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真理符合论_的再探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符合论”的再探讨

杨淑静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 真理问题是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真理符合论”又是真理观内部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所谓“真理符

合论”即认识与对象之间的符合。海德格尔认为符合无非是一种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符合,符合既指外观的一致,又指对象之间的符合,而真理是存在的去蔽或无蔽,是一种澄明的运动。当然,任何理论都有缺陷,“真理符合论”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反真理符合论”派对其做出了系统的论证。

[关键词] 真理 符合 对象 关系

[中图分类号] B0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4)05-0036-03

Ξ

托马斯在《神学大全》《反异端大全》《论真理》等著作中对传统哲学的真理观作了一个疏导,他认为真理从本来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关于事物的真理,真理既在事物本身也在认识活动的精神中被探寻和发现。当认识对象与实在的东西相一致时,认识便达到了它的目的,即真理是以一种关系———一种存在物与另一种存在物一致的关系作为前提。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所说的那样“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就是假的,凡以是为是,以不是为不是者,这就是真的:所以人们以

任何事物为是或为不是者,就得说这是真的或假的”[1]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指出传统真理观可以用三个命题描述出来:(1)真理的“处所”是命题(判断)。(2)真理的本质在于判断同它的对象相“符合”。(3)既把判断认作真

理的原始处所,又率先把真理定义为“符合”[2]

。这就是说,真

理表现在陈述之中,离开了陈述就无所谓真理,如果判断与它的对象一致、符合,它就是真理。

海德格尔认为符合无非是一种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符合,符合这种关系首先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符合,即外观的一致;其次是指陈述与陈述对象之间的符合,即两者又属于不同的领域,因为作为判断活动是一种心理的东西,而判断内容却是事实的东西,它涉及到判断的内容和判断所及的东西(实在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形而上学在存在论上未加澄清地分割实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预设了主体和客体的分离,将符合的意义理解为一个存在者(主体)对另一个存在者(客体)的相似,即认识和对象的关系,这种对对象表象

性的陈述也可能是真的,但却是无根的。

海德格尔认为真理的本质即去蔽,是存在本身即存在的去蔽或无蔽状态,是在世界的敞开中物本然的显现。把真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关系,那么判断主客体符合的标准就是正确性。因为真理所意味的是和事情、自己显现的东西一样的东西。既然真理与存在是指一样的东西,那么追问真理问题就进入了基础存在论的范围。只有把真理问题纳入到存在论的范围才能得到澄清,而追问存在的意义是以“此在”为切入点的,“此在在真理中”。只要此在作为展开的此在开展着,揭示着,那么它本质上就是真的。真理是此在一种本真状态,只要此在本真展开着,此在就已经在真理中了。但此在又失落于它的世界,所以此在本质上沉沦着,此在又“在不真中”,此在在不真中也是此在一种本真状态。所以,惟有此在在,才有真理,在没有此在前,根本无法追问真理问题。

在这种真理观中,绝不是预设主体和客体的分离,而是先于主客体的一元现象。此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界之中”,此在和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此在并不是首先独立存在,然后才与世界(事物和他人)接触并发现世界,而是与世界同时出现,同时在此。此在居住逗留在世界之中,融身于世界之中,在世界中领悟着自己的存在,居于存在者和万物所是的敞开之中。此在就存在于真理之中,“揭示活动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世内存在者成为被揭示的东西,只在第二位意义上它才

是‘真的’。原本就真的,亦即进行揭示的乃是此在。”[3]

真理

作为揭示状态,即存在者的存在从遮蔽状态到无蔽敞开状态,仅仅是第二位的,进行揭示的此在才是第一位的,是最原始意

6

32004年第5期(总第107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 GXI SOCIAL SCIENCES

NO.5,2004(Cumulatively ,NO.107)

Ξ[收稿日期]2003

-12-21

[作者简介]杨淑静(1980-),女,辽宁朝阳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义上的真理。“此在在真理中”指的就是这种状态,它并不指在存在状态上,此在一向或有那么一次被引进了“全真境界”,而是指此在作为“去存在”、

“能在”,其最本己的存在的展开状态属于它的生存论机制。

海德格尔举了一个例子:设想一个背对着墙的人说出一个陈述:“墙上的像挂歪了。”然后他转过身来,知觉到墙上挂歪了的像,他的陈述得到证实,从而被认为是真的。海德格尔认为,使知觉得到证实的,并不是陈述和思想中的存在者(表象)的一致,也不是思想观念上的存在者和实在的存在者之间的一致,这里涉及的不是认识和对象的符合,也不是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的符合,而是陈述所指的墙上的像,即存在者本身,由存在如其所是地揭示出来了,是事实和事实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陈述就存在者本身来揭示和开启存在者,它说出存在者,显示存在者,使存在者在揭示状态中被看见。

自哲学研究发生“语言学的转向”之后,真理符合论就逐渐成为受到西方学术界批判最多的一种理论,尤其是自后现代思潮出现以后,对真理符合论的否决与批判,几乎成为西方各种学术流派的一种时尚。当代的反真理符合论受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影响,以美国的普特南、罗蒂、戴维森和法国的德里达及澳大利亚的埃利斯等为代表的反真理符合论走上了一条语言消解和文本解构的道路,从总体上看,它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真理符合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批判:首先,它从语言学角度否认了理论及命题与对象、实在之间的对应关系,否认人类认识的客观性,具有典型的反实在论特征。受哲学研究“语言学转向”影响,当代反真理符合论通常都把真理符合论表述为强调语言符号与外在对象具有严格的指称关系、对应关系的这样一种理论主张,然后通过强调语义的内在性、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否认人类使用的语言符号具有语义的单义性和指称性,进而否认语言符号表征客观真理的可能性。在这方面,以德里达最为突出。德里达认为,按照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语言符号的意义与别的符号能指与所指在语言系统内部是不可区分的,由此出发,他们都主张命题与实在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的符合关系。所指是被指示的,能指是占支配地位的,因此,命题与实在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确定关系。人们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大家的约定与共同的使用来支配的,而非通过必然性来支持的。其次,它从反基础主义的角度否决了真理符合论的认识论前提与科学基础。罗蒂指出,真理符合论奠基于传统哲学“心灵是自然之镜”这个隐喻,以为心灵是一面镜子,可以精确地反映外在世界。可是按照当代哲学的研究,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中立的观察,任何观察都负荷着一定的理论,都包含着一定的理解活动,而理解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解释者偏见的影响,因此,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可靠的知识基础,心灵也就不是自然之镜。况且,“事实上,只要你停留在表象的思想方式上,你就仍然受着怀疑主义的威胁,因为一个人无法回答是否知道我们的表象符合实在这一问题,除非他诉诸与康德或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解决方法”[4]。第三,它从反本质主义角度否认人类认识真理的可能性。受维特根斯坦后期“家族类似”理论的影响,一些当代反真理符合论者否认事物存在所谓的本质。他们认为语言体系只具有“家族类似”的特征,缺乏固定的本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也缺乏固定的本质,其构成要素与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也只有家族的类似性,否则说人不断的超越自我就不妥了。退一步说,即使承认事物有所谓的本质,在理论上也难以确认,因为从静止的角度说,事物存在着很多层次、很多方面;从动态角度来说,事物本身还处在不断发展中,在理论上难以确认何为事物的本质。况且一旦承认把握事物的本质,就不利于人类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出发,他们坚决否认有所谓本质的存在,并进而否认客观真理的可能性。第四,它从社会学角度否认了真理符合论存在的合法性。受尼采思想的影响,后现代思想家认为,真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等待人们寻找并发现的东西,而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甚至为了权利意志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东西。利奥塔断言,并非所谓的真理性,而是权利的大小和强弱,即论证的力量,决定了话语是否是真理,真理意志暴露出他是权利意志的一个特别狡猾的变种。由此他们断定,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精神科学所寻找的意义、所发现的真理,都不过是思维着的精神创造出来的神话。第五,它从人类学的角度否认真理的一元性、绝对性,主张真理的多元性与相对性。普特南指出,真理符合论的根本缺陷并不是尚未找出语言和实在的对象关系和惟一真的描述理论,在理论上,它设立了一种神性真理观,抹杀了人类的认识发展和现实生活的作用。

事实上,真理符合论本身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真理与主体的关系上,它把真理性的客观认识等同于康德自在之物意义上的客观认识,忽略了认识主体在认识系统中的作用。长期以来,经验论者为了追求真理性的客观认识,把主观与客观对立起来,把主观等同于虚构,把客观等同于真理,等同于自在之物意义上的本来面目,忽视了认识系统中的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认识是不可能脱离主观而存在的。实际上,正如当代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所揭示的,“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并且这些结构还通过把它们结合到更大的范围之中(即使仅仅把它们放在一个可能性的系统之内)而使它们丰富起来”[5]。换句话说,认识系统中的主体与客体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的,它们在系统中的存在是一种建构的产物,与其在非认识系统中的存在不能完全等同。由此类推,主观与主体因心理上的成见、需求及价值等因素而在观念上自觉或不

73

杨淑静/ “真理符合论”的再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