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现代分析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于世林[等]编著)思维导图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区别: 化学性质:蜡烛能(可、易、是…的)燃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P12—13)对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P14—16)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即液体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掉、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放三直立) 块状:(镊子或药匙)(一横二放三慢竖)大量:倾倒法(倾倒时瓶盖要倒放,标签向手心) 少量:用胶头滴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数偏小 仰视:读数偏小,实际数偏大 酒精灯的使用主要事项能直接加热: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加热仪器 垫石棉网:烧杯、烧瓶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滴管等 液体:管外干燥;先预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试管口不对人;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5、仪器的洗涤(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6.仪器连接:右插进左,先湿润,再慢慢转动插进。
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性质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 1、药品取用的规则2、固体药品的取用3、液体药品的取用4、给物质的加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呼吸、用途:1、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水进入瓶中大约占瓶体积的1/5化学方程式:4P + 5O 2 ===== 2P 2O 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漏气 ③瓶未冷却就打开夹子2、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为淡蓝色液态氧,也可固化为淡蓝色的固态氧。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三化学专题复习课实效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三化学专题复习课实效发布时间:2021-04-30T08:17:45.762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0期作者:袁德力[导读] 初三学生马上就要迎来中考,为了加强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合理开展专题复习。
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再次进行探究和思考,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完善化学知识体系。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复习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展开复习活动。
本文就初三化学专题复习课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袁德力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中学 535426摘要:初三学生马上就要迎来中考,为了加强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合理开展专题复习。
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再次进行探究和思考,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完善化学知识体系。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复习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展开复习活动。
本文就初三化学专题复习课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引言: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基础性较强且具有连贯性,学生对其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化学学习。
在初三复习阶段,为了让学生对知识间的互相联系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应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一、梳理知识点,加强理解初中是学生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有很多概念都需要理解记忆,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授课,可以加强其对知识点的掌握。
而专题复习的针对性更强,教师需要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都以“关键词”的形式罗列出来,并标明不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对知识的二次理解[1]。
举例来说,在复习《水的组成》一课时,教师应将课堂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利用课前10分钟概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温故知新并更快的进入复习状态。
第二,利用10-15分钟,与学生一起划出本课的重点和失分点,让其对课堂中未能掌握的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
第三,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再次详细讲解化学知识点。
《分析化学》读书笔记模板
实验五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六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七硝酸银滴定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十一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十二双氧水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十三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06
实验十六高 锰酸钾溶液 吸收曲线的 绘制
05
实验十五直 接电位法测 定饮用水的 pH
实验十七维生素B12 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八混合金属离 子的柱色谱分离
实验十九混合氨基酸 的纸色谱分离
实验二十磺胺类药物 的薄层色谱分离
实验一电子天平称量练习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第三节酸碱滴定液的 配制
第四节酸碱滴定法的 应用
第一节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三混合指示剂
第二节酸碱滴定的类型与指示剂的选择
一一元强酸(强碱)的滴定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第三节酸碱滴定液的配制
一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 二盐酸滴定液的配制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全)
小屯一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研究的对舉是喻质的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咸的〉绪构(分手、原子、离子及其内祁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变化规緯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北时过程层其现象。
{『矍L洽分絡置撫复分解k腿别走进ft 学世界研究化学曲重要逢径是料学挥元,而其重要手段杲化学实验(摄師题设计实验方累,确定僵歩骤进行实验分析与讨逖结论L间题及建议观務描述和记录「交硫L体验点燃別:点燃时:熄灵后:人们呼出气建氢憨体的探究r认识常用的加限器(名舐实物、示盍魁用遼及其注盍事项〕药品的眼a规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剩余药品处理庫则)化学买验基本操作「块状固体(镶子)固体,粉末状固体(药匙)I定量(托盘天平:精确到61Q「多量9倾倒(标签*容器口)耳典少童-用胶头滴管(垂宜i謹空,不能横放或倒萱)L定童T童筒(平穂、平视)(注意规格的遥择〉(0-5L)「使用方法(火柴点燃,外焰加热〉「注意事项(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向:「■K器(试管、芙发皿、烧杯、烧瓶)液低⑴乳短赫移动、管口)酬(管口)I注意事项《都要预热、外壁擦干等等)「方法(水洗、刷论酸就或洗涤剂)I洗犠仪器帯aas®(的玻璃似器不能用拎■水洗、不能用力刷桃等),玻璃仪融洗滾干净的标准;不聚水滿、不成股流下酒精烁物质的加魁i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可燃性物质导致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爆炸,烟花爆炸等。
2、催化剂能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物理性质,如形状、状态可能改变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
如氧气02和臭氧03两种单质混合得到混合物,也只由氧(0)元素组成。
金刚石C和石墨C的混合物,只由碳(C)元素组成等。
只有说由一种兀素组成的纯净物,才能说一定是单质。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冰是水的固态,还是水。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但不能说原子一定就比分子小。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实验全部知识结构图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结构高考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结构图包括:物质的分类、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类型与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溶液与胶体、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电化学等。
1、物质的分类2、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3、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4、化学键与分子结构5、晶体类型与性质6、化学反应类型7、离子反应8、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9、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0、溶液与胶体11、化学反应速率12、化学平衡1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4、溶液的酸碱性15、盐类的水解16、酸碱中和滴定17、电化学实验全部知识结构图实验全部知识结构图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常见气体的制备、气体的干燥、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等部分。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3、气体发生装置4、常见气体的制备5、气体的干燥干燥是用适宜的干燥剂和装置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分。
常用装置有干燥管(内装固体干燥剂)、洗气瓶(内装液体干燥剂)。
所选用的干燥剂不能与所要保留的气体发生反应。
常用干燥剂及可被干燥的气体如下:(1)浓硫酸(酸性干燥剂):N2、O2、H2、Cl2、CO、CO2、SO2、HCl、NO、NO2、CH4、C2H4、C2H2等(不可干燥还原性或碱性气体)。
(2)P2O5(酸性干燥剂):可干燥H2S、HBr、HI及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不可干燥NH3等)。
(3)无水CaCl2(中性干燥剂):可干燥除NH3以外的其他气体(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络合物CaCl2·8NH3)。
(4)碱石灰(碱性干燥剂):可干燥NH3及中性气体(N2、O2、H2、CO、NO、CH4、C2H4、C2H2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思维导图课件
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部分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
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的产物一定有
水
、 二氧化碳 。
典例精析
【解析】由蜡烛浮在水面上可知,石蜡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只要做过实 验并认真观察就可发现,蜡烛火焰分三层,火柴梗a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 外焰部分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之一 是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另一种产物为二氧化碳。
【总结提示】 化学实验的观察,主要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 助仪器了解实验现象,同时注意现象和结论的区别。
思维导图解读——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活动与探究内容: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在点燃前后有什 么变化。
(2)提供资料: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因此,可 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思维导图解读——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3)活动记录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收集气体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瓶内充满无色气体
空气和呼出气体都是无色的
①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呼出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
呼出气体中氧气浓度比空气
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灭,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
中的低中烧 Nhomakorabea②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
烧焦的痕迹,而 中心处几乎无变化
内焰次之,
焰心最低
在同一温度下 测量不同海拔处的 空气压强或密度
低海拔处, 空气的压强 和密度较大
低海拔处空气 较多,海拔越高, 空气越稀薄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
2.分析化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包括分析方法中不同技 术的联用)是分析化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提出了一系列难题,促进了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另 一方面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使分析化 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发展成为可能。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的发展历史经历 了三次具大的变革。
1)第一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初,由于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的发 展,为分析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溶液中四大平衡的理论,使分 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从一门技术发展成为一个学科,这也可以说是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和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结合的时代 。这一时期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确是化学的一个分支。
激发 样品
Δ E21=hν 21=hc/λ 21
Δ E2=hν 2=hc/λ 2 Δ E1=hν 1=hc/λ 1
发射辐射 火焰、电弧等
激发 发射
I
λ= h c/ ΔE
λ λ 2 λ 1 λ 21
(2)光致发光—物质吸收光能跃迁至激发态,当跃迁回 至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
发射辐射 IL
Δ E21=hν 21=hc/λ 21
2.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1)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光或电磁波):以接近光速(真空中为光速)沿
九年级化学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化学研究的领域:①制造新物质②合成新药物③开发新能源④防止环境污染。
物质变化性质化学一门实验基础科学化学验的本操作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氮气(N2)(78%)性质用途:作化工原料;作保护气;作冷冻剂;制造低温环境。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稀有气体(0.94%)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作保护气;作电光源;激光技术;冷冻剂;麻醉剂。
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氧气(O2)(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C + O2点燃CO22C + O2点燃2COS + O2点燃SO24P + 5O2点燃2P2O53Fe + 2O2点燃Fe3O42Mg + O2点燃2MgO4Al + 3O2点燃2Al2O32H2 + O2点燃2H2O2CO + O2点燃2CO24+ 2O2点燃CO2 + 2H2O(白光、放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放热、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耀眼的白光、放热、白色固体)(耀眼的白光、放热、白色固体)(淡蓝色或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壁有无水滴,沾石灰水的烧杯壁是否浑浊)制法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原理2H2O22H2O+O2↑2KClO32KCl + 3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发生装置: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或固体+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收集装置大)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注意事项: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等7点。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木条复燃。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口,木条复燃。
用途供给呼吸:动植物呼吸、潜水、登山、医疗、宇航。
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航。
初中化学各单元课标要求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各单元课标要求及思维导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本单元主要介绍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化学品的使用意识。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原子结构的改变、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等。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物质的转化,不同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学会简单的仪器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安全操作。
同时,也需要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主要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等。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气体。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腐蚀等。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模仿操作来制取氧气。
此外,本单元还介绍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以及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学生需要能够利用这些反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同时,本单元也介绍了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以及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需要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本单元主要介绍物质的微粒性和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性质和作用。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学生需要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并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等。
此外,本单元还介绍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以及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表等。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并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本单元主要介绍水的组成、净化方法、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思维导图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颜色
状态
点燃前观察
形状
硬度
密度
外焰
温度最高
观察火焰
内焰
焰心
温度最低
点燃后
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生成了水
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点燃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液体药品的取用
一倒 从细口瓶倒入量筒,液体接近所要取的体积
量取液体
二滴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滴管滴加液体 三平视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数 高大低小 胶帽在上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
洗涤玻璃仪器
干净的标准
水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滴管使用
不放在实验台上 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清洗
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气体受冷收缩, 吸水进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制氧气
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 连接长颈漏斗是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
催化剂
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质量不变 化学变化前后
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3.1分子和原子
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
2.1空气
点燃红磷
原理
消耗氧气 减小容器内的压强
吸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发出黄光
红磷燃烧
放热
粗略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的白烟
图解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应用(于世林著)PPT模板可编辑全文
6.4.6常见聚合物-溶剂体系中,mark-houwink方程中的k和α值6.4.5通用的校正方法——普适校正法6.4.6常见聚合物-溶剂体系中,Mark-Houwink方程中的K和α值
08
第7章离子(交换)色谱法
one
7.2.2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
7.1.2离子交换色谱的选择性系数和容量因子
06
第4章流动相
4.2.4在反相色谱中流动相的选择
4.3.1通过调节流动相的极性来改善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4.2.5反相色谱中具有等强度洗脱能力的二元混合溶剂的对应组成
4.3.2反相色谱中,改变多元混合溶剂中强洗脱溶剂组成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
4.2.6流动相的极性与溶质的容量因子的关联
4.3.3通过向流动相中加入改性剂来改善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02
2.4.3色谱柱连接方式
05
2.3.9valco微量注射六通阀
01
2.4.2保护柱
04
2.4.1色谱柱材料及规格
03
2.5.1检测器的分类和响应特性
06
第2章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2.5.2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01
2.5.3基线的噪声、漂移;检测器的线性范围、灵敏度、敏感度的测量
02
2.5.4固定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
3.2.9流通粒子
02
3.2.10聚合物包覆硅胶
03
3.2.11石墨化炭黑的性能
04
3.2.12石墨化炭黑的晶体结构
05
3.2.13液固色谱法常用固定相的物理性质
06
第3章固定相
第3章固定相
3.4.5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共 张84页PPT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