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合集下载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因素分析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因素分析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因素分析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因素分析影响二氧化氯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两方面,即环境条件和二氧化氯本身消毒条件。

环境条件包括PH值、水温、悬浮物含量等,二氧化氯本身消毒条件包括二氧化氯投加量、消毒接触时间等。

1、PH值环境体系PH值对二氧化氯灭活微生物效果的影响机理较为简单,目前也尚未明白。

有观点认为,体系PH值可能通过转变二氧化氯对其他物质反映速度而间接影响其灭活微生物的效果。

虽然体系PH值对二氧化氯灭活微生物效果的影响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但相对液氯而言,在PH值为6~8.5范围内,一般二氧化氯对病毒和孢子等多数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受体系PH值的影响较小。

对于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而言,有报道称PH值愈低,其活化率越高,灭活力量愈强。

早期的讨论结果还表明,在PH值为6.0~10.0范围内,二氧化氯对多数细菌的灭活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但人们发觉二氧化氯对埃希氏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随PH值的上升而提高。

也有讨论表明,PH值也同样影响二氧化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

关于隐孢子虫的灭活试验结果表明,就二氧化氯对卵囊的灭活速度而言,PH=8.0时的速度快于PH=6.0时的将近两倍。

另外一项讨论结果也表明,对于贾第虫的二氧化氯灭活,PH值的影响规律与隐孢子虫类似。

2、温度与液氯消毒类似,温度越高,二氧化氯的杀菌效力越大。

一般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效率随体系温度的上升而提高。

一个实例证明,在体系PH值为7.0的状况下,当体系温度从5摄氏度增加到30摄氏度时,达到Naegleria gruberi孢子2log灭活所需的二氧化氯CT值从15.5mg.min/l降低到3.8mg.min/l。

在同等条件下,当体系温度从20摄氏度降低到10摄氏度时,二氧化氯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效率降低了40%,这也与二氧化氯灭活贾第虫和病毒的结果类似。

3、悬浮物悬浮物被认为是影响二氧化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悬浮物能阻碍二氧化氯直接与细菌等微生物相接触,从而不利于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终极解答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终极解答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终极解答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自从上世纪开始,二氧化氯就被广泛的运用在水处理行业中。

但是还有许多人不了解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和影响因素,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一次解决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目前,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穿透力和吸附力,能够穿过细胞壁到达细胞体内,直接将细胞内的含硫基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氧化,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另外,二氧化氯可快速地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因此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牙袍、病毒、藻类、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因此,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在于它的强氧化性。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
影响二氧化氯杀菌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水温、pH值、污水水质及杀菌消毒剂与水的混合接触方式、微生物的类型等。

温度越高,同样杀菌消毒剂投加量情况下消毒效果会更好些。

而废水水质越复杂对杀菌消毒效果影响越大,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时,杀菌消毒效果大大下降。

同时,不同杀菌消毒剂的效果受到微生物类型、性质、状态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二氧化氯消毒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还有更多问题的可以给我留言哦。

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及其副产物影响因素的控制研究

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及其副产物影响因素的控制研究

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及其副产物影响因素的控制研究吴永兵;杜小燕;王昕蔚;刘昭明;徐翊恒【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8(044)011【摘要】以重庆市北碚区其中1家水厂滤后水为实验对象,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在保证消毒效果的情况下,测定不同二氧化氯投加浓度、不同消毒时间,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中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结果表明,枯水期耗氧量3.5mg/L,使用减去空白值的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投加浓度2.0mg/L,消毒时间4~8 h ;丰水期耗氧量3.2mg/L,使用未减去空白值的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投加浓度0.5mg/L,消毒时间1~12h,能达到消毒效果,剩余二氧化氯浓度符合国标,亚氯酸盐浓度、氯酸盐浓度在国标范围内生成最少.但由于影响二氧化氯溶液浓度的因素较多,为保证居民饮水安全,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水质情况,可适当调整二氧化氯投加浓度±0.5mg/L以内.【总页数】3页(P150-152)【作者】吴永兵;杜小燕;王昕蔚;刘昭明;徐翊恒【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700;重庆市北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700;重庆市北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700;重庆市北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700;重庆市北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4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5【相关文献】1.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J], 何文杰;张甜甜;李荣光;吴维;孟宪献2.微污染水源水预臭氧和预二氧化氯联用及预氧化副产物控制研究 [J], 王宇岸;易娟;卢小艳;颜欣;宋庆;孙岳锋3.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臭氧和二氧化氯对桶装水中污染物铜绿假单胞菌的消毒效果及副产物的研究 [J], 陆俊波;吴珍珍;姚军;余水红;冯莉4.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臭氧和二氧化氯对桶装水中污染物铜绿假单胞菌的消毒效果及副产物的研究 [J], 陆俊波;吴珍珍;姚军;余水红;冯莉5.二氧化氯水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何涛;鄂学礼;王红伟;张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氧化氯消毒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二氧化氯消毒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二氧化氯消毒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游泳池、食品加工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消毒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氧化氯残留问题
二氧化氯消毒后会在水中残留一定量的二氧化氯,如果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二氧化氯残留量的大小与消毒剂的浓度、接触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超标使用。

二、二氧化氯对水质的影响
二氧化氯消毒会使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三卤甲烷、四卤甲烷等。

这些物质不仅会影响水的口感和气味,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在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三、二氧化氯的安全问题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二氧化氯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同时,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眼睛等部位,避免接触二氧化氯造成伤害。

四、二氧化氯的稳定性问题
二氧化氯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光、热、湿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

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二氧化氯的稳定性,避免因分解而影响消毒效果。

总之,二氧化氯消毒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上问题,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同时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影响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效果的因素与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

影响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效果的因素与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

影响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效果的因素与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影响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效果的因素与工作原理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总体结构由供料系统、反应系统、掌控系统和安全系统构成:发生器外壳为PVC材料。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1、水温:与液氯消毒相像,温度越高,二氧化氯的杀菌效力越大。

在同等条件下,当体系温度从20℃降到10℃时,二氧化氯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效率降低了4%。

温度低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本领较差,大约5℃时要比20℃时多消毒剂31%~35%。

2、pH值:适应范围宽。

ClO2分解是pH和OH—浓度的函数:当pH值>9时2 ClO2 2 OH—= ClO2—ClO3— H2O (岐化反应)3、悬浮物:悬浮物能阻拦二氧化氯直接与细菌等微生物的接触,从而不利于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

4、二氧化氯投加量与接触时间: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随其投加量的增高而提高,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总体灭活效果取决于残余消毒剂浓度与接触时间的乘积,因此延长接触时间也有助于提高消毒剂的灭菌效果,但出水余量不可过高,否则易产生异味和提高色度。

5、光对二氧化氯的影响:二氧化氯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极易分解,以稳定性液体二氧化氯的衰减为例,在二氧化氯初始浓度为1mg/l,衰减时间为20分钟,阳光直射、室内有光、室内无光下的二氧化氯残余率分别为12.12%(实测值)88.55%(实测值)99.85%(计算值)。

工作原理:化学方程式:NaClO3+2HC1=NaC1+C1O2+1/2C12+H2O;5NaC1O2+4HC1=4C1O2+5NaC1+2H2O原材料供应系统内的氯酸钠水溶液和盐酸(浓度30—31%)在计量调整系统、电控系统的作用下被定量输送到发应罐内,在确定温度下经过负压曝气发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Cl2的气液混合物,经吸取系统吸取制成确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混合消毒液,投加到待处理的水中或需要消毒的物体,完成二氧化氯和Cl2的协同消毒、氧化等作用。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及消毒效果观察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及消毒效果观察

维普资讯
二 氧 化 氯 消 毒 剂 杀 菌及 消 毒 效 果 观 察— — 陈 卫 团 等
微 生 物效 果 和 现 场 杀菌 效 果 进 行 观 察
1 材 料 和 方 法
11 试 验 器 材 .
用 毛 刷 去 除 腐 蚀 产 物 .用 粗 滤 纸 吸 干水 分 .置 于 垫有 滤纸 的
330 7 29 9 0 30 1 3 334 3 16 6 5 3 91 9 21 9 4 5 3 1 2 8 08 1
6 .4 9 1 8 .3 99 93 2 -7 9 3 0. 1 94 2 .6 95 7 .4 8 .6 24 8 .8 55 8 .8 76
<0 0 .1 <001 . <001 . <0 0 .1 < . 0 01 < . 0 01
紫 外 线 强 度
压 力 灭 菌 器
合 计
6 . %上 升 到 2 0 11 7 0 6年 的 7 . % .但 仍 处 于较 低 水 平 . 原 因 70 4 可能 与空气易受外界环 境的影响 、紫外线灯 的安装 不合 理 、
5 .8 67 6 .3 70 94 .4 4 .3 80 4 .5 07 1 .0 87 1 50 6 .0 1 _7 43 41 . 2 25
<001 . <001 .
物 体 表 面
手 表 面
消 毒 剂 灭 菌 物 品 医疗 器 械
<001 .
环节 、薄 弱 指 标 ,特 别 是 乡级 医疗 机 构 的消 毒 质 量 管 理有 待
进 一 步 加 强 有 关 部 门应 进 一 步 加 大 消 毒 质 量 与 医 院感 染 的
功 率 达 不 到 1 m,l . W/ 5 2、消 毒 效 果 的 保 持 有 难 度 等 因 素 有 关 . 力 灭 菌 器 的检 测 合格 率 3年 来 波 动 较 大 .这 与快 速 压 .压 力 灭 菌 器 的使 用 增 多 有 关 .快 速 压 力 灭 菌 器 的合 格 率 比较 低 。 市 、县 级 医 疗 机 构 的消 毒 质 量 远 高 于 乡 级 医疗 机 构 主 要 原 因 在 于 市 、县 级 医疗 机 构对 消 毒 工 作 比较 重 视 . 大 都 成 立 了 感 染 管 理 科 .有 专 职 人 员 负 责 消 毒 质 量 管 理 工 作 .且 消 毒 设 施 齐 全 、先 进 。而 有 些 乡级 医疗 机 构 领 导 对 消 毒工 作 的 重 要 性 认 识 不 足 .消 毒 设 施 落后 .医 护 人 员 消 毒 专 业 知 识 不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刘秀岩陈西平丁培孙宗科【关键词】二氧化氯【摘要】目的为了解pH值、有机物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及稳定性等实验观察。

方法二氧化氯消毒剂经54℃温箱存放14d,采用丙二酸-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含量与存放前比较。

通过调节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的pH和在菌悬液中加入小牛血清,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结果经54℃温箱存放14d,pH值11.02~1.40,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为4.20%~23.63%不等。

25mg/L二氧化氯,作用5min,pH值为11.0~2.0时,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65.78%~10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74.85%~100.00%。

1000mg/L二氧化氯,作用10min,pH值为11.0~2.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36.85%~100.00%。

芽孢悬液中含25%和50%小牛血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效果有影响。

结论二氧化氯消毒剂pH值低于5.0时,稳定性较差。

杀菌能力随溶液pH值升高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稳定性 pH 有机物【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know the germicidal efficacy of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under the inˉfluence of pH and organic substance,their germicidal efficacy and stability were observed in laboratory.Methods The stability of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was observed after storing at54℃for14days.Germicidal test was made by adjusting pH.Results The descending rate of chlorine dioxide content ranged from4.20%to23.63%,and pH ranged from11.02to1.40after storing at54℃for14days.From pH11.0to2.0,the killing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exposed to the solution containing chlorine dioxide25mg/L for5min were65.78%to100.00%,and74.85%to100.00%.The killing rate of Spores of B.subtilis var.niger exposed to the solution contenting chlorine dioxide1000mg/L for10min was from36.85%to100.00%.Presence contenting25%and50%calf serum in the spore suspension had influence on its germicidal efficacy.Conclusion The stability of chloˉ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of pH.However,its germicidal efficac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f pH and organic substance. Key words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germicidal efficacy influenceable factor stability pH organic substance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国内对二氧化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二氧化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不同方法检测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比较

不同方法检测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比较

文章编号:1001-7658(2005)07-0260-03 【论著】不同方法检测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比较赵克义 李子尧 刘文杰 高 萌(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 250014)提要 比较载体定量法与悬液定量法对检测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区别,在实验室进行了观察。

结果,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以含200mg/L 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3m in ,杀灭对数值均>3.0。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以含3mg/L 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1m in ,杀灭对数值均>5.0。

菌悬液中加3%牛血清白蛋白,对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达到5.0以上,需要30mg/L 二氧化氯作用3m in 。

菌悬液中加0.3%牛血清白蛋白对杀灭大肠杆菌效果无影响。

结论,载体定量法测得的二氧化氯杀菌剂量明显高于悬液定量法,3%小牛血清白蛋白对杀菌效果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二氧化氯;大肠杆菌;牛血清白蛋白;载体定量试验;悬液定量法中图分类号:R187.2 文献标识码:ACOM PAR I S O N O F GER M I C I DAL EFF I CACY O F CHLO R I NE D I O X I D E D ETECTE D B YD I FFERENT M ETHOD S AN D I NFL UENC I NG FACT O RSZHAO Ke -yi,L I Z i -yao,L I U W en -jie,G AO M eng(Shandong Pr ovincial Center for D isease Preventi on and Contr ol,J 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 I n order t o know the difference of detecti on of ger m icidal efficacy of chl orine di oxide disinfectant by carrier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sus pensi on quantitative method,comparis on of these t w o methods was observed in laborat ory .Re 2sults:I n carrier quantitative ger m icidal test,the killing l ogarith m of Escherich ia coli exposed t o the disinfectant s oluti on containing chl orine di oxide 200mg/L for 3m in was >3.0.I n sus pensi on quantitative ger m icidal test,the killing l ogarith m of Escherich ia coli exposed t o the disinfectant s oluti on containing chl orine di oxide 3mg/L for 1m in was >5.0.W hen 3%of bovine seru m albu m in was added t o the bacterial sus pensi on,30mg/L chl orine di oxide with a 3m in contact ti m e was needed t o achieve over 5.0killing l ogarith m of E .coli .Additi on of 0.3%bovine seru m albu m in t o the bacterial sus pen 2si on had no influence on efficacy of killing E .coli .Conclusi ons:The ger m icidal dosage of chl orine di oxide measured by carrier quantitative metho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measured by sus pensi on quantitative method .3%bovine ser 2u m albu m in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ger m icidal efficacy .Key words chlorine dioxide ;Escherichia coli ;bovine serum album in;carrier quantitative test ;suspension quantitative m ethod〔作者简介〕 赵克义(1962-),男,山东济南人,大专,副主任技师,现主要从事消毒检测工作。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主要与其化学结构以及反应性质有关。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1. 氧化性消毒作用: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高活性氧原子,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其生物活性和结构,从而造成微生物的死亡。

这种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种病原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2. 断链反应:二氧化氯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发生断链反应,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和功能,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这种断链反应导致微生物细胞膜的破裂和细胞内容物的泄漏,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3. 染色体蛋白质的影响:二氧化氯能够与微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蛋白质相互作用,阻断其正常的DNA修复和复制过程,从
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增殖能力,达到消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能够较长时间地释放氧化性活性物质,因此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注意适当的使用浓度和接触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污水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课题

污水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课题

污水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课题1.前言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与新增供水水源相比,污水再生利用是一条成本低、见效快的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现污水再生利用的前提是保障水质安全,主要包括卫生学安全和生态安全。

经过常规的一级、二级、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绝大部分化学污染物可以被有效去除,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但是很多人体致病微生物却只能被部分去除,远远达不到再生水的要求。

因此,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保证卫生学安全,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

长期以来,安全、简便而又廉价的氯消毒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水处理工艺所采用的消毒方法。

然而,自1974年Bellar等人发现饮用水氯消毒产生三卤甲烷类物质以来,较多文献报道指出消毒过程可能产生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化腈(HANs)和卤化酮(HKs)等具有毒性和三致效应的副产物。

对于污水消毒,当消毒后的污水作为市政、景观用水回用,或经由其它途径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接触时,大量的消毒副产物很可能会威胁它们的正常生存与繁衍,引起生态安全负面效应。

作为有效减少含氯副产物形成的替代消毒方法,二氧化氯消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2.二氧化氯消毒的一般技术特性2.1 消毒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二氧化氯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和浮游生物等有害微生物,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比氯更为理想的效果。

同时,二氧化氯可以去除还原性无机物和部分致色、致臭、致突变的有机物。

一些研究者对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与氯进行了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同样条件下,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氯;达到同样的效果,二氧化氯所需要的接触时间更短,消毒剂投加量更少。

表1 二氧化氯消毒与氯消毒的比较二氧化氯具有强的消毒效果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根据报道,在典型的水处理系统中,ClO2与有机物反应的选择性更强,主要是氧化反应,而氯除了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外,还会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故消耗量较高。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菌效应研究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菌效应研究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菌效应研究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本文将从杀菌机理、杀菌效果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二氧化氯的杀菌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二氧化氯能够氧化细胞中的代谢产物,破坏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细菌的死亡。

其次,二氧化氯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得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受到阻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二氧化氯也可以干扰微生物的DNA和RNA合成,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氧化氯在杀菌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二氧化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例如,二氧化氯可以有效杀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二氧化氯对病毒的杀灭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可杀灭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等。

同时,二氧化氯也可以有效防治真菌感染,如包括白色念珠菌、疥癣菌等。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均有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家庭卫生等领域。

在医疗方面,二氧化氯可用于对水质的消毒,保证医院供水的安全。

此外,在手术室、病房等环境中,二氧化氯也可以使用,有效控制感染的传播。

在食品加工方面,二氧化氯可用于食品的消毒处理,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在家庭卫生方面,二氧化氯可以用来消毒家具、地板、厕所等物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这些应用领域的研究证明了二氧化氯在杀菌方面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性。

综上所述,二氧化氯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各类微生物。

其杀菌机制主要包括氧化细胞代谢产物、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DNA和RNA合成等。

此外,二氧化氯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家庭卫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探究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杀菌效果,推动二氧化氯在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

另外,二氧化氯还有一些其他的优点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消毒剂。

试论二氧化氯对细菌的杀灭机理

试论二氧化氯对细菌的杀灭机理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83·文章编号:2095-6835(2015)22-0083-02试论二氧化氯对细菌的杀灭机理胡 伟(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化学系,山西 临汾 041000)摘 要: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浓度极低就能杀灭大多数致病菌,在浓度为十万分之几时就能完全杀灭所有的微生物,但目前人们对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尚不清楚。

简述了二氧化氯对重要生物分子的作用机理,以期进一步明确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

关键词:二氧化氯;细菌;杀菌机理;氨基酸中图分类号:Q93-33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5.22.083众所周知,二氧化氯是当前最安全的消毒剂之一,其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5倍,可取代三氯甲烷等消毒剂对饮用水和食品进行消毒。

当前,二氧化氯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但对于二氧化氯杀菌作用的机理,却一直未能明晰。

本文深入探究了二氧化氯的作用机理,以更有效地利用二氧化氯。

1 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1.1 二氧化氯对氨基酸的作用现有的研究证实,二氧化氯只能与几种特定的带有还原性的氨基酸反应,包括脯氨酸、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其中,与二氧化氯反应最快的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这种与特定氨基酸反应的特性使得二氧化氯能够改变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催化酶,二氧化氯改变了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使得磷酸戊糖途径受阻,微生物无法进行糖类的代谢,从而死亡。

这可能是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之一。

1.2 二氧化氯对DNA 的作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观察到二氧化氯对DNA 的损伤。

但是最新研究显示,二氧化氯对DNA 同样有损伤作用。

这可能是二氧化氯杀菌机理的另一个方面。

研究显示,二氧化氯能够破坏嘧啶和嘌呤之间的共轭双键,从而导致DNA 失去原有的形态,在宏观上表现为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OD260下降一半以上。

(水厂)ClO2消毒水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运行风险控制

(水厂)ClO2消毒水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运行风险控制

(水厂)ClO2消毒水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运行风险控制发布时间:2022-04-11T09:33:50.47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月上作者:王东包均纲[导读] 为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在常规水处理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消毒并非消灭水中全部微生物,只是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水的消毒方法很多,对于传统和普遍的氯消毒方式,由于运行年限较久,系统多项安全指标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运行系统、辅助建构筑物设施、维护管理等多方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提高生活水水质,以及职工、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新工艺采用了消毒效果更强,应用较为成熟的ClO2消毒工艺。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王东包均纲甘肃兰州 730065【摘要】:为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在常规水处理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消毒并非消灭水中全部微生物,只是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水的消毒方法很多,对于传统和普遍的氯消毒方式,由于运行年限较久,系统多项安全指标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运行系统、辅助建构筑物设施、维护管理等多方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提高生活水水质,以及职工、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新工艺采用了消毒效果更强,应用较为成熟的ClO2消毒工艺。

在生产中,用ClO2进行饮用水消毒时,水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消毒效果呈现一定的差异。

经研究,在其他条件(混凝、沉淀、过滤)一定的情况下,水质效果与消毒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其中消毒效果与水中ClO2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水中ClO2含量的多少直接代表着消毒效果的好坏。

尽管ClO2消毒工艺比之其他消毒工艺有着诸多的优势,但其生产、运行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使用过程中需格外注意。

本文对饮用水ClO2消毒效果影响因素及系统运行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饮用水供水水质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字】:ClO2;消毒效果;影响因素;风险;控制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对细菌的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故ClO2对细菌、病毒等有很强的灭活能力。

二氧化氯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杀菌原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强效的杀菌剂,它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二氧化氯是如何进行杀菌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二氧化氯的杀菌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氯分子的结构。

二氧化氯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呈黄绿色气体。

它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迅速氧化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其次,二氧化氯的杀菌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氧化和断裂。

在氧化方面,二氧化氯分子能够与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内部物质外泄,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在断裂方面,二氧化氯能够直接断裂微生物的DNA和RNA,阻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此外,二氧化氯还具有选择性杀菌的特点。

它对细胞膜和DNA/RNA有较高的亲和力,因此能够选择性地杀灭微生物,而对人体细胞和其他有机物几乎没有影响,这为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浓度,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次是接触时间,二氧化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其杀菌作用。

此外,温度、pH值、微生物种类等因素也会对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二氧化氯的杀菌原理是通过氧化和断裂微生物的细胞膜和DNA/RNA来达到杀菌的效果。

它具有强氧化性和选择性杀菌的特点,能够快速、高效地杀灭微生物,因此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使用二氧化氯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接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发挥杀菌作用。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一)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一)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一)作者:刘秀岩陈西平丁培孙宗科【关键词】二氧化氯【摘要】目的为了解pH值、有机物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及稳定性等实验观察。

方法二氧化氯消毒剂经54℃温箱存放14d,采用丙二酸-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含量与存放前比较。

通过调节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的pH和在菌悬液中加入小牛血清,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结果经54℃温箱存放14d,pH值11.02~1.40,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为4.20%~23.63%不等。

25mg/L二氧化氯,作用5min,pH值为11.0~2.0时,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65.78%~10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74.85%~100.00%。

1000mg/L二氧化氯,作用10min,pH值为11.0~2.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36.85%~100.00%。

芽孢悬液中含25%和50%小牛血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效果有影响。

结论二氧化氯消毒剂pH值低于5.0时,稳定性较差。

杀菌能力随溶液pH值升高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稳定性pH有机物【Abstract】ObjectiveInordertoknowthegermicidalefficacyofchlorinedioxidedisinfectan tundertheinˉfluenceofpHandorganicsubstance,theirgermicidalefficacyandstabilitywereobservedinlaboratory.MethodsThe stabilityofchlorinedioxidedisinfectantwasobservedafterstoringat54℃for14days.GermicidaltestwasmadebyadjustingpH.ResultsThedescendingrateofch lorinedioxidecontentrangedfrom4.20%to23.63%,andpHrangedfrom11.02to1.40afterstoringat54℃for14days.FrompH11.0to 2.0,thekillingratesofEscherichiacoliandStaphylococcusaureusexposedtothesolu tioncontainingchlorinedioxide25mg/Lfor5minwere65.78%to100.00%,and74.85%to100.00%.ThekillingrateofSporesofB.subtilisvar.nigerexposedto thesolutioncontentingchlorinedioxide1000mg/Lfor10minwasfrom36.85%t o100.00%.Presencecontenting25%and50%calfseruminthesporesuspension hadinfluenceonitsgermicidalefficacy.ConclusionThestabilityofchloˉrinedioxi dedisinfectantdecreaseswithdecreasingofpH.However,itsgermicidalefficacydecreaseswithincreasingofpHandorganicsubstance. Keywordschlorinedioxidedisinfectantgermicidalefficacyinfluenceablefactor stabilitypHorganicsubstance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国内对二氧化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二氧化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与毒性的研究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与毒性的研究

验法 :取体重 1 8 ~2 2 g 清洁级 昆明种小 鼠2 0 只, 雌 雄各半『 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动物 中心提供, 动物许可 证 号: S Y X K f 桂) 2 0 0 7 一o o o 3 ] 。然 后 按 2 0 0 2 年 版
p H值 为2 . 7 5 ,该溶液为棕黄色, 具有刺激性气味。
菌生长无不 良 影 响,符合 中和剂的要求。 2 . 2 杀菌 试 验 结 果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用浓 度 为
应 用预 防 医学 2 0 1 3 年6 月第 1 9 卷第 3 期
1 81
2 0 m g / L N -氧化氯消毒液作用 5 . 0 m i n , 对悬液内大
1 0 2 3 1 ) 。取单个典型菌落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培养 ( 白色念珠菌用沙堡若琼脂培养基) 斜面, 取培养2 4 h 的新鲜斜面培养物 ,用胰蛋 白胨生理盐水f T P S ) 洗
脱后 , 稀 释成适 宜浓 度菌 悬 液 。 1 . 2 中和剂 鉴 定 试 验 试 验 菌 为大 肠 杆 菌 和 白色
1 8 0

实验研究 ・
文章编号 :1 6 7 3 — 7 8 5 X ( 2 0 1 3 ) 0 3 — 0 1 8 0 — 0 2 中图分类号 :R 1 8 7 2 文献标识码 :A

种二氧化 氯消毒剂杀菌效果与毒性的研究
陈 莉 ,唐 小 兰 ,甘 永新 ,苏伟 东
5 . 0 0 , 对 白色念珠菌 的平均杀灭对数值> 4 . 0 0 。见表
l。
肠杆 菌和金 黄色葡 萄球菌 的平 均杀灭 对数值 均>
表1 稳定二氧化氯消毒液对不 同细菌 杀灭效果
注: 阳性对照组菌数对数值 : 大肠杆菌为 7 . 1 0 , 金黄 色葡萄球 菌为 7 . 1 5 , 白色念珠菌为 6 . 2 7 。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因素分析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因素分析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因素分析影响二氧化氯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两方面,即环境条件和二氧化氯本身消毒条件。

环境条件包括PH值、水温、悬浮物含量等,二氧化氯本身消毒条件包括二氧化氯投加量、消毒接触时间等。

1、PH值环境体系PH值对二氧化氯灭活微生物效果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目前也尚未明了。

有观点认为,体系PH值可能通过改变二氧化氯对其他物质反映速度而间接影响其灭活微生物的效果。

虽然体系PH值对二氧化氯灭活微生物效果的影响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但相对液氯而言,在PH值为6~8.5范围内,一般二氧化氯对病毒和孢子等多数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受体系PH值的影响较小。

对于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而言,有报道称PH值愈低,其活化率越高,灭活能力愈强。

早期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在PH值为6.0~10.0范围内,二氧化氯对多数细菌的灭活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但人们发现二氧化氯对埃希氏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随PH值的上升而提高。

也有研究表明,PH值也同样影响二氧化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

关于隐孢子虫的灭活实验结果表明,就二氧化氯对卵囊的灭活速度而言,PH=8.0时的速度快于PH=6.0时的将近两倍。

另外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于贾第虫的二氧化氯灭活,PH值的影响规律与隐孢子虫类似。

2、温度与液氯消毒类似,温度越高,二氧化氯的杀菌效力越大。

一般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效率随体系温度的上升而提高。

一个实例证明,在体系PH值为7.0的情况下,当体系温度从5摄氏度增加到30摄氏度时,达到Naegleria gruberi孢子2log灭活所需的二氧化氯CT值从15.5mg.min/l降低到3.8mg.min/l。

在同等条件下,当体系温度从20摄氏度降低到10摄氏度时,二氧化氯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效率降低了40%,这也与二氧化氯灭活贾第虫和病毒的结果类似。

3、悬浮物悬浮物被认为是影响二氧化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悬浮物能阻碍二氧化氯直接与细菌等微生物相接触,从而不利于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

二氧化氯溶液杀菌影响因素的试验观察

二氧化氯溶液杀菌影响因素的试验观察

[ B T A T] Ojcv T neta h at si uni emc a e cc fcl n i i . A S R C bete oi sgt t fc r n ec ggridl f ayo ho edo d i v i e e o f l n i i i r xe
M eh T e s s e so ua i t e g r iia e tha e u e o su y t e c lrn ixd te g r iia f c — tod h u p n in q ntt i e cd lts v s d t td h h o e d o i e,h e cd lef a av m i m i
[ Y WOR S C l n i i ; at si un i e i dl fcc ;e prt e p Ogncsb KE D ] ho e d xd F c r n ec ggr c a e ay T m ea r ;H; rai u — i r o e o l f n m i i u
p H值 、 氧 化 氯溶 液 浓 度 、 菌 时 间 、 菌 温度及 有机 物 对 杀 菌 效 果 的 影响 。结 果 二 杀 杀 结论 以上 各 因素 对二 氧化 氯 杀 菌均 有 一定 的 影响 。 [ 关键 词 ] 二 氧化 氯 ; 菌影 响 因素 ; 度 ;H; 机物 ; 黄 色葡萄球 菌 杀 温 p 有 金 [ 中图分 类号 ] R46 1 4 . [ 献标 识码 ] A 文
c Re ut T e r s t h we h tt e g r iia f c c n r a e t h e ra ig p v le a d te ice — y. s l h e ul s o d t a h e cd le a y ic e s d wi te d c e n H au h n r a s m i h s n s

固体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影响因素探讨

固体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影响因素探讨

固体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影响因素探讨
陈春田;李东力;等
【期刊名称】《沈阳部队医药》
【年(卷),期】2002(15)6
【摘要】为探讨影响固体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的因素,以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法测定了二氧化氯浓度、作用时间、温度、有机物、pH等因素对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溶液药物浓度、作用时间、温度与该菌的存活呈负相关;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可使杀灭效果下降,但影响不明显。

在溶液pH为酸性或碱性时,杀菌效果好于中性环境;浓度相同时,消毒剂活化后即用的杀菌效果好于消毒液存放后的杀菌效果。

结论: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受深度、作用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明显,受有机物影响不明显。

【总页数】3页(P452-454)
【作者】陈春田;李东力;等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联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110031;沈阳军区联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1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7
【相关文献】
1.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与腐蚀性的试验观察 [J], 薄玉霞;刘吉起;王万海;王竫
2.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毒性研究 [J], 李长青;吴伟;佟颖
3.不同方法检测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比较 [J], 赵克义;李子尧;刘文杰;高萌
4.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与腐蚀性试验观察 [J], 秦彦珉;饶健;叶宝英;黄慧英
5.可释放二氧化氯的一元颗粒剂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孙慎侠;蒋娜;李慧;苗迎秋;曾秋婷;于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氧化氯对细菌杀灭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氧化氯对细菌杀灭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氧化氯对细菌杀灭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对生活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杀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二氧化氯凭借着其良好的杀菌效果和安全性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杀菌剂。

然而,目前对于二氧化氯杀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杀菌机理。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二氧化氯对细菌杀灭机理,为二氧化氯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及杀菌机理
2. 细菌的杀灭方式以及其对二氧化氯的敏感性
3. 二氧化氯对不同种类细菌和不同生长阶段细菌的杀灭效果
4. 二氧化氯与其他杀菌剂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
5. 实验分析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及机理,为二氧化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改进提供依据。

四、研究方法
1. 收集文献资料,对二氧化氯的特性及杀菌机理进行综合分析。

2. 通过实验室对不同种类细菌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菌,进行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的研究。

3. 并对二氧化氯与其他杀菌剂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五、预期成果
1. 对二氧化氯的特性及杀菌机理的深入了解。

2. 分析不同种类细菌和不同生长阶段细菌的杀灭效果。

3. 与其他杀菌剂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4. 确定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及机理,为二氧化氯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提供依据。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对于二氧化氯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卫生安全保障。

同时,对于细菌的杀灭机理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刘秀岩陈西平丁培孙宗科【关键词】二氧化氯【摘要】目的为了解pH值、有机物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及稳定性等实验观察。

方法二氧化氯消毒剂经54℃温箱存放14d,采用丙二酸-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含量与存放前比较。

通过调节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的pH和在菌悬液中加入小牛血清,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结果经54℃温箱存放14d,pH值11.02~1.40,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为4.20%~23.63%不等。

25mg/L二氧化氯,作用5min,pH值为11.0~2.0时,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65.78%~10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74.85%~100.00%。

1000mg/L二氧化氯,作用10min,pH值为11.0~2.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36.85%~100.00%。

芽孢悬液中含25%和50%小牛血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效果有影响。

结论二氧化氯消毒剂pH值低于5.0时,稳定性较差。

杀菌能力随溶液pH值升高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稳定性 pH 有机物【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know the germicidal efficacy of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under the inˉfluence of pH and organic substance,their germicidal efficacy and stability were observed in laboratory.Methods The stability of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was observed after storing at54℃for14days.Germicidal test was made by adjusting pH.Results The descending rate of chlorine dioxide content ranged from4.20%to23.63%,and pH ranged from11.02to1.40after storing at54℃for14days.From pH11.0to2.0,the killing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exposed to the solution containing chlorine dioxide25mg/L for5min were65.78%to100.00%,and74.85%to100.00%.The killing rate of Spores of B.subtilis var.niger exposed to the solution contenting chlorine dioxide1000mg/L for10min was from36.85%to100.00%.Presence contenting25%and50%calf serum in the spore suspension had influence on its germicidal efficacy.Conclusion The stability of chloˉ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of pH.However,its germicidal efficac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f pH and organic substance. Key words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germicidal efficacy influenceable factor stability pH organic substance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国内对二氧化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二氧化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为进一步了解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性能,通过调节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pH值,观察了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效果及对金属腐蚀作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empirenews.page--]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验所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由亚氯酸钠、碳酸氢钠组成,使用前加柠檬酸活化,二氧化氯含量为15490mg/L,pH11.02。

1.2 稳定性试验二氧化氯含量测定:取包装完整样品经(54±1)℃温箱存放14d。

将活化剂加入二氧化氯消毒剂中,30min后测定二氧化氯含量(采用丙二酸-碘量法),与样品存放前比较,计算下降率。

1.3 菌悬液的制备(1)将大肠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18~24h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用含10g/L蛋白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洗下菌苔,稀释成试验所需菌悬液备用。

(2)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第4代罗氏瓶培养物,镜检,当芽孢形成率达95%以上时,用无菌蒸馏水洗下菌苔,经离心、过滤、断链等收集芽孢液备用。

试验时,芽孢悬液用含10g/L蛋白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成试验所需浓度。

1.4 中和剂选择试验试验菌为大肠杆菌8099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按《消毒技术规范》悬液定量法进行试验,试验设8组。

试验结果,第6、7、8组不长菌,第3、4、5组菌数在5×10 5 ~5×10 6 cfu/ml且组间菌数相差不超过10%,第1组不长菌或很少,第2组长菌量超过50cfu/ml,试验重复3次结果一致,为所选中和剂适宜。

1.5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用稀盐酸将消毒剂调节试验所需pH,用灭菌蒸馏水将消毒剂稀释到试验浓度,取消毒剂5.0ml加入试管中,置于19℃~21℃水浴5min后,加入试验菌悬液0.1ml混匀,作用至预定时间,取菌药混合液0.5ml加入到4.5ml中和剂中,中和10min后,倾注法接种,于37℃温箱培养48h(细菌繁殖体)和72h(细菌芽孢),观察结果,计算杀灭率。

试验重复3次。

1.6 有机物影响试验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悬液中分别加入10%、25%、50%小牛血清,与消毒剂作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试验重复3次。

1.7 能量试验用大肠杆菌18~24h肉汤培养物进行试验。

用灭菌标准硬水(硬度为342mg/L)将pH5.0二氧化氯消毒剂稀释成含量500mg/L、1000mg/L、1500mg/L的试验浓度;将pH2.0二氧化氯消毒剂稀释成含量25mg/L、50mg/L、100mg/L的试验浓度。

各取3.0ml分装于无菌试管中,分3次每次加入1.0ml 菌悬液,混匀作用8min,取混和液接种5支含中和剂肉汤内,每管20μl,试验同时作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置于37℃温箱培养48h,观察是否有菌生长。

依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在第1次、第2次加菌试验的5管中均有2管以上无菌生长,且阳性对照管有菌生长,阴性对照管无菌生长,此试验浓度判定为最低有效使用浓度。

试验重复3次。

1.8 对金属腐蚀性试验将铝(D为700kg/m 3 )、铜(D为8400kg/m 3 )、碳钢(D为7800kg/m 3 )、不锈钢(D为7750kg/m 3 )分别制成直径为24.0mm,厚1.0mm,边缘有直径2.0mm小孔的金属片。

试验时,取每种金属3片,去油,用120号粒度水砂纸磨光,去掉金属表面氧化层,洗净,烘干,天平称重(精确至0.1mg)。

将每种金属各3片浸泡于二氧化氯消毒液中(片/200ml),24h换液1次,连续浸泡72h。

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代替消毒剂对不锈钢片连续浸泡72h。

清洗腐蚀产物,烘干,分别称重(精确至0.1mg),计算腐蚀速率(R)。

R=8.76×107×(M-Mt)/S・t・D[!--empirenews.page--] R为腐蚀速率(mm/a);M、Mt分别为试验前后金属片重量(g);t为浸泡时间(h);D为金属材料密度(kg/m 3 );S 为金属片表面积(cm 2 )。

腐蚀级别判定标准:R≤0.010,属基本无腐蚀;0.010 2 结果2.1 稳定性试验结果经测定,二氧化氯消毒剂pH为11.0、8.0、5.0、1.4时,存放前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15490mg/L、22930mg/L、20800mg/L、12100mg/L。

经54℃温箱存放14d 后,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14840mg/L、20910mg/L、18300mg/L、9240mg/L。

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分别为4.20%、8.81%、12.02%和23.63%(表1,图1)。

表1 稳定性性试验结果(略)图 1 消毒剂存放后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略 2.2 中和剂选择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以含2.5g/L硫代硫酸钠+5g/L吐温-80的PBS可有效中和含二氧化氯75mg/L和2000mg/L的消毒剂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作用,并对培养基成分无影响,试验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表2)。

2.3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2.0和5.0时,作用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0%以上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分别为2.5mg/L和50mg/L;作用10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100.00%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分别为5mg/L和75mg/L(表3)。

pH[1][2]下一页值为2.0和5.0时,作用5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90%以上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分别为2.5mg/L和50mg/L;作用10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100.00%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分别为2.5mg/L和75mg/L(表4)。

pH值为2.0和5.0时,作用5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达99.90%以上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00mg/L;作用2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达100.00%所需的二氧化氯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00mg/L(表5)。

表 2 中和剂试验结果略二氧化氯含量75mg/L,对大肠杆菌作用5min;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min,第6、7、8组全部无菌生长,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2.4 pH对杀菌效果影响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浓度为25mg/L,作用5min,pH值≤3.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99%以上;pH值≥5.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灭率<9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