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青岛

青岛

第一章青岛的自然环境1.1基本情况青岛建置于1891年,昔称胶澳。

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唠山、城阳、黄岛等七区)面积1159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等五市为9495平方公里。

200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838.67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535.9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9%;乡村人口为302.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6. 1%。

青岛作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是山东半岛发展的经济龙头。

2008年,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生产总值4436.18亿元,增长率为13.2%,占全省总量的14.3%。

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快,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62亿元,增长12.1%,家电电子、汽车机车、造修船、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制造业集群初具规模。

在区域发展方面,青岛市提出“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线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思路和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现代化城市框架构想。

根据规划,青岛市区不再布局工业项目,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城阳、黄岛两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融合;即墨、胶州、胶南、平度和莱西五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构建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高的县域服务业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奥运城市的特色,经济总量进入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

1.2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119°30′—120°00′E、35°35′—37°09′N之间,市区将胶州湾环抱其中且依水而长,即墨、胶州和胶南三市濒临海岸,平度和莱西两市处于内地。

海岸带大陆陆域总面积5965.46k㎡,其中,市区面积为 110 k㎡,,所辖胶州、即墨、胶南三市面积为4863.4k㎡。

大陆岸线长730.64km,占山东省岸线的1/4强,岸线资源非常丰富。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城市空间现状分析报告导言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

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青岛的城市空间发展日益突出,并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征。

本报告将对青岛的城市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一、城市用地结构青岛的城市用地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首先,城市中心区以商业、办公用地为主,拥有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商业中心。

其次,住宅用地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社区。

此外,还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和交通设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然而,青岛的城市用地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中心区域的商业用地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住宅用地过于分散,导致城市扩张过快,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二、交通设施青岛的交通设施发达,包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等。

这些交通设施为青岛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青岛还拥有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和有轨电车,方便市民的出行。

然而,青岛的交通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车辆增加和道路容量不足,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出行选择不够多样化。

三、城市绿化青岛是一座以山、海为特色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绿化景观。

城市绿地和公园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青岛还拥有壮丽的海滨风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然而,城市绿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绿地面积不足。

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一些绿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和商业项目,破坏了生态平衡。

四、城市发展潜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青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青岛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其次,青岛的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此外,青岛还积极引进外资,促进了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五、城市发展挑战青岛城市空间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青岛市投资环境介绍与分析

青岛市投资环境介绍与分析

外国语学院 08日语杨扬学号200809020211青岛市投资环境评价(一)青岛市投资环境概况青岛地处中国华北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的结合地带,与东北经济区跨海相连,并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青岛拥有国家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被批准可以设立外资银行、合资开办大型商业零售企业。

青岛作为沿黄河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和信息、金融、货物集散中心之一,以其所具有的港口贸易、海洋科研、现代工业、发达农业、金融服务、旅游度假等优势与开发潜力,成为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世界银行2006年11月11日公布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杭州、青岛、绍兴、苏州、厦门和烟台名列前六名。

在中国各种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中,青岛始终名列前茅。

隋映辉认为,投资环境最佳城市是一种建立在产业、技术、市场网络基础上的区域竞争系统,它是一个促使专业化研发、生产、营销者之间在相互技术组成的综合体中进行灵活调整的区域。

而这种混合体在青岛地区的有效配置,成为创造最具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青岛。

(二)青岛市投资环境的优势1.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青岛市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了前湾港、黄岛油港、胶黄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国际国内电话交换站等一批大型交通通讯能源设施。

青岛一直把规划作为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的第一品牌。

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发展,适当进行了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进一步将工业园区进行优化整合。

2.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社会环境的打造成绩突出。

近3年来,青岛开发区大力营造项目引进建设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政府管理服务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3.政府职能改革以及改善投资环境上的提高。

“十五”以来,青岛积极实施政府“五项工程”,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像“一站式”行政服务模式的建立、“大企业直通车”制度的实施等等,使政府部门管理体系不断完备,为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

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

8、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宣传册、网络、电视广播等,向游 客和当地居民宣传海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9、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海洋生态保护理念和技 术,提高长山群岛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开发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国际 合作扩大长山群岛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青岛的海岛旅游产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休闲度假、海上运动、文化体验 等。这些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了海岛旅游的吸引力。
3、旅游服务的完善
青岛在海岛旅游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提供了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包 括住宿、餐饮、交通、导游服务等。这些服务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促进了海岛 旅游的持续发展。
一、海岛旅游模式分析
青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其海岛旅游模式 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景观与文化历史的融合
青岛的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美丽的海滩、独特的岩石景观、丰富的 海洋生物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些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多种体验,如海滩度假、 潜水、海鲜美食等。
2、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6、可持续发展评估:应定期对长山群岛的旅游活动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估, 评估其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开发策略和管理措施。
7、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长山群岛的旅 游开发行为,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对于违反规定的行 为,应依法予以惩处,以保障长山群岛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 以青岛为例
目录
01 一、海岛旅游模式分 析
03 三、结论
02
二、海岛旅游环境影 响对策分析
04 参考内容

青岛海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青岛海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青岛海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滨海地带,以其优美的海滩、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而闻名。

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青岛一直致力于海边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将就青岛海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的青岛海边发展状况可以说是充满活力。

青岛拥有近100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海滩和景点,如石老人、栈桥、八大关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尤其是夏季的海滨度假季节。

此外,青岛还举办了一些国际级的海洋运动赛事,如青岛国际帆船赛、青岛国际海洋节等,为青岛的海边旅游业增添了更多活力。

近年来,青岛在海边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海滨旅游业的投入,不断改善海滩的设施和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青岛还建设了一些海滨公园和海洋主题景区,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海滨酒店和度假村的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住宿选择。

然而,青岛的海边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海滩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垃圾乱扔问题给海滩带来了一定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青岛的海边旅游业还存在单一依赖夏季旅游季节的问题。

全年海边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也限制了其发展潜力的释放。

未来,青岛的海边发展将呈现出几个趋势。

首先,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的力度,鼓励游客文明观海。

此外,青岛还将注重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的挖掘和传播,打造具有特色的海洋科技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

其次,青岛的海边旅游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除了传统的海滩度假和海洋运动,青岛将进一步丰富旅游内容,开发海洋养殖观光、海鲜美食、海域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青岛的海边发展还将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青岛正在推进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将娱乐、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与海滨旅游结合,提供更多样的消费选择。

最后,数字化技术将促进青岛海边旅游的提升。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山东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山东青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山东青岛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 经济实力的增长:近年来,山东青岛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9年,山东青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9万亿元,年均增速为6.6%。

青岛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门地区。

同时,青岛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 城市建设的提升: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8%,拥有大量的公园和绿地,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青岛致力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3. 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青岛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力量。

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为青岛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青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了众多的科技园区和创新示范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项目。

二、未来趋势分析1. 海洋经济的发展:青岛作为中国的滨海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未来,青岛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青岛也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

2. 制造业升级转型: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青岛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同时,青岛还将注重推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 文化旅游产业的扩大:青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具有巨大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引言概述这份青岛调查报告旨在对最新的青岛市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青岛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说明,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一、经济发展1. 青岛的GDP持续增长,并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2. 外贸贸易额大幅增长,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

3. 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能力在增强,为青岛带来了更多商务机会。

4.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外资企业进驻青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改善城市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 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和航空运输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3. 扩大水、电、气供应网络,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5. 建设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人口结构1. 青岛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2.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3.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养老保障面临挑战。

4. 高等教育和人才引进吸纳,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

5.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

四、环境保护1. 青岛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3.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自然水源和水生态环境。

5.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未来发展规划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推动青岛的绿色发展。

2. 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研发能力。

3.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4. 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

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机会和市场。

《2024年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市为例》范文

《2024年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市为例》范文

《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如何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其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对于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对海洋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

二、青岛市海洋资源现状青岛市地处黄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其中包括多种海洋生物、海域空间、海底矿产等。

同时,青岛市也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城市,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对青岛市海洋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海洋生态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海洋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海洋生态系统在保持其结构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能够承受的人类活动压力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青岛市海洋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

四、青岛市海洋生态承载力分析1. 生物资源承载力分析:青岛市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贝类、藻类等。

通过对这些生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其种群结构、数量变化和分布规律,从而评估其生态承载力。

2. 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环境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海水质量、海底环境、海洋气候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青岛市海洋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从而评估其生态承载力。

3. 数学模型应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青岛市海洋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可以利用生态系统模型、资源利用模型等,对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评估。

五、提高青岛市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建议1.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制定严格的海洋资源保护政策,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监管,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推进海洋科技创新: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如,发展深海探测技术、海洋生物育种技术等。

3. 合理规划海洋开发活动:在海洋开发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间和空间,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5城市环境分析5.1城市概况:⑴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

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⑵行政区域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⑶城市人口常住总人口845.61万人、户籍总人口761.5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 347.45 万人、户籍人口276.25万人。

⑷海岸(岛)基本情况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

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

绝大多数海岛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

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5.2城市规划5.21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显示,到2020年,青岛人口将达到1200万,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5.22城市规模《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青岛环境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青岛环境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青岛环境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不仅仅是生活所在地,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城市之一,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青岛市的环境现状与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并探讨对相关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为青岛市的环境改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是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手段来获取数据。

首先我们将分析青岛市的环境现状,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市民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关注程度,最后通过专家访谈等手段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方法和措施。

三、环境现状分析1. 大气污染青岛市的大气质量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受关注的焦点。

据环保部数据显示,青岛市区域的PM2.5和PM10浓度均超过了国家标准,尤其在冬季,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交通尾气、扬尘等原因导致的大气污染。

2. 水质污染青岛市的水质情况也是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

主要体现在河流、湖泊、海域等环境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导致。

3. 土壤污染我市的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和农药农药的过度使用。

过多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对土壤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环境问题意识调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对环境问题表示了关注,其中有78%的市民表示大气污染最令人担忧,其次是水质和土壤污染,分别占到了15%和7%左右。

另外,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近80%的市民认为需要政府加大环保力度,同时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2. 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在专家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专家认为应该加强工业污染的治理,同时加大对于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的投入。

2024年青岛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青岛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青岛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青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在过去几年里,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青岛房地产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因素。

2.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房地产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和调整土地供应等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遏制房价上涨和控制市场波动。

在青岛,政府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 市场需求青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青岛的经济发展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和企业入驻,使得住房需求不断增加。

另外,青岛的旅游业也是该市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拉动力。

青岛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这带动了酒店和度假住宅的需求。

4. 竞争环境青岛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有着许多开发商和房地产公司参与其中。

各个开发商在设计、位置和价格等方面都进行了差异化竞争。

此外,青岛房地产市场还面临着来自其他城市的竞争,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在积极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的调控政策对竞争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限购、限贷等政策措施限制了购房人的选择和融资渠道,影响了开发商的销售和盈利能力。

5. 总结综上所述,青岛房地产市场的环境受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

政府的调控政策通过限制购房和融资,对市场产生了影响。

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机遇。

同时,竞争激烈也是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

青岛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来平衡市场的供需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岛早市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青岛早市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青岛早市现状调查报告分析1. 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青岛早市的现状和特点,以及为进一步优化青岛早市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走访青岛市各个早市场,并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3. 调查结果3.1 早市地理分布青岛市内现有早市场共计10处,分布在市区内的各个主要街道附近。

这些早市场包括:市南区的黄岛路早市、湛山路早市和市南路早市;市北区的中山路早市和环山路早市;市东区的金沙滩早市和东海西路早市;市西区的香港中路早市和台东早市;崂山区的松岭路早市。

3.2 早市经营项目调查结果显示,青岛早市以农产品、水果、家禽等生活必需品为主要经营项目。

此外,还有一些摊贩出售熟食和特色小吃,以满足市民的早餐需求。

3.3 早市环境卫生从调查结果来看,青岛早市的整体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多数早市场周围道路整洁,摊位布局整齐,有序经营,保持了一定的文明秩序。

然而,也有少数个别早市存在卫生问题,如地面不洁净、垃圾桶未及时清理等。

3.4 早市价格水平调查结果显示,青岛早市的价格相对较低,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低于超市和商场的相同商品。

这也是市民选择早市购物的主要原因之一。

3.5 顾客评价通过对顾客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市民对青岛早市普遍持有较高的评价。

他们认为早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价格实惠,品种繁多。

同时,早市提供了一个社交交流的场所,邻里之间加强了联系。

不过,也有一部分市民对早市的卫生问题表示担忧。

4. 调查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青岛市内的早市地理分布较为均衡,方便市民就近购物,减少了交通成本。

其次,青岛早市主要以农产品、水果和家禽等为主要经营项目,满足了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再次,青岛早市的环境卫生整体较好,使市民能够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购物。

此外,青岛早市的价格相对较低,为市民提供了经济实惠的购物选择。

最后,青岛早市成为一个社交交流的场所,加强了社区邻里间的联系。

5. 改进建议鉴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加强早市的管理,确保摊位的整洁和道路的清扫,维护早市的卫生环境。

青岛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青岛整体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分析 6、未来城市规划-山东半岛整体规划
一体两翼 背依中原 面向大海 展 翅高飞
“一体”是指从东部沿海沿胶济铁 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带凝聚 了我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高,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构成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 “两翼”即北翼河南翼,北翼是指黄 河三角洲及周边,南翼是指鲁南经济 带,通过全省一盘棋,一体推进,两 翼展开,使全省区域经济板块有机结 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投资环境分析 4、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 值(GDP)5666.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9%。
第一产业增加值276.99亿 元,增长1.4%; 第二产业增加值2758.62 亿元,增长12.6%; 第三产业增加值2630.58亿元,增长14.4%;三个产业 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7:49.9:45.4调整为4.9:48.7:46.4
依托蓝烟铁路、青威高速、烟青一级公路,形成中心城区-即墨-莱西-烟威发展 轴。重点发展即墨市、莱西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烟台、威海市相协调。
依托同三高速、204国道,形成中心城区-胶南-日照发展轴。重点发展胶南市, 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协调。
投资环境分析 7、本章小结
1、青岛是山东省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门户城市和区 域中心城市,是引领半岛城市群走向腾飞的龙头带动城 市,是整合半岛城市群成为区域统一体,实现半岛城市 群整体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投资环境分析 3、区域交通状况
公运
青岛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02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 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岛市高 速公路数量、长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 比重等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达 到发达国家水平。

青岛发展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发展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发展调研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将对青岛的发展进行调研,并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首先,将从青岛的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探讨,然后分析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接下来,将探讨青岛的环境保护实践和生态建设,然后分析青岛的文化与旅游发展情况。

最后,将总结青岛的整体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青岛的经济发展1. 青岛的产业结构特点2. 青岛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稳定性3. 青岛的对外贸易情况4. 青岛的创新创业环境5. 青岛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情况二、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1. 青岛的城市规划理念与目标2. 青岛的城市发展布局3. 青岛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4. 青岛的城市建设管理情况5. 青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三、青岛的环境保护实践和生态建设1. 青岛的大气环境治理情况2. 青岛的水环境治理情况3. 青岛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4. 青岛的生态保护工作5. 青岛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四、青岛的文化与旅游发展1. 青岛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 青岛的文化活动与节庆活动3. 青岛的旅游资源特点4. 青岛的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5. 青岛的旅游宣传与品牌推广五、总结与建议1. 青岛的整体发展状况总结2. 青岛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与问题3. 青岛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与挑战4. 青岛在环境保护实践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与不足5. 青岛在文化与旅游发展方面的亮点与改进空间以上是对青岛发展调研报告的大致内容概述,通过本次调研将深入了解青岛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青岛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青岛xrf报告

青岛xrf报告

青岛XRF报告1. 简介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

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青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这篇报告将介绍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的应用,以及在青岛地区的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2.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RF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通过用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测量样品中所产生的特定荧光光谱,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冶金、材料科学等领域。

3. 青岛地区的XRF应用案例3.1 地质勘探青岛地区地质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XRF可以用于快速分析勘探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帮助地质工作者确定矿产的类型和储量。

3.2 环境监测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青岛的环境监测非常重要。

XRF可以用于分析土壤、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帮助监测环境质量,并提供决策支持。

3.3 文物保护青岛地区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包括古建筑、青铜器等。

XRF可以用于分析文物中的金属成分,帮助文物保护人员确定文物的起源和制作工艺,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XRF的优势和局限性4.1 优势•非破坏性:样品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可以保持完整性。

•高效快速:XRF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样品分析,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多元素分析:XRF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元素,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4.2 局限性•仅限于表面分析:XRF只能分析样品表面的元素成分,对于深层元素的分析有一定限制。

•灵敏度较低:相比于其他分析技术,XRF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低浓度元素的分析可能不够准确。

5. 结论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的元素成分。

在青岛地区,XRF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和文物保护等领域,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XRF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考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XRF在青岛地区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青岛地区建筑环境分析

青岛地区建筑环境分析

青岛地区建筑环境分析《建筑环境学》课程论文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

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 2.1%,平原占37.7%。

气候特点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海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气温年较差小,极端温度和缓。

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迟、夏凉、秋爽、冬长”。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大量暖湿空气,造成青岛雨热同期;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季风自欧亚大陆吹来,青岛在冷高压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干燥、温度偏低,显示出大陆性气候特点。

气温据1898年以来100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

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

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

绝对湿度青岛累年年平均湿度为12.5毫巴,其中以8月的绝对湿度为最大,达到26.7毫巴;7月次之,为26.2毫巴;以一月份的绝对湿度最小,仅为3.9毫巴,青岛市全年相对湿度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在50%~100%范围内。

由于6-9月份夏季季风带来的强降水天气,因此这几个月湿度相对较大,8月份,湿度达到93%。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本文介绍了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情况,阐述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直接影响到李村河水质稳定达标的因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过城河;流域治理;水质1 李村河流域环境情况概述李村河是青岛市区最大的水系,自东向西贯穿主城区,最终汇入胶州湾,干流全长约17km,张村河、大村河、舞阳路河、水清沟河等几条主要支流汇集于此,流域面积136km2,流域汇水区覆盖崂山、市北、四方、李沧四区,是流经青岛市城区主要河流之一,同时也是市区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人口不断增加,李村河流域水质逐步恶化,河道於积,原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未治理前,李村河下游多个监测断面的数据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基本在100mg/L、20mg/L以上,均为劣Ⅴ类水质,严重影响到沿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胶州湾的水环境质量,也给城市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2 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为充分贯彻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从2009年8月开始,青岛市启动了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对李村河流域采取了:流域截污、污水管网改造、补充生态景观用水、河道清淤,入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河道两侧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李村河流域明显的污水径流已基本消除,近期监测结果显示:李村河下游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基本在60mg/L、6mg/L以下,初步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存水质要求;流域上游有多处河段发现鱼类生长,李村河流域河道生态恢复初见成效。

3 存在问题的分析由于李村河流域周边的环境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未根本解决,要使李村河流域水质稳定达标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降雨影响青岛市从7月底开始进入雨季,8月份降雨天数为16天,降水共计230.1mm。

在降雨期间,淤积于河道上的垃圾以及淤泥在降雨的冲刷下,随地表径流汇入李村河,造成部分污染物浓度较平日大幅上升;降雨过后,河道径流量增大,给污水管网造成较大压力,特别是李村河下游的管网脆弱且临时截污设施较多,容易出现堵塞、冒溢现象,导致李村河流域水质明显下降。

青岛形式分析报告

青岛形式分析报告

青岛形式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青岛市的形势进行分析和评估,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经济分析1. GDP增长青岛市的GDP增速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速达到X%。

这主要得益于青岛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

2. 产业结构青岛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目前,服务业已成为青岛市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产业。

3. 就业状况青岛市的就业状况稳定,就业率较高。

然而,随着技术和产业升级,劳动力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社会分析1. 人口组成青岛市的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青岛市人口的流入和增长速度都在加快,人口密度较大。

2. 教育水平青岛市教育水平较高,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人才培养基础雄厚,为青岛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社会福利青岛市注重社会福利建设,提供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医疗保健、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得到较好的保障和覆盖。

四、环境分析1. 空气质量青岛市的空气质量一直处于良好水平,基本保持着清新宜人的环境。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2. 水资源青岛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已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

然而,随着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和水资源利用的过度,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供应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节水意识和管理。

3. 生态环境青岛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山水相连,生态环境良好。

为了保护和维护青岛市的生态环境,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

五、政策建议1. 继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青岛市应继续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城市环境分析5城市环境分析5.1城市概况:⑴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

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⑵行政区域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⑶城市人口常住总人口845.61万人、户籍总人口761.5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 347.45 万人、户籍人口276.25万人。

⑷海岸(岛)基本情况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

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

绝大多数海岛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

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5.2城市规划5.21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显示,到2020年,青岛人口将达到1200万,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5.22城市规模《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5.23城市功能结构、布局《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5.24空间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市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三个层次等级结构。

中心城市1个,即青岛中心城区。

次中心城市8个,包括即墨城区、胶州城区、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田横组团,鳌山组团,琅琊组团。

小城镇66个,其中重点镇14个,一般镇52个。

以海岸带为主体,向海域、近海岛屿和陆域纵深延伸,以滨海城市风貌区、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形成“一线、两翼、二十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

以胶州湾为生态保护核心,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名胜区为生态保护重点,依托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洋河四条主要的河流构筑生态控制带,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青岛,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主体功能为青岛市的行政、文化、金融与商业中心。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

缩小南北差距,结合青岛北站改造,逐步改造北部传统工业,加快实施传统工业搬迁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完善北部配套设施,提升北部整体环境。

黄岛,指黄岛区,主体功能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贸易集散中心、旅游度假地,现代制造业基地,西海岸地区的中心城区。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海港物流,合理控制石化产业发展规模,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规划形成六个功能区,即唐岛湾中心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修造船基地、风凰岛旅游度假区、临港产业区、重石化基地。

红岛,指城阳区,主体功能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青岛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出口加工基地。

规划形成东部的城阳中心区、空港经济区和西部的棘洪滩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南部红岛片区。

其中,东部地区主要结合空港,重点发展航空服务、货运代理、商务会展等现代综合服务业,西部地区主要打造为青岛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集聚区,红岛片区预留为未来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旅游度假中心、会展中心,通过引进世界级项目的开发,使其成为整个红岛组团的标志性地区。

崂山,指崂山区,主体功能为青岛市旅游度假基地,科教研发中心,商务会展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发展区及孵化基地。

严格保护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成为青岛市旅游度假产业的核心基地。

为充分发挥奥运带头作用,适应青岛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青岛市滨海沿线及海岛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带来的新要求,编制了《青岛市游艇码头专项规划》,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旅游模式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使之成为发展高端度假旅游项目的载体,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特色,带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蓝色文明”。

5.25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主城,即青岛市的中心城区,是青岛市行政中心,是青岛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青岛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规划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联系,实现新、老城区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

以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引导旧城旧村的更新改造,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旧城旧村更新改造之间的联系,积极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寻找空间,为旧城旧村更新改造寻找主题,重塑城市新形象。

5.26道路建设及未来规划⑴青岛地铁:《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6年)》涉及两条线路,分别是地铁M3线和M2线一期工程,长约54公里。

一期工程(M3线,2009-2014年)自青岛火车站至青岛火车北站,全长24.9公里,全部为地下段,共设22个站点,总投资约13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至2014年;据测算,2014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日输送客流将达23.5万人次。

二期工程(M2线一期工程,2012年-2016年)自西镇至金水路,线路规划长约29.6公里,共设27个总投资约162亿元,建设年度为2012至2016年。

M2号线一期工程自市北区经市南区、崂山区到李沧区,具体的线路走向已基本确定,但站点的位置还在不断论证和调整。

⑵海底隧道:青岛海底隧道实际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海底隧道,长6.17KM,另一部分是接线工程,长1.63KM,两部分共同组成海底隧道,于2010年完成土建部分,2011年上半年正式竣工通车。

⑷⑸⑹⑶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308国道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工程投资90.4 亿元。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

5.3城市经济5.31城市GDP与三次产业结构根据统计局的资料,青岛市2010实现生产总值(GDP)56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0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2758.6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630.6亿元,增长14.4%。

三次产业结构为4.9:48.7:46.4。

5.32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8元,比上年增长11.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531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62元,增长14.2%。

5.33青岛2010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青岛2010固定资产投资30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3.1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投资1279.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1709.9亿元,增长29.8%。

三次产业投资比例1.1:42.3:56.6。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608.1亿元,增长30.8%;非国有经济投资2414.4亿元,增长21.1%。

5.33青岛2010房地产投资青岛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02.4亿元,增长31.1%;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5058.4万平方米,增长17.4%;新开工面积1712.4万平方米,增长28.8%;商品房竣工面积1020.5万平方米,增长25.3%。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60.7万平方米,增长7.8%。

全年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50.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0.3万平方米。

2010年青岛商品房销售金额895.3亿元。

5.4城市房地产市场分析5.41政策法规⑴调控2010年4月17日,出台“新国十条”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提高到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在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或房源紧张地区可暂停发放贷款。

从此,我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一系列政策调控。

9月29日,国家多部委联合启动了房地产市场“二次调控”,内容包括将商品住房首付比例调整至30%以上,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

12月20日,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增供应,遏需求”的调控指向下,青岛在4月26日出台“青岛十四条”,10月,青岛开始全面落实二次调控政策。

一系列的“限购令”、“限贷令”、“限外令”政策不断出台,2010年成为当之无愧的调控年。

此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政府动用了金融杠杆、经济政策甚至行政手段调控楼市。

“以堵代疏”的成效如何,2010年的成交数据已给出了答案。

⑵保障房加强保障房建设成为今年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话题。

从年初制定的2010年58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再到年底公布的2011年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征询意见,我国保障房建设力度不断加码。

按照青岛市保障房第一个“三年规划”,2010年青岛共推出8000套保障性住房进行公开配租配售。

并且,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市辖七区2011-2013年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任务的通知》,未来三年,市辖七区和高新区,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各3万套。

根据计划,在2011年新增的420万套保障房建设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