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和措施
中非贸易状况与进展建议
中非贸易状况与进展建议中非贸易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喀麦隆、刚果(布)、埃及、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南非、苏丹、坦桑尼亚、多哥、突尼斯、刚果(金)、赞比亚这23个国家,其中阿尔及利亚和南非的贸易额总和占中非贸易总额的40%,所占比例非常之大。
由此可见,中非贸易发展区域的不平衡性还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国家也都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
近几年来,随着中非贸易的不断扩大,中非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是越来越严重。
中国拥有非常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这会大大削减像纺织品、服装、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从而降低他们的销售价格。
非洲作为欠发达地区,其主要生产和出口的商品亦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中国这些价格偏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会对非洲的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威胁到非洲这些企业的生存,因而非洲各国不得不实施一些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加之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常年保持顺差,这会进一步恶化两地区的贸易关系,使得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不断。
此外,西方国家从中作梗,把中国对非洲的投资称为“新殖民主义”,无形中加剧我国同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虽然说2008年中非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元的大关,2010年更是达到了1270亿美元。
中国也已经成为了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是,中非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仅为4.3%(以2010年为例),这远远低于对亚洲的52.7%,对欧洲的19.3%,对北美洲的14.2%,甚至比对拉丁美洲6.0%的比重还低。
部分原因与中国与非洲贸易往来比较晚有关。
一是双方的了解不够深入;二是西方国家已经抢在我国之前与非洲各国建立了长久的贸易往来关系,在短期内我国是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
非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与压迫,各国独立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从而导致非洲各国生产力落后,产业结构也相对比较单一。
最新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最新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最新中非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摩擦现状目前,中非愈演愈烈,对双方的经济关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种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税争端:中非之间存在关于商品进口关税的争议。
一些非洲国家认为中国对他们的产品征收过高的关税,导致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下降。
而中国则表示这是根据国际贸易规则来设定的关税。
2.贸易失衡:中非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是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非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非洲向中国出口大量的原材料和农产品,而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相对较少。
3.投资争端:中国在非洲大举投资,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非洲国家担心中国的投资有可能侵占他们的资源,并对当地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也对一些非洲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法律体系表示担忧,这限制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
对策分析要解决中非问题,双方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对话与协商:双方应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建立一个稳定的沟通渠道,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公平的贸易政策,以减少因关税争议而引发的冲突。
2.多元化贸易:非洲国家可以努力拓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通过多元化贸易伙伴,提升自身的贸易议价能力,缓解贸易失衡问题。
3.加强监管与合规: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应加强监管与合规措施,确保投资项目符合当地法律和环境标准。
同时,非洲国家也应完善法律体系和政治环境,为外国投资提供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
4.促进互利共赢:中非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中国可以提供更多的技术转移和经验分享,帮助非洲国家发展产业和提升竞争力。
而非洲国家则应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准入机会,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投资。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中非贸易摩擦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双方的经济合作关系也能够取得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中非贸易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非贸易现状及发展建议作者:赵功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贸易关系发展迅速,进一步加强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人民的利益。
但是,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非贸易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分析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入手,进而分析了中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促進中非贸易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经贸合作;存在问题;建议一、中非贸易的发展现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非贸易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2年7月非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问的团结合作从政治领域向全方位拓展,并将社会、经济发展提上首要日程。
这些新变化,为中非经贸关系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中非贸易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略小于亚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海岸外与大陆相关的岛屿也很多。
非洲分为东非、南非、西非、北非和中非五个地区。
以下为2010年,中国与5个地区的贸易数据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南非地区是中非贸易的主要地区,具有很大的贸易份额。
而在2011年中,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伙伴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对非洲的十大出口国依次是南非、尼日利亚、埃及、利比里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贝宁、加纳、安哥拉和肯尼亚。
而对比2010年上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各国所占中国出口份额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非洲出口的伙伴国都保持基本稳定,份额变动不大。
二、中非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中非贸易主要存在中非贸易区域不平衡、中非贸易摩擦严重、中非贸易总量偏小、非洲对中国贸易逆差扩大等几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因素:(一)缺乏良好的市场秩序在近年来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中,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引发贸易摩擦等一系列新问题。
自WTO成立到2005年底,我国共遭受来自非洲国家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共计48起,同期案件总数的6.2%,远高于中非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内容提要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更进一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是符合中非双方人民的利益的。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非经贸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分析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加强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经贸关系问题与对策中国与非洲大陆之间虽然相隔万里,但中非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非洲各国独立后,中非交流更加密切。
该时期中国本身的经济基础薄弱,中非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多是在政治层面上,经济层面的合作极少,合作方式也主要是中国对非洲单方面的援助。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非关系突飞猛进,中非之间的合作已更多地涉及到经济领域。
2000年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FOCAC)的成功举行,拉开了中非全面经济合作的序幕。
中非关系稳步发展,合作不断深化,其合作范围也逐步扩大。
一、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中非经贸交往主要体现为中非贸易、中国对非的直接投资、中国对非援助以及中非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
(一)中非双边贸易中非双边贸易总额的快速增长很好地反映了中非经贸关系近年来的深入发展。
据统计,中非贸易额1950年为0.1214亿美元,1990年为1.6645亿美元;9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到1999年中非贸易总额为64.84亿美元,五十年内增长了533倍。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非经贸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2000年中非贸易总额达到106.01亿美元,2006年达到554.64亿美元,2007年为733.11亿美元,2008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68.42亿美元。
2000到2007年间,中非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2008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45.7%。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引言中非经贸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为中非双方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合作的平台。
然而,中非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
本文将就中非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非经贸关系的现状中非经贸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非洲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到20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20%。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制造业等领域。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
同时,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非洲的农业、能源、电信等多个行业,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非人员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加强。
中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奖学金项目,鼓励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深造。
与此同时,中国也向非洲派遣了大量医疗队,为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援助。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中非经贸关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1. 不平衡的贸易结构目前,中非贸易主要以资源类产品出口为主,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非洲大多数国家依赖资源出口,而中国对非洲的资源需求较大。
这使得很多非洲国家容易陷入资源型经济的困境,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
2. 不够可持续的投资模式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等领域,这种投资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一些项目存在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由于一些项目的贷款条件较为宽松,一些非洲国家债务问题日益突出。
3. 不利于本地产业发展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快速发展也对当地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某些行业中具备竞争优势,导致非洲本地产业难以与之抗衡。
另一方面,一些中国企业仍然采用低技术水平的生产方式,无法带动非洲本地产业的升级。
三、对策与建议为了进一步优化中非经贸关系,应采取以下对策与建议:1. 加强贸易多元化中非应加强贸易多元化,推动非洲国家从资源型经济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中非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中非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提要]近年来,中非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带动了中非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
本文分析中非进出口贸易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非;进出口贸易;对策一、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一)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贸易额分析。
1997年中非进出口贸易额仅为567,300万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商品贸易总额的1.74%,2000年增长到1,059,708万美元,是1997年的1.87倍,在中国对外商品贸易总额中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达到2.23%。
21世纪以来,随着双方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非商品贸易额进一步扩大,非洲在中国商品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近10倍,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增至4.18%。
2000~2010年间中非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2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商品年平均增长率。
这表明中非商品贸易增长势头迅猛,两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图1、图2)尽管中非商品贸易总体呈增长的态势,但是发展并不平稳。
1997~2010年中非商品贸易年增长率最高值为2000年的63.28%,最低为2009年的-15.06%,波动达78.34%。
1998年、2001年、2009年中非商品贸易年增长率分别出现三个极小值:-2.48%、1.91%、-15.06%,其中1998年是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2001年则是受到欧洲经济机构调整、“9·11事件”冲击及美国经济复苏延迟的影响,全球贸易水平降低,中非商品贸易也受到冲击;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刚刚开始消退的背景下,全球贸易额同比下降。
2009年的最小值说明中非贸易还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其抗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脆弱。
(二)中国对非洲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2010年中国在非洲前十名的贸易伙伴分别是南非(2,570,310万美元)、安哥拉(248,1941万美元)、苏丹(862,670万美元)、尼日利亚(776,847万美元)、埃及(695,890万美元)、利比亚(657,692万美元)、阿尔及利亚(517,732万美元)、利比里亚(441,937万美元)、刚果(布)(347,609万美元)、摩洛哥(293,750万美元),以上十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当年中非进出口贸易额的75.93%。
试析中非贸易摩擦(一)
试析中非贸易摩擦(一)内容提要中国与非洲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双方贸易额近年来持续大幅度增加。
然而,我们在看到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贸易摩擦对中非经贸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摩擦虽涉及的国家不多、金额较少,但案件数量较多,且在领域方面有扩大之势。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中非产业结构的趋同性、贸易不平衡性、部分非洲国家进口商的不规范行为,以及中国出口竞争的无序状态等因素,导致中非贸易摩擦问题初露端倪。
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须从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出发,通过协商减少或化解这些矛盾。
同时,我们还须对西方媒体别有用心地诋毁中非经贸政策坚决予以驳斥和回应。
关键词中国,非洲,贸易摩擦,原因,对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领导人一直非常重视发展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努力,中非经贸关系取得了很大成绩,双方经贸往来不断发展。
进入21世纪,中非经贸关系发展更为迅速。
据中国海关统计,自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后,连续6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5年双方贸易额达3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其中,出口186.8亿美元,增长35.3%,进口210.6亿美元,增长34.6%。
2006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上升到2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6%,进口额和增速均高于进口。
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多元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就,作为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重要地区,中非贸易发展对降低中国市场风险、保持中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保证中国经济发展获取稳定的资源和能源供给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中非双方贸易额的日益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强,价格低廉,大量进入非洲许多国家,对非洲一些国家的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贸易摩擦,特别是近几年中非贸易突飞猛进,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调查不断出现。
双方之间产生的一些贸易摩擦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尤其是西方媒体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以及中国不断扩大的对非洲投资诬称为“新殖民主义”,这种失实论调更值得我们警惕和予以坚决的驳斥与回应。
浅议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
浅议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引言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是指在中非两国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中出现的分歧和冲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贸易摩擦成为各国经济合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中非之间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领域,本文将对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
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概况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是指中非两国之间进行的纺织品和服装的买卖活动。
中非两国都具有一定的纺织服装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非洲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大陆,其纺织服装市场对进口具有一定需求。
然而,在中非纺织服装贸易中,双方经常出现贸易摩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纺织品出口对非洲本地产业的冲击。
中国以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规模优势,在纺织品和服装生产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国的大规模纺织品出口对非洲本土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导致非洲本土产业难以与中国的竞争。
2.中非贸易不平衡。
中非之间的贸易多数情况下是中国向非洲出口纺织品和服装,而非洲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和资源。
这样的贸易不平衡导致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加剧。
3.质量和知识产权问题。
在中非纺织服装贸易中,一些中国制造的纺织品存在质量问题,这对非洲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一些非洲国家也指责中国侵犯了它们的知识产权。
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根本原因: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能力远远高于非洲国家。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导致了非洲本土产业的困境。
2.贸易政策差异。
中国和非洲国家在贸易政策上存在差异。
中国对纺织服装出口给予了一定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而非洲国家在国内贸易政策上相对保护本土产业,使其难以与中国竞争。
3.资源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依赖于大量的原材料,而非洲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大陆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非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二、 中非商品贸易中存在 的问题
( ) 乏抵抗 系统风险的能力. 一 缺 中非
( ) 二 中国对非洲贸易地理 方向分析 .
作 .本文分析 中非进 出口贸易现状, 针对 2 1 中国在 非洲前 十名的贸易伙伴分 贸易合作机制尚不成 熟, 0 0年 非洲对 于欧美经
额进一步扩大 , 非洲在 中国商品贸易总额 非 洲 的 贸 易 额 约 是
首次突破 10 0亿美元 ,比 20 ,0 0 0年增长 与 东 部 非 洲 的 4 2 . 4 近 1 倍 ,在 中国对外贸 易总额 中占比增 倍 ,贸 易极 差 达 到 0 图1 中非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 万美元)
击 ;09年 在 国际金 融危机 刚 刚开始 消 险 , 响到中非全 方 20 影 退的背景下, 全球贸易额 同比下降 。2 0 位 多 角 度 合 作 关 系 09 年 的最 小值说 明中非贸易还 存在着 一些 的展开 。( 1 表 )
西非
中非 东非 其他 总计
3679 162
别是南非 (,7 , 1 2 5 0 30万美元) 、安哥拉 济依 赖性仍较 强,故 当全球 性危机 出现 中非贸易容 易受到冲击 , 例如 2 0 0 9年 (4 ,9 1万美 元) 苏丹 (6 ,7 2 8 14 、 82 60万美 时, 元 ) 尼 日利 亚 (7 ,4 、 7 68 7万 美元 ) 埃 及 双边贸易额 同比下降了 6%之多。 、 o (9 ,9 6 5 8 0万美元) 利 比亚 (5 ,9 、 6 76 2万美
元 , 19 是 9 7年 的 1 7倍 , 中 国对外 商 年 中非 进 出 口贸 易 . 8 在 53 9 品贸易总额 中 占比提高 08 以来 , 随着双方经济特 贸易差距 仍 旧显 著,
中非贸易合作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中非贸易机遇挑战解决建议合作一、中非贸易合作的历史及现状(一)中非贸易的历史发展中非贸易往来自古便有。
公元前10世纪商人便穿梭于中非之间,借助航海技术促成中非商品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了亚非大陆上海上贸易的发展。
然而,中国晚清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再加上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使得中非贸易被迫中断,丝绸之路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光辉。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非贸易逐渐迎来了复苏。
新中国成立之后,与非洲大陆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建交。
随着非洲大陆上兴起反殖民运动的开展,中非因相似的历史渊源,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相互扶持,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显著。
1955年,亚非国家会议在非洲万隆举行,标志着广大亚非发展中国家逐渐展开合作。
当时与会的亚非各国都刚刚独立,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急需发展。
万隆会议期间,时任中国国家总理的先生提出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与中非及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五项原则,为中非贸易合作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将奋斗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九十年代,非洲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标志着非洲大陆第三世界国家反殖民运动的成功。
此后,中非交往更加频繁,贸易几乎涵盖非洲所有国家。
非洲反殖民运动结束后,中国也将对非策略从支持反殖民运动向尊重非洲国家国家主权转移。
而在经济领域,中国也对于非洲国家的经济政策作出调整,积极推动中非贸易合作的开展。
九十年代起,中国向非洲国家出口商品也由过去的轻工业产品逐渐转向高技术产品的方向发展。
此外,中非贸易在交易方式上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原有的付款方式上又添加了增付定金、货到付款、即期付款等方式,为中非贸易发展大大地提供了便利。
21世纪之初,中国同非洲国家一道举办了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也标志了中国与非洲贸易伙伴关系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对中非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今,中非贸易总额在整个非洲对外贸易总额之中占据第一名的位置,而中非之间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中国与非洲贸易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与非洲贸易的现状与前景进入21世纪以来, 尤其是近年来, 中非贸易虽然快速发展, 但是仍存在规模较小、结构失衡、贸易摩擦频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非贸易的成就和问题, 认为中非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但在短期内, 中非贸易结构的优化仍有较大难度, 贸易摩擦等问题也将日益增多。
一近年来, 中非贸易发展很快, 中国商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攀升, 中非双边贸易也逐渐走上制度化轨道。
首先,中非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呈加速度递增。
2000 年, 中非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 2008年达到1068亿美元, 年均增幅33. 5%, 提前两年实现了温家宝总理在中非北京峰会上提出的目标——到2010 年中非贸易额实现1000亿美元。
2009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非贸易额降为910.66亿美元, 比2008年下降了15.1%, 但是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的势头没有变。
2010年以来, 中非贸易恢复增长,上半年已达612 亿美元, 同比增长65%, 全年有望再超千亿美元。
其次, 中非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对非出口在20世纪90年代从以纺织品、轻工业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逐步转变为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
2009年, 中国对非出口产品中, 机器和交通设备占38% ,工业产品占30% ,手工艺品占22%。
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中, 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天然气、石油等基础能源和矿产资源上。
与此同时, 非洲对中国的非能源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也随其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而大幅增加。
据统计,2000-2007年,非洲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增长了4.1倍,远高于欧盟对华制成品出口增幅的0.86倍、美国对华出口制成品同比的1.13倍和日本同比的1.85倍。
第三, 中国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上升。
2000 -2009年间, 中国的服装、家具等日杂用品、金属制品以及机电产品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幅度较大。
最新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最新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txt最新中非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引言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非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
中非贸易关系长久以来一直是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但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紧张局势。
本论文将就中非的原因和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为缓解和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
中非的原因1. 贸易不平衡:中非之间的贸易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中国对非洲的商品需求相对较低,而非洲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却很高。
这导致了中国进口较少非洲商品,而非洲国家却大量依赖中国商品。
2. 资源竞争: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石油、矿产等。
中国在获取这些资源时存在竞争,并导致了一些资源争端和矛盾。
3. 市场准入壁垒:一些非洲国家对中国商品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进行限制,涉及到的产业包括钢铁、纺织品等。
中非的影响1. 经济影响:中非可能导致贸易量减少,进而影响两国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对于一些依赖中国市场的非洲国家来说,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政治影响: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政治矛盾和紧张局势,破坏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可能波及到其他领域的合作。
对策分析1. 寻求合作共赢:中国和非洲国家应该加强对话和合作,互相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促进双方贸易的均衡发展。
建立良好的贸易机制和规则,鼓励多样化的贸易产品。
2. 促进投资合作:通过加强投资合作,促进经济转型和工业升级,从而降低中非的风险。
同时,中国可以鼓励企业投资非洲国家,帮助其发展产业和增加经济多样性。
3. 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和知识分享的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本土产业和提高生产能力。
这样可以减少非洲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并促进中非贸易的平衡。
结论中非贸易摩擦的解决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并为两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和非洲国家可以借助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推动贸易的平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国与非洲贸易合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非洲贸易合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陈霄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6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与非洲交流日益密切,中非贸易额不断增长。
本文介绍了中非贸易的现状、剖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中非贸易发展。
关键词:非洲;贸易;对外经济合作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3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紧密,这些关系包括无偿援助、双向直接投资、货物及服务贸易、承包工程合作、融资合作等。
其中,以货物贸易最为紧密、对中非经贸关系的贡献最大。
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家。
总结中国与非洲贸易合作情况,梳理其中的问题,对未来中非贸易乃至整体经贸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多角度观察中非贸易现状(一)绝对数量连创新高中非之间虽然远隔万里,但其交流的历史却是源远流长,从16世纪开始,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步发展沟通了东方大国和那个神秘的大陆。
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时期,非洲殖民地南非、毛里求斯等国使用的华工继续带动着中非贸易的进行。
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非洲各国独立后,中非交流更为密切,但当时因中国经济基础较弱,双方合作以援助为主,直到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中非贸易才得以迅速增长,而2000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的举办,为中非贸易发展安装了加速器,使之呈现井喷式增长。
从我海关统计来看(见表一,2000年前仅列出部分年度数据),1950年,中非贸易额仅1214万,1981年破10亿美元,1994年破20亿美元,1997年破50亿美元,2000年破100亿美元大关,2006年破500亿美元,2008年破千亿美元大关。
2012年底已接近2000亿美元,达到1985亿美元。
经笔者计算,1981-2000年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2%,2001-2012年间年均增长率达34%。
(二)中非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非洲对外贸易比重均持续上升随着中非贸易额的增加,中非贸易额占中国、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均不断增加。
中非贸易的问题和对策
1 、从双方政府角度提 出的方式。一是要重视调整 中非贸易结 构, 促进其得到均衡发展。中国政府应该优化对非洲的出 口产品结 构, 增加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的出口数量 , 而不是单一的出口一 些工业制成品。另外 , 中国还应该在非洲发展第三产业, 比如医疗事 业 、服务行业 、教育行业 以及旅游业等。鼓励 中国的金融机构和 银行建立分支机构 。这样才能使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结构更加 平衡。 二是 要 与非 洲各 国 家建 立 友好 的 关系 , 加 强对 非洲 的 援助 。 比 如可以向非洲输送粮食以及药品等 , 另外 , 还可以向非洲各国提供一 些技术支持 , 帮助非洲各 国建设铁路等公共设施 。这样不仅可 以将 中非关系拉近 , 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中非贸易发展。 三是要规范对外贸易市场秩序 , 加强对 中国贸易企业的管理力 度, 处罚那些违规操作的企业 , 提高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 , 树立中国的 品牌 形 象 。 目前 中国一 些 企业 在进 行 贸 易过 程 中存在 很 多 问题 , 这 些 问题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上的形象 , 影响中国与非洲 各国的对外贸易。所以, 中国政府必须要对这些企业进行严格管理, 对不合格 的企业要进行管理和整治。 2 、从企业角度提出的方式。一是要对非洲进行全面了解, 探寻 非洲市场稀缺产品, 寻找适 当的贸易机会。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 贸 易过程 中, 要认真分析非洲各国的法律规范、文化习惯、宗教信仰 以及社 会需 求等 因素 , 在 贸易 过程 中要 尊重各 国的习惯 和 风俗 , 尽 量 满足其市场需求。在贸易之前 , 各个企业应该事先进行市场调查 , 聘 用当地管理人员管理地方分公司, 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企业。 二是要建立全新的贸易模式。中国在对非洲 的贸易过程 中存 在方式不灵活现象 , 仍然以简单的进出口为主, 因此企业在对 非洲进 行贸易时可以不断扩展新的贸易模式, 可以加大对 ̄ i l @I 的投资 , 到非 洲去建立分公司, 利用非洲的资源和劳动力,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当地 的就业 问题 , 还可 以降低成本, 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合作现状、障碍及提升途径_国际贸易论文
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合作现状、障碍及提升途径_国际贸易论文关于《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合作现状、障碍及提升途径_国际贸易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些年来,随着非洲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非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双边货物贸易合作也不断加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也导致中非双边货物贸易合作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此,进一步探索增强中非货物贸易合作的有效途径,加快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合作的现状(一)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合作总额呈扩大趋势,近年略有下降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往来日渐频繁,双边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如图1 所示,2006-2016年,我国与非洲地区的双边贸易总额由554.6 亿美元上升至1491.2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
虽然受全球经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非贸易往来合作略有下降,但总体看来,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仍呈扩大趋势。
201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与国际对非竞争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中非贸易合作略有下降。
在中非双边的贸易往来合作中,货物贸易在全部贸易中的占比超过80%,可见中非双边货物贸易合作总额也在不断增大。
以义乌小商品贸易为例,随着中非贸易往来合作的加强,双边的义乌小商品贸易总额不断扩大,近年略有下降,主要包括机电、鞋帽、服装和玩具等,遍及南非、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等50 多个非洲国家。
据义乌海关统计,2016年上半年,义乌小商品出口非洲的货物总额达33.5 亿美元,同比增长0.26%;从非洲进口货物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5.15%。
(二)中非货物贸易合作的国家较为集中近年来,我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合作日渐加强,且贸易与合作的国家较为集中。
据《国际货币基金贸易方向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出口主要集中于五个国家,即南非、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加纳,五国贸易额在我国对非洲货物贸易总出口额中的占比约为60%。
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和措施.doc
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和措施摘要:中非贸易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非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之而来的是,中非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的摩擦。
本文分析了中非纺织服装贸易的前景,并对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和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贸易纺织摩擦一、中非纺织服装贸易现有水平非洲纺织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工业化先导产业。
增强纺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非洲一些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非洲市场占我国服装进出口市场的2.84%,而占我国纺织品进出口市场的6.09%,在我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都不是很高。
中非间纺织贸易以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满足非洲消费市场的大量需求为主要方式。
2000年中非间纺织贸易额仅有不N15亿美元,2005年已接近50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幅达N28~/o。
~12007年前4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非洲达到1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6%,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市场有5个,分别是南非(26%)、埃及(11%)、摩洛哥(10%)、贝宁(9%)和多哥(9%),实现了平稳增长,但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比重并不高。
:人口超过9.2亿,纺织服装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潜力巨大。
我国自2005年1月1日起,单方面对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的部分输华产品实施特惠免关税政策,是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予免关税待遇,也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根据目前自身经济能力,以积极的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所做出的重要承诺。
免税政策规定项下所涉及的190种受惠商品目录,是以同中国建交的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际进EI262个税目的商品清单为基础,并排除了2004年已享受特惠关税的商品、关税配额商品和部分其他商品制定的,这190种商品中就包括了棉、纱、龙舌兰纤维、麻等纺织品原料和多种服装制成品。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非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对策内容提要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更进一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是符合中非双方人民的利益的。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非经贸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分析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加强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经贸关系问题与对策中国与非洲大陆之间虽然相隔万里,但中非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非洲各国独立后,中非交流更加密切。
该时期中国本身的经济基础薄弱,中非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多是在政治层面上,经济层面的合作极少,合作方式也主要是中国对非洲单方面的援助。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非关系突飞猛进,中非之间的合作已更多地涉及到经济领域。
2000年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 (FOCAC)的成功举行,拉开了中非全面经济合作的序幕。
中非关系稳步发展,合作不断深化,其合作范围也逐步扩大。
一、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中非经贸交往主要体现为中非贸易、中国对非的直接投资、中国对非援助以及中非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
(一)中非双边贸易中非双边贸易总额的快速增长很好地反映了中非经贸关系近年来的深入发展。
据统计,中非贸易额1950年为0.1214亿美元,1990年为1.6645亿美元;9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到1999年中非贸易总额为64.84亿美元,五十年内增长了533倍。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非经贸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2000年中非贸易总额达到106.01亿美元,2006年达到554.64亿美元,2007年为733.11亿美元,2008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68.42亿美元。
2000到2007年间,中非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2008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45.7%。
从商品贸易结构来看,中非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二者在各自参与贸易的行业中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浅议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
浅议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背景中非之间的经贸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些交流活动中,纺织服装贸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然而,中非纺织服装贸易过程中常常出现摩擦,给两国经贸关系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
中非纺织服装贸易现状自1990年代开始,中国成为非洲纺织服装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加纳、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是中国纺织服装的主要进口市场。
而在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9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占到6.5%。
此后,中非纺织服装贸易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其中不时发生各种摩擦。
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1.质量问题:由于某些非洲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较高,但中国纺织品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这使得部分商品无法进口到非洲国家。
2.价格问题:中国纺织品在非洲市场的价格低廉,容易导致非洲国家本地产业的困境,也难以满足当地纺织需求。
而如果涨价,往往会导致不满和贸易摩擦。
3.贸易保护主义:部分非洲国家出于保护本地产业的目的,采取了一些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措施,例如加征高额的进口关税、设定进口配额等等,这些措施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了不良影响。
4.政策问题:一些中国企业和非洲政府签订的协议具有明显的政治和经济背景,而非洲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或变更协议的情况,这也会导致贸易摩擦。
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影响1.对中非经济发展的影响: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对中国和非洲国家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打击了双方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合作。
尤其是对像加纳、尼日利亚、南非等重要市场的影响更大。
2.对中非政治关系的影响: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双方的政治关系及互信度下降,进一步破坏中非关系的稳定性,妨碍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3.对中非民众生活的影响: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商品短缺,限制中非民众的消费选择。
特别是一些质量优良、价格实惠的中国纺织品,将无法进入非洲市场,这对当地民众购买力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解决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办法1.加强交流和沟通:中非双方应该加强对话与互信,深入了解对方的政策和实际情况,共同制订贸易规划,避免对方的反叛、误解或纠正打击产业政策等贸易问题。
试析中非贸易摩擦(一)
试析中非贸易摩擦(一)内容提要中国与非洲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双方贸易额近年来持续大幅度增加。
然而,我们在看到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贸易摩擦对中非经贸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摩擦虽涉及的国家不多、金额较少,但案件数量较多,且在领域方面有扩大之势。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中非产业结构的趋同性、贸易不平衡性、部分非洲国家进口商的不规范行为,以及中国出口竞争的无序状态等因素,导致中非贸易摩擦问题初露端倪。
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须从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出发,通过协商减少或化解这些矛盾。
同时,我们还须对西方媒体别有用心地诋毁中非经贸政策坚决予以驳斥和回应。
关键词中国,非洲,贸易摩擦,原因,对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领导人一直非常重视发展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努力,中非经贸关系取得了很大成绩,双方经贸往来不断发展。
进入21世纪,中非经贸关系发展更为迅速。
据中国海关统计,自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后,连续6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5年双方贸易额达3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其中,出口186.8亿美元,增长35.3%,进口210.6亿美元,增长34.6%。
2006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上升到2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6%,进口额和增速均高于进口。
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多元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就,作为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重要地区,中非贸易发展对降低中国市场风险、保持中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保证中国经济发展获取稳定的资源和能源供给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中非双方贸易额的日益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强,价格低廉,大量进入非洲许多国家,对非洲一些国家的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贸易摩擦,特别是近几年中非贸易突飞猛进,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调查不断出现。
双方之间产生的一些贸易摩擦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尤其是西方媒体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以及中国不断扩大的对非洲投资诬称为“新殖民主义”,这种失实论调更值得我们警惕和予以坚决的驳斥与回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非贸易摩擦现状和措施
摘要:中非贸易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非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也迎来发展的黄
金时期。
随之而来的是,中非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的摩擦。
本文分析了中非纺织服装贸易的前景,并对纺织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和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贸易纺织摩擦
一、中非纺织服装贸易现有水平
非洲纺织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
型的产业和工业化先导产业。
增强纺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非洲一些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非洲市场占我国服装进出口市场的2.84%,而占我国纺织品进出口市场的6.09%,在我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市场中所
占的比重都不是很高。
中非间纺织贸易以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满足非洲消费市场的大
量需求为主要方式。
2000年中非间纺织贸易额仅有不N15亿美元,2005年已接近50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幅达N28~/o。
~12007年前4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非洲达到1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6%,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市场有5个,分别是南非、埃及、摩洛哥、贝宁和多哥,实现了平稳增长,但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比重并不高。
:人口超过9.2亿,纺织服装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潜力巨大。
我国自2005年1月1日起,单方面对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的部分输华产品实施
特惠免关税政策,是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予免关税待遇,也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根据目前自身经济能力,以积极的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所做出的重要承诺。
免税政策规定项下所涉及的190种受惠商品目录,是以同中国建交的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际进EI262个税目的商品清单为基础,并排除了2004年已享受特惠关税的商品、关税配额商品和部分其他商品制定的,这190种商品中就包括了棉、
纱、龙舌兰纤维、麻等纺织品原料和多种服装制成品。
免关税政策实施后非洲国家对我国的商品进出口持续增长。
二、中非纺织贸易存在的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7以上。
近年来,中国纺织品进入非洲与这些非洲国家的纺织品形成竞争态势,与纺织服装业大国中国相比,非洲国家的纺织服装业毕竟还显得相当稚嫩,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难与中国产品竞争,这就给许多非洲的纺织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困境。
导致非洲一些以纺织服装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对中国纺
织服装产品和产业在全球的扩张充满戒备
乃至敌意。
特别是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及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大幅增长,中国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众多纺织品出口国产生
了摩擦与纠纷。
为保护就业,“非洲民族会议”希望零售商同政府和制造商进行合作,限制从中国的进口,允许当地的服装和纺织供应重建,实现稳定的增长。
近期,南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