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引言嘿,茶友们!说到茶,咱们可真是没少喝,绿茶、红茶、乌龙茶,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咱们的茶产业可不是一帆风顺哦,今天就来聊聊其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

茶这个东西,喝着是爽,做起来可得费些劲儿!接下来,咱们就来盘点一下,看看茶产业到底有什么“难处”,以及我们能给它提些啥“建议”。

2.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2.1. 品质参差不齐首先,咱们得说说茶的品质。

现在市场上的茶,简直是千奇百怪,有的口感绝了,有的却像喝了水。

这就让消费者头疼了,买茶就像买彩票,有时候你明明想要的是“王中王”,结果给你来了个“路边摊”。

这主要是因为茶农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有些人还在用老旧的方法,真是“画蛇添足”,没必要!2.2. 营销缺乏创意再来聊聊茶的营销。

你说,喝茶是个讲究的事,但很多茶商的宣传却像是喝了毒药,毫无创意可言。

那些广告宣传,不是千篇一律,就是让人昏昏欲睡,根本吸引不了年轻人的眼球。

就像是你朋友讲笑话,但偏偏笑点总是在最后,太拖沓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新鲜刺激的东西,茶商们要是能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嘿,那可就有戏了!3. 发展建议3.1. 提升茶叶品质为了让茶叶品质提升,首先得加强茶农的培训,教他们用点“高科技”。

比如,利用土壤检测仪、气候监测仪这些现代化设备,帮助他们更好地种茶。

这样一来,茶农们就能知道啥时候施肥,啥时候浇水,像“老天爷”一样精确,茶叶的口感自然就能上一个台阶。

再者,咱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茶叶评比”活动,让茶农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搞个“茶王争霸赛”,刺激大家的积极性,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3.2. 创新营销方式说到营销,咱们也得创新一下。

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搞点互动,比如邀请茶友们分享自己的“茶叶故事”,不管是喝茶的趣事还是选茶的小窍门,搞个线上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再加上有趣的视频短片,和漂亮的照片,让茶叶在网上“火”起来,谁不想看看这个“茶界网红”呢?而且,合作一些网红博主,借他们的影响力,把我们的好茶带给更多人,肯定能让销量节节攀升。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茶叶产业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茶叶品质、市场需求、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

分析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对于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茶叶品质不稳定茶叶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农产品,其品质受到气候、土壤、种植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由于目前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问题,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一些茶叶甚至出现了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2. 市场需求矛盾明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绿茶、红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一些名贵的特种茶叶却并不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

茶叶产业在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3. 生产技术落后我国茶叶产业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茶叶的加工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

二、茶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1. 提高茶叶品质为了解决茶叶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应加强茶叶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推动茶叶种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2. 调整产品结构针对市场需求矛盾明显的问题,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适合当下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茶叶产品。

借助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的特种茶叶,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3.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为了加强我国茶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茶叶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优化茶叶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加工品质和利用率。

加强对茶叶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水平。

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

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
茶 业 经 济
茶叶科学技术
2 0 年第 1 09 期
构 建 闽北 武 夷生 态茶 产 业经 济 圈
谢 芬 杨 江 帆
( 1 建 农 林 大 学经 济 与 管 理学 院 福 建 福 州 3 5 0 2武 夷学 院 福 建武 夷 山 3 2 6 ) 福 50 2 62 1
1闽北武夷 生态茶产业经济圈的概念
闽 北地 区 为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 东 北 翼 的重 要 支 撑 点 , 发 展 闽北 武 夷 生态 茶 产 业 经 济 圈是 促 进 闽 北 茶 叶 产 业 相 关 资 源 的整 合 , 突 显 茶 叶农
产 品 的 经 济 优 势 ,应 对 国 际化 进 程 组 织 化 程 度
结 ,影 响带 动 周 边 县 市 泰 宁 、将 乐 、寿 宁 、 周
茶 、 茉莉 花 茶 以及 红 茶 的政 和 ,主 产 绿 茶 的松 溪 和 邵 武 为基 点 ,辐 射 带 动 建 阳 、浦 城 、光 泽 、
顺 昌等 绿 茶产 区 的 茶 产 业 的发 展 ; 同 时外 联 内
2 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的特点
以茶 叶产 业 集 群 理 论 为 战 略依 据 , 综 合 利
武 夷 山 茶 县 市 ; 闽 北 武 夷 生 态 茶 产 业 经 济 圈 不 只 局 限 于 如 今 的行 政 区划 之 内 ,它 主 要 以茶 叶产 业涉 及 的地 域 为 界 , 既 是 不 同地 域 同一 个 产 业 的 统

概 念 ,又 是统 一产 业 的有 机 联 合 、协 调 发展
的结 果 。但 闽 北武 夷 生 态 茶 产 业 经 济 圈 的 范 围
也 会 随着 闽北 茶 叶产 业 的 强 大 ,随 之 扩 大 , 带 动 福 建茶 叶产 业 的 发展 。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摘要】茶叶产业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茶叶产业的重要性,以及介绍了将要讨论的内容。

接着对茶叶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其中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和加强政策支持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在展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茶叶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发展方向,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前景,发展方向1. 引言1.1 茶叶产业的重要性茶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在农业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和茶礼文化。

茶叶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产业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茶叶产业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减少了农村的就业压力。

茶叶产业也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茶叶产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我们需要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努力推动茶叶产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1.2 本文内容概述本文将围绕茶叶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展开讨论。

我们将分析茶叶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包括茶叶产业的规模、产量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我们将探讨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提出针对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建议。

我们将展望茶叶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茶叶产业现状分析茶叶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茶叶产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份额。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茶叶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茶叶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茶叶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园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茶叶园面积已达1800万亩,茶叶产量超过200万吨。

中国茶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2. 品质和品牌不断提升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和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

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手段,逐渐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二、茶叶产业面临的挑战1. 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大量的茶叶生产企业将产品定位在低端市场,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导致了茶叶市场的混乱和价格战的频发。

2. 技术创新不足我国茶叶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大多数茶企只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水平上,对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还比较少,这导致了产品品质的提升速度较慢。

3. 品牌建设滞后中国茶叶产业的品牌建设相比于国外茶叶产业来说还比较滞后,很多茶企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2. 加强科技创新茶叶企业应该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进茶叶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3.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茶叶产业应该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通过协会平台分享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带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4. 拓展国际市场茶叶企业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出口比例,借助国际市场的机遇和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 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茶叶产业可以通过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茶旅产业,打造茶园景区和茶文化体验,增加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叶 出 口明 显 受 阻 , 逐 渐 削 弱 了 我 国 茶 叶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营主体仍然是分散农户 ,茶 园的前期规
划 能 力 有 限 ,新 建 茶 园 中高 标 准 茶 园较 少 , 使 得 茶 园面 积 扩 大 带 有 一 定 的盲 目 性 ,这 给 茶 园长 远 发 展 埋 下 了 隐患 。
资高成 了众多茶区存在的普遍现象,增 加 了茶叶生产 的成本。而土地流转速度 加快和农业合作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却
给 茶 叶 生 产 、流 通 、加 工 一体 化 经 营 创 造 了条 件 l l 5 ] 。而 且 ,随 着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甚 了解 : ( 2 )生产 中的技术 标准 多, 但产 前和产 后 的标 准少 : ( 3 )标准 与
的人 口数 量 急 剧 下 降 , 以致 雇 工 难 和 劳
质 化 的有 效途 径 ,有 利 于提 高质 量 、
增 强 竞 争 力 和 增 加 出 口贸 易 收入 。但 福 建 省 茶 叶 生 产 与 标 准 化 目标 之 间 差 距 较大 。具体 表现在 : ( 1 )茶 叶 标 准 化 生 产 知 识 尚未 普 及 , 广 大 茶农 对 其 还 不
2 - 2 茶叶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茶 叶 标 准 化 生产 作 为 实现 茶 园 生态 化 、生 产 清 洁 化 、产 品规 格 化 和 安 全 优
3 促进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策 略
3 . 1 加 快 经 济 转 型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 断提高,越来 越多 的农 民向城镇转移 ,从事茶叶生产
致了福 建茶 叶在 国际市场 上的整体竞争
力 不 强 。 加 上近 年 来 , 茶 园 的 盲 日建 设 对 茶 叶 品质 造 成 了 不 利 影 响 , 也在 一 定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福建省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茶叶出口贸易一直是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福建的茶叶出口贸易现状虽然总体上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首先,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福建省以其优质的茶叶品种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基地。

福建省茶叶的国际知名度较高,主要出口市场包括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福建茶叶的出口总量和出口额都在逐年增长,对福建省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需要面对来自其他产茶国家的竞争,如印度、斯里兰卡等。

其次,质量标准要求提高。

国际市场对茶叶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福建茶叶生产企业需要提升质量检测和控制能力,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再次,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福建茶叶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福建省应加强对茶叶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福建省可以采取以下的发展对策。

首先,加强市场开拓和营销。

福建省应积极参与国际茶叶贸易展会和洽谈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同时,推动福建茶叶进一步走出国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提升茶叶质量和安全标准。

加强对茶叶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符合国际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同时,推动福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茶叶生态环境保护,确保茶叶品质和品牌的持续稳定提升。

再次,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打造福建茶叶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

总之,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福建省应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提升质量标准,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建议

国内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建议
9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品牌影响力不足
1. 加强中国茶叶品牌的国际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 深入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调整茶叶出口策略。3. 加强与国际茶叶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经验。
10
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1. 加大政府对茶产业的投入,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2. 制定有利于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政策等。3. 建立健全茶产业发展机制,推动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销售渠道单一
主要依赖传统销售渠道,线上销售占比低
1. 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推广。2. 举办茶叶品鉴会、茶艺表演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关注。3. 加强与旅游业的合作,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4
茶文化普及不足
年轻一代对茶文化了解不足,缺乏传承
1. 在学校开设茶文化课程,培养青少年对茶文化的兴趣。2. 举办茶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茶文化的认知度。3. 利用媒体和社交平台宣传茶文化,扩大茶文化影响力。
5
科技创新不足
茶叶生产技术和加工设备相对落后
1. 鼓励科研机构与茶叶企业合作,开展茶叶科技创新研究。2. 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和加工设备,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质量。3. 培养茶叶科技人才,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6
产业链不完整
茶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乏紧密合作
1. 加强茶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盟。2. 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附加值。3. 建立健全茶叶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完善茶叶产业链服务体系。
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序号
问题

发挥闽北特色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

发挥闽北特色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

发挥闽北特色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副标题:作者:黄智源文章来源:市农业局党委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9-5-22我市是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又有一批历史名人的传承,颂扬,形成了“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茶历史文化,包含了北苑茶文化、武夷岩茶文化、小种红茶文化等,成为我市独有的特色文化。

闽北是多茶类产区,茶类之全居全省之首。

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全市形成了4大茶区,即武夷山、建阳、建瓯的乌龙茶区;松溪、政和、邵武、浦城绿茶区;政和茉莉花茶区;建阳、政和的白茶区,及武夷山、政和的红茶区,各茶区优势产品突出,布局日趋合理。

闻名国内外的茶叶产品有大红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闽北水仙、白牡丹、正山小种、政和工夫。

但总体看,茶叶产量的增长高于消费的增长,供大于需的局面近期内难以扭转,因此同业竞争将更趋激烈。

虽然我市茶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腾飞基础,但与闽南、云南、浙江等茶叶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费群体,特别是海外华侨,对家乡的茶叶情有独钟,这对茶叶出口的稳定增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深加工开发茶类突出“特”:在现有乌龙茶、绿茶各半的情况下,加大特种茶的比例,调整优化茶类结构,调减绿茶比例,增加乌龙茶等特种茶比例,红、白茶产量从6%上调至15%,乌龙茶产量上调至50%以上。

增加名优茶比重,名优茶产量从现有的20%增加至45%以上,产值从30%提高到75%。

从乌龙茶占43%、绿茶占51%、红、白茶占6%,调整为乌龙茶占50%、绿茶占35%、特种茶占15%的格局。

品种突出“早”:茶树品种从中晚熟品种为主,调为加大早熟、特早熟品种的比例,选择适制性强、早芽、高香型品种。

绿茶以九龙大白茶、元宵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台茶为主;乌龙茶以丹桂、黄观音、茗科1号、白芽奇兰、肉桂、水仙、黄奇为主,并选用兼制性强的品种,如黄旦、奇兰、毛蟹、梅占、台茶等。

要加大茶树良种的培育、繁殖和推广的力度,加快良种化茶园建设,进一步完善茶苗良种繁育体系。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现状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业是福建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福建省的茶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福建省的茶叶种植面积广泛。

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茶园遍布全省各地。

福建省的主要茶叶品种包括龙井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等,种植面积庞大。

其次,福建省茶叶生产水平较高。

福建省有着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

茶农们传承了世代种植和制作茶叶的技艺,生产出的茶叶品质优良,颇受消费者青睐。

第三,福建省茶叶加工技术先进。

福建省拥有一批专业的茶叶加工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福建省茶叶加工企业还进行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工艺的茶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福建省茶叶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相对独立但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茶园基地、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销售市场形成了完善的茶叶产业链,为茶叶产业的高效运转提供了保障。

最后,福建省的茶叶出口量也较大。

福建省产的茶叶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福建省的茶叶以其独特的品种和优质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广泛赞誉,为福建茶叶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尽管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茶园的土地资源已经有限,茶叶产量受到一定制约;茶叶的加工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创新;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等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茶叶品质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福建茶叶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强茶叶产业的规范化管理,保障茶叶的质量和安全等。

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福建省茶产业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摘要】茶叶是中国国粹之一,茶叶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茶叶产业现状、市场需求、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分析,探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茶叶产业在我国仍然存在着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拓展市场。

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向高品质、特色化方向发展,提升茶叶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结合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培育茶叶新型经营主体等策略建议,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茶叶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市场需求,存在问题,未来展望,总结,建议,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茶叶产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茶叶的生产和消费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是中国农业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茶叶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茶叶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制定有效的对策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

1.2 问题提出茶叶产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茶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问题提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茶叶品质参差不齐。

目前茶叶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质量不过关的茶叶,有的甚至掺杂了其他物质,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2. 产业发展不均衡。

在一些茶叶生产区,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和技术滞后,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有明显提升。

闽北有机茶开发前景与管理技术

闽北有机茶开发前景与管理技术
茶 产 业 不 断发 展 的 关键 。
关键 词 茶 叶;有机茶 ;绿 色食品茶;认证 ;管理技术 闽北是福建省茶叶 的主产区 , 茶叶是闽北农业的主导产 业之一 。据统 计 ,20 0 6年全市有茶园面积 31 h ,占 . 5万 m 全省面积 2 ,%,产量 36 02 . 7万 t ,占全省产量 1.%,毛茶 3 5 总产值 39 . 0亿元 ,加工产值约 5 0亿元 ,茶叶内销 2 7万 . 5 8 t ,外销 80 t 0 0。全市现 有茶叶加工企业约 10 ,其 中茶 0 0家 叶产值达 10 0 0万元 以上的企业有 6 ,5 0~10 家 0 0 0万元产 值的企业有 9家。
朱玉 昌 张见 明
绿 茶 绿 茶 茉莉 花 茶 绿 茶
注 :本 表摘 自福 建省绿 色食 品发 展 中心
3 5
维普资叶科学技术
二 0 七年第四期 0
2 0 2 天 ,年降雨量 15 —2 3 mm。全市现有山地面积 7 —3 9 4 0 02 2 1 7h 占全省山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 l. i m , 2 人均拥有 山地06 . 9 h ,森林覆盖率达7 .%以上 ,素有 “ m 44 绿色金库” 之称 , 全市
有机茶的产品种类有武夷肉桂 、武夷水仙 、正山小种红茶 ,
茉莉花茶 、 蒸青 、 烘青绿茶等 , 品主要销往 日 、 产 本 东南亚 国家和港澳等地区 ,以及国内大中城市 。
闽北有机茶生产起步于 19 年 , 04 20 年为快速 98 20 ~ 06
发展时期 , 截止 2 0 0 6年底 , 全市共有 1 3家企业经过 国家资
王顺明
吴仁 觅
武夷肉桂
茉莉花 茶 蒸 菁绿 茶 乌 龙茶 乌龙茶 乌龙茶 茉莉 花茶

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茶文化传承与发扬光大
保护和传承传统制茶 技艺
加强对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和保 护,通过开展制茶技艺大赛等活 动,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
推广茶文化
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展览 等活动,向更多人推广和传播茶 文化,增强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 和了解。
发掘和创新茶文化产 业
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意,开发具有 特色的茶文化产业,如茶艺表演 、茶文化旅游等,推动茶文化的 创新发展。
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产业结构
茶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链条短,产品 附加值低。
市场开拓
茶叶市场开拓能力有限,销售渠道不够多 元化。
技术创新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 科技支撑。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茶叶产业的发展缺乏 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02
茶产业市场及消费趋势
茶叶消费群体分析
年轻化趋势
茶产业人才培养策略建议
01
加强茶产业人才培养 基地建设
通过建设茶产业学院、茶产业研发中 心等人才培养基地,提高人才培养的 数量和质量。
02
完善茶产业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构建包括茶叶种植、加工、营销、文 化等多个方面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03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 构的合作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 养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茶产业人才。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茶产业科研的投入,鼓 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和升级。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茶叶加工、检测和种植技术, 加快茶产业的技术升级步伐。
建立标准化体系
制定统一的茶叶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建立 茶产业标准化体系,推动茶产业规范化发展 。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茶叶产业是中国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重要的经济支柱,对于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茶叶消费市场也变得愈发繁荣。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茶叶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其中包括茶叶品质参差不齐、产能过剩、茶叶加工技术落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

有必要对茶叶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推动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不仅对茶叶产业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意义茶叶作为我国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

茶叶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产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茶叶产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增效,进而促进农民增收。

茶叶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茶叶产业是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发展茶叶产业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茶叶产业在保护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种植和加工都对环境有要求,发展茶叶产业可以促进农业生态化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茶叶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茶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了解茶叶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探讨茶叶产业的发展对策,寻找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茶产业发展思考范文

茶产业发展思考范文

茶产业发展思考范文
一、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茶叶是中国最主要的特色农产品,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标志,其产量和
产值均居世界第一、2024年,全国茶叶产量达2.2万吨,全国茶叶产值
达1.3万亿元,占全国农产品总产值的8.66%,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8.8%。

二、茶叶产业发展的不足
(1)科技支持缺乏。

国家将茶叶产业定位于一般特色农业产业,但
是对于技术支持却缺乏实质性的投入,使得茶叶产业的发展缓慢。

(2)生产技术落后。

大多数茶叶生产企业根植在农村,局限在传统
生产方式,当前的生产技术主要是以传统的茶叶发酵技术为主,这种技术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市场管理不足。

国家对茶叶产业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农业电子商
务网站和茶叶市场建设上,但是对茶叶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和管理却缺乏
实质性的投入。

三、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科技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技术在茶叶栽培和加
工等方面的研究,积极研发新的茶叶加工技术,抓住茶叶种植的“空窗期”,研究新型茶叶,拓宽茶叶种植的经营场所。

(2)提高生产规模和结构。

福建茶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福建茶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福建茶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福建茶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一、引言茶是中国的国饮,而福建又是中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福建茶因其独特的气候、土壤和地理优势,被誉为中国茶的发源地之一。

福建茶产业在传统的发展基础上,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力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全球茶叶产业。

本文将对福建茶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二、福建茶产业现状1. 茶叶种植福建是中国茶叶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茶园面积约占全国茶叶种植面积的30%左右。

福建茶主要包括乌龙茶、红茶、绿茶等多个品种,其中乌龙茶是福建茶的代表。

福建茶园多分布在福建闽南、闽北和闽东地区,由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茶叶种植。

2. 茶叶加工福建茶叶加工工艺独特,传统的手工制茶技艺历史悠久,其中以福建省安溪县和武夷山市最为有名。

福建茶叶加工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使福建茶叶保持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3. 茶叶出口福建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福建茶叶出口量一直居全国茶叶出口的榜首。

福建茶叶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其中乌龙茶是福建茶叶出口的主力产品。

4. 茶旅融合茶旅融合是近年来福建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福建茶叶产业通过挖掘茶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积极发展茶旅产业。

福建的武夷山、安溪等地成为了著名的茶旅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游览和体验茶文化。

三、福建茶产业发展趋势1. 科技创新福建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茶叶种植和加工的科技水平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

福建茶产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2. 品牌建设福建茶产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茶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福建的乌龙茶、安溪铁观音等茶品有着独特的地理标志和优良的口碑,应该进一步推广和保护。

同时,福建茶产业应培育更多具有品牌效应的茶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文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文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文福建省作为中国传统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产量和质量一直占据较高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福建茶叶的出口量和竞争力有所下降,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来改善出口现状。

一、福建茶叶出口现状福建茶叶的出口量在过去几年出现下降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福建茶叶的出口量从2024年的1000吨下降到2024年的800吨,再到2024年的600吨,降幅逐年加大。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国外竞争对手的崛起导致的。

福建茶叶的主要出口国有日本、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

然而,这些国家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来自中国其他茶叶生产区的竞争对手,还有其他茶叶出口国的竞争对手,如印度、斯里兰卡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质、包装、营销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对福建茶叶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二、福建茶叶出口对策1.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提高福建茶叶的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方面下功夫。

福建茶叶应注重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过程,不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研发,推动茶叶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质量监管,保障福建茶叶的生产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提升茶叶的食品安全性。

2.拓展国际市场福建茶叶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

除了传统的日本、美国、韩国等市场外,福建茶叶可以考虑拓展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市场。

这些市场对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福建茶叶可以通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进一步开拓市场。

3.注重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福建茶叶可以通过打造特色产区品牌、企业品牌等方式进行品牌建设。

通过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推广活动、网络宣传等手段,提升福建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注重经营品牌形象,强化对客户的服务,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4.加强合作与交流福建茶叶出口企业应加强与国内外茶叶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内茶叶企业的合作,可以共同开展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福建茶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影响闽北茶叶质量安全因素与控制技术措施

影响闽北茶叶质量安全因素与控制技术措施

标准 是< % 1 ,而 对其 他茶 叶 中非茶 异物 ( 包括 磁 性物
等 )未作任 何规定 。近 年来 ,一 些 国家 已作 出规 定 ,
如 日本要 求茶叶 中不得 检 出任何 非茶异物 ,俄 罗斯要 求检测茶 叶 中金属 磁性物质 ,限量指标 为5 g k 。据 m/g 报 道 ,2 0 年我 国一 内地 公司销往 德 国的绿茶 , 因进 01
壤 ,北与浙 江省 毗邻 。境 内低 山广布 ,地貌特 征 以丘
陵、 山地 为主 ,有武夷 山 、杉 岭 、仙 霞岭 、鹫 峰 山四
2 3 2 .m / g 无 一 只 茶 样 超 过 国 家 标 准 (≤ .— 9 O g k ,
6 m / g ,而 铅 的含 量 按 国家 标 准 ( B 6 2 20 0 gk ) G 2 7— 0 5 《 品中污染 物 限量》标 准 ≤5 gk )计算 ,超标 率 食 m/ g
平均为 16 。从不 同茶类 的铅含量 结果看 ,乌 龙茶和 .%
绿茶的铅含量相对较低 ,红茶 的铅含量相对较高 。 除重金属铅 和铜外 ,其他 有害重金属 也应 逐渐引 起重视 ,20 年 4 农业 部 已颁 布 《 叶 中铅 、镉 、 03 月 茶 砷、汞及 氟化物 限量 》的行业标准 。
现状进行 分析 ,并对影响产品质量安 全 因素进行 了探讨 ,提 出了相应的茶叶质量安全控 制措施 。 关键 词:茶叶 ;质量安全 ;影响 因素 ;控 制措施
d i 1 .6 6 in 1 0 —5 0 2 1 .50 3 o: 03 9  ̄.s .0 7 5 X.0 00 .0 s
中图分 类号:¥7 . 5 1 1
肥沃 ,海拔 、阳光 、雨水 、空气 都是造 就 闽北优 质 的 茶树 成长必 不可 少的 因素 。闽北 的地理 优势及年 平均 气温低 ,使 虫害发 生低 ,茶 叶中的农残 水平 已明显下

助力脱贫攻坚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助力脱贫攻坚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助力脱贫攻坚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一、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资金匮乏。

茶叶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茶园的规划建设、茶树的种植养护、采摘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笔资金。

贫困地区的茶农缺乏资金,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

2. 技术滞后。

贫困地区的茶叶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的种植养护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和加工技术,导致了贫困地区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3. 市场营销不畅。

贫困地区茶叶的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渠道和宣传推广手段,导致产品的销售受阻,无法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 生态环境恶化。

一些贫困地区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乱扔垃圾、乱倾倒化肥农药、乱砍滥伐等现象,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二、对策思考1.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贫困地区茶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贷款扶持、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解决茶农资金紧张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茶农的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2. 推动科技创新。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贫困地区茶叶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鼓励茶农应用现代化的种植养护技术和加工方法,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3. 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

政府可以加强对贫困地区茶产业的市场调研,制定相关的市场营销政策,帮助茶叶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鼓励茶农采用绿色种植模式,提倡有机茶叶的生产方式,加强茶园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态平衡,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品位。

茶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领域,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入手,共同助力贫困地区茶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茶农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的茶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一)闽北茶叶生产的发展闽北是乌龙茶的起源地,产茶历史悠久,盛产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五大茶类,南平十个县(市、区)均产茶。

2011年,南平市茶叶种植面积万亩,较2000年增加万亩,增长%;总产量51000吨,其中绿毛茶21280吨,红毛茶5997吨,乌龙茶19960吨。

受近年茶叶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影响,2005-2011年,全市茶叶总产量增加16518吨,增长%,年均增加2753吨,增长%;茶叶产值屡创新高,2011年茶叶产值达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

表一 1978—2011年南平市茶叶生产情况(注:以上数据源于统计年鉴)(二)闽北茶叶加工业的发展多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化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茶业富民战略,以“稳定、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以练好内功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使茶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兴盛局面。

1、茶叶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武夷岩茶热”的持续升温,进一步提高了闽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乌龙茶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加工企业数量迅速扩大。

全市已形成武夷山、政和、建瓯、松溪等茶叶主产区,拥有茶叶企业(作坊)1000多家, 2011年茶叶加工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有5家,2000万元以上的43家,500万元以上的83家,1家企业入选全国百强茶叶企业,茶叶加工产值达亿元。

由此可见,我市茶叶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2、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闽北茶叶企业秉承诚信、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以诚信、品质、实价作为经营理念,通过改变传统茶叶经营模式,推行QS、ISO9000、ISO14000、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等认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申请商品商标,以可持续发展的诚信品牌连锁店为企业目标。

武夷岩茶和武夷大红袍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大红袍”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武夷星“大红袍”成为我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唯一茶产品;武夷岩茶肉桂连续两次捧回国家农业部名茶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武夷山市骏德茶厂选送的骏德牌“金骏眉”荣获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红茶类”金奖。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连年获得德国BCS、日本JAS和美国NOP国际有机认证,并荣获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中国武夷山首届茶文化艺术节“正山小种”茶王奖。

众多荣誉的获得都是闽北茶企业努力成果的鉴证。

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随着品牌效应的提高和企业实力的增强,加工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骨干型龙头企业。

近年来,全市已涌现出如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永生岩茶厂、建瓯市龙山茶业有限公司、建瓯市龙兴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湘江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质量过硬的品牌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提升。

4、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产品成为茶市新的亮点。

茶叶结构变化总的趋势是:普通红茶、中低档红茶市场占有率继续下降,高档红茶有一定市场;花茶在经历了长足发展后总量正在减少;绿茶快速增长,绿茶中、名优茶发展快;乌龙茶快速发展;保健茶生产扩大,市场稳定;传统茶叶创新速度加快,茶产品结构正在朝优质、有机、特色方向发展,总体结构不断优化。

绿茶、红茶、乌龙茶的产量占茶叶的比重由1990年的 %、%、%,调整为2011年的%、%、%。

(三)闽北茶叶的市场与销售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的繁荣,全市茶叶销售网点扩张到1000多个。

2011年限额以下单位及个体户茶叶销售额47271万元。

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形成以日本等东南亚为主,俄罗斯等欧美为辅的外销市场,产品销往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茶叶出口额达亿元。

二、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管理粗放我市茶园分布虽然比较集中,但多为农户分散经营。

目前,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老茶园面积约2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7%,建园基础较差,特别是早期建立的茶园,重数量轻质量,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影响茶叶质量以及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推广。

(二)茶叶加工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茶叶企业特别是村级茶叶初制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不高、粗放经营等问题,产业链以松散型为主,带动农户能力不够强。

企业技改投入少,现有加工厂房简陋、设备陈旧老化,制茶机械多数为八十年代设备,绿茶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我市茶叶加工普遍存在家庭手工制作、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缺陷,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一是茶叶作坊底子薄、起点低、初加工条件差,加工工艺不规范,设备陈旧,以致茶叶产品规格不统一,品质不稳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度开发能力。

二是大批新生的民营茶叶企业和加工运销专业户,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仍处于创业期,一些企业靠政府扶持生存,在茶叶新品开发和深加工方面与国内外差距较大,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低。

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制约企业和企业家素质提高。

四是企业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滞后,制约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三)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处于低层次初级阶段,缺乏战略协同和创新意识目前茶叶营销组织总体上以中间茶商、茶店及茶庄为主体。

他们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排斥,进行价格恶性竞争,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营销管理队伍,产供销一体的较大规模营销组织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自营比重普遍偏低。

部分企业反映,目前企业普遍缺乏一线的生产技术员工和市场营销人员,茶产品同质化严重,忽略了市场竞争与产品差异化,多数茶企急功近利,缺乏做大做强品牌的勇气、决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对茶叶综合经济贡献度低。

(四)茶叶品种多、品牌杂、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茶企业生产规模小,茶叶加工简单,品种多,科技含量不高,品牌虽多,但叫得响的品牌却是凤毛麟角。

此外,标准不统一,好茶叶多,但品牌也多,价格上比较混乱。

全市目前真正意义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并不多,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获得知名或著名商标,多数茶企业品牌意识仍不强,对广告宣传的资金投入较少。

行业内部的产品竞争由于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茶叶价格定位机制,现已演变成较混乱的、激烈的“价格大战”。

部分商家甚至违背行业规则,恶意攻击竞争对手,消费者难辨真伪,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给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还伤害了消费者对闽北名茶的信心。

(五)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后劲不足茶叶属于第一产业--农业,其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等情况,符合银行授信条件的企业为数很少,且授信规模明显偏小。

由于现金支付份额大,且货款回笼通过个人账户比例大,银行监控较难,因此省中行未将该行业授信列入小企业行列。

同时,由于茶叶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少,工作经费缺乏,茶农渴望指导而得不到技术的及时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据对26家茶叶加工企业的调查,企业科技活动人员136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42%的企业反映企业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62%的企业反映由于企业缺乏资金和人才等因素,导致本年度企业没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只有60%的企业有R&D经费支出。

(六)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少茶农和企业营销人员仅仅重视茶叶的色、香、味、形,忽视制茶原材料的质量,缺乏相关的茶叶生产安全知识。

多数小规模茶厂设备陈旧,生产卫生条件差,检测设备缺乏或检测手段落后,很难落实有效的源头监控,以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有的还难以解决。

同时,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加工设备、环境检测以及茶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部门监督时有缺位,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做大做强。

(七)农业保险未跟上产业发展步伐茶叶的生产制作对于气候土壤有特殊的内在要求,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容易受季节性自然天气的影响,气候性风险大,谁也无法预料和掌控,商业性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承担这部分风险,而政府也未针对农业风险开办政策性保险公司专门承保此类风险,导致茶产业保险这项业务一直处于真空地带。

三、对策建议(一)重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经营全市现有茶园规模53万亩,这与目前产业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未来要做的就是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闽北特色,进行适度扩种,在面积上以改造为主,改造不适合的品种,推广应用新的有特色品种,改造低产低效茶园,提高优势品种的单产和品质;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角度以及市场开拓出发,开展生态茶园和标准化茶园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贯彻清洁化生产。

从产业观念的创新、产业流程的清洁循环、产业链条的延伸扩展,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方面入手,茶业管理部门应修整茶叶系列环节的薄弱部分,建立整体监督和管理体制。

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肥料,从源头上抓好茶叶的卫生质量安全,开展茶叶害虫无害化治理。

科学生产,稳定质量,进一步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稳定茶叶等级质量,严格卫生农残标准。

实现加工设备、工艺、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标准化,大力研发茶叶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二)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龙头企业具有规模效益的优势,表现在:供货数量大、质量稳定、标准统一、信誉度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

在茶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

那些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多(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劳动生产率高的茶叶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等企业,对于带动茶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根据我市茶产业的特点,建议推广“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这种半松散半紧密型的联合方式,即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组建集团公司,通过资本营运和资产重组,形成茶叶经营专业公司的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茶农连接起来,建立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龙头企业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茶叶基地,基地加农户。

这种方式往往带有专业合作性质,通过利润纽带或产权纽带等形式把企业和农户连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二是加快茶产品深加工步伐。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根据国内外茶叶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特点,鼓励工商企业投资茶叶深加工领域,加快开发速溶茶、液态茶、保健茶、药用茶、食品茶等,重点发展茶多酚、茶色素、儿茶素等医药、化工原料,通过精深加工,提升茶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三)整合茶叶品牌资源,实施品牌质量推进战略做好做大做强茶产业,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必须走规模化、品牌化之路。

当前,茶叶市场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茶产业、茶叶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培育有特色、知名度高的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