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专题讲座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大单元教学讲座
一、单元设计指导思想
【单元核心素养】
• 1、物理观念:;理解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质点速度、加速 度是矢量。
• 2、科学思维:会根据速度变化的方向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并结合速度的方 向判断运动性质。根据v-t图像分析、计算加速度的大小。理解加速度与速度、 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会分析生活中的运动实例。
二、学情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意识,敢于提问、猜想和假设,但在 实验方案设计、信息获取处理及论证推理方面能力尚有不足。为满足高中 新课标要求,教师需注意以多样化方式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体验中逐 步深入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方法。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物理充满好奇。本 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拥有丰富的亲身体验,且在初中阶段 已对机械运动形成较理性认识,并能运用简单方法描述。
谢谢大家!
三、活动设计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 基本概念---表示运动、物体、位置、时间1、 机械运动----内容、相对性、标准2、 质点------内容、举例、成立情况、选取 研究对象3、 参考系------内容、选取标准、举例4、 坐标系-----内 容、分类(直线、平面、立体)、确定物体位置5、 时间-----分类 (时间间隔、时刻)、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会用语言描述
物体,并总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加速运动,什么情况 下物体做减速运动?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 结论:当a与v0方向相同时,物 体做加速运动;当a与v0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四、作业与评价设计
1、诊断评价:我们通过设计前置案,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 目均源自课本,旨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课堂表现:我们利用课中案激发学生参与度、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确保讨论 结果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每个环节都有所收获。 3、师生交流:在课下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我们的教学 评价,从而查漏补缺。 4、作业反馈:我们的作业涵盖基础类、应用类、拓展类和实践类,分别来源于 课本课后习题、章末复习与提高的A组和B组以及教辅和互联网。通过批改学生作 业,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中学习(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物理教研组于近日组织了一次集中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二、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本次集中学习活动邀请了资深物理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座主题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专家首先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随后,详细阐述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初中物理教学策略专家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特点,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②注重探究,培养能力;③强化实践,提升素养;④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3)教学评价改革专家强调,教学评价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多元化、发展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2. 教学研讨在专题讲座结束后,教研组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
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围绕以下议题进行深入探讨:(1)如何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融入物理教学?(2)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3)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4)如何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3. 经验交流为了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教研组邀请了部分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
他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了教学经验:(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4)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经验交流,教师们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活动总结本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中学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教研活动主题初中物理(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次教研活动以“探究与实践——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为主题,旨在通过探讨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明确物理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探索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物理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一)专题讲座1. 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析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以及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中的作用。
2.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策略:解读新课程标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案例分析1. 优秀教学案例分享: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 互动讨论:针对案例中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师进行互动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实施建议。
(三)教学实践1. 实验设计与实施:组织教师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集体备课:针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四、活动实施1. 前期准备:成立教研活动筹备小组,明确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地点等。
2. 活动开展:按照活动内容,分阶段组织实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总结反馈: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初中物理专题式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决定开展初中物理专题式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享、教学观摩等形式,提高教师对物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物理教学的理论认识,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
2. 促进教师对物理教学方法的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增强教师对物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活动主题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式学习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五、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物理实验室、教室等六、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新课程改革理念、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 案例分享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成功案例,互相学习、借鉴。
3.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经验。
4. 专题研讨围绕“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式学习”这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5. 教学设计比赛组织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比赛,评选优秀教学设计。
6.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评选出本次活动中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表彰和推广。
七、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准备阶段(1)确定活动主题、时间、地点等。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3)收集教师教学案例。
2. 第二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实施阶段(1)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式学习专题研讨。
(2)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
(3)进行教学设计比赛。
3. 第三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总结阶段(1)评选优秀教学案例。
(2)总结本次活动,提出改进措施。
(3)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八、活动要求1. 全体物理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高中物理教案讲课稿
高中物理教案讲课稿
一、教学内容:电场与电势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电场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3. 理解电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2. 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和示意图展示电场的存在和影响,引起学生对电场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电场的定义、性质和单位,引导学生理解电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 实例分析:利用实例演示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技巧。
4. 练习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温故知新:复习电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场与电势的关系。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高对电场与电势的理解。
五、教学方式:
1. 讲述与示意图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2. 实例演示和练习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温故知新和总结提升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六、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和讨论互动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电场与电势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实施与拓展讲座课件
探究,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实验。它和验证性实验不同,验
证性实验的结论已经有了定论,而探究性实验的结论没有
定论。设计实验时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目的,明确实
验原理,选择器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探究未
知结论。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
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
①只更换一个最大阻值不小于90Ω,最大电流不小于0.48A的滑动变阻器
②做第六次实验时,其他器材不变,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30Ω的
定值电阻
③只更换电源,更换的电源电压范围是2.4~4.8V
④只将控制不变的定值电阻的电压调节为3~5V之间
二、探索性设计类实验
探究性设计类实验是指对未形成结论的观点和猜想进行
初中物理设计类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拓展
命题趋势:“三反”
反超度刷题、反固化命题、反套路答题
中学物理实验大致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三种。
2022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物理学生实验共有21个,其中
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9个,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12个。所谓设计类实
验是指据现行物理课程标准,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
定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
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
质的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2)分析图乙可知in的
内能____ (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第20 min的内能。
等效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创新
Umin=2.4V
2.4V
2.4V
?
7.2V
0V
2.4V
4.8V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专题讲座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专题讲座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专题讲座,旨在提高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讲座将围绕初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原理及实验方法进行深入剖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讲座内容涉及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多个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对象本次讲座的教学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但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讲座将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此外,讲座还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和支持,使他们在讲座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初中物理核心概念和原理,如力学中的力、质量、加速度;光学中的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电学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热学中的热量、温度、热传递等。
(2)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物理仪器和设备,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
(3)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如通过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4)提高物理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物理原理对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法、实验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互动性。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开展小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中学物理专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物理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中学物理专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物理学科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物理学科的认识,明确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
2. 探讨物理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物理教师或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物理学科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等。
通过讲座,让教师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趋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分析案例,让教师了解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教学研讨针对物理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通过研讨,让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 教学实践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等。
通过实践,让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科研,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2. 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会议室3. 活动流程:(1)专题讲座(9月1日)(2)教学案例分析(9月15日)(3)教学研讨(9月30日)(4)教学实践(10月15日)(5)教育科研(10月31日)五、活动总结1. 对活动过程中的优秀表现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活动中的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评估,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4. 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推广优秀经验。
通过本次中学物理专题教研活动,我们相信教师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我国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理教研组研修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策略研究四、活动主持人:张老师五、活动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张老师首先对各位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张老师强调,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专家讲座本次研修活动特别邀请了知名物理教育专家李教授为大家进行专题讲座。
李教授以“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策略研究”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特点李教授指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探究式学习,倡导合作学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等。
(2)物理教学策略研究李教授认为,物理教学策略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教学目标的确立: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2. 教学内容的处理:优化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3.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4. 教学评价的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5. 教学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案例分析李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策略,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3. 小组讨论讲座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1)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3)如何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4)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就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
4.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
张老师表示,本次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张老师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学校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题讲座物理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专题讲座初中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王颖(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级教师)一、把握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一)物理新课程的特点物理新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物理新课程知识体系特征打破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改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改变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中形成的错误的,模糊的或片面的,真正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形成对自然的正确观念。
淡化知识与技能的功能表现,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新课程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转变,教材的功能也随之而变。
其功能改变为:从负载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它变得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教学属性发展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精确性等特点,运用逻辑推理建立起来的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从而逐步获得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
物理逻辑结构的建立依附于物理知识与物理语言,是学生对已获得的物理对象、物理现象进行加工处理,经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等构建而成。
从所用的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看,初中物理新教材确实具有下列特点: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动活泼。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最新信息作补充。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是从总体上说初中物理侧重于物理现象。
《高考物理复习讲座》 PPT课件 图文
一、指导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2.重新研究自己以前做错的题 3.做题不求多,但求懂 4.化时间于对自己有效的问题 5.有计划复习非重点内容。 6.鼓励自己总结对自己有效的复习方法
二、专题复习,整体提高
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专题。
以高考热点问题为专题。
v0
疑难问题,极板间的
例2(2001年全国,20)如图甲所示,轨道间距l=0.20m,
R=1.0Ω, B=0.5T ;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现 用一外力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 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杆的质量m和加速度a。
F/N
RB
F
甲
6
5
4
3
2
1
t/s
O 4 8 12 16 20 24
乙
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的综合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动量、机械能知识的应用; 机械波的传播。
三、概括总结,把握整体
从最基本的层次上 作概括,使学生对 物理知识及其应用 形成整体的认识。
《物理教学》 “万有引力定律” 的复习方案。
一、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二、几个圆周运动:1.近地卫星;2.一般卫星;
高考物理复习讲座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物理实验复习
■高考第三轮复习策略
一、指导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二、专题复习,整体提高 三、概括总结,把握整体 四、精练详讲,注重实效 五、训练解题规范,提高得分率 六、调整心态,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一、指导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2.重新研究自己以前做错的题 3.做题不求多,但求懂
r2
r
T
有两种具体问题:
物理教学专题讲座
物理教学专题讲座简介本次物理教学专题讲座旨在探讨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分享经验和讨论最佳实践,我们希望能够为物理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时间和地点-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内容概述本次讲座将涵盖以下几个主题:1. 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探讨各种教学方法,如实验室教学、游戏化教学等2.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难题- 分享解决物理难题的技巧和方法- 引导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创新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探讨使用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改善物理教学- 分享一些优质的教学工具和在线资源4. 课堂互动和讨论技巧- 如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提供一些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讨论技巧5. 评估和反馈- 探讨有效的评估方法,如开展实验、课堂测验等- 如何给予学生及时和有用的反馈与会人员本次讲座欢迎所有对物理教学感兴趣的教师。
请提前报名以方便安排参会人员。
讲座安排- 14:00 - 14:10:开场致辞- 14:10 - 15:00:主题演讲- 15:00 - 15:30:茶歇时间- 15:30 - 16:30:分组讨论- 16:30 - 17:00:总结和结语报名方式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address] 进行报名,并提供姓名、所在学校或机构信息。
注意事项- 请参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准时参加讲座。
- 报名截止日期为 [截止日期]。
- 讲座将提供免费茶点和讲座资料。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希望这次讲座能为您的物理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帮助!。
初中物理教师专题讲座
初中物理教师专题讲座
讲座概述
本次讲座主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师,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分享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讲座内容将涵盖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
讲座时间
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 - 下午5:00
讲座地点
市图书馆报告厅
讲座议程
讲座对象
全市初中物理教师
报名方式
咨询方式
如有疑问,请联系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李老师,电话:138****8000。
期待您的参与,共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教研活动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物理教研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教研活动的主持人。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预期目标。
一、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物理学科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首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XXX教授为我们做专题讲座。
讲座题目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教学策略》。
讲座中,XXX教授将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详细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分享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物理教学的具体策略。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教学,我们将安排两位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第一位教师将展示一节以“探究摩擦力”为主题的实验课,第二位教师将展示一节以“电磁感应”为主题的课堂教学。
通过观摩这两节课,我们将了解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研讨在观摩课后,我们将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分析观摩课中的亮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分享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 教研总结最后,我们将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1)梳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教学策略;(2)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和不足;(3)对今后物理教学工作的展望。
三、预期目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2. 学习并掌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成长;4. 为今后物理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初中物理教研专题发言(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就初中物理教研专题进行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物理教师,对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研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物理教研工作的思考。
一、明确教研目标,强化教研意识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要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作为教研工作的首要任务。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课程改革能力。
2. 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紧紧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
通过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物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我们要通过教研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1. 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形成优质的教学设计方案。
2. 举行教研课。
教研课是教师展示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
我们要定期举行教研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具有针对性的课题,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研、网络培训等活动,拓宽教研渠道,提高教研实效。
三、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教研水平1. 建立健全教研制度。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初中物理教研活动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本文将探讨几种适合初中物理教研活动的形式,以期为物理教师提供参考。
二、教研活动形式1. 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教研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专家或优秀教师就某一物理知识点、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进行深入讲解。
这种形式有助于教师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1)讲座主题:针对当前物理教学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或教学方法等进行专题讲座。
(2)讲座形式:现场讲座、网络直播、录播等形式。
(3)讲座内容: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研究成果,解答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是教研活动的一种创新形式,通过对比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课题选择:选择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典型课题,如“牛顿运动定律”、“电学基础”等。
(2)教师分组: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
(3)教学设计:各小组教师共同探讨、设计教学方案,形成多种教学思路。
(4)课堂展示:各小组教师分别进行课堂展示,其他教师观摩、点评。
(5)总结反思:课后,各小组教师共同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改进措施。
3.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教研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
(1)观摩对象:选择在物理教学方面有突出表现、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
(2)观摩内容: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3)观摩形式:现场观摩、网络观摩等形式。
(4)观摩后讨论:观摩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交流观摩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4. 教学研讨教学研讨是教研活动的一种深入探讨形式,针对某一教学问题或教学现象,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
(1)研讨主题:选择当前物理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教学现象。
(2)研讨形式:小组讨论、辩论赛、案例分析等形式。
(3)研讨内容: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措施。
高中物理知识深度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知识深度讲解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相关定律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2. 学生能够应用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 学生能够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束光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偏折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产生
兴趣和好奇心。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解释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2. 介绍折射率的概念,并讨论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对光的折射角度的影响。
3. 讲解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安排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及光的折射角度来验证折射定律,并引导他
们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折射定律的应用,并引导他们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差异。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介绍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异同,引导学生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六、总结与讨论(5分钟)
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讨论与提问,澄清可能存在的疑惑。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练习中的表现,以及课堂讨论和总结的质量,评价学生对光的折射及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冯长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实验教学的分类•物理学实验教学各要素的综合化•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研究一、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验教学是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理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理科的主要方法之一和学校总体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
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实验赋予了物理学科思想和内容,实验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同时物理实验自身也是不断发展的。
实验教学1 、实验教学是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的重要途径。
2 、实验教学是变单纯的理论灌输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
3 、实验教学是变外力强迫式教学为内在诱导思维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4 、加强实验教学既是理科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搞好理科教育的根本保证。
5 、实验教学是变学科本位为学生本位的重要体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
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 10 % --20 %;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 %;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 50 %;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 70 %;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 90 %。
没有实验的物理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
正是实验家使理论家保持老老实实的态度。
——帕格尔斯,物理学家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
——丁肇中,物理学家(一)、新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1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2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过程与方法1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高三物理实验专题讲座-(教学课件2019)
非楚意也 厥法有品 谋欲借兵兼并两昆弥 自立为王 世之不绝也 於是正明堂之朝 凡五帅 又诸庙寝园食宫令长丞 令百姓皆知天子意 笞问昭平 八神奔而警跸兮 徙代王如意为赵王 入见 驰骛於唐 虞 辛巳 其尊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 独两人及从奴十馀骑驰入吴军 食邑各有差 见其灶直突 非以兼有乌孙 康居故也 各有差 又曰 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 立曲旃 二祧则时享 起 高后崩 泉流灌浸 怀能生男兴 译长二人 遣太师王匡 更始将军廉丹东 女子百户牛 酒 谓之祥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祠神人於交门宫 斩首虏数百 会义亦往 则匈奴盛 三铢 诚各去两短 凡数千万 千秋为 相十二年 迫於老眊昏乱 庄之推贤 天下以言为戒 填抚方外 秦德衰 玉加各二 网罗天下异能之士 即拜帝母卫姬为中山孝王后 〔图九卷 必为害 王即杀赖丹 即始皇二十八年过江所湛璧也 辄自治 举兵而西 重以不德 妃 龙山在西北 谏大夫 秩比六百石 席卷三秦 楼船将军杨仆坐失亡多 免为庶民 金日磾夷狄亡国 经数十年 终於氐四度 壤子王梁 代 南阳好商贾 不忍 京兆尹王嘉为保拂 孝元皇后之弟子也 而少年慕其行 夫孝子善述人之志 永当之官 而十二辰立矣 自昭帝时 宜阳雨血 河 勿租税 上登长平 二十五日而旋 伐周襄王 未闻忠言嘉谋 因问大臣 吏卒战死者二 千人 而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 斡官属少府 衣冠怀之 今单于归义 帝时体不安 因谓之安 虽高增堤防 赐爵关内侯 违俗则危殆 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更赐爵列侯 欲杀平 使者监领 此一举 议欲击匈奴 自造白金 五铢钱后五岁 莽曰受降 拜故弘农太守傅刚为校尉 以傅《春秋》 是月 岁亦 在鹑火 以职事为府官所责 则须庠序 礼乐之教化矣 隶臣妾一岁 行能亡以异 而高帝时大臣余见无可者 北救赵 分田劫假 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 有郎功高不调 是谓不圣 思心者 王不寤 行所巡狩亦立焉 哀太盛则阴损 未尝遇害 曰 所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石志芬(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综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如牛顿的三个定律、动能定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等物理规律在整个物理学中占主干地位。
只有掌握了物理规律,才能遵循这些规律去分析、处理千变万化的物理问题。
物理规律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进程,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加深对新课程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认识;2.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对于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要求;3.掌握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技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使教学设计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并促进高质量教学的开展。
本课程从四个方面讲述:第一部分初中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三部分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第四部分实现以“学”为主的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初中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一、物理规律定义《中学物理教学论(阎金铎田世昆主编)》中对物理规律的界定: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简单的说,物理规律就是物理过程中各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①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②物体的平动;③在惯性系中运动)和一定的单位制下,物体的加速度、质量跟所受外力的关系,由F=ma所表示。
物理规律包括了定律、定理、原理和法则、公式等。
物理定律:多数是建立在大量观察和实验基础上,而后进一步经过实践检验而确立,如焦耳定律、欧姆定律等。
物理定理:根据一些定律或理论,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
它们的正确性取决于所依据的定律、理论的正确性,及所依据的数学推导过程的正确性。
最后也要经过实践检验。
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
说明:有些情况下,物理定律与物理定理的界限并不明显,某些以实验为基础,概括实验数据得到的定律,也可以根据某些物理理论用数学工具推导出来。
有些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是通过数学推导出来的,由于它的普遍性及重要性,也叫做定律。
物理原理:如功的原理、光的可逆原理,大家公认具有普遍性,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但无法用别的规律去证明,它们常以原理、方程、方程组来命名。
法则、定则:还有一些内容并不属于物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规律,但仍可作为物理规律来看待,如二力平衡条件、物体浮沉条件、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晶体熔解与凝固的特点及安培定则等。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例: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经过推理想象(不受外力的作用(条件))得到的规律,是实验、推理、想象相结合的产物。
(二)、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它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对应。
规律是表示有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逻辑语言(数学)将此关系表示出来。
例: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
(三)、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建立规律时通常都要采用理想化处理方法:把研究对象理想化、把物体所处条件理想化、把物理过程理想化,忽略次要因素;同时测量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都使得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例: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质点、平动、惯性参照系。
三、初中物理规律的分类根据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将物理规律分为:实验规律、理想规律、理论规律。
实验规律:如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等,是从对事物、现象的多次观察、实验出发,在取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到的。
理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理论规律:以己知的事实或物理理论为根据,进行演绎、推理,得到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
例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
四、物理规律教学过程物理规律有的是实验归纳得出,教学时侧重于知识的探究过程;有的是理论推导得出,教学时注重的是数学和逻辑推导;还有的是通过建立假设、尝试性的验证,教学时注重的是学生信息的接受和储存。
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目的:引起学生注意、为新课的学习铺垫、前后呼应;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
(二)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主要是运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分析法,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
初中规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实验归纳法1)实验分析归纳法由对日常经验或物理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多用于定性结论。
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实验数据数学处理法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据处理得到结论。
用于定量实验定律。
例:光的反射定律。
3)依次研究两量法:实验研究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研究两个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物理量的关系。
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的研究等。
2.理论推导法1)先定性、后定量分析法先从实验现象或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推导得出定量结论。
例: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并联电路电阻的研究。
2)理想实验法(观察实验、推理)在观察实验或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提出假说,然后再运用实验或理论加以检验,修正假说,得出科学的结论。
例:牛顿第一定律。
3.启发讲授法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事例、图片、演示实验,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
重点在于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系统地讲解物理知识,揭示事物的矛盾,讲解问题的关键、要害,为学生创设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以增进学生了解和记忆。
例:分子动理论。
(三)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对不同表述形式的物理规律,都要使学生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文字语言表述的物理规律:对规律建立的事实基础进行分析、研究;(2)对文字表述的本质有一定认识;(3)弄清文字表述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案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关键词语:“总保持”:“和原来一样”。
“或”的含义:不是“和”的意思,而是非此即彼。
b.成立的条件:条件是不受一切外力(不是合外力为零)。
数学公式表述的物理规律:(1)了解它是怎样建立起来(运用哪种方法得出的)(2)公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案例:欧姆定律U=R/Ia.首先应知道公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然后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
公式含义:要知道谁表示属性,谁表示条件。
(U是条件,R是属性,I是结果。
)b.明确规律适用条件及范围: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高压导电液体、高压导气体、含电源电路、有非电阻元件的电路。
(四)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用典型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具体程序:在分析教学任务与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设计学习环境。
主要包括:(一)教学目标: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二)教学内容: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三)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四)反思与评价: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安排时间进程(教学内容的时间进程、学生活动的时间进程、教师指导的时间进程)。
二、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除了要考虑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及流程,还要考虑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目的定位,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教学内容:要适合全体学生发展,不是少数精英。
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内容:1.贴近实际,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从中感受到乐趣。
2.将学生知道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其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学会学习、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一、规律教学设计要素与具体环节(一)教学任务分析定义:教学任务分析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知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
实质:把一项复杂的教学任务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顺序的教学阶段。
分析方法:把目标知识和技能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知识和子技能,确定子技能的性质及其层次关系,为展现“物理教与学”过程提供启示。
1.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体知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原理”2.分析教材内容展开中的“思维过程”:新知识的形成的思路及来龙去脉,所依赖的典型事例和实验现象的物理情景是否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或实验现象有关,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通过实验,认识到像和物的关系,它们有些是原先已经学会的,例如测量物距,有些是在当前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例如测量像距,可称为中间目标。
这些中间目标也是形成该知识的重要教学任务。
3.分析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及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科学价值观。
4.过程的起点是原先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或需要补充的现象与经验。
如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小孔成像现象、找像点,知道学生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二)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包括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维特征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物理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呈现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成功而有趣味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
初中生的思维特征:思维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生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显得肤浅。
比如,观察到同一支密度计放在水中和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不同,有些同学就认为密度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原因是密度计在酒精中排开的体积较大。
再比如,如果问“在空中飞行的炮弹(不计空气阻力)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学生往往回答“受重力和向前的冲力的作用”。
平面镜成像:人在镜中的像和距离有关,距离镜面近时像比较大,距离镜面远时像比较小,认为平面镜成的像在镜子里。
教学任务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并不是太重视,在教学设计时也只是简单写写,走走形式。
实际上在教学设计中这两项内容分析是关系到整节设计是否可行、教学实施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