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轮回》赏析
美国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探寻生命真相
美国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探寻生命真相2014-2015年,美国全新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用20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全新的视角,去条分缕析地探索了人类的这种普遍疑惑。
2014-2015年,美国全新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用20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全新的视角,去条分缕析地探索了人类的这种普遍疑惑。
相比以前《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内容更为详实,想象更加大胆,观点更符合现代主流科学的结论。
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
生死轮回,说的是我们在死后会重生在另一个身体上。
人类从很久以前就对此十分着迷,围绕着这个词,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生命为何物?意识为何物?意识有生物学的基础吗?出生真的是生命的起点吗?死亡真的是生命的终点吗?本片将从各个角度为你揭示生死轮回。
每集约50分钟,请收藏后在WiFi下观看。
《生死与轮回》1 何为生命从古希腊到欧亚,再到古代北欧,许多古代文明中都记载着人们死而复生后,讲述来生的故事,但我们今天要如何讲述濒死经历呢?近期的调查表明:1500万美国人有过濒死经历,330万德国人有过濒死经历,法国也有200万此类事件,世界范围内都有类似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普遍的现象不能仅仅被看作谜或传说,艺术上经常用濒死体验来扩大情感效果,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件带来了许多疑问,这些问题对我们理解生命现象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是如何查验这种事件的呢?这要如何进行解释呢?当一个人在医学上意识不清乃至被宣告死亡时,他有没有可能仍有意识呢?《生死与轮回》2 前世记忆被认为是回忆起前世的脑中影像,正是对前世记忆的简单定义,解开关于转世的大部分谜团都要看一个问题的答案:前世的记忆是否是真的?尽管人们有时候会拿自己的前世和来生开玩笑,对很多人来说,转世投胎这种想法也许是属于外来或荒谬的想法,而既然转世投胎与科学和许多的宗教信仰有冲突,居然真的会有支持转世投胎,这个概念的调查研究令人诧异,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研究者和学者们听从好奇心和怀疑态度,对前世记忆进行严格的科学检视……《生死与轮回》3 探索意识现象生死是人类两个最大的谜题,在两者之间,出生,我们通常会认为是充满希望的——一个有着无穷可能性的开端,即使从科学的观点来说也是一个奇迹,单一个被选中的细胞分裂再分裂,仅仅50次,一个全新的人就此成形,一个由蛋白质和水组成的静止细胞,是怎样知道如何将自己塑造成手、眼、皮肤和大脑?这段旅程从单个细胞开始,达到顶峰时,有数万亿的细胞完美地同步进行工作,每分钟都会产生100万大脑细胞,然后新生的细胞又准备出现了,不迟不早,时间刚刚好,这都是转瞬完成的事情,小小的推动,人生就跃进了一大步,单个细胞现在便成为整个躯体,一生中泵送7亿升血,呼出6亿7200万口气——完美的机器!不仅如此,有足够的时间的话,完全能够在制造另一台完美的机器!是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另一个谜团我们则不会过多地思考,那让我们感到绝望,光辉开始的终结之处,悲剧地从曾经的无限可能性转变为绝望的受限不可能性,死亡缺乏出生的魅力和前景,没有奇迹般的一百万个细胞协调一致,就这样,心跳的线越过看不见的某一点之后就静止了,这完美的机器曾一分钟生出一百万神经细胞,如今则拒绝产生一个神经细胞,一小滴血液看似不可能泵出,曾温暖的身体变冷,到底是什么出错了呢?《生死与轮回》4 灵魂的秘密灵魂独立于肉体和精神。
纪录片《轮回》中视听语言的运用
纪录片《轮回》中视听语言的运用作者:张蒙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07期【摘要】纪录片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特殊的门类,以真实的影像和声音记录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界内部的各种联系与发展。
美国纪录片大师罗恩·弗里克游历25个国家、耗时5年完成的纪录片巨作《轮回》以无旁白的方式通过大量纪实的镜头语言真实展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震撼的画面唤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生命轮回的本质揭秘。
【关键词】纪录片《轮回》视听语言人与自然一、纪录片的特点电影艺术作为20世纪诞生的一种全新艺术类别,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
作为世界第七大艺术门类,电影艺术根据其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分为故事片、文艺片、动作片、西部片、伦理片、纪录片等等,这其中纪录片以其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反映和大量纪实性视听语言的运用而独树一帜,虽然没有过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绝伦的刺激画面,记录片仍然以其写实的拍摄风格叩击着人们心灵,让人们能够走进真实的客观世界而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所思考。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它与电视上比较热播的新闻片不同,新闻片注重事物的新闻性,是根据对事物真实记录后有选择、有目的的剪辑播出,而单纯的纪录片就是完全的尊重事物本真不加修饰的反映客观真实,这往往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影像记录开创了世界电影的先河,然而这些最早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也就是说电影艺术最原始的功能就是纪录。
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
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不管哪种纪录片形式都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反映,都能够凭借纪实性的视听语言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生死与轮回纪录片观后感
生死与轮回纪录片观后感《生死与轮回》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纪录片。
通过展现生命中最为关键也最为真实的瞬间,该片给予观众们以深入思考和清晰认识的机会。
观看该纪录片后,我深深地被这些真实的故事所触动和震撼。
该纪录片以生与死为主题,通过记录真实的生命故事,深入探讨人类面对生死和轮回的态度。
整个影片以多个真实案例为线索,透过这些案例,观众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世界的多姿多彩。
首先,该纪录片展示了生命的珍贵。
通过讲述生病者的故事以及他们与死神搏斗的过程,观众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人类生命的脆弱。
面对死亡的威胁,这些病人并没有放弃,相反,他们迎难而上,用乐观和勇气面对痛苦与恐惧。
他们的坚持和希望,让人们不禁思考自己对生命的态度。
这部纪录片深刻地唤醒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其次,该纪录片呈现了轮回的观念。
通过讲述一些已经死亡并被复活的人的经历,观众们得以体会到生命不灭的可能性。
这些案例不仅仅是医学奇迹的见证,更是人们对于死后生命的疑问的一种回答。
这些人在复活之后,谈论起他们的经历,并且他们的经历具有相似之处,如穿越黑暗隧道、遇见亲人的灵魂等等。
这种轮回的观念令我深思,生与死是否只是表面的状态,而内在的灵魂是否具有某种形式的持续性。
此外,该纪录片还揭示了人们对于生死的恐惧和对未知的好奇。
在片中,一些健康的人参与了模拟死亡的实验,通过这样的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死亡的一刻。
这种体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触动,让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更加好奇并探索死后的世界。
这种恐惧与好奇心的结合,使得人们不断探索生死的奥秘,试图解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最后,该纪录片还提供了关于死神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在历史上,死神常被描绘为可怕的存在,而这部纪录片试图改变这一形象。
通过追踪一名主角的人生经历,观众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死神是如何以关怀和支持的方式与人们相处的。
死神的到来既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必然的,但它也带给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视。
《轮回》请你从短文的人物描写方法上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学习问题
《轮回》请你从短文的人物描写方法上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学习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题目:从短文中描绘的人物特征中,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激发新一代拥抱传统价值观?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受到很多影响,传统文化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
而《轮回》这篇短文中描述的人物特征,却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因此,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激发新一代拥抱传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轮回》中的人物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仪、忠诚、勇敢、才智以及慈悲等方面。
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促进我们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忠诚是一种重要的伦理价值,它能够让我们坚定信念,敢于挑战自我。
勇敢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它让我们敢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才智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机会,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提高自己的实力。
慈悲则可以让我们发自内心对他人付出,让我们从更大的角度认识生活,从而更好地拥抱传统文化。
传承文化,激发新一代拥抱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
一方面,教育机构应该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家庭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家长应该用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孩子做榜样,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
此外,在社会上也应该大力弘扬历史文化,广泛宣传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
传承历史文化,激发新一代拥抱传统价值观,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的精髓,而且还能够让我们的思想观念更加丰富,更加合理,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文化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文化保护,加强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
轮回的故事 纪录片观后感
轮回的故事纪录片观后感《轮回的故事》是一部打动心灵的纪录片,在观后感受中我感到沉思良久。
这部纪录片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关于轮回的故事,探索了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奇妙关联。
通过展示各种不同文化和宗教中关于轮回的信仰和实践,影片深入挖掘了人类对于轮回的追寻和探索。
纪录片以一位名叫杰克的年轻男子为主角,杰克事故身亡后发现自己灵魂进入了一个叫做“生死轮回”的世界。
这个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都处在不同的轮回中,以不同的身份和形式重新来到这个世界。
纪录片通过杰克的眼睛,带领观众探索了轮回的奥秘。
首先,纪录片深入介绍了不同文化中关于轮回的信仰和故事。
从印度教的转世到佛教的轮回,再到西方文化中的灵魂进入天堂或地狱,影片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传说,让观众了解了不同文化对于轮回的独特见解。
这一部分的内容给了我们观众一种思考生死的新角度,也让我们更加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差异。
其次,纪录片通过杰克的经历告诉我们,轮回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过程。
杰克在“生死轮回”中经历了多个轮回,每个轮回都有不同的身份和经历。
他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成为了古代的王子、农民、商人和战士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克逐渐明白了生死轮回的意义。
他意识到,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无论是在王宫中享受荣华富贵,还是在战场上拼搏厮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在于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纪录片还通过一系列令人难忘的画面展示了生死轮回的美妙之处。
通过各种特效和摄影技巧,画面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轮回的循环。
观众可以亲眼目睹生命从诞生到消逝的过程,看到了每个人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迹。
这些画面唤起了观众对于生命宝贵性的思考,并引发了对于个体命运和世界命运的关注。
总的来说,纪录片《轮回的故事》是一部深入探索生命和死亡之间关系的纪录片。
它通过展示不同文化和宗教中关于轮回的信仰和实践,让观众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义。
通过杰克的经历,影片向观众展示了轮回的漫长和复杂过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解读纪录片《轮回》的现实意义
解读纪录片《轮回》的现实意义内容提要:纪录片《轮回》以自然变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场景变换构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桥梁,以冥想的形式引导观众去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与自然死与生原始与现代富与贫自由与禁锢战争与和平《轮回》是一部大型无对白无解说的纪录片,是导演罗恩·弗里克继《天地玄黄》之后时隔20年的又一大作,《samsara》是《轮回》的原名,是藏语里“生命如同不停旋转的车轮流转循环”的意思。
本片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荣获2012年读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最佳纪录片奖。
《轮回》属于人文类纪录片,其拍摄内容以人类社会为主,间杂自然景观。
导演罗恩·弗里克是长镜头和慢速摄影方面的大师,影片运用大量的长镜头,高超的摄影技巧,尖端的摄影设备,使自然的云层变化、火山喷发亦或是人造景观——缅甸(蒲甘王朝)的佛塔寺庙群、印度喀什米尔邦的ThikseyMonastery 寺庙、法国凡尔赛宫镜廊等,每个镜头场景都如画般唯美而完整。
而被风沙、海啸等自然灾害冲击过的人类遗迹,也充分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可以互相转化的轮回本质。
影片虽是社会题材与自然美学风格的结合,其主角仍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从乙醇浸泡过的儿童尸体,到圣保罗萨尔瓦多教堂接受洗仪式的婴儿,又回到意大利西西里岛上卡普其尼修道院里存放了90多年的女孩木乃伊干尸,无言的镜头诉说着生死轮回的生命过程。
死亡的世界我们无从知晓,生活着的人类世界在导演的镜头下又有了原始与现代的分别,从裸露上身的神秘土著,到繁华的现代都市。
巨大的生活压力笼罩下的人类丧失了自然原本的生机和活力,人如同机器般麻木地活着,巴黎的自虐表演艺术家以震撼的表演形式表现出现世人类扭曲变态的精神状态,日本的高仿真机器人似乎在嘲笑拥有灵魂的人类和没有灵魂的自己没有差别。
迪拜的高楼、鱼骨状的填海住宅群彰显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人们沉浸在无尽的物质追求和肉体享受之中,待到超出身体负担时再次进行如同日本仿真充气娃娃工厂逼真的空气人偶进行手术塑造,使得尽情舞动的泰国人妖与人偶之间有了一种莫名的联系,虚无艰苦的精神世界从妆容精致如同人偶的悲伤的日本艺妓眼神中流露无疑。
轮回记录片观后感
轮回记录片观后感《轮回记录片》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通过生动而真实的镜头金能够将观众带入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影片以宗教教派轮回和重生的概念为中心,以一个男子在一系列生命中重生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无常。
观看完《轮回记录片》,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自己的生活和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该片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一个男子多世轮回的经历。
影片采用了多种手法,包括纪实摄影和真实访谈,使观众感受到类似于观察者的角色。
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故事中,更加贴近主人公的情感和经历。
同时,影片还通过剪辑手法将不同时期的故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展现了轮回和重生的概念。
整体叙事结构紧凑而清晰,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个复杂而令人着迷的观念。
影片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和无常。
通过主人公在不同生命中的经历,观众感受到了人类存在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每个生命都有起伏不定的时刻,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
然而,每一次经历都为主人公带来了不同的智慧和成长。
在多次重生中,观众可以看到主人公逐渐从迷茫和困惑中走出来,开始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和珍贵。
这种对生命深度思考的触动也同时发生在观众身上,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影片还通过宗教教派轮回和重生的概念,给观众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
《轮回记录片》将轮回和重生的概念融入到主人公的故事中,使观众对宗教信仰和生命轮回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多个故事线的交织和相互呼应,影片传递出了对宗教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观众可以看到,每一次重生都是一个机会,一个机会去反思和改变,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希望和勇气,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
除了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无常,影片还对人类社会的演变和文化多样性进行了反思。
通过不同生命中的故事,观众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和宗教在生活中的影响和塑造力量。
纪录片轮回观后感
纪录片轮回观后感《纪录片轮回观后感》是近期我观看的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轮回循环。
观看后,我深感受益匪浅,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思考。
首先,这部纪录片生动地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起源。
通过考古学的研究和发现,我们了解到人类最早的活动记录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
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到农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生产,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纪录片展示了不同文明古国的兴衰史,诸如埃及、希腊、罗马等,这些古老的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纪录片提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轮回循环。
人类社会历史上一次次的崛起和衰落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的循环规律。
纪录片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和发展趋势,揭示出了这种循环的模式。
例如,在繁荣与衰退之间的循环中,贪婪、腐败和权力集中是常见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最终引发社会的崩溃。
纪录片提醒我们要警惕这些问题的再次出现,努力避免历史的重演。
第三,纪录片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历史对于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的重要性。
历史并非只是一堆过去的事件和事实,而是一本教科书,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长和经验教训。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智慧和教训,为未来规划和决策提供宝贵的参考。
正如纪录片中所言:“不了解历史,我们将无法看清未来。
”此外,纪录片还提到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是艺术、哲学、宗教还是法律制度,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贡献。
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促进了各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纪录片呼吁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各个文化,共同构建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
最后,纪录片还提出了对未来的思考。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思考未来的走向。
纪录片通过总结历史的循环和教训,提出了一些对于未来的建议和思考点。
轮回纪录片观后感
轮回纪录片观后感前言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为《轮回》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以人生轮回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于人生的轨迹和轮回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人生轨迹的扭转在纪录片中,我们跟随着不同的人们,见证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
有的人平凡而普通,努力奋斗却仍然过着朴素的生活;有的人生活在贫困和困苦之中,但他们乐观向上,努力改变命运;还有的人拥有一切,但却内心空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通过这些人的故事,我深刻意识到人生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纪录片中有一位年轻女性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她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曾经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
然而,她没有因此放弃,她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锻炼了自己的领导才能。
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希望能够改变家乡人们的命运。
通过她的努力,她建立了一个农民合作社,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她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让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和努力,人生轨迹就可以扭转。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观看纪录片《轮回》,我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纪录片中展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有人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而不择手段,有人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有人经历了重大的打击和挫折,但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些故事,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不同的选择和经历塑造了每个人独特的人生轨迹,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纪录片中的人们通过坚持和付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所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反思与启示观看《轮回》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了很多反思和启示。
首先,纪录片让我意识到人生轨迹是可以改变的,无论我们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境地,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次,纪录片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们需要通过思考和探索,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BBC大型无对白纪录片《轮回》分析教学文案
轮 回
而纪录片《阴阳》的导演康健宁也认为“解 说词这些非视觉画面的东西是片子构成的外在因 素,会使《阴阳》本身生活的原形态失去意义, 会使作品本身的、应有的生活厚重感被破坏,因 而纪录片材料对象本身的许多生活元素都将被破
坏。”
轮
回
摆脱形式主义
长期以来,
国内纪录片在
政论与文化之
轮 回
细节分析
轮
大型无对白纪录片
轮 回
轮
回
影片信息
导演:罗恩·弗里克 年代:2011 国家:美国 语言:无对白 片长:120分钟
轮
回
罗恩·弗里克 Ron Fricke
美国电影导演 编剧 制片人 摄影师,被 认为是慢速摄影和大型场景电影的大师。
主要作品:《失衡生活》《巴拉卡》
《天玄地黄》《时空》 关于他的工作他说道:“我觉得我的
轮
回 关于解说词地位的讨论
当有学者问张以庆《舟舟的世界》解说词写得特别讲 究,精致,为什么到《英与白》《幼儿园》却放弃使用解 说词?他回答:“当你用画面表达,达不到的话,就要靠 文字和解说来补充。如果你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再说就没 有看得那么丰富了。虽然幼儿园也可以作点解说,可一解 说,就会损失同期声的东西。我重视情感和情绪性东西, 实际上就像作诗一样,‘啊’一声叹息,什么都不用说了。 而且,《幼儿园》也在说啊,是用对话来完成的,有的片 子不用说或许比说要好,你得找到那种方式。而且它还具 有多义性,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去判断,我觉得 会更丰富一些。”
天地玄黄
轮
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的风景
导演: 汤姆·劳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新西兰 语言: 无对白 上映日期: 2012 片长: 52分钟 又名: 令人震撼窒息的画面
轮回纪录片观后感
轮回纪录片观后感《轮回纪录片》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导演通过对人们生活中的轮回现象进行记录和观察,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观看完纪录片后,我对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轮回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纪录片中,导演首先展示了生与死这一最基本的轮回。
镜头切换到一家医院,人们在医生的救治下一次次从死亡边缘挣脱。
有的患者心脏骤停后被紧急抢救,有的被手术刀拯救于危难中,有的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康复。
这些场景让我感受到人类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让我意识到每一次生与死的轮回都是一次重生,生命的可贵和无限可能。
接着,导演将视线转向了人类社会中的精神轮回。
他深入到一个精神病院中,记录了一些患者在疯狂和理智之间不断徘徊的状态。
这些患者的精神轮回像是一场无法停止的循环,他们时而追逐着他们脑海中的幻象和幻想,时而又陷入绝望和孤独中。
观看这一幕,我不禁思考人类精神世界中的轮回是否能够被打破,人们是否能够真正解脱出这种精神的牵绊。
纪录片还展示了人类社会中的贫富轮回。
导演前往一个贫困地区,记录了那里贫穷人们的生活状态。
无论是艰辛的劳动还是贫困的生活环境,这些人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循环,他们的孩子也注定将会继续这样的生活。
而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这种贫穷的轮回也让我感受到社会不公和人们命运多舛的无奈。
观看完纪录片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人类社会中的轮回现象并非个例,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轮回让我对人生和命运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生命的轮回告诉我们,每一次生命的诞生和消逝都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无论我们经历多少次死亡的边缘,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机会重新站立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们要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
其次,精神的轮回告诉我们,我们要努力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
生活中会有种种困扰和诱惑,但我们不能被它们所左右,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陷入精神的轮回,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关于轮回的观后感
关于轮回的观后感《关于轮回的观后感》初次接触轮回的概念是通过一部电影《轮回》。
影片通过跨越时空和生命的记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观影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轮回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它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首先,轮回是一个来自东方哲学和宗教的概念,主要于印度教、佛教和道教中被广泛探讨。
它指的是一个灵魂在多个生命之间不断转世的过程。
根据轮回的理论,我们的灵魂在每个生命之间会经历成长、学习和涵悉,以修复过去生命中的错误和提升自己的境界。
影片中所描绘的轮回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世过程。
它追溯了主人公玛丽的前世今生,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穿越,让观众领略到了一种宏大而深奥的人生观。
电影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示了玛丽在不同生命中所面临的困境、情感和无常。
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一段特定的经历和积累,而这些经历和积累在不同生命之间相互传递,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灵魂旅程。
从影片的角度看,轮回意味着我们的灵魂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而是在死亡后继续进入新的生命之中。
它给予了我们信念,即所有经历、努力和付出都不会白费,因为它们将成为我们日后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次机会,给予我们学习、成长和修正过去错误的机会。
然而,轮回的存在也意味着我们与自然界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轮回的循环中,我们不仅仅是个体,也是整个人类及自然界的一部分。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影响着他人和世界的发展,而他人和世界的变化也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轮回。
这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社会与整个宇宙之间的巨大和谐。
从轮回的观点看待人生,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起更大的责任。
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回报,而回报又会在未来的生命中体现出来。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并努力做出更加正面和善意的选择。
我们要以一种平和和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人和他们的轮回,理解他们所经历的困境和挣扎。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焦虑、失望和困惑。
但如果我们以轮回的观点审视这些挫折和挑战,或许能够找到更多的力量和希望。
轮回纪录片观后感
轮回纪录片观后感引言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名为《轮回》的纪录片,该片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主题——生命的轮回。
在观看过程中,我被片中呈现出的独特视角和生生不息之力所震撼。
本文将概述纪录片的主要内容,并分享我的观后感和思考。
纪录片简介《轮回》是一部由知名导演制作的纪录片,它以生命的轮回为主线,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生物的生命历程,探讨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片中通过多个不同的故事线聚焦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周期,并通过科学解释和人物访谈等手法引导观众思考生命的本质。
独特的视角《轮回》在纪录片中采用了独一无二的视角,通过微距镜头和高速摄影等技术手段,呈现了生物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
在片中可以看到花朵绽放的美丽瞬间、昆虫孵化的奇妙过程以及动物繁衍后代的艰辛旅程。
这些细节和画面使观看者对生命的韧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生生不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以生生不息的力量为主题,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繁衍过程,向观众传达了生命力的无穷魅力。
我被片中展示的一棵小树苗,从萌芽到成长茁壮,再到风雨过后再生的过程所打动。
尽管面临了无数曲折和困难,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环境的限制下,都会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与奇迹。
这种力量让我深思:我们是否也能像大自然中的生物一样,对抗逆境,保持希望并不断发展?生命的循环《轮回》以轮回的循环为线索,描述了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生物的互相依存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反映了生命的不断流动和无限延续。
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动物的食物链,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生态系统的精妙之处。
通过这种循环和依赖,每个个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形成了一个巨大而融洽的整体。
对生命的思考观看《轮回》这部纪录片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机会。
生命的出生和死亡,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其他生物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生命的轮回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这个循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纪录片《轮回》赏析
纪录片《轮回》赏析第一篇:纪录片《轮回》赏析纪录片《轮回》赏析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才成就了一部可以称为经典的纪录片《轮回》(Samsara),影片中纪录和捕捉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中震撼人心的画面,构成了一幅视觉之旅,同时也是一场关于人生,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之旅。
本片是由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和摄影师——罗恩·弗里克(Ron Fricke)执导并拍摄完成的,他被认为是慢速摄影和大型场景电影的大师,曾凭借一部纪录片《天地玄黄》(Baraka)引发巨大反响,此次时隔20多年,罗恩·弗里克又一次带给人们惊喜,耗资400万美元完成了这部《轮回》。
片名“Samsara“来自藏语,大意是指生命流转循环,即汉语中轮回之意。
罗恩·弗里克用精彩绝伦的画面来诠释这一词义,运用哲理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叙述其想要表达的思想,正如他所说过的:“我准备从技术和哲学两方面角度,更加深入地钻研我最喜欢的主题:人类永恒的关系”。
一、镜头和画面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使时空变得连续有较好的完整性,完整的记录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令人感到真实感和亲切感。
在影片中,导演大量使用航拍和俯拍,拍摄了壮观而动人心魄的火山喷发的画面、庞大的缅甸蒲甘寺庙群、荒芜的沙漠、繁华喧闹的都市等等,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给人灵魂上的震撼力。
而为了表现时间上的变化,导演在影片中也大量的使用了定格动画摄影,把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变化浓缩为数秒的瞬间,这样使得时光有一种可视感,让人感觉生命的仓促和短暂,造成一种心理荡漾,使人更好地理解影片主题。
比如在拍摄土耳其内姆鲁特山国家公园、约旦佩特拉古城、纳米比亚卡曼斯科小镇和Naukluft国家公园等自然奇观,和都市夜景中的车流、地铁和街道上的人流、工厂内人们的工作等人类活动。
特写镜头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本片中的特写镜头大多运用在人物的眼神上,如拍摄平凡的女工、迟暮的老人、悲伤的艺伎、凝固的雕像等,无需什么动作,一个眼神足够震撼人心。
纪实·符号·反思:罗恩·弗里克纪录片先锋世界的三维建构
2020第18期罗恩•弗里克是美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也是慢速摄影、大型场景电影领域颇有成就的电影大师。
罗恩•弗里克镜头下的先锋纪录片始终将焦点对准自然大地,深度挖掘自然、人文环境中蕴含的美学意境,提升纪录片内容的新颖度,塑造出风格独特的影视画面,增强了纪录片的美学视效,生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作主旨,形成了题材鲜明、美学风格突出的纪录片类型。
本文以罗恩•弗里克的先锋纪录片作品为研究素材,对其中所呈现的美学风格和叙述语言进行深入解读。
罗恩•弗里克在1985年创作的《时空》(Chronos )、1992年的《天地玄黄》(Baraka)到2011年的《轮回》(Samsara)等一系列纪录片作品中,其始终采用线性叙事,以更加壮阔,更易感知的创作手法,将纪录镜头与创作艺术深度融合,将个人对后现代的反思、迷惘等情感融入影像作品,实现了创作立场与观众理解的统一融合。
一、纪实视角下先锋纪录片的美学风格:主题形象的多维呈现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世间万物,通过叙述真实画面、搭配专业解读,彰显作品的思想厚度与内容维度,成为有特殊美学风格的影视作品。
在纪录片作品体系中,尽管先锋纪录片呈现边缘化、少数化状态,但凭借独特的艺术品质、抽象和陌生化的表达风格,已成为影响力极为深远的纪录片类型。
[1]罗恩•弗里克是纪录片创作领域的探索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积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嬗变,创作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作品,其中蕴含的价值意义和创作情怀,对当前了解先锋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与手法,感悟罗恩•弗里克的创作主旨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呈现与图景重构长期以来,在纪录片拍摄、制作过程中,创作者多局限于“力求真实”“客观全面”等电影镜头来记录客观事实和真情实感,但观众受观赏场景、理解能力等因素限制,很难精准、客观地体会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先锋纪录片将创作基调定为记录生活、传播知识,其创作过程始终围绕“真与美”的核心理念,以独特的写实风格和丰富的知识素材,拓宽大众的审美边界和视觉认知。
罗恩·弗里克纪录片的画面构建、意象晕染及人文表达
73
RESEARCH ON DIRECTORS
导 演 研 究
的俯瞰,人类的高度被无限拔高,繁华都市又变成了人 类的作品。现代都市究竟是由人类创造统治还是统治 约束着人类,答案同样由观影者决定。
角形本身具备的稳定性镜头以及巧妙设置的长方形底 座,使得画面的平稳与山的宏伟相得益彰。同时,由三 角形过渡至长方形构成的S形曲线丰富了画面的形状和 线条,看似简洁却丰富了画面的美感。再如罗恩•弗里克 对埃塞俄比亚Mursi族女人的脸部特写也别具韵味, 画面中映出女人的半张长方形的脸和圆形的眼睛、圆 形的头饰,长方形左右两侧搭配圆形的同时,靠近底 部三分之一处也镶嵌两个圆形,呈现出平稳和谐的效 果,也能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女人圆形的双眸上, 再配合上罗恩•弗里克纪录片中惯用的人物直视特写, 女人的眼睛便更加耐人寻味,更加直击人心。在拍摄 纪录片《天地玄黄》时,罗恩•弗里克常采用的构图方 法是在左侧黄金分割点上摆放倾斜的长方形形状,同 时,从长方形下端的顶点开始延伸直线至画面右上角 的长方形,如此便使得画面的立体感更强。简单的构 图却充满视觉冲击,且画面的纵深感与战争题材主题 的深刻性相辅相成。
与一般纪录片相比,罗恩•弗里克的纪录片避免了 个人倾向性的表达,采用纪实主义记录纯粹的世界。 他的镜头冷静游离于陆地与星空宇宙、原始与现代文 明、自然与现实社会、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富有、死与 生……最终将定夺内涵的权利交给观众,让观众在观 看影片的过程中直面自己的心灵,一切感悟源于自身, 感受纯粹。例如纪录片《轮回》中,对大都市的典型代 表东京展开描绘,城市中大大小小的个体高速运转于 其中,凸显出人类社会的生存秩序,每个个体都犹如 流水线上的产品,缺乏个性,在等级化类别化的压迫 下,“妥协”是唯一的生存模式。而后镜头转向对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轮回》赏析
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才成就了一部可以称为经
典的纪录片《轮回》(Samsara),影片中纪录和捕捉了不同文化、不同国
家中震撼人心的画面,构成了一幅视觉之旅,同时也是一场关于人生,关
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之旅。
本片是由美国着名电影导演和摄影师——罗恩·弗里克(Ron Fricke)执导并拍摄完成的,他被认为是慢速摄影和大型场景电影的大师,曾凭借
一部纪录片《天地玄黄》(Baraka)引发巨大反响,此次时隔20多年,罗恩·弗里克又一次带给人们惊喜,耗资400万美元完成了这部《轮回》。
片名“Samsara“来自藏语,大意是指生命流转循环,即汉语中轮回之意。
罗恩·弗里克用精彩绝伦的画面来诠释这一词义,运用哲理化的艺术
表现手法来叙述其想要表达的思想,正如他所说过的:“我准备从技术和
哲学两方面角度,更加深入地钻研我最喜欢的主题:人类永恒的关系”。
一、镜头和画面
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使时空变得连续有较好的完整性,完整的记录了
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令人感到真实感和亲切感。
在影片中,导
演大量使用航拍和俯拍,拍摄了壮观而动人心魄的火山喷发的画面、庞大
的缅甸蒲甘寺庙群、荒芜的沙漠、繁华喧闹的都市等等,给人以视觉上的
冲击力,给人灵魂上的震撼力。
而为了表现时间上的变化,导演在影片中也大量的使用了定格动画摄影,把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变化浓缩为数秒的瞬间,这样使得时光有一种可
视感,让人感觉生命的仓促和短暂,造成一种心理荡漾,使人更好地理解
影片主题。
比如在拍摄土耳其内姆鲁特山国家公园、约旦佩特拉古城、纳
米比亚卡曼斯科小镇和Naukluft国家公园等自然奇观,和都市夜景中的车流、地铁和街道上的人流、工厂内人们的工作等人类活动。
特写镜头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本片中的特写镜头大多运用在人物
的眼神上,如拍摄平凡的女工、迟暮的老人、悲伤的艺伎、凝固的雕像等,无需什么动作,一个眼神足够震撼人心。
影片中画面细腻丰富、色彩丰富多变、光影协调平衡,这些因素的构成
不仅在于导演运用特殊的器材和胶片拍摄,还在于导演高超的摄影技巧。
作为影片中主要叙述成分,画面的架构平衡,每一帧的画面都可以作为一
幅精彩的摄影作品。
二、音乐和音响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在于没有一句解说词和对话,导演除了将影像语言发挥到极致,还充分利用音乐和音响,共同讲诉影片的主题。
音乐在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方面,音乐在片中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如在片头,运用空灵低沉的音乐,配合画面上死亡的婴儿和老人以及埃及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烘托出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当画面中出现被时间侵蚀的历史遗迹以及受到灾害后的城市遗迹时,音乐是低沉悠远的乐器声,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压抑感。
而当画面中出现一个行为表演者近乎疯狂的表演时,音乐是嘈杂和混乱的,给人一种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音乐还起到调节影片节奏的作用,当画面变化的时候,音乐的节奏也在变化。
如在反映自然景观的时候,画面是缓慢的,节奏也是缓慢的,而当反映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和工厂单调的工作时,音乐以快节奏的鼓点为主。
本片中还采用了大量的自然音响,给人以真实感,如火山爆发声和瀑布声,配合着画面,现场感十分强烈。
三、叙事技巧和结构
本片不是简单的图片叠加,而是有着一定的叙事技巧和结构的。
本片的叙事方式采用的是客观记录式,不添加解说词,保持影片材料的客观性。
但是这种客观性不是纯客观性,是需要创作者经过长期而深入的采访,需要融入创作者的主观表现因素,是客观和主观的完美融合。
片中的每一幅画面都是创作者精心挑选和拍摄的,比如在片头插入埃及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在古埃及人看来生是暂时的,死是永恒的,死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方式,这与影片的主题相契合。
在叙事结构上,本片主要采用的是版块结构,前一部分主要体现的是自然,后一部分主要体现的社会生活,同时在每个部分中又有许多小部分,通过画面和音乐的节奏来加以区分,这些部分都分别体现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但都在反映整部片子的轮回这一主题。
比如在反映人类生活的时候,一部分反映的是枯燥机械化的工作生活,后一部分出现了枪支和军队,反映的是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
同时,本片在结构上还首尾呼应,比如片头出现的僧侣、非洲部落、和千手观音在片尾又再次出现,而且接着片头发展,体现了结构的完整性和影片主题。
四、主题思想
本片的主题像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关于生死,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
虽然这部片中有很多宗教画面,但是影片的内涵已经与宗教元素分开了。
片中过去的历史遗迹和受灾区与现在繁忙的都市生活形成
对比,这是一个轮回的过程;而其中的一个“刺青恶男”到“刺青慈父”,这也是一个轮回过程;人类不断消费,不断消耗资源,最后换来了一身的
肥肉和成吨的垃圾,人的死亡,垃圾的填埋,都最终回归大地,这同样是
一个轮回的过程;等等。
这些都在突显主题——轮回。
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些反映人类现在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文化
的冲击,片中阿拉伯女性裹得紧紧的,而她们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男士内
衣广告牌。
比如枪支所带来的集权和战争,片中枪支生产工厂和军队的画
面和后面一位在战争中严重受伤的退伍军人的对比。
还比如反映人类逐渐
的机械化和淡漠,片中的一家日本人偶工厂生产大量的人偶,科学家发明
出与自己相似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