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电子演示文稿 第12章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合集下载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机械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汽车机械基础概述1.1汽车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1.2汽车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组成1.3汽车机械基础的发展趋势第二课:汽车发动机2.1汽车发动机的概述2.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性能指标2.4发动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三课:汽车传动装置3.1汽车传动装置的概述3.2汽车传动系统的常见形式和主要部件3.3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3.4汽车传动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四课:汽车转向系统4.1汽车转向系统的概述4.2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4.3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4.4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五课:汽车悬挂系统5.1汽车悬挂系统的概述5.2汽车悬挂系统的分类和主要部件5.3汽车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5.4汽车悬挂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

2.学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或案例,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与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

2.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训练。

教学评估:1.学生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实际操作的成果,并评估其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讨论和报告:要求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撰写讨论报告,评估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安排:第一课:汽车机械基础概述教学内容:1.1-1.3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情景模拟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评估:学生作业第二课:汽车发动机教学内容:2.1-2.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教学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第三课:汽车传动装置教学内容:3.1-3.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小组合作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和报告第四课:汽车转向系统教学内容:4.1-4.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教学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第五课:汽车悬挂系统教学内容:5.1-5.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情景模拟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起重机液压系统ppt资料讲解

起重机液压系统ppt资料讲解
变幅缸的有杆腔面积和无杆腔有效面积是不相等的,所以对于定 量泵供油系统,起重臂由最大幅度变至最小幅度(仰角由小到大)的时 间,要大于由小幅度变至最大幅度(仰角由大到小)的时间。
对于大吨位的流动式起重机,因单个变幅液压缸的推力往往不能 满足要求,而采用并列的双变幅缸形式。图4a是一双缸变幅机构液压 原理图。两个变幅缸的同步是靠起重臂的扭转约束来实现的。在有些 条件下,单一平衡阀的通径并不能满足双液压缸的大流量要求,这时 可采用两平衡阀并联的方式来实现大的通过能力(图4b)。但必须注意, 按图中回路的接法,当两个平衡阀性能有差异时(一般不可避免),将 导致两个变幅缸不同步而使起重臂受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可采用图4c所示的处理方法,即将两变幅缸无杆腔连通。
平衡阀中的顺序阀的作用,是当下降时在马达的排油口产生足够 的节流阻力,以平衡起升载荷对马达的作用,从而限制机构的下降速 度。顺序阀所产生阻力的大小,取决于下降分支液压油的压力。压力 越大,阀的开度越大,阻力越小。因此,可通过控制手动换阀的开度 来改变机构下降分支的压力,从而实现对载荷下降速度的控制。
3 液压缸变幅机构传动回路 图3 变幅机构液压原理图

3 液压缸变幅机构传动回路
平衡阀远控口的压力Pa,是由通过换向阀进人回路的流量决定的, 这一压力直接决定了平衡阀的开度。当变幅液压缸作用的推力不变时, 平衡阀的开度也就决定了通过平衡阀流量的大小,以及变幅液压缸的 回缩速度。因此,不论变幅缸受的压力有多大,只要适当控制进入回 路的流量,就可以完全控制变幅液压缸的回缩速度。所以平衡阀也称 限速阀。
图1 汽车起重机液压传动示意图 1.内燃机 2.分动箱 3.传动轴 4.液压泵 5.中心回转接头 6.控制 阀 7.制动器油缸 8.离合器油缸 9.蓄能器 10.起升油马达 11.伸缩臂 油缸 12.变幅油缸 13.分流阀 14.回转油马达 15.垂直支腿油缸 16. 水平支腿油缸 17.过滤器 18.油箱

汽车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设计

汽车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设计

汽车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设计引言汽车起重机是一种能够进行货物起升、搬运的重型机械设备。

为了确保其安全运行和稳定性,起重机上配备了支腿系统,用于支撑整个机身,使机身保持平衡和稳定。

支腿液压系统是起重机支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介绍汽车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采用液体的流动来传递信号和能量,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油箱等组成。

在汽车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中,液压泵通过驱动液压油流动,产生压力,将能量传递给液压缸,从而实现支腿的伸缩和支撑。

液压系统设计要点1.液压泵选择为了满足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的工作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液压泵。

液压泵的选择应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流量和工作压力来确定。

工作流量与液压缸的活塞面积和速度相关,工作压力与液压系统的负荷和阻力相关。

2.液压缸设计液压缸是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驱动支腿的伸缩和支撑。

液压缸的设计应考虑到起重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

液压缸的活塞直径和行程决定了液压缸的工作力和位移,需要根据起重机的负荷和高度来选择合适的液压缸。

3.液压阀选择液压阀是液压系统中的控制元件,主要用于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实现液压缸的伸缩和支撑等功能。

液压阀的选择应根据液压系统的需求来确定,常见的液压阀有溢流阀、比例阀和换向阀等。

4.液压油选用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的工作介质,负责传递能量和冷却液压系统。

液压油的选用应考虑到起重机的工作环境和温度,一般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和粘温性的液压油。

5.液压系统的安全措施为了确保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在设计中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液压系统中加装过载保护装置,当超负荷时能够自动停止液压泵的运行,避免对起重机和人员的伤害。

此外,还需要在液压系统中设置液压缸行程限位开关,防止液压缸过度伸缩或缩回,影响起重机的工作效果和安全性。

总结汽车起重机支腿液压系统是重要的功能性系统,能够实现起重机的支撑和平衡。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参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情况,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3 教学内容1. 汽车的概念与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3. 汽车的主要参数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的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结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2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3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结构组成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组成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3.3 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4.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4.3 教学内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章节一:汽车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分类。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汽车的发明与发展、汽车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发动机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汽车传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传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汽车制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制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汽车电气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电气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六:汽车悬挂系统教学目标:理解汽车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以及常见类型。

教学内容: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弹簧和减震器的类型、悬挂系统的调整和维护。

教学方法:结合实物展示、模拟图解和实际操作演示进行教学。

章节七:汽车轮胎与车轮教学目标:掌握轮胎的结构、功能和磨损规律,了解车轮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轮胎的结构、功能、磨损规律、车轮的构造和轮胎的更换与维护。

教学方法:利用轮胎模型、视频和实操演练进行教学。

章节八:汽车冷却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冷却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常见冷却液的性质。

教学内容:冷却系统的作用、主要组成部分(如水泵、散热器、冷却液)、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视频和冷却系统模型进行教学。

章节九:汽车燃油系统教学目标:认识汽车燃油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是指根据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和要求,设计出满足其运行需求的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是一种通过液体传递压力和控制动作的力传递系统,常用于重型机械设备中。

以下是一种1200字以上的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方案:1.系统结构设计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冷却系统、液压动力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

液压冷却系统用于降低液压油温度,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液压动力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和阀门组件等组成,提供液压能量以实现起重机的动作;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液压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起重机的精确操作。

2.液压冷却系统设计液压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通过水冷却器降低液压油温度,确保液压系统的稳定工作。

水冷却系统设计应考虑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选定适合起重机需求的水冷却器。

同时,还应设置液压油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液压油和冷却水的温度,并通过控制系统对冷却水流量和泵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3.液压动力系统设计液压动力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和阀门组件等组成。

液压泵通过驱动发动机输出液压能量,提供动力给液压缸实现起重机的运行。

液压泵选型时考虑起重机的额定载荷、工作速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用流量和压力适合的液压泵。

液压缸根据起重机的使用要求和结构设计,选用适当尺寸和压力等级的液压缸。

液压阀门组件包括方向阀、流量阀和压力阀等,通过控制液压动力的通断、流量和压力,实现起重机的精确控制。

4.液压控制系统设计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液压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起重机的精确操作。

液压控制系统应包括液压控制阀、传感器和控制器等。

液压控制阀根据起重机的动作要求和功能设计,选用相应数量和类型的液压控制阀,如二位四通阀、比例阀和伺服阀等。

传感器主要包括液压油压力传感器和液压油位传感器,通过监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和油位等参数,实时反馈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通过控制液压阀来实现起重机的精确操作,包括起重、下降、伸缩等动作。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崔振民主编)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熟悉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了解一定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

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静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如力、刚体、平衡、约束、约束反作用力等)以及基本性质。

2.掌握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了解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规律,为构件选材、确定形状及尺寸提供有关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计算方法。

4.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应用。

5.掌握机械传动常见形式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掌握轴系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

7.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知识,了解液力传动的基本知识。

8.掌握典型液压元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图形符号及应用特点。

9.掌握液压典型回路的构成及简单液压系统的分析方法。

10.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特点。

11.了解液压传动技术在汽车和维修机具中的应用。

三、课时分配表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第一篇工程力学静力学基础教学要求1.明确力、平衡、刚体等概念。

2.掌握力的基本性质。

3.熟知常见约束的类型、特性及约束反力方向。

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绘出一些简单的物体受力分析图。

教学内容一:静力学基本概念1.力的概念2.平衡的概念3.刚体的概念二:静力学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公理1)2.二力平衡公理(公理2)3.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3)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4)三:约束与约束反作用力1.约束的概念2.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与确定约束力的方法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物体受力图的概念2.画受力图的步骤3.画受力图的注意事项平面力系及平衡教学要求1.了解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明确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偶的基本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汽车金属材料
1.汽车用钢
(1)碳钢的分类
(2)普通碳素合金钢在汽车中的应用
(3)优质碳素结构钢在汽车上的应用
(4)碳素铸钢在汽车中的应用
(5)合金钢
2.汽车用铸铁
(1)铸铁的分类及性能
(2)典型汽车铸铁零件选材
3.铝合金、镁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
(2)减压回路
(3)增压回路
(4)卸荷回路
2.速度控制回路
(1)调速回路
(2)同步回路
3.方向控制回路
4.液压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ABS 工作过程)
(1)常规制动
(2)保压过程
(3)降压过程
(4)增压过程
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液压传动的组成、特点和常用液压元件以及液压基本回路。
思考练习
见《汽车机械基础》141页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液压传动认识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2.液压系统的表示方法与组成
3.液压传动的特点
(1)优点
(2)缺点
二、液压传动元件
1.液压传动系统的常用液压元件
(1)液压泵
(2)液压马达
(3)液压缸
(4)液压控制阀
三、液压基本回路
1.压力控制回路
(1)调压回路
(2)摩擦轮传动的类型
(3)摩擦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4)摩擦轮传动的打滑
(5)摩擦轮传动在汽车中的典型应用
2.螺旋传动
(1)螺旋传动的种类和特点
(2)螺旋传动在汽车中的典型应用
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带传动的组成,链传动结构特点,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类型和特点,简单的轮系概念以及摩擦轮传动和螺旋传动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吊臂变幅
进 油 路 : 泵 1→ 精 滤 油 器 2→ 换 向 阀 23 右 位 → 中 心 回 转 接 头 22→换向阀26中位→换向阀27左位→平衡阀16→变幅液压缸15大 腔。
回油路:液压缸15小腔→换向阀27的左位→换向阀28、29中 位→中心回转接头22→油箱。
此时,变幅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使吊臂的倾角增大,实现增幅, 当到位后,换向阀27回中位,变幅缸闭锁。当换向阀27处于右位
2.吊臂伸缩
吊臂伸进油路:泵1→精滤油器2→换向阀23右位→换向阀 26左位→平衡阀12中单向阀→液压缸14下腔。
回油路:液压缸14下腔→换向阀26左位→换向阀27、28、 29→中心回转接头22→油箱。此时吊臂伸出。当换向阀26置右 位,吊臂缩回。
3.吊重回转
油 路 : 泵 1→ 精 滤 油 器 2→ 换 向 阀 23 右 位 → 中 心 回 转 接 头 22→换向阀26中位→换向阀27中位→换向阀28左位→液压马 达17→换向阀28左位→换向阀29中位→转换接头22→油箱。
第十二章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
第十二章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 第一节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一、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的作用 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第二节 汽车及保修机具液压系统
一、自卸车液压系统 二、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三、汽车制动液压系统 四、QF02B 型液压双柱汽车举升机
第十二章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
(二)动力转向的液压系统
图12 -4为常见的汽车动力转向液压助力器的工作原理示意 图,它主要由液压缸和控制滑阀两部分组成。油缸2的缸筒是可 动的,与活塞1相连的活塞杆铰接在汽车机架上不动。液压缸缸 体2与控制滑阀阀体做成一体,通过摆杆4与转向机构连接,阀 体上的四条槽p、p0、p1、p2分别与油泵、油箱、油缸左右腔室 连通。当阀芯3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因液压缸左、右腔油液被 封闭,阀体2与活塞1相对不动,汽车保持直线行驶。滑阀阀芯3 的这一对应位置通常称为平衡位置。转向时转动方向盘,摆杆4 推动阀芯3,如向左,则油缸左腔进油,右腔回油,缸体2与阀 体一齐向左移动,通过转向机构使车轮偏转,直至阀体2赶上阀 芯3,重新处于平衡位置为止。从而保持车轮偏转角度不变。不 断地转动方向盘,轮子便能不断地跟着偏转,使车转向。
4.下降 此时滑阀处于左三位。 进油路:滤油器2→泵1→换向阀6左三位→液压缸7上腔 回油路:液压缸7下腔→换向阀6左三位→粗滤器2→油箱 液压缸7下降。当车箱降至原位时将滑阀移至最右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系统油路中包含有以下几个基本回路, 即换向阀6控制的换向回路;滑阀右位和左二位控制的卸荷回 路;限压阀5控制限压回路;两油缸组成的同步工作回路。
为了使液压设备实现特定的运动循环或工作,将实现各种不同运动的 执行元件及其液压回路拼集、汇合起来,用液压泵组集中供油,形成一 个网络,就构成了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简称为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图是用图形符号(或半结构图)表示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 作用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的工程语言。它表明了各执行元件所实现的运动 循环及循环的控制方式等,从而表明了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设计中 选用元件的主要依据,是液压设备在安装调试、使用维修中不可缺少的 技术文件。
如 图 12-2 所 示,动力元件1为 ZBD-40型轴向柱 塞泵。
执行元件是两 对支腿液压缸8、 9,一对稳定器液 压缸5,吊臂液压 缸 14 , 一 对 变 幅 液 压 缸 15 , 回 转 马 达 17 , 起 升 马 达 18 , 一 对 制 动 器液压缸19。
控制调节元件 有方向阀和压力 控制阀。
第二节 汽车及保修机具液压系统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更高,这 就对汽车的结构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许多传统的设计已 不能满足要求。如高速或重载汽车转向问题,重载汽车的减 振问题等等。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和逐渐应用到汽车领域, 原来许多传统难以解决的问题,已得到较好的解决,正在使 汽车的结构发生着变化,显示出液压技术在汽车应用领域的 广阔前景。另外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提高,维修机具已 逐渐向液压、电子控制方向发展,因此对于汽车维修来说, 液压技术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一、自卸车液压系统
(一)概述
自卸车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该车的卸料是靠液压 缸驱动汽车的货箱倾翻,实现卸料的。汽车翻斗倾斜方式有 后倾式与侧倾式两种。
图12-3e为QD351型自卸车液压系统原理图。该系统的 动力性装置为齿轮泵1(额定工作压力为10MPa,最大工作 压力为13Mpa);由四位四通手动阀6来控制油路的变化, 使油缸完成空位、举升、中停、下降等四个动作;系统压力 由限压阀5调定。
此油路可实现液压马达一个方向的回转;当换向阀28置右 位,回转换向;当换向阀置中位,回转马达闭锁。
4.吊重的升降 吊重升降回路执行元件为起升马达18与一对制动器液压缸19, 由换向阀29控制。要求上闸迅速,松闸缓慢,由单向节流阀21实 现。
吊重起升进油路:泵1→精滤器2→换向阀23右位→换向阀 26→换向阀27→换向阀28换进向阀阀 21阻29尼左孔位 制液动压液马压达1缸81, 使9下液腔压, 制马动达器正松转开, 重物起升
为了使驾驶员在操纵转向盘时感到路面的好坏,在控制 滑阀两端增加两个油腔,油腔分别和液压缸前后腔相通,这 时,移动控制阀阀芯时所需的力和液压缸两腔的压力差 (p1-p2)成正比,此时驾驶员转向盘时就会感觉到转向阻 力的大小。
1.后支腿放下回路 进油路:泵1→滤油器2→换向阀23左位→换向阀24→换
向阀25左位→
稳定器液压缸5的大腔, 锁住板簧 液压锁6、7 后支腿液压缸8大腔,
后支腿放下.
回油路:
稳定器液压缸5的小腔 后支腿液压缸8的小腔

换向阀25的左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油箱
后支腿放下后,阀24应回到中间位置,达到油路闭锁。
地面不平整时分别单独操纵24、25,使前后支腿分别单独 动作,可将车身调平。
(二)吊臂的变幅、伸缩、吊重的升降、回转
系统中第二组多路阀(23、26、27、28、29),用来控制伸 缩臂液压缸、变幅液压缸、回转和起升液压马达的动作。当这些 机构都不工作即当Ⅱ组多路阀中所有换向阀都在中位时,泵输出 的油液经Ⅱ组多路阀后又流回油箱,使泵卸荷。由于采用串联系 统,在轻载作业时,起升回转可进行复合动作。
吊重升降、吊臂变幅和伸缩机构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为防 止重力载荷作用下自由下降,在以上回路中分别设置了平衡阀 20、12、16,以保持吊重降低、吊臂倾角减小和吊臂平稳缩回。 同时,平衡阀又能起到液压锁的作用,单向锁紧液压马达与液 压缸,将重物与吊臂可靠地支持。
该机各机构的速度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转速,以 改变液压泵的输出流量来实现的。另外,也可以利用换向阀进 行节流调速。
1.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构成 整个装置由油泵、动力缸、操纵阀等组成。驾驶员通过方向 盘和转向传动副一方面控制加力装置的操纵阀,以使油泵供来的 高压油流入动力缸中的活塞的两腔,在油压力的作用下活塞和动 力缸产生相对运动,于是便帮助转向传动副带动转向传动机构, 使转向轮产生向左或向右的偏转。 2.对动力转向的要求 (1)安全可靠,在行驶或原地转向时应有足够的助力作用。 当转向泵失效时,应具备强行用手操纵汽车转向的可能。 (2)保证转向灵敏,滞后时间要短。 (3)随着车速和路面上的阻力应给驾驶员适当的手感并能成 比例地反应到转向盘上。 (4)应能自动回正能力和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1.方向阀
包括Ⅰ组三 联多路阀和Ⅱ组 四联多路阀。Ⅰ 组三联多路阀中 的 阀 23 控 制 油 液分别供给Ⅰ、 Ⅱ多路阀组,阀 24 、 25 控 制 支 腿液压缸及稳定 器液压缸;Ⅱ组 四联多路阀控制 吊臂变幅、伸缩 液压缸和回转、 起升马达;液压 锁6、7用以锁 紧前后支腿液压 缸。
2.压力控制阀
第一节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在汽车底盘上装设起重设备以 完成吊装任务的汽车称为汽车式起 重机。汽车起重机要求液压系统实 现车身液压支承、调平、稳定、吊 臂变幅伸缩,升降重物及回转等作 业。
图12-1所示为QY-8型汽车起重 机外形图。该起重机最大起重为8吨, 该机除行走装置外,均采用液压传 动。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工作可靠。
任何一个液压传动系统,不管其功能多么复杂,但仔细分析便可看出 都是由若干个功能不同的基本回路组成的。分析和阅读较复杂的液压系 统图,一般可参考下述步骤。
⑴了解机械的功用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⑵初步分析液压系统图,并按执行元件数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 ⑶按执行元件的工作循环,写出每个执行元件每步动作的进、回油路 线,分析系统工作原理; ⑷系统和元件综合分析。
2.前支腿放下油路
进油路:泵1→精滤油器2→阀23左位→阀24左位→液压锁 6'、7'→前支腿液压缸9大腔,前支腿放下。
回油路:液压缸9的小腔→液压锁6'、7'→阀24左腔→ 阀25→油箱。
前支腿放下到位后,阀24回到中间位置,达到油路闭锁的 目的。
此时,前、后支腿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支腿支承车身。同 时稳定器液压缸活塞伸出,推动挡块将车体与后桥刚性连接起 来稳定车身。
(一)车身支承、调平和稳定
起重机在工作时,是用两对液压缸8、9将整车底盘支承起来。 为了保证起重机稳定,要求放支腿时先放后支腿,收支腿时迟收 后支腿,这样的收放顺序由司机控制;同时,安装了稳定器液压 缸5使车体与悬挂在其上的后桥刚性连接,以确保用支腿将车体撑 起时后轮胎能够离地。在支腿液压缸上装有液压锁,以防止起重 机作业时活塞杆因滑阀泄漏而自动缩回。同时,液压锁直接安装 在支腿液压缸上,以避免油管破裂时可能造成的重大事故。
吊重下降进油路:泵1→精滤器2→换向阀23右位→换向阀26→ 换向阀27→换向阀28→换向阀29置右位,液压马达18反转,重物 下降。
回油路:液压马达18→阀29左位→中心回转接头22→油箱。
由于四联手动换向阀26、27、28、29组成串联油路,故可 操纵伸缩液压缸14、变幅液压缸15、回转液压马达17、起升液 压马达18同时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