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1
武汉市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ChnJIfc C nrl l u 00 i net o to No4J l 1 Vo 9 2
・
2 25 ・
.
论 著 .
武 汉 市 肛 肠 疾 病 肛 周 手 术 部 位 感 染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与 分 析
肛 周 手 术 部 位感 染 的 预 防 和 控 制 提 供 了科 学 依 据 。
[ 关
键
词] 肛肠 疾病 ; 医院感染 ; 手术部位感染 ; 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7 —9 3 ( 0 00 —0 2 —0 6 1 6 8 2 1 )4 2 5 6
Ch n i a;5 Do g u s t l0fW u a nh i Ho pi a h n,W “ a 3 0 0 h n ) h n 4 0 4 ,C i a
[ bt c] O jci Toivsiaeteic ec f ei a sri l i fcin S Ii p t nsw t n rca A sr t a bet e v et t i neo r n l ugc t i et ( S)n ai t i a oetl n g h nd p a a sen o e h
Xig to ,LUO u , UANG i 1 Wu a n e s o sa e Prv n in a d Co to , n  ̄a Jn H Hu ( h n Ce tr f r Die s e e t n n r l o
h n 4 0 1 , hn ; h g t op tl fW u a W u a 3 0 0 h n ; h is a 3 0 5 C ia 2 T e Eih hH s i h n, h n 4 0 1 ,C ia 3 T e rt a 0 F Hop tl f W u a , u a 3 0 0 C ia 4 T e f hHop tl f Wu a Wu a 3 0 0 s i h n W h n 4 0 3 , hn ; h t s i h n, h n 4 0 5 , a o Fi a o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肛肠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以成人居多。
发病与遗传、久坐、久立、少活动、便秘、腹泻、排便时间过长、饮酒、槟榔、嗜好辛辣刺激性饮食等因素有关。
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整个肛肠疾病中,以痔疮发病率最高。
女性比男性患者多。
妇女因妊娠、生育关系,其发病的机会比男性高。
妊娠后随胎儿生长,腹压会不断增加,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动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到血液回流,致使痔静脉丛充血扩张,加上分娩时的用力怒挣,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会阴撕裂,加重静脉回流的障碍,从而使许多妇女妊娠分娩后发生痔、肛裂、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男性发病率为53.9%;女性发病率为67%。
肛肠疾病患者以成人居多。
据普查结果表明,肛肠疾病的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
20岁以下的发病率仅为32%。
20岁以上则不断上增高,21~30岁为59.5%;31~40岁为69.9%;41~50岁为72.4%;51~60岁为74.1%;60岁以上为75.5%。
呈阶梯上升,反映出儿童、青年发病率低,成年人发病率高,年龄越大,患病者也越多。
久坐、久立、活动少的人患病居多。
从职业看,汽车司机、理发师、售货员、民警等发病最高,为81.7%次为干部,为71.5%;工人为70.3%;农民为62%;军人为32.6%;学生为19.2%;明代《外科正宗》(1617年)就提出了“因久坐而血脉不行……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的见解。
久站,久坐,长期行走,人体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姿态,会影响血流循环,盆腔内血液郁积,使痔静脉充血、曲张、隆起,则导致肛肠病发病机会增多。
经常变换体位的工作者,活泼好动的青年、军人,参加多种体位劳动的农民,因其血流循环障碍少,肛肠局部不易充血,所以发病者少。
便秘、腹泻、排便时间长的人患病者居多。
便秘、腹泻是肠道功能失常的反应,会直接引发大肠肛门的许多疾病,据全国肛肠疾病普查的2669名便秘患者中,就有1989人患肛肠病,发病率为74.5%;1523名腹泻患者中,就有1013人患肛肠病,发病率为66.5%。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
饮水习惯
饮水不足可能导致大便干 燥,增加肛肠疾病的发生 风险。
卫生习惯与环境因素
卫生习惯
不洁的卫生习惯可能导致肛门感染,引发肛肠疾病。
环境因素
潮湿、炎热的环境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皮肤感染,进而引发肛肠疾病。
遗传因素与免疫功能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肛肠疾病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从而增加肛肠疾病的发生风险。
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力度
01
加强肛肠外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等多学科的交叉 合作,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
02
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研究水平和成 果质量。
03
建立多学科交叉合作的研究团队,推动研究成果的 转化和应用。
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提高肛肠疾病的诊断水平,减 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推广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临床医生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专业素 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在中国,肛肠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 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概述
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疾 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分布特点
等。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不 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肛肠疾病情 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流行病学研究还需考虑社会经济 、生活习惯等因素对肛肠疾病的 影响,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
参考。
02
肛肠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直肠 、结肠等部位的疾病。
分类
常见的肛肠疾病包括痔疮、肛裂 、肛周脓肿、肛乳头瘤、肛窦炎 等。
429例肛瘘(肛周脓肿)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报道
429例肛瘘(肛周脓肿)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报道发表时间:2012-11-15T10:37:28.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孙建新席顺利[导读] 目的观察肛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统计我科自2008年-2011年3年间肛瘘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诱发因素等;结果肛瘘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婴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中青年易患病,免疫力低下者易患病;结论肛瘘(肛周脓肿)发病有一定的特征,可结合其特征指导诊断治疗及预防。
孙建新席顺利(河南宏力医院肛肠科河南新乡 453400)【中图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163-02【摘要】目的观察肛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统计我科自2008年-2011年3年间肛瘘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诱发因素等;结果肛瘘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婴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中青年易患病,免疫力低下者易患病;结论肛瘘(肛周脓肿)发病有一定的特征,可结合其特征指导诊断治疗及预防。
【关键词】肛瘘流行病学429cases of anal fistula (perianal abscess)patient epidemio10gy analysis report【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o10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methods:Statist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8-2011 3 years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 age,sex,living habits,inducing factors;anal fistula patients results in men than in women,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poor dietary habits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illness,immunocompromised persons susceptible;conclusion anal (anal abscess)incidence of certain features,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guide.【Key words】epidemio10gy of anal fistula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肛瘘在肛肠病中患病率较高,据统计约占肛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1],我科自2008年以来共收治肛肠病1895人,其中肛瘘429例,占22.6%,为研究其发病特征,我对3年来肛瘘病人(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肛肠学会在厦门制定的诊断标准)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年龄分布患病年龄17天至84岁,肛瘘(肛周脓肿)的发病年龄以3岁内婴幼儿较高、3岁后到青春期前发病率极低,中青年病率最高,到5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降低。
宁夏农村回族聚集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宁夏农村回族聚集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目的通过对宁夏回族人口聚集最密集地区同心县所辖的3个乡镇、6个行政村,常住18~70岁成人,采取入户发放调查问卷和临床体格检查的方式,调查本地区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
方法随机选择同心县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2个行政村,对每个村18~70岁成人,采取入户发放调查问卷和临床体格检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问卷900份。
对调查问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处理。
结果在肛肠疾病中,痔发病率最高,占总人数的40.89%,其次肛周脓肿,约为5.67%,肛瘘,约为2.56%,肛裂为1.78%,直肠脱出约为1.0%。
在不同职业中,以久坐、久站、久蹲、活动少的人群为多,嗜辛辣、吸烟等习惯者发病率显著增高。
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明确宁夏同心县回族群众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当地医疗状况,提出防治措施。
标签:肛肠疾病;流行病学;防治肛肠疾病是常见的病种,国内肛肠疾病普查资料表明,其发病率高达59.1%[1]。
宁夏同心县是我国回族群众聚集最密集的县级行政区,因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方面喜洁净,饮食方面崇尚清真,且嗜食油炸、甜腻、牛羊肉制品。
目前针对回族人群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尚未见相关报道。
我们对本地区回族人群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状况进行抽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的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2个行政村,共计6个行政村。
调查人群为18~70周岁常住人口。
调查问卷为自制调查问卷。
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成功收回问卷900份。
1.2调查方法采用逐村入户现场调查,对阳性样本由专科医生进行体格检查,予以确诊。
填写调查问卷后分类统一保管。
1.3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4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组成都会议制定的暂行标准[2]。
2结果2.1肛肠疾病病种发病率.见表1。
2.2肛肠病年龄分布.见表2。
2.3肛肠疾病患者就诊情况分析,见表3。
中西医肛肠病学
《肛肠科医师自修读本》作者自序知识的来源,无外乎师授与自悟。
启蒙重师授,日后的提高和发挥则倚仗自悟,亦即自学与体会,医学更莫过于此。
纵观古今中外名家,几乎无一不在自学上耗尽心血,终至脱颖而出、傲视同辈。
无师自通者大有人在,学而无悟者则如同仓储,难有作为。
《肛肠科医师自修读本》是作者总结长期肛肠病教学、临床工作体会,编集出的一本旨在提高肛肠专科医师理论及临床业务能力的助读工具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该书所采用教材体例,循序渐进,也同样适合医学院校学生和基层医院医生在研学肛肠专科的过程中,启蒙入门,或自学助读。
在编写过程中,对于疾病的定义、发病机理,治疗尽可能规范、公认,书中收入的大量临床文献资料,可供读者在自学时查阅,在每一章节的结尾均附有一定数量的自测题,读者可在阅读之后将所学知识前后连贯、自测自答,强化记忆,书后附有参考答案可资借鉴。
当今,肛肠专科发展突飞猛进,肛肠疾病的治疗已拓展为综合治疗,内容十分丰富,中、西结合,内治法、外治法和手术疗法并举,较之单一的中医或西医疗法,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参照国内外诸多新版书籍,以及中医传统优秀疗法,突出适用性、安全性,便于基层推广,可供肛肠科医师阅读提高。
《肛肠病学讲义》教学计划概论(3 学时)熟悉肛管和直肠的大体和局部解剖、生理功能。
重点:直肠骶曲和直肠会阴曲,齿线及临床意义,肛隐窝特殊形态和所处特殊位置,肛管直肠环组成和功能,肛管和直肠周围间隙。
熟悉中医对肛肠疾病的认识,风、燥、湿、热以及气虚和血虚致病机理。
熟悉肛肠疾病的检查方法。
痔(3 学时)熟悉痔概念。
内痔掌握内痔定义、临床特点、好发部位、分期,熟悉便血的鉴别诊断。
了解内痔病因病机(中医)和治疗上的最新进展(手术疗法适应证已大为缩小,治疗方法日趋保守。
痔治疗目的:控制或减轻症状,药物、注射治疗己占重要地位)。
思考题:1 . 什么叫内痔?内痔的临床特征有哪些?2 . 内痔如何分期?3 . 内痔的诊断标准是什么?4 . 内痔应与哪些有便血症状的疾病鉴别?鉴别要点有哪些?外痔掌握外痔的分类(静脉曲张型、结缔组织型、血栓型),以及各自的临床特点,静脉曲张型、结缔组织型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适应证:肿痛频繁发作,并迅速增大。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1共46页
一 组织安排
目录
二 调查流程
三 调查方案
四 资料收集、复核与上报
五 各省流调的后期工作
-2-
一、组织安排
-3-
一、组织安排——组织机构
李俊德(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总指挥
田振国(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 陈 平(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 宝(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苏光祥(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
副总指挥
刘佃温(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 刘 平(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
程
王 奕(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
指
周妍君(湖北马应龙连锁医院投资公司执行总经理)
挥
张燕生 李国栋 赵宝明 凌光烈 周建华 杨东生 何永恒
指 挥 傅传刚 芮 冬 贺向东 姜春英 王业皇 杨向东 高 枫
工程
指挥
部执 行办 公室
副主任
罗湛滨 石 荣 黄德铨 杨 伟 柳越冬 宋太平 韩笑 冰 张国胜 樊志敏 丁曙清 张虹玺 张铁辉 韩 平 鞠应东 张建柏 孔国强 熊腊根 邹振培 赵 刚 马富明 毛宽荣 张晓明 张书信 鲁明良 屠世良 黄忠诚 于 洪 刘岩松
珂伟
秘 书 陈立平 刘世举 隋 楠
负责起草《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设计方
组建流调队,各省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挑选3-5人调查指 导员及若干名调查员。并上报至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
会及中国肛肠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调查的意义
深入调查、统一标准
项目实施前组织调查指 导员及调查员进行培训 ,让每个调查员充分了 解、掌握本次调查的目 的、意义、具体实施操 作过程等。
案》(草案)的制定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负责流调的组织实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1
流调 郑青山 欧阳凤秀、杜十月、燕虹、施学忠、王凯娟、闫国立、邵明义 指导 工作 负责流调方案的设计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技术支持。 组 职责
-6-
一、组织安排
(二)项目实施计划
• 组织召开流行病学及统计学专家咨 2012.09-2012.10 询会议,完成《设计及执行方案》, 布置安排启动相关事宜。 • 征求国内部分肛肠学科知名专家、 统计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对 (草案)的修改意见。
准进行并准确填写
问卷完整性需达 到97%以上
-12-
二、调查流程
(二)问卷的核查
问卷调查表填写完毕后,
调查员应对调查表的每一项目再次
进行核查。
-13-
二、调查流程
(三)数据编码及计算机录入与分析 根据编码规则对数据进行编码,用
Epi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时
对每一份问卷进行双录入或重复录 入,录入后进行逻辑检错。
-23-
三、调查方案
(四)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我国城镇社区 及农村居民肛肠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基本信息 生活和工作方式 饮食及生活习惯 心理情况 卫生服务需求状况 肛肠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 调查内容 备注
导员及若干名调查员。并上报至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
会及中国肛肠病流行病学调查办公室。
-9-
一、组织安排
(四)调查员培训
了解调查的意义 深入调查、统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
项目实施前组织调查指 导员及调查员进行培训 ,让每个调查员充分了 解、掌握本次调查的目 的、意义、具体实施操 作过程等。
2023肛门上皮内瘤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3肛门上皮内瘤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肛门上皮内瘤变(AIN)是肛门鳞状细胞癌(ASCC)的癌前病变。
肛门癌早期常常没有症状,发现时多已是晚期,预后不佳。
近年来,肛门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增高,其癌前病变AIN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为此,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制定了《肛门上皮内瘤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AIN诊治和综合管理,从而降低肛门癌的发生。
一、AlN的命名1986年有学者建议采纳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相似的术语AIN,将AIN1、AIN2、A1N3代表疾病进展从轻度上皮内病变到重度病变的过程。
2012年,美国ASCCP 推荐采纳肛门下生殖道病变统一命名,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取代AINl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取代AIN2、AIN3β目前在国内外各地临床实践中,两种命名方法的运用仍有并行。
二、AlN的流行病学近十余年来,肛门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
普通人群中AIN的发病率估计不足0.1%,但有证据显示随着生活方式和性行为的不断变化,AIN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肛门癌的发病率在70岁以上人群达到高峰,而AIN 发病率则在年龄小于60岁的人群中较高。
中国人群的最新报道中,男性肛门癌患者比例略高于女性。
三、AIN的病因AIN、CIN x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在病因方面具有显著相似之处。
约90%的肛门癌与HPV感染相关,尤其是HPVI6、18型。
下生殖道的HPV感染被认为可经邻近区域直接传播,从外阴扩散到肛周和肛门区域,其中,肛交是常见的传播途径,但并不是唯T专播形式,肛交以外的其他性活动、其他生殖器表面脱落的HPV均可引起自体接种。
AIN的其他高危因素包括男男同性恋(MSM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HPV 相关下生殖道病变、实体器官移植(特别是肾移植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λ免疫抑制状态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吸烟等。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ppt
contents
目录
• 中国肛肠疾病概述 •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历程 • 中国肛肠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肛肠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 • 中国肛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中国肛肠疾病研究展望
01
中国肛肠疾病概述
肛肠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肛肠疾病定义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包括痔疮、肛裂 、肛周脓肿、肛瘘等。
• 辛辣、油腻饮食习惯:多数人偏 好辛辣、油腻的饮食习惯,容易 刺激肛门周围血管充血、水肿, 增加肛肠疾病的风险。
生活习惯对肛肠疾病
的影响
• 缺乏运动:长期久坐、缺乏运动 容易导致肛门周围血液循环不畅 ,增加肛肠疾病的风险。
• 不良排便习惯:如厕时间过长、 用力排便等不良排便习惯容易导 致肛门周围血管破裂、痔疮形成 。
过程。
肛肠疾病研究的未来趋势
1 2
精准医学研究
开展肛肠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寻找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预防研究
加强肛肠疾病的预防研究,通过改善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等方式,降低肛肠疾病的发病率。
3
社会学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肛肠疾病,包括患者的社会 心理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等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自然环境对肛肠疾病
的影响
• 气候干燥:气候干燥容易导致肛 门周围皮肤干燥、破裂,增加肛 肠疾病的风险。
• 水质影响:水质过硬或过于污染 ,容易刺激肛门周围血管,增加 肛肠疾病的风险。
04
中国肛肠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
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分析
1 2 3
发病率整体趋势
近年来,中国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 势,这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等 因素有关。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概述 • 中国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与其他领域的联系 •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肛肠疾病是人类常 见疾病之一,影响 患者生活质量和社 会负担
研究背景和意义未 提供更多细节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与社会学
社会负担和影响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肛肠疾病对社会造成的负担和影响,包括医疗费用 、劳动力损失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等。
社会干预措施
通过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制定有效的社会干预措施,以减少肛肠疾病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挑战与 对策
创新点
该研究采用了全国性的大规模调查,首次提供了中国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肛肠疾病的预防措施建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 据
02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概述
肛肠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肛肠疾病的定义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直肠和结肠部位的疾病,包括痔 疮、肛裂、肛瘘、直肠癌等。
肛肠疾病的分类
年人。
饮食习惯
饮食是肛肠疾病发病的重要影 响因素。摄入过多高脂、高蛋 白食物,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长期便秘等都可能增加肛肠疾
病的风险。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病因学研究
通过对肛肠疾病病因的研究,发 现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身体状 况等因素与肛肠疾病的发病密切 相关。
流行趋势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肛肠疾病的发病趋 势也在发生变化。例如,痔疮、 肛裂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 逐渐提前。
中国痔病诊疗全解读(2020版)
中国痔病诊疗全解读(2020版)中国痔病诊疗全解读(2020版)1. 概述痔病,又称痔疮,是指肛门和直肠末端静脉丛发生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痔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肛肠疾病之一,影响着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群。
根据病理解剖学特点,痔病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2. 流行病学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痔病的发病率约为40%-60%,其中以内痔最为常见。
痔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近年来呈现出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
此外,长时间坐着、便秘、腹泻、怀孕、重体力劳动等因素均会增加患痔病的风险。
3. 临床表现痔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肛门疼痛、肛门出血、肛门瘙痒、肿块脱出等。
其中,肛门疼痛多由于痔核脱出、便秘、感染等因素引起;肛门出血多表现为排便时滴血或擦拭带血;肛门瘙痒可能与痔核分泌物、肛门湿疹等因素有关;肿块脱出则是指痔核脱出肛门外。
4. 诊断痔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肛门指诊。
肛门指诊是诊断痔病的重要方法,可触及痔核、判断其大小、位置和类型。
此外,肛镜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等辅助检查方法也可用于痔病的诊断。
5. 治疗痔病的治疗原则为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5.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止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常用药物有:- 抗炎药:如甲硝唑、克拉霉素等;- 止血药:如云南白药、凝血酶等;- 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促进血液循环药:如地龙、丹参等。
5.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主要手术方式有:- 橡皮圈套扎术:适用于内痔;- 硬化剂注射术:适用于Ⅰ-Ⅱ度内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适用于Ⅱ-Ⅳ度内痔;- 外痔剥离术:适用于外痔。
5.3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
具体措施如下:-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保持肛门卫生:如定期清洗、避免用力擦拭等;- 改善排便习惯:如定时排便、避免久坐等;- 物理疗法:如温水坐浴、红外线照射等;- 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炎、止血、止痛等药物。
肛肠常见疾病的诊治
痔动脉结扎术(HAL)(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DG2HAL)利用多普勒专用
探头,于齿线上2~3cm探测到痔上方的动脉直接进行结扎处理,使临床操作更加精确、简便。)
大肠肛门常见疾病的防治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肛肠科 杨继闽 副主任医师
久闻大名
它们与生俱来的与你我同在,然而彼此却从 未谋面。
让我们先认识一下属于自 己的一张靓照吧。
矢状面观察男女解剖差异
肛肠疾病定义
从广义说: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种疾病都叫肛肠病,常 见病100多种。
从狭义说:特指发生在肛门与直肠上各种疾病,常见的有30 多种,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 肛门皮肤病、肛窦炎、直肠炎、直肠溃疡、出口性便秘, 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肛门直肠狭窄、 肛门失禁,肛管癌、直肠癌、肛乳头瘤、直肠息肉、肛门 直肠结核、肛门神经症、尖锐湿疣、肛门直肠先天性畸形, 肛门直肠外伤等。
导致缺铁性贫血甚至休克 大便时反复多次地出血,失血的同 时丢失大量铁离子。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没有症状,贫 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 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突 发重症可导致休克。
痔疮的危害
导致抑郁症可能 痔疮长在人的私密部位,很多痔疮患者 羞于让医生看到患处而耽误病情,时间越长病情就越严重, 病情的担忧就囤积在内心深处,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很容 易造成了心里的负担。长期的心里障碍就会引发出一些其 他的问题,比如避讳一些集体活动像游泳、集体旅游等, 其实在人解除疲劳和释放压力过程中集体活动是最好的一 种调整方法,在交流和玩耍的过程中会抒发一些感情,大 脑神经就会很容易的解除疲劳感从而得到放松,但是缺乏 了生活交际上的沟通,人的大脑总是处于思考或者停滞的 状态,时间长了,大脑长时间的得不到放松缺乏愉悦感, 抑郁的可能性就会增高。
肛门性传播疾病.
【治疗】
磺胺药物对本病有良好效果,常口服磺胺嘧啶 或磺胺异恶唑或复方磺胺异恶唑(SmECo) 四环素或强力霉素或红霉素 急性直肠炎可服氟哌酸或二甲胺四环素 淋巴结化脓时(有波动感)应抽出脓液,但禁 止切开排脓。 晚期直肠狭窄者(环状狭窄)可用直肠扩张器 扩张,重者(管状狭窄)需作直肠切除术,有包皮 及阴囊橡皮肿,亦可手术切除。
6、干扰素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系采用特定的
诱生剂,诱导健康人白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活 性的一组糖蛋白制剂。主要用于抗病毒、抗肿瘤, 并有调节宿主防御机制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无细胞毒性等副作用,在妊娠期使用也十分安全, 对母子均无影响。
三、物理疗法
1、激光 2、冷冻 3、烧灼
①小型疣可用硝酸银棒灼烙②切除烧灼
【鉴别】
一、生殖器疱疹
为表浅性小水疱,可破溃糜烂或成浅表溃疡。需 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初期鉴别,不同点是生殖器疱 疹数目较多、疼痛或灼热感较重,多为在发性。
二、软下疳
软下疳横痃疼痛明显,化脓时为单腔性,穿孔时 只有一个瘘管,同时发热畏寒等反应较重,链杆菌 苗试验阳性,而Frei试验阳性。
【鉴别】
三、梅毒性横痃
【病因】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 血虚风燥,或肝虚血燥,筋气不荣,以致气血凝滞, 郁于肌肤而生疣。
【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 毒(HPV)经性交传播引起,亦有人认为是由乳头 瘤病毒感染致棘层细胞增生而发病;但多数学者认 为长期皮肤潮湿不洁,分泌物刺激,局部磨擦而引 起的皮肤慢性炎症损害,是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霉
素耐药或过敏者给以氯霉素,加入生理 盐 水100ml中保留灌肠。
3、氟嗪酸 4、壮观霉素 5、头孢三嗪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
04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方法,探讨肛肠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流行病学数据,探讨肛肠疾病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实验性研究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评价肛肠疾病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肛肠疾病的定义
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肛肠疾病可以分为炎症性疾病、良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几类。
肛肠疾病的分类
肛肠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肛肠疾病在亚洲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发病率较高。
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分布
肛肠疾病多发于成年人,特别是30岁及以上的年龄组,其中以50-60岁年龄组最为常见。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科学合理地解释和分析数据,避免偏倚和误判。
全面客观地解读研究结果和结论,避免结论过度解读或误导。
05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展望
确定重点研究方向
加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力度,以探讨肛肠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趋势和预防控制策略为重点研究方向。
加强研究深度
在研究肛肠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同时,需要深入研究肛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策略,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力度
建立完善的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监测网络,以收集肛肠疾病发病、死亡和行为等数据,及时掌握肛肠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
建立监测网络
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及时发现和分析肛肠疾病的异常波动和异常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数据分析和利用
建立和完善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监测体系
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
案例三
总结词
小儿肛肠疾病与成人相比具有一些特殊表现,如病情 变化快、临床表现不典型等。医生需根据患儿的具体 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以保障其健康和发育。
详细描述
小儿肛肠疾病常见的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息肉、 肛周脓肿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必要的 辅助检查作出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先天 性肛门闭锁需进行手术治疗,直肠息肉可选择内镜下 切除或手术切除,肛周脓肿需及时切开引流并给予抗 生素治疗等。同时需注意给予患儿合理的饮食和护理 ,以促进其康复。
肛肠疾病的发病年龄
肛肠疾病的发病年龄分布广泛,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肛肠疾病。但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
02
肛肠疾病发病率与患病率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发病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肛肠疾病新发生的频率。计算方法:一定期间内新发病例数/同期平均 人口数×K,其中K为比例系数,一般等于100或1000。
重视肛肠疾病的症状
如便血、肛门疼痛、便秘等,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
避免久坐久站
长时间保持坐姿或站姿会增加肛门和直肠的压力,诱发痔疮等肛肠 疾病。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
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01
轻度肛肠疾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痔疮膏、消炎药等;严重病
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
02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遵循医生
案例四
总结词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肥胖者等在肛肠疾病的表 现和处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常伴有慢性疾病和药物 使用较多等情况,因此医生需注意调整患者的饮食和 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立等对肛门的压迫。孕妇在 妊娠期间盆腔压力增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容易导 致肛肠疾病的发生,医生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 疗或手术治疗。肥胖者由于体重较大,对肛门的压力 也较大,因此医生需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减肥和调整 饮食结构以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肛肠病的“三级预防”?
什么是肛肠病的“三级预防”?对于肛肠疾病,目前临床与科研多偏重于治疗手段的总结或经验介绍,而缺乏对预防的重视。
近年来由于生活规律改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肛肠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
何谓肛肠病的三级预防?1、病因学预防(一级预防),是最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中医认为起居不慎妄加劳作,果实肥甘辛辣之品等与肛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故应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最大限度降低肛肠病的发病。
①合理调配饮食: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发病和复发有关联,另一方面,补充益生菌、鱼油和饮食纤维具有较好疗效。
日常饮食中可多选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限酒,尽量保持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②加强身体锻炼:经常参加运动如太极拳、气功、健身操等,能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肠胃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治大便秘结,积极预防痔疮等肛肠病,良好的习惯还包括避免久坐、久站、久蹲,避免长时间重体力劳动等,有效预防脱出、肿胀、出血等症状的发生。
③养成排便习惯: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预防肛肠病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晨起喝杯淡盐水,参加健身运动等都可预防便秘。
另外要纠正蹲厕时间过长,过分用力等不良的排便习惯。
④保持肛周清洁:乙状结肠、直肠、肛门是贮存和排泄粪便的地方,因此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多种致病菌的污染,如不及时清洁,就有可能造成感染,诱发肛窦炎、肛周脓肿、肛裂、肛门湿疹等疾病,故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每日用温水坐浴,不时用中药坐浴,可大大减少痔疮、肛裂、肛瘘等疾病的发生。
⑤防治相关疾病:严把饮食卫生关,积极防治腹泻、便秘等,可有效降低肛肠病的发病率,对引起腹压增高、局部静脉回流受阻的疾病进行系统治疗,也可改善痔疮的症状,另外妇女妊娠后由于多种原因易诱发痔疮,应注意孕期保健。
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结论与建议
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结论与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近年来,中国成人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报道
其次 , 生长抑素类药物 ( 奥曲肽 ) 的应用是近 1 余 年胰腺外 0 科的重要进展 , 横断伤术后早期应用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抑制 胰腺 的外分泌功 能 , 防和治疗 胰瘘 和重症胰腺 炎( A ) 预 S P 的发 生, 多数经验表 明抑制胰 酶分 泌既有利于胰腺创伤的恢复 , 也有 利于水 、 电解质失衡的纠正H 。早期应用高效广谱抗 生素十分重
1 临床资 料
11 肛 肠 病 病种 分 类 .
痔的发生有一定 的关系 。据粗 略统计 , 痔病患者以汽车司机 、 营
业员 、 交警 、 行政干部 、 坐办公室人员 以及 电焊工等久站 、 坐、 久 久蹲的人居多 。不 良生活习惯与肛肠病有一定关 系。嗜辛辣 、 饮
在 30 患者 中,以痔 的发病率最 高 ,占肛肠 病总数 的 00例 6 . 肛裂次之 , 35 %; 占肛肠病总数的 1.%; 61 肛瘘居第三位 , 占肛肠
究, 现报道如下。
男性肛肠病患者 12 人 , 8 1 其中嗜好辛 辣的有 1 8 14人 , 大量
饮酒 的有 15 人 , 0 6 上厕所抽 烟的有 5 3 。痔病患者合并便秘 4人
的并不多 , 而腹泻者居多。
综上所述 , 肛肠疾病 中, 以痔 的发病率最高 。年龄分布 以青
中年发病最多 。 发病与性别的关系以男多于女为主 。 职业因素与
理 。结果 在肛肠疾病中 , 痔发病率最高 , 占肛肠病 总人数的 6 . 其次为肛裂和肛瘘。在不 同职业中 , 35 %, 以久坐 、 、 久站 久蹲 、 活动少的人群为多 , 嗜辛辣 、 饮酒等习惯者发病率显著增高 , 、 痔 肛瘘 、 内脓肿发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 肛 而肛裂患者则女多 于男 。结论 通过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 分析其发病原 因, 并提 出了防治措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员及若干名调查员。并上报至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
会及中国肛肠病流行病学调查办公室。
-9-
一、组织安排
(四)调查员培训
了解调查的意义 深入调查、统一标准
项目实施前组织调查指 导员及调查员进行培训 ,让每个调查员充分了 解、掌握本次调查的目 的、意义、具体实施操 作过程等。
调查要在当地卫生部门的协 助下完成,调查指导员带领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1、抽样方法:整体上采取按地区分层抽样的方法。 (1)样本含量: 按照Poisson(泊松分布),⊿=10%,随机抽样变为 整群抽样,样本含量需扩大1.5倍,需完成
44797.7×1.5≈67196.6。计算得本次调查至少需完成
67197人次调查,同时考虑10%的无应答率,初步设定完 成7万人的调查。
1、随着肛肠疾病发病因素和发病率的不断变 化,继续沿用1975-197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如今的临床和中医肛肠学科发
展的需要。
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对行业发展具有基础
性和战略性的意义,是目前国内肛肠学界迫切需 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0-
三、调查方案 2、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国肛肠疾病的发 病现状,掌握新形势下导致肛肠疾病的危 险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和策略 、加强人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8-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 3.2 调查人数分类,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分类。
调查人数
多于 1000的省
少于 1000的省
经济较好
经济较差
补足 1000人
只抽取 一个地区
随机抽取 一个地级市
随机抽取 一个地级市
-29-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流调 郑青山 欧阳凤秀、杜十月、燕虹、施学忠、王凯娟、闫国立、邵明义 指导 工作 负责流调方案的设计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技术支持。 组 职责
-6-
一、组织安排
(二)项目实施计划
• 组织召开流行病学及统计学专家咨 2012.09-2012.10 询会议,完成《设计及执行方案》, 布置安排启动相关事宜。 • 征求国内部分肛肠学科知名专家、 统计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对 (草案)的修改意见。
-21-
三、调查方案
(二)研究目的
1、调查现阶段我国肛肠疾病(痔、肛瘘、肛裂 、脱肛、肛门湿疹)的患病率。 2、了解导致肛肠疾病(痔、肛瘘、肛裂、脱肛 、肛门湿疹)的相关危险因素。 3、为防治肛肠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积极的、 指导性的建议。
-22-
三、调查方案
(三)研究对象
我国18岁以上的城镇社区及农村居民中常住 人口(在当地居住≥6月)。
-2-
目 录
一 二 三 组织安排
调查流程
调查方案 资料收集、复核与上报 各省流调的后期工作
-3-
四 五
一、组织安排
-4-
一、组织安排——组织机构
总指挥 李俊德(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田振国(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 陈 平(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 宝(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苏光祥(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佃温(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 刘 平(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 王 奕(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 周妍君(湖北马应龙连锁医院投资公司执行总经理) 张燕生 傅传刚 崔 龙 丁泽民 邓正明 陆金根 李国栋 芮 冬 陈中杰 陆 琦 张东铭 张庆儒 赵宝明 贺向东 凌远志 曹吉勋 金 虎 丁义山 凌光烈 姜春英 李雨农 陈明潘 宋光瑞 周建华 王业皇 喻德洪 张东岳 曹永清 杨东生 杨向东 黄乃健 丁义江 何永恒 高 枫 柏连松 张树义
的每一项目进行自查和相互检查,有缺项或漏项及时补填;成
立质量控制小组,现场抽查5%。
-32-
四、现场资料的收集、复核与上报
-33-
四、现场资料的收集、复核与上报
该项工作按照如下流程完成:
资料收集、 复核与上报
1、现场资料 的收集和整理
2、现场资 料的复核
3、现场资料 的保存与上报
核对问卷 和检查单
50.00%
城市社区居民 农村居民 女性 男性
50.00%
城乡比例
男女比例
城市居民从该地级市各区中随机抽取; 农村居民从该地级市各县中随机抽取; 男女比例尽量均衡。
-30-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2、调查方法:入户调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
入户 调查
首先由调查员深入到被 抽取的社区或乡村住户 人家进行一对一的问答 ,并由调查员填写问卷 的1~6部分。
-26-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2)样本分配: 本次调查共在全国33个省、区和直辖市进行,按人
口比例分配进行分层抽样。
为避免各省份之间的人数差异太大,缺乏相互对比 性,拟对部分省份(抽样人数小于1000的省份)的抽样 人数通过当地的患病率重新测算或是补足1000人。
-27-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3)抽样流程: ● 3.1 整体上采取按地区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样本测算 总体。全国抽取样本地区,初步确定为8个地区,共33个省、 区、直辖市。各省、区、直辖市按 人口比例分配调查人数。
录入或重复录入,录入后进行逻辑检错,用SSPS19.0对数据进 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我国群众肛肠疾病的患病率、构成比及 与调查表上各种因素的相关性。 向社会发表我们的调查结果,并 提出我们的有关建议和指导。以达到 本次调研活动的预期目的和社会效益。
-18-
三、调查方案
-19-
三、调查方案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做好调查工作小
结,写出书面材
料,向国流调办 公室报告。
-36-
附件:
附件1:全国各省市最新人均或地区GDP排名 附件2:全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表 附件3:《全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 查表》填表说明 附件4:主要调查病种之诊断标准 附件5: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工 程 指 挥 部
副总指挥
指
挥
顾问指导组
工作职责
负责流调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级学会间的协调,地区流调任务 完成情况等事宜。
-5-
一、组织安排—组织机构
主 任 刘佃温(兼)周妍君(兼) 罗湛滨 张国胜 副主任 张建柏 张晓明 珂 伟 陈立平 石 荣 樊志敏 孔国强 张书信 刘世举 黄德铨 丁曙清 熊腊根 鲁明良 隋 楠 杨 伟 柳越冬 张虹玺 张铁辉 邹振培 赵 刚 屠世良 黄忠诚 宋太平 韩 平 马富明 于 洪 韩笑冰 鞠应东 毛宽荣 刘岩松
分析:复杂抽样分析。
-14-
二、调查流程
(四)拟定整理表
1、通过对肛肠疾病各种症状的问卷调查,并结合专科检查初步 确诊被调查者是否患有肛肠疾病,患有哪种肛肠疾病。通过数 据录入和计算机分析计算出我国群众肛肠疾病的总患病率。 2、痔、肛瘘、肛裂、脱肛、肛门湿疹各自的患病率。 3、痔、肛瘘、肛裂、脱肛、肛门湿疹在肛肠疾病中的构成比 4、痔、肛瘘、肛裂、脱肛、肛门湿疹在不同性别、不同职业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患 病率的异同。 -15-
在调查的同时宣传
健康知识,举行健 康知识讲座或义诊 ,倡导群众形成健 康的生活方式,彰 显本次调查活动的 社会效益。
-24-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以经济有效、保证调查结果精确度达到90%( 允许误差10%)、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及抽样的可行 性和科学性为原则,以人群为基础进行多中心横 断面研究。
-25-
集中 体检
对于疑似有肛肠疾病的被 访问者,在征得其同意后 ,由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 组织其到指定地点集中进 行体格检查,并由体检医 生填写体检结果。 -31-
三、调查方案
(五)抽样方案
3、质量控制
(1)样本确定后不轻易改变
(2)预调查完善调查表 (3)严格培训调查员 (4)体检仪器校准,诊断标准明确 (5)核查和抽查:问卷调查表填写完毕后,调查员应对调查表
-23-
三、调查方案
(四)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我国城镇社区 及农村居民肛肠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基本信息 生活和工作方式 饮食及生活习惯 心理情况 卫生服务需求状况 肛肠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 调查内容 备注
-37-
马应龙的配合工作
-38-
马应龙人员组成及执行分工
领 导 小 组 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苏光祥 周妍君 宋志奇、严常开、邹琳、汪丽红 孔国强、魏宏志、王春猛、李静、 周道年、王立、茅涛、李军霞、马 应龙驻省会办事处主任及区域经理
录入“流行病学抽 样调查问卷”信息
现场资 料的保存
现场资 料的上报
-34-
五、各省流调的后期工作
-35-
五、各省流调的后期工作
各省流调的现场调查工作完 成后,还要开展以下工作: (二) (一)
召开工作会议, 总结调查工作的 经验教训,研究 后期工作的处理 意见。 检查流调任 务完成的质 量。
(三)
准进行并准确填写
问卷完整性需达 到97%以上
-12-
二、调查流程
(二)问卷的核查
问卷调查表填写完毕后,
调查员应对调查表的每一项目再次
进行核查。
-13-
二、调查流程
(三)数据编码及计算机录入与分析 根据编码规则对数据进行编码,
用Epi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