚.我国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其新进展[J].煤炭开采,2011(3):11-14.[15] 耿兆瑞.八十年代国外滚筒式采煤机技术发展评价[C].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械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91(4).78-82.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3[1]徐春玲.ERP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与分析.安徽电力[J],2005,2(3):74-81[2]孙滨丽.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55[3]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1.[4]黄卫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6.[5]李西平、刘芙蓉.我国电力企业ERP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63-65[6]林勇.ERP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99[7]黄小原、卢震、赵晓煜.ERP理论与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2[8]张海全、王英豪、韩玉辉.做好电力企业ERP的实施[J],电力信息化,2005,3(7): 57-58[9]陈广宇.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51.[10]颜安.企业ERP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74-76[11]黄晓英,赵海燕.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5.[12]诺顿·佩里着.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13](美)迈克尔.A.希特,R ·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 ·霍斯基森等着.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14]斯莱沃斯基,韦伯等着.战略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5]金达仁.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09,2.[16](美)小阿瑟.A ·汤普森,A·J ·斯特里克兰,约翰.E ·甘布尔等着.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本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17]李森,杨锡怀,戚桂清.相同企业竞争与合作策略的受益与风险分析[J].沈阳东北大学学报,2005.6[18]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txt等余震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07工商管理李彦雄的文献综述..奢侈品在中国
宁波大学答题纸(2008 —20 09 学年第1 学期)课号:010A01Y09 课程名称:经济应用文写作改卷教师:熊德平学号:074010715 姓名:李彦雄得分:奢侈品在中国李彦雄宁波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07一班315211摘要:在中国人开始崇尚奢侈品的时候,全球的奢侈品市场却异常低迷。
尤其是经历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和“9·11”后的世界经济低迷,奢侈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下降了。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除了要承受这些冲击以外,还要面对欧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形势,再加上亚洲的日本和香港由于经济不很景气,近年来消费能力也已趋缓。
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亚洲人对于奢侈品的崇拜最为严重,占到了大概全球60%的份额,其中光是日本一国就能占到25%。
但是这个市场也在不停萎缩。
与此同时,中国众多的富豪在加入WTO之前却因为奢侈品款式较国际上落后一到两年,且价格高,不得不掀起一股海外消费高潮。
中国加入WTO后,众多国际顶级品牌拥入中国,使得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开始形成。
关键词:奢侈品中国奢侈品市场奢侈品品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奢侈品尚无十分明确的定义。
经济学中,奢侈品的定义往往是相对于必需品来说的。
朱为群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只是给出了必需品的定义,然后将所有不属于必需品的物品归为奢侈品。
显然,斯密看到了奢侈品定义的困难性,所以他采用了排除法,绕过了直接下定义的障碍,避免了对奢侈品的正面定义。
”根据经济学上的定义:随着收入的增长,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在增长,但需求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该商品就是“奢侈品”,其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恩格尔曲线呈下凹形。
实际上,不少奢侈品被认为是具有正需求价格弹性的吉芬商品的例子。
这样的定义也是相对于必需品来说的。
Kapferer给出了奢侈品一词的符号学解释及其社会学含义:“奢侈品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是应用于功能性产品的艺术。
就像光可以带来光明一样。
它们提供的不仅是纯粹的物品,它们是高品位的代名词。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综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综述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商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许多学者和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和研究各种管理理论和实践,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将综述工商管理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主题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
它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战略管理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被提出,如波特的五力模型、SWOT分析和资源基础理论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为企业提供了指导,帮助它们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应对市场竞争和变革。
二、组织行为与领导组织行为与领导是研究员工行为和组织运作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研究者关注员工的动机、满意度、团队合作和领导风格等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他们试图找到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领导策略,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同时,他们也研究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变革管理等问题,以帮助企业提高组织效能和适应性。
三、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工商管理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它研究如何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策略。
在营销管理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被提出,如市场细分、品牌管理和消费者行为等。
这些理论和概念为企业提供了指导,帮助它们更好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四、创新与创业创新与创业是工商管理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它研究如何通过创新和创业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增长。
在这个领域中,研究者关注创新的过程、创新的驱动因素和创新的影响等问题。
他们试图找到有效的创新方法和创业策略,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和成功。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领域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研究主题和方法。
战略管理、组织行为与领导、营销管理以及创新与创业等方向都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工商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工商管理文献综述
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X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一线员工离职问题研究文献综述题目关于一线职工离职的文献综述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关于一线职工离职的文献综述一、前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中国的制造业依据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以非常迅速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观念的改变,劳动者的稳定性越来越差、流动性越来越大,近几年过高的流动率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学者的重视.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员工离职”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084条 ,可见员工离职问题已经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关注。
本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员工流失相关管理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员工离职的概念、国内外员工离职的各种经典理论模型,以及国内外关于如何降低员工流动率的措施等进行系统地概括与总结。
二、主题部分(一)一线职工离职相关概念由于国内学者对“turnover”一词的翻译不同,在进行论述时,如没有特殊说明,“员工流失”与“员工离职”的概念是一致的。
国内学者谢晋宇对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是:“一个从企业领取货币性报酬的人中断作为企业成员的关系的过程。
”这个定义表明员工与企业是劳资关系并且员工处于企业组织的种种关系之中,最后,这种中断是一个过程[1]。
所谓一线员工,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发的《关于规范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切实提高一线职工工资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一线职工分行业、分通用岗位进行界定,本文的制造业一线员工一般指除企业经营管理者、部门经理、车间主任(或相当于该级别的中层管理人员)之外的,从事生产制造任务的在职职工[2]。
(二)职工离职及与其相关的经典理论1、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者马斯洛假设每个人内部都存在着以下5种需要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得满足后,下一个要就成为主导需要[3]。
如图所示,个体顺着需要层次阶梯前进.从激励的观点来看,这种理论认为,虽然不存在完全获得满足的需要,但那些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也不再具有激励作用[4]。
工商管理参考文献有.doc
工商管理参考文献有工商管理的有哪些呢?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是备受学生们喜欢的学科。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工商管理的,欢迎阅读!工商管理参考文献篇一:[1]L. D. 彻纳东尼, M. 麦克唐纳. 创建强有力的品牌.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1.[2]王新新. 新竞争力. 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0.[3]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陈放,谢宏.品牌策划.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1.[5]艾丰. 中国品牌价值报告.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6]刘佳,从可口可乐看企业品牌塑造. 黑龙江对外贸易,经营之道. 2006.6:144.[7]许喜林,吴文国.品牌之道:品牌建设9S模式及其应用.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8]何心展,俞丽敏.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7.2:15~16.[9]康晓光.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困境与突破方向. 深圳大学学报. 2006.5:03~05.[10]相晓冬. 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品牌视点. 2006.6:22~25.[11]何忠保,何飞云. 民营企业品牌塑造探析. 商场现代化. 2007.3:136~138.[12]郑昭,丁轩.民企成长与品牌战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3]李月华.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化策略.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4]徐丽瑛,李正良. 中小企业品牌塑造误区与对策. 企业管理. 2006.10:1~3.[15]谢付亮. 品牌策划的五大关键点. 中国质量与品牌. 2007.6:53~55.[16]田双全,陈永丽. 我国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之战略选择. ENTERPRISE VITALITY. 2002.12:43~45.[17]刘峻松.品牌三藏:中国本土化的品牌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8]苏勇,林展圣. 中小企业品牌战略. 当代财经. 2006.6:63~65.工商管理参考文献篇二:[1]徐春玲.ERP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与分析.安徽电力[J],2005,2(3):74-81[2]孙滨丽.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55[3]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1.[4]黄卫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6.[5]李西平、刘芙蓉.我国电力企业ERP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63-65[6]林勇.ERP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99[7]黄小原、卢震、赵晓煜.ERP理论与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2[8]张海全、王英豪、韩玉辉.做好电力企业ERP的实施[J],电力信息化,2005,3(7):57-58[9]陈广宇.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51.[10]颜安.企业ERP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74-76[11]黄晓英,赵海燕.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5.[12]诺顿佩里着.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13](美)迈克尔.A .希特,R 杜安.爱尔兰,罗伯特. E 霍斯基森等着.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14]斯莱沃斯基,韦伯等着.战略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5]金达仁.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09,2.[16](美)小阿瑟.A 汤普森,A J 斯特里克兰,约翰. E 甘布尔等着.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本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17]李森,杨锡怀,戚桂清.相同企业竞争与合作策略的受益与风险分析[J].沈阳东北大学学报,2005. 6[18]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工商管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的作用? 怎样确定相关理论?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
学术型硕士(学硕) ——管理学 硕士——科学学位论文 专业型硕士(专硕) ——工商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组织部门化(Departmentalization) 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
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一个部门内,然后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以求分 工合理、职责明确,有效达到组织目标。
3、明确组织结构关系(命令线) 设定组织结构和指挥链:从组织的最高层延伸到最底层,用以界定谁
➢ 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非常具有研究价 值 )【双因素理论&90后员工】【客户忠诚&社区营销】
➢ 本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价值低 ) 【绩效管理】【营销策略】【质量管理】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的作用? 理论的作用
1. 解释现象和规律性。理论是对现象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现象 背后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归纳【绩效管理】,这些结构和变化规律受特 定的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管理者 、员工、工作特征】。因此,它也能系 统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知识性员工绩效管理】 2. 导向作用。每一门专业知识都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人力资源管 理】,也是一种系统化的、相互联系的逻辑体系【杨三角模型】。依 据理论的逻辑和结构,有助于系统化的分析和发现实践中的相关问 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人力资管管理的效度?】
薪酬 (payment)
绩效考核导向 绩效考核结果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工商管理旨在培养具备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推动力。
本篇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于对工商管理专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弥补研究不足,提高专业素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模型本毕业论文所研究的主题是“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管理策略研究”。
在研究问题之前,需要对现有文献进行查阅和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
根据文献综述,资本结构研究主要包括财务与经济两个层面,其中对于企业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后者。
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部分。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资产结构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格局、法律法规等。
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管理策略也应针对上述因素,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利用效益。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论文采用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收集了一定数量的资本结构相关数据,变量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税负、财务杠杆、市场情况等。
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资本结构的定量模型。
四、研究结果和结论经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首先,在内部因素方面,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等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而税负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则并不明显。
其次,在外部因素方面,市场情况和法律法规是影响资本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资本结构的管理策略和建议,包括成本控制、融资规划、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五、结语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完整版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材料:文献综述课题名称: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专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李进东班级B工商091学号**********指导教师宋冬梅专业系主任肖立完成日期二零一三年三月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文献综述摘要: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接近 50%,大大高于正常的 15%员工流动率,有的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更是高达70%以上。
企业存在着这么高的员工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失的相关理论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应据此对本企业的人才流失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已达到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的目地。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激励;一、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概念的界定是分析问题的基础,但是理论界对于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很多。
(1)《布莱克威尔人力资源管理学百科辞典》从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角度界定员工流失是指个体作为组织正式成员关系的中断。
(2)Dalrymple(1982)从员工流出的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员工因为离职,如提升、辞职、退休、解雇而离开组织。
Ann Denvir&Frank Me Mahon (1992)从流人和流出2个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人们被一个组织雇用或者离开这个组织的行为。
William H.Pinkovitz&Joseph Moskal&Gary Green(1997)从员工流动的过程考虑,认为员工流动也就是员工的替换的过程。
Price(1997)从员工流失的分类出发,认为员工流失分为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
其中主动流失是指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实际流动。
而被动流失是指不是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流动。
(3) 谢晋宇(1999)从员工与企业的工资与契约角度出发,认为员工流失是指员工与企业彻底脱离工资关系或者说与企业脱离任何法律承认的契约关系的过程。
(4)张翼(2002)从流失与流动的区别考虑,认为人员流失是对于微观个体来说的,其实质是一种超常规的人员流动,是指人员非合意的流动。
(5)张帆(2002)从薪酬与组织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企业雇员流失的定义是一种从企业领取货币性报酬的人中断与企业的成员关系,而使得企业丧失获得该雇员的劳动力使用的权利的过程。
(6)肖波(2008)从员工流失的分类出发,认为企业员工的流失可以分为3种情况,包括主动流失、被动流失和自然流失。
其中主动流失也叫做自愿流失,主要表现为与企业解除合同。
被动流失是由企业做出决定,包括解雇、开除以及结构性裁员。
自然流失是人为所不能控制的,例如退休、伤残、死亡等。
可以看出,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员工流失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以及分类。
相对于被动流失而言,主动流失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对主动流失进行分析就成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也更受人们关注。
二、人才流失相关理论概述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43)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己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
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声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
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
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
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
2、麦克莱兰德的需要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3种需要:成就、权力、合群。
成就需要是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有此种需要的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本身;权力需要是使别人的行为与其他条件下有所不同的需要,它影响和控制其他人的欲望,具有高权力需要的人喜欢承担责任,努力影响他人,喜欢处于竞争性和重视地位的环境;合群需要是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欲望,具有高合群需要的人努力寻求友爱,喜欢合作性的而非竞争性的环境,渴望有高度相互理解的关系。
3、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认为以前对工作努力采取内部奖励,它是由于工作内容本身的乐趣而产生的,现在更多地采用外部奖励,如工资,这种外部奖励的引入可能会降低动机的总体水平。
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与组织中人们获得报酬的方式有关,同时它对工作组织的应用性是有限的,因为大多数低层次的工作实质上并不是令人满意到能够带来很高的内部兴趣,只有许多管理职位和专业职位可提供内部奖励。
4、期望理论弗隆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
这个理论着眼于3种关系:努力一绩效关系、绩效一奖励关系、奖励一个人目标关系。
它作为一个权变理论,认识到了不存在一种普遍的原则能够解释所有人的激励机制。
5、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1960年授衔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这种激励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人们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讲自己和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得的报酬的公平性。
所谓纵向比较,是指自己目前与过去的比较。
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首先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
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
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三、国内外关于员工流失的研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员工流失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
勒温(Lewin)提出,个人的工作绩效直接受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影响,员工绩效与其能力、条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
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个人往往对环境束手无策,在无法变得更好地情况下,只有更换环境,这就是员工流失。
美国学者库克(Kuck)根据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提出了一条曲线。
库克还发现除非改变工作环境或内容,否则创造力将始终保持在低水平。
因此,应及时变换工作环境和内容,即进行员工流动。
Porter指出,员工离职研究应关注与退缩过程的心理层面,即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等因素,离职倾向是员工在经历不满足之后的一个退缩行为。
Mobley 认为,离职倾向是员工在某一组织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过考虑准备要离开组织的意图,这一意图是由于工作不满意导致的,一旦员工产生了离职倾向,则其极有可能实施实际的离职行为。
Price(1977)按主观意愿将离职分成两种:不自愿性离职和自愿性离职。
不自愿离职即解雇,是由组织发起的员工离职行为或者由于员工触犯法律法规不得不离开组织的行为,具有被迫性;自愿离职是指由个体自发引起的行为,不具有强迫性。
而离职倾向是个体对于其希望离开目前所从事的工作职位的一种行为倾向或态度。
Steers在1977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组织承诺前因后果模型,该模型指出,个人特性、工作特性、工作经验与组织承诺呈显著相关。
进入80年代,Steers 和Mowday又进一步建立了一个模型,根据该模型,他们认为工作期望和工作价值影响员工对工作的主观态度、主观态度影响员工离职或留职倾向,进而直接导致员工流失。
Steers 和Mowday模型比以前的研究者更强调非工作变量对离职意愿的影响。
指出了对工作不满时,员工可能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改变所处的状况,不足之处在于该模型没有明确指出如何识别选择这些不同方式的员工。
莫布雷模型在工作满意度与流出关系中加入了一些中介变量。
他认为员工流失是逐步的,员工满意度降低后会产生离职的想法,但不会立即离职,而是会假设他离职带来的后果。
然后考虑其他的解决途径,确定流失的意图后才会离职。
但该模型还是有一定问题,如它没有讨论员工根据什么评估现有职务和新职务,只能借鉴参考他归纳的个体因素、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
因此后来莫布雷在考虑多种情况后将几种模型结合起来创造了1979年版扩展的莫布雷模型,该模型指出,员工流失主要由工作满意度、企业内收益增加的可能性、企业外收益的可能性及除工作外的价值观和偶然因素决定。
Williams 和 Hazer 运用组织承诺来预测离职,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工作满意度只是反映了工作这一单一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然而组织承诺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全部态度,所以相比之下,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更具有预测力。
Gerhard 对失业率分别为5%和15%的两组被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实失业率与离职率呈负相关。
Sheridan 和Abelson 的“尖峰突变”模型指出,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努力保持当前的雇佣状态,而一旦员工对工作满意度下降到某一特定的数值时,就会从保持状态突变到离职状态。
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把员工向离职点发展的退出过程不再视为预测变量的线性函数,而是引入了突变因子的考虑。
同时,该模型存在一个问题,它的假设前提是员工会努力保持当前的雇佣状态,而实际上并非所有员工都遵循这一假设。
Lee 和Mitchell 的多路径展开模型脱离了以往模型中员工理性流失的假设式,提出了更感性的主动流失的发展过程。
他们假设员工尽管对工作相对满意但还是选择流失,不是因为之前找了新工作,而是基于一些震撼的突然事件。
并且从留职的角度引入了“工作嵌入”,反映了个人在社会网中被束缚的程度。
Roderick 从个人变量、工作相关变量、环境变量、员工倾向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可能导致员工流失行为的因素。
其中员工的倾向与最终流失行为的关系最为明显,而且与前面三类变量的相互作用程度最大。
综上所述,国外在员工流失的问题上,他们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考察员工工资、一般培训、劳动力市场结构、失业率等宏观因素研究员工流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