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供大家学习参考!专题十四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多极化趋势主干知识构建Ⅰ.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点一、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取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猛烈的角逐和斗争,终究导致一战爆发。

二、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美国权势大大增强,欧洲权势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产生从根本上坚定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连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取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峙,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取猛烈。

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2、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三、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相持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1、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相持与抗争。

2、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Ⅱ.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1、16世纪:英西矛盾。

为争取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时期,英国屡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之小船创作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名师说课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课标明确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是需要了解的,同时要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对处理国际关系所起的巨大作用,从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节。

教材分析教材用“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这三个子目介绍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政策和活动。

使我们了解或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其中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的相互关系——外交政策指导外交活动、外交活动是外交政策的实践,也体现得较清晰。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思维活跃,从初中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高中抽象思维为主。

但其思维针对性、辩证性还很欠缺,对较浅的、容易理解的感性知识仍表现出兴趣,也愿意尝试解决一些需要深刻思考的能力问题。

大部分学生仍还存在死记硬背的方法,割裂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混淆历史概念的问题,这需要关注和克服。

教学建议1.教法:情景问题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去学、去思、去辩。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

结合老师创设的新情景、提出的新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互动探究,来形成一定的认识,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要特点;简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2.理解“一边倒”的必要性;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外交成就。

3.通过新旧中国外交的对比,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采用讲练结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史料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2020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单元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

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新中国的外交特点和风格,为捍卫我国独立主权、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线索1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线索2 现代中国的外交(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原则,出现了第一次建交热潮。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出现了第二次建交热潮。

(3)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

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二、美苏“冷战”1.背景(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材料二
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有力的军事行动,致力于恢复和捍
卫疆土的安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清朝统治者还与蒙古上层长期联
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蒙古地区
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
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
1.了解汉朝北击匈奴、凿通西域的史实,培育时
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了解唐朝与周边民族及邻近各国的关系,认识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放时期,理解统一多民
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培育唯
物史观、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了解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重建作出的贡
献,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变化反映出
A.经贸往来有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B.明朝边疆的防御力量亟须增强
C.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
D.明朝统治者对蒙古的政策摇摆不定
【答案】A
(
)
【解析】材料“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边镇开设互市,边民自行
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体现出经贸往来有利于民族之
间亲善和睦,故A项正确。
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
领自己管理。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先秦时期 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甘英
陆路
汉朝
海路
倭国
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造纸术
陆路
隋唐
时期
海路
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
海路 来到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关锦炜2009年10月29日15:44【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分享到QQ空间分享(《北京党史》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郑重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史为鉴,认真研究这一政策,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现将近年来国内学界有关“一边倒”政策的研究综述如下:一、关于“一边倒”的选择成因近年来,随着对“一边倒”政策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于“一边倒”的选择成因提出了新的见解。

按照内外因素的划分,可以把这些见解归结为三个不同层面,分别以国际格局和美苏的对华政策,同美苏意识形态的亲疏与新中国的国家利益,以及中共自身的革命逻辑和判断所产生的影响为着眼点,对“一边倒”的选择成因展开分析。

1.国际格局和美苏的对华政策产生的影响。

国际格局和美苏的对华政策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在中共作出“一边倒”政策的选择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学者都是从这两个视角进入展开分析的。

有学者就提出,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角度入手分析“一边倒”的形成,认为当时的国际关系有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以及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两条线索。

在这种新格局下,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边倒”方针正是上述国际关系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①有人也持相似观点认为,新中国诞生之时,正是东西方冷战升级,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时候,美苏两国都不可能允许新中国在它们之间采取某种较为平衡的政策,新中国要保持中立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两大阵营中作出抉择,也就是选择“一边倒”。

中国与邻国关系的转变与思考

中国与邻国关系的转变与思考

中国与邻国关系的转变与思考外语系11级9班罗文婕学号:11680913中国与邻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建立了悠久而密切的联系。

只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对亚洲国家实行殖民统治,中国也沦为半殖民地,许多历史的联系被削弱或者扭曲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开始与邻国发展新的关系,但是,由于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形势,中国与邻国的关系经历了许多反复和曲折。

与邻国的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居于特殊的和首要的地位,处理好周边关系是改善中国国际环境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周边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周边邻国成为中国创建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构建和谐世界和地区的首要之地。

中国有2万多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14个国家接壤,还有近2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国家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几个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因此,世界上像中国这样的有着如此多邻国的国家实属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由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在相当一个时期里,中国与邻国的关系都是被置于捍卫国家安全的被动应对型架构。

比如,为了国家安全,中国被迫卷入朝鲜战争,全力支持越南抗法抗美,中苏分裂后,又不得不实行国家动员进行备战,甚至不惜以武力惩罚越南。

与邻国的关系的发展都逃不脱这些大事件的阴影。

20世纪50年代,中国周边地区的总体关系结构是受两极格局和意识形态制约的,几乎在所有地区都形成阵营分野,造成阵线分明的对峙或对抗局面。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不得不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即与苏联结盟,即抵御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压力与遏制。

由于“一边倒”,除了极少数例外,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也被划分为对立的两个阵营。

中国与从属于西方阵营的邻国的关系处于隔离或对峙状态,而与那些从属于东方阵营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朝鲜战争爆发后,这种分隔就变得更为突出。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到60年代末,两国发生严重对抗,甚至爆发了边界武装冲突,苏联从中国的盟友,变成了最危险的敌人。

新中国外交发展基本线索

新中国外交发展基本线索
……
思考
外交政策与三大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之间的关系
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与成就
1、同苏联等10 个国家建立外交 2 、毛泽东出访苏联 3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世纪50年代外交三件大事
1、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3、1955 年,参加亚非会议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以来
制定独立 自主外交 政策
对外关系 的重大发 展
外交政 策的调 整
“三大方针” 四项外交成 就(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重返联合国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不结盟
中国成为 举足轻重 的力量
千年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新中国外交三个阶段特点
阶段
特点
第三原则“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 心;
第四项原则 平等互利, 是要求在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 中,彼此以主权国家平等相待;第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 是前四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课堂探讨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会为众多国家接受,产生越 来越广泛的影响?
⑴ 符合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 宗旨 ⑵ 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 ⑶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课堂小结
建国初期的外交为中国建设与世界和平 事业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高考题
(2007 广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 明
A. 中 国 在 西 方 世 界 赢 得 了 广 泛 的 盟 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 中 国 在 外 交 政 策 上 实 现 了 明 显 的 转 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外交实践 三件大事 与成就

考点0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020—2021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1《新题速递·历史》(原卷版)

考点0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020—2021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1《新题速递·历史》(原卷版)

考点0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2020·山东高三月考)图1所示是在唐代流行的大秦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中国碑。

此碑可以用来说明唐代A.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B.中欧直接交往较频繁C.中国书法艺术的西传D.儒学正统地位被挑战2.(2020·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

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A.开放包容、兼收并蓄B.繁荣发达、注重传承C.与市井生活紧密相连D.革故鼎新、富于创期3.(2020·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月考)“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4.(2020·浙江诸暨中学高二期中)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化大都市,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使者、商贾、学者等不断来唐朝访问。

下列有关唐朝对外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亚非拉僧人慕名到唐都游学B.堕婆登、拂菻等国遣使来唐C.景教、摩尼教等传入中国D.玄奘西游带回经论、舍利等5.(2020·山东高二期中)有学者认为,朝贡制度的奥妙在于:“外邦人只能按中国的条件与中国交往。

这些条件有效地使他们承认并被纳入中国事务的体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具有威胁性”。

该学者认为朝贡制度的目的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获取经济利益C.维护国家安全D.加强统一管理6.(2020·陕西高三月考)与明朝专门归于礼部管理不同,清朝除沿袭明朝旧制以礼部主管封贡事务外,又设理藩院管理藩部及部分境外国家的朝贡事务。

清初,理藩院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康熙年间扩及到厄鲁特蒙古和西藏地区并负责对俄邦交,乾隆朝中叶开始管理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兼涉廓尔喀(尼泊尔)封贡之事。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四 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四 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1950
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掀
合作与
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③帮助中国编制“一
新中国成
现代 冲突
五”计划,援助中国多个大型项目。④20 世
立至今
并存
纪 50 年代末,中苏关系逐步恶化,走向严重
对抗。⑤80 年代末,中苏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⑥苏联解体后,中俄之间结成了战略伙伴
①1984 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 近代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对香港的主权。②两国都是
合作 现代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英国曾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双方也
有着密切的经济政治交往
角度一:认识、启示类 1.谈谈你对国与国之间关系(外交活动)的认识。 ①外交活动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
时期 关系
概况
(1)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的措施
(2)1950 年,美国侵入朝鲜,并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
1949— 全面 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950 年
1972 年 对抗 10 月,中国政府抗美援朝;1953 年,美国被迫在停
战协定上签字
(3)美国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1)1942 年 1 月 1 日,中、美、英、苏等 26 国在华盛顿签 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2)1945 年 2 月,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 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旅顺 南京中国 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政府时期 (3)1945 年 7 月,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 《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4)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1945 年 10 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 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外交学考研重要资料-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复习笔记

外交学考研重要资料-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复习笔记

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近五年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牛军编著•导论•一、研究对象•二、教学目的•三、学习的基本线索•(一)中国革命运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二)国际环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互动•(三)中国内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的分期•五、研究概况•第一章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缘起和发展(1949¡ª1955)•总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此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关系亦开始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产物,这场革命运动历时20余年,是一个渐进并在最后阶段发生飞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这场革命运动和建国的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步形成了处理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概括地说包括三个主要内容:“独立自主”,“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所制定的对外政策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的对外政策,它要处理的对外关系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但是,中共中央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一直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这不仅是因为观念的延续性,也同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即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在革命运动的后期提出的。

随着建国的进程,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外部事件和处理重大外交问题后,才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对外政策。

1954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

1955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是当时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次最重要的实践。

可以说,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架构。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三个外交成就——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播放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的视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日内瓦会议的目的、过程、结果和意义;
观看视频,结合课文知识归纳总结日内瓦会议的目的、过程、结果和意义;
通过网络下载图片、材料和视频,并在课件中插入视频
通过网络下载相关图片
讲授新课
展示地图,要求学生观察地图,并阅读书本P108正文第一段,思考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处于怎样的国际环境下?”分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的国际背景;
观察地图,阅读课本,得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的国际背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
通过网络下载地图,并将地图插入到课件中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重点)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难点),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3)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是什么?(重点)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通过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填表等方式,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3、通过史料的引用与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4、通过引用现实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观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观看图片,阅读材料,了解中国与17个国家建交的史实
通过网络下载图片和材料
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二个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高三历史(岳麓版)总复习:1-7-2新中国的外交

高三历史(岳麓版)总复习:1-7-2新中国的外交

必修1 第7单元第2讲一、选择题1.(2010·潍坊·3月)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B.粉碎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答案】A【解析】“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一边。

2.(2010·扬州2模)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答案】B【解析】1954年召开的会议是日内瓦会议,这一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而朝鲜战争在1953年已经结束,故选B项。

3.(2010·济宁高三调研)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

”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答案】A【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关键,中国同很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2010·西城文综)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

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

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

”这段咨文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高一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1)

高一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历史回眸一、变动中的世界格局1.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某某国家,它们和苏联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2.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走上民族独立之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走向衰落。

3.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美国那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厂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互相对峙的局面。

二、“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方针。

2.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交。

随后,保加利亚、朝鲜、捷克、波兰等lo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3.1949年12月,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两国领导人磋商了需要在各领域合作的一些基本原那么。

4.1950年1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与实践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那么。

3.1954年4~7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X局势。

4.1955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突破思路本节课包括变动中的世界格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与实践三个子目。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2020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分层导学--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20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分层导学--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搜集资料,了解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所作出的努力。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本单元学习应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 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 的外交成就,从而更好地理解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谢谢观看!
D.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2017年 175
【解析】从统计表的数据可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70 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本题 答案为A。表中数据只是反映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并没有显示是与哪些国家建立关系,所以B项不成立。从表中数据可得知 ,新中国成立后就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改革开放前就有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C项不符合史实。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D项表述与统计表的主旨不符。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右图是经典照片《乔的笑》。图中开怀 大笑的这位人物是中国外交部部长乔冠华 。这是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豪迈之笑,同时 也是让全世界震撼的笑,当时西方几乎所 有有影响力的报纸,都登载了这张照片, 有报道甚至夸张地说,“乔的笑”把日内 瓦大厅的玻璃都震碎了。是什么事情让乔 冠华如此开怀大笑?这照片背后记载的是 新中国怎样的一段外交历史呢?

20世纪中美关系史专题

20世纪中美关系史专题

“20世纪中美关系史专题”课程要求和教学安排(历史系·2009年春季学期)任课教师:王立新E-mail: wanglx@ 学分:3学分上课时间:周二7-9节(14:40-17:30)上课地点:文史楼105课程介绍:本课程为研究生专题课,内容涉及中美关系史的一些主要方面。

既包括知识性的内容,同时也注重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训练,以使学生对中美关系史学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学会如何对之进行研究。

本课程的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讲授4次,讨论12次)。

课程要求:认真阅读教师布置的材料。

每位选课学生选择2-3个专题,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做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者需先对档案文献进行解读,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做一简要介绍,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主持课堂讨论。

为了讨论的方便,主持者需至少提前2天将要讨论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每位学生和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会提供反馈意见。

除主题发言者外,其它选课者须就阅读材料和主题发言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参与讨论的情况记入总成绩。

主题发言稿经修改和整理后于课程结束前上交,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主题发言的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80%。

课堂参与(包括出勤和课堂讨论)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

本课程要求选修者应对中美关系史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缺少这方面知识储备的选课者需事先阅读有关中美关系史的基本教材。

(见附录)教学安排:2月17日课程及主要参考书目介绍(讲授)2月24日美国与中国的中美关系史研究(讲授)3月3日决策理论与美国对华政策过程(讲授)3月10日总论:20世纪中美关系的主要趋势与问题史料:1.Henry Luce, “American Century”, Life, Feb. 7, 1941论文: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1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14-548页。

资中筠:“百年思想的冲击与撞击”,《资中筠集》,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第212-234页。

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存在着战略性张力,而地区主义扮演着联结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的桥梁作用。

三者相辅相成,构成谋划中国大战略的基本因素。

如何将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这一对矛盾统一到地区主义思考上来,成为当前中国战略谋划必须审慎思考的重大议题,也隐然成为中国崛起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作者指出,我们要强调国家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中的基础地位和全球主义的宏观视野,但更突出地区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的核心价值。

中国应确立明晰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包含以富民强国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战略,以创设、主导国际制度为目标的地区主义战略和以参与、分享为目标的全球主义战略。

「关键词」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全球主义/中国大战略/政策建议对中国而言,20世纪和21世纪是并将继续是真正的大时代,中国迎来并积极创造着时代契机、战略机遇期,而中国自身的变革则是其间最为关键的内在动力与外在表征。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已经从典型的孤立主义者和边缘者演化、进步到开放主义者,正在迈向全球主义者,且其地区主义者的角色正在凸现。

相比其他大国而言,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国家主义本色似乎更为浓厚些,尤其是对照其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目标,坚持国家主义也将是中国必由的崛起之路。

(注:本文中的“国家主义”是以民族国家为参照标准的。

诸多著述均强调了中国坚持国家主义的合理性,尤请参见: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6-27页;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4-21页;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当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崛起与其抓住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革故鼎新、锐意改革密切相关,一个开放的中国既符合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出历史性的自我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巨变,并以加入现存世界体系、利用现有国际制度维护和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为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在这一百年间,中国外交有两项基本任务:20世纪前半叶,中国人追求的是恢复19世纪失去的国家独立和主权;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同现存世界打交道,学习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并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近代中国外交的起源与发展(1840——1911)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外交是在一个传统的中国与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西方世界发生全面冲突的过程中产生的。

中国外交的困境与它起源的这个历史环境密不可分。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到1911年清王朝覆灭,中外关系的演变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是中国近代外交产生的序幕。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都遭失败,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60年代和70年代是中国近代外交的起源阶段,清政府开始尝试着用新办法和西方国家打交道: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4年翻译出版了一本关于国际法的教科书,1866年后向国外派出了考察团和外交使团。

1873年清帝在接见一批外国使团时准予免行叩拜礼,到70年代末,清政府相继在伦敦、华盛顿、东京、柏林、圣彼得堡和巴黎等地设立了使馆。

至此,中国总算姗姗来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

清王朝的最后30年,是中国接连不断遭受重大打击的时期。

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犹犹豫豫地投入了保卫越南和朝鲜藩属地的两场战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在蚕食了中国边疆和朝贡国以后,列强又开始分割中国本部。

瓜分狂潮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但当时任何人都未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把国家从危亡中挽救出来。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意味着19世纪一系列灾难所带来的后果最终被固定化了。

概括起来,清王朝留下的外交遗产主要包括4个方面。

首先,是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条约体制。

其次,是面对激烈变动的中外关系手脚无措而导致的混乱的、病态的外交政策。

第三,是中国进入世界之后,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处于屈辱、从属和孤立无援的地位。

最后,一个无形的方面是心理上的,它层次最深,影响最长远。

在两种国际体系交错的过程中,强烈的反差使中国人失去了平衡:自豪感与屈辱感、仇外与媚外、向西方学习先进与抵制西方影响长久地、矛盾地共存于中国人的胸中,交替起伏,因时而异。

二、民国初年外交失败引起的反响(1911——1927)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也燃起了中国人恢复民族尊严的希望,但是,这场运动不可能一下扫除清王朝遗留的积弊,也不可能一下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态。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很快就陷于分裂。

外交方面的一连串失败使中国人迅速恢复民族尊严的希望破灭了。

中国由此进入一个国内政治斗争与对外关系演变相互作用、交叉发展的时期。

辛亥革命虽然是民主革命,宣布建立的也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他们从自己在华利益考虑,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因此,尽管南京临时政府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也始终得不到列强的承认。

巴黎和会尽管中国代表团多方外交努力,战胜国再一次推行强权政治,侵犯中国主权,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作为对民国初年外交失败的反应,从2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对外关系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动向:一个是经十月革命建立的苏联日益成为对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另一个是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逐步演化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革命运动。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就鲜明的提出了“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主张;改组后的国民党也提出了“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位”和“达到军阀,达到列强”的口号。

从1911年至1927年这个混乱的时代,既是中国大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开端。

在这十几年里,中国内部深刻的政治变革已经开始,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跌落至最低点后也由于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斗争而开始缓慢回升。

从中国外交的发展来看,这段历史没有丰碑,但为丰碑的奠基却从这里开始。

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基础使得它们在如何求得国家的独立、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尖锐的对立。

共产党主张以激烈的民族革命为手段铲除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以获得民族独立;而国民党则指望在承认中外关系既存体制的前提下,以温和的外交手段逐步改善中国的地位。

两条道路究竟哪一条走得通,不但取决于国共两党各自的政策和策略,也取决于外部世界提供的条件和机遇。

三、国际体系的大变动与中华民族的独立(1927——1949)从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是国际关系也是中国政治发生天翻地覆巨大变化的时期,国际形势、中国政局和中外关系处处充满变数,前景扑朔迷离。

中外关系演变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动不断引起中国内部政治关系、特别是国共关系的变动;而中国内部各派政治势力的分裂或重组又总是给予中国外交的发展以巨大影响。

一般的说,1931年之前那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对蒋介石实现自己的国内目标——反共和统一中国是有利的;而此后国际关系的急剧变动,则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

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日本在中国北部的大规模扩张不仅打破了由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列强在远东的均势,也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引起了国共两党内外政策和相互关系的改变。

仓促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是先天不足的政权。

它不仅面对着各种国内势力的反对,还面临着日本扩张的威胁。

1935年后,蒋介石逐渐意识到,共产党虽然是它的“心腹大患”,但日本人的威胁却更为急迫。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只好不情愿地将其政策逐渐转移到联苏容共以抗日的方向上来。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1936爆发的西安事变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日本的侵略也促使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政策。

1935年底,中共放弃内战时期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立场和“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确定要在国内、国际建立广泛的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

这个政策与苏联当时推行的集体安全政策和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并不相悖。

不管怎样,国共两党各自政策的转变,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双方再度合作创造了条件,而国共再度合作又为近代中国首次实现全民族共同抵抗外来侵略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因此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战争期间,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国与美、英、苏一起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废除了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条约所赋予两国的在华特权,以后又与其它国家签订了相关条约,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体系终于崩溃;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的《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都将归还中国,中国人民收复失地的神圣使命、中国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庄严的国际保证;1944年9、10月,中国代表参加了大国筹建联合国制宪会议,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了长远的保障。

中国战时大国地位的取得,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人民为挣脱殖民枷锁、争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长期斗争的结果。

同时,它也与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分不开。

客观的看,战时国际环境渐趋有利于中国和中国外交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取决于中国本身的努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英等同盟各国本身的需要。

大战末期,美苏之间出现裂痕。

战后,原为协调美苏关系而设计的雅尔塔体系演变成为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国际体系。

在这一背景下,原先被美苏合作抑制着的国共矛盾转为两党之间一场公开斗争,继而又发展成大规模内战。

从根本上说,中国内战的不可避免性主要是由中国内部现实的和传统的政治因素决定的。

美苏在远东的对峙,一方面,使得国共斗争以及美苏两国对国共两党的分别支持带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另一方面,却削弱了美苏干预中国局势的能力,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一竞雄长的机会。

1928年至1949年这段历史充满了曲折复杂的矛盾斗争,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个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三重任务——民族独立、社会革命和国家统一。

概括这21年的历史,最基本的事实是:借助国际格局大变动的机遇,通过交错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最终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以最激烈的形式体现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的民族精神。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迅速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外关系的原有基础,也极大地改变了远东地区的政治格局。

自晚清开始屈辱外交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四、革命的中国与美苏冷战的碰撞(1949——197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渴望已久的国家独立和统一使中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自成立时起,新中国就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始终不渝地奉行这一政策。

“独立自主”与“和平”这两个词集中体现了中国在外交方面最基本的诉求,它既是基于积历史的经验,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一阶段。

这几年,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政权,保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并为恢复国民经济和随后开始的向社会主义过渡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

这三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框架,并基本奠定了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实行“一边倒”是新中国外交迈出的第一步。

总的说来,这个决策是成功的。

这个阶段,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意识形态恰好高度统一。

在“一边倒”的格局下,中国政府所寻求的主要外交目标都达到了。

新中国不仅同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建交,还通过谈判,先后与十几个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1950年初,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决了国家安全和外来经济援助问题。

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肃清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工作也很快完成了。

此后,在“一边倒”的格局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以大国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

以回顾的眼光来看,“一边倒”就短期而言,无疑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就长期发展而言,并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主要是它造成了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不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

同时,再这一格局下,新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对象是苏联东欧各国,是发达国家中不太发达的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那一部分。

这种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出来。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外交的另一条重要线索是沿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面反映了中国外交的长期诉求,因而它要比“一边倒“更有生命力,影响也更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