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匆匆》 精美教案(统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会写“藏、挪”等6 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时钟的滴答声,引出课题。
- 学生交流对时间的感受。
2. 学习生字词
-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学生交流回答。
4.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5. 体会情感
- 学生思考: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6. 课堂小结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复述时间匆匆流逝的语句。
7.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8课《匆匆》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匆匆》。
一、说教材《匆匆》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描述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与惋惜的感情。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使摸不着、看不见的时间变得可触可感,形象且具体。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感受作品优美和生动的语言;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本课在优美的语言当中,饱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
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会写,潸潸,涔涔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促悟,体会课文中对时间的具体描述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制定教法的根本出发点。
本课主要釆用以学生“自主阅读-以读促悟一合作探究”的环节来展开学习,创设实践语言场景,配乐朗读,人人开口,人人动脑,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领悟,体会,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练笔尝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设计理念:学习语言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便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章所包含的意蕴。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老师默站一分钟,问现在大约过了多长时间?2.你们算算从出生到现在走过了多少日子?让学生形象感知时间的流逝。
学生自由交流,引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思考,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匆匆》教学实录及评析(详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匆匆》教学实录及评析(详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语文素养为魂课前谈话:师:孩子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知道你们站得很久,已经很累了,放松一些。
大家知道,课前十分钟咱们要互相认识一下要谈话。
说到谈话,我们来玩一个小小的对话游戏,就是请大家造句,会吗?很多小朋友一年级就会了,注意,请大家用“不一样”三个字造句。
生:这里的学习环境和平时的不一样。
师:那好,还是喜欢自己平常的学习环境,很恋旧。
生:现在的环境跟以前不一样。
师:好的,感到现在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了。
师:不一样,说说我吧生:您——师:说到“您”,这是个懂礼貌的孩子,给他掌声。
(学生鼓掌)生:我觉得您的穿着与其他老师的穿着不一样。
师:我是按照要求这么穿的,谢谢,你非常敏锐的观察到了我的不一样。
师:再请你,你直勾勾的盯着我,又有什么新发现?生:这里的环境和我们平时的不一样。
师:特别是这位老师——生:这位老师比我们平时上课的老师要慈祥些。
师:哇,不错,谢谢你对我这么好的评价。
师:女生坐哪了?说说。
生:老师,你特别帅。
生:我会不一样的乐器。
师:你会不一样的乐器。
你会哪些乐器?生:会钢琴,还会葫芦丝。
师:一生下来就会吗?生:不是,是音乐课学习的。
师:是呀,过去不会,现在会。
真不一样,掌声鼓励。
今天这节课呀,你觉得他说得好,就自发的掌声鼓励,好吗?师:下一个同学要开始回答了,同学们用心地去听。
还有哪些不一样?生:我用的课本与以前不一样。
师:说说你的班上的死党,是谁?生:小猴师:小猴同学,请你不要潜伏了。
请你站起来。
(小猴同学站起,然后老师请他坐下)生:他特别搞笑,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伟人一样。
师问小猴同学:他说你时而这样,时而那样,你同意吗?(生同意)师:同意,你也说说他的不一样。
生:她有时候善良师:请坐,会听吗?(学生鼓掌)师:都说同桌是冤家,说说你的同桌。
生:我的同桌有时候很烦。
师:前面来个表扬,后面来个小小的批评,你承受得住吗?生:我承受不住。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名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8课匆匆内容分析《匆匆》一文是现在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写于1922年。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
通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虽然感伤却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1.人文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2.阅读训练要素:学习作者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一、回忆体验“匆匆”1.同学们,“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样子)2.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学生交流)(展示人们赶火车、考试时同学们争分夺秒答题等图片)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是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时光匆匆,日子一去不复返,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却把流动的时间定格在了文字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
4.搜集作者资料。
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同学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同桌间交流交流你们所了解的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匆匆》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8 匆匆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课件。
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学习新课。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席勒2.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50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感受时光给予他的触动。
3.板书课题教师提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
4.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朱自清。
师小结要点: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播放范读音频。
2.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4.指导生读通难读的句子,结合语句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预设:(1)出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8《匆匆》教案
《匆匆》教学设计《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散文。
作者紧紧围绕“匆匆”二字,把抽象的时间具象化,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
作者在表达对稍纵即逝的时间的留恋、无奈和惋惜之情的同时,通过追问、反问、责问,喷薄而出的是他不甘虚度年华,想要惜时奋进的决心,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匆匆》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学会“藏、挪”等6个生字;会写“挪移”“徘徊”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真切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4.能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语段,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教学重难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关注导读明确要求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让真情在笔尖流淌。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因此,我们在阅读课文时,要重点关注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及通过哪些内容和方法表达情感的。
二、联系实际谈话引题1.谈话:回忆六年小学生活,感慨时光如梭,引导学生进入本文内容和情境。
2.相机积累关于惜时的成语。
3.导入课题,从读题中初次感受本文的情感基调。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反复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先学生自己读,再出示拼音,跟老师读)(1)分组出示词语,读准音:(2)理解词义。
①交流反馈词语预习情况,鼓励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②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确乎”“罢了”。
四、默读课文梳理文脉引导梳理文本结构,提炼小标题五、聆听录音品味情感1.播放康辉老师的朗读音频。
2.聆听与思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匆匆》教学导入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匆匆》教学导入设计第一篇:导入设计1今天是语文课。
可是老师想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
2出示钟表模型。
(全班沉默1分钟,体验时间的流逝。
) 3一问: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4(学生回答,老师拨动钟表模型1分钟)此时,1分钟又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它轻轻的来(板书:来),又悄悄的去(板书:去),在我们不经意间,他无影无踪地消逝了。
5这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话;时间如流水。
(生接:只能流去不流回)。
6二问:请大家算算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日子?(生答:4000多个日子。
)7在这4000多个日子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呢?8出示《明日歌》,齐读。
9由此我又想起了一句古诗:少壮不努力。
(生接:老大徒伤悲。
)1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匆匆》(板书课题:匆匆),本文就是朱自清在走过8000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他在这8000多个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1全班齐读课题。
[导入分析]课堂导入要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教师的意图。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扰得新颖别致,增强新课的趣味性。
边一导入中,教师注意学科的整合。
一进教室就说“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
语文课上提数学问题,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注意力也集中到教师提出的两个数学问题上,情绪饱满,思維活跃。
接下来,教师抛出两个问题;一问“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让学生深切感受时间的流逝。
二问“算算自己走过了多少日子”,引出朱自清是在走过了8000多今日子后写《匆匆》一文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明日歌》、俗语、古诗句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让学生准确地领会了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的课文主题。
这样后南的教学就可以多在感悟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上花功夫了。
第二篇:《匆匆》一课教学片断及反思学习课文第三段时一片断:引语:刚才的这段话写的是哪段时间?是啊,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眼前的日子又是如何匆匆的呢?)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教案+说课稿
备课素材【作者介绍】朱自清小传1898~1948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
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
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
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匆匆》说课稿(部编版《匆匆》说课稿)
《匆匆》说课稿(部编版《匆匆》说课稿)《匆匆》说课稿(部编版《匆匆》说课稿)1一.说教材《匆匆》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
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文章多处利用各种修辞和大量的叠词,语言优美,读来轻巧、婉转,适合朗读背诵。
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朗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推动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
2.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重点词句品悟法。
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找出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有关片段和句子,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领悟这些语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时光匆匆创设情境:①老师默站一分钟,问现在大约过了多长时间?②你们算算从出生到现在走过了多少日子?让学生形象感知时间的流逝。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05《匆匆》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05《匆匆》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匆匆》是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材内容主要是通过描述时间的匆匆流逝,引发学生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材文本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寓意深刻,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大意,但对于文本中的丰富情感和深层含义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学生对于时间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时间的珍惜意识还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从而达到珍惜时间的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2.教学难点:文本中的丰富情感和深层含义的把握,以及如何将珍惜时间的意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韵律美,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写作教学法: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将珍惜时间的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匆匆》2.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4.作业准备:课后练习题、写作素材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时间匆匆流逝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时间会匆匆流逝?从而引出课题《匆匆》。
《匆匆》教案(优秀8篇)
《匆匆》教案(优秀8篇)《匆匆》教案篇一教材简析:《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从而警世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
目标要求: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情感奠基。
1、学生们自由背诵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
2、教师谈话导入并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从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辅之师生课外资料的有机融合,更利于学生们提早进入文本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以“我来读读”、“我来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们自学字词和读文情况。
2、学生们在组内互相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们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们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三、品读欣赏,个性感悟。
1、默读。
圈点批画自己喜欢的句段,反复揣摩体会。
2、精读。
学生们采取适合的读书方式,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品词析句,深层研读。
然后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好朋友交流研讨。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们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们的阅读实践。
此环节学生们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直接触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
同时学习伙伴间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重点指导:(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1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引出“匆匆”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出了好多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丢了。
二、初读美文,感知“匆匆”1、(生齐读课题。
)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又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2、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那么,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第42页,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3、读过课文,你心中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咱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4、你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
(板:一去不复返?)5、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几次?都在什么位置?6、作者是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中心。
三、精读美文,品悟“匆匆”1、作者没有直接写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是写这一句(课件)“燕子……再开的时候”自由读一读。
你能看出什么特点?除了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发现?2、除了课文中的事物,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按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无论是燕子、扬柳、还是桃花,他们去了,都能再回来,这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3、请看屏幕,我把这一句话这样排列,你发现了什么?(像一首小诗)4、谁能像朗诵一首小诗一样美美的读,(读出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之情)5、读的真美,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课件)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会?(作者是为了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6、那么,作者写时间一去不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对比)。
正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三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不能,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无奈、惋惜)(板)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7、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简析:《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讲读课文。
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教学理念:根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设计特色:感悟品析积累运用教学准备:VCD、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四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提示,明确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全面地读课文,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读后开始发言。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悟,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1、教师:《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课《匆匆》-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课《匆匆》-人教部编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提高识字写字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深入思考的习惯,提升理解与感悟能力;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潜能;4.增强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朗读指导:提供具体的朗读技巧指导,如语气、节奏、停顿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匆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学习中是否感受到时间过得很快,好像一转眼就过去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流逝的奥秘。
最后,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总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尽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时间流逝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时间流逝。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匆匆》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关于生字词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掌握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说明我在这一环节的教授上还需要加强,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运用这些字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匆匆》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匆匆》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
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时间:2课时板书设计:匆匆留无痛深恋奈苦思不甘虚度此生一、问题导入,感受“匆匆”。
1.师导入课题: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可是,薛老师却想问大家两个数学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沉默一分钟后)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此时,一分钟时间又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想留也留不住。
第二个问题是你们算算,你们走过多少日子?面对悄然流逝的时光,你们有何感受?有带相片的同学可以结合相片谈谈。
2.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优美的散文《匆匆》。
(板书:匆匆)齐读课题,问:文中指什么匆匆?请大家展开想象,日子像什么一样匆匆?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走进时间的流里,去体验时间的匆匆吧!请大家打开课本80页,听录音朗读。
一边听一边用笔划出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日子的来去匆匆。
(播放配乐朗读)二、深情感悟,体味“匆匆”。
(一)指名回答: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的来去匆匆?(洗手的时候……在叹息里闪过了。
)1.在这几句话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2.轻声朗读这几句话,找出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3.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作者有哪些感受呢?(板书:留恋、无奈、痛苦)4.指导朗读(1)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几句话美美地读一读呢?(2)谁来建议一下,我们该怎样读好这几句话?(怀着留恋、无奈、痛苦的心情,速度稍慢)。
(3)你来示范一下?学生评价。
(4)哪个同学愿意跟他比一比?学生评价,全班齐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8《匆匆》(2课时)
8 匆 匆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4.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认读生字,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
如“挪”读nuó,不读nà;“蒸”是翘舌音,读zhēnɡ,不读zēnɡ。
对容易写错的字进行指导,如:“藏”和“蒸”都是上下结构,都是草字头,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写得扁、长,为下半部分留出空间。
“藏”的第6笔是竖折,第8笔撇的起笔要在第7笔横的中间,下部“臧”中的“臣”不要写成“”。
书写“蒸”时不要忘记“丞”下面的横。
“徘、徊”左部都是双人旁,不要写成单人旁。
“裸”的字义与衣服有关,因此是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从前是否虚度光阴,并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积累运用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
引导学生以第3自然段为例进行仿写,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PPT。
2.搜集图片、视频、音频;准备配乐朗读材料。
学生准备:查找朱自清的相关资料,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初步感受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叹惋之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 联系实际,体验引题活动1 猜谜活动,激发兴趣1.猜谜: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时间)2.活动:(1)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又常常被我们忽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滔滔逝水,急急流年,时光转瞬逝,弹指一挥间”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中巧妙的大量叠词、短句的运用,使文章简朴、轻灵,读起来轻巧、婉转,是一篇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学习语言的佳作。
二、说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堂是学生习得读书能力的重要场所,所以,让学生学会阅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就立足于此,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提问、交流、探讨中读懂文本,品悟情感,升华认识,并在阅读品悟中完成语言的积累和对本文独特写作手法的欣赏和描摹。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5—6年级的阶段目标,结合本组的训练要求即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道理,体会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三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读准较生僻字词的读音并正确领会词语意思;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并受到感染;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汇报、交流、探讨等形式,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进而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尝试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类文章及诗词、警句的引入强化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科的教学重难点是四、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并能够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并受到感染。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一)在聊天中相遇——让先生走进孩子们我这样设计导语: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
(出示朱自清照片。
)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大家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交流交流,让他的形象在大家心中更丰满一些。
第8课《匆匆》(第一课时)(课件)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此刻的你会想到哪些心情的词呢?
高兴
激动
生气
愤怒
明确要素 回忆回忆,是什么事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呢?
畅快
欣喜若狂
激动
感动
归心似箭
欣慰
盼望
惧怕
愤怒
沮丧
愧疚
难过
忐忑不安
追悔莫及
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著名散文家和诗人。他 的散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 文典范”。他的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 余部,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第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学习任务一 解读导语,明确要素
物以情迁,辞以情发
➢ 单元主题:真情流露
1.直接抒发感情。
体会作者是怎样 表达情感的。
2.讲感情融入事物的描写之中。 3.将情感融入景物的描写之中。
4.将情感融入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等描写之中。
选择合适的内容 写出真情实感。
明确要素
学习任务三 再读课文,感悟文本特点
再读课文,思考:
自主质疑
○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 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 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
逝呢?
文中字里行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要珍惜时间,但作 者全文并没有出现“珍惜时间”这几个字,这样的 表达多么精妙啊!
《匆匆》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朱自清24 岁,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知识青年,受当时政治环境 的压迫,他苦恼、彷徨,为时光的流逝而惋惜,但 他并不甘心沉沦,在冷静的沉思后,没有停止追求 进步的脚步,后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笔耕不辍, 又写下了这么多作品,激励后人前进。
感情朗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编排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
《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的细致、微妙的心理变化。
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匆匆2 1.会写20个字,正确读写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匆匆》中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光阴荏苒,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受《那个星期天》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5.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通过字谜学习,了解和体会合体字及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那个星期天 2交流平台·初试身手1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总结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的写作方法。
2.尝试选择心情、场景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或情感。
习作例文 1 1.自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8匆匆▶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5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这3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
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5.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2.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教学策略1.词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如:“蒸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
2.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从前是否虚度光阴,并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3.表达运用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5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这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忆体验“匆匆”导入新课,情景体验。
1.同学们,“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样子)2.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人们赶火车的图片,考试时同学们争分夺秒答题的图片)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是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时光匆匆,日子一去不复返,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却把流动的时间定格在了文字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
4.搜集作者资料。
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同学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同桌间交流交流你们所了解的朱自清。
(课件出示朱自清的人物生平介绍)课件出示: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学的知识越接近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感受时间的稍纵即逝,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板块二理解字词入文本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藏cánɡ 挪nuó 徘pái 徊huí 蒸zhēnɡ(1)正音:“藏”在本课读 c án ɡ;“蒸”是后鼻音。
(2)指导书写“藏”,提醒学生注意笔顺。
(课件出示:“藏”字的笔顺分解图)3.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回答: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如: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2)这位同学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
(板书:一去不复返)(3)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在什么位置?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4)作者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
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5)学生齐读。
我们读书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用心品味这些反复出现、反复强调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它们往往和课文的主题相关,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6)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①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呢?②学生交流汇报。
③反复诵读,在文中圈出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质疑,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块三 体会着急和无奈1.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要点。
(1)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自由读、分组读。
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悟?③重点句子点拨: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
b.第1自然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④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
(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⑤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
⑥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运用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
②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语句。
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④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⑤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⑦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教师可范读)⑧指导背诵第1、2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
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第2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3.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点面结合忆旧知1.汇报上节课在文中找到的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
课件出示:一去不复返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轻轻悄悄挪移匆匆伶伶俐俐跨过飞走闪过逃去如飞2.指名读词语。
3.从这些字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把这些词语再放进课文中读一读。
预设:从这些字词中我感受到了时光的飞逝,时光的匆匆。
4.小结:时间就是这般没有声音,没有影子,这般轻轻悄悄地挪移,这般匆匆溜走,这般伶伶俐俐地从你身上跨过,这般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上一节课所布置的作业,让课文内容历历在目的同时,让学生再一次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指导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画、合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
板块二品读好句悟文采学习第3自然段。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
(课件播放轻音乐,教师配乐朗读)2.学生听完之后思考: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预设1:因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
预设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让我们跟作者一样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
3.朗读指导。
(1)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
(2)读出作者的惋惜、无奈之情。
4.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受写下来。
5.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块三把握当下惜时间1.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发出了什么疑问呢?课件出示: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2.作者面对时间的悄然流逝,只能徘徊、匆匆罢了,他真的会任凭时间就这样溜走吗?面对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你又能做些什么呢?3.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提示:找到文中“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一句。
4.体会“徘徊”在课文中的含义。
“徘徊”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无奈及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的青年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他们不满于自己只能处于“徘徊”的状态,不甘虚度光阴。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力求向上、不断求索的一种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把握时间,像作者一样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
6.反复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内涵。
在这一连串的问题中,有作者的追问,有作者的反问,更有作者的触景生情和对自己深深的责问,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满自己一直处于“徘徊”的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力求向上的一种精神。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通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情感朗读,感受散文之美。
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过程。
因此,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无奈,以及不甘于现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