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高考二模历史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历史:专题05 国际共运世界多极(含解析)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历史:专题05 国际共运世界多极(含解析)

考点一:《共产党宣言》01.(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测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下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

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A. 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B.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C. 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D.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此漫画的时间为19世纪末期,可以判断出A项错误。

第一国际的领导人不是马克思,而且1864年第一国际就已经解体;马克思主义指引无产阶级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故B项错误;从漫画内容并不能看出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所以C项错误;根据“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并且工人阶级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所以可以得出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的结论,所以D项正确。

02.(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试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步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共产党宣言》)这段材料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 指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D.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答案】C【解析】由“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推动的结果,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特定为无产阶级;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03.(2017届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综-历史试卷)门德尔逊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叙述1825年的英国:“工业空前萧条,工业区的许多工人无工可做,忍饥挨饿的工人发生了公开的暴动。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西周时的诸侯国吴国(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第一代君主太伯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长子,太王欲传位其三弟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

太伯知道后,为了达成其父心愿,乃与其二弟仲雍出逃至南方,建立了吴国。

以上事迹反映的周代的制度有①实行王位世袭制②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③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④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③④【考点】2. (2分)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部分土地给列侯,这些列侯A . 归中央直辖B . 归王国管辖C . 归行省管辖D . 归郡管辖【考点】3. (2分) (2020高一上·北京期中) 下列语句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 . 苏湖熟,天下足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 .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考点】4. (2分) (2019高三下·鹤壁模拟) 战国时期,孟子有“无礼义,则上下乱”之语,墨子有“且夫义者政也”之说,韩非子称“遇诸侯有礼仪,则役希起(战争很少发生)”,庄子说“远而不可不居者”(距离甚远,但义者不可不遵守),义也”。

这反映出()A . “百家”都在维护君主的权威B . 诸子都认同“义”的崇高地位C . 各家提出了系统的治国理念D . “百家争鸣”中也有共通之处【考点】5. (2分) (2019高三上·泰州期末) 丁韪良1865年到同文馆执教后,“条约翻译”曾成为同文馆每三年一次大考的考试科目,初试时令学生把外文照会译成汉文,复试时则将某条约中的片段译成外文。

这反映了()A . 清政府固守传统的朝贡外交B . 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工具C . 中国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D .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影响中国【考点】6. (2分) (2018高二下·黄陵开学考) 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Word版含答案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Word版含答案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时刻: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势力的地理散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

春秋时期那么演变成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

对这一转变说明合理的是( )A.长江流域取得开发B.经济重心显现南移趋势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瓦解25.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正是反儒教的法家原那么。

作者揭露出中国封建社会( )A.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B.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C.儒家与法家的冲突猛烈D.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26.洪武五年,琉球遣使“入朝”,明代中央政府赐予《大统历》及文绮、陶器、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

中央政府特意“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

对材料明白得准确的是( )A.与琉球的贸易带有朝贡贸易的某些特点B.政府利用“商帮”推动贸易进展C.此类贸易有利于市镇经济繁荣D.“闭关锁国”政策致使贸易萎缩27.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

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

这说明军机处( )A.能够幸免大臣擅权B.慢慢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28.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转变,另一个那么止于外形。

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

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样子……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作者意在( )A.对洋务运动失败进行痛彻反思B.对西学东渐进行确信C.确信进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D.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29.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转变表。

2017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7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解析

2017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简析(黑吉辽蒙藏疆宁陕青渝甘11省使用)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图5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陶”“曹鲁之间”的区位优势,结合地图及所学可知,陶、曹、鲁地处平原,水陆交通相对较为发达,答案为A项。

材料不涉及“争霸战争”,排除B。

材料所示地区虽然交通便利,但材料不涉及地方经济状况及城市规模(交通条件对地方经济有影响,但材料强调的是“区位”,不是强调“地方经济”),排除C、D。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解析】史书修撰,由私到官,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政治性越来越强化。

官修史书,丑化敌人,美化自己,古今皆然。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A项错在“开始”,仅从北方饮茶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的结论(直到当下也未尽一致)排除B,D项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属于史实错误,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宋朝。

唐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文化实力上升,逐渐对北方产生影响,南方习俗被北方人所接受。

答案C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由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说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答案为A项。

高中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及含答案解析

高中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及含答案解析

2017 高考历史全国 2 卷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24.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表示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应了A.地区地点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使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情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进商业繁华25.《史记》《汉书》均为私人撰著。

魏晋此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身参加,这反应出官修史册A. 记录的真切性B.评论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说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讽南方人的品茶风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商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接踵。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一致使南茶开始北运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涨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禁止宦官念书识字 , 但后期宦官念书识字渐渐制度化 , 士医生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合适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能够推知 , 明朝中后期A.中枢决议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益日趋衰败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 宦官掌握决议权益28.1879 年以前 , 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 其实不讨取原价分文” : 今后造船所用资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 采纳”协造”方式生产 . 这类变化反响了A. 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向显然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窘境29.1913 年,《申报》刊登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以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因为广成功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热销。

这反应出当时A. 新文化运动影响日趋宽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髦C.改进社会民俗成为公民共鸣D. 广成功为推进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成功后,山东依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小孩团等中国共产党的民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依据地总人口的 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 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应出A. 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 工农武装盘据场面已经形成C.一致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 国共力量对照变化趋向增强31.1977 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重生27.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 万人, 2001 年增加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样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加。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2卷附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2卷附答案解析

12017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解析
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
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

故答案为A 项。

25.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
【解析】唐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所接受。

故答案为。

山东省日照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7月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含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7月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含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7月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含解析)本试卷共6页,27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

这表明明清时期A.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B.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D.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解析】中国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为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的“节劳型”;一为“多劳型”(即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不采用铁犁牛耕)。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牛耕较前代减少,而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以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以至下降的趋向,而这一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说明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D项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

【答案】A2.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

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

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解析】材料中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出对农业的重视,传统重农观念未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中祭祀“刘皇”、崇奉平安神是为了表达保农业丰收、祈求平安的良好愿景,而非自然灾害影响价值观,故B项错误;民间崇拜与市民生活习俗无直接关系,且市民(城市居民)范围与材料表述相比过窄,故C项错误;民间崇拜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农民朴实的理想诉求,是农民渴望作物丰收、出行平安等小农意识的真实体现,故D项正确。

2017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解析
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

故答案为A项。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C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C
【解析】唐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所接受。

故答案为
1。

2017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II卷(解析版)

2017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II卷(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图5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

2017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0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14.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 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

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15.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各种新报刊纷纷应时而出,其中有《晨报》《国民公报》《新生活》《觉悟》《新社会》等,形成报刊业繁荣的局面。

这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A.鸦片战争后士大夫开眼看世界的愿望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五四时期追求真理和个性解放的潮流D.九一八事变后救亡运动的空前高涨16.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计划旨在A.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B.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C.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D.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7.197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次日,头版再刊《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的文章,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

[精品]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

[精品]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4分)《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3.(4分)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4.(4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5.(4分)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6.(4分)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7.(4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高一上·临汾月考)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大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A . 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 . 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C . 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好的权力交接制度D . 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必然性2. (2分)(2017·舒城模拟) 《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

……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

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

’方进即日自杀。

”材料表明()A . 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B . 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C . 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D . 废除了丞相制度,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3. (2分) (2016高二上·辽宁月考)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 . 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B . 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 . 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D . 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4. (2分) (2017高二上·肇庆月考) 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A . 程颢B . 王阳明C . 董仲舒D . 黄宗羲5. (2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新生事物。

2017全国二卷历史试题

2017全国二卷历史试题

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文综历史试题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贾,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业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期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许多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低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乙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统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使一国人命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的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人口的27%;中国共产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2001年增长至719万,再次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7-2018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日照市2017-2018届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2017-2018.12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符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第I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西周时期,诸侯国掌握的人口称作‚公民‛,卿大夫控制的人口称作‚私人‛。

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纷纷将居民纳入国家控制之下,消除‚公民‛与‚私人‛的分别。

到战国中期,诸侯国的民众陆续变为统一的编户民。

由此产生的影响有①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②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③消灭了卿大夫阶层④强化了诸侯国君的权力A.①②③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④2.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白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3.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

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

金代‚以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即行省。

二者体现的相似政治理念是A.王权专制 B.中央集权C.权力制衡 D.地方分权4.‚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读书人渐渐从自己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责任……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严肃的制节谨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高考二模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1.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

这表明()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2.西晋末年,匈奴单于刘渊自称汉朝刘姓子孙,以复汉为名,建立汉政权,同时,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三祖五宗(西汉、东汉、蜀汉8位皇帝)神主而祭之。

对刘渊尊汉的合理解释是()A.反映了汉朝在历史上影响巨大B.表明刘渊企图统治全国的野心C.尊汉的目的在于获取政治资本D.刘渊提倡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3.明朝初年,浙江嘉兴水稻亩产1 126市斤,有“粳稻之乡”之称;明中期以后,嘉兴成为种植桑、豆、棉、麻、烟草等作物的专业区。

嘉兴种植结构的转变表明()A.农业生产方式呈现资本主义化B.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密切C.太湖地区已失去经济重心地位D.价值规律支配着农业产业调整4.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5.道光20年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

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A.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B.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

这一现象反映出()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7.1920年4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威权;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

陈独秀此语旨在()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B.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C.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D.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8.东北抗日联军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领导人来自全国各地。

如抗联创始人、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是广东人,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是河南人,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是云南人,第二路军政委赵尚志是热河人,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是江苏人,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是四川人。

这一现象反映出()A.中共有组织地领导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B.日本侵略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促进了救亡运动高涨D.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由自发到自觉9.在罗马时代,由于奴隶没有诉讼权,恩主(奴隶主)要解放奴隶时,可以请一个人作为奴隶的辩护人装作起诉恩主,问恩主是否要解放这个奴隶,然后由长官宣布奴隶获得自由,后来干脆直接由长官的卫士扮演辩护人的角色。

这表明罗马法()A.重视维护法律程序和权威B.保护恩主对奴隶的所有权C.注重维护奴隶的人身自由D.司法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10.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C.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11.1947年7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激烈争论,终于通过决定:“由于一系列国家都拒绝参加(讨论马歇尔计划的)巴黎会议,其中包括斯拉夫各国和东南欧各国,这样,同这些国家保持紧密经济政治联系并依据条约义务的捷克斯洛伐克也不能参加巴黎会议”。

决定表明捷政府拒绝巴黎会议的原因是()A.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控制欧洲B.冷战局面导致欧洲呈现分裂状态C.周边国家已拒绝参与马歇尔计划D.捷克斯洛伐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2.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

这表明()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二、综合题:共4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国家强制诸子均分土地,从而分割成若干小家庭,适应征税、服役的需要。

汉代允许诸侯将土地分给诸子,以削弱分化诸侯,推动了古代家产均分制度。

后世律令规定土地继承基本沿用诸子均分的方式,但受传统习俗影响,长子往往被赋予双倍的继承份额。

《名公判清明集》记载了一个宋代案例:王有成“因不能孝养父母,遂致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皆赖其力”,因此官府判决土地等家产“当归之婿”。

家庭的土地代代均分,阻碍了大规模地产的传承,也使夫妻为主要核心的小家庭成为社会主体。

人们依赖土地、满足于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难以开启新的生产与经营。

——摘编自《浅谈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进》等材料二进入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

此后,英国规定土地只能由长子继承,长子继承制使贵族大地产代代相传,基本固定。

圈地运动就是以贵族普遍世代保持着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权力驱赶佃农,圈占土地。

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单传给长子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

大地产的稳定性固化了贵族群体,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最终促使了英国议会的产生。

——摘编自《英国长子继承制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土地继承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土地继承制度的特点,并简析中英不同的土地继承制度对两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乾隆时代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咸丰时代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同治时代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终于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1873年被称为大清朝“礼崩乐坏”元年:清廷将觐见礼仪问题下放给大臣们商议。

翰林院编修吴大澄激烈反对外国使节用平等礼仪觐见同治皇帝,理由是破坏了祖宗旧制,会改变清朝的政体。

浙江道监察御史边宝泉激烈要求外国使节行跪拜礼仪,用中国臣子跪拜之礼要求外国使节是一种优待。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国家正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朝廷礼制应随情势变通,既然已将西方诸国“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

——摘编自腾讯历史《转型中国1864-1949》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清末礼崩乐坏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充分运用材料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解析准确,阐释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三、选做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15分)15.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

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

进入60年代,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勃兰特主张改变联邦德国同东部邻国的关系,先承认现状,通过“和平方式”,对民主德国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扩张,为最后“重新统一德国”逐步制造条件。

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

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

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

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

1971年勃兰特访问波兰,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双膝下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时人评价“勃兰特跪下,德国站起来”。

——摘编自刘佃云《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历史影响。

四、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16.材料徐桐,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大臣,历任礼、吏、兵、工等部尚书,以及体仁阁大学士等职。

徐桐主张澄清吏治,反对李鸿章等洋务大臣的贪渎和任用私人。

徐桐还是清末有名的理学家,《清史稿》称其“崇宗儒学”,鲁迅曾说过徐桐是“清末儒者的结晶。

”徐桐正直、清廉,忠于清廷,维护纲常,恪守传统。

徐桐“恶西学如仇”,曾言“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他“每见西人,以扇掩面。

”清政府讨论修铁路,他领衔上书坚决反对。

戊戌变法中,他声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戊戌政变后,徐桐深得西太后的信赖和礼遇,“大事皆决于桐”,义和团入京时,徐桐亲自出城迎接,说“中国当此自强矣”,他鼓动慈禧对外宣战,深信义和团神术,主张利用义和团群众对付洋人,义和团火烧教堂,他在家中设台请戏班一连唱了二十天戏。

八国联军进京后他以身殉道。

——摘编自张李州、张立胜《徐桐:中国近代务虚的守旧官僚典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桐一生毁誉参半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徐桐的是非功过。

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高考二模历史试卷答案1.D2.C3.D4.A5.B6.D7.B8.A9.A10.D11.B12.C13.(1)特点:以诸子均分为主要方式;法律规定与习俗相结合;维护传统伦理道德(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原因:农耕经济下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战国时期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需要维护小农家庭的利益;汉朝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文化和宗法观念倡导仁爱思想和家庭和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