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计划规划
十一五计划
十一五计划“十一五计划”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是我国历次五年规划的第十个五年计划。
该计划涵盖了2006年至2010年的时间段,旨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该计划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和行动路线。
其主要目标是加速现代化进程、促进广大人民的各项利益和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质量,达到“两个基本建设”(即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现代化)。
为实现这些目标,十一五计划提出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发展理念。
该计划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形成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外并举”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多项重要措施。
其中包括实施“两个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度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转变,经济结构从重工业、资源型产业为主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建立基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进经济社会统计制度改革,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结合,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振兴。
此外,计划还提出了多项重要任务,包括深化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扩大开放等。
这些措施和任务都是为了确保十一五计划的有序实施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十一五计划”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对国家各项事业的战略指导。
其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进步更是空前,对于巩固我国的发展成果、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7.13•【字号】豫政[2006]39号•【施行日期】2006.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06]39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铝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00六年七月十三日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煤化工是加工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关联度高的重化工产业,也是我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行业。
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对于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提高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和附加值,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我省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特制定本发展规划:一、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我省煤化工产业经过50余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和一定基础。
(一)总量初具规模,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2004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25亿元,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
甲醇产能达到100万吨,产量65万吨,居全国第一;合成氨能力达到474万吨,产量425万吨,化肥(折纯)产能400万吨,产量345万吨,均居全国第二;三聚氰胺产能达到4.5万吨,产量超过4万吨,居全国第一;甲胺燉DMF、焦油深加工等下游产品总量也居国内前列。
国家发改委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研究单位和大型煤炭企业编制了《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总结分析煤炭工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方针、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煤炭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炭企业重组,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煤炭科技教育,加强煤矿安全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矿区环境,提高矿工劳动保障和生活水平,解决煤矿历史遗留问题。
《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煤炭工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依据。
附件:《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七年一月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O七年一月前言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是指我市在“十一五”时期(2006年至2010年)制定的关于发展工业经济的规划。
这个规划的目标是在该时期内,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具体的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并发展新兴产业,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工业技术的进步。
3.加强环境保护。
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对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推动绿色工业发展,实现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企业管理能力培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注重发展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工业经济,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总之,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
基本情况和“ 五” 十 回顾
“ 十五 ” 期间 , 煤炭 产量持续增长 , 科
技 进 步 步 伐 加 快 , 资 主 体 趋 于 多元 化 , 投 大 型煤 炭基地 建 设取得 阶段 性成 果 , 大 型煤 炭 企 业 集 团 发 展 加 快 。 国 家 确 立 了
生产 能力20 万吨 、墙体 材料 的生产 能 90
力 5 亿 块 标 准 砖 。矿 井 水 产 生 量 4 亿 立 4 5 方米 , 利用 量 2 亿 立 方 米 。 0
煤炭工业 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行 业
管 理 职 能 分散 , 制 建 设 滞 后 ; 是 资源 法 二
开发秩序乱 , 资源回收率低 ; 是矿区环 三
好转 。“ 十五 ” 期间 , 国煤炭产量增长了 全
6 、%, 万 吨 死 亡 率 下 降 了3 .%。 0 5 97 百 92 2 0 年 , 国煤 矿 百 万 吨 死 亡 率27 1 全 .1 。其 中 ,
“ 五 ” 间 , 市 场 的 强 劲 拉 动 和 十 期 在 国 家 政 策 的 支 持 下 , 转 了 “ 五 ” 间 扭 九 期
建设规模严重 不足的局面 ,煤炭产 量年 均增 速达 1 %,保 障 了 国民 经济 发 展 。 1 20 年 , 0 5 煤炭产量2 亿 吨 , 0 0 2 比2 0 年增 长 6 . 在建规模44 97 %; 、亿吨/ , 九五 ” 年 是“ 末
国 有 重 点 煤 矿 09 9 .1 ,国 有 地 方 煤 矿 19 , . 3 乡镇煤矿518 9 .5 。
维普资讯
煤炭工业发展 “ 十一五” 规划
我 控 炭主 、 和 宏 五导业行强 善 调 年市发为 要 。 、 工体加 改 引 场展的 依 观 煤 重据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连接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重要产业,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不高;二是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三是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二、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具体目标包括:到 2010 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15:1;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 50 亿元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安全。
三、发展重点1、粮食加工重点发展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专用米、营养强化米、玉米深加工等。
推广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装备,提高粮食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2、油脂加工加强油料品种改良和种植基地建设,提高油料品质和产量。
发展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料的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油脂产品。
3、果蔬加工大力发展果蔬保鲜、速冻、脱水、罐头、果汁饮料等加工产品。
加强果蔬加工技术研发,提高果蔬加工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
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
我们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我们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家企 业 的平均 生产规 模达 到 3 0 万 吨 以上 ,生产集 00
( )继 续 推 进 墙 体 材 料 革 新 和 建 筑 节 能 工 中度提 高 到 3% 2 0 。前 5 家 企业生产 集 中度 提高 到 5 % 0 0 作 。以发展 复合 多功能 墙体材料 为重 点 ,加快 淘汰实 以上 。玻 璃工 业力争 形成 1 家大 型企业 集 团 ,前 0余
升 , 以应 对 日趋 激 烈 的市 场 竞 争 。 2、 需 求预 测 分 析
.
加值 年均增 长 8 ~ 1% % 0 ;力 争用 5 1 年 的时 间,基 ~ 0
广 大建材 企业将会 更加重 视战 略管理 、 商业模 式 本完 成建 材工 业主 要行 业产 业结 构 的调 整任 务 。 主要 建 材行 业 发 展 目标 见 表 2。
持续增长阶段:
的企业间联合和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的 “ 竞合 ”
建材 工业延伸产业链 , 发展加工制品业和加快提 高产 品档 次 、质量 将成 为 重要趋 势 ; 中部 和东北地区将成 为 “ 一五 ”期间建材 工 十
业 发展 的重点 地 区:
国内市场特别是建筑业、 房地产业的发展既给 建 模式 将 会 在 “ 一五 ” 期 间加速 推 进 : 十 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也提出了
维普资讯
主持人 : 梁广平
视点 ・ 热点关注
编者按 : 为更好 地 引导并促进建材行业持续 、健康 、 协调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编制 了 《 建材工业 “ 十
一
五” 发展规划纲要》 并于 日前 印 , 发 本刊现摘要发表, 以
飨读者
建筑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将获得长足发 展,节能环保、健康促进、复合多功 能将成为这些材 l、面临 的形 势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下)
果 蔬汁主剂 ;建立既与 国际接轨又适 合 中国国情的
条等脱水 产品 ,扩 大脱水马铃 薯 、洋 葱、胡萝
果 蔬汁加 工全程 质量安全控 制体 系 ,并进行 产业化 等大 品种生 产规模 。重点在东 南沿 海 出 口基 地进行 加 工业布局 ,同时发 展甘肃 、宁夏 、新疆 等西部地 示 范和 推广 。
宁 、山东 、陕西等地 发展浓缩 苹果汁 ;内蒙古 、新 专用 品种 ,并 对其加 工特性 进行研 究 ;研究快 速冻 疆 、甘 肃、宁夏等西 部地 区发展番茄酱 、浓缩 葡萄 结和快 速解冻新 技术 ,开发速冻果 蔬新型产 品 ,扩 汁 ;天津 、河 北 、安徽等地 发展 桃汁 、浓缩梨 汁 ; 大豌 豆 、甜玉 米 、草莓 、荔枝 、杨 梅等产 品生 产规 重庆 、湖北等地发展柑橘浓缩汁与 NF C柑橘汁 ;海 模 ;开发生产 能力高 的连续 螺旋式速 冻机 、超低温 南和云南 等地发展热 带果汁 ;北京 、上海 、广 州等 液氮和 二氧化碳 喷淋式速 冻机以及 配套的果蔬预冷 大城市 发展直 饮型果 蔬汁终端 产品 ;形成高端 产品 机 ,并 开展速冻 包装 材料 的研发 ;建立并推广速 冻 与低端产 品 、半成 品控 制体 系 。
共存 的产 品结构 布局 。 在 果蔬 主产 地及东 南沿 海地 区 ,河北 、辽宁 、
2.果蔬 罐头 加工 。选 育适 合罐 头加 工的专 用 江苏 、浙江 、福建 、 山东 、广东等地 发展速 冻果蔬 品种 ,并对 其加 工特性 进 行研 究 ;加 强去 皮 技术 、 产业 ,同时 向东北 及云 南 、新 疆 等边疆 省份 发展 ,
在加 工布局 上 ,原料主 产 区建立浓 缩加 工厂 , 区及东三省 的脱水果 蔬加 工 ,增强 向中亚 及俄 罗斯 发展浓 缩果蔬 汁、果蔬浆 等半 成 品 ,大 中城 市等消 等 欧洲 国家 的出 口能 力。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昆山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五”期间开发区发展回顾概述 (4)一、开发区发展的总体概况 (4)二、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4)1.资源的挑战 (5)2.“候鸟经济”的挑战 (5)3.信息化的挑战 (5)4.环境的挑战 (5)“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 (6)一、指导思想 (6)二、发展目标 (6)“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发展主要措施 (7)一、主攻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7)1.打造光电产业基地 (7)2.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7)3.做大精密机械产业 (8)4.做优民生用品产业 (8)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8)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吸引总部经济和研发机构登陆 (8)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实现与制造业配套互动 (8)2.以五大功能区为组团,构建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平台 (8)三、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促进老企业增资扩股 (9)1.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9)2.牢固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理念,积极推进契约式服务 . 9 3.组织集群化生产,降低商务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 (10)四、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效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1.提高土地投资强度 (10)2.优化项目用地结构 (10)3.挖掘内涵增长潜力 (10)4.推广建造多层厂房 (11)5.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11)6.提高市场化配臵程度 (11)五、积极推进园区开发,努力发挥载体功能作用 (11)1.延伸出口加工区功能 (11)2.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 (12)“十一五”期间开发区机制体制创新 (12)一.强化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 (12)二.完善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 (12)三.营造充满活力的人力机制 (13)四、构筑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机制 (13)“十五”期间开发区发展回顾概述一、开发区发展的总体概况从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期间,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淮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淮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2010-03-23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我市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特制定《淮安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一、“十五”工业发展情况回顾“十五”以来,淮安工业坚持扩总量、打基础、增后劲,工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主要表现在:1、壮大了工业总量。
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比2000年提高个百分点。
全市列统企业达到111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81亿元,实现利税亿元。
“十五”全部工业增加值、列统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8%、%、 %和%,全部实现了“十五”翻番的目标。
2、提高了竞争能力。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五大支柱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
2005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占全部列统工业销售收入的74%,其中冶金行业“十五”发展速度最快,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达%,销售收入占列统工业的比重比“九五”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到2005年底,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7户,比2000年净增了75户,其中淮钢集团销售收入超70亿元、淮阴卷烟厂、清江石化超30亿元、韩泰轮胎超20亿元、华能电厂超10亿元。
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产品。
全市销售超亿元的品牌产品近40个,省级名牌产品23个,省着名商标30个。
“辉煌”牌太阳能热水器获国家名牌产品。
铁路弹条扣件特种钢、采油树、元明粉、硝基甲苯、乙烯利、六氯环戊二烯、低硫低芳烃特种溶剂油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全市形成了200万吨钢材、40万大箱卷烟、120万吨原油加工、15万吨烧碱、30万吨纯碱、850万套轮胎、120万吨元明粉、100万吨精制盐、300万千瓦中小电机、1万台中拖、9000万米布、6400万米印染面料、10万吨化纤、20亿支水针剂、4000万瓶大输液、30亿片(粒、袋)固体制剂的生产能力。
(发展战略)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前言核电标准作为核电发展历程中技术和经验的总结,是规范核电技术行为、保障核电安全可靠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核电技术进步、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国家没有与其自身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相适应的本国核电标准体系,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核电自主化。
核电标准体系建设与核电自主化密切相关、互相促进。
一方面,核电自主化的发展,需要依靠标准为核电的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等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核电标准体系是实现核电自主化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核电标准是在核电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等活动中有关各方协同攻关、协商一致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核电标准体系建设是核电自主化的重要内容。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具备了能满足国际80年代初期水平的核电机组建设需要的标准,核电标准在我国核电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与当前引进AP1000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及建设一批二代改进核电机组的新形势需要相比,我国核电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今后任务十分繁重。
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对建立我国核电标准体系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我国核电标准体系建设。
为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推进我国核电标准体系建设,国防科工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核安全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组织核、电力、机械、冶金等行业相关单位就有关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制定了《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用于指导和协调有关单位开展核电标准研究和编制工作,建立满足我国压水堆核电厂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一、形势与任务(一)我国核电标准的现状自1985年秦山核电厂开始建设至今,我国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秦山一期、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大亚湾、岭澳和田湾6座核电厂,秦山二期扩建、岭澳二期和辽宁红沿河核电工程已开工建设,福建宁德、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阳江核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送审稿)北京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6年5月目录前言 .........................................................................................................一、“十五”时期发展状况基本评价.................................................二、“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二)挑战.............................................................................................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工业发展任务....................................................................................(一)发展思路....................................................................................(二)发展重点....................................................................................(三)主要任务....................................................................................五、布局调整任务....................................................................................(一)布局原则....................................................................................(二)布局思路....................................................................................(三)布局重点....................................................................................六、实施措施 ............................................................................................(一)建立顺义区工业服务平台,以高端服务创造新的生产力 ...........................................................................................................................(二)制定相应配套机制,集中力量进行扶持 .........................(四)通过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构筑顺义工业多点支撑体系 ..................................................................................................................(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顺义工业发展后劲 .......(六)全面推进顺义工业人才队伍建设....................................... 附图1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2 顺义区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构想图附图3 顺义区道路交通图附图4 顺义区公路网附图5 顺义区“十五”末工业布局现状图附图6 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附图7 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产业布局图附图8 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区域辐射示意图附件一顺义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报告附件二顺义区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报告附件三顺义区“十一五”期间名牌培育名单附件四顺义区“十一五”期间工业重点项目前言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顺义工业形成了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煤炭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目标任务
煤炭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目标任务煤炭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目标任务综合计划煤炭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目标任务任务目标发展规划十一五煤炭企业一、“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1企业所在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1)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展望:近年来,世界煤炭工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通过兼并联合,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竞争力增强。
主要产煤国家中,前三四家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
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炭公司,通过合并或购买煤矿股份等方式,实现了跨国经营。
主要石油跨国公司拥有煤矿股份,发展煤化工、煤路港航等综合经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二是拥有世界先进采煤技术和设备的国家,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集中高效生产。
发达国家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煤炭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转化。
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倍。
三是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先后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四是欧洲的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政府采取关闭经济效益差的煤矿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措施,导致煤炭产量下降。
总体看,世界煤炭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未来5年,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
(2)国内煤炭工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展望: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型坑口火电站的建设,将带动西部地区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增长。
二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铁路实行“网运分离”,将进一步改善煤炭运输条件,促进中西部地区煤炭开发,有利于煤炭开发布局重点向西部转移。
三是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和石油、天然气价格变动,将推动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带动煤炭消费增长。
四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及“三峡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投产,将改善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应状况,东南沿海地区煤炭消费增长速度放慢。
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
——注重食品包装材料的更新换代,开发无公害无污染、易回收利用、易被环境降解材料的包装,倡导节约型包装。
5.努力发展营养保健食品产业:
——发展婴幼及儿童食品,根据其不同年龄段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开发具有促进营养平衡、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产品。
2.大力发展奶品、畜禽、水产品加工产业:
——重点发展液体奶,开发多样品种,大力推广学生奶,积极发展婴幼儿、老年人及特殊人群需要的配方奶和高质量、高营养乳制品。为满足不断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和奶畜品种质量提高以及畜群结构调整,提高奶源产量、质量。
——肉类食品加工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促进企业将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向畜禽屠宰领域延伸,全面提升我国肉类食品加工水平和质量水平。
6.持续发展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工业:
——调味品制造业要提高创新水平,在推进我国传统技术产业化进程基础上,推广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重点发展名牌特色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新型调味品,开发天然保健调味品和方便调料。
——食品添加剂工业重点加强对天然资源的研究开发,发展有助于提高食品产量,改良质量的产品,如营养强化剂、天然防腐剂、品质改良剂、乳化增稠剂、甜味剂等产品,加强产品标准化生产,扩大出口贸易。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工业经济发展全局,落实“五个统筹”,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食品工业快速健康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农业为基础,创新发展模式,深化经济结构改革、调整。
2.我国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先进加工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研体制深入改革,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为食品工业优化结构、自主开发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动力。
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
业 37 6家 。 澳 台 资企 业 1 5家 。 商 企 业 3 5 7 港 5 外 0 家 . 他 类 型企 业 9 8家 。从 业 人 员 约 5 万 人 。 其 6 1
20 0 5年 ,饲 料 工 业 产 品 总 产 量 为 1 7亿 t 比 . 0 , 20 0 0年增长 7 .%。配 合饲 料产 量 7 5 72 7万 t浓 7 ,
研 、 育 、 准 、 测 等 较 为 完 备 的饲 料 工 业 体 教 标 检
系 。 目前 , 国饲 料企 业 按 经济 类 型 统计 总 数 为 全
1 1 5 9家 。其 中国有 企业 4 7家 ,集 体企 业 5 7 5 8 2
家 , 营企 业 88 3家 , 营 企 业 4 8家 , 份 企 私 9 联 0 股
发 展 第 十 一个 五 年规 划 》 的要 求 , 了建 立 安 全 为
优 质 高效 的饲 料 生产 体 系 , 快 畜 牧业 和 水产 养 加
殖 业 的发 展 步伐 。 制 定 饲料 工 业 “ 特 十一 五 ” 发展
规 划 1 “ 一五 ” 十 时期 饲料 工 业发 展 的形 势与任 务
表 1 96 2 0 1 9 — 0 5年 全 国饲 料 工 业 产 值 和 产 量 亿 元 、 t 万
年份 总产值 总产 量 配合 饲 料 浓 缩 饲料 添 加剂 预混 合饲 料
要基 础产业 之 一 。根据 《 民经 济 与社 会发 展 第 国 十 一 个 五年 规 划纲 要 》 全 国农 业 和农 村 经 济 和《
质量 合 格率 一 直 保持 在 9 %以上 , 品质 的饲 料 5 高 产 品 已成 主 流 。 同时 , 业 部 在全 国开 展 瘦 肉精 农 等 违 禁药 品 专项 整 治 行 动 , 效遏 制 了瘦 肉精 等 有
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
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提高全县工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华容向工业强县的跨越。
二、发展目标大力提升纺织、蔬菜食品、矿产建材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果蔬汁、洋酒饮料、新型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通过扩规、提质、创新等手段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我县工业新的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具体发展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24%,到20XX年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平均递增25,到20XX年达到60亿元,在三次产业中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利税总额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5,到20XX年达到15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0家,创省级著名品牌20个,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额完成5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
三、主要建设内容一是要做强纺织产业。
对现有的纺织企业要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繁荣产品品种,争创驰名品牌。
同时,大力引进彩色棉新品种,不断吸收外来资本投入,逐步将纺纱规模扩大到30万锭以上;整合现有的坯巾织造企业并新建8-10家,发展坯巾联合生产,使生产规模达到织机1800台(套),年产坯巾2万吨;新上1至2个印花染整或电脑绣花项目,不断扩大印花、绣花和染整生产能力,年印、染、绣巾被达到2万吨;大力发展床上用品、服装等下游产品,新建2-3家成品衣加工企业,年生产成衣达到150万件;力争用5年的时间,纺织产业实现新增产值20亿元,安置就业2万人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计划规划
“十一五”期间,全区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工业驱动战略,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高强度投入、跨越式增长、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为建成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X”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发展规划如下:㈠瞄准一个目标
“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工业经济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效应进一步增强,建成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强区”这一奋斗目标。
㈡构建两大平台
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生产力布局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和楼宇集中,构筑两大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提高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利用的集约化水平。
——园区工业。
立足XX区情,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在中下段地区加快推进港城工业园区、鱼嘴工业园区、复盛和望江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正确处理四者关系,形成港城、鱼嘴集中带动,复盛、望江配套补充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楼宇工业。
高起点制定都市楼宇工业发展规划,在西部、中部地区培育发展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楼宇工业,通过利用存量空置楼宇(厂房)培育一批、规划建设发展一批,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就业的平台。
㈢壮大三大集群
——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
依托长安公司,以建设“汽车名城”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业已形成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加入全球采购体系,培育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物流为一体的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
——电子电器产业集群。
发挥yy海尔工业园区的集聚带动效应和电子电器制造业关联性强的优势,以海尔产品为核心,以其他电子电器产品为补充,拓展产品门类,形成家电及汽车电子设计、研发、制造、物流产业链,打造yy最大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
——物流装备产业集群。
以寸滩港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港口经济,重点发展集装箱、专用车、机场设备、港口吊装设备制造和销售服务产业,以生产物流装备为主,培育物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㈣发展四大行业
——食品加工。
依托观音桥农贸市场、商圈及物流优势,将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集中扶持一批名牌传统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集中和规范食品加工企业,引导、推动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形成包含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包装等众多环节的完整的食品加工链条,使我区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
——生物医药。
依托西部广阔的市场潜力,丰富的生物资,巨大的成本优势,在对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医药科技现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取向等内容进行充分研讨的基础之上,采取政府积极支持,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业。
——包装印务。
适应广告、印刷、包装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结合寸滩港现代物流中心、XX城商务中心、观音桥商贸中心建设,推动我区现有包装印务企业提档提速和新发展一批包装印务企业,做大做强包装印务产业,构建西部印务产业基地。
在构筑印务产业基地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积极丰富印务产业化内涵,将发展包装印务企业与发展都市工业相结合,做大做强我区印务化产业品牌。
——新建材、新材料。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依托科技进步,加快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型产业的发展。
适应建筑行业的新需求,发展新型建材工业,不断把我区建
材工业培育成为土地资得以有效保护、工业废渣得以有效利用、能消耗得以有效降低的新型产业。
围绕我区汽车产业的优势,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及其配套产品。
㈤实施五大战略
——投资促进战略。
开拓创新工业投资领域,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在对工业产业增加投入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和资优势,保持支柱产业投资的领先位置,加大重点产业和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重点抓好汽车及汽摩零配件、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投入。
通过有效的工业投入,促进我区工业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战略。
工业科技工作要以工业产业技术升级为主线,从全区经济发展对工业的需求入手,围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凝练共性和重大科技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选择一批关联度高、应用面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加大科技攻关、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我区工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产业集聚战略。
在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和布局规划中,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发展专业化配套协作生产体系,从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树立产业集群理念,增
强工业经济的后劲。
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和资优势,重点发展长安、海尔、中集等三大产业集群,依靠三大产业强势龙头带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通过市
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特色鲜明、多业并举的产业集群。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实施集群战略中逐步打造强大的产业链条。
——品牌带动战略。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培育出一批名牌企业,并以名牌企业为龙头,推动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加紧组织制定XX发展工业经济名牌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完善对名牌的评价和推荐工作;依法行政,整顿市场秩序,保护名牌,严厉打击各种假冒名牌产品的侵权行为;加强质量、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强化名牌意识宣传,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激励区内更多的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结构优化战略。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配置资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企业调整结构的内在动力。
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我区高技术领域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放在重要的战略位
置,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优化生产力布局,逐步解决结构趋同问题,实现优势互补。
以培育我区现有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严格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切实提高能、原材料工业水平。
㈥狠抓六大举措
——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发展活力。
加强领导、转变观念,理顺工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工业管理部门从“企业主管部门”向“行业主管部门”的转变,提高工业管理部门对工业经济的管理、调控和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加大投资强度,夯实发展基础。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社会参与的方式切实加大工业经济投资强度。
引导企业对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新产品新技术引进等领域的投资强度。
引导重点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资金投入,提高我区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发展动力。
引进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水平。
要尽快建立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营者市场或经理市场。
解决好经营者的筛选和产生机制的问题,使企业的领导人实现从行政官员到企业家的转变,通过市场优化配置经营者资。
建立经营者享受与其奉献相对应的薪酬制度。
对真正有贡献的人给予高额的回报,对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可以实行股票期权制度,也可以采取年薪制。
要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强化所有者对
经营者的有效约束。
——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把服务企业作为自己的份内事,摒弃那种“我管企业”的旧思想,确立“我为企业”的新思维。
制定推出“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24小时值班联络制度”、“联系企业制度”、“项目负责人制度”、“企业维权投拆制度”等优质、高效的服务机制。
尽快启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担保中心,并依托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担保中心,对于重点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要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确保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强化政策支撑,转变增长方式。
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制定适应我区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用好用活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实行大、中、小项目并举,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举方针。
尽快出台实施工业名牌带动战略和名牌产品发展规划,引导我区工业资向名牌集中。
通过强化工业发展规划,引导我区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楼宇集中,在工业发展区域上形成合理布局,使园区间、楼宇间形成功能互补,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发展工业教育,开发人力资。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加快制定工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我区实现工业强区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依托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工业教育,建立工业教育基地,培养大量专业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场地建立工业人才培训基地。
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方式,形成培养、输送、就业相结合的良好机制,同时缓解全区就业压力,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