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风帆战舰的挽歌
: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八)
![: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八)](https://img.taocdn.com/s3/m/7aa3a08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0.png)
: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此⽂转载⾃核动⼒爱胖达⽼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系列核动⼒爱胖达⽼师微博⾥关于帆船的系列⽂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师的⽆私奉献!!好马配好鞍题图:这是阿喀琉斯号铁甲舰么?@bios45,赐教~。
四个桅杆我记得好像只有她。
1860年勇⼠-⿊王⼦号两艘的改进版铁甲舰,胖达我的新“舰娘”。
接前⽂:/ttarticle/p/show?id=2309404026078623598562战舰是⽕炮的搭载平台,就像航母是飞机场⼀样。
这是1860标志着铁甲舰时代到来的“勇⼠”号铁甲舰(HMS Warrior),远景可见胜利号在“古代船坞”(Historical Shipyard)⾥。
岸壁旁停靠着45型防空驱逐舰,据说紫苑导弹⼀直没有到位,博主打《兵器》上看到45型在那蒸汽与钢铁技术刚刚开始成熟的1860年,勇⼠号搭载了全世界最强主机,蒸汽航速14节+,顺风机帆并⽤可轻松达到17节,当时最快的蒸汽船,也就是各种明轮通报舰——如前⽂介绍(/ttarticle/p 12、13节。
勇⼠号舷侧炮位还覆盖了4英⼨半厚(⼗多厘⽶)锻铁板,背衬数⼗厘⽶厚的橡⽊,这样的装甲在1860年后的⼏年之内全球都没有⽕炮可以穿透。
勇⼠号的主炮是舷侧数门95英担(四吨半重左右)68磅加时,勇⼠号的爆破弹还可以将炸药替换成熔融铁⽔——勇⼠号上有⼀台蒸汽⿎风的⼤炉⼦,可以花⼀个⼩时的功夫,将300多公⽄铁融化为1800摄⽒度的铁⽔,⾜够灌注30多发8英⼨爆破弹壳,这种“铁⽔弹”(Martin⽕海。
可以说勇⼠号是那个时代的梦幻战舰,⾼速、重甲⽽且搭载当时全球威⼒最⼤的⽕炮,如下图。
但这威⼒最⼤的68磅、95英担炮看着实在是惨点,既然都是蒸汽⼯业时代了,炮架(Gun mount)怎么还是⽊头炮车,⽽且只有俩轮。
俩轮是因为这4吨多的炮实在后座太严重、不易停下,所以取消后轮让炮架直巴掌根本握不过来的⼤粗缆绳“制退索”(Breeching rope, or simply “Breeching”)。
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二)
![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768dbd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3.png)
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二)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二)核动力爱胖达09.16 10:53阅读7502船体结构遭受的种种磨难题图:1765年胜利号预备下水(看不清首像,也可能是18世纪70、80年代的其它一等战列舰。
)。
接前文:/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99246526604 08&mod=zwenzhang木头结构在风浪中受力变形、钉子松动,最后船体的木头构件相互错动(Working)。
这种现象再加上战舰总体结构的特点,最后导致了船体整个的变形。
这就成了始终困扰工匠、让战舰无法造得长度很长的原因。
首先,战舰的总体结构是什么样的?imgLoading战舰肋骨结构(右舷),为了显示肋骨排列,每隔一副肋骨就锯掉一副肋骨。
如上图,战舰就是一根笔直的龙骨上横向固定很多很多副肋骨,肋骨内外再纵向固定很多很多条内外壳,如下图。
imgLoading上图,战舰肋骨-船壳结构(左舷),上层可见还没包裹船壳的密距肋骨,下方是一条条粗细不一的各色船壳。
imgLoading没有铺设甲板条的中层炮甲板,可见粗细甲板横梁之间,逐段拼接的纵向甲板梁。
除了外壳,战舰内部还有1到3层搭载火炮的甲板,战列舰和大型巡航舰的炮甲板以下还有一层堆码物资的最下甲板(Orlop)。
这些甲板由纵横甲板梁搭建而成,上面铺设甲板条供人员通行、布置火炮和舱室。
上图的模型胜利号就有四层甲板,这些甲板的纵梁、甲板与船体侧壁相接处的纵向支撑材、甲板梁上铺设的甲板条,都是加强战舰纵向强度的构件。
imgLoading17世纪80年代的一等战列舰布里塔尼亚号上下分体模型,所有甲板都没有铺设甲板条,露出下面的支撑结构。
取下上半部,可见下半部分展示出炮甲板上粗大的纵横梁材。
所以风帆战舰的船体就像一个木桶,桶底是龙骨,肋骨是拼成侧壁的一根根竖条,船壳则是箍紧竖条的环箍。
这样的一个整体结构,龙骨是许多片拼成、每一副肋骨也是,船壳更是砌砖一样的一片片,而且所有构件之间只是在有限的点上相互连接。
中国17世纪的风帆战列舰—明朝鸟船
![中国17世纪的风帆战列舰—明朝鸟船](https://img.taocdn.com/s3/m/f8ae321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a.png)
中国17世纪的风帆战列舰—明朝鸟船17世纪初,随着荷兰殖民者的到来,中国的海域纷争不断。
明军、海盗、荷兰人互相攻伐,新式的滑膛炮——红夷炮随着战事的开展也在中国的海军中逐步普及。
同时,中国水师中原有的福船、苍山船、沙船等战船已经不再适应战事的开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行动迅捷的新型战舰——鸟船。
"鸟船〞,因其在海上航行速度快,形似在海面上高速飞行的海鸟,故而得名。
鸟船是从嘉靖时的开浪船开展而来。
一开场的鸟船体型较小,船身比较低矮,船头尖细,设有四桨一橹,行驶快速,船可容三五十人。
万历时,在沿海,海商开场用鸟船载货去各地贸易,其"船身长,安两艕,有橹六枝,尾后催稍橹两枝,不畏风涛、行使便捷。
〞说明这时的鸟船的体型较嘉靖时有所增大,船身的两旁从4支桨便为6支橹,在船尾也增加了1枝橹,其推进力得到增强。
到了崇祯年间,鸟船的船体相对于嘉万时期的鸟船进一步加大加长,其身长已经到达了七丈五尺〔约23米〕,而且橹设在船尾,两旁并不设橹部。
何如宾在"兵录"记载了此时鸟船的特征:"头小肚澎,身长体直,尾有两边,催橹两枝,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转折轻便,篷长橹捷,如鸟之飞也。
〞鸟船的船身虽然庞大,但速度却与沙船、唬船并驾齐驱,适宜在近海作战。
所以该船成为了明军的制式装备。
除了明军军舰之外,在当时,还有一种下洋的大型商船,也被称为"鸟船〞。
这种船只体型硕大,船长可达十余丈,吃水深,载重量要比兵船大的多,多被闽粤客商驾乘用来从事远洋贸易。
因此该船常常受到沿海海盗的"关爱〞,海盗在海上抢夺商人的鸟船后,也使用这种船只作为自己的海盗船。
民族英雄成功的父亲——大海盗芝龙就曾抢夺粤商的鸟船作为自己的海盗船,其对手海盗香舰队中同样也有许多鸟船。
明军攻打香时,就曾焚毁香3只鸟船。
根据记载,香每艘鸟船都安大炮十余门,载员300余人。
这种远洋鸟船有的为单层甲板,有的为双层甲板。
风帆战列舰的起源与发展15世纪19世纪初叶2
![风帆战列舰的起源与发展15世纪19世纪初叶2](https://img.taocdn.com/s3/m/25c0f01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f.png)
风帆战列舰的起源与发展15世纪19世纪初叶2(本文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奇迹舰队沙鸥整理)7大航海时代的名舰--胜利号(Victory)胜利号(Victory)英国海军历史上极其著名的军舰。
在英国海军历史上先后有5艘战舰被命名为胜利号,而最有名的为第五艘胜利号于1759年在查塔姆开始建造,从建造到完工前后长达19年,胜利号总长92米,船体长60.3米,水线15.2米,最大吃水7.6米,排水量2162吨,舰上装有104门火炮,全舰官兵850人。
1778年3月12日开始第一次航行,5月15日起作为海军中将凯佩尔的旗舰,6月13日第一次战斗出航,五天后的首次战斗中俘获了法国的独角兽号。
胜利号的最显赫时期是在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作为英国舰队的旗舰,在纳尔逊指挥下打败法军,纳尔逊亦在胜利号上阵亡。
胜利号于1835年结束现役,作为朴茨茅斯军港司令的工作船,1922年进厂按照在特拉法尔加战役时的原貌进行修复,后即作为历史名舰保留在朴茨茅斯至今。
8大航海时代的名舰--桑塔玛利亚号(Santa Maria)桑塔玛利亚号(Santa Maria)1492年哥伦布新大陆之行船队的旗舰。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以西班牙海军上将的身份乘坐该船并率平塔尼雅号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开始了寻求通往大汗国的航路。
经过两个月的航行,于1492年10月12日看到了陆地---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后转向西航行,在古巴登陆,1492年圣诞夜,旗舰在海地岛卡拉科尔湾触礁,由于损害严重无法修复,只好将其解体,船上的木材用来修筑居留点,而其它两艘船于1493年3月15日返巴罗斯。
9大航海时代的名舰--五月花号(May flower)五月花号(May flower)英国第一艘移民船,在英、美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凡航海史、帆船史等都必然提到这一艘船。
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该船在1620年载运一批英国清教徒(新教派)横渡大西洋到达今美国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
风帆战舰Third Rate ship简史
![风帆战舰Third Rate ship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717fc7706f1aff00bfd51e1d.png)
Third Rate ship 简史 2011-10-2 0:32:00作者:在风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比战列舰更能给予世人以力量与威严的感受。
战列线战斗已经在另一文章中说明过,因此这篇文章就转向讨论为了战列线战斗而专门设计的船只。
今天的战列舰就是从这些舰船以及他们所担负的战斗目标演化而来的。
他们的战斗目标是什么?就是有指挥地将舷侧齐射火力所造成的毁灭性的破坏与伤害加诸于敌人身上。
我们从早先的讨论中已经了解,战列舰被分为3种舰级或等级。
这篇文章将要讨论第三级战列舰ThirdRate ship 。
所有的3种等级的战列舰都是起源于那些被称为巨型战舰greatship 的船只,而那些巨型战舰则是盖伦帆船的后裔。
在1511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4世下令建造的GreatMichael 号下水。
她长240英尺73.2m,宽35英尺11m ,并装载27门火炮。
为了保持优势,在1514年,英格兰国王亨利7世下令建造了HenryGrace a Dieu 号法语,意思是"Henry Grace of God",后来被称为GreatHarry 号。
她装载了超过150门火炮从这些舰船开始,巨型战舰的概念得到不断的发展。
直到1608年,PhineasPett 英国著名造船大师,设计建造了海上主权号等战舰.开始设计建造第一艘标准的巨型战舰-献给詹姆斯一世的PrinceRoyal 号。
这艘战舰成为以后参与战列线战斗的战舰的基础范本。
在PrinceRoyal 号上,那些复杂的前船楼与后船楼消失了,他们曾是使得克拉克帆船和早期盖伦帆船重心过高不稳定的原因。
她的后甲板与前船楼上没有装载重型火炮,仅有负责清扫敌舰甲板的轻型火炮。
她的最上层火炮甲板装载轻型火炮,而下面2层装载更重的火炮,最终在3层火炮甲板上,PrinceRoyal号总共装载了100门火炮。
在这之后的设计师在设计装载64至120门炮的战舰时都保持了与此相同的总体设计。
普希金诗歌《梦幻者》原文及赏析
![普希金诗歌《梦幻者》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f8b12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普希金诗歌《梦幻者》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普希金诗歌《梦幻者》原文及赏析【导语】:梦幻者 1815 月亮悄悄地升上苍穹,山冈由幽暗变为透明,湖水之上飘落着寂静,山谷里吹拂着轻风; 在那僻静的幽暗树林沉默着春的歌者,牛羊安歇在山野之中,享受着宁静的夜色; 夜,被梦幻者1815月亮悄悄地升上苍穹,山冈由幽暗变为透明,湖水之上飘落着寂静,山谷里吹拂着轻风;在那僻静的幽暗树林沉默着春的歌者,牛羊安歇在山野之中,享受着宁静的夜色;夜,被幽静包围在那安适而宁静的一角,残烛烧剩了烛心,壁炉烧息了最后一点微火;在那简陋的神龛家神的影像依次排列,在泥塑的宅神之前孤灯闪着幽光。
风帆战舰列表
![风帆战舰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c21188f44a7302768f9939da.png)
法国
王室豪华游艇
新娘珍妮号(Marie Jeanne)
法国
双桅纵帆渔船船型优雅
鲨鱼号(Le Requin)
法国
浪漫的桨帆船造型优雅、华丽
好人理查德号(Bonhomme Richard)
法国一>美国
曾是美国大陆海军的主力战舰
大西洋号
美国
海岸察备队训练船
奋斗号(Endeavour)
美国
美洲杯冠军船
哈维号(Harvey)
美国
茶、丝快船8门防御火炮
联邦号(Confederacy)
美国
36门炮护卫舰
宪法号
美国
三桅快速帆船
新港号(New Port)
美国
巴尔的摩纵帆船经典,4门火炮
美洲号(American)
美国
创建美洲杯帆船赛
星座号(US Constellation)
美国
三艘重名船 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圣菲利普号
16门炮护卫舰
金鹿号(Goldenhind)
英国
英首次环球船队旗舰12门火炮
拿破仑号
法国
世界第一艘烝汽动力风帆舰
皇家路易号
法国
载重量大携48磅青铜炮
皇家索莱尔号
法国
104门炮舰
法兰西II号(France II)
法国
有史以来最大的帆船机械+风帆
拉.胡萨德号(La.Hussard)
法国
艄醍各一门旋转炮船舷4门炮
船名
国别
备注
短衬衫号(CuttySark)
英国
运茶商船
胜利号
英国
英海军名舰104门炮
海上主权号
英国
艄醍装饰奢华很少参战
海上歌利亚传奇――浅谈风帆时代的三层甲板战舰
![海上歌利亚传奇――浅谈风帆时代的三层甲板战舰](https://img.taocdn.com/s3/m/ab111197ce2f0066f5332267.png)
十六世纪,随着风帆时代的到来,风帆战舰在海战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1588年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后,以炮战为主的海战模式逐渐为各国所接受,在此背景下,战列舰作为一个全新的舰种诞生了。
英国1610年下水的世界上第一艘装备有三层甲板的战舰“皇家亲王”号吹响了大型战列舰崛起的号角。
此后的200多年里,三层甲板的大型战列舰成为了各国海军的核心力量。
本文将通过对三层甲板战舰发展史的介绍对这一舰种进行浅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层甲板战舰实际上就是指拥有三层全炮甲板的三桅大帆船。
在此定义下,事实上建造伊始的“皇家亲王”号并不符合这个要求:它所配备的56门舰炮尽管分装在三层甲板上,但是最上层甲板并不是全炮层甲板;而且在设计上它采用十六世纪老式帆船的四桅布局——这是进入十七世纪已明显落后的盖伦船所具备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因此将其认为是一艘“过渡型战列舰”也不为之过。
不过这一切在1641年该舰重建后得到了改变。
重建后的“皇家亲王”号舰炮装载数量增加到90门并且去掉了已没有存在必要的尾桅,从而真正步入了“三层甲板战舰”的行列。
与此同时,令日后荷兰对手闻风丧胆的“金色魔鬼”,世界上首艘配备超过100门舰炮的“海上君王”号也建成服役,与“皇家亲王”号一起被称为英国皇家海军的象征。
(初期的“皇家亲王”号)十七世纪中叶英荷战争爆发之际,英国首次对风帆战舰的等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划分,其中前三级被称作战列舰,包括:一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90门以上,排水量1200吨以上。
二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80-90门,排水量1000-1200吨。
三级舰——两层炮甲板,火炮50-80门,排水量600-1000吨。
其中一级舰和二级舰在当时属于三层甲板战舰。
不过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更偏向于90门炮和100门炮级别的主力舰,英国的二级舰并不太多——倒是它的对手荷兰制.造了一批80门炮级别的优秀三层甲板战舰,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荷兰海军名将德-鲁伊特的旗舰“七省”号了。
旧日本军舰史(三):早期风帆战船
![旧日本军舰史(三):早期风帆战船](https://img.taocdn.com/s3/m/67e75e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0.png)
旧日本军舰史(三):早期风帆战船19世纪的中期,美国第13任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Millard Fillmore)授权准将兼探险家马修.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进行探险日本,试图打开日本的封闭的国门进行贸易、资源开采等。
1853年,佩里来到了日本,用一支【黑船】舰队打开了日本封闭已久的国门。
除了佩里,越来越多的海上强国的船只来到日本进行示威恐吓。
为了应对这些压力,幕府意识到必须提升停滞已久的海军实力了,如果把那些相关的措施称为‘海军’事务的话。
米勒德·菲尔莫尔马修佩里1854年到访日本马修佩里到访日本的纪念碑本文的主角【风帆战船】(sail warships),正是出现在这种处境当中。
已经处于统治的末期的德川幕府,于1853年到1854年命令在现在鹿儿岛的樱岛(Sakurajima)修建升平丸号。
二战中日本也有一艘同样名字的货船被美军潜艇击沉,然而两者并非是同一艘。
德川幕府在17世纪早期的时候,其实很热衷于造船和西方贸易的,但是出于某种考虑吧,后来日本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开始闭关锁国,具体表现为日本的对外贸易只能在今长崎地区(Nagasaki,長崎市)进行,而且贸易只和荷兰人、中国人进行。
日本人也不能随便出国,除非特许。
这点和中国是何等相似。
甚至在1635年6月,幕府还颁布了一项法律,宣布禁止建造大型的具有远洋能力的船只。
这使得起初日本建造500吨的西班牙大帆船的能力很快就丧失了。
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佩里来到日本的前一年。
事实上,在佩里到来的前一年,幕府已经决定在樱岛建立船厂,开始建造大型船只。
只是佩里来得快了点,此时计划建造的船只都还没有能够服役。
首批建造计划包括了Hōō Maru (鳳凰丸)、Asahi Maru (旭日丸),还有Shōhei Maru (昇平丸,升平丸)。
日本戊辰戦争时期长州藩的武士1854年12月12日,升平丸号在凤凰丸号建成近六个月后投入使用。
智利海军19世纪末“进取舰队”构成及舰艇性能
![智利海军19世纪末“进取舰队”构成及舰艇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e1c8683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8.png)
智利海军19世纪末“进取舰队”构成及舰艇性能智利海军19世纪末“进取舰队”构成及舰艇性能1898年,随着智利内战的结束,智利海军⼜购置了⼀批新军舰。
最新锐的“埃斯美拉达”号(三代⽬,纪念伊基克海战中沉没的⼆代⽬英雄舰)装甲巡洋舰从阿姆斯特朗船⼚回归时,标志着智利的舰队计划正式完成。
这个舰队包括全部由巡洋舰组成的“进取舰队”(远洋舰队)和由铁甲主⼒舰、鱼雷猎舰、驱逐舰、鱼雷艇组成的“海岸舰队”(岸防舰队)。
进取舰队由7艘威⼒强⼤的巡洋舰组成,它们是:装甲巡洋舰“奥伊⾦斯”、“埃斯美拉达”防护巡洋舰“布兰科恩卡拉达海军上将”、“埃拉苏利兹总统”、“平托”、“曾特诺部长”(1902年最新的防护巡洋舰“查卡布科”号⼜加⼊)海岸舰队由3艘铁甲舰和鱼雷艇组成,三艘铁甲舰是:“普拉特舰长”、“海军上将科克伦”、“胡阿斯卡”下⾯介绍各舰情况。
普拉特舰长号,舰名来⾃太平洋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普拉特舰长,在那个时代海军英雄辈出,清朝的邓世昌类型与之仿佛,不同的是,智利因为普拉特的牺牲⽽打赢了太平洋战争,⽽甲午战争清朝则输了。
甲午之后,清朝⼀度想整体购买智利的军舰,这条船被当时的国⼈翻译为“⼘拉德”。
头等远洋铁甲舰(battleship),法国La Seyne船⼚建造,1890年12⽉20⽇下⽔,服役⾄1935年被废弃。
该船即李鸿章所称“⼤⽽精坚,⾏⼗⼋⾥零三”的钢甲快船。
舰长99.9 7⽶,宽18.49⽶,吃⽔6.96⽶,排⽔量6901吨。
12000匹马⼒,航速18.3节,正常载煤400吨,最⼤载煤量1100吨。
⼈员编制480⼈。
主要武器:9.4吋/35倍径主炮4门,4.7吋/45倍径速射炮8门,6磅机关炮6门,3磅机关炮4门,1磅机关炮10门,18吋鱼雷发射管4具。
⽐起清朝的定、镇⼆舰,普拉特舰长号排⽔量略⼩、⽕炮威⼒和装甲厚度略逊,但是速射炮和航速⽅⾯则胜出。
海军上将科克伦号,舰名来⾃第⼆代智利海军总司令、第⼗代敦唐纳伯爵、苏格兰⼈科克伦勋爵,他是智利海军之⽗和独⽴战争英雄。
风帆战列舰
![风帆战列舰](https://img.taocdn.com/s3/m/2642c01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8.png)
分级方法
电影加勒比海盗3中的风帆
内部构造示意图到了18世纪中叶,战舰大体上标准化为六个“等级”。头三个等级属于大战舰-即战列舰: 一级有三层甲板,共配备100或100门以上火炮;二级也有三层甲板,共配备约90门炮;三级也就是作战舰队中的 载重舰,有两层甲板,共配备64至74门炮。四级是按折衷方案建造的,配备有50门炮(两层甲板),称为巡洋舰, 有时也用在海军作战队列中。象所有按折中方案建造的战舰一样,它的战斗力不很强大,因此在舰队中不能起到 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不够灵活,很难充当巡洋舰的角色。真正的巡洋舰是形体更小一些的五级和六级战舰,它 们有24至40门炮,往往全都设置在一层甲板上。这些战舰比大战舰更轻便,航速更快,因此适用于袭击商船,担 负侦察搜索和警戒掩护任务。所有的等级舰,包括大战舰和巡洋舰,用地道的航海术语来说,均属于三桅横帆战 舰。
剖视图在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战列舰的外观和战术都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舰队的行动完全依赖风力,机动 能力有限,在交战双方实力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集中兵力都十分困难,海战变成平行航向的两支舰队 之间冗长的交火,往往不能出现决定性的战果。
结构图
伊丽莎白时代的约翰·霍金斯爵士看到了这一点。他降低了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时还用方形的船 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 威风凛凛的西班牙大帆船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1588年7月的海战中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伦”型风帆战 舰为主力的舰队。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风帆战列舰出现于17世纪,为木质船体结构,船上装有风帆,以风力为动力,排水量1000吨左右,舰上装有 滑膛炮,能发射实心弹。英荷战争后,它的吨位逐渐增大,顶级战列舰排水量增加至3000~5000吨,火炮数量从 几十门增至上百门。
终结木帆船时代的炮声
![终结木帆船时代的炮声](https://img.taocdn.com/s3/m/93a7b61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a.png)
终结木帆船时代的炮声终结木帆船时代的炮声航海小达人1853年11月,一支土耳其海军舰队停靠在锡诺普海湾的岸边。
这是黑海南岸一个天然的半圆形海湾,土军在这里一边准备配合陆军作战,一边等待着英国和法国的援军。
这天,海军中将帕夏得知几艘俄国军舰出现在了海湾附近。
但舰队有海湾和岸炮的掩护,零星的几艘敌船又能掀起什么风浪?自信的帕夏决定按兵不动。
终于等来了援军。
只见挂着英国海军旗的舰队并排驶入海湾,慢慢地形成一个月牙形的阵势,竟将土耳其舰队包围在了岸边……土军这时才觉察出不对,再一看,对面船上的军旗已经换成了白底蓝十字的安德烈旗——哪有什么援军,这分明是俄国的黑海舰队!虽然没有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皇家海军那样威名远播,但黑海舰队也彰显了俄国不容小觑的军事实力。
黑海和克里米亚一直是俄国海洋之梦的起点。
17世纪,沙皇彼得一世出兵争夺黑海锡诺普海湾的炮声铁甲船面世后并没有立刻在军事上引起重视。
而此时,一度称霸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引起了欧洲列强的觊觎,俄国也是其中之一。
1853年10月,俄国和土耳其正式开战,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又称克里米亚战争。
锡诺普海战正是这场战争的揭幕战,就在海战之后,各海军强国纷纷改弦易辙,开始专注于铁甲舰的研究建造。
那么,锡诺普海战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海小达人东北部的亚速港失败,从此,俄国就开始筹划组建自己的舰队。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黑海舰队正式建立起来,并最终形成了北方舰队、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
克里米亚战争前夕,英、法等国正大力发展新式战舰,雄心勃勃的俄国不甘落后,也秀起了“肌肉”。
俄国海军迅速崛起,并通过从英国进口蒸汽机,开始建造蒸汽动力战舰。
俄土开战后,黑海舰队迅速控制了黑海,切断了土耳其在黑海的交通线。
这次又在锡诺普海湾捕获了土耳其舰队,双方迎来了海上的正面交锋。
由纳希莫夫统率的黑海舰队发现海湾的土耳其舰队后,一边在附近游弋,监视土军的动向,一边派帆船“爱尼”号返回求援。
Unterseeboot Lied 《U艇之歌》歌词
![Unterseeboot Lied 《U艇之歌》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f4a453582b160b4e777fcf14.png)
Unterseeboot Lied(U-Boot Lied)Die Stunde hat geschlagenBritanniens Macht vergehtDurch U-Bootmnner KhnheitGrodeutschlands Strke lebt.U-Boote fahren -Gar weit in's Meer hinaus.U-Boote jagenTorpedos aus den Rohren raus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in den Tod!Ein Bersten und ein KrachenZerreit des Dampfers Schal'Die letzte Fahrt zu machen:Ist das nicht Todeswahl?U-Boote fahren -Gar weit in's Meer hinaus.U-Boote jagenTorpedos aus den Rohren raus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in den Tod!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in den Tod!Unterseeboot Lied(U-Boot Lied)Die Stunde hat geschlagenBritanniens Macht vergehtDurch U-Bootmnner KhnheitGrodeutschlands Strke lebt.U-Boote fahren -Gar weit in's Meer hinaus.U-Boote jagenTorpedos aus den Rohren raus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in den Tod!Ein Bersten und ein KrachenZerreit des Dampfers Schal'Die letzte Fahrt zu machen:Ist das nicht Todeswahl?U-Boote fahren -Gar weit in's Meer hinaus.U-Boote jagenTorpedos aus den Rohren raus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in den Tod!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 Jagen England, England in den Tod!in den Tod!Unterseeboot lied U艇之歌Die Stunde hat geschlagen, 时间到了,Britanniens Macht vergeht, 不列颠强权消逝,Durch U-Bootmänner Kühnheit, 透过潜艇将士的胆识,Großdeutschlands Stärke lebt. 大德意志力量长存。
十八世纪西班牙一级风帆战舰赏析
![十八世纪西班牙一级风帆战舰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4bcdd6b14e852458fb5799.png)
十八世纪西班牙一级风帆战舰赏析在十八世纪的风帆战舰等级划分中,装备100门炮以上的三层甲板巨舰被称为“一级风帆战舰”——这是风帆时代最高的战舰等级。
尽管海权从16世纪末便开始丧失,但西班牙的造船技术却一直领先于它的英国对手。
从1732到1794年,西班牙海军一共建造或改装了14艘载炮量超过100门的一级风帆战舰,具体舰名,翻译及参数对应如下:(注:下面所列吨位为西班牙吨,均为各舰空载重量;舰体尺寸为西班牙尺,长*宽*深=甲板长,梁宽和吃水深,长度不包括首斜桅。
)Real Felipe(皇家菲利普)1732年建成,114门炮,长*宽*深=212*57.6*29,2200吨;San Padro/Rayo(圣-帕德罗/闪电)1749年建成,100门炮,长*宽*深=198*57*28.3,1889吨;San Carlos(圣-卡洛斯)1765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197*56*28,1714吨;Santisima Trinidad(至圣三位一体)1769年建成,140门炮,长*宽*深=220.6*58.4*29,2879吨;Purisma Concepcion(普利斯玛-康塞普西翁)1779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3.8*58*28.3,2163吨;San Jose(圣-何塞)1783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3.8*58*27.6,2160吨;Santa Ana(圣-安娜)1784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58*27.6,2112吨;Conde de Regla(孔代-德-雷格拉)1786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58*27.3,2148吨;San Hipolito(圣-伊波利托)1786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58*27.3,2148吨;Salvador del Mundo(萨尔瓦多-德-蒙多)1786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9*58*27,2108吨;Real Carlos(皇家卡洛斯)1787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58*27.5,2108吨;San Hermenegildo(圣-埃梅内希尔多)1789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58*27.3,2108吨;Reina Luisa(雷娜-路易莎)1791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58*27.6,2108吨;Principe de Asturias(普林西比-德-奥斯特里亚)1794年建成,112门炮,长*宽*深=210*58*27.6,2108吨。
古代风帆战列舰的建造及生活图解
![古代风帆战列舰的建造及生活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871e1220bcd126fff7050b96.png)
当时欧洲造船需要的木材主要是橡木(柞木),中国古代造船主要用的是樟木类的木材,比如楠木,造船不会用最硬的木材,他要求的第一是耐腐蚀,俗话说,日晒千年松,水泡万年樟,第2韧性要好,抗拉强度要高,太脆是不能用的,3,要收缩率低,不能说泡了水以后,和泡水之前,体积变化太大,是不行的,至于为什么不能用太硬的木材,姑姑举了个例子,他加工过一棵硬木,光分割木材就让承接的界木佬哭,五条锯带轮流,一边锯一边磨,一棵树,害了他一天,锯不动,这棵树直径才500mm,钉子几乎都不进,硬钉进去,就裂了,要么钉弯了折断了,所以,古代的船,未必能用到好木,他们只能用好用的木,粗大笔直,然后在符合上述条件即可,硬度适可而止,东南亚适合造古代帆船的除了樟木(海南台湾等地的量很大)外,东南亚的坤甸性能也相当好,坤甸也是樟科的,俗名铁樟木,古代和现在都多见于码头墩,这种树木在东南亚很多,量很大,缅甸,泰国所产的柚木做船板也是很好的木材,甚至做船板要比橡木还好,18~19世纪,英国没少从这个地区砍伐柚木运回国内造船东北亚的树种主要就是柞木(柞树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木材,不是柞属的柞木树Xylosma racemosum)也称做中国橡的,还有松木和杉木,中国以前出口过不少柞木冒充橡木的,铺设外板,外板因为比较薄,蒸后不用烤,蒸软了直接钉上去就可以了商船的肋骨比较稀少,间隔较大,战舰的肋骨,可以说是一根挨者一根,第一张图是前几年建造的歌德堡号的肋骨图片,下面一张是英国胜利号肋骨的示意图,古代歌德堡号甲板的分布李肇星外长,在歌德堡建造期间参观,并亲自钉上了一棵铆钉休整肋骨内壁,同时着也是歌德堡号的下甲板,当年的歌德堡号除了着层甲板以外下面还有一层甲板,但是现代的歌德堡号,下面已经打通,着层一部分住人,还装载少量的货物,帆船内部看肋骨,内板还没有安装,这是歌德堡号然后再用螺栓和铆钉固定外板,这些铆钉和螺栓很长穿透肋骨和内板,牢牢的把板材和船身固定在一起。
十七世纪的海洋——风帆战列舰的浪漫
![十七世纪的海洋——风帆战列舰的浪漫](https://img.taocdn.com/s3/m/1957515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e.png)
十七世纪的海洋——风帆战列舰的浪漫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大家好我是小解风帆时代的战列舰,指从十七世纪起在海上担任主力作战的武装舰船。
1840年前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的风帆战舰,有时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
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装弹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以及杀伤人员的霰弹、破坏帆具的链弹。
由于当时以风力为动力,且单舰火炮威力射程均不足以对一艘敌舰造成有效的伤害,故使用战列线(所有作战军舰排列成一线)作战,因此为标准作战方式,故云风帆战列舰。
至圣三位一体号至圣三位一体号在古巴的哈瓦那建造, 设计师是爱尔兰造船师Matthew Mullan 。
1765年开始设计,1769年建成。
最初是被设计成112门炮的一级战列舰,1769年最初建成时拥有120门火炮,1797年重建时增加了第四层全炮甲板,火炮数量达到空前的140门。
它参加了1797年的圣文森特海战,是西班牙舰队旗舰,险些被纳尔逊俘获。
在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中用猛烈的炮火把'胜利'号打成重伤,但最终还是被英国俘获,在拖航途中遭到暴风雨沉没。
船只数据:吨位:4,950 吨长:61.3 米宽:16.2 米吃水:8.02 米载员:1,050火炮配置· 32 × 36 磅加农炮· 34 × 24 磅加农炮· 36 × 12 磅加农炮· 18 × 8 磅加农炮· 16 × 34 磅榴弹炮· 4 × 4 磅榴弹炮瓦尔密号法国瓦尔密号(Valmy)是法国海军在19世纪建造的最高大的一艘一级风帆战列舰,也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纯风帆动力战列舰。
1838年Valmy号在布勒斯特开始建造,1847年建造完成,1849年服役,服役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列舰。
瓦尔密号被认为是纯风帆动力所能推动的最大极限,更大的尺寸几乎不能正常操作航行。
垂直的舰体是她有别于其他大部分风帆战列舰的外形特征,也使她有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可以从容的在中上层甲板安装重型火炮,带来的缺点是稳定性欠佳,重量过重。
古代风帆战列舰地建造及生活第二集
![古代风帆战列舰地建造及生活第二集](https://img.taocdn.com/s3/m/ad17efa98bd63186bdebbc3a.png)
建造中的船舶低仓,歌德堡号除了低仓外还有两层半甲板,有的战舰甲板层数会达到7层这里主要是储藏食物,和装载货物的地方,一般一艘战舰装载的食物可以够军舰上的水手食用半年,船舶低层要放上许多压仓石,甚至某些船舶用作生意的来的贵重金属做压仓石,来节省空间,里面甚至有黄金火炮,厨房,水手的住所都在着层甲板上,甲板前端还有养活猪,活牛,活羊的牲畜圈,水手的工作很辛苦,整天吃的都是生了虫的面包饼干,里面都是盐的咸肉,发者臭味的奶酪,这些活东西还主要供给的是船上的军官,一般的水手,平常可是吃不到火炮甲板,歌德堡因为是商船,只有一层火炮甲板,有的军舰甚至有4层火炮甲板,能装140门火炮上层甲板的建造中国参观团,在参观歌德堡号时候在上甲板建造期间的合影船造到这个份上,一些小的部件早就开始准备了准备各种装饰品,和小零件准备桅杆,以前主桅杆都是用1M多粗的大型杉木制作成的,而现在歌德堡号,只能用几快小木材进行拼接成粗桅杆拼接的桅杆,可以清晰的看到拼接的缝隙用麻绳,油灰,焦油,沥青等物品,填充外板缝隙,防止渗水歌德堡号的防水工作要比以前的要好的多主体基本完成,再仔细检查,作好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据说为了下水,顺利,船台的滑道上涂满了厚厚的动物油脂,可以使船在去掉支撑木后依靠自己的重量和附加力量,滑落水中,在当时在欧洲也还有好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这样子的确是非常奢侈的一切准备好,盛装的帆船下水了,菱镁石粉用高温焙烧,这时候出来的矿石粉(重烧菱镁石),用他来浸泡帆布,可以使帆布极端耐火,着就是西方使用很长时间的耐火帆布制作船帆,一艘船数千平方米帆就是靠手工一针一线制作成功的,船帆用厚重的帆布作成,船帆的面积有多大呢?反正放下一个篮球场不成问题在大工业时代,这些手艺基本上已经失传了安装各种配件安装桅杆。
黑船事件简介
![黑船事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42b3e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b.png)
● 武装倒幕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为主体。伏见、鸟羽战役,幕府军队战败。德 川幕府被推翻 。
● 1853年7月8日(嘉永六年六月三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休 ·佩里率领舰队强行驶入江户湾的浦贺及 神奈川(今横滨)。在美国的武力胁迫下,幕府接受了开港要求,于1854年3月31日(嘉永七年 三月三日)在神奈川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美神奈川条约),日本被迫同意开放下田(东 京西南的静冈县的东南部)、箱馆(今函馆,北海道的西南部)两港口,美国船可以在这两个港 口加煤上水,并得到粮食等物品的供应。条约还允许美国在上述两港派驻领事,并享有最惠国待 遇。不久,英、俄、荷等国援例而至,也和日本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
事件影响
● 事实上,德川幕府在二百多年之间,从来不准天皇参与政治,但是这次为了减低各藩的反对声音, 于是想以天皇的名义缔约,并且破例邀请各大名、藩士、学者、甚至平民,针对开国之事提出意 见。于是天皇及其朝臣、大名及其家臣纷纷举起了救国的旗帜,趁机跃上政治舞台。无论如何, “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埋下了幕府灭亡的导火线。
黑船事件简介
黑船事件
● 黑船事件(くろふねらいこう)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 ( 1 8 5 3 年 ) 美 国 海 军 准 将 马 休 ·佩 里 ( 也 译 作 “ 培 里 ” ) 和 祖 ·阿 博 特 等 率 舰 队 驶 入 江 户 湾 浦 贺 海 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 第二次 ● 1854年(嘉永七年)二月十三日,佩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一共有七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
近才停船,面对佩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了。于是双方在横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他西方列强跟随著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是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都与日本签定了亲 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 ● 第二次赴日的7艘战舰: ● Susquehanna(萨斯喀那号), 蒸汽动力明轮木壳护卫舰,2450吨。 ● Mississippi(密西西比号), 蒸汽动力明轮木壳护卫舰,1692吨。 ● Plymouth(普利茅斯号),风帆动力木壳护卫舰,989吨 ● Saratoga (萨拉托加号),风帆动力木壳护卫舰,882吨。 ● Powhatan(波瓦坦号),蒸汽动力木壳巡洋舰,旗舰,2415吨。 ● Macedonian(马其顿人号)风帆动力木壳护卫舰,1726吨。 ● Vandalia (温达里亚号),风帆动力木壳护卫舰,770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6年,富尔顿回到美国纽约后,仅一年时间便成功地建成了一艘长45米、宽9 米、排水量100 吨的“克莱蒙特城”号蒸汽轮船。
这艘船后来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
富尔顿蒸汽轮船的试航成功,震动了美国海军。
为了加强美国的国防力量,富尔顿不顾身患重病,为美国海军设计了一艘快速军舰“德莫洛戈斯”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军舰。
该舰为富尔顿设计的明轮推进的蒸汽动力舰双船体,装有20门火炮和装甲。
然而机器动力的全面应用实际上是在螺旋桨广泛使用之后。
提起螺旋桨,人们都很熟悉。
然而,你或许不会想到,西方人发明的螺旋桨与我们的祖先发明的橹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呢!
17世纪末叶,来华的法国传教土李明曾经指出:“他们像鱼雷摇尾前进那样,先向外推送长桨,然后再向他们所站
的方向拉回,根本不需要把长桨提升到水面上。
这项工作在帆船里进行,连续左右横摇,使运动永不中断。
而欧洲人把桨提出水面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纯属浪费,毫无价值。
”
英国海军首先对橹的作用给予关注,并且加以引用。
1742年,英国海军在改造船舶的试验中,曾经在一只小帆船上安装了一组“中国式摇橹”。
1790年的英国海事发明中,曾经绘有一个被称为“两翼航海器”或“振动器”的设计图案,跟中国的摇橹相似。
还有人用蒸汽动力来推动这种装置,虽然没有成功,但却从中得到了启发。
科学家认为,螺旋桨的每一个叶片,等于是一枝橹,它把橹的来回不停的摇动,转变为连续不断的转动,并尽量使叶片固定在一个产生最大推力的位置上。
一支螺旋桨有多个叶片,等于几枝橹结合为一体,比用人力摇橹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螺旋桨的设想最早是由瑞士科学家伯努利提出的。
1752年的一天,伯努利在工间休息时,无意中看见木匠用螺丝钻木板,他马上联想到如能将螺丝钻木的原理用于船舶推进,那该多好。
1826年,由捷克的约瑟夫·勃塞尔提出,瑞典工程师约·埃尔逊设计成功世界上最早的螺旋桨。
船用蒸汽机的出现和日渐显露其独特的性能后,澳大利亚人罗素于1835年根据这一设想建造了一艘有“尾巴”的小汽艇,但因机器故障而使试验失败。
1836年,英国人史密斯把“长尾巴”似的螺杆装在“阿基米德”号船尾,在朴茨茅斯港开始了试航。
正当它以每小时4 海里的速度行驶时,螺杆被水中障碍碰断了一节,然而奇迹却发生了,船不但继续航行,而且速度更快,每小时竟达13海里。
在螺旋桨船出现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仍不相信小小的螺旋桨会比巨大的桨轮优越,蒸汽动力远洋船仍很少用螺旋桨推进,而是采用舷侧明轮打水推进。
装在舷侧的明轮在风浪较平静时航行比较顺利,在风浪较大时,由于轮船的剧烈横摇,有时一侧的桨轮会脱离水面而无法打水,桨轮出现空转,这样,不仅浪费动力,使船速减慢,而且使船舶难以操纵。
1844年,世界上第一艘正式使用螺旋桨的轮船‘大不列颠”号横渡大西洋成功,证明了螺旋桨推进的可靠性。
1845年,英国海军部又在用螺旋桨推进的巡洋舰“响尾蛇”号和用明轮推进的汽船“爱里克托”号之间安排了一场有趣的比赛。
动力相当的两艘船的船尾相互系牢,获得信号后就全速前进,“响尾蛇”号的螺旋桨飞快地转动,“爱里克托”号的明轮猛打着水。
结果是前者获胜,后者被倒拖过来。
这场引起全世界造船界注目的水上“拔河”比赛以螺旋桨的胜利告终。
但是,保守的英国海军部还是不肯在所有的军舰上装备螺旋桨。
直到19世纪中叶,俄国的大炮在克里米亚海战中把英国军舰上的明轮推进器轻易地击毁后,才使英国海军清醒过来。
从此,英国才将所有的军舰上的明轮推进器都改为螺旋桨。
与此同时,其他各国海军也吸取了英国海军的教训,纷纷采用螺旋桨。
之后,商船也逐步以螺旋桨代替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