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水中学课间十分钟管理老师实行无缝对接要求
实验中学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实施方案
实验中学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充分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组织关爱,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蚌办发[2021]36号)和《关于实施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的意见》(蚌教人[2022]5号)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双减”工作要求,以关怀教师、理解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为宗旨,支持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的休息时间,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原则坚持关心关爱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三、工作目标切实围绕“双减”工作要求,科学规划、稳妥推进,充分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工作措施1.结合我校实际科学制定弹性上下班工作实施方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教师弹性上下班工作。
2.科学规划、安排好课程教学和日常工作,保障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有实行弹性上下班的空间。
合理安排教师的总体工作量,对于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实行“迟到早退”制度,当天没有安排课后服务工作的,可以适当提早离校;当天有课后服务任务的,可以适当推迟到校。
每月可以有四次免签到。
3.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在弹性工作时间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认真上课、备课,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和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考勤时间:上午签到时间:7:00—8:00上午签退时间:10:50—12:00下午签到时间:13:20—15:30下午签退时间:17:00—20:00五、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
课间十分钟,北京多家小学不让学生出教学楼
课间十分钟,北京多家小学不让学生出教学楼“8所学校的说法差不多相同:事实上,学校并没有强行规定不许学生出楼,只是因为课间十分钟太短,刨去喝水、上厕所,剩下的时刻学生们再从楼上跑到楼下,就差不多该上课了。
”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就跑到操场上尽情玩耍的情形,在北京众多小学里已专门难见到。
记者近日随机调查了本市12所小学,其中8所不赞成学生课间十分钟出教学楼,多数学校给出的理由是课间十分钟仅够学生喝水、上厕所,剩下的时刻不够学生到操场玩耍。
如此的现状引发了家长的担忧:假如连课间十分钟都不让学生尽情玩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保证?■课间不让出教学楼学生窝教室里画画张女士的小孩在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就读。
最近,她经常在小孩的笔袋里发觉一张张小纸片,上边画着一些小动物、小人儿、立交桥什么的,张女士起初误以为这是小孩上课不听讲私下“创作”的“作品”,可小孩说这是利用课间十分钟画的。
课间休息时如何还画画,什么缘故不到操场上去玩耍?张女士十分惊奇。
这时小孩才告诉她:课间十分钟学校有规定,学生们只能在教室或楼道活动,不让到楼别处去,“在楼里也没意思,还不如在教室画着玩”。
了解情形后,张女士十分担忧:“这总不出去,课间还画画或看课外书,那小孩的眼睛什么时候能得到休息?不近视才怪呢。
”张女士说,后来她跟亲朋好友谈起此事,才发觉专门多念小学的小孩都遭遇了类似情形。
■随机调查12所小学8所不赞成学生出楼为了证实张女士所言是否属实,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探访。
前天上午10点50分,距西城区奋斗小学第三节下课还有15分钟,记者在校门口看到,教学楼前的小广场上空无一人。
下课铃响后,楼里赶忙传出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喧闹声,各楼层的窗口也显现了学生晃动的身影,只是小广场上仍旧不见学生的踪影。
过了一会儿,3名小男孩双臂张开做“飞机”状从楼里跑了出来。
也许发觉自己“违规”,他们在广场跑了小半圈后,赶忙回到楼内。
该校一位老师证实说,学校确实不鼓舞学生课间十分钟出教学楼。
限制课间十分钟出教室的情况说明
有关限制课间十分钟出教室的情况说明一、概念解释在校园管理中,限制课间十分钟出教室是指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被要求不得在十分钟内离开教室的规定。
这一规定旨在加强学生管理,确保他们在课间时间的安全和秩序。
二、背景和原因分析1. 学生安全:在课间休息时间,学校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可能会限制学生在十分钟内离开教室。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校园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2. 管理秩序:一些学校为了维护校园秩序,限制学生在课间离开教室,可以减少学生在走廊和其他区域闲逛,避免学生发生纠纷或者做出不当行为。
3. 提高学习效率:控制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行动,可以确保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休息和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个人观点我认为,限制课间十分钟出教室既有其必要性,也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
保证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限制学生在课间短时间内离开教室,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着想。
但是,学校也应该适当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如上厕所和饮水等,不应该过分限制学生的自由。
四、总结回顾限制课间十分钟出教室的规定,旨在管理学生,确保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学习秩序。
在制定和执行这一规定时,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既要保证学校管理的严谨性,也要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体需求。
在撰写本文时,我们探讨了限制课间十分钟出教室的情况说明,结合概念解释和原因分析,以及个人观点和总结回顾,希望对这一规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限制课间十分钟出教室是一项学校管理规定,旨在加强学生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和维护校园秩序。
这一规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约束和限制,但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必要手段。
下面从学生安全、校园秩序、学习效率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学生安全是任何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在校园内活动,学校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可能会限制他们在十分钟内离开教室。
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校园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跑步摔倒、打闹受伤等。
课间十分钟管理工作计划
一、背景及意义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休息和调整的时间,也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准备的重要时段。
为了确保课间十分钟的安全、有序,提高学生的休息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确保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2. 维护校园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感情。
三、具体措施1. 制定课间十分钟管理制度(1)明确课间十分钟休息区域,确保学生有序活动。
(2)规定课间十分钟活动范围,禁止学生走出教室。
(3)要求学生保持教室整洁,不乱扔垃圾。
(4)禁止学生进行喧哗、打闹等影响他人休息的行为。
2. 加强教师巡查与管理(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班级管理,确保学生休息质量。
(2)班主任应安排值日生协助管理,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3)教师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适时调整休息时间。
3. 开展安全教育(1)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出行安全。
4. 丰富课间活动(1)开展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鼓励学生参加班级文化、艺术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3)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游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 建立激励机制(1)对在课间十分钟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其改正错误。
四、工作要求1.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课间十分钟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2. 教师要严格执行课间十分钟管理制度,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3. 学生要自觉遵守课间十分钟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课间十分钟表现。
五、工作总结1. 定期对课间十分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 对在课间十分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校课间无缝连接制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也日益完善。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我校特制定以下课间无缝连接制度。
一、制度目的1. 保障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后能够迅速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
二、制度内容1. 课间休息时间:按照国家规定,学生每天有两次课间休息时间,分别为上午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四节课后。
2. 课间休息区域:各班在课间休息时,应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3. 教室管理:班主任负责本班教室的课间休息管理,确保教室安全、整洁。
4. 教室巡查:学校安排专门人员对教室进行巡查,检查学生课间休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课间活动:(1)学生可在指定区域内进行阅读、休息、交流等活动,但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学生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做操、跳绳等,但需在指定区域内进行。
(3)学生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如捡拾垃圾、帮助他人等。
6. 课间交接:(1)任课教师在上、下课时,应与班主任进行交接,确保学生安全。
(2)班主任在学生放学时,应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接,确保学生顺利回家。
三、制度执行1. 班主任是课间无缝连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2. 教师要遵守课间无缝连接制度,加强班级管理,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
3. 学校将定期对课间无缝连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四、制度总结通过实施课间无缝连接制度,我校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希望全体师生共同遵守制度,共同维护学校秩序,为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安全无缝对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无缝对接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安全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工作人员以及来访人员,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个领域。
三、组织机构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 学校安全办公室: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应急处理等。
3. 各部门安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部门安全无事故。
四、管理制度1.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包括但不限于校园设施、消防设施、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
(2)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消除安全隐患。
(3)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对新入职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根据季节变化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
3. 安全应急处理制度(1)建立健全学校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3)对突发事件,要迅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4. 安全检查制度(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各部门要定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确保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5. 安全信息报送制度(1)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送制度,及时上报安全工作情况。
(2)对重大安全隐患、安全事故,要立即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五、责任追究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
2. 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保证课间10分钟不被约束的措施
保证课间10分钟不被约束的措施课间10分钟的自由时间是学生们放松、休息和进行私人活动的宝贵时间。
然而,由于课业和活动安排的压力增加,学生们通常会在这段时间里受到各种约束和限制。
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真正享受到自由时间,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专门的休息区域。
学校可以在课堂外设置一个舒适的休息区域,提供舒适的座位和放松的氛围,让学生们在休息时间里得到放松和恢复。
这个区域可以有柔软的椅子和沙发,以及一些供学生们休息和读书使用的书籍和杂志。
2.提供各种放松活动。
学校可以在课间时间里提供各种放松和娱乐的活动,比如乒乓球、桌游、音乐和艺术教室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并在他们的休息时间里参与其中。
这不仅可以提供娱乐和放松的机会,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才能。
3.引入冥想和放松训练。
冥想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们减轻压力和焦虑,并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学校可以引入冥想和放松训练课程,教导学生们如何通过呼吸练习和冥想来放松身心。
这些训练可以在课间时间里进行,让学生们在10分钟的自由时间里得到真正的放松。
4.提供自由选择的活动。
学校可以在课间时间里提供一个活动选择的列表,包括参加俱乐部、运动、阅读或自由交流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这个列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并在课间时间里自由参与。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自由时间里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和积极参与度。
5.鼓励户外活动。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们在课间时间里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散步、慢跑或者玩耍。
户外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滋润,增强体质和减轻压力。
学校可以提供一个宽敞的操场或者花园,让学生们在课间时间里自由地进行户外活动。
6.学校和教师的支持。
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支持并鼓励学生们在课间时间里享受自由。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醒学生们关于课间时间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适当地放松和休息。
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保护学生们的课间时间安宁和自由,确保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到这段宝贵的时间。
学校候课交接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师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规范学校候课交接流程,明确师生职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三、制度内容1. 交接时间学校实行每日两节课的候课交接制度,即上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进行交接。
2. 交接地点交接地点为各班教室门口,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师生进行交接。
3. 交接内容(1)班主任向任课教师介绍班级基本情况,包括班级人数、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纪律等。
(2)任课教师向班主任反馈上一节课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学内容、学生表现等。
(3)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检查教室设施、卫生状况,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安全。
(4)班主任向任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等,以便任课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4. 交接要求(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准时参加交接,不得迟到、早退。
(2)交接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3)交接内容应真实、全面,不得隐瞒或夸大事实。
(4)交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并向学校报告。
5. 违规处理(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未按时参加交接,每次扣除班级考核分2分。
(2)交接内容不真实、不全面,每次扣除班级考核分2分。
(3)交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或报告,每次扣除班级考核分3分。
四、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五、实施与监督1. 学校教务处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定期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交接情况进行检查。
2.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学校候课交接流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师生安全,为创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奠定基础。
学校课间交接班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课间交接班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行政人员等。
三、交接班时间1. 课间交接班时间为每节课下课后5分钟内完成。
2. 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做好课间交接班工作。
3. 任课教师负责与班主任进行课间交接班。
四、交接班内容1. 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向班主任汇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
2. 学生情况:班主任向任课教师汇报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
3. 班级事务:班主任向任课教师汇报班级日常管理、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4. 特殊情况:班主任向任课教师汇报班级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如学生请假、生病、突发事件等。
5. 教学资源:班主任向任课教师介绍班级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如多媒体设备、图书等。
五、交接班要求1. 教职工应按时参加交接班,不得迟到、早退。
2. 交接班过程中,双方应认真听取对方汇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 教职工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互相尊重,共同解决问题。
4. 交接班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共同检查班级情况,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课间交接班工作的监督,定期检查各班交接班情况。
2. 学校对教职工的课间交接班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
3. 对交接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将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我们希望全体教职工能够高度重视课间交接班工作,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安全无缝对接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 安全第一、责任到人的原则。
3. 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学校安全工作,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协调、督促各部门落实安全责任。
3. 各部门、班级安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措施,定期检查、汇报安全工作情况。
四、安全无缝对接制度1. 入校安全(1)学生入校时,门卫要严格执行登记制度,核实学生身份,确保校园安全。
(2)外来人员入校,需经门卫登记、验证,并在指定区域活动。
2. 校园安全(1)加强校园巡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2)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4)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3. 离校安全(1)放学时,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有序离校,确保学生安全。
(2)家长接孩子时,需在指定区域等候,不得进入校园。
(3)学生离校后,学校要加强周边环境巡查,确保学生安全。
4. 特殊情况下的安全(1)恶劣天气:学校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师生安全防护措施。
(2)突发事件: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安全。
五、安全责任追究1.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2. 对不履行安全职责,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3.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从教师的一天看“双减”政策下的“弹性上下班”制
从教师的一天看“双减”政策下的“弹性上下班”制作者:曹增敏来源:《成功密码》2022年第02期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党组将其作为“一号工程”。
“双减”政策明确,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意见在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系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要了解教师的“弹性上下班”制,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学校教师的真实案例。
谢香英是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小学的一名老师。
因为谢老师家不在南康区,住在蓉江新区,加上今天要值日,为避免早高峰拥挤路段,她6:50开车从家里出发。
在这之前她会为家人准备好早餐,但她没在家吃早餐,而是打包好带到学校抽空吃。
7:15,谢老师到达学校。
第一件事就是先进教室,开窗通风、换气。
在7:25之前,她要吃完打包的早餐,而后开始巡视校园。
8:00值日结束,谢老师再次回到教室,此时同学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问候老师,谢老师也回以微笑。
8:25,第一节就是谢老师的数学课。
这学期她一周需要上多节数学课,此外她还兼任美术、科学、书法、心理健康课并参与课后服务。
除了几分钟早餐时间外,从7:15进校到第一节课结束,谢老师一直在忙碌。
13:40,到了午休时间,谢老师再次来到教室,为了保证孩子们下午的学习效率,她努力引导孩子进行午休。
但小学段的孩子,多数并不习惯午休。
谢老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习惯,对他们温柔地说:“要是睡不着的话,安静地趴在课桌上闭目养神也可以,这样下午的课,也不会感到疲惫。
”个别原先还在说话的同学也闭上眼睛,安静了下来。
虽然下午没有课,但谢老师也一直忙个不停,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几次课间,她又回到教室查看学生的情况。
16:10,转眼到了课后服务时间。
本学期谢老师班上的38名学生全部参加了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第一节课是辅导作业课,第二节是兴趣拓展课,由谢老师上美术。
课间十分钟被约束方案措施 -回复
课间十分钟被约束方案措施-回复如何在课间十分钟内进行约束和管理,以下是一些方案和措施供参考。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期望在制定任何约束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和期望是什么。
这可以包括阻止学生逃课、减少混乱和不守规矩的行为、促进学生休息和放松等。
明确目标和期望可以帮助指导后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步:建立规则和期望在课间十分钟之前,学校需要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让学生知道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
例如,学校可以规定学生要待在指定的区域内,不允许离开校园或进入不允许进入的地方。
此外,学校还可以要求学生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其他学生或教师。
第三步:制定约束措施一旦规则和期望确立,学校需要制定具体的约束措施,以确保学生遵守这些规则。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监督和巡视,利用学生监督团队或安保人员来确保学生不违反规定。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监控摄像头以及安全警报系统,以提高管理效果。
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如提供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这些活动可以是体育竞技、艺术表演、学生社团等,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第四步: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除了制定约束措施,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教育和指导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讲座和研讨会,教授学生如何自我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规定的活动和保持良好的行为。
第五步:定期评估和调整在实施约束方案的过程中,学校还需要定期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观察和监测学生的行为、统计数据等方式实现。
通过评估和调整,学校可以进一步完善约束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结:在课间十分钟被约束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目标和期望,建立规则和期望,制定约束措施,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只有通过综合的措施和努力,才能有效地约束和管理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内的行为,创造出一个秩序井然、有效利用时间的学习和休息环境。
小学学校课间十分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能够有序活动,充分休息,提高学习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通过规范课间十分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及教师。
三、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为10分钟。
(2)下午第一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为10分钟。
2. 课间休息活动(1)学生应在教室周围活动,不得进入教室、办公室等场所。
(2)活动范围包括操场、走廊、校园内指定的活动区域。
(3)活动方式以轻松、愉快的游戏为主,如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3. 课间休息纪律(1)学生应自觉遵守纪律,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
(3)不随意进入他人活动区域,尊重他人休息。
4. 教师职责(1)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课间休息时间学生的安全。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间休息习惯。
5. 管理措施(1)设立课间休息管理员,负责监督和管理课间休息秩序。
(2)定期开展课间休息秩序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3)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奖励与惩罚1. 奖励(1)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或发放小红花等奖励。
(2)对在课间休息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班级表彰。
2. 惩罚(1)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
(2)对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停课、留校察看等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课间无缝对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学校课间活动有序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师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及学校各部门。
三、组织架构1. 成立课间无缝对接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各年级、班级成立课间无缝对接管理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生活委员等为成员。
四、制度内容1. 课间活动安排(1)课间操:各年级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课间操,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加,科任教师协助。
(2)眼保健操:各年级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眼保健操,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加,科任教师协助。
(3)课间休息:学生进行课间休息,教师巡查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2. 课间无缝对接流程(1)课间操前,班主任组织学生排队,科任教师协助维持秩序。
(2)课间操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负责组织学生做操,确保学生动作规范。
(3)眼保健操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负责组织学生做操,确保学生动作规范。
(4)课间休息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巡查教室,了解学生情况,维护教室秩序。
3. 课间安全(1)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有序进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2)科任教师协助班主任维护课间秩序,防止学生发生意外。
(3)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及时排除。
4. 课间无缝对接检查(1)课间操、眼保健操期间,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人对课间活动进行检查,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各年级、班级课间无缝对接管理小组定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措施1. 对在课间无缝对接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课间无缝对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部门、各年级、班级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学校课间活动有序进行。
课间十分钟活动安全预案
课间十分钟活动安全预案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期间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预案。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德育处、体育处、班主任等相关人员为成员。
2. 执行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任课教师、生活老师等相关人员为成员。
三、安全措施1. 安全教育:- 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 通过班会、晨会等形式,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活动纪律,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危险物品。
2. 设施检查:- 定期检查课间活动区域的安全设施,如楼梯、走廊、操场等,确保设施完好无损。
- 及时维修损坏的设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人员安排:-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安全,负责组织学生有序活动。
- 生活老师负责管理学生课间饮水、如厕等事宜。
- 任课教师负责监督学生课间纪律,防止学生离开教室。
4. 活动安排:- 课间活动时间,学生应在规定区域内活动,不得擅自离开教室。
- 课间休息时,学生可进行轻微的身体活动,如做眼保健操、做操等,但不得剧烈运动。
- 遇到恶劣天气,如雨、雪、大风等,学生应在室内活动。
5. 突发事件处理:- 如遇学生受伤,立即组织人员将受伤学生送往医务室,并通知家长。
- 如遇学生失踪,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寻找。
- 如遇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立即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确保学生安全。
四、应急预案1. 学生受伤:- 立即组织人员将受伤学生送往医务室,并通知家长。
- 医务室对受伤学生进行初步处理,如需要,立即送往医院。
2. 学生失踪:-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寻找。
- 通知家长,协助家长寻找。
- 如有需要,报警求助。
3. 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 立即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确保学生安全。
- 如有需要,报警求助。
五、总结本预案旨在确保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期间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国家课间十分钟相关政策
国家课间十分钟相关政策
国家关于课间十分钟的具体政策包括:
1.教育部强调,要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2.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泉州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优化中小学课间十分钟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任课教师应按时下课、不拖堂,学校应鼓励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参加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
同时,对于未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学校,可能会被约谈和通报。
国家课间十分钟政策的核心是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及能够参与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中。
具体的政策实施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学校教师课间交接制度范本
学校教师课间交接制度范本一、背景及目的为确保校园安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特制定本教师课间交接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课间交接工作,明确交接责任,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二、交接内容1. 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特别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反馈。
2. 教学进度:教师应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等向下一节课的教师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3. 教学设备:检查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如电脑、投影仪、黑板等,确保下一节课的教学顺利进行。
4. 课堂纪律:教师应将本节课的课堂纪律情况反馈给下一节课的教师,特别是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5. 教学计划:如有特殊情况,需调整教学计划,应及时告知下一节课的教师,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交接时间及地点1. 课间交接时间:在每节课结束后,下一节课的教师应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与本节课的教师进行交接。
2. 课间交接地点:一般在教室进行,如有特殊情况,可在教师办公室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交接。
四、交接方式1. 口头交接:教师之间通过口头描述的方式,将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表现等向下一节课的教师进行说明。
2. 书面交接:教师可采用书面形式,将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表现等详细记录下来,交给下一节课的教师。
3. 电子交接:教师可通过电子邮件、教学平台等方式,将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表现等发送给下一节课的教师。
五、交接责任1. 教师应认真履行交接职责,确保交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2. 教师应尊重彼此的教学成果,不得恶意诋毁、夸大或隐瞒教学情况。
3. 教师应严格遵守课间交接制度,如有违反,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实施及监督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2.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间交接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 学校教务处、年级组等部门应加强对课间交接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确保本制度的落实。
课间10分钟保障机制
课间10分钟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规定:学校应明确规定课间10分钟的时间,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活动。
2. 合理安排: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等因素,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的活动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放松身心。
3. 安全保障:学校应确保课间10分钟的活动场所安全,避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4. 监督检查:学校应建立课间10分钟的监督检查机制,对课间10分钟的活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课间10分钟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课间10分钟的活动安排。
总之,课间10分钟保障机制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确保学生能够在课间10分钟充分休息和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石水中学课间十分钟无缝对接管理制度
课间十分钟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难点,学校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大多发生在这个时段。
怎么实现对这一时段的监控,从而让学生学好,玩好,休息好呢?我校认为有必要实行老师对课间10分钟管理的无缝对接,即上一堂课的老师应该在下课后在教室再呆6分钟,上下一堂课的老师应该提前6分钟进入教室,实行老师与老师的管理交接。
这样,课间10分钟教室始终有老师在场管理。
原因如下:
一、下课后,老师推迟6分钟离开教室
通常,在宣布下课后,老师就离开了教室。
我们要求老师不妨再在教室停留至少6分钟。
1、老师迟6分钟离开教室,能有效控制课间十分钟的意外事件。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离开了老师的管理,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如同学闹矛盾产生的吵架事件,伙伴间做危险性的游戏等。
如果老师在教室里多呆一会,迟几分钟离开教室,学生诸如打架,室内追逐打闹做凶险游戏的事情就会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会得到控制或大量的减少。
2、老师迟6分钟离开教室,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个别辅导。
一堂课上下来,总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教学内容。
众多的实践经验表明,学生当堂没有掌握的知识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得到及时的辅导就能得到有效的掌握,如果老师能迟几分钟离开,学生就有机会得到个别的辅导。
3、老师迟6分钟离开教室,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上完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课后老师留教室几分钟可以得到诸多情况,这有利于老师针对学情改进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4、老师迟6分钟离开教室,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课堂上的交流相对比较严肃,学生比较拘束。
下课后,用几分钟时间与学生闲聊几句或参与学生的游戏,对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拉近师生关系有出乎意料的作用。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短短几分钟就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老师迟几分钟离开教室,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搞集体性的辅导,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好好休息,为下一课学习作好准备。
二、上课前,老师提前6分钟进教室
1、提前6分钟进课堂,进行教学设备检查。
教学设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常有教师因教具准备不足而带来不必要的尴尬。
如果教师提前几分钟进课堂,看看粉笔够用吗?看看黑板擦干净了吗?学生有什么问题要解决的吗?查查录音机响不响?电源通不通?这样,会减少许多麻烦。
2、提前6分钟进课堂,调整教学心态。
教师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消极心态,将会直接影响教师自身水平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带着“紧张心态”进入课堂,就有心慌意乱之感,教学程序就有可能发生混乱,造成课堂失控,甚至出现明显的失误。
良好的心态在教学效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前几分钟进课堂,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心态,教师可以利用这几分钟,及时进行情绪自我调控,控制消极情绪,以饱满的精神,欢快的情绪投入教学。
3、提前6分钟进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定教。
学生到底有多少人对新知有所了解,了解程度怎样?教者心中必须有数。
提前几分钟进课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程度不一的学生问一问,聊一聊,在闲聊中完成学情的调查。
4、提前6分钟进课堂,稳定学生的情绪。
课间十分钟,部分学生有可能玩一些过于激烈的游戏,学生把这种激动的情绪带入课堂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间十分钟,也有学生会进行耗时较长的活动,这种活动有时会延续到上课铃响还未结束,相应的游戏的心情还会在课堂继续。
教师提前几分钟进课堂,可以提醒学生玩恰当的游戏,适时终结游戏,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作好上课的准备。
5、提前6分钟进课堂,联络师生情感。
当你走近学生,在与学生亲和平等的对话的时候,在你帮助学生解惑释疑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6、提前6分钟进课堂,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
学生课间打架,出格的游戏,安全事故等偶发事件常给教学造成麻烦。
如果教师提前几分钟进课堂,学生活动就处在教师有效的调控视野,学生进行不安全活动的几率大为减少。
实践表明,教师提前进课堂的,课间及课堂偶发事件基本为零。
以上规定从2009年9月1日开始执行。
白石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