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普通话基本知识

普通话基本知识

普通话基本知识普通话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 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其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称华语。

普通话在明朝清朝称官话,在宋朝以前,普通话还被称作通语、凡语、雅言等。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人们狭义指称普通话时,主要指普通话语音。

2.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义的功能。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表现为,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种要素。

生理属性表现为语音通过人的发音器官一系列运作形成,如,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至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形成不同音质的语音。

社会属性表现为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意义,不由个人决定,而由社会约定俗成,比如称自己,汉语语音形式是wǒ(我),英语语音形式是[ai](I),俄语语音形式则是[ia](Я)3.《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于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施行。

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有四种体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音叫本音,本音用来拼音。

为便于称呼,每个字母还有名称音。

为方便教学,在声母本音后配上不同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

比如:字母b的本音是[p],名称音是[pε],呼读音是[p&7885;]。

4.音节。

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lǎo bǎi xëng。

普通话有400个基本音节,加上声调,一共有1200多个音节。

从结构看,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可以无声母,但必须有韵母和声调。

普通话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话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话考试复习资料
母语是中国普通话的人们,普通话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无论是在求职、升学还是日常交流中,掌握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都是
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精心整理了一份普通话考试复习资料,希
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基础知识
1.音节和拼音: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学会正确拼
读各类音节,例如:b、p、m、f等。

2.声调和变调:了解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以及变调规则。

掌握在
语境中正确运用声调和变调。

二、词汇学习
1.常用词汇:掌握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词汇。

例如:问候、购物、旅游等方面的词汇。

2.成语和俗语: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和俗语,这有助于
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3.近义词和反义词:学会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提升词汇表达
的丰富性和精准度。

三、语法知识
1.主谓宾结构:掌握基本的主谓宾结构,在句子中准确使用主语、谓语和宾语进行表达。

2.词性和词组搭配:了解不同词性单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搭配,例如: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3.句式和句型:学会不同的句式和句型,例如:倒装句、并列
句和复合句等。

这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句子结构的准确性。

四、口语和听力训练
1.朗读和模仿:通过大量的朗读和模仿来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
性和流利度。

可以通过跟读录音、练习口语对话等方式进行训练。

2.听力练习:通过听新闻、听说话训练和参与真实对话等方式
来提高听力水平,同时也能够锻炼口语反应和理解能力。

五、口述和写作训练。

普通话知识

普通话知识

• ⑶、调类:声调的分类 (根据调 值) •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 阴平调(调值55)—风波 (阴平) • 阳平调(调值35)—名牌 (阳平) • 降升调(调值214)—处理 (上声) • 全降调(调值51)—世纪 (去声)
• 普通话中四个基本调值的音长 并不完全一样。比较而言,上 声最长,其次是阳平、阴平, 去声最短。
• ⑵ en与eng • en 元音结束时,舌尖迅速抵住上 齿龈,软腭下降,气流从鼻腔出来。 • eng 元音结束时,舌根迅速隆起抵 住软腭,舌尖平放不抵住上齿龈,气 流从鼻腔出来。
普通话音节的特点 • 1.音节可以同时具有声母、韵 头、韵腹、韵尾和声调几部分, 也可以没有韵头、韵尾和辅音 声母,韵腹和声调是音节必不 可少的两个部分。 • 如:qiáng hào bā ā
• ②吴方言 吴方言主要通行在 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 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 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 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 千万。
• ③湘方言 湘方言主要分 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 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 口在三千万以上。
• ④赣方言 赣方言主要通 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 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 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 三千万以上。
• (3)、给汉字注音的依据是《汉语拼音方 案 》 • 制定了记音符号采用“拉丁字母”,规定 了音节中声母、韵母、声调的注音规则, 用拉丁字母和国际音标记音注音。 • ①《字母表》:记音符号(拉丁字母)的来 源及读音。 • ②《 声母表》:辅音声母的读、写规则。 • ③《韵母表》:韵母的组合及其读音、拼 写规则。 • ④ 声调符号 • ⑤ 隔音符号
• • • • • • • •
3、韵母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 单韵母:a、o、e、ê、i、u、ü、 -i(前)、-i(后)er 复韵母: 前响复韵母:ai、ei、ao、ou 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 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三)声调
1.调类及调值
普通话的调类(调形)分为四种,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二、三、四声,还有一种更专业的说法是:高平调、高升调、降升调、全降调。按五度标调法,它们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2.调类与调值的区别
调类是绝对的,调值是相对的(音高是因人而异的)。
二、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一)声母
普通话声母22个(21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
辅音声母
1.按发音部位分类
(1)唇音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2)舌尖音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3)舌面音
舌面前音:j q x
3.测试中的常见问题
55调值(高平调):高度不够(33或44),长度不够(54)。
35调值(高升调):升调高度不够(34)。
214调值(降升调):没有升调(21),没有升到位(212或213),中间断开或不连续(21——14),变成降升降调(2142)。51调值(全降调):降不到位(53)。
不送气音:指发音时没有送气音特征,又同送气音形成对立的音。普通话共有6个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7)区分“清音”和“浊音”
“浊音”和“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声带颤动的音叫“浊音”,声带不颤动的叫“清音”。普通话有5个浊辅音:m n ng l r,其中有4个浊辅音声母:m n l r。其余辅音声母全都是清辅音声母。
舌面后音:g k h
2.按发音方法分类
(1)塞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普通话共6个塞音:b p d t g k

关于普通话的知识

关于普通话的知识

关于普通话的知识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以下是关于普通话的一些基本知识:
1. 定义: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是中国大陆通用的语音文字规范。

它以北京话为基础,吸收了其他方言的特点,经过规范化、统一化处理而形成。

2. 发展历程:普通话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普通话规范是在1920年代形成,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语音特点,最
终在1955年由中国政府推广普通话,并在1982年正式将普通话作为国家语言写入宪法。

3. 发音特点:普通话的发音基本上是以北方话音为准,因为北京话是普通话的标准发音。

普通话与其他方言相比,较为平舌、轻舌,音调比较规整。

4. 普及程度: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系统都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普通话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能够听懂和使用普通话。

5.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国每年都会举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用于评定个人的普通话水平。

测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多个等级,测试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理解和口语等。

6. 地方方言:中国有众多地方方言,包括广东话、四川话、上海话等。

尽管不同方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通过普通话
作为共同的语言,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进行交流。

总而言之,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以北京话为基础,经过规范化处理而形成。

它在中国的教育系统、媒体和公共场合中被广泛使用。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话基础知识,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话基础知识,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语言,也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掌握普通话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讲解普通话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国的共同语言,也是国家通用语言。

它由北京话为基础,吸收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方言,并经过统一规范。

它是逐渐形成并在全国广泛通行的一种语言。

2. 普通话的重要性:普通话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国家的共同语言,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掌握普通话可以更好地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3. 普通话的特点:普通话具有规范性、统一性和标准性。

它通过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的规范,使得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和无障碍。

4. 如何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掌握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

还需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口型,进行反复练习。

其次是学习语法,包括词序、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等。

此外,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和灵活运用词语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学习普通话的方法:可以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式学习普通话。

可以通过听普通话新闻、观看普通话电视剧和电影,提高对普通话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实践与交流:学习普通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实践和交流。

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参加普通话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都是不错的学习机会。

总之,学习普通话是提高个人大众语言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

通过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并不断进行实践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普通话,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普通话知识

普通话知识

1、什么是普通话?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二、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

三、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2、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3、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言?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5、你知道有多少使用汉字的国家?除了中国,使用汉字的国家还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等。

6、“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哪一年写进宪法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基础知识篇

普通话基础知识篇

普通话基础知识篇普通话⽔平测试易错字词⼀、单⾳节字词⽝屯⽳尔窜佟佘剜券劈凑泼隋郓邹谬讹幅增塌坡垧涮沓汞宰寨吨咱啮嘭吭荀苗莫蔫恽惰骟蹑踹踝瓮亩笙筒瞥瞒瞟碾槛梗栓裆粟拗掂掸捂抡揣掷掖搓捻撤奴疮疟蝻蚌蛆镖铐铙铡镍絮砖艇鲵褶襄秤秆膀膻颊畔⼆、双⾳节词语处⼥勉强莲⼦号召吵嚷参与窥测矿藏⾼粱笼罩狭隘衰落纳税宁愿⽂娱偶尔切合旋风强迫捧场肖像凶横叵测拓⽚颓废撇开孵化追溯照⽚卓越琢磨嘱咐钻戒钻床针灸⼉化词:抓阄⼉蒜瓣⼉针⿐⼉⼀溜⼉轻声词:摆设⽛碜泥鳅指甲盘缠掂量云彩勤快码头普通话常见易错读⾳词语选编挨打(áidǎ)狭隘(xiáài)蝙蝠(biānfú)同胞(tónɡbāo)波浪(bōlànɡ)蚌埠(bènɡbù)哺育(bǔyù)⼔⾸(bǐshǒu)不必(bùbì)玻璃(bō·lí)萝⼘(luóbo)胳膊(ɡēbo)巡捕(xúnbǔ)粗糙(cūcāo)差错(chācuò)乘车(c hénɡchē)铅笔(qiānbǐ)炽热(chìrè)处理(chǔlǐ)唱⽚(chànɡpiàn)惩罚(chénɡfá)创伤(chānɡshānɡ)对称(duìchèn)绰号(chuòhào)忏悔(chànhuǐ)参差(cēncī)受挫(sh òucuò)答复(dáfù)逮捕(dàibǔ)颠倒(diāndǎo)提防(dīfanɡ)档次(dànɡcì)癫痫(diānxián)追悼(zhuīdào)堤坝(dībà)订正(dìngzhènɡ)呆板(d āibǎn)婀娜(ē’nuó)⽽且(érqiě)阿谀(ēyú)理发(lǐfà)复杂(fùzá)符合(fúhé)功夫(gōnɡfu)腹腔(fùqiānɡ)⽓氛(qì·fēn)仿佛(fǎnɡfú)讣告(fùɡào)果脯(ɡuǒfǔ)王冠(wánɡɡuān)供给(ɡōnɡjǐ)⼭冈(shān’ɡānɡ)供认(ɡòngrèn)疙瘩(ɡēda)楼阁(lóuɡé)⼀会⼉(yīhuìr)混乱(hùnluàn)⼏乎(jīhū)教诲(jiàohuì)罕见(hǎnjiàn)花猫(huāmāo)恐吓(kǒnɡhè)奇数(jīs hù)雪茄(xuějiā)间断(jiànduàn)⾓⾊(juésè)尽管(jǐnɡuǎn)粳⽶(jīnɡmǐ)俊俏(jùnqiào)颈椎(jǐnɡzhuī)根茎(ɡēnjīnɡ)校对(jiàoduì)⽐较(b ǐjiào)天津(Tiānjīn)疾病(jíbìnɡ)细菌(xìjūn)⽴即(lìjí)解数(xièshù)阶段(jiēduàn)畸形(jīxínɡ)内疚(nèijiù)发酵(fājiào)汲取(jíqǔ)脊梁(jǐlianɡ)针灸(zhēnjiǔ)矩形(jǔxínɡ)夹层(jiācénɡ)鲫鱼(jìyú)⼀刻钟(yīkèzhōnɡ)看护(kānhù)俘虏(fúlǔ)质量(zhìliànɡ)露天(lùtiān)两栖(liǎnɡqī)蓓蕾(bèilěi)伪劣(wěiliè)度量衡(dùliànɡhénɡ)例外(lìwài)潦草(l iáocǎo)风靡(fēnɡmǐ)模具(mújù)勉强(miǎnqiǎnɡ)联袂(liánmèi)模糊(móhu)⼥⼉(nǚér)呕吐(ǒutù)乒乓(pīnɡpānɡ)糟粕(zāopò)活泼(huópo)包庇(bāobì)关卡(ɡuānqiǎ)潜⼒(qiánlì)翘⾸(qiáoshǒu)怯懦(qièn uò)侵略(qīnlüè)强劲(qiánɡjìnɡ)倾向(qīnɡxiànɡ)悄然(qiǎorán)恰当(qiàdànɡ)围绕(wéirào)仍然(rénɡrán)妊娠(rènshēn)塞车(sāichē)教室(jiàoshì)宿舍(sùshè)漱⼝(shùkǒu)游说(yóushuì)塑料(sùliào)虽然(suīrán)⾻髓(ɡǔsuǐ)收缩(shōusuō)结束(jiéshù)常识(chánɡshí)栓塞(shuānsè)熟悉(shú·xī)丧钟(sānɡzhōnɡ)赡养(shànyǎnɡ)扫帚(sàozhou)狩猎(shòuliè)⽮⼝(shǐkǒu)艄公(shāoɡōnɡ)标识(biāozhì)调⽪(tiáopí)蜕变(tuìbiàn)突出(tūchū)可恶(kěwù)纤维(xiānwéi)因为(yīn·wèi)违章(wéiz hānɡ)肖像(xiàoxiànɡ)眩晕(xuànyùn)侮辱(wǔrǔ)向往(xiànɡwǎnɡ)琴弦(qínxián)混淆(hùnxiáo)挟持(xiéchí)⽳位(xuéwèi)流⾎(liúxuè)徇私(xùnsī)削弱(xuēruò)乳臭(rǔxiù)膝盖(xīɡài)⽊屑(mùxiè)咆哮(páoxiào)分析(fēnxī)奇袭(qíxí)钥匙(yàoshi)亚洲(Yàzhōu)河沿(héyán)造诣(zàoyì)酝酿(yùnniànɡ)友谊(yǒuyì)参与(cānyù)殷红(yānhónɡ)应⽤(yìnɡyònɡ)打颤(dǎzhàn)责难(zénàn)装载(zhuānɡzài)暂时(zànshí)脂肪(zhīfánɡ)运转(yùnzhuǎn)碰撞(pènɡzhuànɡ)卓越(zhuóyuè)钻探(zuāntàn)笨拙(bènzhuō)作坊(zuōfanɡ)召开(zhàokāi)着重(zhuózhònɡ)证券(zhènɡquàn)挣脱(zhèn ɡt uō)⾼涨(gāozhǎnɡ)沼泽(zhǎozé)琢磨(zhuómó)(zuómo)憎恨(z ēnɡhèn)浙江(zhèjiānɡ)挣扎(zhēnɡzhá)确凿(quèzáo)编纂(biānzuǎn)三、形近字:跪——脆洒——酒捧——棒醋——蜡——腊坡——玻仍——扔扛——杠拔——拨——泼锹——揪揣——踹坑——炕跨——垮——挎普通话⽔平测试应试技巧之———单⾳节字词应试读单⾳节字词是普通话⽔平测试中的基础检测。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通用的交际用语。

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掌握普通话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话的语音1、声母普通话中有21 个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不相同,比如 b 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是双唇送气清塞音。

2、韵母韵母包括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有 a、o、e、i、u、ü六个;复韵母有 ai、ei、ao、ou、ia、ie、ua、uo、üe 等;鼻韵母有 an、en、in、un、ün、ang、eng、ing、ong 等。

韵母的发音要注意口型和舌位的变化。

3、声调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声调的不同会使字音和词义发生变化,比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

4、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例如“中(zhōng)”“国(guó)”。

二、普通话的词汇1、词汇特点普通话词汇丰富多样,具有规范性、通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它吸收了各地方言和外来词汇中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词汇规范使用普通话词汇要遵循规范,避免使用生僻、粗俗或不规范的词语。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避免出现语病。

三、普通话的语法1、语法结构普通话的语法结构主要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涉及词的构成和变化,句法包括句子的成分、类型和语序等。

2、语法规则例如主谓宾的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等都要符合语法规则。

句子要表意清晰、逻辑合理,避免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语病。

四、普通话的推广和应用1、推广意义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基础知识,是指在使用普通话时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分为普通话音韵规律、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普通话语法规律,以及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等几大部分。

首先,普通话音韵规律是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之一。

普通话的音韵要求它的发音必须符合国家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即“清晰、流畅、标准、准确”,并且每个声母、韵母、音节都要符合音韵规律。

例如,每个声母要遵循发音规律,不能乱用,而韵母要符合普通音节规律,并且音节之间要有明显的变化。

其次是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

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指的是普通话中汉字的书写规律,它要求汉字的字形应当精确、准确,而且要求汉字之间的结构关系要正确、规范。

例如,字的笔画要精确、完整,每个笔画的方向也要严格控制,而且笔顺也要科学、规范,字之间的间距也要正确。

此外,普通话语法规律也是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之一。

普通话的语法规律是指普通话中的句子结构、句子成分、语义表达以及助词的使用等方面的规则。

例如,普通话中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谓宾结构,但也有例外,比如祈使句;句子成分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而助词的使用也要符合规律,助词的用法要精确、准确,不能混合使用。

最后,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也是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之一。

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指的是普通话中每个音节、每个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式以及发音时所需要遵循的一些特殊规律。

例如,声母“c”发音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用嘴唇发出“z”的音;“f”发音时要用嘴唇抵住上下齿,然后发出清脆的“f”音。

而韵母“an”发音时,要压低声带,用嘴唇发出“a”的音,然后拉长发出“n”的音。

总之,普通话基础知识包括普通话音韵规律、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普通话语法规律以及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等,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使用普通话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熟悉普通话的基本知识,才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普通话,才能真正掌握普通话的表达能力。

普通话基础必学知识点

普通话基础必学知识点

普通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声母和韵母:声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韵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搭配规则对正确发音很重要。

2. 四声:普通话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

学会准确地区分和使用四声对于正确发音和语调非常重要。

3. 声调规律:普通话中的声调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化,例如在连读或调整节奏时。

掌握声调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流利的发音。

4. 连读和变调:在普通话中,有很多词语之间会发生音变和连读,这是为了保持语音的流畅和自然。

了解连读和变调的规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口语。

5. 声调符号:普通话拼音中使用声调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声调。

学习和掌握这些声调符号对于正确拼读汉字很重要。

6. 声调语法:在普通话中,声调对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规则也很重要。

掌握声调语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7. 声韵调的变化:普通话中的音变规律复杂多样,例如声母的变化(如擦音化、爆音转呼应等),韵母的变化(如鼻化、轻声等)和声调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普通话。

8. 语音语调: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有一定的规范和特点。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9. 声调语音与词义的关系:普通话中,独立的音节可以由多个字组成,不同的声调可以对应不同的词义。

了解声调与词义的关系可以帮助学
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词汇。

10. 声韵调节与语音调节的关系:普通话的发音受到音韵规律和语音
规则的影响,掌握声韵调节和语音调节的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发音和理解语言。

普通话考试知识点

普通话考试知识点

普通话考试知识点
1.声母和韵母: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组合规则是学习汉语发音的基础。

2.声调:汉语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掌握正确的声调是汉语发音的重要一环。

3.语法:学习正确的语法结构有助于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量词等。

4.词汇:词汇是汉语表达的基本单位,掌握常用词汇的拼音、词义、用法是掌握汉语语言能力的关键。

5.口语表达: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包括发音、语调、语速、表情、姿势等,有助于提高汉语口语水平。

6.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普通话考试的重要一环,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常见的阅读材料包括新闻报道、小说、诗歌等。

7.听力理解:听力理解是普通话考试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测试考生的听力水平和理解能力。

常见的听力材料包括新闻报道、对话、演讲等。

以上是普通话考试的核心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和提高普通话水平有所帮助。

- 1 -。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
有由元音带辅音构成的,如“gan(甘)、 geng(耕)、guan(关)”中的“an、eng 、uan”。
普通话元音10个
(3)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 高变化。 如“低、敌、底、地”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可以区分为4种基本调值: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统称为“四声”
(四)音位
3、由于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通过,所以发 出的声音带有“鼻音”,而l在发音时注意舌头 的动作,即在发音前,舌头向上卷,发音时 ,舌头伸平,不带有鼻音,即使用手捏住鼻 子也能发音。
普通话声母总表
声母辩正 n 和 l
1、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首先要读 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 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2、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 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如:“腭上升,堵塞 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如“玲珑”、“嘹亮”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或者说是本 质属性。
一是语音符号的音义结合,是全体社会成员 约定俗称的。意义相同的词语可以用不同的 语音形式表示,反之,同一个音可以表示不 同意义。
二是语音系统是由社会决定的。人们经过训 练,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语音。
二、语音基本概念
(一)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 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 音类。
例如,北京话里的“文”; d和t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共有21个b、p 、m、f、d、t、n、l、g、k、h、j、q、x、zh 、ch、sh、r、z、c、s。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决定的。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一、概述:1、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普遍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法、语汇2、普通话语音的三对概念:音节和音素:自然单位—中国人一下儿400多个最小单位—zh-o-ng g-u-o r-en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辅音发音时,不颤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气流受阻声母和韵母: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零声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构成3、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四类,用“五度制”来表示阴平(55调)天津高音东方阳平(35调)白云蓝蓝情人上声(214调)好买你想可以去声(53调)在用让干制度4、变调:上声变调:上声字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211好吃美观好人美德好事美妙上声字在上声字前(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为像35调勉强尽管处理给予水獭导演三个上声连在一起有两种音变方式;展览馆勇敢者:前两个35调(双单格)党小组冷处理小组长:211 35 214调(单双格)上声在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211想想手里写写小姐走走:35“一”字变调:“一”字单念、表序数或出现在词语末尾,读本调阳平35,如“一楼”、“十一”“统一”等。

在其它情况下,有三种变调:(1)在去声前变35一倍一件一切一概一再一共(2)在非去声前(阴平、阳平、上声前),变51一般一边一端一朝一生一些(阴平前)一直一齐一时一同一行一群(阳平前)一举一手一体一统一览一口(上声前)(3)夹在中间变轻声走一走讲一讲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注:“七”“八”不变调“不”字变调:(1)去声字前变35不必不变不测不要不但不错(2)夹在中间变轻声去不去穿不穿会不会好不好大不大听不清看不懂5、轻声在语流中,读得又轻又短的音节。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

语速适中
语速要适中,不要太快 或太慢。
口语表达的技巧
声音控制
要注意声音的大小、音调的高 低和语速的快慢,以更好地传
递信息。
语言表达
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逻辑思考
要有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 ,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或重复。
情感把握
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境,恰 当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的感
提前准备
多听多练
提前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熟悉考试题型 ,制定备考计划。
多听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多进行模拟练习 ,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
注意语速
表达自然
在朗读和说话时,注意控制语速,保持适 当的语速有助于发音清晰和表达流畅。
在命题说话时,要尽量表达自然,不要过 于紧张或刻意模仿,用自己平时的语言习 惯进行表达。
发声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意调整 语音的节奏和变化,注意掌握常见的 音变规律和规则,避免出现语音生硬 、不自然等现象。
03
普通话发音技巧
正确的发音姿势
01
02
03
坐姿端正
保持身体挺直,放松肩膀 和颈部,坐椅子的前三分 之二。
站姿稳定
双脚平分与肩同宽,保持 身体平衡,不要倚靠或摇 晃。
口型标准
根据发音需求,保持正确 的口型,如圆唇、展唇等 。
发音要领
发声时要注意声母的发音部位和 发音方法,保持正确的口型和发 音力度,避免出现吃字、吞音、
杂音等现象。
韵母
定义
韵母是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主要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分类
根据结构的不同,韵母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单韵母是由一个元音构成 的韵母;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的韵母;鼻韵母则是由元音 和辅音构成的韵母,其中辅音是鼻音。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通用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它基于北方方言,以北京音为标准发音,充分吸收了各地方言的优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成为全国共同使用的语言。

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包括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在发音方面,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即平、上、去、入。

四声的发音方式有所不同,需要准确区分和掌握。

此外,普通话还有一些特殊的声母和韵母,如“zh, ch, sh”等,需要特别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在词汇方面,普通话主要使用汉字进行表达。

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

学习普通话需要掌握常用的汉字,并了解它们的读音和意义。

此外,还需要学习词组、成语和俚语等常用的固定词语,以便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普通话的语法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句子结构、时态、语法成分等方面。

普通话的句子结构一般为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和宾语三个成分的组合。

时态方面,普通话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态。

语法成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和搭配。

学习普通话的方法也很重要。

首先,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尽量多接触普通话,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可以通过听新闻广播、看电视剧、读书等方式来提高普通话水平。

其次,要多参加口语练习和讨论,和别人一起用普通话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技能,掌握普通话不仅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人际关系。

学习普通话不仅是学习一门语言,更是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普通话学习,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讲 普通话基础

第一讲 普通话基础

普通话的音变
在汉语普通话连续的动态语流中,音节 和音节之间互相影响发生变化叫做语流 音变,简称音变。 普通话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轻声、儿化 和语气词“啊”的音变。

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有些音节的 声调调值往往要发生变化,通常把音节 不变的声调调值叫本调或原调,连读的 声调变化叫变调。 常见的变调有: 上声的变调、 “一”、“不”的变调和 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轻声 在普通话连续的语流中,有的音节失去 了它原来的调,变成一种既轻又短又模 糊的调子,我们把它叫做轻声。 这个念轻声调子的音节叫做轻声音节。 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而是四声的 一种特殊音变。

听感上的“轻短模糊”是轻声音节的本 质特征。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的一个重要特点,许 多方言没有或很少有轻声。在普通话里, 轻声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轻声能区别词 性、区分词义,能使语言节奏轻重有致、 富于美感。轻声是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 的重点之一。


声调 声调是音节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由音高决 定,在汉语里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调值和调类 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指声调的种类。 汉语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类和调值:阴平 (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 (51)。


阴平调的读法:高平调55,起调要高, 并将音高保持不变。 训练:虚心 夸张 吹风 冰川 阳平调的读法:上扬调35,发音时要避 免有的方言中下降调型的影响。 训练:学习 昂扬 银铃 求实 上声调的读法:降升调214,完整的调型 是:音高起调较低,然后由2降到1,随后上 扬升到4。 训练:泥土 参考 获奖






注意方言韵母io、üu、uê的转读 (一)一些方言读io韵母,在普通话里很少 用,只有“哟”、“唷”, 方言读io韵母的在普通话里读üe、iɑo。 Üe 决 却 略 觉 缺 雀 学 掠 约 乐 iɑo 药 脚 钥 (二)一些方言读üu韵母,普通话里读作ü。 局 桔 曲 屈 旭 续 育 浴 (三)一些方言读uê韵母,普通话里读作uo。 国 郭 阔 扩 括 或 获 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中通常轻读的词
语气词(去吧 对吗) 助词(我的 悄悄的) 名词后缀(桌子 燕子) 量词“个” (一个 这个) 方位词(屋里 村边) 趋向动词(过来 过去) 宾语人称代词(叫你 喂它)
普通话中通常轻读的词
重叠动词最后一个音节(看看 谢谢) 叠字名词第二个音节(爸爸 奶奶)
注:重叠名词的第二个音节不读轻声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三、语流音变
1、变调
①阴平、阳平、去声——前低后高 阴平与阴平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4-4(天空 江山) 阳平与阳平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2-4(离别 临时) 去声与去声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4-2(大树 画像)
②上声变调 单念或词语末尾 (走 好 金柳 夜晚) 在非上声和轻音节前调值变为2-1 (好书 朗读 闪电 你的) 上上相连,前一个音节调值变为2-4
3、儿化音
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的现象就叫做 儿化,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
一七八不韵”是指“一”“七”“八”“不”等特殊字的变调。 “一”原调:阴平。一般用于词尾,如“万一”、“唯一”“初
一”,;变调一:去声。“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面时读去声。 如“一双”“一篮”“一朵”;变调二:阳平。“一”在去声字读阳 平。如“一阵”。 “不”原调:去声。“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面时读去声,如 “不失”“不回”“不悔”; 变调一:阳平。“不”在去声字读阳平。如“不会”; 变调二:轻声。“不”在句尾读轻声,一般是疑问句。如“他来不”。 “七”“八”原调均为阴平,用于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面。 “七”“八”变调均为阳平,在去声字前可读阴平,也可读阳平,根 据全文语气或韵文的上下句语调进行调整,变调在曲艺中应用较多, 这里不详述。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对联
普通话基础知识
课程大纲
普通话的定义与来源 声调 语流音变(变调、轻声、儿化音) “一七八不”的变调 重音
一、普通话的定义与来 源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语音标准:北京语音 词汇标准:北方话 语法标准:白话文
基础知识学习流程图
声调 词汇、语法
运用自如(朗诵)
语流音变 声母、韵母
二、声调
名称 阴平调 阳平调 上声调 去声调
俗称 一声 二声 三声 四声
调型 高平调 中升调
降升调 高降调
调值 5-5 3-5 2-1-4 5-1
调号
─ / √ \
五度标记法
高5 中高 4
中3 中低 2
低1 起音
阴平调
阳平调
去声调
上声调
5高 4 中高 3中 2 中低 1低 收音
(美好 厂长)
五度标记法-语流音变
高5 中高 4
中3 中低 2
低1 起音
阴平调
阳平调
去声调
上声调
5高 4 中高 3中 2 中低 1低 收音
2、轻声
轻声失去了原有பைடு நூலகம்声调,变得轻短,读来短促而 模糊,用以区别词性。(东西)
轻声在阴平、阳平后面读中调-3度(高粱 风筝) 轻声在上声后面读中高调-4度(起来 我的) 轻声在去声后面读低调-1度(相声 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