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的定义和指标等概念

合集下载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形式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形式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形式内涵式发展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那么你对内涵式发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内涵式发展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

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

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

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形式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对于高校来说,就是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

学校教育发展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是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是通过一定的指标来体现的,这些指标包括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结构转换、速度加快、条件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高、民主、开放、稳定、公平程度提高等等。

那么,在这些指标中哪些可称之为“内涵式发展”呢?或者说,在构成学校教育进步的指标中,哪些属于“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呢?尽管构成学校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复杂,但通过对学校教育实践过程的考察,我们认为质量和效益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也就是说质量和效益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我们把数量与质量、条件与效益放在一起来分析。

高等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概论知识点导语:高等教育是许多人追求知识和实现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

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它研究高等教育的原理、政策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中等教育结束后,适龄人口进入的教育阶段。

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等教育有一些重要特点:包括专业性、开放性和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等。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职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高等教育还承担延伸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能。

这些职能旨在推动学术研究和社会进步。

高等教育的演变是与社会和经济变革相互关联的。

从古代的师徒制到现代大学的建立,高等教育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变革包括普及教育、民主化和国际化等。

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和特点各有不同。

例如,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以大学为主,注重学术自由和学生个人发展。

相比之下,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以教授为中心,注重实践和职业技能培养。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确保教育机构和课程的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

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认证、评估和评价等模块,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助于提高教育机构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需求的转变,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包括提高教育体制的效率、拓宽学科设置、改革教师培养以及发展在线教育等。

创新成果可以推动高等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等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尽管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社会需求和经济变化的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专业适应性不足。

另外,学费上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然而,高等教育也有机遇,如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等。

结语: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区别

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区别

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区别高等教育和高校是教育领域中两个常用的概念,它们虽然有关联,但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阶段完成后,个体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过程。

高校则是指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通常是指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一种在中等教育后的教育体制,旨在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它通常以学院或大学为单位,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等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包括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等形式。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课程。

高等教育的内容涵盖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和艺术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学生通常需要参与实习、项目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校高校是高等教育的提供者,是指提供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各种教育机构。

高校通常是指大学,包括综合性大学、专业学院和研究机构等。

高校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提供各种学科领域的教育和研究机会,帮助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

高校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群体,他们共同参与到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中。

高校教职员工通常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他们负责教学、研究和导师指导等工作。

学生是高校的主要受益者,他们通过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和参与研究项目,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高校通常注重学术研究、创新和知识传播。

它们提供各类学术课程,包括文科、理科、工程、商科和医学等领域。

高校还可以提供各种培训项目和专业认证,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总结高等教育和高校是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虽然具有一定的关联,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高校基本常识

高校基本常识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6、高等教育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始于唐代的书院(最早为717年建立的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则是中国另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

17、最早产生中世纪大学的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美国1636年的哈佛学院。

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有: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18、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的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

19、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的柏林大学的创办。

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20、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于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
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科目的要点,帮助考生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复。

1.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
2.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3.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 高等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设计原则
-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
- 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5.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
- 高等教育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该科目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参考,祝您考试顺利!。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

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 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社会本位价值观:1.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2.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高校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相关概念高等学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

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其中大学一般指综合型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包括了医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师范学院、青年政治学院、管理学院、农学院、政法学院、警察学院、旅游学院、戏曲学院、音乐学院、交通学院、美术学院,高职高专包括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

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

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行政管理最广义的定义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高校行政管理指的是学校为完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任务,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进行的内部行政事务的管理,即管理主体根据上级赋予的职权和学校的具体章程,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

具体是指学校为实现工作目标,凭借学校的机构组织的制度管理,充分利用资源,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职能,带领师生员工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学校的目标的组织活动。

其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实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即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对人、财、物的投入、分配和调控。

大学校园规划指标

大学校园规划指标

大学校园规划指标校园建设高等教育摘要:为了使大学校园建设有更充足的依据和标准,该文对大学校园的合理规模包括学生人数规模、校园用地规模、校园建筑规模、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理性分析和详尽的数据研究,并与国外大学及国内原有大学的数据相比较,以92指标为根据,在充分总结原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性的主要规划指标,以供今后大学校园建设借鉴和参考之用.标题:大学校园规划指标校园建设高等教育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位:硕士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指标校园建设高等教育论文时间:2003分类:TU244.3导师:陶郅语种:中文文摘中国大学校园研究现状述评2005-7-7 0:0【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大学校园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考察了高等教育界和建筑与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现状,提出应该打破高等教育和建筑城市规划之间的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上研究大学校园。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

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

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

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保障及评估机制、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社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保障及评估机制、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社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保障及评估机制、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研究廖昌华(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东梅州 514015)摘 要:高校党组织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导向,以实现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协同发展、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为目标,创新性地探索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保障及评估机制、指标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层面; 质量保障; 评估机制; 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6)05-0005-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这一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同时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目前,高校发展党员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比较多,党员流动性大,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不到位,教师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等。

因此,探索一个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

一、当前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一)重发展而轻培养。

党员培养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确定为正式党员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是党员发展工作的根本。

但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发展对象,往往走的是“指令式”的发展模式,即上级党组织分配名额后,下级党组织则设定一定的条件推选候选人,例如采取班级“投票”的方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以“成绩”、“学生干部”等硬性指标确定发展对象。

形式逻辑 概念内涵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形式

形式逻辑 概念内涵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形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形式逻辑概念内涵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形式内涵式发展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那么你对内涵式发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内涵式发展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

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

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

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形式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对于高校来说,就是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

学校教育发展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是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是通过一定的指标来体现的,这些指标包括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结构转换、速度加快、条件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高、民主、开放、稳定、公平程度提高等等。

那么,在这些指标中哪些可称之为“内涵式发展”呢?或者说,在构成学校教育进步的指标中,哪些属于“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呢?尽管构成学校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复杂,但通过对学校教育实践过程的考察,我们认为质量和效益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评价一、高等教育的质量(一)定义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

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设施、设备、共同体服务和学术环境等。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人文性、功效性、调适性、生命探究性等特性满足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生命价值、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而满足个人需要的优劣程度。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构成因素及其影响因素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包括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劣或科研水平的高低,还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活动和各项职能。

影响教学质量的四大因素是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和办学条件等。

因此,构成高等教育的质量可以进一步分为教师质量和学生质量、学校管理质量和办学环境质量。

其中教师质量包括教学质量和研究质量;学生质量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管理质量包括教学管理质量、学生管理质量、行政管理质量;办学环境质量包括学校周边环境质量、学校内部各种硬件设备和设施情况。

(三)中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1.国内高等教育质量观(1)发展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认为,当前我国高教的主要矛盾是供需之间的巨大不对称,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因此, 当前阶段高教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问题,是要通过发展来改变高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

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以高教发展为核心,以促进高教发展为目的的质量观。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教质量问题,因为质量本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质量观也不可能是僵化不变的。

高教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教质量观的改变,高教发展中带来的质量问题也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

高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高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高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学科评估已成为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科评估旨在通过对学科的定量和定性指标的测量和分析,评估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方向,进而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评估指标的设计和选择不一致、评价方法不够科学有效、数据收集和分析不足等原因,学科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1. 考虑行业标准和学科特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充分考虑所属行业标准和学科特点。

需要制定基于国内外主流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学科评估指标框架,并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适当调整。

2. 综合考虑基础、发展和质量: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兼顾学科基础水平、学科发展潜力和学科质量。

需要从学科团队、学科发展环境、学科成果和学科贡献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科评估指标。

3. 体现学科发展方向和需求: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需要体现学科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需要将学科国际化、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对人才的培养等因素纳入考虑。

4. 突出核心指标和重点领域: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需要突出核心指标和重点领域。

需要通过权重分配、指标等级设定等方式,设置核心指标和重点领域,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1. 准确性和权威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需要准确进行,且评估结果需要足够权威。

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客观的数据分析,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需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需要能够充分满足学科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 包容性和公正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需要具有包容性和公正性。

需要能够全面评价各个学科的实力和质量,且不偏袒任何学科,确保评价公正性和客观性。

学校发展指标范文

学校发展指标范文

学校发展指标范文学校发展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师资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持续改进和进步的过程。

学校的发展指标是用于评估学校发展状况和计划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量化指标。

下面将从教育教学、师资建设、学生发展三个方面介绍学校发展指标。

教育教学是学校最核心的任务之一,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业水平、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的资历、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等来衡量。

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来评估。

此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创新性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师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方向的确定。

师资建设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培训情况,教师的队伍结构和师资配置等。

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可以反映其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教师的培训情况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更新意识和专业素养。

此外,教师的队伍结构和师资配置也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学生发展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发展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等。

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来衡量。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创新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来评估。

学生发展的指标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综合效果和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果。

总之,学校发展指标是用于评估学校发展状况和制定发展计划的重要工具。

学校的发展指标包括教育教学、师资建设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合理的评估和监测,学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学基本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基本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基本知识点高等教育是指在高等学校进行的学习和培养的教育形式,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将介绍高等教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对已经完成普通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更深入的学习和培养。

它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高等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专业化:高等教育注重学科专业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

2. 研究性学习:高等教育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自主学习:高等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 开放性:高等教育鼓励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模式。

2.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课程设置等。

3. 高等教育评价:研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评估高等教育的效果和影响。

4. 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和实施策略,推动高等教育的开放和创新。

三、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高等教育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一些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 国际化发展:高等教育正逐渐趋向国际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跨国交流日益频繁。

国际合作、交流与比较研究将成为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方向。

2. 质量导向: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和监控将成为重要课题。

学校和政府将更加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保障。

3. 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电子教育、远程教育等新模式将带来高等教育的变革。

4. 创新能力培养: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业需求,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年第2期 总第322期里尨;*惠教蚵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 2,2021Serial No. 322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桂体糸的构建农春仕u(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国际化评价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高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国际化评价工作的基础,按照目标性、动态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局和重点有机结合的原则,通过专家座谈、线上访谈、邮件咨询等方式,根据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构成、观 测点和权重,初步构建了包括办学理念国际化、人员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国际化显示度等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办学;指标体系;评价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从概念界定来看,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 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1]。

2003年,简•奈特(Jane Knight)将大学国际化概念进一步修订为“将国 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的维度整合运用进大学人才培育、科 研及服务主要功能中的过程”[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 发展,尤其是“双一流”建设的深人推进,为我国大学国际化 提供了重要契机。

如何将大学国际化由一种泛化的政策宣 传式话语逐渐落地转化成为具体的操作性行动,迫切需要构 建一套适合国情的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

荷兰著名国际教 育学家汉斯•德维特指出:“如果要对国际化进行评价从而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国际化就需要有其指标。

”[3]本 文通过对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旨在帮助大学准 确把握自己的国际化方位,了解和掌握自身国际化发展的优 势和劣势,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一、大学国际化评价的意义国际化是大学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将一种国际的、多 元文化的维度一体化到制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的过 程,是大学实现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大学区别于传 统大学的重要特征[4][5]。

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前言高校绩效考核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校绩效考核的定义、意义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高校绩效考核的定义和意义1. 定义高校绩效考核是指对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实际表现进行评估和量化,并据此制定改进措施,以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和提升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

2. 意义(1)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的改进: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发现高校内部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提升管理水平。

(2)推动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3)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对科研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4)提升社会服务水平:通过对社会服务的评估,可以发现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三、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1. 教学质量指标(1)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包括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等。

(2)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氛围等。

(3)课程设置与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是否与时俱进、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

2. 科研成果指标(1)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投入情况:包括科研项目数量、经费投入情况以及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果等。

(2)论文发表情况:包括SCI论文数量、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数量等。

(3)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包括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等。

3. 社会服务指标(1)社会服务项目数量和覆盖面积:包括社会服务项目数量、覆盖面积以及实际效果等。

(2)产业化成果转化情况:包括产业化成果转化数量、效果等。

(3)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包括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声誉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

四、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评估方法1. 定量评估方法(1)数据统计法:通过收集各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概念操作化教案设计

概念操作化教案设计
2、概念的分类:
常见的是将概念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举例说明)概念的抽象性对于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概念是命题的建筑材料,而命题则是理论的建筑材料.所以,有的社会学家把概念称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
3、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虚无关系
我们需要将大脑里对某事物的想法变成一种确切的概念,用适当的词语确定下来,并需要对这个概念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比如对优等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首先必须明确优等生的含义是什么?那些人属于优等生,那些人不是?另外还要确定心理状况中的状况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究竟要了解他们心里的那些情况?
2.发展测量指标(操作定义)
概念的澄清和界定只是解决了概念名义定义的内涵问题,即相当于给我们划定了概念内涵的具体范围。对于经验性的社会研究来说,还需要对其进行操作化,使其转化成能具体观察和测量的事物。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寻找与这些内涵相对应的经验指标。这一工作更为具体,也更具有挑战性。通常的做法是:(1)列出概念的维度。(2)建立测量指标。第一种方式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第二种方式是研究者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性研究。
2、操作化的方法
对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就是要给出概念的操作定义,这种定义即一套程序化的工具,它告诉研究者如何辨识抽象概念所指称的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从大的方面看,这种操作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澄清与界定概念;二是发展测量指标。
1.概念澄清与界定(抽象定义)
起初比较粗糙地定义的概念常常潜在地包含着大量不同的成分,而以这种概念为名组织起来的资料往往具有某些实质性的差异,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对主要的概念进行某种澄清和界定的工作。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首先要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其次,决定一个定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象定义。
内容计划学时3教学目标项目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概念操作化的具体操作案例教学教学难点概念能操作化的具体操作案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媒介以ppt的形式为主导形式概念与概念操作化详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35分钟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想想看什么叫做冰箱冰箱是什么东西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冰箱就是通电的能够保存食物并使其保持新鲜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冰箱其实是一个名词而这个名词代表了某种具体的事物因此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样的名词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学生对冰箱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出概念2530分钟展开新课学习一概念的基本含义1概念定义概念是一种类名是一种具有特殊语义的术语它反映了人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的关于事物的共同属性特征

区域大学的概念

区域大学的概念

区域大学的概念区域大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拥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

它不仅服务于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也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和创新提供支持。

区域大学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相比,在规模上可能较小,但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和影响力。

区域大学的定义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概念:地理区域、规模和综合性。

首先,地理区域是区分区域大学和其他类型高校的重要标志。

一个区域大学在其所在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可以是城市、省份、乃至全国的特定区域。

这个地理区域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背景,以支持区域大学的发展。

其次,规模是判断区域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区域大学应当拥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和教职工,以满足地区的教育需求。

规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它可能更加精细和专注,不追求规模的扩张,而是通过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质量,为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合性是区域大学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之一。

与专门的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大学不同,区域大学具有综合教育的特点,包括提供本科、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这种综合性使区域大学能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区域大学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为本地区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一流的人才,区域大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其次,区域大学还能够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地方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区域大学还能够促进地域内的协同发展。

它们可以与当地企业、政府和社会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地区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区域大学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项目,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此外,区域大学还能够为地方社会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如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区域大学作为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性,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文化 学科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 论中国高校核心竞争力品牌战略中的CIS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所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没有特色终究会被淘汰”。高校的特色是一所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由历史沉淀积累起来的、竞争对手能够模仿却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它所折射出来的是以校风、学风等所构成的学校精神;以教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所构成的行为方式以及校园文化 培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
所谓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校的积累性学识,是对如何协调高校不同的技术能力的学识,是一所高校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初探
新疆高校核心竞争力,其下为环境、管理、学科竞争力三个一级指标 新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
宣传思想工作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建立的,保证高等院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它具有价值优越性、延展性、独特性与时限性等特点。根据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征,学科建设水平应该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学科群在高校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及构建
学习力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对于提高高校这术生产能力与人才生产能力。增强高校管理力和文化力等,都有重要作用,从而有效促使高校内部知识系统和学习系统有效运行 学习力: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根本
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能力及时察觉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积极做出调整和回应,学习新的技能,创新运作模式,成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与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
高校的核心资源是指人才资源、特色资源、文化资源、校长资源4种 中国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策略之一_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校本建构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科研、管理及教学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凸显优势和特色学科,使学校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和发展优势的核心性能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及其培育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具有个性和长久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立足之地,必须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道德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加强学风建设,努力创建优良学风,是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基准,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加强学风建设 构筑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它由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文化能力三个方面构
成。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分析_以西部H高校为例.
按照核心竞争力的三环理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结构包括知识、制度和资源。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形象塑造研究
综合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探讨、特点分析方面。比如:赖德胜、林莉和夏仕武分别从技术、知识和资源出发探讨大学核心竟争力的概念,形成了典型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观”、“知识观”和“资源观”的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整合的、富有个性化的、复杂的能力体系,具有独特性、价值性、不易模仿性、动态发展性等特点。二是探讨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具有代表性的如代蕊华、赖德胜、迟景明等多位学者从管理角度如制度创新、知识管理、组织重构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三是倾向于以实证方法研究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吴晓波,2004),从科技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环境等方面构建高校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而对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综合研究尚不多见。 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学术生产能力和人才生产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中能够被感知和测量的显性构成要素,而管理能力和校园化则是一所高校所拥有的难以测量但明显可以促进高校提升核心能力和展示核心优势的隐性要素,是高校显性核心能力的支撑系统和赖以成长的土壤,是高校长期形成的大学理念、价值、文化、管理机制、规划和政策措施等的综合体现。 试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隐性要素
高校通过对其资源的整合与有效运作所形成的体现于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活动中,能够产生竞争优势且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具体体现为学科水平、创新能力、综合办学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及其培育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剖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力、领导力、管理力、创新力、学习力及文化力等六大核心能力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探析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最高成就之一。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是高校独有的,以其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通过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社会影响等要素进行战略整合的,支撑高校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竞争能力。 基于波特竞争模型的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知识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也是高校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高校的一切竞争都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而展开,高校竞争所争夺的对象归根到底是知识,整合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的动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首先提出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组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虽然企业与学校具有很大的不同,但作为特殊性的社会组织,我们仍可以将这种企业理论运用到大学中。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以其核心资源为中心,通过对战略决策、教学、科研、人力资源开发等的组织管理,使某一资源的效用凸显,从而使学校在长时期内获得较大竞争优势的能力, 试论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体现在生产力、管理力和文化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是培育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高校核心竞争力定义为,高校有机整合、协调内外部各类资源、能力要素,不断创造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隐性知识,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人才生产力、学术生产力、社会服务生产力、管理、文化或几方面的有机组合。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_保护与提升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是,“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核心竞争力”、“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如何构建”、“各类高校核心竞争力应如何提升”等问题。 评《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高校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涉及学校的综合实力,如学校的财力和物力等;另一方面涉及学校的“五学”,即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和学生等。 浅谈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应包括对高校进行准确定位、加强核心能力的培育、促进学习力的提高和核心资源的整合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就每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指出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应遵循一个合的顺序,即:高校核心竞争力实质(学习力)的提升→要素的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 简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战略
社会资本建设成为高校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将社会资本建设成为高校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急求高校发展的定义和指标等概念!!!
浏览次数:210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1-3-20 22:03 | 提问者:Zhu_Wen_Qing
最佳答案 总的来说,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优秀师资的竞争;二是对优质生源的竞争;三是对办学资源的竞争;四是学科的竞争———对学科制高点的竞争。 基于AHP的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综上所述,大学核心竞争力和院系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有相关研究,指标的权重往往由德尔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但院系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的专门研究却很少,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高校院系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所谓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校的积累性学识,是对如何协调高校不同的技术能力的学识,是一所高校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