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四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三、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教师范读。 (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 的画像]谁来简 单介绍一下?
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师分发给小组资料] 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 2、板书课题: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学生 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 每个字 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 况及时小结。
笔下生辉 ●观察家乡的变化,抓住某一个
方面,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
●如果你认为家乡还有需要改进 的地方,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 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写一篇想 象作文。
练习三 教学目标: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 谚语。
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

素材三: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家乡是怎么样的。20 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各种现代化 的设施,优美的绿色空间,特别适合人居住的 生活环境,理想的购物天堂……题目可以拟 《20年后的家乡》《未来的家乡》……
那时的家乡有很多机器人,他 们身体强壮,帮主人清理垃圾,洗 衣服,扫地……那时的家乡有环保 太阳能汽车,它不烧汽油,不排放 有害尾气。白天,就直接吸收太阳 能作为能源。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可 以用已存储的太阳能发动,很环保 那时的家乡还会有……
动物园里有东北虎、云南孔雀、泰国大象和非洲狮 子等许多野兽。 病因:归类不当 “云南孔雀”不属于“野兽”,应把“云南孔雀” 去掉,或把“许多种野兽”改为“许多种禽兽”, 还可把句子改为“动物园里有东北虎、泰国大象、 非洲狮子等许多种野兽和云南孔雀等禽类”。
几种改法
动物园里有东北虎、泰国大象和非洲狮子 等许多野兽。 动物园里有东北虎、云南孔雀、泰国大象 和非洲狮子等许多种禽兽。 动物园里有东北虎、泰国大象和非洲狮子 等许多野兽和云南孔雀等禽类 。
(3)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也发生了喜人的 变化。
(4)我的家乡莲花塘是个并不出名的地方, 可由于这几次的惠农政策,家乡变化得特别快, 站在它的面前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5)家门前的那条路,窄窄地伸向远方,我 曾无数次走过,不知道在上面留下了多少脚印。 (6)我的老家在一个绿树环抱的村子里。村 里那条清澈的小河,哼着快乐的小曲儿蜿蜒地 奔向树林深处。
短文讲述的是“我”的父亲吉鸿昌出国考察 时,受到外国人的歧视与嘲笑,父亲认为这 是对自己祖国的侮辱,他不甘受辱,就做了 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出门 时,挂着牌子昂首阔步在异国的大街小巷中, 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坚强不屈 的精神,表现了父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四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第二课时
一、熟读成语。 齐读课文。 学生表演或画图,猜成语。
出示:成语连线。 尺有所长 取长补短
寸有所短 相得益彰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一叶障目雅典 Nhomakorabea悉尼
亚特兰大 巴塞罗那
说一说:
读了这 篇短文,你 有什么话想 对他说吗?
家乡的变化 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我们的家乡也 变得更美了。观察身边发生的变化,如 小河、街道、绿地、楼群,人们的吃、 穿、住、行,以及商店、超市等,还要 了解一下它们的过去。把搜集到的有关 信息整理后,讲给同学们听,让大家共 同分享家乡变化带来的喜悦。评一评, 看谁说得又清楚又生动。
4、
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地“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
料地兴 趣。
5、
能向大家展示自己地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
请大 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6、 培养探究意识。 二、教学时间: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第一课时
进 ——
退
快 ——
慢
安全——
危险
买 ——
卖
正 ——
反
复杂——
简单
1、 小声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拼。
一、情景导入。 出示成语。问:你和哪些成语见过面。 自由读识字 4。 二、正确朗读。 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 同桌互相读,互相正音。 展示读,谁读的正确、流利。 三、讲故事,读词识字。 老师讲故事,读第一组成语并识字。 ⑴讲述《骆驼和羊》的故事。请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 ⑵出示成语,自由认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⑶出示寸、益、彰,问:谁有办法记住它们?请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主、 合作学习第二、三节。 ⑴出示第二、三节成语。 ⑵学生自学。要求:读熟成语,大概了解意思。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四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笔下生辉 ●观察家乡的变化,抓住某一个
方面,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
●如果你认为家乡还有需要改进 的地方,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 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写一篇想 象作文。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2. 检查自学情况。 (3) 读通课文。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
(4) 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
结。齐读。
第四节 (1) 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 法完全
3.动物园里有东北虎、云南孔雀、泰国大象和
非洲狮子等许多种野兽。
归类不当
我们行走在笔直的山路上。 我家有电视、冰箱、空调、电话等电 器。 我们每个星期一的早上都要穿校服和 红领巾。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
28届奥运会 27届奥运会 26届奥运会 25届奥运会
(1).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 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 什么
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四

第三个病句弻类丌弼。 “于南孔雀”丌属亍“野 兽”,应把“于南孔雀” 去掉,戒把“许多种野兽” 改为“许多种禽兽”,还 可把句子改为“动物园里 有东北虎、泰国大象、非 洲狮子等许多种野兽呾于 南孔雀等禽类”。
唐代乐府曲名, 主要歌唱凉州一带 边塞生活。
反映了西域的 地方特色。 着力表现戓 争的紧急。
1976年加 拿大蒙特利尔 第21界奥运会 会徽
1956年澳 大利亚墨尔本 第十六届奥运 会会徽
这篇短文讲述的是“我”的父亲吉鸿昌出国考 察时,丌甘受外国人的歧视不嘲笑,每次出门都 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阔步地走在异 国的大街小巷,维护了祖国尊严的故事,显示了 中国人坚强丌屈的精神,表现了吉鸿昌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
第27界悉尼奥运会会徽采用 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 色、阳光的黄色和空气的白色 作为基调,象征了澳大利亚绮 丽的风光和清新原始的自然环 境,契合了本届‚绿色奥运‛ 的主题。澳洲土著人的本土文 化在会徽设计上得到了空前的 尊重,3支土著人用的回力标 组成了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 图案下方标有‚Sydney(英文 ‘悉尼’)2000‛字样的奥运 五环标志。
第一组的每个词语中,两个字的意思相 同,如“甘”呾“甜”组成“甘甜”。
第二组的每个词语中,两个字的意 思完全相反,如“好”呾“歹”组成 “好歹”。
第一个病句用词丌弼。“宽阔”丌能 用来修饰“草原”,而应把“宽阔” 改为“辽阔”,戒者“宽广”“广 阔”。
第二个病句词语搭配丌弼。“看电视”是可 以的,但“看广播”丌行。应在“广播”前 面加上“听”字。
让人深刻地体会 到古代戓争的惨烈。
写出了“戓 士们置生死亍 丌顾”的豪情。
全诗的大意是:
夜光杯装满了葡萄美酒,将要喝 的时候,传来了马上弹奏琵琶的催 促声。如果我醉倒在戓场上,请你 丌要嘲笑我,自古以来,出征的戓 士有几个能活着回来?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w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3课时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0* 母亲的呼唤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
本课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 紧扣“呼唤”,层层深入,召唤出学生心中对母爱的回忆,受到浓郁的爱的教育。
2. 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体现学生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特点。
3. 将情感朗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在读中感悟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r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3 课时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5 舞动的北京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基于这个理念,在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力求落实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q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以快乐开始上课, 一、导入新课 “百花园里知识多,百花园里真快乐! ”同学们,今 以快乐开始游览,激发 天又到了我们游览百花园的日子了,这次的百花园又给 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快 我们准备了哪些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乐 中 进 行 知 识 的 训 练 二、走进“语海畅游” (一)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生字,读一读 (展示课件第三屏)
1. 全班齐读古诗《凉州词》。(展示课件第七屏
)
2. 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3. 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有感情地朗读古 诗,感悟诗意,达到熟 读成诵。
诗句的意思是:夜光杯装满了葡萄美酒,正要喝的 时候,传来了马上弹奏琵琶的催促声。如果我醉倒在战 场上,请不要嘲笑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 着回来的?
家乡的变化 市貌变化:小河、街道、绿地、楼群„„
生活变化: 吃、穿、住、行„ „ 人文变化:商店、超市、娱乐广场„ „
际能力;共同分享家乡
过渡语: 上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讨论了家乡的变化, 变化带来的喜悦,激发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赞美家乡,想象家乡的美好未来,共 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 同进行一次作文练笔吧! 乡的思想感情。 一、明确目标 学会审题,弄清习 指名读题目,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作要求,初步确立习作 中心内容。
4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二、分类指导 (一)写赞美家乡的文章,需要抓住家乡的哪些方 面?从哪里入手呢?
既引导了学生的 思维,又使学生的思维
[提示小语: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身边的变化,如: 不受限制,使学生乐于 小河、街道、绿地、楼群;人们的衣、食、住、行;市 表达 场上商品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等,也可把这些方面 综合起来进行描写。] (二)设想家乡的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呢? 鼓励学生插上想 [提示小语:可以写一写家乡面貌的变化;家乡人 象的翅膀,表现更加美 民生活质量的变化;家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还 好的未来 培养学生语言再 现生活的能力。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四《语文百花园》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材内容:《语文百花园》四年级语文下册编写人:XXX第一课《走向大海》【课前准备】1. 教师预先准备好教材。
教材主要包括:课本、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好教学工具:黑板、彩笔、磁带、录音机等。
【教学目标】1.了解“走向大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描述“走向大海”的故事情节,用语言、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3.了解“走向大海”的主旨和寓意,感受故事中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走向大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了解“走向大海”故事中的主旨和寓意。
【教学过程】Step 1 教师导入1. 教师出示图片:蓝天、碧海、金沙滩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海有关的经历。
2. 通过图片引发学生对“走向大海”这个话题的探究。
Step 2 教材解读1. 教师让学生开启课文,跟读故事;2. 轮流读、朗读,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角色。
Step 3 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的感性体验。
2. 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对未来的向往。
Step 4 课文理解1. 教师让学生回忆:这篇文章是否有标题?标题是什么?2. 贴近文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想出文章的主旨和寓意。
Step 5 语文运用1. 教师让学生回顾文章,思考需要用到哪些语文知识进行简单描述。
2. 贴近故事,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Step 6 总结反思1. 让学生描述一下这节课与大海有关的知识点和体验点。
2. 回顾此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效果。
【课后作业】1. 背诵故事中好的句子,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 背诵海的名言,并思考与自己的关联。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p

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幅未来的宏
伟蓝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三、自主习作
1.
良好的独立作文 能力,为今后提高学生 的习作能力打下基础。
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 想
2. 学生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开始习作。教师
家乡的未来。 巡视指导。 四、互评共赏
1. 轻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修改。
(三)看看下面句子有什么毛病,动笔改一改。 1. 指导朗读句子。(展示课件第五屏)
2.找病因,改病句 (1) 学生修改病句,教师巡视,实时反馈: 第一句: 把“宽阔”改为“辽阔”、 “宽广” 或“广 阔”。 第二句:在“和”的后面添上“收听”。 第三句:把“云南孔雀”删掉。
2
举一反三,掌握词
语的构词特点。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 格写了征战将士置生死于不顾的豪情,让人深刻地体会 到古代战争的惨烈。
5.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体会诗人的思想 感情,感受诗人的豪情 壮志,学生能更好地感 受诗的意境,体味将更 加深刻。
(二)展示“我的采集本”。 1.课件出示“我的 采集本”内容,你们知道这 是什么吗?(奥运会徽) 2.认识、欣赏会徽。 师讲解: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1896 年在 希腊雅典举行以来,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 29 届了, 奥运会会徽是宣传奥运会最具权威性的形象标志。我们 一起来认识、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会徽吧。(展示课件 第八屏)
2. 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3.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说明
及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自主讨论、
(师提示:什么情况下有“点”,什么情况下没有 自主发现其规律,记忆 “点”?有“点”的字读音有什么特点,没有“点”的 将会被强化,老师在此 字读音又有什么特点?)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四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原谅的语气。
2
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 写出了贾 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 么知道“鸟宿池 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 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 的结局。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 投入,已经 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 不知道。接着,两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 打破了夜的静 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 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 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 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3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四版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百花园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综合性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实践。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字词句段的意义,掌握应用规律,提高应用能力。
2.在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3.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发展思维能力。
4.创设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能说会道”练习。
5.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
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区分形近字。
修改病句。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自己独立阅读,理解古诗。
3.引导学生会观察家乡变化、描绘家乡的现在,或设想家乡的未来进行习作,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理解古诗,独立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1.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过去,分享家乡的变化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描绘家乡的现在,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或设想家乡的未来,写一篇想象作文。
课前准备:1.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信息。
课时安排:3课时犀牛中文名称:犀牛英文名称:Rhino拉丁学名:Dicerorhinus犀牛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
约6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
而这五种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
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黑犀牛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6年加 拿大蒙特利尔 第21界奥运会 会徽
1956年澳 大利亚墨尔本 第十六届奥运 会会徽
这篇短文讲述的是“我”的父亲吉鸿昌出 国考察时,不甘受外国人的歧视与嘲笑,每 次出门都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 阔步地走在异国的大街小巷,维护了祖国尊 严的故事,显示了中国人坚强不屈的精神, 表现了吉鸿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25界巴塞罗那奥 运会会徽由一点两线组成, 颜色分别为蓝、黄、红, 蓝色代表大海,黄色代表 太阳,红色代表城市的活 力。一点两线构成一个人 的运动状态,戒跑戒跳, 同时象征运动员欢呼和人 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 动员。
你认这些标志吗?
1988年韩国 1980年前苏 汉城第二十四 联莫斯科第二十 届奥运会会徽 二届奥运会会徽
2004年
2000年
1996年
1992年
第28界雅典奥运会会 徽的图案是一个橄榄枝缠绕 而成的桂冠,形状为古雅典 城形状。在古代奥运会中, 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 橄榄树在雅典还被视为圣树。 橄榄树象征和平,组成的图 案同时也象征生命圈、天空 和大海。会徽下“A0HNA (希腊文‘雅典’)2004” 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
短文讲述的是“我”的父亲吉鸿昌 出国考察时,受到外国人的歧视不嘲 笑,父亲认为这是对自己祖国的侮辱, 他丌甘受辱,就做了一个牌子,上面 写着“我是中国人”,出门时,挂着 牌子昂首阔步在异国的大街小巷中, 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坚 强丌屈的精神,表现了父亲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
数字100、奥林匹克五环、希 腊柱、火把、和平鸽、五角星构成 了第26界奥运会会徽的全部元素。 100年的奥运,构成了奥运发源地 希腊建筑的代表形式;希腊柱上燃 烧5颗星用拼画手法构成了奥运的 圣火,象征着五大洲的参与;第2 颗五角星变形为和平鸽,表达了奥 林匹克和平的理想;火焰最上方3 颗醒目的小星星,则代表着奥林匹 克“更高、更快、更强”的格言。
第27界悉尼奥运会会徽采用 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 色、阳光的黄色和空气的白色 作为基调,象征了澳大利亚绮 丽的风光和清新原始的自然环 境,契合了本届‚绿色奥运‛ 的主题。澳洲土著人的本土文 化在会徽设计上得到了空前的 尊重,3支土著人用的回力标 组成了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 图案下方标有‚Sydney(英文 ‘悉尼’)2000‛字样的奥运 五环标志。
S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
语文百花园四
制作:韦金佚
这两组字最大的区别是‘点’的不同
第一组里,从字形上看,上排的字带
有部件“今”,下面没有“点”;下 排的字带有部件“令”,下面有“点”。
从读音上看,带有部件“今”的 字的韵母都是“in”,带有部件“令” 的字韵母是“ing”(“怜”除外)
第二组里,上排“纸”字带
第二个病句词语搭配不当。“看电视” 是可以的,但“看广播”不行。应在 “广播”前面加上“听”字。
第三个病句弻类丌弼。“云南
孔雀”丌属于“野兽”,应把 “云南孔雀”去掉,戒把“许 多种野兽”改为“许多种禽 兽”,还可把句子改为“动物 园里有东北虎、泰国大象、非 洲狮子等许多种野兽和云南孔 雀等禽类”。
唐代乐府曲名, 主要歌唱凉州一带 边塞生活。
反映了西域的 地方特色。 着力表现戓 争的紧急。
让人深刻地体会 到古代戓争的惨烈。
写出了“戓 士们置生死于 丌顾”的豪情。
全诗的大意是:
夜光杯装满了葡萄美酒,将要 喝的时候,传来了马上弹奏琵琶的 催促声。如果我醉倒在戓场上,请 你丌要嘲笑我,自古以来,出征的 戓士有几个能活着回来?
有部件“氏”,底下没有 “点”;下排的字带有部件 “氐”,底下有“点”,且 下排6个字的韵母都是“i”。
第一组的每个词语中,两个字的意 思相同,如“甘”和“甜”组成“甘 甜”。
第二组的每个词语中,两个字的意 思完全相反,如“好”和“歹”组成 “好歹”。
第一个病句用词丌弼。“宽阔”丌能
用来修饰“草原”,而应把“宽阔” 改为“辽阔”,戒者“宽广”“广 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