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工商管理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关于苏宁电器自贡分店人才招聘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综述学生:学号:专业:工商管理班级:2007.3指导教师: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二O一一年一月1 前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企业间竞争的核心已经聚焦于人才的竞争。

企业也意识到招聘来的员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心衰成败,进而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人才资本质量,是人力资源的基础环节,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招聘成了企业人力资源获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先获取到与企业相适宜的人才,使资源配置合理,接下来的培训、管理等工作才能有效的进行,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

据此,怎样采用适当的方式挖掘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成为了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因此,企业只有把员工招聘和选拔放在了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为整个企业的全局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 关于人才招聘研究概况2.1 人才招聘相关理论研究盖勇等人在《招聘与选拔》中谈到,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发达国家起步晚30到40年,现在所运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基本上可是学习和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认识、观念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并在实践中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事管理。

张羽在他的硕士论文《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渠道选择研究》中指出,人力资本概念最初由美国诺贝尔经济获得者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

他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关键的,经济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富或资本的多寡。

在现实生活中,人力资本是非常宝贵和稀缺的资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无论在什么类型、什么规模的企业,都要进行员工的招聘工作。

特别是企业在扩张和快速成长阶段,招聘工作更是不可缺少。

西北大学向华2010年的学位论文《西安族旗电子公司人才招聘方案》中说,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古己有之。

文献综述模版

文献综述模版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人文管理(或工商管理)学院班级:08会计二班姓名:王乃斌学号:084980090 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它的研究仟何时刻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环境与条件。

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制约、影响会计发展的历史大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跨国公司日益壮大,国际货币资本投资遍布全世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各国经济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要更稳步的发展,就必然会要求具有驾驭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信息系统。

但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环境千差万别,导致没有哪两个国家的经济信息系统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若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提供全世界都能理解的经济信息,就必须要有全世界通用的经济信息系统。

而会计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很好地迎合了这种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会计开始打破国界,走向世界,会计国际化的呼声日高涨: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要求筹资者或投资者提供在国际间可比的、可理解的且相关的会计信息;全球企业兼并浪潮要求使用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提供可比的企业财务信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济活动需要国际化的通用会计信息;不同国家之间会计报表的合并、国际物价变动影响的调整、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等会计难题迫切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也企盼会计国际化的早日实现,以此来阻止类似灾难性危机的再次发生……由此可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急切呼唤下,会计走向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一、人员素质与内部审计肖京正指出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应该端正态度,丰富知识结构,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成焕玲也指出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的获取条件,同时注意改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最后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曲学佳指出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促进审计技术提高。

经管类文献综述

经管类文献综述

经管类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梳理相关理论体系,总结研究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综述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

二、文献综述内容1.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企业管理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战略、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

国内研究在引进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

2.研究方法与技术企业管理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

理论分析主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体系对企业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实证分析通过对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理论假设;案例研究则是对具体企业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企业管理实践的特点。

3.研究热点与进展当前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创新、组织文化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策略等。

在这些领域,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以期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三、文献综述分析1.理论分析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从古典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理论,涵盖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

理论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在企业管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检验理论假设,揭示企业管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同时,实证分析有助于发现新的研究规律,推动理论体系的完善。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企业管理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法单一、理论体系不完善、实证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研究的质量,研究者们需在多方面进行改进。

四、展望与建议1.未来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研究应继续关注企业战略、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热点问题。

同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文献综述工商管理

文献综述工商管理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文 献 综 述 概 述
03. 工 商 管 理 相 关 文 献 综 述
04. 文 献 综 述 的 撰 写 技 巧
05.
文献综述的学术规范和引用格 式
06.
文献综述的质量评价和学术价 值
文献综述的定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的文献资料
实践操作:在文献综述 中,应按照学术规范要 求,正确使用引用格式, 如正确使用引用符号、 引用文字等。
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和防范措施
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和类型 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方法 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
文献综述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文献来源:是否来 自权威、知名的学 术期刊或数据库
影响因子:文献综述 的影响因子是其被引 用次数的统计,是衡 量其学术价值和影响 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引用次数:文献综 述的引用次数反映 了其在学术界的被 认可程度和影响力 。
学术交流:文献综述 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 体,有助于推动学术 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 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系统地梳理 相关领域的研究成 果,为研究者提供 全面的学术背景和 基础。
文献综述的质量 评价是学术研究 评价的重要指标 之一,它能够反 映研究者的学术 素养和研究能力。
文献综述的学术 价值在于它能够 为学术界提供有 价值的学术资源 和参考,促进学 术交流和知识共 享。
文献综述在学术 研究中的地位是 不可替代的,它 是学术研究的基 础和支撑,为研 究者提供重要的 学术支持和指导。
文献筛选:是否遵 循科学、客观的原 则,排除主观偏见 和利益冲突

工商管理专业资料(值得收藏)

工商管理专业资料(值得收藏)

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管理学 2008年8月12日13:121、心理能量及其与学习的关系?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能量,其中一部分表现为组织努力工作的协作意愿。

由这个显在的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就是企业组织整体的能量。

基本上说来,学习和心理能量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有较强的相关性。

但不是心理能量越大,越能促进学习。

在一定范围内,心理能量的提高有促进学习过程的作用,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不同类型的学习行为,对心理能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组织中学习与心理能量相互之间的作用有两条轨迹:(1)学习-情报蓄集-成功-能量改变首先,以一定的心理能量为基础导致学习行为。

学习的结果是知识和情报的积蓄、认识的深化或能力的提高,结果是事业的成功。

学习导致事业的成功,其结果影响到下一阶段个体的心理能量。

(2)学习-情报共有-相互激励-集团能量作为集团的学习过程,除第一阶段知识情报蓄集作用外,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考察,它具有知识情报的共有,形成共同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作用,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信赖感、相互一体感。

其结果是集团整体力量的提高。

2、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三要素包括协作意愿、信息沟通和共同目标。

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特点:无明确的结构、形态、可辨别性差;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因素、非理性因素;通过感情、感觉、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对正式组织的作用:产生创造条件;给予活力;促进信息沟通;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3、组织是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的统一正式侧面往往予组织管理过程中技术性、规律性、必然性、一般性强的部分和内容相联系,反映管理过程中科学、理性的一面;非正式侧面更多地与个性、心理特征、思维方式、风土文化、价值观念等个人化、个性化的部分和内容相关,反映了管理过程中艺术性、创造性的一面。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学校代码:11517学号:201011208101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文献综述题目服务营销文献综述学生姓名杨爱丽专业班级市场营销 1041 学号 201011208101 系(部)工商管理系指导教师(职称) 常英教授完成时间 2012 年10 月26日服务营销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营销备受关注。

21世纪服务营销发展更为迅速,为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显著。

对服务营销的研究也已经成为营销界的主流方向。

本文将从服务营销的概念、发展、营销组合、研究内容加以论述,以达到更全面了解的目的。

关键词:服务营销、营销组合组合、应用一、服务营销产生的背景1、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制造业普遍向制造-服务业转型,而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使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使企业间竞争的内涵产生了深刻的转变,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竞争能理念为服务管理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催化剂。

3、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对顾客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易营销向关系营销转变。

4、20世纪中期,适逢市场营销的大发展,它有力的推动了服务营销管理最为市场营销子门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

[1]二、服务、服务营销的概念有关服务概念的研究首先是从经济学领域开始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时代。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最先给服务下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与产品连带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

”[2]1963年威廉·J·里甘把服务定义为“直接提供满足(交通、租房)或者有形商品或其它服务一起提供满足的不可感知的活动” [3] 1974年威廉·J·斯坦顿进一步加以解释,认为服务是“课被独立识别的不可感知的活动,为消费者或工业用户提供满足感,但并非一定要与某个产品或服务连在一起出售” [4]菲利普·科特勒将服务定义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一项活动或利益,它本质是无形的,并且不产生对任何东西的所有权问题,它的生产可能与实际产品有关,也可能无关。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文献综述指导教师苏醒职称讲师学生姓名陈文强学号 20111241129 专业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班级2011级国际企业管理1班院(系)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文献综述一、国外企业战略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

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还有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

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

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二、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战略管理思想的。

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

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企业多元化、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理论、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人本导向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受到高度的重视。

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汉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孙东生、王凤霞(2003)从组织的主观愿望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邹昭晞(2006)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工商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旨在探讨和分析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首先,介绍了工商管理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其次,探讨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然后,概述了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方向;最后,总结了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文献综述,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一、引言工商管理研究是一个涵盖广泛、多样化的领域,其研究对象包括组织行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近年来,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兴趣不断增强,研究方法和理论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深入了解和分析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为进一步开展工商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工商管理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工商管理是一门研究经济组织与经营活动的学科,旨在探讨和研究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其研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行为与管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创新管理等。

三、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工商管理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策略、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工商管理的研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的基础,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市场竞争等方面的问题,为工商管理的研究提供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支持。

五、工商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1. 组织行为与管理: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2. 战略管理:研究企业的战略定位、竞争战略、创新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业绩提升途径。

2020工商管理学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020工商管理学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020工商管理学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 引言本文将提供一份2020年工商管理学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旨在帮助毕业论文的撰写者找到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文献支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源,供参考使用。

2.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2018).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综述." 《管理科学学报》, 35(2), 123-145.- 这篇综述文章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概述,提供了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重要成果。

2. 王六,赵七. (2019). "企业创新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管理评论》, 42(3), 56-78.- 本文探讨了企业创新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实证研究支持。

对于研究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毕业论文具有参考价值。

3. 孙八,刘九. (2020).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物流科技与应用研究》, 25(1), 34-56.- 该综述文章回顾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并总结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对于研究供应链管理领域的风险管理的毕业论文具有参考价值。

4. 钱十,周十一. (2020).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信息管理研究》, 15(2), 89-108.- 本文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提供了实证研究结果。

对于研究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竞争力关系的毕业论文具有参考价值。

5. 吴十二,郑十三. (2020).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发展研究》, 30(3), 67-89.- 该综述文章回顾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研究,并总结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对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员工激励的毕业论文具有参考价值。

3. 结论以上是一些2020年工商管理学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涵盖了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综述以及与企业创新、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实证研究。

黑龙江省考研工商管理综合复习指南

黑龙江省考研工商管理综合复习指南

黑龙江省考研工商管理综合复习指南第一章:考研概述工商管理是当今社会最为热门的学科之一,考研工商管理专业也因此备受瞩目。

学生通过考研可以深入学习和研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指南旨在为准备参加黑龙江省考研工商管理专业的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指导。

第二章:考试科目及内容概述黑龙江省考研工商管理专业共设置了以下科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经济法基础等。

以下将逐一介绍各科目的内容要点和复习重点。

2.1 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之一。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组织的五个基本要素- 经营管理的基本环节- 管理者的作用和技能2.2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重点学科。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原理-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产品定价与渠道管理- 市场营销策划与推广2.3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企业决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财务目标与财务决策- 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 财务报表与分析- 财务风险管理2.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企业组织运营中的关键环节。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员工培训与绩效管理- 薪酬福利与员工激励- 劳动法律法规与劳动关系管理2.5 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生产、物流、供应链等多个方面。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生产系统与生产计划-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运营风险管理2.6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组织的长远目标与战略选择。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环境分析与竞争战略- 组织内部资源与核心竞争力- 战略实施与评估2.7 经济法基础经济法基础是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一门重要法律课程,它关乎到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和风险控制。

工商管理的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的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的文献综述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组织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工商管理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不断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在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中,学者们通常会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例如,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组织的内外环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企业的资金运营和财务决策,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员工的招聘、培训和激励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忠诚度。

通过对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例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者们关注跨国公司的管理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探讨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

同时,学者们也关注创新和创业的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和激发创业精神。

此外,学者们还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

工商管理领域的文献综述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学者们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为企业和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文献综述也可以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工商管理的文献综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深化对工商管理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总结出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为企业和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文献综述也可以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文献综述-工商管理

文献综述-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材料:文献综述课题名称: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专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李进东班级B工商091学号0910407123指导教师宋冬梅专业系主任肖立完成日期二零一三年三月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文献综述摘要: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接近 50%,大大高于正常的 15%员工流动率,有的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更是高达70%以上.企业存在着这么高的员工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失的相关理论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应据此对本企业的人才流失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已达到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的目地。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激励;一、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概念的界定是分析问题的基础,但是理论界对于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很多.(1)《布莱克威尔人力资源管理学百科辞典》从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角度界定员工流失是指个体作为组织正式成员关系的中断.(2)Dalrymple(1982)从员工流出的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员工因为离职,如提升、辞职、退休、解雇而离开组织。

Ann Denvir&Frank Me Mahon (1992)从流人和流出2个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人们被一个组织雇用或者离开这个组织的行为。

William H.Pinkovitz&Joseph Moskal&Gary Green(1997)从员工流动的过程考虑,认为员工流动也就是员工的替换的过程。

Price(1997)从员工流失的分类出发,认为员工流失分为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

其中主动流失是指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实际流动。

而被动流失是指不是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流动.(3) 谢晋宇(1999)从员工与企业的工资与契约角度出发,认为员工流失是指员工与企业彻底脱离工资关系或者说与企业脱离任何法律承认的契约关系的过程.(4)张翼(2002)从流失与流动的区别考虑,认为人员流失是对于微观个体来说的,其实质是一种超常规的人员流动,是指人员非合意的流动.(5)张帆(2002)从薪酬与组织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企业雇员流失的定义是一种从企业领取货币性报酬的人中断与企业的成员关系,而使得企业丧失获得该雇员的劳动力使用的权利的过程。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在撰写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时,参考文献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工商管理领域的参考文献,帮助读者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找到适合的参考资料。

1. 学术期刊文章学术期刊是工商管理领域最常见的出版物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

在选择参考文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论文主题选择相关的学术期刊。

一些知名的工商管理学术期刊包括《管理科学》、《战略管理学报》、《人力资源管理学报》等。

通过查阅这些期刊,可以找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为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学术会议论文学术会议是学术界交流研究成果和讨论学术问题的重要场所。

一些重要的工商管理学术会议,如国际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年会、国际战略管理学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年会等,都会有大量的研究论文被发表。

这些会议论文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3. 学术专著学术专著是工商管理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通过阅读专著,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

一些经典的工商管理专著包括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管理的实践》、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等。

这些专著对于理解工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有帮助,可以为论文提供深度和广度。

4. 学术报告和调研报告学术报告和调研报告是工商管理领域的另一种重要参考文献。

这些报告通常由研究机构、咨询公司或政府部门发布,包含了大量的市场研究数据、行业分析和管理实践。

通过引用这些报告,可以为论文提供实证研究和实践案例。

一些常见的学术报告和调研报告包括《麦肯锡季刊》、《哈佛商业评论》等。

5. 学位论文和研究报告学位论文和研究报告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工商管理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文献综述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论电子商务对实体店铺的影响文献综述姓名:班级:工商管理1002 指导教师: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

在全球信息化的影响下,电子商务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传统商务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如何顺应商业发展的潮流,在稳住自己传统强项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是传统商务的当务之急。

传统商务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作者主要查阅了中国电商行业网、维普资讯网、中国知网、中国文献网、中国零售网和图书馆等资料进行查询,共搜索多篇论文资料,主要的文献有《KT网络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渠道的选择与协调》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冲击”传统零售业》等.正文一.引言在当今商业模式日趋多元化的时代,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零售商,但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便捷的消费方式。

笔者个人认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

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加了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简化了交易流程,改变了交易模式,带动了经济变革.电子商务的出现,必定将为市场经济带来一场信的商业革命.传统企业在信息化时代需要了解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并思考如何开展电子商务,从而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对电子商务对实体店影响的看法在《KT网络公司营销策略研究》(2009)中,作者陈浪提到,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时代变革的新型营销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方式,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

网络营销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某些方面又属于弱势群体,尤其需要给以更多的关注。

在《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渠道的选择与协调》(2010)中,作者邓红梅提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渠道之间的价格竞争,在原有传统零售渠道基础上,制造商通过增开网上直销渠道,这会将威胁传统零售商在定价、市场份额和利润等即得利益。

工商管理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文献综述

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X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一线员工离职问题研究文献综述题目关于一线职工离职的文献综述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关于一线职工离职的文献综述一、前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中国的制造业依据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以非常迅速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观念的改变,劳动者的稳定性越来越差、流动性越来越大,近几年过高的流动率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学者的重视.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员工离职”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084条 ,可见员工离职问题已经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关注。

本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员工流失相关管理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员工离职的概念、国内外员工离职的各种经典理论模型,以及国内外关于如何降低员工流动率的措施等进行系统地概括与总结。

二、主题部分(一)一线职工离职相关概念由于国内学者对“turnover”一词的翻译不同,在进行论述时,如没有特殊说明,“员工流失”与“员工离职”的概念是一致的。

国内学者谢晋宇对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是:“一个从企业领取货币性报酬的人中断作为企业成员的关系的过程。

”这个定义表明员工与企业是劳资关系并且员工处于企业组织的种种关系之中,最后,这种中断是一个过程[1]。

所谓一线员工,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发的《关于规范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切实提高一线职工工资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一线职工分行业、分通用岗位进行界定,本文的制造业一线员工一般指除企业经营管理者、部门经理、车间主任(或相当于该级别的中层管理人员)之外的,从事生产制造任务的在职职工[2]。

(二)职工离职及与其相关的经典理论1、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者马斯洛假设每个人内部都存在着以下5种需要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得满足后,下一个要就成为主导需要[3]。

如图所示,个体顺着需要层次阶梯前进.从激励的观点来看,这种理论认为,虽然不存在完全获得满足的需要,但那些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也不再具有激励作用[4]。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作者:尚磊专业:会计年级:13级指导教师:2018年8月工商管理专业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目录一、专业课程知识综述 (1)(一)市场营销学核心知识 (1)(二)管理学概论核心知识 (2)(三)企业经营管理学核心知识 (3)二、个人应用 (4)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综述及专业应用研究报告提要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个应用性及强的专业。

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

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企事业部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

培养重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手段应用以及全球化观点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期通过向我国工商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广义的工商管理包含的领域很多,相关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专业等。

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生产经营与科技进步,具备分析企业包括财务和会计等在内的各类门体的综合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

随着管理教学的普及和不断深入,去年,我国各种管理人员总数达3800万人,其中包括了国家机关的公务员600万人,在未来20年内,即2020年前,我国将继续持管理人员数量大国的地位,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员1000-1300万人,是中国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和热门职业。

工商管理主干课程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英语、微积分、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物流概论、财务管理运营信息系统、1.工商管理专业综述1.1工商管理专业学科门类(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企业以人为本的意识增强,注重内部企业文化建设意识的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一、专业课程知识综述(一)市场营销学核心知识及其学习收获1.核心知识。

市场营销是以回答顾客最关心的7个问题为核心,以快速推动顾客购买进程为目的的活动和过程。

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人们的需要、欲望和需求道理很简单,想让顾客想买并把东西卖出去,首先要知道市场在哪。

?若以“交换”为市场营销的核心,无法解决市场在哪里的问题;以产品为市场营销的核心,更容易陷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误区。

市场营销的第一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市场营销中不少企业,纷纷采用品牌联播方式进行市场扩展。

对此,企业网络营销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占据无可动摇地位。

企业营销核核心竞争力(RISE)品牌:持续增长的品牌价值知识:厚实缜密的知识管理执行:稳健务实的执行精神1、分析市场机会2、选择目标市场3、确定市场营销策略4、市场营销活动管理(1)市场营销计划。

既要制定较长期战略目标,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又要有具体的市场营销计划,具体实施战略计划目标。

(2)市场营销组织。

营销计划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营销组织来执行。

根据计划目标,需要组建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结构,需要对组织人员实施筛选、培训、激励和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3)市场营销控制。

在营销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控制系统来保证市场营销目标的实施。

营销控制主要有企业年度计划控制、企业盈利控制、营销战略控制等。

2.学习收获。

通过基础市场营销这门课程得学习,了解市场营销主要需要市场会分析,市场分析,市场目标选择,确定营销计划,营销活动管理,售后服务等。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核心知识及其学习收获:市场调查:消费者调查:针对特定的消费者做观察与研究,有目地的分析他们的购买行为,消费心理演变等等。

市场观察:针对特定的产业区域做对照性的分析,从经济,科技等有组织的角度来做研究。

产品调查:针对某一性质的相同产品研究其发展历史,设计,生产等相关因素。

工商管理专业综述2019

工商管理专业综述2019

工商管理专业综述2019
【原创版】
目录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定义和背景
二、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
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
四、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定义和背景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此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内企业走出去,也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商法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选择。

他们可以在各类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
门和非营利组织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增长,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四、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未来的工商管理专业将会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此外,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也会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培训。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天津市新华职工大学毕业论文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作者杨柳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年级10级指导教师 2012年4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目录一、专业课程知识综述 (1)一市场营销学核心知识及其学习收获 .......................... 1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核心知识及其学习收获 ...................... 1 三管理学概论核心知识及其学习收获 .. (2)二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3)参考文献 ................................................ ......... 4 1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一、专业课程知识综述一市场营销学核心知识及其学习收获 1、核心知识 1需要、欲望和需求需要Needs 人类的基本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状态欲望Wants人类想得到上述某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是更深层次的需要的满足需求Demands人们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某种具体产品的欲望。

2产品、供应品和品牌产品Product泛指一切能满足某种需求和欲望的东西主要包括商品与服务等供应品Offering一系列能满足需求利益的集合主要包括商品、服务、事件、体验、人物、地点、财产权、组织、信息和观念等品牌Brand一种消费者认可基础上形成的无形资产。

3顾客满意、顾客价值顾客让渡价值和全面质量营销顾客价值Value顾客从拥有和使用某产品中所获得的价值与为取得该产品所付出的成本之差顾客满意Satisfaction取决于消费者所感觉到一件产品的效能与其期望值进行比较.质量对产品或服务的效能具有直接影响。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4交换、交易和关系营销交换Exchange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品的行为交易Transaction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由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构成的行为涉及两种以上有价之物、协议一致的条件、时间和地点等关系营销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维持并加强富有特定价值的牢固关系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材料:文献综述课题名称: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专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李进东班级B工商091学号0910407123指导教师宋冬梅专业系主任肖立完成日期二零一三年三月浙江昱辉江苏有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文献综述摘要: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接近 50%,大大高于正常的 15%员工流动率,有的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更是高达70%以上。

企业存在着这么高的员工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失的相关理论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应据此对本企业的人才流失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已达到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的目地。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激励;一、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概念的界定是分析问题的基础,但是理论界对于企业员工流失的定义很多。

(1)《布莱克威尔人力资源管理学百科辞典》从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角度界定员工流失是指个体作为组织正式成员关系的中断。

(2)Dalrymple(1982)从员工流出的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员工因为离职,如提升、辞职、退休、解雇而离开组织。

Ann Denvir&Frank Me Mahon (1992)从流人和流出2个角度考虑,认为员工流动是指人们被一个组织雇用或者离开这个组织的行为。

William H.Pinkovitz&Joseph Moskal&Gary Green(1997)从员工流动的过程考虑,认为员工流动也就是员工的替换的过程。

Price(1997)从员工流失的分类出发,认为员工流失分为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

其中主动流失是指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实际流动。

而被动流失是指不是由员工引起的跨越组织关系边界的流动。

(3) 谢晋宇(1999)从员工与企业的工资与契约角度出发,认为员工流失是指员工与企业彻底脱离工资关系或者说与企业脱离任何法律承认的契约关系的过程。

(4)张翼(2002)从流失与流动的区别考虑,认为人员流失是对于微观个体来说的,其实质是一种超常规的人员流动,是指人员非合意的流动。

(5)张帆(2002)从薪酬与组织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企业雇员流失的定义是一种从企业领取货币性报酬的人中断与企业的成员关系,而使得企业丧失获得该雇员的劳动力使用的权利的过程。

(6)肖波(2008)从员工流失的分类出发,认为企业员工的流失可以分为3种情况,包括主动流失、被动流失和自然流失。

其中主动流失也叫做自愿流失,主要表现为与企业解除合同。

被动流失是由企业做出决定,包括解雇、开除以及结构性裁员。

自然流失是人为所不能控制的,例如退休、伤残、死亡等。

可以看出,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员工流失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以及分类。

相对于被动流失而言,主动流失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对主动流失进行分析就成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也更受人们关注。

二、人才流失相关理论概述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43)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己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

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声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

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

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

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

2、麦克莱兰德的需要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3种需要:成就、权力、合群。

成就需要是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有此种需要的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本身;权力需要是使别人的行为与其他条件下有所不同的需要,它影响和控制其他人的欲望,具有高权力需要的人喜欢承担责任,努力影响他人,喜欢处于竞争性和重视地位的环境;合群需要是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欲望,具有高合群需要的人努力寻求友爱,喜欢合作性的而非竞争性的环境,渴望有高度相互理解的关系。

3、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认为以前对工作努力采取内部奖励,它是由于工作内容本身的乐趣而产生的,现在更多地采用外部奖励,如工资,这种外部奖励的引入可能会降低动机的总体水平。

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与组织中人们获得报酬的方式有关,同时它对工作组织的应用性是有限的,因为大多数低层次的工作实质上并不是令人满意到能够带来很高的内部兴趣,只有许多管理职位和专业职位可提供内部奖励。

4、期望理论弗隆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

这个理论着眼于3种关系:努力一绩效关系、绩效一奖励关系、奖励一个人目标关系。

它作为一个权变理论,认识到了不存在一种普遍的原则能够解释所有人的激励机制。

5、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1960年授衔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这种激励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人们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讲自己和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得的报酬的公平性。

所谓纵向比较,是指自己目前与过去的比较。

6、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首先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

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

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三、国内外关于员工流失的研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员工流失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

勒温(Lewin)提出,个人的工作绩效直接受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影响,员工绩效与其能力、条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

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个人往往对环境束手无策,在无法变得更好地情况下,只有更换环境,这就是员工流失。

美国学者库克(Kuck)根据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提出了一条曲线。

库克还发现除非改变工作环境或内容,否则创造力将始终保持在低水平。

因此,应及时变换工作环境和内容,即进行员工流动。

Porter指出,员工离职研究应关注与退缩过程的心理层面,即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等因素,离职倾向是员工在经历不满足之后的一个退缩行为。

Mobley 认为,离职倾向是员工在某一组织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过考虑准备要离开组织的意图,这一意图是由于工作不满意导致的,一旦员工产生了离职倾向,则其极有可能实施实际的离职行为。

Price(1977)按主观意愿将离职分成两种:不自愿性离职和自愿性离职。

不自愿离职即解雇,是由组织发起的员工离职行为或者由于员工触犯法律法规不得不离开组织的行为,具有被迫性;自愿离职是指由个体自发引起的行为,不具有强迫性。

而离职倾向是个体对于其希望离开目前所从事的工作职位的一种行为倾向或态度。

Steers在1977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组织承诺前因后果模型,该模型指出,个人特性、工作特性、工作经验与组织承诺呈显著相关。

进入80年代,Steers 和Mowday又进一步建立了一个模型,根据该模型,他们认为工作期望和工作价值影响员工对工作的主观态度、主观态度影响员工离职或留职倾向,进而直接导致员工流失。

Steers 和Mowday模型比以前的研究者更强调非工作变量对离职意愿的影响。

指出了对工作不满时,员工可能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改变所处的状况,不足之处在于该模型没有明确指出如何识别选择这些不同方式的员工。

莫布雷模型在工作满意度与流出关系中加入了一些中介变量。

他认为员工流失是逐步的,员工满意度降低后会产生离职的想法,但不会立即离职,而是会假设他离职带来的后果。

然后考虑其他的解决途径,确定流失的意图后才会离职。

但该模型还是有一定问题,如它没有讨论员工根据什么评估现有职务和新职务,只能借鉴参考他归纳的个体因素、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

因此后来莫布雷在考虑多种情况后将几种模型结合起来创造了1979年版扩展的莫布雷模型,该模型指出,员工流失主要由工作满意度、企业内收益增加的可能性、企业外收益的可能性及除工作外的价值观和偶然因素决定。

Williams 和 Hazer 运用组织承诺来预测离职,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工作满意度只是反映了工作这一单一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然而组织承诺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全部态度,所以相比之下,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更具有预测力。

Gerhard 对失业率分别为5%和15%的两组被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实失业率与离职率呈负相关。

Sheridan 和Abelson 的“尖峰突变”模型指出,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努力保持当前的雇佣状态,而一旦员工对工作满意度下降到某一特定的数值时,就会从保持状态突变到离职状态。

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把员工向离职点发展的退出过程不再视为预测变量的线性函数,而是引入了突变因子的考虑。

同时,该模型存在一个问题,它的假设前提是员工会努力保持当前的雇佣状态,而实际上并非所有员工都遵循这一假设。

Lee 和Mitchell 的多路径展开模型脱离了以往模型中员工理性流失的假设式,提出了更感性的主动流失的发展过程。

他们假设员工尽管对工作相对满意但还是选择流失,不是因为之前找了新工作,而是基于一些震撼的突然事件。

并且从留职的角度引入了“工作嵌入”,反映了个人在社会网中被束缚的程度。

Roderick 从个人变量、工作相关变量、环境变量、员工倾向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可能导致员工流失行为的因素。

其中员工的倾向与最终流失行为的关系最为明显,而且与前面三类变量的相互作用程度最大。

综上所述,国外在员工流失的问题上,他们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考察员工工资、一般培训、劳动力市场结构、失业率等宏观因素研究员工流失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