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夜大学前教育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提纲及答案
![学前教育史复习提纲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0a83e102de2bd9705883d.png)
《学前教育史》期末复习提纲及答案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20分):1. 中国史前的教育机构是(A )。
A. 庠B. 序C. 校D. 园2. (A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A. 《颜氏家训》B.《温公家范》C.《诫子书》D.《朱子家训》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B )。
A.三公 B. 三母C. 三少D. 三太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_____________ 》。
(D )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 三字经5.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撰写的《A_ _》。
A.蒙求B.三字经C.急就篇D. 千字文6(. D )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A. 癸丑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7. (B )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蔡元培8. 我国最早的幼教机构名称是( B )。
A. 幼儿园B.幼稚园C.幼儿团D.蒙养院9. _____________ 清末民初,式幼稚教育虽然呆板但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中国影响最深。
( A )A.日本B.德国C.欧美D.教会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利用育婴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培养保姆。
( C )A.女子师范学堂B.女子学堂 C 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11.1898 年,英国长老会在厦门创办幼稚园师资班,1912 年发展成为_____ ,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4ed5020763231126edb114e.png)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1节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一,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内容原始人群: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教育内容:制造石器"教民以鱼" 用火农业生产特点:公养公教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一)生产劳动教育(二)生活习俗教育(三)原始的宗教教育(四)原始的艺术教育(五)体格和军事训练三,儿童公育机构五帝时代的教育机构——"成均"最旱的儿童学校(虞舜时期)——"痒"四,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一)公养公育(二)内容简单(三)非独立性(四)言传身教第2节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一)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二)古代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夏代学校:"序"商代学校:"序","痒","学","瞽宗"二,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学前教育计划(二)教育内容⒈婴幼儿身体的养护⒉生活常规的培养⒊初步的道德教育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育;礼貌谦让⒋早期的知识教育三,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原则⒈教儿宜早⒉教子义方⒊信而勿诳⒋潜移默化⒌量资循序⒍有教有爱⒈游戏⒉讲故事⒊体罚第3节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一,意义二,教育制度⒈保傅制度"三公": 太师太保太傅"三少" : 少师少保少傅⒉三母制度子师慈母保母全称"三母"第4节古代的胎教一,胎教的作用"正本慎始"二, 胎教的目的(一) 才德过人(二) 健康长寿(三) 形貌端正(四) 选择男女三,胎教的内容和方法内容:精神饮食环境起居与生活习惯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第5节古代儿童教材一,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一)识字类"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二)训诫类吕得胜和吕父子撰写的《小儿语》和《续小儿语》为代表(三)知识掌故类《蒙求》最为流传二,古代幼儿故事内容及特点《书言故事》《日记故事》《二十四孝图》三,古代幼儿歌舞和游戏教材的内容及特点礼乐结合"六艺"思考题⒈简述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⒉简述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⒊简述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⒋简述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⒌论述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⒍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1节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二,认"早谕教"(二)学前教育三,论师保傅第2节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一,论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二,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培养"务实节用"的人才→"德艺同厚":一是对子弟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二是重视"学艺".三,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及早施教(二)严慈结合(三)均爱勿偏(四)熏渍陶染(五)博习致用四,《颜氏家训》述评《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第3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生平:理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基础: 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理学的发展: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张载唯物的角度,二程(程颢程颐)从唯心的角度→罗从彦(程颐的学生) →朱松(朱熹之父)和其同学李侗(朱熹之师) →朱熹一,论儿童教育的意义二,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小学→"眼前事"→眼前日用之事,具体内容:一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二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三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明其理"三,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为儿童学"眼前事" 编写的二部教材-----《小学》和《童蒙须知》四, 要求慎择师友五,提倡正面教育六,"诸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诸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学者论述读书最充分,最系统的,具有经验总结意义.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书院的基本宗旨,即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理教二"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三"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改过迁善." ----书院学生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四"处世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书院学生行为处世的基本宗旨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书院学生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第4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张一, 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与批判传统儿童教育是"鞭挞绳缚,若待拘囚."."自然教育论"二,论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目的----"教以人伦"内容---"诗,书,礼,乐"三,论儿童教育的原则(一) 顺应性情,激发兴趣(二) 循序渐进,量力施教(三) 全面诱导,不执一偏(四) 因材施教,各成其材思考题⒈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⒉简述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⒊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⒋简述贾谊论"早谕教"的思想.⒌论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⒍请简要述评《颜氏家训》.第三章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第1节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一,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基础(一)从根本上说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二)思想基础二,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涉及的主要内容:(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二)蒙养院的设置(三)蒙养院保教要旨(四)蒙养院课程(五)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六)蒙养家教合一三,蒙养院制度的实施(一)蒙养院的兴办1903年秋创办的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省立幼稚园)——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近代中国第一所幼儿园.附设在武昌模范小学内.湖北省立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户野美知惠是最早来华的幼教工作者.1905年创办的天津严氏蒙养院是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幼教机构.(二)蒙养院师资的培训第2节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一,儿童的公养公育(《大同书》)人本院-----胎教学前公育体系育婴院慈幼院——公育小学之后——公教二,论胎教(一)胎教的意义1.正本2 .防感清源(二)胎教的内容和实施1适宜环境的选择2胎教的宗旨即保胎,养胎3孕妇的教育三,论婴幼儿教育(一)环境的选择(二)教育宗旨思考题⒈请简要回答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⒉请简要回答蒙养院的保教要旨.⒊请简要回答蒙养院师资的培训.⒋试分析康有为的胎教与婴幼儿教育的主张.⒌试分析康有为的"公养" , "公育"思想.⒍试论中国学前教育从传统的家庭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的必然性.补充内容:封建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封建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⒈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⒉齐家治国的基础⒊光耀门楣(二)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⒈思想品德教育①孝悌②崇俭③诚信④为善⒉生活常规教育①礼仪常规的训练②养成卫生习惯⒊文化知识教育⒋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二,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三,慈幼机构的建立总结: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总的特点:⒈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象)⒉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⒊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前教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⒋学前教育界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⒌儒家思想规范指导员着学前教育的实施.讨论:家庭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一,什么是教育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三,为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1,脑科学2 ,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四,如何具体地进行早期教育(一)如何进行无为教育1,经典诵读教育2,音乐教育3 ,经典的书画(二)如何进行有为教育1,生活中的教育2,关键期潜能开发3 ,格连杜曼博士的方法。
华中师大《学前教育学》试期末考试备考资料全集题及答案答案
![华中师大《学前教育学》试期末考试备考资料全集题及答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e1b9fc850ad02de8041f1.png)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
共120题,每题1分)96. A二、名词解释:(共30题,每题4分)1.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2.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4.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5.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6.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7.指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8.即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
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即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
9.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
10.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做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11.就是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12.由蒙台梭利创立,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二是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
他们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观察知道、师范、准备;三是教具——活动材料,蒙台梭利教具。
13.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14.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必考]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7dd9d04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6.png)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必考]【学校的产生】一、余香派的终结标志着余香派的萌芽。
2、这所学校的雏形。
“象”:奴隶主和贵族掌握的统治工具。
《序》武士的教育意义。
“学校”对军事体育的性质有非常严格的评估和教育。
三、商代正式学校“庠序”发展,“学”“瞽宗”的创新,标志着我国学校正式形成。
【夏商周学派特征】文化教育完全被奴隶主和贵族垄断,奴隶根本享受不到文化教育的权利。
具体特点如下:第一,学校教育直接由奴隶状态机控制。
二、只朝奴隶主贵族子弟开放。
三、只培养维护奴隶制的各种统治人才。
四、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他们需要的武功。
【原始社会教育特点】1.平等的教育权利3。
教育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
生命教育是紧密相连的。
教育是口耳相传的教授。
【私学产生的原因、特点、意义】一、社会原因:生产的发展和政治斗争的需要,直接原因:士阶层的出现和“文化的下行运动”二、特点:自由讲学,学有所宗;教师教学以知道学生自学和组织研讨为主;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私学教学往往无固定场所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三、意义:1。
它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
2.它不仅是对西周旧教育制度的否定,打破了西周以来国家对教育高度垄断的格局,而且使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有效地推动了学术下行运动。
3.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4.它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而且在中国学校教育中保持了私立学校的办学形式。
【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私学空前发展的标志。
(尊师重道、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孔子教育思想】一、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这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有所有答案)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有所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69a3546294dd88d1d26b7c.png)
学前教育史试题1一、填空1、'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_______ 。
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 。
3、______ 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对儿童应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4、按照'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_______ 。
5、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__________ 。
6、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___相结合'。
7、清末民初,与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相比,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 上。
8、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____ ,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9、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________ 》。
10、大约19 世纪_____ 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11、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_________ 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
12、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1934 年2 月颁布《 _____ 》,这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13、______ 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
14、大跃进运动中,我国过早地实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和全托化;结果,盲目发展起来的幼儿园又不得不纷纷解散。
这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训是深刻的。
15、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_____ " 。
16、《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_____________ 。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9b7e78f242336c1eb95ebb.png)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德育、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3. 第一反抗期(或教育危机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4. 儿童的柔弱无能,恰恰是他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表现,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
5. 心理学家格塞尔根据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6. 家庭访问一般分幼儿入园(所)前家访和入园(所)后家访两种。
入园(所)后家访又分为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两种。
7. 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湖北幼稚园。
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8.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笼罩之中,教学---训导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界几十年不变的一贯模式。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学前教育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综合称为环境。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异端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e2ecf8e9951e79a892713.png)
D.与幼儿交往的能力
【答案】A, B, C, D
【解析】
25.幼儿教育的师资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分)
A.近五年幼儿教师的总数下滑,队伍不稳
B.社会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且内部分配不公平
C.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倦怠明显
D.农村幼儿教师身份不明,基本权益没有保障
【答案】A, B, C, D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解析】
28.校外传统的幼儿教师培训是典型的四中心,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知识中心”。()(2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解析】
29. 2001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2分)
A.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制约幼儿教育的难易程度
B.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制约幼儿教育要求递进的坡度
C.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教育的阶段性
D.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使幼儿教育具有多样性
【答案】A, B, C, D
【解析】
21.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家庭变迁对幼儿教育具有的影响表现在()(4分)
A.植物的土上部分
B.植物的土下部分
C.冰山的水上部分
D.冰山的水下部分
【答案】D
【解析】
13.幼儿教育原理具有_________学科性质。(2分)
A.理论和应用
B.只是应用学科
C.只是理论学科
D.教育技术
【答案】A
【解析】
14.斯滕伯格认为缄默知识就是_________。(2分)
A.行动定向的知识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8b1b2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6.png)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百拉图的___答案:《理想国》2.学前教育是面向___岁儿童实施的教育答案:0-6岁3.教育功能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___、潜在层次和现实功能答案:期望层次4.学前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___、易感性和易表现性答案:易激动性5.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___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答案:探究6.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___效应和负强化效应。
答案:正强化7.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包括___环境和精神环境答案:物质8.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___,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答案:《母育学校》9.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___的表现和结果答案:学前教育功能10.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溺爱、___、专制、放任答案:民主11.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___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面。
答案: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12.教育功能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___和现实功能答案:潜在层次13.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___环境和教育环境答案:保育1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___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答案:教学内容的组织15.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___作为基本活动答案:游戏16.学前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___和易表现性答案:易感性17.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___效应。
答案:负强化18.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___、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答案:知识技能19. ___、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docx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华).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638595d6c85ec3a87c2c55f.png)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选择1.最先提出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方法的教育家是福禄贝尔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良好的身体素质3.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4.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近期冃标5.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普及化6.移情法第一阶段运用的基本训练技术是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7.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者的&就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9.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为个体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10.学前教育学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11•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向幼儿1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等,供幼儿观察、模仿学习,这种方法叫做范例法。
12.〃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社会本位儿童观13.K面的选项中衡量社会文化水平的一般指标是人口的受教育水平14•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是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负责的学前教育15.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16.有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
17.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18.遗传决定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看,环境的影响是极有限的,只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19.惩罚法惩是一种对儿童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极其负面的强化方法。
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
华师大夜大学前教育《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
![华师大夜大学前教育《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a1ffdb6e53a580216fcfe3f.png)
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第一章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3.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第二章1.“序”被认为是夏代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它起初是教射的地方。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4.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即“六经”)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1.注明与下列观点最相关的人物:(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丘);(2)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翟);(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轲);(4)“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况)。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和“贤士”。
4.养士之风促进了战国时期教育的发展,以养士闻名的四大公子是: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
5.孟子提出的“五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6.“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明确提出的教育主张。
7.《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第四章1.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程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2.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后,儒家经典开始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中央太学的正式设立。
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e9c9b0722192e4436f653.png)
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有 ( D)A. 有教有爱B. 教儿宜早C. 放任自主D. 游戏转自环球2. 中国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制度中,除设“三母”教导太子、王子外,还为幼小的太子设 ( A)A. 乳母B. 保姆C. 乳媪D. 慈母3. 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撰写的训诫类儿童诗歌是 (D )A. 《百家姓》B. 《千字文》C. 《幼学琼林》D. 《小儿语》4.1904 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D )A. 幼稚园B. 小孩察物学堂C. 蒙养园D. 蒙养院5. 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是 (B )A. 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B. 怀德幼稚师范学校C. 景海幼稚师范学校D. 杭州私立弘道女学6. 清末民初,在中国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 ( D)A. 教会式幼稚教育B. 德国式幼稚教育C. 欧美式幼稚教育D. 日本式幼稚教育7. 壬戌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A )A. 幼稚园B. 蒙养园C. 幼儿园D. 蒙养院8. 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期间建立了一批保育院,主要有延安第一保育院、延安第二保育院和( D)A. 上屋子托儿所B. 洛杉矶托儿所C. 下屋子托儿所D. 新安幼稚园9. 我国幼儿园的主要收托形式是 (D )A. 寄宿制幼儿园B. 幼儿学前班C. 幼儿混合班D. 全日制幼儿园10. 1952 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暂行规程》和(B )A. 《幼儿园教学纲要》B.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C. 《幼儿园工作规程》D. 《幼儿园教育纲要》11. 《幼儿园教育纲要》新增加的教育内容有生活卫生习惯和(A )A. 思想品德B. 基本动作发展C. 语言D. 美工12. 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幼教法规是( )A. 《幼儿园管理条例》B. 《幼儿园工作规程》C. 《幼儿园暂行规程》D. 《幼儿园教育纲要》13. 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特征的是( B)A. 幼儿教育公养公育、民主平等B. 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脱离C. 幼儿教育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十分简陋D. 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14.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从形式上看,其特点是( A)A. 多样性、等级性B. 单一性、平等性C. 多样性、平等性D. 单一性、等级性15.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意见,5 岁至7 岁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 )A. 良好习惯的养成B. 身体锻炼C. 游戏D. 身体发育16. 德国最早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是(C )A. 弗利托娜幼儿学校B. 别劳夫人的幼儿园C. 巴乌利美保育所D. 福禄倍尔的幼儿园17.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详细地论述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家是(A )A. 卢梭B. 夸美纽斯C. 柏拉图D. 裴斯泰洛齐18. 《林哈德和葛笃德》的作者是瑞士著名教育家(D )A. 卢梭B. 夸美纽斯C. 柏拉图D. 裴斯泰洛齐19. 在法国,规定凡居民超过2000 人的居民区都应开办免费招收2-6 岁儿童的幼儿学校的法案是(A )A. 《戈勃莱法案》B. 《费里法案》C. 《哈比教育法》D. 《国防教育法案》20. 在德国,确立幼儿教育不是教育制度的一环而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环的法规是(B )A.1918 年《费里法案》B.1922 年《儿童福利法》C.1922 年《青少年法》D.1957 年《国防教育法案》21 据史籍记载,“庠”是传说中( B )时代的学校名称A 西周时代B 虞舜时代C 炎帝时代D 南北朝时期22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 B )A 《诗经》B 《礼记 . 内则》C 《说文》D 《新书 . 胎教》23 乳保制度指的是( D )A 从小就建立起保育制度B 西周时代的学前教育C 指从其他地方挑选不相识的女子来担任保姆D 在后宫中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24 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 A )A 西周文王之母B 炎帝之母C 周武王之母D 商纣王之母25 太学设立于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D )A 唐朝B 宋朝C 西周D 汉代26 在封建社会,普通家庭实施学前教育的实质目的是( B )A 齐家治国B 光宗耀祖C 修身养性D 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有所有答案)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有所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3ffad1aef8941ea76e0564.png)
学前教育史试题1一、填空1、'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______。
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
3、______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对儿童应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4、按照'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______。
5、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______。
6、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___相结合'。
7、清末民初,与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相比,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上。
8、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9、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_》。
10、大约 19世纪______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11、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______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
12、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 1934 年 2 月颁布《______》,这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13、______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
14、大跃进运动中,我国过早地实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和全托化;结果,盲目发展起来的幼儿园又不得不纷纷解散。
这种_____的教训是深刻的。
15、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
16、《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______。
17、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中。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e531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5.png)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教育,帮助他们发展身心、学习社会生活技能的过程。
学前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者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各个学科的学前教育教师都需要进行综合的学期末复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学科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学前教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解释幼儿发展的不同领域,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和审美发展。
3. 请阐述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特点,包括感知与感觉、思维和语言发展。
4. 举例说明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包括信任建立、分离焦虑和同伴关系建立。
5. 解释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在幼儿园中实施艺术教育的策略。
第二部分:教育理论与方法1. 解释幼儿教育中的“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并提供支持这一原则的教育方法。
2. 阐述在学前教育中如何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3. 请简要介绍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活动方法,包括游戏、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和美术创作等。
4. 解释观察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
5. 阐述在学前教育中如何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部分:专业素养与特殊教育1. 解释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情感的培养、教育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教育技能的发展。
2. 请阐述学前教育中的特殊教育需求,并提供一些可以帮助特殊儿童融入学前教育环境的策略。
3. 举例说明在教育实践中如何与家长进行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请阐述学前教育教师的自我发展重要性,并提供一些专业发展途径和方法。
5. 解释幼儿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概念,并提供一些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方法。
第四部分:教学实例与反思1. 提供一份教学实例,阐述如何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和课程目标设计一节教学活动。
2. 分析教学实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3. 结合实际情况,解释如何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学前教育史全套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全套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b46e06f0912a21614792976.png)
1.简述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无社会性和阶级性。
(2)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
(3)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
(4)教育活动没有专职教育者和专门场所。
2.简述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答:(1)学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制订了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3)家庭承担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3.简述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答:(1)学前教育平民化。
(2)学前教育内容全面、难度增加。
(3)学前教育功利性强,重教轻养。
(4)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4.评述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内容。
答:(1)身体保健教育。
①食勿过饱,穿勿过暖;②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2)生活常规的教育。
①礼仪常规的训练;②养成卫生习惯。
(3)思想品德教育。
①立志②孝悌③崇俭④诚信⑤为善(4)文化知识教育。
1. 简述晚清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
答:(1)学前教育社会化,为学前教育立法。
(2)学前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3)重视女子教育。
2. 简述民国时期蒙养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答:按照《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入园年龄为未满6岁的儿童。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在下面有蒙养园,在上面有大学院,不计年限。
”“女子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校外应设蒙养园,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校外应设附属女子中学校,并设蒙养园。
”从这些规定看,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与大学除(即现研究生院)一样,不占学制年限,并未单独成学制系统中的一级,它的建置是其他教育机构的附属部分。
附属在小学(国民学校也属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内。
它虽然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但已不设于育婴堂、敬节堂内,而纳入了真正的教育机构之中。
应该说,这正是学前教育育地位有所提高的标志。
蒙养园在办园宗旨、课程、设备方面与《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规定基本相同,如课程仍为四项,不过将“歌谣”改成“唱歌”。
同时,仍然强调蒙养园要辅助家庭教育。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简答题考试范围整理版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简答题考试范围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0d2ebbeefdc8d376ee32b3.png)
《中国教育史》考试范围简答题整理版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紧密,还没有固定的场所和教师。
由生产和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结合着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实践,把生产经验、技能及一些生活常识,直接传给下一代社会成员自觉地接受教育,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2、方式原始: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模仿为主。
3、局限性与发展性:内容简单,在变化中。
原始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基本限于一些原始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宗教活动方面的内容,但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也呈动态发展。
4、公共性和社会性:相对公平。
整个原始社会所要求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学习,而进行教育也是社会公众的事情,同时,由于原始社会财产共有,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接受一定的教育。
第二章:夏商周的教育一、简述六艺:(1)“六艺”教育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类似政治伦理课,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类似综合艺术课。
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礼乐教育成为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
②射、御。
类似军事训练课;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
类似基础文化课;书是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影响:①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②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对其后的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也影响至深。
(3)“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fed7d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8.png)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 D )P14A. 专门化B. 完备化C. 丰富性D. 理论性2.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C )P12A. 欧文B. 杜威C. 福禄培尔D. 蒙台梭利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D )P8A. 《大教学论》B. 《世界图解》C. 《理想国》D. 《林哈德与葛笃德》4.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D )P11A. 南京鼓楼幼稚园B. 劳工幼稚园C. 香山慈幼院D. 江西实验幼师5.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社区学前教育最优化的研究,该研究率先开展的省市有上海和( C )P262A.湖南 B.广州 C.河北 D.安徽6.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C )A.过度教育B.质量下降C.功能异化D.社会不重视7.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 A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8.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 A B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9.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 )P59A.学前期B.青少年期C.儿童期D.成年期10.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B )P33A.社会的功能B.个体的功能C.文化的功能D.育人的功能11.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 C )P33A.单一性B.停滞性C.发展性D.狭隘性12.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 B )P45A.直接性B.迟效性C.单一性D.短期性13.属于学前儿童美感的表现特点的是( C )P120A.理性B.深刻性C.行动性D.思维性14.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C )P 109A.自觉性低B.自制力弱C.注意力分散D.坚持性不强1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A )P116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16.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不包括( C )P132A.主动性原则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C.自主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17.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C )P 143 A.娱乐性原则B.科幻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抽象性原则18.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 B )P159 A.实践练习的游戏B.创造性游戏C.角色游戏D.有规则游戏19.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 B )P163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20.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 A )P156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21.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有( A )P 185A.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复杂性B.教育性可控性开放性复杂性C.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简单性D.教育性可控性开放性简单性22.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纬度划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可分为(B )P179 A.教学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B.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C.教学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D.生存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23.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 D )P176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2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B )P256A. 家长会B. 家长咨询C. 父母育儿橱窗D. 家长开放日25.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B.在中班进行C.在大班进行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26.属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是( B )P217A.社会交际能力B.观察能力C.控制情绪能力D.运动能力27.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C )P221A.目光直视B.敢于批评C.语调语速要适当D.语气要一直不变28.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 C )P231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29.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D )P87A.保育和教育B.体育和智育C.德育和智育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30.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 A )P268A.家长学校B.亲子学校C.家长班D.亲子班31.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D )P268A.1-2岁B.1—4岁C. 2—3岁末D.0-3岁末3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B )P70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33.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 D )A.基础学习期B.巩固期C.努力期D.前学习期34.社区教育起源于( B )P261A.英国B.丹麦C.法国D.美国35.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D )P280A.小学化B.突击性C.单向性D.整体性36.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 A )P279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4华师《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0套题以上去重加排版
![4华师《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0套题以上去重加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03fe66195f312b3169a5ca.png)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资料1.下列属于家园合作中家长间接参与方面的是()B.家访2.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A.街道或居委会3.“白板说”是由下列哪个教育家提出的? ()D.洛克4.家长在参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时,要避免()C.教授一些小学的读、写、算知识5.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得以表述的,这个规程颁布于()B.1996年6.有关我国的学前教育,错误的描述是() B.是义务教育7.幼儿园人际关系属于()C.幼儿园精神环境8.“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9.()通常被看做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B.《大教学论》10.“儿童之家”的实践使()在幼儿教育领域享誉全球,被称为20世纪“幼儿园改革家”。
A.蒙台梭利11.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最早论述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A.柏拉图12.根据研究的时间取向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C.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形容幼儿教师劳动的()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14.以下不属于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存在问题的是()B.不会打乱幼儿园常规15.研究表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B. 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16.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大脑和头部的发育更为迅速,更早达到成年时期的比例,而生殖器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期都非常缓慢,青春期却发育异常迅速。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
A.不均衡性17.()认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已。
B.儿童是小大人18.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最早提出的。
C.班杜拉??19.在布置自然角时,让幼儿讨论决定该饲养何种动物。
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C.幼儿参与原则?20.“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出自哪位著名的教育家(A.第斯多惠?21.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22.在幼儿入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第一章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3.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第二章1.“序”被认为是夏代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它起初是教射的地方。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4.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即“六经”)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1.注明与下列观点最相关的人物:(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丘);(2)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翟);(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轲);(4)“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况)。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和“贤士”。
4.养士之风促进了战国时期教育的发展,以养士闻名的四大公子是: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
5.孟子提出的“五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6.“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明确提出的教育主张。
7.《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第四章1.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程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2.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后,儒家经典开始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中央太学的正式设立。
4.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5.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6.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7.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急就篇》,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
8.汉代经学大师聚徒讲学成风,私学规模越来越大,弟子成百上千,不可能个个当面传授,故将弟子分为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
9.“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是汉代王充关于知识的观点。
第五章1.竹林玄学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其核心思想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2.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 开儒学馆,翌年又设立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改变了汉代官学中儒家独尊的格局,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
3.《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第六章1.隋炀帝大业二年(606)秋始建进士科,标志科举考试正式形成。
2.唐高祖武德二年发布《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诏》,贞观四年,又“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从此“庙学合一”遂成定制,延至清末。
3.唐代国子监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广文馆等馆学,它们是唐代中国央官学的主干。
4.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第七章1.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担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
2.宋代科举考试防止作弊的制度渐趋完备,誊录制就是其中之一,规定考生的试卷由书吏誊抄后交由考官批阅,原来的试卷称“墨卷”,誊抄后的试卷称“朱卷”。
3.宋代地方官学实行分斋教学法,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
4.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5.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
6.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字姓》、《千字文》等。
7.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
8.朱熹的弟子概括“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9.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第八章1.朱元璋曾下令对《孟子》一书大加删节,以符合其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
2.永乐年间按程朱理学思想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行天下。
3.明代成化年间,将科举考试的文体固定为八股文。
4.明国子监内设立有“绳愆厅”,俨然校内公堂和监狱,对学生进行审讯和惩罚。
5.明代府、州、县学中的生员一般分附学生、增广生和廪膳生三种。
6.明初国子监实行“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7.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令在乡社中设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
8.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提出儿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读书”。
第九章1.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树立儒学和理学的权威地位,顺治帝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
2.顺治九年颁布《卧碑文》八条,命镌碑于各省地方官学明伦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对各省地方官学颁布《圣谕》十六条,雍正二年更将该十六条作进一步解释,推衍成约有万言文字,称为《圣谕广训》,作为各级学校纪律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3.颜元晚年主持的著名书院是漳南书院。
颜元和弟子李塨开创的学派称为颜李学派。
4.清代由阮元创建的两所著名的书院是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第十章1、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的代表。
2、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校始在澳门成立,它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早期一位来华传教的传教士而得名。
3、在马礼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4、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大致可以分为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实业学堂三种类型。
5、1862 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1869年,任命美国人丁韪良为该馆总教习。
6、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7、18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
8、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877年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成为“中华教育会”。
9、张之洞在他的著作《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第十一章1.万本草堂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
康有为在其著作《大同书》中提出了一套儿童公有公育的教育体系。
2.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3.1896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先后开办有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通大学。
4.维新期间(1898年)创办的国家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民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5.《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6.清政府于1905 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7.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8.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9.绍兴大通师范学堂(简称大通学堂),是一所培养资产阶级革命干部的学校,创办人是徐锡麟。
10.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
第十二章1.“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7 年;中学校年限为 4 年,不分级。
2.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其中提出“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第十三章1.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
2.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
3.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4.科学教育思潮有两个主要内涵:教育科学化、科学教育化。
5.“六·三·三学制”是1922 年颁布施行的。
6.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办学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第十四章1.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3.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制。
4.《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两部重要著作。
杨贤江的教育研究大量是针对青年问题的,他提出了“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
5.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高度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6.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7.1931年,梁漱溟到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
8.“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学主张。
9.1930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被国民政府下令查封。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实际上是一所难童学校。
二、分析提高1.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历史贡献。
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中国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
具体表现为:(1)教育作用方面揭示了了教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治国理念,是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主张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提倡以德治国。
同时他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天赋高贵论,为人人接受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教育对象方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孔子开创了规模较大的私学,改变了西周“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他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使得文化下移到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