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是穴斜刺的针法 2010-3-1
阿是穴针刺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原理
阿是穴针刺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原理马士龙【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and its mechanism.It implies that Ashi acupuncture can strengthen the assembling of contractile proteins,enhance the recovery of contraction structure,and then treat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with stable and lasting effects.%介绍了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概念及其机制。
认为针刺阿是穴可以加强收缩蛋白的组装、合成而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从而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其作用持久稳定。
【期刊名称】《菏泽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阿是穴;针刺;延迟性肌肉酸痛;治疗;原理【作者】马士龙【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2大多数人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认为运动后的骨骼肌的损伤与酸痛是自由基与乳酸产生的结果,乳酸的堆积会造成肌肉酸痛,然而相关研究发现乳酸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通过糖异生等一系列的再利用,在运动过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对机体产生影响.由此产生了以卢鼎厚等学者为代表的骨骼肌蛋白质的微细结构降解学说,他们认为运动训练后,骨骼肌的肌纤维蛋白结构的降解是导致肌肉酸痛的原因,并根据该理论提出了运用阿是穴针刺法治疗肌肉酸痛的学说.1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机制1.1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几种学说以前,对于骨骼肌的损伤机制多停留在外力性的损伤或慢性的肌组织中的微细损伤机制上.对于肌肉的酸痛和僵硬,无非是认为乳酸堆积,肌肉失水的结果,对于肌肉的僵硬,也曾想过是由于人体在剧烈的长时间运动后,根据肌丝滑行理论,肌丝之间因为交互收缩而缠绕在一起,甚至打结,原先的正常排列顺序变乱,肌丝不能正常的滑行,即不能正常的收缩,致使已经收缩变化了的肌肉无法恢复正常的长度和秩序,导致肌肉僵硬、运动能力下降.相对于卢鼎厚的观点,这种观点偏向于宏观.延迟性肌肉酸痛这一概念由hugh在1902年提出,定义为超过习惯负荷的运动训练或体力劳动引起骨骼肌工作后出现延迟性酸痛,并伴有肌肉僵硬,收缩和舒展等工作能力下降,他在提出这一概念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假说,认为肌肉损伤是由于肌肉或结缔组织断裂所引起的黏连撕裂所致.De Vries H根据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提出骨骼肌延迟性酸疼是由“局部缺血—痉挛—再缺血”的恶性循环的结果,即运动导致肌组织内缺血刺激肌肉的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痉挛,肌肉痉挛又引起血管收缩,进一步导致肌组织的缺血.随着研究的进展,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学说大概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即机械性损伤和代谢紊乱损伤,机械性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运动负荷过大,超过肌肉承受能力,而造成的力学致因的运动性损伤[1].代谢紊乱学说主要是通过检测观察到大负荷运动过后机体的一系列生化指标的变化,诸如ATP的合成障碍,肌糖原的再生障碍,自由基生成增多且超过了机体自身的氧化防御能力,氢离子的生成增多,钙离子的过度积累和线粒体的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这就是代谢紊乱学说的主要机理.但是这两种学说所包含的各自分类学说都不能完全说明肌肉的损伤机制,即使门派之间有排斥,他们所暗含的内容却互补、互依.目前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成因主要有膜损伤学说、细胞骨架破坏、临近肌节受力失衡、钙离子的代谢紊乱、自由基的损伤学说.1.2 阿是穴针刺疗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机理的解释上述几种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机制,除了机械损伤学说,大都与卢鼎厚教授所提出的蛋白质降解学说有着一定的联系,他们是从微观的层面对肌纤维蛋白结构降解给予了解释.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卢鼎厚教授曾在电镜下做过实验观察,运用免疫蛋白标记法,提取肌丝M线的蛋白,经过纯化后制成血清,然后以胶体金为标记物,对人体在极限负荷量运动后M线蛋白上的标记密度进行观察,发现标记蛋白的密度明显下降,反而M线周围的蛋白标记密度上升,这说明运动后肌丝蛋白开始发生降解分离.在电镜下观察到M线溶解消失,肌丝变短凹陷,Z线扭曲甚至断裂,这就证明了他的观点[2].2 阿是穴针刺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2.1 阿是穴针刺疗法的实验证明阿是穴斜刺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部分,书中提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意思就是哪痛扎哪,以肌肉的最痛点或最硬处下针.实验结果也表明,不用电针、温针,也不用附带任何的手法,无需留针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用这种阿是穴斜刺针法治疗肌肉损伤具有疗效高、见效快、疗效稳定持久、疗程短、费用低、操作简便等突出优点.对于阿是穴疗效的证明,卢鼎厚教授曾经做了一个实验,运用免疫蛋白标记法,提取肌丝M线的蛋白,经过纯化后制成血清,然后以胶体金为标记物,对人体在极限负荷量运动后M线蛋白与对照组的对比来确定阿是穴针刺疗法的疗效,对照组为没有斜刺疗法的同侧肌肉,发现没有进行治疗的肌肉中M线上M蛋白的标记物密度下降,两侧周围的免疫蛋白标记数量分布较多.而经过治疗的一组的M线上的M标记蛋白密度和数量变化不大,这就说明了阿是穴斜刺法在治疗肌肉酸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3].2.2 阿是穴直刺与斜刺的效果对比对于直刺与斜刺的效果对比,卢老师也做了一个实验,分为四个实验组,直刺、斜刺、两个对照组.实验间隔半个月受试者大负荷运动后24 h活体取样,在活体电镜下观察肌纤维的变化,一组予以直刺,一组予以斜刺,还有两个对照组——一个安静状态,一个运动后无针刺组.电镜下观察到运动后24 h内没有进行针刺的肌丝出现紊乱、稀疏、断裂、溶解灶、肌原纤维的Z线变宽等变化,还发现Z带变化是肌原纤维变化最大的一项,其它的变化均很小,所以可以把Z线变化看作是本实验中骨骼肌超微细结构的主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的作用可以使肌原纤维Z线的变化减少30%左右.在处理和比较直刺与斜刺效果的差别时,通过对比发现,斜刺比直刺对于Z线的效果作用要好,差异显著.而直刺与斜刺对于肌丝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是由于Z带变化是本实验骨骼肌超微结构的主要变化,而肌丝变化较小,因此,可以认为在对治疗大负荷斜蹲后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的作用上,斜刺优于直刺[4].2.3 阿是穴针刺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机制根据骨骼肌损伤的机制,阿是穴斜刺的作用就是通过调整或促进肌肉收缩蛋白的转化使其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平衡而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因此,针刺是通过加强收缩蛋白的组装、合成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而且它的作用持久稳定[5].为了证明斜刺阿是穴的作用机制,排除神经和经络在针刺过程中对骨骼肌的调节作用,卢鼎厚教授特地做了一组蟾蜍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分别切除和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切断其膝关节以上的皮肤、肌肉、神经、血管以断离腓肠肌和整体的关系,在运动终板阻断后再进行断离的观察,甚至在离体腓肠肌的试验中都能观察到斜刺对促进腓肠肌收缩能力恢复的显著作用.上述研究表明针刺所起到的恢复作用不依赖于神经、体液、经络的调节[6].对于针刺的作用机制,卢鼎厚教授还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胞浆内的钙离子浓度来恢复损伤,胞浆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会激发磷脂酶A和一系列的蛋白水解酶的激活,蛋白水解酶会降解肌组织的蛋白质,继而对肌肉产生影响.在实验中,针刺实验组的肌原纤维,该胞浆内的钙离子浓度迅速降至对照组水平,而肌质网内的钙离子水平变化不大,此时胞浆内的钠离子水平迅速上升,甚至高于对照组未针刺肌肉.钠离子增高的机制是Na/Ca交换机制,来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电荷的平衡.这说明针刺的降钙作用治疗肌肉损伤与肌浆网的摄钙无关,超微肌纤维结构观察表明,随胞浆钙浓度下降,肌肉结构变化显著缓解,说明针刺的降钙作用很可能是抑制运动性肌肉损伤,加快肌肉结构恢复[7].3 结论3.1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蛋白质降解机制和恢复原理肌肉延迟性酸痛的机制是由于组成骨骼肌的蛋白质成分被降解,导致骨骼肌超微细结构的变化、溶解、断裂所引起的症状.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并不是单单的消耗降解蛋白质,在蛋白质消耗的过程中,也通过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合成蛋白质,这就为日常训练提供了依据,怎样才能平衡蛋白质的消耗与合成之间的关系,安排合理训练计划是今后教练员要探寻的一个问题.训练前的准备活动有助于减少蛋白质的消耗,训练后静力性的牵张放松练习,有助于帮助机体蛋白质的合成速率,这为训练中重视准备活动与训练后整理活动提供了另一种理论基础.肌肉的训练超出了习惯性负荷较短的时间后,机体通过自我调节、能量与营养的补充可以对机能形成超量恢复,原先受伤的肌微细结构被修复.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负荷时间,超出了肌微细结构的应力承受能力,未等到机体的自我修复便造成了肌肉的损伤.3.2 阿是穴针刺治疗肌肉延迟性酸痛的优点对于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阿是穴斜刺的作用是通过调整或促进肌肉收缩蛋白的转化使其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平衡而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因此,针刺是通过加强收缩蛋白的组装、合成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而且它的作用持久稳定,通过实验证明,斜刺效果优于直刺.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周越,王瑞元.骨骼肌运动性疲劳乳酸机制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518 -521.[2]卢鼎厚.骨骼肌损伤的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7(2):23 -28.[3]卢鼎厚.人体运动功能和肌肉损伤[J].体育与科学,2006,27(5):65 -70.[4]王智忠.新兵初训发生迟缓性肌肉酸痛的原因分析与处置[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4):303.[5]张建国,卢鼎厚.针刺(直刺、斜刺)对大负荷斜蹲后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J].体育科学,1988(1):61-64.[6]屈竹青,卢鼎厚.针刺对延迟性肌肉结构损伤过程中肌浆网、肌膜Ca,Mg-ATP酶及肌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7(1):33 -37.[7]屈竹青,卢鼎厚.长时间电刺激引起肌肉结构损伤过程中细胞内各种元素的分布[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4,10(2):121 -124.。
阿是穴斜刺的针法和诊断
阿是穴斜刺的针法和诊断阿是穴斜刺对针具的特殊要求由于受伤后的肌束会变成程度不同的僵硬条索;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上,对肌肉劳损的治疗又需要斜刺进入,因此:这就决定了斜刺使用的针具要具有下述特点:对针的质量要求:不锈钢制、粗一些(26-23号毫针)、硬度高、弹性好针尖的改进;针具的规格:目前主要用2.5寸和4寸两种长度,对脂肪层薄的浅层肌肉可以考虑1.5寸针,对胖人深层的肌肉可能需要6寸;针具的种类:不带塑料套管和有塑料套管的针具。
进针点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主诉、对于主要运动障碍的肌肉工作分析和触诊的结果,确定主要受伤肌肉最硬、最痛点的位置、主要受伤肌肉的走向、层次的深浅,沿肌肉的长轴,选取离最痛点有适当距离的一点为进针点。
浅层肌肉的进针点离最痛点比较近;深层肌肉的进针点离最痛点的距离就比较远。
一般情况下,进针点要选在肌束最硬或最疼点的近心端,也就是说进针以后是针是从进针点刺向离“心”更远的方向刺进最硬或最疼点。
在大腿、上臂和前臂的上部既可以把进针点选在肌束最硬或最疼点的近心位置,从近心刺向远端的最硬或最疼点,也可以从远心刺向近心的最硬或最疼点;对肩部的三角肌,如果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接受治疗,进针点都选在最硬或最疼点的上方,从上向下斜刺。
对颈部后面的浅层肌肉条索、背部和腰部的竖脊肌的针刺治疗的进针点都是选在最硬或最疼点的上方。
斜方肌肩部损伤肌束的进针点都是选在最硬或最疼点的远端,由于斜方肌是处于皮下浅层的肌肉,所以进针点都取得离最硬或最疼点比较近,同时要特别注意:一方面由于斜方剂的技术是从颈部斜行向下终止在肩胛骨上、另一方面肺尖大约是在肩部皮下3厘米的地方,因此,进针过皮以后需要下压针柄使针沿斜方肌平行方向向上,在触到斜方肌表面以后,调整针尖的指向,略微用力刺入斜方肌束即可,万勿透刺,患者感到酸胀肌束就会变软,效果很好。
但医生必须有绝对准确控制针的走向能力时,才可以在肩部和上背部应用这一针法,以保证安全。
其它肌肉治疗时的进针点选择,将在对这些肌肉的治疗的时候具体说明。
斜刺法——精选推荐
斜刺法所谓“阿是穴斜刺”就是把针灸针直刺过皮至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以后,将针体倾斜并调整针尖的指向,使针斜行刺入损伤肌束的治疗方法。
山西一位医生用阿是穴斜刺温针治疗肌肉劳损疗效显著。
这种疗法源自2000年前《灵枢经》的《经筋第十三》和《官针第七》中的记载:对肌肉损伤的治疗时要“以痛为腧”,就是后世所谓的“阿是穴”;针法中的“浮刺”、“合谷刺”等都是斜刺。
由于肌肉损伤的特点,在使用和继承这一方法的过程中,把“以痛为腧”发展为“以损伤的肌束为主、疼痛为辅”确定阿是穴,“浮刺”、“合谷刺”等斜刺针法不变,但在针尖刺入损伤肌束的最硬(或最疼)的部位里,患者会感到酸涨或酸涨缓解后即可退针,基本上并不留针,也不需要用火针、温针、电针或其他辅助手法。
这一疗法对治疗急性和慢性肌肉损伤、对不同年龄、性别、优秀运动员和青少年运动员,工厂的职工,教师、干部、中老年人以及外国患者的急性或慢性肌肉损伤的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他们恢复了正常的训练、工作和生活。
三十年来的临床实践结果表明:这一疗法具有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疗效持久稳定、费用低、操作简便等突出优点。
用免疫电镜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阿是穴斜刺是通过加强收缩蛋白的组装、合成,促进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的。
由于阿是穴斜刺是通过促进结构恢复正常而使运动功能恢复、疼痛缓解,因此这一疗法具有稳定持久的疗效而不是一时性的麻醉镇痛作用。
对于针刺治疗肌肉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联想到针刺疗法的作用究竟是主要是治痛或镇痛还是治病?病可能有痛,但痛是病征、是结果,不是原因。
但是仅仅不感到疼痛常常不等于病治好了。
因此,应该为针刺疗法的作用主要在于治病,病好了痛就消失了。
多年以来,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于目前还不能治愈并伴有疼痛的疾患应用镇痛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是必要的。
是不是应该主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怎样使组织结构恢复正常的研究?。
治疗疱疹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疱疹的方法有哪些疱疹,一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出现,里面充满液体。
带状疱疹怎样治疗?疱疹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疱疹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疱疹治疗方法1无环鸟苷:此药可减轻全身症状和疼痛,缩短病程,一般口服即可,严重者可静脉注射;2异丁苯丙酸:有抑制疱疹病毒的作用,口服用药;3病毒唑:可减轻症状;4病毒灵(吗啉呱);5阿糖胞苷。
均可酌情选用。
6维德思(盐酸伐昔洛韦片):口服后吸收迅速并在体内很快转化为阿昔洛韦,其抗病毒作用为阿昔洛韦所发挥。
主要用于带状疱疹。
7丽科杰(咪喹莫特乳膏):其活性成分为咪喹莫特,主要用于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
8奇正(青鹏软膏):有效用于痛风、湿痹、“冈巴”、“黄水”病等引起的肿痛发烧,疱疹,瘟疠发烧等。
另外,还可采用民间偏方治疗:1.老茶树叶适量,晒干,研成细末,以浓茶水调和。
涂搽患处。
每日 2~3 次。
2.鲜甘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将甘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敷于患处。
3.鲜柿叶适量,捣烂取汁,涂于患处,干后再涂,每日 3~4 次。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一)治疗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消炎,缩短病程、预防感染。
1.全身治疗(1)抗病毒药物:尽早应用伐昔洛韦(万乃洛韦)、泛昔洛韦,这两种前体药比阿昔洛韦口服生物药效率高,小剂量产生的血液中药物浓度高。
二者经口服所达到的血清中抗病毒活性浓度所需时间均比通过静脉点滴阿昔洛韦所需时间短。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有较强抗疱疹病毒作用,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干扰DNA合成。
早期应用可减少新疹形成,抑制疼痛,制止病毒扩散,减少内脏损害发生。
口服200mg,5次/d,连续1周,亦可用5mg/kg静脉滴注,3次/d,持续5~10天。
用阿糖腺苷,可干扰疱疹病毒DNA早期合成;口服15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天。
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聚肌胞因价格低廉也可选用。
阿是穴
穴位分类名
01 基本简介
0床运用
基本信息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 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 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所以,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 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基本性能
基本性能
1.1反应病候
在疾病的情况下,人的体表出现阿是穴,它具有反应疾病的性能。肌肉、筋骨、脏腑发生病变,都会在人体 相关的部位反应出阿是穴。如:颈椎病,在病变的棘突水平两侧;肩周炎,在肩的周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突 出椎间盘棘突水平两侧;腰椎横突症,在腰椎病变的横突附近;人体某部损伤,在伤的局部;肝病,在肝区;脾 大腹胀,在左肋下;肾病,在背部肾区等部位均可出现阿是穴。这些阿是穴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
1.2反应物的聚结处
阿是穴不但反应疼痛,而且在疼痛的部位,出现条、扁平、圆形、椭圆、条索等形状反应物;腰椎病,在两 髂骨上缘痛点出现圆状、椭圆状反应物;足痛不履地,在足弓内侧痛点出现条状反应物;风湿性关节炎,在膝周 围疼点出现条状反应物;胃痛,在腹部痛点皮下出现条状反应物;肠痛,在小腹痛点皮下出现椭圆或条状反应物 等。这些反应物随病的发展而结聚。具有反应病的轻重和病程长短的性能。临床观察:病程越长反应物越大。临 时出现的病症只有痛点而无反应物。凡有反应物的部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基本简介
“阿是穴”疗法的用处和局限
“阿是穴”疗法的用处和局限导读:本文是关于“阿是穴”疗法的用处和局限,希望能帮助到您!中医针灸术里,有一种叫做“阿是穴”的穴位,不属于《针灸甲乙经》上的经络穴位名录,但也会被医者用到。
据说这种穴位的来由是,哪儿痛,医生用手一按,患者应声叫:“啊——是!”而得名。
显然,如果拿针治病的人,只知道扎阿是穴,就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疗法。
古来医人类似于医国,只扎阿是穴的现象,在乡村治理方面也不鲜见。
已经有许多年了,在所谓的“三农问题”中,农民负担问题最为人们所关注,农民叫,大小媒体叫,某些递折子的学者更是嚷得凶,中部地区出现的少数群体性农民抗争,成了他们博取上头垂顾的资本。
没错,农民的负担是重,有些地区已经重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对于农民来说,对自身遭际最直接的感受,也就是他们的负担,但是,是不是将加在农民头上的所有负担,包括作为公民所应交纳的起码的税收统统减掉,农民就会从此富裕起来呢?所有了解中国农村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农民负担问题只是现时农村问题的表象,就事论事,无论以税费改革还是以补贴的方式解决之,都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阿是穴疗法,充其量只是暂时从精神上缓解痛苦。
近来,政府对于农民负担的“旱情”施下不少雨露,农业税的取消,补贴的到位,让饥渴中的农民喜出望外。
一位朋友告诉我,最近他下去调查发现,农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好事居然是真,有的农民甚至怀疑是不是要打台湾了,所以(中央)才对他们这么好。
不过,上面的雨露固然令农民有望外之喜,但比起近来粮食涨价所带给农民的实惠,却有小巫大巫之别,也就是说,减税和补贴只是减轻了农民的被剥夺和被抛弃感,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的,还是来自市场的粮食涨价。
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具体的说,是如何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只要存在增收的客观因素,比如粮食的涨价,或者技术条件的改善,比如种子的改良、养殖和种植技术的输入、贷款的增加等等,都可以部分地实现目标。
针灸治疗学复习题__各论_第五章——骨伤科病证
第五章骨伤科病证第一节据伤一、填空题1.扭伤的治则是、,针刺为主,泻法,陈伤者可。
2.膝部扭伤可取、、、、。
二、选择题(一)A型题1.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颈部扭伤的基本处方A.大椎B.天柱C.风府D.风池E.后溪2.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腰部扭伤的基本处方A.肾俞B.腰阳关C.腰奇穴D.委中E.阿是穴3.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膝部扭伤的基本处方A.膝眼B.鹤顶C.风市D.梁丘E.阳陵泉4.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是治疗踝部扭伤的基本处方A.解溪B.委中C.昆仑D.申脉E.丘墟(二)B型题A.后溪B.委中C.阳陵泉D.合谷E.阳池1.以上穴位用于治疗膝部扭伤的是( )2.以上穴位用于治疗颈部扭伤的是( )3.以上穴位用于治疗腕部扭伤的是( )(三)D型题1.扭伤的治则是( )A.通经活络B.消肿止痛C.祛风散寒D.行气止痛E.调和气血2.下列有关扭伤的针灸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以扭伤局部及邻近取穴为主B.阿是穴不适用于治疗扭伤C.陈旧性损伤可在针刺的基础上加灸D.陈旧性损伤不可加灸E.刺络拔罐疗法将加重病情(四)X型题1. 治疗腕部扭伤的基本处方包括( )A.阳池B.大陵C.阳谷D.阳溪E.外关2.治疗膝部扭伤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A.膝眼B.鹤顶C.梁丘D.阳陵泉E.丘墟3.治疗腰部扭伤的基本处方取穴有( )A.肾俞B.承扶C.腰阳关D.解溪E.委中4.肘部扭伤可取( )A.曲池B.小海C.天井D.少海E.阳谷5.扭伤可采用( )A.针刺B.刺络拔罐C.耳针D.穴位注射E.以上均错三、改错题治疗扭伤早期应热敷。
四、简答题1.试述扭伤的针灸治则。
2.试写出针灸治疗腕部扭伤的基本处方。
五、问答题1.试述治疗扭伤的针灸操作。
2.如何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扭伤?六、病案分析题王某,男,20岁,学生,2002年4月8日初诊。
患者昨日下午因打球不慎扭伤外踝部,当时即剧烈疼痛,用红花油等药外涂,症状未有减轻。
阿是穴的不同取穴法与临床应用
阿是穴的不同取穴法与临床应用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即《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
意思是根据痛的部位来定穴。
它既无具体的穴名,又无固定的位置,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疼痛性病证。
阿是穴是腧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一类腧穴,弥补了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是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典型体现,在针灸临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阿是穴源流阿是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灵枢·经筋》中有13处“以痛为输”的描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作为十二经筋病证的针刺治疗原则,出现在每条经筋病之后。
但“阿是穴”一词最早由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千金要方·灸例第六》曰:“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
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由此可知,阿是之法治病早已在吴蜀之地盛行,但当时无人命名,直至孙氏对吴蜀人民施行的阿是之法加以总结,结合他跛涉民间、四处行医的临床经验,将其整理并记录下来。
2 阿是穴取法由于人体感受病邪时,机体呈现出来的异常反应不同,因此阿是穴有多种表现。
其中,寻找压痛点是最常见也是临床应用最多的取穴方法。
现代临床基本上把“以痛为输”“阿是穴”“不定穴”和“天应穴”的含义等同起来。
《灵枢·背腧》:“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和《素问·缪刺论》:“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也是指通过按压,寻找压痛点,并以此取穴。
以舒适感作为取穴依据。
《千金要方·灸例》曰:“凡孔穴在身……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
可见,“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都可以作为阿是穴的取穴部位。
结合前文所言“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而知舒适感也是阿是穴的取穴依据。
《内经》中亦有此类记载,《灵枢·五邪》云:“邪在肺,则病皮肤痛……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即是通过按压寻找能使患者感到舒服的部位进行施术。
肌肉损伤的阿是穴斜刺治疗 PPT
反复的过度负荷导致
肌肉结构相对稳定的改变
突然的 过度负荷
适度地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 通过休息、调整等的重复复锻炼
导致合成代谢增强
慢性肌肉损伤(肌肉劳损) 急性肌肉损伤 结构增强、 功能提高
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和针刺后收缩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超过习惯负荷的肌 肉活动后收缩结构
和功能的改变
适度的活动并 注意调整后续 的活动和休息
肌肉损伤 是由于过度的肌肉工作所引起的肌肉 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改变。
肌肉损伤的病因: 过度劳累。
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活动后收缩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变化
显著超过习惯负荷的活动后由于诱发 收收缩蛋白的降解优势导致缩结构和 功能的改变并伴有显著的延迟性酸疼
适度的活动并注意调 整后续的活动和休息 由于合成代谢增强
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机理
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
延迟性收缩结构改变
包 括 Z - 线、 M - 线、 粗 丝 和 细 丝 等
肌肉硬度增高、 收缩和伸展功能降低
运动功能障碍 延迟性肌肉酸痛
收缩结构改变的延迟性特征
工作前
工作后即刻
工作后10小 时
工作后24小 时
肌肉损伤的机理: 主要是由于重复过度的肌肉工作引起 收缩蛋白的分解代谢(降解或解聚) 优势导致收缩结构和功能发生相对稳 定的改变。
肌束为腧”; 不用“燔针”或“温针”,仅仅把针准确地斜行刺入 损伤 的肌束; 就可以立即观察到条索软化、疼痛缓解、功能恢复以
及后续以一损定伤时肌间束缓为腧慢穴出的现的阿完是全穴恢复- 。斜刺
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突出优点:
适用于一切人的急性和慢性肌肉劳损 疗效高、见效快、 疗程短、疗效持久稳定、 费用低、操作简便。
疾病蛇传
所谓“蛇传”,就是带状疱疹,俗称繁多。
推荐一文,供你参考:带状疱疹〖定义和概述〗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好发年龄中老年居多。
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
病程一般为半个月左右。
好发部位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
皮疹特点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
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
自觉症状自觉疼痛,剧烈难忍。
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
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
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水泡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逐渐吸收,干痼。
愈后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着。
〖诊断〗簇集成群水疱,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在明显的神经痛,伴局布淋巴结肿大。
中间皮肤正常。
很少复发。
〖治疗〗原则止痛,消炎。
保护局部,防止感染止痛,息斯的明,VitE300 mg/日抗病毒,无环鸟苷,0.2/次,3/日局部:1-2 %龙胆紫外涂。
预后有自限性,愈后可留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
可留后遗神经痛。
七、几个发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一)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可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在结膜乃至角膜上出现水疱,可发生溃疡性角膜炎,愈后形成角膜云翳而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致失明。
肌肉劳损和阿是穴斜刺
肌肉劳损和阿是穴斜刺卢鼎厚(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经筋网[摘要] 肌肉劳损无论在日常生活、工作劳动和文体活动中都是多发常见,却至今没有受到医学界和全社会关注,具体表现在:没有医学院校开设和肌肉损伤有关的专门课程;没有医院设有治疗肌肉损伤的专门科室;在医学科学和劳动卫生的研究机构很少关于肌肉损伤防治的系统研究;国内外也很少关于肌肉损伤的专题研讨。
这种现状显著地影响着对肌肉损伤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通过学习山西一位医生用“阿是穴斜刺温针”治疗肌肉劳损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灵枢》部分就已有记载的治疗的方法:把“阿是穴”从“以痛为腧”发展为“以劳损的肌束为腧”为主、“以痛”为辅;这就是“以劳损肌束为腧穴的阿是穴- 斜刺。
36年来运用这一针法治疗日常生活、工作劳动和文体活动中的肌肉劳损的疗效证明,这一疗法具有: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疗效持久稳定、费用低、操作简便等突出优点。
肌肉劳损的病因是过度劳累。
肌肉劳损是由于重复过度的肌肉活动所引起的肌肉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改变。
过度劳累不仅引起肌肉和骨关节损伤影响身体姿势和活动能力而且还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应该大力加强适度的和过度的肌肉活动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普及和推广相关的实践和研究的成果、使适度的、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集思广益、博采古今中外之长,推广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医学、体育以及各类学校开设肌肉损伤的病因、预防和治疗的课程;在各级医院开设肌肉损伤专科门诊,帮助广大的肌肉损伤患者康复!肌肉损伤的种类:肌肉损伤可以区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大类;闭合性损伤又有挫伤和拉伤之分;挫伤是肌肉受到撞击引起的;人体在维持身体姿势和完成各种活动的时候都要克服各种外力的牵拉,而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地改变身体姿势和完成各种活动中度过的;肌肉在重复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得到增强或者因为过度的活动出现损伤,我们把由于受到过度的外力牵拉所引起的肌肉损伤叫做肌肉拉伤或肌肉劳损。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
一、体针】(一)取穴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
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
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
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
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
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
【二、穴位激光照射】(一)取穴主穴:分2组。
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
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
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
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
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
【三、耳针】(一)取穴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技能-3.中医技术操作一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技能-3.中医技术操作一[问答题]1.迎香(Yíngxiāng,LI20)手阳明大肠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江南博哥)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局部病证:鼻塞、鼽衄、口歪;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问答题]2.地仓(Dìcāng,ST4)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问答题]3.下关(Xiàguān,ST7)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面口病证: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②耳病证:耳聋、耳鸣、聤耳。
操作:直刺0.5~1寸。
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问答题]4.足三里(Zúsanlǐ,ST36)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①胃肠病证: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②下肢痿痹;③神志病证:癫狂;④外科病证:乳痈、肠痈;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2寸。
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问答题]5.条口(Tiáokǒu,ST38)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操作:直刺1~1.5寸。
[问答题]6.地机(Dìjī,SP8)足太阴脾经;郄穴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①妇科病证:痛经、崩漏、月经不调;②脾胃病证:腹痛、腹泻;③脾不运化水湿病证:小便不利、水肿。
卢鼎厚老前辈发明的阿是穴斜刺法,治疗疼痛非常棒的一项技术
卢鼎厚老前辈发明的阿是穴斜刺法,治疗疼痛非常棒的一项技术阿是穴斜刺对针具消毒的要求由于劳损的肌束会变成程度不同的僵硬条索,因此,斜刺使用的具要不锈钢制、粗一些(26号毫针,直径0.52mm; 23号毫针,直0.60mm)、硬度高、弹性好,针尖已由突然变尖改为逐渐变细、变尖。
针的长度:主要用1.5寸、2.5寸和4寸三种,对脂肪层薄的浅层肌肉可以考虑1.5寸针,对特别肥胖的患者,深层的肌肉治疗可能需6寸针;针具有不带塑料套管和有塑料套管两种。
手的消毒:由于治疗时手要持针和接触患者皮肤,因此取针前要把双手清洗干净,并用75%酒精消毒;患者的进针点酒精消毒;然后取针、准备进针。
阿是穴斜刺进针点的选择在确诊患者的症状是由于肌肉劳损引起的,根据患者的主诉、对于主要运动障碍的肌肉工作分析和触诊的结果,明确主要受损肌束最硬最痛点的位置,沿肌束的长轴,选取离最痛点有适当距离处为进针点。
浅层肌肉的进针点离最痛点比较近,深层肌肉的进针点离最痛点的距离就比较远。
一般情况下,进针点要选在肌束最硬或最痛点的近心端,也就是说进针以后针是从进针点刺向离“心”更远的方向刺进最硬或最痛点。
在大腿、上臂和前臂的上部可以把进针点选在肌束最硬或最痛点的近心位置、从近心刺向远端的最硬或最痛点;个别少数的肌肉,例如:阔筋膜张肌、斜方肌,就需要(也可以)从远心端刺向近心端的肌腹或最硬、最痛点。
对肩部的三角肌,如果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接受治疗,进针点都选在最硬或最痛点的上方,从上向下斜刺。
对颈部外侧和后面的浅层斜方肌条索、背部和腰部的竖脊肌的进针点,一般都是选在最硬或最痛点的上方。
对斜方肌的针刺治疗,由于斜方肌是处于皮下浅层的肌肉,肩部斜方肌劳损肌束的进针点都是选在最硬或最痛点的远心端,进针点都取得离最硬或最痛点比较近。
同时要特别注意:由于斜方肌是从颈部斜行向下终止在肩胛骨上、肺尖大约是在肩部皮下3cm的地方,因此,进针过皮以后需要下压针柄使针沿斜方肌平行方向--向内、向上,触到肌束最硬点表面以后,术者用拇指和食指拿住针柄、中指指尖顶住针体持针,手保持着这一姿势略向前移以加大针体和肌束的角度,略微用力刺入肌束的最硬点即可,万勿透刺。
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卢鼎厚教授)
人体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损伤----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卢鼎厚从某种意义看,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地重复改变姿势和完成动作中度过的。
在重复肌肉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促使肌肉的结构增强、功能提高,也可能导致肌肉损伤。
本文所提到的肌肉损伤主要指肌肉拉伤,特别是慢性肌肉拉伤,在运动、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所有的肌肉活动中都是多发常见的。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中肌肉损伤超过50%。
很多运动员由于过度劳累导致肌肉损伤而影响提高甚至丧失运动能力。
在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肌肉损伤也都是多发常见的。
老年人一旦发生由于肌肉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而使活动困难,会加重了老人的心理负担和加速衰老过程。
肌肉损伤迄今仍是没有受到关注的医学问题。
肌肉损伤时会形成程度不同的僵硬条索、收缩和伸展功能下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和酸疼感觉。
由于肌肉结构改变的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和酸痛的程度也不一样。
轻度的改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几乎感觉不到有些甚么异常。
随着结构改变加重,肌束条索的僵硬程度提高,有时也仅在触压这些比较僵硬的肌肉条索时才有酸痛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逐渐感到完成同样的活动时有关的肌肉比较容易出现酸涨感觉,工作能力有下降的趋势。
由于受影响的肌肉对于维持姿势和完成工作的作用不同,有的对生活工作并无大碍,但情况严重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即使如此,一般情况下肌肉损伤不会有致死的威胁。
因此,在没有显著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患者并不急于就医。
对于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界来说,很多危及生命的疾病显然会优先吸引人们的关注。
由于肌肉损伤迄今还没有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因此,时至今日关于肌肉损伤问题在医学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在医院也没有专门治疗肌肉损伤的科室,很少有涉及肌肉损伤的研究。
因而影响肌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表现在在诊断方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明辨病征的主次。
究竟主要的病征是疼痛还是运动功能障碍?一旦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和疼痛时,医患双方都倾向关注疼痛、忽视运动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是穴斜刺的针法
阿是穴斜刺对针具的特殊要求
由于受伤后的肌束会变成程度不同的僵硬条索;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上,对肌肉损伤的治疗又需要斜刺进入,因此:这就决定了斜刺使用的针具要具有下述特点:
对针的质量要求:不锈钢制、粗一些(26-23号毫针)、硬度高、弹性好针尖的改进;
针具的规格:目前主要用2.5寸和4寸两种长度,对脂肪层薄的浅层肌肉可以考虑1.5寸针,对胖人深层的肌肉可能需要6寸;
针具的种类:不带塑料套管和有塑料套管的针具。
进针点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主诉、对于主要运动障碍的肌肉工作分析和触诊的结果,确定主要受伤肌肉最硬、最痛点的位置、主要受伤肌肉的走向、层次的深浅,沿肌肉的长轴,选取离最痛点有适当距离的一点为进针点。
浅层肌肉的进针点离最痛点比较近;深层肌肉的进针点离最痛点的距离就比较远。
一般情况下,进针点要选在肌束最硬或最疼点的近心端,也就是说进针以后是针是从进针点刺向离“心”更远的方向刺进最硬或最疼点。
在大腿、上臂和前臂的上部既可以把进针点选在肌束最硬或最疼点的近心位置,从近心刺向远端的最硬或最疼点,也可以从远心刺向近心的最硬或最疼点;对肩部的三角肌,如果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接受治疗,进针点都选在最硬或最疼点的上方,从上向下斜刺。
对颈部外侧和后面的浅层肌肉条索、北部和腰部的竖脊肌的针刺治疗的进针点都是选在最硬或最疼点的上方。
斜方肌肩部损伤肌束的进针点都是选在最硬或最疼点的远端,由于斜方肌是处于皮下浅层的肌肉,所以进针点都取得离最硬或最疼点比较近,同时要特别注意:一方面由于斜方剂的技术是从颈部斜行向下终止在肩胛骨上、另一方面肺尖大约是在肩部皮下3厘米的地方,因此,进针过皮以后需要下压针柄使针沿斜方肌平行方向向上,在触到斜方肌表面以后,调整针尖的指向,略微用力刺入斜方肌束即可,万勿透刺,患者感到酸胀肌束就会变软,效果很好。
但医生必须有绝对准确控制针的走向能力时,才可以应用这一针法,以保证安全。
其它肌肉治疗时的进针点选择,将在对这些肌肉的治疗的时候具体说明。
消毒
由于持针时手要直接接触皮肤,因此取针前要把手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患者的进针点和自己的手。
然后取针并准备进针。
斜刺的步骤
持针和进针过皮:
用没有塑料套管的针具进针:由于斜刺所用的针比较长(一般人刺浅层肌肉或腰部肌肉可用两寸半针,臀部和大腿用四寸针;有些运动员或身体较胖的人相应还要长些)。
用没有塑料套管的针具进针:由于斜刺所用的针比较长(一般人刺浅层肌肉或腰部肌肉可用两寸半针,臀部和大腿用四寸针;有些运动员或身体较胖的人相应还要长些)。
由于持针时手要直接接触皮肤,因此取针前要把手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患者的进针点和自己的手。
然后取针并准备进针。
进针时,用持针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针柄,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距离皮肤1厘米左右处的针体,这样有利于控制针尖过皮的距离。
注意两手协同保持针体和进针的皮肤表面垂直,并协同用力垂直向下突刺。
要控制突刺的力量,既要保证过皮,又不可过皮后刺入过深影响改变针的倾斜角度。
两手协同垂直向下用力突刺。
要控制突刺的力量,既要保证过皮,又不可过皮后刺入过深而使改变针的倾斜角度发生困难。
如果出现过深就需要把针抽回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后再请写针体,继续进针。
用带塑料套管的针具进针:同样要在取针前把手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双手和患者的进针点的皮肤。
然后,从包装中取出针具。
这种针具包括塑料套管和管里的针,针比塑料管略长一点,以及针柄端卡住针柄的长三角形的塑料小卡片。
这个小卡片的作用是卡住针柄,保证针不会从套管里滑动。
取针时,首先要注意把针管保持水平并使针柄端略低于针尖段以避免取下卡片时针从套管滑落。
然后,持针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卡片和针柄把卡片和针柄从套管抽出,然后松开卡片,把卡片放在桌子上,这时持针手要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套管和针柄,辅助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距离套管针尖端的中下部,两手协同把套管的针尖端移到进针的皮肤表面。
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使套管垂直于进针点皮肤平面。
(如果套管倾斜,针尖就会斜行进入皮肤。
在针尖斜行穿进皮肤的情况下,继续垂直下压针体时,就很难让针尖穿过皮肤,还可能引起明显的疼痛并给调整进针方向增加困难。
)在保持套管垂直于进针点皮肤平面的条件下,用手指垂直叩击针柄头,使针尖刺进皮肤后,用辅助手把针管从针柄上端取出、同时用持针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针体的下端,中指在食指下方,中指的下缘离皮肤表面约有5毫米的距离。
然后,辅助手用中指、无名指和掌心握住针管,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拿住针柄。
如果叩击针柄后,针尖还没有刺过皮肤时,用持管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和持针手协同保持针体垂直、适当用力下压,使针尖垂直过皮。
由于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对针的阻力较小,所以刺入皮肤后阻力突然减小,反映了针尖已经过皮。
但要注意过皮后避免刺入过深而使改变针的倾斜角度发生困难。
继续进针—从过皮后到刺入较硬肌束条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进针过皮后,需要根据肌束条索在皮下的层次深浅,使针柄和针体倾斜并与皮肤保持适当的角度,使针能在皮下斜行刺入肌肉。
在进针过程开始,就需要了解针尖的方向,因此,用持管手的拇指或食指轻轻地放在进针点前方的皮肤上,帮助感觉和检查针尖的指向。
当感到针尖是按照预期的方向对准损伤肌束的最硬或最疼点时,就可以继续进针,使针尖接触肌束;如果感觉指向已经偏斜时,如果已经刺入较深,就须要把针尖缓慢地退回到接近进针点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或脂肪层中,重新调整针的指向。
方法如下:持针手把针柄轻轻拉向术者身体方向时,针尖指向就会向外移动;把针柄向外推时,针尖指向就会内移;持针手用拇指和食指拿住针柄、中指尖顶住针体,使持针手沿进针方向推移,可以使针尖向下;(注意:是整个手向前平移、不可有手腕和手有向后旋转的动作、因为手和腕的旋后动作会挑起针尖,使针尖向上。
)持针手把针柄下压时,皮下的针尖就会上移。
轻触在进针点前皮肤上的手指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针尖指向的各种改变。
留针
在一般情况下,当针刺入正常的肌肉时,只会感到针从肌肉中穿过,不会出现任何酸涨感觉;
但当针刺入损伤的肌束时,肌肉立即感到不同程度的酸胀。
当患者出现酸胀感觉以后就可以把针退到皮下,然后触诊复查,将会:发现:条索明显软化、压痛消失、功能明显恢复。
因此,当患者接受针刺出现酸涨感觉后,可以立即退针、不需要留针。
上述的观察结果也可以
看出:针刺后患者立即感到酸涨,反映已经刺中了损伤的肌束;症状的缓解反映损伤肌束的结构和功能出现恢复。
只有当刺入特别僵硬的肌束后退针时,有明显的滞针现象时,需要留针。
待针感随留针的时间延续而逐渐缓解减轻,在分段逐步把针完全退出。
在留针期间,不需要任何附加手法。
如果在刺入后出现持续不缓解的酸胀感觉,这种现象有时会在刺入皮肤较厚的部位时出现。
这种持续不缓解的酸胀感觉是由于针在皮肤中穿过的距离过长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针退到皮内,然后刺过皮肤后重新进针,这一现象就会消失。
退针
退针时,先只退到皮下,触诊原痛点及其邻近部位,如果原压痛点消失,而它的邻近部位仍有比较明显的僵硬条索和压痛,这时,可以改变进针方向,针刺其它仍有症状部位,等临近部位症状都得到缓解或消失以后,再把针完全退出。
如果在针刺后患者感到酸涨,退针到皮下以后,经触诊复查发现原有的僵硬条索仍然存在。
前次出现的酸涨感觉可能是刺中了原定目标附近的其它肌束。
因此,需要调整针的指向,争取准确的刺中原定的目标。
在退针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用另一支手的拇指放在进针点前,轻触皮肤,帮助感觉和检查针的走向。
了解进针和出针时针的走向,有助于感觉针体走向、促进准确针刺的能力提高。
出针
出针后如被刺肌肉仍有残存的酸胀“针感”,这种情况反映:在已经针刺的肌束附近还有其它的损伤肌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的承受能力较强,就可以继续针刺治疗那些在原痛点附近的损伤肌束。
如果患者承受能力较弱或本次针刺治疗已经结束,可以用指针法点揉尚未针刺的肌束,这种“酸涨感觉”即可能消失或显著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