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让中国知识分子好好活着
《庄子》对现代人生态度的影响
《庄子》对现代人生态度的影响庄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于现代人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宽容和平和,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然观、宽容观和平和观三个方面来探讨《庄子》对现代人生态态度的影响。
一、庄子的自然观庄子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的变化,人应该尊重、顺应自然的规律。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庄子的自然观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且夫水之穷也,则溯以为道,风之穷也,则冯以为御。
……万物皆备于我而后成。
”这种观点表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各司其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现代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庄子的宽容观庄子的宽容观主张宽容和接纳一切事物的多样性。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该互相包容和理解。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和冲突,庄子的宽容观给了我们应对这些问题的启示。
庄子在《大宗师》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德而不议。
”庄子认为美是多种多样的,不需要言语来评判和比较。
在现代社会,人们也应该宽容地接纳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不同选择和观点。
三、庄子的平和观庄子的平和观主张心境平和、无欲无求。
他认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是人们追求真正幸福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繁忙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庄子的平和观给了我们调整心态的重要启示。
庄子在《养生主》中写道:“夫体解则藏之,藏则无忧矣。
”庄子认为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人们才能远离忧虑和焦躁,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现代人也应该学会平衡工作和生活,创造宁静的内心空间。
综上所述,《庄子》对现代人生态态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观、宽容观和平和观三个方面。
庄子的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多元文化的宽容接纳以及内心的平和宁静。
庄子的智慧生活与现代人的精神寄托
庄子的智慧生活与现代人的精神寄托《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被广泛认为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庄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汲取了智慧生活的启示,以及与现代人的精神寄托之间的联系。
本文将从庄子的观点出发,探讨他对智慧生活的理解,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
首先,庄子强调自然与自由的关系。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然的状态,而不是受制于社会的束缚。
他以“逍遥游”为例,描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工作、社交和各种责任所压迫,很难体验到内心的自由。
然而,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我们可以摆脱束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生活。
其次,庄子强调自我认知与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本性,并通过修养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他以“胡蝶梦”为例,表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自我认知与修养的重要性,追求物质的满足和表面的成功。
然而,庄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修炼自己,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满足和真实的精神寄托。
第三,庄子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过度干预和改变自然的规律。
他以“大庄周”为例,描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
然而,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智慧生活,保护地球家园。
最后,庄子强调心灵的平静与宁静。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他以“齐物论”为例,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满足和外在的成功,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然而,庄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超越物质欲望和外界诱惑,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寄托。
综上所述,庄子的智慧生活与现代人的精神寄托有着紧密的联系。
庄子对生命的感悟
庄子对生命的感悟好啦,咱就来说说庄子对生命的感悟吧。
你想想看啊,这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
庄子他老人家可真是看得透透的呀!他告诉咱,别老是纠结那些有的没的,得学会享受当下。
就好比那天空中的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哪管什么明天会不会下雨呀!咱们也得像飞鸟一样,别被那些烦心事给困住咯。
你说咱们平常为啥总是不开心呢?还不就是想要的太多啦!庄子就说了,要顺应自然,别老和自然对着干。
就像那河里的水,该流淌就流淌,咱也别去挡着它呀。
有时候啊,咱们就是太执着于一些东西,结果把自己搞得好累好累。
你再看看那大自然,花开花落,四季更替,多自然呀!咱们也得学学,该高兴的时候就高兴,该难过的时候就难过,别憋着。
生命嘛,本来就有起有落,就像那波浪一样,有高有低。
要是一直平平淡淡的,那多没意思呀!还有啊,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你是为自己而活,又不是为了别人。
庄子可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
咱也得有这份勇气呀,别老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你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呀?别把时间都浪费在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上。
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就像庄子梦蝶一样,多逍遥自在呀!你难道不想过那样的生活吗?咱也别老想着以后会怎么样,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还不如好好把握现在,把每一天都过得精彩。
你说要是每天都愁眉苦脸的,那多浪费生命呀!庄子对生命的感悟,真的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让我们知道,生活可以很简单,很美好。
只要我们有一颗豁达的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
所以呀,咱们都要向庄子学习,学会放下,学会享受生活。
别再为那些不值得的事情烦恼啦!让我们一起像庄子一样,逍遥自在地度过这一生吧!难道你不想吗?。
《庄子》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启示
三、从容看待生与死,尊重生命的价值
河伯在未见到北海若之前,欣然自喜,以为天下第一,见到北海若之后,则望洋兴叹。我们也常犯河伯这样的毛病,闭门造车,坐井观天,自以为了不得。当我们走出去,看到别人的成就,突然自叹弗如,自惭形秽。
《庄子·秋水》中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人的生活空间都很有限,知识的积累也很有限,因此,观察问题往往受到很大的局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要走出去,向高人学习,多读书,多接受新生事物,否则很容易变成井底之蛙。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庄子·大宗师》)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贪生,不知道怕死。出生了,不欣喜;入土了,不拒绝。无拘无束地去世,无拘无束地来世。很洒脱地看待人生,完全融合在自然之中。庄子借助真人,表达了对于死亡的一种态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绝不找死”。把生与死看作自然规律,等闲视之,活着才会轻松,才会更加尊重生命。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大彻大悟。
《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奇特的想象,拓展了我们思维的空间,鲲鹏展翅九万里,这是蜩和鸠这些小虫小鸟无法理解的。《逍遥游》告诉我们:世界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庄子的“真逍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
庄子的“真逍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思想。
庄子非常重视人生的真谛和逍遥生活的境界,他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有着深远的意义。
庄子提倡真正的逍遥生活,他认为逍遥生活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他主张超然的态度,与世无争,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自在。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种种挑战,而庄子的逍遥生活理念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庄子提倡的逍遥生活告诉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内心的平和和自在。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们常常面临着各种竞争和压力,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逍遥生活的思想告诉大学生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远离浮躁和功利,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和快乐。
庄子的逍遥生活对大学生的人生启示在于提倡充满激情的人生态度。
庄子主张人生应该充满激情和活力,追求内心的真正渴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珍惜青春,追求梦想,不负韶华。
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庄子的逍遥生活对大学生的人生启示在于提倡平和的处世态度。
庄子主张与世无争,追求无为而治,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该学会平和处世,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功利所困,追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和安宁。
庄子的逍遥生活理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而庄子的逍遥生活理念告诉他们应该珍惜内心的平和和自在,保持充满激情的人生态度,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学会平和处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真正地活出逍遥生活的境界。
希望当代大学生们能够从庄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过上真正快乐幸福的生活。
庄子对现代人的启示
庄子对现代人的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的思想强调自由、无为、自然等观念,对于当今社会中的焦虑、压力和追求快乐的心态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本文将以庄子对现代人的启示为主题,探讨他的思想如何指导我们应对现代生活中的挑战。
庄子的思想强调放弃功利心和追求,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忙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
然而,庄子告诉我们,追逐这些外在的东西只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欲望和焦虑中。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顺应自然,放松自己的心态,享受当下的生活,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庄子的思想还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规范和压力束缚,追求别人的认可和社会地位。
然而,庄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内心真实和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和限制。
他提出了“逍遥游”的理念,即在生活中保持自由自在的态度,不受外界的约束和束缚。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对自己真实需求的提醒,让我们不要被社会的期望和压力所困扰,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欢愉和满足。
庄子的思想还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过度开发和破坏了自然资源。
庄子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真正的平衡和和谐。
他提出了“大同”的理念,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追求和谐共处,而不是相互竞争和争斗。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启示,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和谐共生的方式。
庄子的思想还强调了人的心态和意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是快乐的源泉,而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名利只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快乐和满足的外在表象,忽视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庄子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修炼自己的心态和意识,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他提出了“自在”的理念,即通过放松自己的心态,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庄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庄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深邃的洞见,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在他的著作《庄子》中,他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和寓言故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放下功利心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庄子·逍遥游》中,他用“大鹏”来比喻追求自由的人。
大鹏展翅,翱翔于天空之间,不受任何束缚,这象征着追求自由的人可以超越俗世的琐碎和烦恼,拥有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庄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物质上的成功和享受,却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庄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预和改变事物的发展。
在《庄子·天下篇》中,他用“大椿”来比喻君主,他说:“大椿者,不吹而自鸣也。
”意思是说,君主应该像大树一样,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要过分干预和控制。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管理学中也有所体现,现代管理学强调领导者应该具备开放的心态,尊重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分干预和控制,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庄子还提出了“自由自在”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放下功利心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庄子·养生主》中,他用“鱼”来比喻追求自由的人。
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不受任何束缚,这象征着追求自由的人可以摆脱世俗的限制和束缚,拥有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了功利和欲望而忙碌,忽视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庄子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
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人生哲学第一篇: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读《庄子》有感庄子是个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他妙解生死、漫画人生的旷达与幽默,让一代代的中国人倾心。
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一种救世学说,而是一种拯救人心,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
在庄子看来,“事之变,命之行”自有其客观必然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庄子不信上帝,不信鬼神,也不寄希望于明主圣主,不相信“英雄创造历史”,他唯一崇拜的就是哲人。
哲人,在晚周时代被称为“士”,即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手里拿着通向真理殿堂的钥匙,然而它不能决定社会的价值取向。
这一点庄子看得很清楚,他不仅看清了自己的时代,而且也看清了身后几千年的时代。
所以,庄子未曾赋予“圣人”,“至人”以重大的历史使命。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庄子·人间世》庄子奢望这种解脱也仅限于从天刑中解脱。
他对社会的看法是悲观的,甚至是敌视的。
这是对现实的否定,对过去的眷恋,也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庄子认为,自从有亲疏、贵贱、富贵、穷达的差别以来,人性就被扭曲了,所以他眷恋上古时代,向往未来“至仁”、“至贵”、“至富”、“至愿”的大同社会。
无论对奴隶主的统治,还是对地主阶级的统治,他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
如果说他的思想不自觉地打上了阶级的印记,那也只能是士阶级的关于社会理想的印记。
庄子这样的“士”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知识是他们唯一固定的资本。
春秋战国时期,专门从事精神建筑的士阶层已经彻底从统治层分离出来,丧失了对物质财富的所有权。
这种分离使得士阶层具有了独立的品格,但也被投进了心物二元分裂的深渊。
士阶层有独立的品格,却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以致于不得不依附于物质贵族求生存。
他们自视极高,却又不能像君主那样一言定天下,所以又不免有一种失落感。
庄子对社会的态度,便是既轻蔑又失望,他的人生哲学所反应的,已是丧失了物质领地而拥有文化的士君子的心态。
庄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庄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庄子的思想,并发现了它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首先,庄子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自由,而不受外界的束缚和限制。
这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受到外界的压力和影响,追求名利和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
其次,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和谐的观念。
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现代社会往往以人类为中心,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庄子的思想强调人的心灵境界和修养。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通过修养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忙于物质的追求和功利的考量,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心灵的平和。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通过修养和冥想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庄子的思想强调人的智慧和智慧的运用。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思考和智慧的运用来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便捷和快速的解决方式,而忽视了思考和智慧的运用。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思考的能力,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追求真正的智慧和深度。
综上所述,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要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心灵的修养和智慧的运用。
通过研究庄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为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庄子的“真逍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
庄子的“真逍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庄子的思想主张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自由境界——真逍遥。
他认为,人生并非追逐权势、财富和名声的过程,而是要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这种自由境界可以给当代大学生带来深刻的人生启示。
庄子的真逍遥思想提醒了现代大学生重要的价值取向。
在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追求的是金钱、权力和地位,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才华出众、成功出人头地。
庄子认为这些追求只会让人们的心灵被世俗束缚,无法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
相反,应当追求心灵的自由,这是一个更加持久和宝贵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们应该重拾内心的纯真和快乐,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追求真实的自我,摆脱物质追求的困扰。
庄子的真逍遥思想教导了当代大学生应对困境的心态。
现代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扰,他们需要应对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
在这个时候,庄子的思想给予了他们一种正确的心态。
庄子认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变和不确定的,我们不能控制一切,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当遇到挫折和困境时,大学生们应该学会释放自己,接受生活的变化,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力量。
只有放下,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庄子的真逍遥思想呼吁当代大学生关注内心的成长。
如今,大学生们常常忙于追逐物质的满足和社会的认同,而忽视了内心的成长和修养。
庄子认为,人的内心是一个有无限潜能的世界,它可以超越现实的局限,实现真正的逍遥和自由。
大学生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培养自己的精神力量。
通过思考、修身养性、探索智慧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维、情感和人格素养。
庄子的真逍遥思想也提醒当代大学生要关注自然界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世界的联系,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
庄子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皆有用,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大学生们应该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自己对自然界的过度侵占和破坏,思考如何与自然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联系。
庄子的经典语录精选
庄子的经典语录精选嘿,你知道庄子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古人呢!他说过的话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思想的天空中闪耀着无尽的智慧光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就好比你在一片大海里,你的生命是一艘小船,知识是那茫茫的大海。
你想用你这有限的小船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一直航行,那不是要把自己累垮吗?就像我那朋友,啥书都想读,啥知识都想一下子全学会,结果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最后啥也没学好。
这庄子啊,就是在告诉咱们,要认清自己生命的有限,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得有个限度,要挑重点的学。
还有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你看啊,两条鱼被困在小水坑里,它们互相用唾沫湿润对方来求生,多可怜啊。
这就像是有些人,在很艰难的环境里互相勉强扶持,虽然很感人,但庄子觉得啊,还不如各自在广阔的江湖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互不干扰呢。
我邻居两口子,以前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天天为了柴米油盐吵架,互相折磨。
后来啊,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反而过得轻松自在了。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哇塞,这境界可高了!啥意思呢?就像那种特别厉害的人,他不会整天想着自己的利益,像神仙一样的人不会整天想着自己有啥功劳,圣人呢,也不在乎有没有名声。
你看那些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大慈善家,他们做那些好事的时候,可不是为了自己出名或者图啥回报,他们就像庄子说的这种境界的人,一心只想着能给别人带来帮助,自己的那些小利益啊、名声啊,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庄子的这些话啊,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照见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我们忙忙碌碌,追求一些东西,却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一种盲目之中。
我们应该从庄子的语录里汲取智慧,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明白、更洒脱。
我就觉得啊,庄子的这些经典语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是我们能把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中,那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变得不一样,充满更多的自在和从容呢。
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
读了3遍《庄子》,我的精神内耗终于被治愈了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影子与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
他飞快地跑起来,不料跑得越快,留下的足印就越多,影子也追得越紧。
于是他更加拼命狂奔,直至筋疲力尽而死。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内心的冲突。
就像故事中的人,对外界过于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激起了情绪上的波澜。
最终在自我的纠缠与焦虑中,将自己彻底压垮。
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千百年来,庄子的智慧,不仅藏着为人处世的学问,更是内含修补心灵的良药。
当你活得纠结痛苦的时候,不妨就读一读《庄子》。
01•不抱怨生活的苦,学会转变心态。
《庄子·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名叫孙休的人,年纪很大,却一事无成。
他在家乡种地,每年收成都很差;外出谋求一官半职,又四处碰壁。
他整天愤愤不平,有次就向老师扁庆子诉苦:“从来没人质疑过我的德行与勇气,我落到这步田地,只怪上天给我安排了不幸的命运。
”扁庆子听完,摇了摇头说:“你身上完好无损,耳不聋,眼不瞎,腿不瘸。
这就够幸运了,怎么还反倒埋怨老天呢?”听了这番话,孙休不再言语,灰溜溜地走了。
作家张德芬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
生活中有很多像孙休这样的人,遇到难处,总是喜欢找人诉苦。
殊不知,抱怨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让自己被负能量包围,不断消耗自身精力。
心理学家安杰卢说:“如果你看不惯某些事物,那就改变它;如果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
”少点埋怨,多些反思与行动,才能脱离内耗的泥潭。
北宋庆历二年,大才子曾巩参加进士考试,没想到落榜了。
当时一同落榜的很多人,纷纷发起牢骚。
有的指责考官过于严苛,有的抱怨自己太过倒霉。
曾巩却一言不发,反倒默默收拾起回乡的行李。
临行前,老师欧阳修将他召去,满是遗憾地对他说:“真是太可惜了。
”没想到曾巩却摇头说:“我没考中,是因为还达不到要求,请老师放心,我会继续用功,来年再考。
庄子对生活的的指导意义
庄子对生活的的指导意义摘要:一、庄子简介二、庄子思想的核心三、庄子对生活的指导意义1.心态调适2.人际关系3.事业追求4.心灵修养四、结论正文:庄子,姓庄,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核心是“逍遥游”和“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事物的发展。
庄子的哲学观念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们的生活也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首先,在心态调适方面,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他认为世界万物皆有道,人们应该顺应道的运行,不去强求事物的发展。
这种心态使得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时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不因成功而骄傲,不因失败而沮丧,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其次,在人际关系方面,庄子提倡“无为而治”。
他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于不强求、不刻意,而是顺其自然。
这意味着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学会尊重对方,给予彼此空间,避免过分干涉对方的生活。
这样的相处方式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再者,在事业追求方面,庄子主张顺应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发展事业。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努力和拼搏得来的,而是遵循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样,事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来物质上的满足,还能够带来精神上的快乐。
最后,在心灵修养方面,庄子倡导“逍遥游”。
这是一种超脱的心态,让人们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跳出来,追求心灵的自由。
这种心灵修养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总之,庄子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他的哲学观念,我们可以在心态调适、人际关系、事业追求和心灵修养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
庄子观后感自由无边生命的真谛
庄子观后感自由无边生命的真谛庄子观后感:自由无边,生命的真谛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被尊称为庄子大师。
他的思想以自由无拘束为核心,深刻探索了生命的真谛。
近日,我读完了庄子的一些重要著作,深受其思想的触动。
以下是我对庄子思想的观后感。
自由无边,是庄子思想的魅力所在。
庄子主张“逍遥游”,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解放为目的。
他认为人们常常受困于外界的社会规范和义务,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然而,只有摆脱这些桎梏,回归真我,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写道:“大庙谒之以生,王公祭之以死,天地祭之以无穷。
”他用这些词句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和理解。
在他看来,生命不仅仅是有限的存在,还应该是自由无边、无穷无尽的。
生命的真谛,庄子给出了非常独特的解释。
他认为,生命的真谛在于顺应自然。
他以大自然为榜样,认为万物都有其原本的样态,没有对错之分。
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写道:“审其目不见,听其耳不闻,无爲而无事,不思而得意。
”这一句就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他主张放下欲望,顺应自然,发自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庄子思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哲学领域,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对后世名士和文学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庄子的主张在诗词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无数文人墨客通过诗词表达了他们内心对自由无边、生命真谛的追求。
庄子的思想触动了他们心灵的琴弦,激荡出优美动人的诗篇。
虽然庄子的思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全部落地,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利益,而忽视了内心灵魂的追求。
我们可以借鉴庄子的思想,将内心解放,追求自由和逍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体验到无边无尽的自由。
总结起来,庄子的思想以自由无拘束为核心,探索了生命的真谛。
《庄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生活的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生活的启示1. 庄子简介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他在《庄子》一书中阐述了复杂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庄子的核心理念2.1 道无名庄子强调道无名,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
他认为人们应该舍弃形式和约束,追求内心自由和放松。
2.2 自然至上庄子主张顺应自然,遵循大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他鼓励人们不要过度干扰自然秩序,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2.3 知足常乐庄子提出知足常乐的观念,认为人们应该满足于现状,并能从中找到快乐与满足。
追求财富与权力只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
3. 庄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3.1 接纳多样性庄子的思想教导我们要接纳世界的多样性和对立面。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建立一个更和谐的社会。
3.2 追求自由与创新庄子提倡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放松,这对于现代生活有很大启示。
我们应该摆脱束缚、追求真正的个人自由,鼓励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3.3 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环境问题,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
3.4 追求内心平静庄子强调知足常乐,并认为追求财富与权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现代社会存在着过度消费和物质至上的问题,庄子的哲学思想教导我们要控制欲望,并追求内心平静与满足感。
4. 总结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在《庄子》中提出了许多复杂而深刻的思想。
他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自由和满足感,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接纳多样性、追求自由与创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追求内心平静,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代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并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读懂《庄子》,做个俗人,好好活着!
读懂《庄子》,做个俗人,好好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鲍鹏山说孔子和庄子是中国人的A、B两面,古代的读书人桌上放着四书五经,枕头底下藏着庄子。
四书五经是考科举用的,考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儒家;庄子是填补内心的,考不中的回家做梦化蝴蝶,醒来四面八方皆是康庄大道。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孔子是进取的,是用来内卷的,庄子是教你躺平的。
”庄子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混乱、战火纷飞的时代,老百姓的日子很难过,不要说生活,就连生命都有可能朝不保夕。
庄子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和诸子百家不同,不是想着纵横捭阖,佩六国之相,也不是想着仁者爱人,救万民于水火,而是想着如何活下去。
在庄子看来,人活着,生命最重要,能够自由自在地活着最重要,什么王侯将相,荣华富贵,都是浮云,远不如我在泥潭里拖着尾巴游来游去,来的自由。
别人都想去成功成名,庄子只想做个俗人,好好活着。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普通人的日子仍然过得艰辛,尤其是疫情三年,更加让我们体会到了活着不易。
那不如学学庄子吧,进取不能,就回来躺平,过好当下,珍惜每一天,活着就好。
01活着其实很难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庄子在《逍遥游》里说小欲望不懂得大志向,小聪明不懂得大智慧,寿命短的不能和寿命长的比。
清晨出现,傍晚就死去的菌子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春末出生,秋前死去的蝉,不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
相较而言,我们人类的寿命是长的,但是活的长,经历多,失去多,痛苦也多,那是不是寿命短的反而会更快乐呢?其实,这不是庄子要表达的意思。
他是要借朝菌、蟪蛄等小东西来告诉我们认知和格局,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时间的久远,井底之蛙不知外面的世界之大。
活着固然很难,活得久可能会更痛苦,但是活着自有活着的乐趣。
02要知足常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逍遥游》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因为他觉得许由是大贤者,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
许由说你已经把天下治理的很好了,我就没必要越俎代庖了。
庄子生命哲学的当代启示
庄子生命哲学的当代启示庄子生命哲学的当代启示□涂光社人们无不渴望健康长寿,有的人即使有诸多不如意也会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庄子·逍遥游》说当时的人总希望寿命能与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比肩;《在宥》的寓言中又讲了个活了一千二百岁依然健康的广成子告诫黄帝修身的故事。
古代学者中从来就有人说《庄子》是本重视养生的书,是有充分理由的。
庄子是先秦的思想家,关注和珍爱生命是其哲学的最大特点。
一部《庄子》首创了“养生”、“尊生”、“达生”、“卫生”一系列概念,有的沿用至今。
简释之云:“养生”就是养护生命精神,“尊生”就是尊重和珍惜生命,“达生”就是通晓生命的奥秘,“卫生”指营卫生命。
全书特立《养生主》、《大宗师》、《刻意》、《达生》等专门讨论维系人生命精神的篇章。
人类在走出原始的蒙昧有了自我意识以来,就知道生命有限,生命短暂、岁月飘忽令人生出难以解脱的忧惧。
怎样度过人生,怎样对待生老病死,从来就是社会哲学一个基本和核心的论题。
《养生主》强调“缘督以为经”,提示人们依循身体中央的督脉进行养生,在古代医学有充分依据。
《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其“吐故纳新”道出呼吸的机理;“熊经鸟伸”与“道(导)引”近似后世的五禽戏和气功:大抵为这类调理生机强身健体方法的最早记录。
似可窥见其养生论精深与科学性之一斑。
庄子两度借孔子之口强调:“死生亦大矣!”认识到生死情结存在的普遍性和深刻影响,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告诫人们理性地对待生死,从而获得对这永恒情结的一种解脱。
《齐物论》有句“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境)”的话,简括地点明了“忘”的理想境界。
这里的“年”指人生的岁月、生命的寿夭。
珍爱生命,对衰老死亡心存忧惧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义”是那个时代主流意识所认可的道德规范,指导社会生活行为的准则;而“竟”则与“境”同,“无竟”就是虚无的精神境界,是“忘”的目的。
庄子里最值得读的原文
庄子里最值得读的原文庄子《逍遥游》是我认为最值得读的原文之一。
这篇文章以一种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庄子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自由的态度。
以下是我对《逍遥游》的创作:人生如逍遥游,世间繁华皆过眼。
庄子言道:“天地之间,万物皆傻子。
”他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们过于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的批判。
他认为,人们过于忙碌于追逐物质的欲望,却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自由。
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人们似乎被社会的规则和压力所束缚。
然而,庄子却提出了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是通过放弃对外界的执着,而在内心中寻找平静和宁静。
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生命的有限,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智慧。
他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探索,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
庄子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阐释他对自由的理解。
他说:“骥之所在,草木皆坼;蛇之所在,草木皆蓁。
”庄子用这个比喻来形容自由的力量,只要有了自由,一切都会变得焕然一新。
他还说:“鱼出于水,虫蛇出于土,人出于道。
”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回归到自然的状态,与大道相合,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
庄子的《逍遥游》不仅仅是一篇哲学文章,更是一种对人生的独特诠释。
他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他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庄子的思想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哲学家和文化人,他们对于庄子的理解和传承,使得《逍遥游》成为了一篇经典之作。
读完庄子的《逍遥游》,我深感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而不是被外界的束缚所困扰。
我们应该学会放下物质的欲望,去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寻找真正的自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心灵的升华,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庄子的思想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我相信读完《逍遥游》的人也会对人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让我们一起追求内心的自由,享受人生的旅程吧!。
庄子三句话,道尽人生智慧
庄子三句话,道尽人生智慧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舞蹈,心灵则要插上自由的翅膀。
读明白庄子,人也就活通透了。
为什么读《庄子》小时候一直不懂,为什么我们要背《论语》,学《庄子》,一遍一遍的默写古诗词。
明明现今社会早已用不到文言文,但我们却还要学习。
到现在,我们的孩子依然和我们小时候一样,要背古诗,要学文言文,要了解古典文学人物和知识。
回想学习国学的一路历程,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家长学校要逼我们,就如我现在常读的《庄子》:最初读庄子,是初中课本。
看了课文《秋水》,得出结论——庄子是一个写低级寓言故事的。
到大学,开始有了“以史为鉴”的想法,再看庄子。
得出结论——庄子是一个写“不好玩寓言故事”和“看不懂的、特无聊的、大道理的人”。
毕业进入社会几年,对诸子百家慢慢有了了解,他们的渊源和核心思想也渐渐理解,回头看庄子。
发现庄子很厉害,说的话特别有道理。
后来年纪更大了,被社会风雨冲刷,看过太多人情世故,懂得思考和放下,再看庄子。
觉得“庄子的话如同指月之手”。
而今,读庄子早已成为日常习惯,越发觉得“庄子乃神人也”。
为什么庄子是圣贤做好自己,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雪,是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迂腐的人,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见识的束缚。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都有“劝人”的经历。
谁都有几个朋友和亲近的人,有时看到亲朋好友误入歧途,提醒一下,规劝几句本无可厚非,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但“劝人”有时如同生意,不仅是你愿意卖,更需要别人愿意买。
他人执意向东走,你偏指使他往西去,没有一个被劝者会欣然接受。
庄子用他的大智慧,三句话就教会了我们一个受用终身的道理,怎么能说他不是圣人呢?庄子“无所待“的智慧如今,每一个人都高喊自由,可自由是什么?是身居高位呼风唤雨,是随心所欲想买什么买什么,还是不工作昂然自得在家做肥宅?庄子认为如果想要得到自由,要先让心灵自由,心灵自由的前提就是脱离世俗的束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客串存在的角色
庄子游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贯彻一种彻底的游戏姿态。在前面两节里,我们分析了庄子如何以故意的戏弄姿态处理隐者最后郑重坚持的东西,自尊自适的个人生活和生命本身。这种故意的戏弄姿态(特别是生死问题上),表明庄子在重生的隐者群中开出一个独特的新思路。但是庄子把游戏意识贯彻到底的思想还不只是表现在这里。庄子彻底的游戏姿态,还表现为有意识地拆除人内心深处对世界的信赖,把人生可能获得某种稳定未来的期待从根本上摧毁。生死是一般人意识深处最后执著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对宇宙的最终合理性的期待也是人意识深处最后执著的一个问题。而且后者可能更深刻一些。因为其中包含着对死后的终极归宿的期待。这种对宇宙合理性的期待变成自觉的精神诉求,就是宗教的根源。宗教表达了对宇宙最终具有合理性,个人最终会在这合理性中得到安顿的信赖感。庄子时代的隐者没有发明宗教,但是隐者群对于长生的追求,以及由此衍生的不死观念、神仙观念,都表明了他们对人可以在宇宙最终合理性中得到安顿有一种信赖。此外,像战国时《易传》的思想,阴阳家的思想,浸润着微弱的个人在宇宙结构中找到背景根据的喜悦,可以说都具有宗教的意味。
一、从避世到游世
传统隐者的思想核心是保全自己。用杨朱派总结的说法叫做“重已”,用孟子替杨朱派总结的说法,叫做“为我”。“为我”这个说法,有一种反道德的自私含义,这是孟子带有感情色彩的说法。但大体上可以代表隐者和以隐者为背景的道家人物的思想。冯友兰就曾指出,道家的中心思想就是“为我”。2)道家各派人物理解之“我”,含义大有不同,有人注重逍遥闲适,有人注重卫生长寿,有人注重品行高洁,3)有人注重纵欲的快乐,有人注重“六欲皆得其宜”的身心协调。4)但这些不同的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一个混乱黑暗世道里寻求保护自己。这是隐者群体的传统思想。在庄子思想中,也有这一层传统的寻求乱世自我保护的想法。尽管这一层想法在庄子的整个思想系统中不居于核心地位,因为庄子最终认为自我保护办不到,而且这躯壳的自我是不是值得珍视还是问题,但庄子毕竟也谈到了自我保护问题。
其三修身养性:无欲则刚,去智体“道”。
为了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提出了精神修养方法:无欲,去智,体“道”。无欲:是对个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或与万物关系的一种觉悟,是对个人 在社会中的位置或与他人关系的觉悟,也是对个人心境中的耆欲形态的认识。去智:摒弃智巧作为,任其自然,使自己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以养成一种淡泊 的心境,这也是他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体“道”:是一种最艰深的修养方法,具有玄学特质。
庄子之后的众多知识分子,或者说是文人墨客,正是受其影响颇深,从创作到现实生活。比如陶渊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庄子学说盛行的时代,很是喜 爱。这对于他的禀性和志趣的形成起了关键性作用。尽管在他的理想和抱负方面,儒家思想占据上风。而当现实和理想发生碰撞产生矛盾时,道家思想又逐渐上升, 其最终的归隐就是受庄子思想影响的结果。陶先生后来的归隐生活至今成为了众人艳羡的无可再生的完美生活。在纷纷扰扰的俗世凡尘中,在广大知识分子精神的膨 胀与现实的紧缩下,有多少人对着庄子思想顶礼膜拜?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的内心都是在那寻求平衡点和满足感的,而我们伟大的庄子思想不正是以一种似有形而 无形、似自我又忘我的理想游戏让人活得够自尊、够纯净、够超脱吗?
庄子,让中国知识分子好好活着.txt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岁月将是一场凄凉的悲剧。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空话多的地方智慧少。即使路上没有花朵,我仍可以欣赏荒芜。庄子,让中国知识分子好好活着
庄子,让中国知识分子好好活着2008-07-19 19:08如果不是庄子,从古至今的中国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要么郁郁寡欢至死、要么延口残喘而生,总之是活不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或是“躲进 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洒脱。它正如张弓之回弦之道,不再令人神经发紧,小调之后却也十分舒适怡然,并有十二分的理由让自己好好活着,实在是中国 思想界不可或缺的一大家。
其二处世态度:顺世无争,超世遁世。
庄子具有很大特征意义的处世态度主要为顺世、超世、遁世。他的“顺世”,指虚而待物,与世沉浮,表现为一种与世周旋的顺世态度,也是得“道” 的精神境界的一种自由表现。“超世”,即指不随物迁,游乎尘外,其主要思想内涵是对人间世务的鄙弃和对世俗道德的否定。“遁世”是指浪迹于山林,潜隐于人 世,这是一种回避人世的态度。
那么,庄子又是如何将正受万千困扰的知识分子一一解救的呢?
其一困境哲学:顺其自然,悲喜随意。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这就是庄子的人生困境哲学起源。意思是说,生与死,只是一线两端的事,生往前一步是死,死退后一步是 生,生生死死是极自然的,非人力所能左右的,就像黑夜与白天,所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以此类推,人生来就有烦心之事,生来就有大悲大苦与大喜大乐,这也 是极自然的事。如此一想,中国自古而今那部分身处困境却又无力自拔的知识分子便有了一份很好的心理章程可以遵循——“这些都是顶自然的事,是人都该遭遇 的,不必太在意,不要太动容,还是法其自然,顺应自然吧!”如此念头一占上风,他们便以无比潇洒的姿态开始应对着人生的无限困境与困扰,就那么“倔强”而 “舒坦”地活着。
二、戏谑生命的卑微
游世思想就其彻底的意义而言,是放弃了自我保全。游世思想的本意,也要为个人寻找出路,但是庄子对世道黑暗看得太深,因此觉得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出路根本不可能,个人是找不到安居之地的。那么人生在世怎么办?庄子提出一个办法,就是干脆放弃寻找个人出路,一切任从命运摆布。世道既是彻底的黑暗,生命在宇宙背景中既是完全孤独无助,那就不必再挣扎着寻找黑暗世道里不可能找到的东西,干脆无所谓地没入黑暗之中。
无所谓地没入黑暗,有两种表现,一是就以黑暗的方式活着,这就是上一节所说的“支离疏主义”。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安然面对灾祸和死亡。《庄子》各篇中,常可见一些戏谑生命的生死游戏之言。庄子游世思想包括戏谑地面对死亡,这一点以前的研究者早就注意到了。但是以往对庄子生死游戏之言的理解,偏重于寻求内心的安宁,而很少言及庄子埋在游戏之言下的激愤与嘲讽。6)这应该说是一个疏漏。也许从根源上说,偏于从寻求精神安宁和内心满足的路子来理解庄学,这是郭象注在以后引出的学术传统。可是这个传统却有待于反省。
较孔孟而言,庄子就是救世主。回首孔孟伊始至孔孟当道,真是苦了中国万万之读书人。读书,为了什么?往上说,是为了报效朝廷(国家)、光宗耀 祖;往心里想,是如何当官、当大官。所以于场面于私心,是个读书人你就得胸膛挺挺、脖子仰仰、雄赳赳且气昂昂地在儒家入世之道上奋勇前进,哪怕你本身心智 有限,或是在这条路上冲撞得头破血流,都必须“像男人一样去战斗”。但是,得志之人毕竟凤毛麟角,总是会有大批大批的知识分子从失望到失落乃至落魄。面对 这样的人生境遇,儒家思想非旦救治不了,反而更像紧箍咒。而这个时候,庄子站出来说话了。他从人生困境谈到处世态度再到修身养性,或是干脆提倡屁股拍拍、 包裹一打,找个清净之地隐居起来,饮饮酒作作诗画画画,听来好不快活!这番思想一经流转,立马被那些知识分子欣然接受,个个大呼“知音”,于是,归隐的归 隐,避世的避世,这一剂思想良药治愈了一切的无奈与不满,并活出了心境的坦然和超凡。
五、一点说明
本文分析庄子游世思想,主要根据内篇七篇。在晚出的外、杂篇中,游世思想有所淡化,而道论则趋于成熟。在道论中,庄子提出了一种与游戏态度不同的人生哲学。游世思想与道论在形式上有某种相通之处,如两者都讲“无我”,而道论中也时常有“游”于天地之说。但二者毕竟有本质的不同。游世思想的中心是孤独的个人,这个人的生存背景是一个混乱不可信赖的世界。人与世界不能建立任何稳定的联系,从而任何外部经验也不能提供持久可靠的幸福,人只有努力割断或戏弄地对待外部经验,退回彻底孤独和纯粹冥想之中。道论的中心却是把个人回归于自然的普遍联系之中。这种回归重建了一个稳定的经验世界,生命的意义被确立在一种健全的人与他人,人与外部世界交往关系之上。
当看到一个个知识分子那么舒心坦然的活着,就仿佛看见在他们的背后站着一个个庄子——他圣然淡定,眯着笑眼看着他后代的那些可爱的知识分子们……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1) 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学术研究有特定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游世思想似乎只是提出一种回避矛盾的消极主张,有点乏善可陈。当然,学术界非常重视“逍遥游”,但这是因为“逍遥游”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一通常引起人们敬意的话题。所以谈“逍遥游”实质是谈精神自由问题。“游世”作为一种游戏人间的生存态度,则较少有人予的游世思想是十分复杂的。这不是因为游世思想的内容有多么玄妙深奥,而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不易清晰分辨的感情变化。在庄子描述人生游戏态度的文字中,我们感到,有的时候庄子确实是想以轻松的游戏来消解人生的悲苦,贯穿其间的是懒洋洋的温和感。但是这一面自来就被人们理解得过了头,不仅以为这种轻松就是庄子人生思想的全部宗旨,而且产生出庄学目的是寻快乐这样极其浮面的说法。8)事实上,以游戏的轻松解除悲苦只是庄子部分的真实想法。有的时候庄子提倡的游戏姿态,从文意与文气看都不是为了追求轻松,而是为了表达对世界的嘲讽与敌意。我们说庄子有一种把游戏姿态贯彻到底的意识,这种彻底游戏,诸如游戏对待生死,游戏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以及游戏对待自我存在的真实性,等等,所有这种有意识走向彻底的游戏姿态,都不能视为追求通常意义上的那种游戏的轻松。在这些表面过火戏谑言辞背后的真实感情,实质是冷峻和孤傲的。这一点却不幸向来少有人注意。
庄子这一处世态度,也许在他人看来消极而不负责任,但在那些知识分子眼里正如春风滋润其枯竭的内心,如暴雨冲洗其苦闷的心灵,更如一记记木鱼 的声音让他们的心沉寂下来,直到无为与无争。先说顺世。知识分子较其他社会阶层而言,在言行思虑上都较之进步,他们往往更不满于现实,更容易在所处社会环 境的不平等气氛下歇斯底里地呐喊与奔波。然而,在强大的社会残酷现实面前他们始终显得力量单薄,最终落得一颗颗枯竭并苦闷的心。这个时候,他们内心世界强 烈需要一种精神使之调和、自我胜利和自我麻痹,于是庄子思想便成了他们思想的后盾,例如“物不胜天”、“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等等。当庄子 思想平和了知识分子的心态,他们便开始寻找心灵更高一层的驾驭,从而进一步升华到超世和遁世。顺世,将他们的尖锐钝化。超世,让他们不随物迁。而遁世,让 他们精神仙化,飘飘然地在自我世界中活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