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七讲:孟喜卦气说与魏伯阳的月体纳甲

合集下载

周易基础知识.PPT

周易基础知识.PPT

.
7
2、太极的两仪——阴阳学说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 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 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 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
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 易经六十四卦,是以六个一组的“—”与“- -”构成 的。“—”象征阳、刚;“- -”象征阴、柔。因此, “—”称作“阳爻”,“- -”称作“阴爻”。
• “—”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数九表 示,又称为“九”。
• “- -”用偶数二、四、六、八、十中的六表示,又 称作“六”。
• “卦”由下而上构成,最下方的称为“初”,依次 而上,称为“二”“三”“四”“五”,最上面的 称为“上”。
将才为帅,往往断而不谋,盲目蛮干;
智囊为帅,常常谋而不断,贻误战机;
庸才为帅,那更会损兵折将,误国误民。
.
29
乾卦的时位观
1、初爻曰,“潜龙勿用”,代表刚刚就业,属于事业的起步阶 段;
2、二爻曰:“见龙在田”,代表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华初显, 得
到领导的赏识,并得到一定升迁;
3、三爻曰:“夕惕若厉”,代表地位提升后,需刻苦努力,勤 勉
.
2
二、周易的基本概念
无极:虚空状态。 太极:混沌初开的状态。 两仪:由阴爻阳爻组成。 三才:天地人 上中下。 四象:少阴 少阳 太阴 太阳。 五行:五行相生相克。 七星:生气贪狼木星,天医巨门土星,延年武曲金星,
祸害禄存土星,六煞文曲水星,绝命破军金星,五鬼廉 贞火星。
.
3

周易八卦讲座PPT课件

周易八卦讲座PPT课件

错、阴盛阳衰、阴阳怪气、阴阳不调。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哲学、
中医、风水、占卜更是以阴阳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
4
风水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形成史

阴阳的概念,夏商时提出,战国时期形成阴阳
理论。

《易经》八卦中阴阳的爻的出现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即认为阴阳
是天地万物运动和发展变化

启发:成功时不要沾沾自喜,失败时不要悲观失望。
16
风水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应

马克思哲学里有一个量变与质变理论,老祖宗提出了阴阳消长
和阴阳转化理论。其实,这两者是完全对应的东西。阴阳消长
对应事物的量变,阴阳转化对应事物的质变。马克思说量变是
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老祖宗说阴阳消长

美是人们择居中考虑的第一要素。

哪里不和谐不美,哪里就会出问题。
36
主讲人简介:
厉和民-“1+1”风水创始人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赢家大讲堂》栏目专家 新浪会客厅特约嘉宾 中华周易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周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香港国际风水研究院首席风水师
37
谢 谢!
38
15
风水基础-阴阳学说

第四种关系- 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
转化,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如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

所以易经上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叫“物极必反” ,“乐
极生悲,否极泰来”,指的就是阴阳转化。

周易讲解及解卦 ppt课件

周易讲解及解卦  ppt课件

ppt课件
29
(一)《易经》
3. 六十四卦 前人将三爻的八卦叫做经卦,六爻的六十四卦叫作别
卦或重卦。
一般认为,先有了八卦,然后是八卦重叠出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是可信的。 宋代朱熹《周易本义》所记口诀: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ppt课件
30
六十四卦的命名
一是取象说。这种说法认为八卦来源于对万物的 观测,因此,卦名也是从万物之象来的。
ppt课件
5
第二种观点认为“周”是地名,指的是周 地。如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就说: “连山、归藏并是代名,则周易称周取岐 阳地名。”这种观点认为“周”指的就是
周地岐阳,即现在陕西省岐山县。
ppt课件
6
第三种观点认为“周”是“周普”、“普 遍”的意思。郑玄《易赞•易论》:“《周易》 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包。”认为 《周易》就是易理无所不包的意思,“周” 为普遍、博大之意。唐代陆德明《经典释 文》说:“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 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
ppt课件
12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天水伏羲祭祀
ppt课件
13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周文王是周族的首领,姬姓名昌。他 因为反对殷纣王、要造殷纣王的反而 被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内), 传说在被囚禁的时间里,他把伏羲的
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并加上卦爻辞,
因此史书称文王作《周易》,这种说 法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了记

《〈周易古筮考〉纳甲法通解》

《〈周易古筮考〉纳甲法通解》

《〈周易古筮考〉纳甲法通解》十四,晋郭璞为殷祐筮怪兽。

《易洞林补遗》惠怀之际,河东先扰。

璞筮之,投策而叹曰:“嗟乎!黔黎将湮于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于是潜结姻昵及交游数十家,欲避地东南。

抵将军赵固,会固所乘良马死,固惜之,不接宾客。

璞至,门吏不为通。

璞曰:“吾能活马。

”吏惊入白固。

固趋出,曰:“君能活吾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打拍,当得一物,宜急持归。

得此,马活矣。

”固如其言,果得一物似猴,持归。

此物见马死,便嘘吸其鼻。

顷之马起,奋迅嘶鸣,食如常,不复见向物。

固奇之,厚加资给行。

(《晋书、郭璞传》不言《洞林》,以后文皆约用《洞林》占验事,知此节亦取以为言,据补。

)璞既过江,宣城太守殷祐引为参军。

时有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脚,脚类象,有三甲,皆如驴蹄,赤色(“有三甲”以下九字,据《初学记》补。

)胸前尾上皆白,大力而迟钝,来到城下,众咸异焉。

祐使人伏而取之,令璞作卦,遇《遁》之《蛊》,其卦曰:“《艮》体连《乾》,其物壮巨。

山潜之畜,匪兕匪虎。

身与鬼并,精见二午。

法当为禽,两翼不许。

遂被一创,还其本墅。

按卦名之,是为驴鼠。

”卜适了,伏者以戟刺之,深尺余,遂去不复见。

郡纲纪上祠,请杀之。

巫云:“庙神不悦,曰:‘此是共阝亭驴山君鼠,使诣荆山,暂来过我,不须触之。

’”(《晋书、郭璞传》。

案: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九引《洞林》曰:“宣城郡有隐鼠,大如牛,形似鼠。

象脚,脚有三甲,皆如驴蹄。

身赤色,胸前尾上白。

”白居易《六帖》卷九十八引云:“宣城郡有隐鼠,大如牛,似鼠,身赤,胸尾白”。

皆文义不具,本传所载颇详。

并据校录。

)其精妙如此。

祐迁石头督护,璞复随之。

时有鼯鼠出延陵,璞占之曰:“此郡东当有妖人欲称制者,寻亦自死矣。

后当有妖树生,然若瑞而非瑞,辛螫之木也。

傥有此者,东南数百里必有作逆者,期明年矣。

”无锡县欻有茱萸四株交枝而生,若连理者,其年盗杀。

吴兴太守袁琇,或以问璞,璞曰:“卯爻发而沴金,此木不曲直而成灾也。

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十三讲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定稿

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十三讲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定稿

举例
❖ 关于悟: ❖ 朱熹: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大学集注》) ❖ 佛教:顿悟
中国哲学中的分析方法
❖ 先秦墨家:《墨子》一书中所保存的后期墨家的著作《墨经》,对名及名实关系等逻辑方面的问题有精 到论说;名家中惠施与公孙龙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善辩,并擅长对“名”即概念的分析。他们的“合 同异”、“离坚白”之辩,不仅有辩证思维的特色,而且又表现了逻辑思维的特征。但是,汉代之后几 成绝响。
❖ 思维方式: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思维主体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与目的,运用思维工具去 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或模式,本质上是反映思维主体、思维 对象、思维工具三者关系的一种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结构。
二、思维方式的内容构成
❖ 认知结构:事实 本然 ❖ 价值结构:意义 所以然 ❖ 思维方法结构:主体通向客体的手段与途径。 ❖ 此三者是主体在把握对象世界中所形成的关系,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构成思维活动的样式。
❖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它有无逻辑思想,而在于它对于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处理与对方不同。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关系问题
❖ 中国哲学两种解决方式: ❖ 第一,“以言谴言”法。即通过对逻辑思维的否定达到对直觉思维的肯定。言的过程并没有说明对象是
什么,而只是说明对象不是什么。冯友兰指出的“负的方法”。
❖ 禅宗:顿悟 ❖ 不假文字; ❖ 直指本心。
佛学
儒家
❖ 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 程朱:豁然贯通 ❖ 陆王:先立其大者;存心、养心,则天理自明。
西方哲学与直觉思维
❖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思想高于感官,直觉高于观察。 ❖ 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理性、启示和直觉。 ❖ 近代斯宾诺莎:直觉高于经验和推论。 ❖ 现代柏格森:直觉能够把握宇宙的奥妙。 ❖ 直觉没有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思维形式。

《周易》文化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周易》文化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易》者(周初统治集团、文王、周公等)的忧患,就
在于‚小邦周‛要战胜、取代‚大国殷‛所面对的重重
困难和艰危处境。文王因之而曾被囚于羑里,周公等更
面临各种矛盾而怀着无穷忧患,谦慎自持,始得以转危 为安。《易传》作者又从总体上论断《易》一书:
‚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正大,百物
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系辞传下》)整个‚易道‛所凸显的,正是‚朝乾 的忧患意识。
因循,因而也就必然有可见之实质。它出入于实物的形 象之间,于间则可见其阴阳变化,阴阳变化就是‚道‛。 可见,‚道‛与‚器‛是不可能绝对分开的。 《周易》将一阴一阳的‚道‛作为客观规律提出来, 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 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故《易》六画而成卦。‛它强调《易》书之作,既顺应 了天命规律,又顺应了万物之形态与属性。一阴一阳的 ‚道‛,它普遍存在于天、地、人。但是,由于天、地、 人万物之形态不同,对‚道‛的称谓也不同。天是无形 的,‚道‛体现于无形的天,就是阴与阳的对立统一。 地上的万物是有形体的,‚道‛体现于有形的万物就是 刚与柔的对立统一;人所以为万物之灵长而能与天地并 之,就在于道德伦理,‚道‛体现于人则是仁与义的
夕惕‛、‚居安思危‛、‚外内使之惧‛、‚困穷而道‛
《周易》哲学以阴阳争胜负,提示了事物对立面的一 正一偏、一显一潜在一定条件下互移,告诫人们要居安 思危常怀忧患。正如《系辞传下》援引《否 · 九五》爻 辞:‚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解释说:‚危者,安 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 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 安而国家可保也。‛要求人们透过事物彰明显现的一面 看到其潜隐微小的一面,从潜伏着的对立面去把握现在, 以便在绝对的变化中立足于现在而展望未来,如此不能 握有主动权,以达到‚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再一点就 是因为对立的两个方面总是互相争胜负,总在不断地变 化,所以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适度,不要过‚亢‛ 而走过头。乾卦上九爻爻辞说‚亢龙有悔‛,《象传》 解释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乾卦上九的 ‚龙‛,因过‚亢‛,必然要转向下退,知存而不知亡, 知得而

周易概论(5)

周易概论(5)

“图”“书”之学
汉乃至春秋时代的演《易》者,可能存在 着一种“乾起坎而终于离,坤起离而终于 坎”的八卦方位变化说。所以说宋人“先 天八卦”的方位,不会是他们自己依据汉 人资料而出,而是先秦时代早有此说。
月体纳甲
“纳甲”法据说京房所作,然而孟喜注《中孚》卦 六四爻之“月既望”,已谓:“十六日 也。”(《张惠言易义别录》卷一)可证其源较古。 此说是否整理先秦时代人们以天体运行,阴阳消 息释《易》的遗说而成?按《彖·蛊》:“‘先甲 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其以 “先甲”“后甲”说“天行”之“终”“始”; 《彖·剥》:“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其 “天行”又有“盈”“虚”之象——这些话说明 战国人确有以月之盈虚释《易》的资料。
卦气-节气歌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卦气 –六日七分
每个节气又分三候:“初候”“次 候”“末候”。因每个节气为十五天,故 每候主五天。这样,由二十四节气又推衍 出七十二候。再以其余六十卦(即六十四卦 去掉《坎》《震》《离》《兑》四卦)分主 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
爻辰
以《乾》《坤》两卦十二爻与十二辰相值,又与 十二月及五行配合,西汉人早已用之。《汉书·律 历志·上》:“三统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纪 也……六月,《坤》之初六……柕之于未……正 月,《乾》之九二,万物棣通,族于寅,木 也;……”又说:“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 吕……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始于子,在十一 月……位于丑,在十二月……位于寅,在正 月……位于卯,在二月……位于辰,在三月…… 位于巳,在四月……位于午,在五月……位于未, 在六月……位于申,在七月……位于酉,在八 月……位于戌,在九月……位于亥,在十月。”

易经六十四卦幻灯片PPT课件

易经六十四卦幻灯片PPT课件

.
41
28.泽风大过
▅▅ ▅▅ ▅▅▅▅▅ ▅▅▅▅▅ ▅▅▅▅▅ ▅▅▅▅▅ ▅▅ ▅▅
刚柔相济 力求平衡 代君行政 敢闯敢干 不怕失败 钢铁战士
.
42
29.坎为水
▅▅ ▅▅ ▅▅▅▅▅ ▅▅ ▅▅ ▅▅ ▅▅ ▅▅▅▅▅ ▅▅ ▅▅
同舟共济 突破险难 应对危险 流而不盈 持中守正 直面坎坷
.
喜悦和乐 春意盎然 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 奉献爱心 分享快乐
.
30
17.泽雷随
▅▅ ▅▅ ▅▅▅▅▅ ▅▅▅▅▅ ▅▅ ▅▅ ▅▅ ▅▅ ▅▅▅▅▅
随和众人 顺其自然 随机应变 机动灵活 开阔视野 灵活变通
.
31
18.山风蛊
▅▅▅▅▅ ▅▅ ▅▅ ▅▅ ▅▅ ▅▅▅▅▅ ▅▅▅▅▅ ▅▅ ▅▅
惩弊治乱 谨始慎终 防止腐败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冷静纠错
.
52
Hale Waihona Puke 39.水山蹇▅▅ ▅▅ ▅▅▅▅▅ ▅▅ ▅▅ ▅▅▅▅▅ ▅▅ ▅▅ ▅▅ ▅▅
遭遇困难 停止不前 应对艰难 追思反省 克服困难 摆脱困境
.
53
40.雷水解
▅▅ ▅▅ ▅▅ ▅▅ ▅▅▅▅▅ ▅▅ ▅▅ ▅▅▅▅▅ ▅▅ ▅▅
解除困难 与民休息 缓和矛盾 养精蓄锐 改过自新 渡过险境
.
54
.
21
8.水地比
▅▅ ▅▅ ▅▅▅▅▅ ▅▅ ▅▅ ▅▅ ▅▅ ▅▅ ▅▅ ▅▅ ▅▅
相亲相辅 光明无私 团结友爱 和平共处 周而不比 比而不周
.
22
9.风天小畜
▅▅▅▅▅ ▅▅▅▅▅ ▅▅ ▅▅ ▅▅▅▅▅ ▅▅▅▅▅ ▅▅▅▅▅
风行天上 畜而未下 积蓄力量 蓄民容众 蓄养待进 争取外援

周易讲义分析PPT课件

周易讲义分析PPT课件

爻辞与小象3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 翻译:九三:君子整天勤奋不懈,直到夜间还是 警惕如白日,危险而无害。(无咎,善补过也)
• 举例:植物花开以后的生长初期,需要风雨摔打。 毕业生工作的最初几年(办事员),乃至成家的 开始几年,每日忙碌,还没有到提升的资历和阅 历。(也可比喻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发展的 平缓期、停滞期)此时广学多闻,积蓄力量,善 于补救过失是关键。(实践中学,困而后学)不 会补过就有麻烦。邓小平在长征路上,姜子牙辅 佐周的日常事务,周公辅佐武王。
爻辞与小象2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再田,德 施普也。
• 翻译:九二:巨龙出现于田野,宜于见大人。

象辞:美德昭著,施舍于四方。
• 举例:(仲春之花,芳香满人间,为生命的第一 次灿烂,然而,如芝麻开花,虽然节节升高,离
结果还有很长的路,还要忍受风雨。毕业找工作,
如果读研就是继续潜伏,姜子牙见文王,邓小平 27岁当中央秘书长等等)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说周公有不轨之心。周公就避居
楚地。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
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
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
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
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
• 从纵向解释元 亨 利 贞。 • 从横向解释元 亨 利 贞。每一德必须包含其
它三德,才能够真正成就这一个德。四德 本来是一德。 • 元 亨 利 贞如何能够循环往复,贞下起元?
利来利往—从利的角度来谈四德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 ppt课件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  ppt课件
ppt课件 31
附 丹 天 之 气 , 经 于 黅 天 之 气 , 经 于 苍 天 之 气 , 经 于 素 天 之 气 , 经 于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牛 心 危 亢
女 尾 室 氐
戊 己 柳 昂
分 分 鬼 毕
: ; ; ; ;
ppt课件
32
五气经天化五运图
ppt课件
33
三.五运的分类 (一)中运 1.概念: 中运,又称“大运”“岁运”。指统 主一年(365.25天)的气运变化规律。 称“大”,指时间范围大。 称“中”,因其介乎于“天气”“地 气”运行的居中地位。
简易换算
简便计算公式
年干求算公式1:a=(Y-3)的个位数 (a为所求年份的年干序号,Y为公元纪年序号,3为应变常数, 若个位数为0,那么年干序号即为“癸”) 岁支求算公式2:b =(Y-3)÷12的余数 (b为所求年份的年干序号,Y为公元纪年序号,3为应变常数, 若余数为不足 12 ,即为地支序号;若为 0 或 12 ,年支序号即为 “亥”,大于12则减12)
ppt课件 40
(三)客运 1.概念 2.特征 (1)一年分为五步,各步为73.05天,适于大寒节; (2)以五行为序,太少相生;
(3)每步客运随年份变化而迁移,五年为一个周期。
3.推算 原则:“先立其年,以明其气”。
ppt课件
41
方 法 : ( 1 ) 先 求 当 年 的 年 干 阴 阳 属 性 , 五 音 建 运 ; ( 2 ) 据 十 干 化 运 原 则 , 求 出 当 年 的 大 运 ; (3)将当年的大运(及其太少)放在当年 五步的初运上,再以五行相生之序,依次求出 当年其他四步客运。 小结: 习题:求出2013年大运、主运(五步太少)、 客 运 ( 五 步 太 少 ) 。

天文历法说《周易》之50:十二辟卦!孟喜何德何能自创卦气体系?

天文历法说《周易》之50:十二辟卦!孟喜何德何能自创卦气体系?

天文历法说《周易》之50:十二辟卦!孟喜何德何能自创卦气体系?常常听人说,以十二辟卦为特征的卦气学说,是汉代的时候才由孟喜等人发明并推广,用于占筮的。

孟喜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孟喜何德何能,居然能够从六十四卦中自创一套已经如此完备的卦气体系?更何况,我们在本系列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十二辟卦所组成的阴阳太极圆图,是六十四卦生成的基础,它们一开始就是用于“立周天历度”,更简单来说是服务于天文历法的!十二辟卦是六十四卦生成的基础也就是说,从(最晚七千年前)卦象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十二辟卦与卦气学说就已经存在了,到《周易》写成之时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之久,至于孟喜等人,只不过是把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理论照本宣科而已,安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一、《周易》十二辟卦爻辞中的“往来”只需要翻开《周易》原文,把十二辟卦中的卦爻辞找出来细读一番,便会发现,早在《周易》写成之时,作者就已经对十二辟卦的卦气理论烂熟于心了。

根据十二辟卦的学说,由坤到剥的十二个卦以圆形排列,形成了一个阴阳太极鱼的图案: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按照由《坤》卦到《剥》卦的顺序,依次将《周易》中十二辟卦的卦爻辞原文列出,我们将会发现其中有明显的阴阳消长顺序。

《坤》卦是孟冬十月的辟卦,其卦辞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十月阴气即将到达顶点,故君子“先迷”,阴极之后则阳气将复,故曰:“后得主”。

《复》是仲冬十一月的辟卦,本月阴极阳生,其卦辞曰:“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利有攸往”,呼应的是十月辟卦《坤》卦辞中所说的“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和“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临》是季冬十二月的辟卦,本月阳气渐长,大地即将回春,其卦辞曰:“至于八月有凶”,暗示的是如果“有攸往”,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到了仲秋八月时候,阴阳合门,万物肃杀,所谓“八月会而草木死”也。

《泰》卦是正月的辟卦,夏历正月建寅,本月阳气渐盛,《泰》的爻辞曰:“小往大来”,小人往而大人来,阴气消而阳气息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三)
立夏:夏季的开始。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 炎热。 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说明(二)
四正卦上爻分别所值之仲春二月节惊蜇、仲夏五月 四正卦上爻分别所值之仲春二月节惊蜇、 节芒种、仲秋八月节白露、仲冬十一月节大雪, 节芒种、仲秋八月节白露、仲冬十一月节大雪,即 各为冬、 秋之象转衰趋隐后, 各为冬、春、夏、秋之象转衰趋隐后,最后所及之 范围。因此,四正卦各自所涵摄的, 范围。因此,四正卦各自所涵摄的,乃四时自大显 而衰退、直至终了之象。至于大显之前之象, 而衰退、直至终了之象。至于大显之前之象,则由 四正卦中相关卦之相关爻涵摄。可见,大显之后与 四正卦中相关卦之相关爻涵摄。可见, 之前的四时之显象,各由相关四正卦之六个爻表征。 之前的四时之显象,各由相关四正卦之六个爻表征。
四正卦卦气图
坎卦自初爻至上爻,分别表示十一月至一月三个月中 的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六个节气。 震卦自初爻至上爻,分别表示二月至四月三个月中的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六个节气。 离卦自初爻至上爻,分别表示五月至七月三个月中的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六个节气。 兑卦自初爻至上爻,分别表示八月至十月三个月中的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六个节气。
孟喜著作
根据《汉书·艺文志》载,著作有:《孟氏京 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氏》六十六篇,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已亡佚。 《隋书·经籍志》有“《孟氏易》八卷,残 阙”。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 《孟氏章句》一卷。其卦气思想收录在《新 唐书》卷二十七上《历志》三上,僧一行 《卦议》中。
说明(四)
立秋:秋季的开始。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处暑: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孟喜生平
孟喜,生于汉昭、宣帝之时,字长卿。东海兰陵(今山 东苍山县西南)人。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孟喜 遵父之命习《易》,与施仇、梁丘贺同学于田王孙,为汉代 第一位易学家田何的再传弟子。他自称得田王孙之真传, “师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汉书·儒林传》)。其 实,这是孟喜为了假借其老师声望抬高自己在当时的地位而 编造的故事。同门的梁丘贺曾疏通证明之:“田生绝于施仇 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同上)孟喜学有师法, 这是事实。但他并不是田何的正宗传人,而是一位叛离儒家 师门、敢干接受异端邪说的易学家。他“得易家候阴阳灾变 书”,以阴阳灾异解说《周易》。正因为如此,起初汉举博 士,“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同上)。讫 于宣帝时,孟氏易才列于学官,与施仇、梁丘贺并称汉初三 大家。
孟喜之见(二)
因此,自仲冬十一月中冬至, 因此,自仲冬十一月中冬至,至仲春二月节 惊蜇,方属少阳之时;自仲春二月中春分, 惊蜇,方属少阳之时;自仲春二月中春分, 至仲夏五月节芒种,方属太阳之时; 至仲夏五月节芒种,方属太阳之时;自仲夏 五月中夏至,至仲秋八月节白露, 五月中夏至,至仲秋八月节白露,方属少阴 之时;自仲秋八月中秋分, 之时;自仲秋八月中秋分,至仲冬十一月节 大雪,方属太阴之时。 大雪,方属太阴之时。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说明(一)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 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 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 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 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 节气订于历法。
四正卦思想:四时阴阳气之消息
一岁有四时。坎、震、离、兑四正卦,即分别为冬、春、 一岁有四时。 兑四正卦,即分别为冬、 秋四时之象的基本表征。四时之象的形成, 夏、秋四时之象的基本表征。四时之象的形成,源乎阴阳二 气之消息。四时之象, 气之消息。四时之象,正具体透露着二气消息不同状态与格 局之信息。笼统言之: 局之信息。笼统言之: 阳气渐次息长,阴气渐次消退,属阳弱之少阳之时; 春,阳气渐次息长,阴气渐次消退,属阳弱之少阳之时;夏, 阳气大盛,阴气大衰,属阳盛之太阳之时; 阳气大盛,阴气大衰,属阳盛之太阳之时; 秋,阴气渐次息长,阳气渐次消退,属阴弱之少阴之时;冬, 阴气渐次息长,阳气渐次消退,属阴弱之少阴之时; 阴气大盛,阳气大衰,属阴盛之太阴之时。 阴气大盛,阳气大衰,属阴盛之太阴之时。 确切言之,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并非恰与四时相对应。 确切言之,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并非恰与四时相对应。
说明(五)
立冬:冬季的开始。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卦气说的雏形
说明(一)再续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 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 后不差1~2天。本月立冬7日、小雪22日。
说明(二)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 壮成长。 壮成长。
第七讲:卦气与月体纳甲
一、孟喜卦气说 二、魏伯阳月体纳甲说
西汉解易三种倾向
一、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官方易学。 二、以费直为代表的易学,以《易传》文意 解经,注重义理。 三、以道家黄老之学解释《周易》,讲阴阳 变易。《淮南子》、严君平《道德经指归》、 扬雄《太玄》。 在汉代影响最大的是孟京易学。
孟京易学的学术背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孟喜之见(一)
依孟喜之见,阳气息自仲冬十一月中冬至, 依孟喜之见,阳气息自仲冬十一月中冬至, 至仲春二月节惊蜇始著; 至仲春二月节惊蜇始著;逮仲春二月中春分 转壮,而又大盛于孟夏四月, 转壮,而又大盛于孟夏四月,盛极于仲夏五 月节芒种。阴气则息自仲夏五月中夏至, 月节芒种。阴气则息自仲夏五月中夏至,至 仲秋八月节白露始著; 仲秋八月节白露始著;逮仲秋八月中秋分转 而又大盛于孟冬十月, 壮,而又大盛于孟冬十月,盛极于仲冬十一 月节大雪。 月节大雪。
说卦传》 万物出乎震 一段文字, 万物出乎震” 《说卦传》“万物出乎震”一段文字,开示了 一种由八卦涵摄的时空一体、互诠互显、 一种由八卦涵摄的时空一体、互诠互显、物 在其中的动态流转型立体宇宙图式。 在其中的动态流转型立体宇宙图式。此段文 字及其所开示的这种图式,无疑可视为卦气 字及其所开示的这种图式, 说的雏形。在此图式中, 说的雏形。在此图式中,坎、震、离、兑四 卦位于四方正位上,值四时之正, 卦位于四方正位上,值四时之正,是为四正 乾四卦位于四方偏位上, 卦;艮、巽、坤、乾四卦位于四方偏位上, 值四时交替之际,是为四维卦。 值四时交替之际,是为四维卦。
说明(一)
坎、震、离、兑四卦,即透过其各自之六爻, 兑四卦,即透过其各自之六爻, 分别涵摄着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之时象。 分别涵摄着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之时象。 阳七” 阳九” 阴八” 阴六” “阳七”、“阳九”、“阴八”、“阴六”, 即分别谓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冬至、 即分别谓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冬至、 春分、夏至、秋分,各系冬、 春分、夏至、秋分,各系冬、春、夏、秋之 象所在,四正卦的初爻值之, 象所在,四正卦的初爻值之,显示此四卦乃 四时之象的权威表征。二至、二分之后, 四时之象的权威表征。二至、二分之后,四 时之象各由盛转衰,自显趋隐,直至终结。 时之象各由盛转衰,自显趋隐,直至终结。
说明(一)续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 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 个节气。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 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 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 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 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卦气说概说
卦气说并非汉易新说,汉代之前,它已有过一段相当长的演 进历史。就此,刘大钧教授指出:“‘卦气’之说,虽说不 见于先秦,但与‘爻辰’‘纳甲’一样,溯其源,恐怕也不 是汉人独创。……‘卦气’说,恐亦为太史遗法,……估计汉 人只是在前人基础上,作了补充和整理,使其说更加完备而 已。”他并借助于近年来新出土的相关简帛资料,撰成《卦 气溯源》一文,进一步论证了卦气说乃属先秦已有之说。 卦气说之成为汉易的显学、主流学说、乃至基石意义上的基 本学说,始于孟喜易学之正式登上西汉学术之舞台。
孟京易学的形成和发展同西汉的哲学与天文学有密 切的关系。孟京易学属于今文经学派。今文经学风 对于孟京易学影响很大。西汉时期,天文学有很大 的发展。《淮南子· 天文训》和《史记·天官书》乃 战国以来天象观测和天文学理论的总结。当时从理 论上解释天文现象的是阴阳五行学说。由于天文学 与医学的进步,战国以来的阴阳五行学说有了很大 发展。西汉的哲学流派几乎都讲阴阳五行学说。而 天文学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对孟京易学的卦气 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