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施耐庵作者简介
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
河北遵化人。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在当时为禁书,后被人改名为现在的《水浒传》。
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长片白话小说,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军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生平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施耐庵载亦颇多矛盾。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而弃官归里,闭门著述。
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
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
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
张据苏以后,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
后因张士诚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
施耐庵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
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
施耐庵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
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
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
三要素”: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俊杨令公之孙曾应试过武举,做过殿司制使官。
水浒传作者是谁

水浒传作者是谁
试题:
?
答案:
施耐庵
【相关阅读】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1296~1371),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汉族,施耐庵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出生于江苏兴化。
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
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
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
后因张士诚
1。
历史趣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介绍导语: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
祖籍福建泉州市,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
祖籍福建泉州市,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一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一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
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臣服于权贵,弃官回乡。
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
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
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
施与鲁、刘相别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
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
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
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生活常识分享。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终于葬送了起义事业。
作者介绍--施耐庵

施耐庵
简介
• 1992年,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大丰县政府拨 出专款施耐庵纪念馆,8月动工,建立1993年8 月落成。 • 施耐庵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曾隶属兴化)西郊花家垛岛上,传为施耐庵 当年著书之所。此处清流环抱,荻港萧萧,沙 鸟低翔,渔舟缓唱,芦苇茂密,有着浓郁的 《水浒》气息,游人到此,会疑心真的到了梁 山水泊蓼儿洼。人们从南面的水泊桥走上花家 垛,拐弯向东便是施耐庵纪念馆,它占地2815 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78平方米。
名字由来
• 施耐庵一边讲学一边写书。一天,他写到《水浒 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 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 徐麒问: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 藏呢?徐麒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 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说着他用 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想让他们懂得,读书, 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 我们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 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 思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 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 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施耐庵墓园
• 由施耐庵纪念馆向西十余里(今泰州兴化市新垛乡施家桥 村境内),为施耐庵墓园。墓前立一砖砌三门牌坊,正中 横梁上,悬有“耐庵公坊”四字石刻,墓在苍松翠柏间, 赵朴初手书“重修施耐庵墓记”的石碑立于墓前,邻近还 有一绿岛,一条小河环岛流过,人在高处俯视,却似狮子 (施子)盘绣球,因而俗称“风水宝地”。北京市社会科 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张惠仁有诗赞之曰: 隔岸白驹迷晓雾,盘球狮子沐晨阳。 耐庵泉下泰然卧,评说由人列有关施耐庵文物、史料,分为施耐庵家世、生平、著书轶闻和社会 影响四个部分,陈列有《施氏长门谱》,出土的施耐庵独生子《故处士施公 让墓志》和《施让地照》,曾孙《施廷佐墓志铭》等数以百计的文物和史料, 为人们解开了数百年悬案“施耐庵之谜”,有关施耐庵的各种文物史料,人 们还可看到许多不同版本的《水浒》。据不完全统计,自明嘉靖始,迄今 《水浒传》在国内的各种版本有53种。在国外流传也很广,朝鲜、印尼、泰 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匈牙利、捷克、罗 马尼亚等国都有《水浒传》的译本,美国的译本有《水浒传》《水浒传选集》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水浒传词汇》、《野猪林》等。日本的译本多达 20多种两边侧厅布置着臧克家、冯其庸等全国著名诗书画家赞颂施耐庵的各 种艺术作品。施耐庵及其作品《水浒传》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国有中国 水浒学会、浙江水浒学会、山东梁山水浒研究会、盐城市水浒学会、大丰市 施耐庵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专门研究施耐庵和《水浒》,召开研究会,出版刊 物。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播出后,观众数以亿计。正如日本汉学家盐 俗温称:“《水浒传》是惊天动地的快文,中国小说之冠冕,是雄飞世界文 坛的优秀古典小说”。伦敦大学卢庆滨博士且曾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大丰 白驹考察施耐庵。施耐庵不仅是中国的文学巨匠,也是世界文坛的名人; 《水浒传》不仅是祖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还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华。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水浒》是一部在人民群众上百年集体创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欢迎阅读。
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及要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及要点《景阳冈》是依据国内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收拾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
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
”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如何不来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来。
”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怎么样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如何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过往客人都了解,只吃三碗,就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这样。
我吃了三碗,怎么样不醉?”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店家赶出来叫道∶“客官哪儿去?”武松站住了问道∶“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施耐庵

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人物生平
”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施耐庵写完《水浒传》 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而《水浒传》如今还代代流传!”
轶事典故
名字由来 水浒故事
拳打恶霸 棒打无赖
名字由来
施耐庵一边讲学一边写书。一天,他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 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问:“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 贝一样珍藏呢?”徐麒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 敲木鱼。”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想让他们懂得,读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 志。”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我们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 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思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外人 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从掌握的史料看,施耐庵这个人还是有的,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记载。明朝建立之初, 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荐施耐庵做其幕僚,但施在多次请后仍不应征,据说张士诚还曾经亲 自登门拜访过他,见他正在书房撰写《江湖豪客传》一书,即《水浒传》也。后来张士诚兵败, 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到淮安,继续著述《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景阳冈文本解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景阳冈文本解读1.教材出处及编排意图《景阳冈》是一篇精读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作者为施耐庵,选作课文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选编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武松打虎的经典故事情节,感受武松英勇的形象,体会其豪放倔强、勇敢机敏的人物特点,尝试交流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同时,领略文章细节描写尤其是动作描写的出彩文笔,感受古典名著《水浒传》的魅力,进一步享受阅读名著的乐趣、2.教材背景及艺术特点《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
作品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好汉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展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斗争精神。
作品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水浒传》出场人物繁多,却个个形象鲜明。
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善于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并巧妙地把人物置身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其特殊情境下的行动和语言显示其形象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武松的嫉恶如仇、吴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忠勇仗义、李逵的率直忠诚、林冲的骁勇善战等)。
《景阳冈》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品质。
课文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个部分,有详有略,详写“喝酒”和“打虎”的场面,略写“上冈”“下冈”的情节。
因为“喝酒”和“打虎”的场面最能表现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人物特点,这样既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课文的细节描写是一大亮点,作者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
其中尤为出彩的是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前者的典型是“打虎”部分的场面描写,动词运用得非常准确和传神。
例如描写老虎进攻的三招“一扑”“一掀”“一剪”和武松的“三闪”,把老虎进攻的凶猛、武松躲闪的灵敏,传神地刻画了出来;武松主动攻击时的“轮、劈、揪、按、踢、提、打”等词,字字千钧,生动有力地写出了人虎相搏的惊险场面,突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景阳冈》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景阳冈》知识点梳理作者介绍:施耐庵(约1296-约1370)(1296年-1372年),名耳,字伯阳,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谱名彦端,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
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
书中人物介绍:武松山东清河县人。
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
他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因此远近闻名。
在反击官府围剿和攻城夺府的战斗中,他勇敢坚定,是梁山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我会写:冈:gāng(山冈、冈峦、景阳冈)饥:jī(饥饿、饥渴、饥寒交迫)碟:dié(碟子、碟片、碗碟)俺:ǎn(俺们、俺村、俺家)榜:bǎng(榜文、榜书、榜眼)杖:zhàng (拐杖、手杖、扶杖而行)申:shēn(申请、申时、申辩)兼:jiān(兼职、兼任、德才兼备)勿:wù(勿用、勿要、勿说)拖:tuō(拖车、拖着、拖延)悉:xī(熟悉、知悉、悉心)肋:lèi(肋骨、两肋、肋下)坠:zhuì(坠崖、坠落、坠马)膛:táng (胸膛、炉膛、开膛破肚)截:jié(两截、截断、截然不同)我会认:倚:yǐ(倚靠、倚门、倚马千言)箸:zhù(举箸、火箸、箸子)绰:chāo(绰起、绰刀)擒:qín(擒捉、擒贼、束手就擒)踉:liàng(踉跄)跄:qiàng(踉踉跄跄)呵:ā(呵呀)胯:kuà(胯下、胯骨、腰胯)霹:pī(霹雷、晴空霹雳)雳:lì(青天霹雳)咆:páo(咆哮)哮:xiào(哮喘)锤:chuí(铁锤、捶打、千锤百炼)泊:pō(湖泊、血泊、梁山泊)形近字:饥(饥饿)机(机会)恰(恰当)拾(拾起)府(政府)符(符合)榜(榜样)傍(傍晚)谋(计谋)煤(煤炭)喘(喘息)端(端正)多音字:绰:chuò(绰号)chāo(绰起)呵:hē(呵呵)ā(呵呀)挑:tiǎo(挑战)tiāo(挑选)泊:pō(湖泊)bó(停泊)近义词:咆哮——怒吼奇怪——古怪滋味——味道吓唬——恐吓诡计——阴谋耻笑——嘲笑酥软——松软恰好——正好踉踉跄跄——摇摇晃晃反义词:好心——恶意耻笑——赞扬敞开——关闭光滑——粗糙酥软——僵硬踉踉跄跄——稳稳当当理解词语:【筛酒】斟酒。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终于葬送了起义事业。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简介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明朝末年民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施耐庵,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施耐庵不仅创作了水浒传这部伟大的作品,还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施耐庵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原名施亚瞻,字耐庵。
他的祖籍是福建福清,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
施耐庵自幼聪慧好学,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
他年轻时喜欢读书,尤其酷爱古代文学作品。
他对于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创造水浒传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施耐庵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就非常有名。
他善于运用古代文学的修辞和写作技巧,以及生动的描述能力,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很强的感染力。
施耐庵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独特的洞察力,通过他的作品,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还可以领略到施耐庵丰富的人生智慧。
施耐庵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就是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以108位英雄豪杰为主角的小说,描绘了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等人与统治者之间的斗争。
小说中的英雄们个个英勇善战,而他们的命运却往往被时代所束缚。
施耐庵通过这些角色,揭示了封建社会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对人性的影响。
这部作品不仅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
水浒传的创作过程相当漫长和曲折。
施耐庵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而正是他的毅力和才华使得这部小说最终完成。
施耐庵在这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历史事件和古代文学作品的元素,使得水浒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施耐庵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
水浒传这部作品里蕴含着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他试图探索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施耐庵通过他的作品,呼唤着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成为了后人推崇的先知。
施耐庵的影响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也是非常深远的。
水浒传这部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是泰州海陵县或苏州吴县阊门(今江苏苏州),(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1296~1371),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汉族,江苏兴化白驹场人。
元末明初作家。
施耐庵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施耐庵避战乱在兴化隐居写《水浒》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
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
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施耐庵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
那里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 (兴化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指昭阳,即兴化)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
(当时民谣:“李生黄瓜,民皆无家”)顾逖见信后,马上给施耐庵回信,欢迎他来兴化避难。
信中也答诗一首: 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今兴化市新垛乡施家桥村境内),为施耐庵墓园。
墓前立一砖砌三门牌施耐庵墓园坊,正中横梁上,悬有“耐庵公坊”四字石刻,墓在苍松翠柏间,赵朴初手书“重修施耐庵墓记”的石碑立于墓前,邻近还有一绿岛,一条小河环岛流过,人在高处俯视,却似狮子(施子)盘绣球,因而俗称“风水宝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张惠仁有诗赞之曰:隔岸白驹迷晓雾,盘球狮子沐晨阳。
耐庵泉下泰然卧,评说由人论短长。
作者简介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姑苏(现苏州)人,

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怎么样呢?在 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 ”, ”。
自由读并思考:在两人相遇的过程 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印象?
林
武艺高强、机智勇敢、 冲: 镇定自若、谦虚有礼、 心胸广阔、善于思考、 善于观察 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骄傲蛮横
洪教头: 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同学们大声读第一段,说说你从中 了解到什么。 林冲遭受高太尉陷害,被开封府发配 沧洲。一天午后,来到了柴进庄上。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段。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 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 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 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 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 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 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 坐了。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 厚待一个犯人?”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 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 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 信呢?”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 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cāng diān
沧州
jiā
dìng lūn
沧 掂 枷 锭 抡
掂量 枷锁 一锭 抡起
jiě 解释 解决
jiè 押解 起解
hái
还有 还好
huán 归还 交还
bàng
yā
押运 押解
cǎi
piànzhòu昼夜 来自昼棒 押木棒 棒子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名耐庵。
泰州兴化人,原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招聘不该;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好,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该;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绘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豪杰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以后接受招安、四周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点的作品之一。
[1]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交口称赞,对中国以致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绘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述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露了起义的社会本源,满腔热忱地颂扬了起义英豪的抗争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详细揭露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由。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经过各个英豪被走投无路的不一样经历,描绘出他们由个体觉悟到走上小规模结合抗争,到发展为浩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铤而走险”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定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集体形象,深刻反应出北宋末年的政治情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颂扬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吊民伐罪的正义行为,必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走投无路以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师的声威,获得了一系列成功。
但因为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限制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终于断送了起义事业。
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白驹(今江苏白驹市)人,原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
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
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大明(南直隶)扬州府兴化白驹场施家桥(今江苏泰州兴化施家桥)人。
元末张士诚于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和大丰)起义,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朱元璋也是吴王,史称西吴,以区分二者),施耐庵效力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白驹。
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
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曾入仕钱塘(杭州)。
至此,施氏族谱出现了。
[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是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从明代以来,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
目前最受认可的说法是施耐庵作,在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水浒传》的作者冠名一直为施耐庵。
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
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现代新说:罗贯中化名“施耐庵”?2006年8月,在山东举行的“罗贯中与《三国》、《水浒》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500位专家又重新提出了“罗贯中说”。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简介,施耐庵的最终结局?

《⽔浒传》作者施耐庵简介,施耐庵的最终结局?⼈物档案本名:施耐庵别称:施彦端字:肇瑞号:⼦安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元末明初出⽣地:江苏⽩驹出⽣时间:公元1296年去世时间:公元1370年主要作品:《⽔浒传》主要成就:写成中国四⼤名著之⼀《⽔浒传》施耐庵画像施耐庵是元末明初著名⼩说家,写成了如今⼤家⽿熟能详,与《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并称为中国四⼤名著的《⽔浒传》。
施耐庵⽣于公元1296年,去世于公元1370年,为江苏兴化⼈,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安。
据留下的⼀些资料考证,施耐庵是孔⼦七⼗⼆⼦弟之⼀施之常后裔。
唐朝末年,施之常的后⼈在江苏定居。
施耐庵的⽗亲以操⾈为业,母亲为卞⽒。
施耐庵⾃幼聪明好学,才⽓过⼈,事亲⾄孝,为⼈仗义。
这些品德,对后来他所写《⽔浒传》的基调,具有⾮常重要的影响。
施耐庵虽然⽣在船⼈之家,但是他的⽗亲却⾮常的重视他的教育。
因此施耐庵⼗三岁的时候,就进⼊私塾上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
元延祐元年中秀才,泰定元年中举⼈。
⾄顺⼆年,施耐庵三⼗六岁的时候与刘伯温同登进⼠。
施耐庵虽然是以著书传世,但是他既然参加了科举考试,那么⾃然也是希望进⼊仕途的。
进⼠及第之后,施耐庵曾经任浙江钱塘县尹。
为官三载,因为看不惯官场⿊暗,于是直接辞官回家。
回到家中的施耐庵,开始专注著述。
他与罗贯中⼀起研究《三国演义》和《三遂平妖传》的创作,同时开始收集整理《⽔浒传》中⼀百零⼋将的故事。
⽔浒⼈物画像张⼠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据史料记载,⼀直到张⼠诚占据苏州以后,施耐庵还在张⼠诚的幕下为幕僚,帮他参谋。
但是后来却隐居,避世不出。
明朝在建⽴之初,朱元璋曾经多次下旨诏他如朝为官,据说张⼠诚还亲⾃前去请他出⼭,最后都被施耐庵婉拒了。
张⼠诚战败之后,施耐庵浪迹天涯漫游⼭东、河南等地,曾与⼭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初为其塾师。
后来便回到旧居,开始专⼼创作《⽔浒传》。
《⽔浒传》这部⼩说,讲的就是农民起义运动的故事。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

《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水浒》是一部在人民群众上百年集体创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欢迎阅读。
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耐庵作者简介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嘉靖间出版郭勋家刻的《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无涯刊《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
”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
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
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
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