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经济规划
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方案
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方案第1章引言 (5)1.1 生态循环农业概述 (5)1.2 农业生态循环利用的意义 (5)1.3 方案设计原则与目标 (6)第2章农业资源评估 (6)2.1 土地资源评估 (6)2.1.1 土地物理特性评估 (6)2.1.2 土壤肥力状况评估 (7)2.1.3 土地利用现状评估 (7)2.2 水资源评估 (7)2.2.1 水资源量评估 (7)2.2.2 水资源分布评估 (7)2.2.3 水质状况评估 (7)2.3 生物资源评估 (7)2.3.1 作物资源评估 (7)2.3.2 畜牧资源评估 (8)2.3.3 渔业资源评估 (8)2.4 气候资源评估 (8)2.4.1 温度资源评估 (8)2.4.2 降水资源评估 (8)2.4.3 光照资源评估 (8)第3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8)3.1 秸秆利用技术 (8)3.1.1 秸秆还田技术 (8)3.1.2 秸秆饲料化技术 (8)3.1.3 秸秆生物质能源技术 (8)3.2 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8)3.2.1 固液分离技术 (8)3.2.2 厌氧消化技术 (9)3.2.3 有机肥生产技术 (9)3.3 农膜回收与处理 (9)3.3.1 农膜回收技术 (9)3.3.2 农膜再生利用技术 (9)3.3.3 生物降解农膜研发 (9)3.4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9)3.4.1 生物质发电技术 (9)3.4.2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 (9)3.4.3 生物油、生物气生产技术 (9)第4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设计 (9)4.1 种养结合模式 (9)4.1.1 粮食作物与养殖业结合 (9)4.1.2 经济作物与养殖业结合 (10)4.2 产业链延伸模式 (10)4.2.1 农产品加工 (10)4.2.2 农业废弃物利用 (10)4.3 生态农业园区模式 (10)4.3.1 园区规划 (10)4.3.2 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 (10)4.4 区域性循环农业模式 (11)4.4.1 产业布局 (11)4.4.2 资源利用与保护 (11)4.4.3 政策支持与推广 (11)第5章土壤管理与保护 (11)5.1 土壤质量评价 (11)5.1.1 土壤物理性质评价:分析土壤质地、孔隙度、容重等指标,了解土壤的通气、透水功能。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
对比分析案例的成功因素
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结合农业产业的特点 创新的技术应用 合理的规划与组织管理
04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 的挑战与机遇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推广难点
循汇报人:
目录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意义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实践 案例 展望未来循环经济在农业 中的应用前景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 方式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挑战 与机遇
0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 意义
循环经济的定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 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农业环境污染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02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 的应用方式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业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态农业模式
简介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方式 生态农业模式的实践案例
循环农业模式推广:推广以生态养殖、有机肥料生产等为核心的循环农业 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方式
绿色有机农业:采用有机肥料代替化肥,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生态养殖:将不同种类的动物放在一起养殖,利用废弃物和残余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资源回收利用:将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如将农作物秸秆用于饲料、燃料等,提高资源利用 率
循环农业生态园规划项目建设内容
循环农业生态园规划项目建设内容1. 引言本文主要介绍循环农业生态园规划项目建设的内容。
循环农业生态园是一种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2. 总体规划循环农业生态园的总体规划是基于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考虑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对循环农业生态园的建设非常重要。
地理位置应具备良好的气候条件,水资源充足,土地适合农业种植。
此外,地理位置还应考虑市场需求和交通便利性,以便农产品能够及时运输出去。
2.2 园区规模确定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土地资源状况,确定循环农业生态园的规模。
园区规模应该适中,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不会过度占用土地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2.3 农业种植布局根据土地利用和市场需求,确定农业种植布局。
应合理规划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考虑其生长周期、地理特点和市场行情,避免盲目种植导致农产品供需不平衡。
3. 基础设施建设循环农业生态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温室大棚建设温室大棚是循环农业生态园的核心设施之一。
通过建设不同类型的温室大棚,可以对不同农作物进行保护种植,延长产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3.2 水资源保障循环农业生态园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因此需要建设水库和灌溉设施,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3.3 农产品加工厂房为了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和利用,循环农业生态园还需要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房。
通过加工农产品,可以延长保鲜期,提高产品附加值。
4.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循环农业生态园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农业生产,还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以下是相关的建设内容:4.1 绿化规划与建设通过合理的绿化规划,使循环农业生态园成为一个生态宜居的地方。
可以种植各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建设人工湖泊和湿地,提升园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循环农业项目计划书循环农业模式分类5则范文
循环农业项目计划书循环农业模式分类5则范文第一篇:循环农业项目计划书循环农业模式分类循环农业项目计划书循环农业符合国家农业发展路线设计思路,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要素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形成了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不是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集约型内涵增长方式。
2016年9月28日,《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由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自2016年9月28日起施行。
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具体循环农业项目点的设计思路从两方面思考1寻找供给侧循环农产的设计,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现场具体环境设计符合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亮点2客户需求侧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入手。
一、项目的简要介绍按照完整的循环农业链条进行项目设计,项目建设原则上须包括1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农副资源综合开发、3标准化清洁化生产这三部分内容,同时兼顾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和废弃物处理的不同方式,每个项目地点根据自己实地的实际情况,农场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发展适合自己农场自身特点的循环模式。
二、项目的内容1、立项依据:循环农业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外延型增长方式,形成现代农业依靠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集约内涵型增长方式。
2、项目意义:循环农业是现代生态环境的需要,未来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
3、项目的内容循环农业定义是:在循环经济指导下,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级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性农业。
要按照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条进行项目设计,生产时要达到清洁生产不污染环境,项目建设原则上须包括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等三部分内容,同时兼顾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和废弃物处理的不同方式。
猪场循环农业实施方案
猪场循环农业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猪场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猪场循环农业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废弃物和资源,实现养殖、种植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增加效益的目的。
因此,制定并实施猪场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养殖环境改善。
针对传统猪场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应当采取措施对养殖环境进行改善。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猪舍设计标准,提高猪舍的通风、保温、隔离等功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其次,可以在猪场周边种植一些绿化植物,利用植物的吸附作用净化空气,改善养殖环境。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传统猪场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应当制定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方案,将粪便和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可以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将粪便和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种植,达到废物变宝的效果。
3. 生态循环种植。
猪场循环农业实施方案中,种植环节同样至关重要。
应当采用生态循环种植技术,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可以种植一些绿肥作物和中草药材,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绿色养殖模式。
为了实现猪场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推广绿色养殖模式。
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提高猪的健康水平,生产出绿色、有机的猪肉产品。
同时,可以探索猪粪生物气的利用,实现猪场的能源循环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5. 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鼓励猪场实施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应当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
政府可以给予符合循环农业标准的猪场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猪场加大对绿色、有机农业的投入。
同时,可以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提高猪肉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信任度。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农村循环经济是指在农村地区运用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再生利用,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为了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一、宏观定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宏观定位是要与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相衔接,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要将农村循环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二、产业结构升级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
三、资源利用优化在制定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农村资源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重点加强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环境保护治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推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治理。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构建健康的生态环境。
五、农村能源革新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加大对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节约利用。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农村科技创新要在制定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时,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成果转化。
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
七、农产品品质提升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产业品牌建设,培育和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管理,推动农产品加工和价值提升,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
八、农村市场开拓要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加大对农村市场开拓的力度,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
引导农村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乡村经济融入全球价值链。
循环农业企业策划书3篇
循环农业企业策划书3篇篇一循环农业企业策划书一、前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策划书旨在规划并建立一个循环农业企业,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健康、环保的农产品。
二、企业概述1.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3. 企业宗旨:致力于循环农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4. 企业目标: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循环农业企业,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市场分析1. 目前,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循环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3. 传统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循环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产品与服务1. 我们将提供各类绿色、有机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禽蛋、肉类等。
2. 采用循环农业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农产品定制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五、运营模式1. 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合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2. 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
3. 开展农业观光、采摘等活动,增加客户体验,提高品牌知名度。
六、营销策略1. 建立品牌形象,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与超市、餐厅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销售渠道。
3. 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网络销售。
七、财务规划1. 预计初始投资为[X]万元,用于土地租赁、农业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等。
2. 预计未来三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X]万元、[X]万元、[X]万元。
3. 预计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X]万元、[X]万元、[X]万元。
八、风险评估与对策1. 政策风险: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
2. 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方案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方案第1章引言 (3)1.1 生态循环农业概述 (3)1.2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性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第2章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构建 (4)2.1 农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4)2.2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选择 (4)2.3 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设计 (5)第3章土壤管理与保护 (5)3.1 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 (5)3.1.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5)3.1.2 土壤质量监测 (6)3.2 有机肥施用技术 (6)3.2.1 有机肥种类及选择 (6)3.2.2 施用技术 (6)3.3 土壤侵蚀防治措施 (6)3.3.1 工程措施 (6)3.3.2 农业技术措施 (7)3.3.3 生态措施 (7)第四章水资源高效利用 (7)4.1 农业水资源供需分析 (7)4.1.1 水资源概况 (7)4.1.2 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 (7)4.1.3 水资源利用效率 (7)4.2 节水灌溉技术 (7)4.2.1 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7)4.2.2 常见节水灌溉技术 (8)4.2.3 节水灌溉技术优化 (8)4.3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循环利用 (8)4.3.1 水土保持措施 (8)4.3.2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8)4.3.3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循环利用协同 (8)第5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8)5.1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8)5.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8)5.1.2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8)5.2 农药与化肥减施技术 (9)5.2.1 农药减施技术 (9)5.2.2 化肥减施技术 (9)5.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5.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9)5.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9)第6章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 (9)6.1 生态循环种植技术 (9)6.1.1 间作套种技术 (9)6.1.2 精准施肥技术 (9)6.1.3 生态调控技术 (10)6.2 生态循环养殖技术 (10)6.2.1 精准饲养技术 (10)6.2.2 生态养殖模式 (10)6.2.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0)6.3 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 (10)6.3.1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 (10)6.3.2 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10)6.3.3 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 (10)6.3.4 农业副产物利用技术 (10)第7章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 (10)7.1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 (10)7.1.1 加工技术创新 (11)7.1.2 流通体系优化 (11)7.1.3 品牌建设与推广 (11)7.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11)7.2.1 休闲农业发展 (11)7.2.2 乡村旅游规划 (11)7.2.3 产业融合发展 (11)7.3 农村电商与农产品营销 (11)7.3.1 电商平台建设 (11)7.3.2 农产品网络营销 (11)7.3.3 电商人才培训 (11)第8章农业生态循环政策与管理 (12)8.1 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 (12)8.1.1 政策体系构建 (12)8.1.2 政策工具选择 (12)8.2 农业生态循环项目管理 (13)8.2.1 项目立项与审批 (13)8.2.2 项目实施与监管 (13)8.2.3 项目评估与调整 (13)8.3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13)8.3.1 补偿原则 (13)8.3.2 补偿标准 (13)8.3.3 补偿方式 (13)8.3.4 补偿资金来源与管理 (13)第9章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案例研究 (13)9.1 国内外典型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分析 (13)9.1.1 国内典型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13)9.1.2 国外典型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14)9.2 成功案例经验总结 (14)9.2.1 科技创新是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4)9.2.2 政策扶持是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有力保障 (14)9.2.3 社会参与是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 (14)9.3 我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启示 (14)9.3.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水平 (14)9.3.2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15)9.3.3 加强社会合作,形成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合力 (15)9.3.4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15)第10章农业生态循环发展路径与展望 (15)10.1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路径设计 (15)10.1.1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15)10.1.2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5)10.1.3 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15)10.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6)10.2.1 面临的挑战 (16)10.2.2 应对策略 (16)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6)第1章引言1.1 生态循环农业概述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方案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方案第一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概述 (3)1.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3)1.1.1 概念 (3)1.1.2 特点 (3)1.2 国内外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现状 (3)1.2.1 国外现状 (3)1.2.2 国内现状 (3)1.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4)第二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规划与布局 (4)2.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区划与布局原则 (4)2.1.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4)2.1.2 坚持整体性原则 (4)2.1.3 坚持差异化原则 (4)2.1.4 坚持协同发展原则 (4)2.2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结构优化 (5)2.2.1 调整产业结构 (5)2.2.2 发展循环农业 (5)2.2.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5)2.2.4 拓展农业产业链 (5)2.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 (5)2.3.1 农业生产环节 (5)2.3.2 农产品加工环节 (5)2.3.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节 (5)2.3.4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环节 (5)2.3.5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环节 (5)第三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3.1 农业废弃物种类及其资源化潜力 (6)3.1.1 农业废弃物种类 (6)3.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潜力 (6)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应用 (6)3.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6)3.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应用 (7)3.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与政策 (7)3.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 (7)3.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政策 (7)第四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8)4.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 (8)4.1.1 现状分析 (8)4.1.2 存在问题 (8)4.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措施 (8)4.2.1 技术措施 (8)4.3 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9)4.3.1 工程目标 (9)4.3.2 工程措施 (9)第五章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应用 (9)5.1 绿色生产技术概述 (9)5.2 绿色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9)5.2.1 种植业中的应用 (9)5.2.2 畜牧业中的应用 (9)5.2.3 水产业中的应用 (10)5.3 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 (10)第六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10)6.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 (10)6.1.1 政策制定原则 (10)6.1.2 政策制定内容 (11)6.1.3 政策实施措施 (11)6.2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政策评估与调整 (11)6.2.1 政策评估方法 (11)6.2.2 政策评估内容 (11)6.2.3 政策调整措施 (11)6.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政策宣传与普及 (12)6.3.1 宣传普及策略 (12)6.3.2 宣传普及内容 (12)6.3.3 宣传普及措施 (12)第七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融合 (12)7.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与第二、三产业融合 (12)7.2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 (13)7.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创新 (13)第八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人才培养与培训 (14)8.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人才培养需求 (14)8.2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培训体系构建 (14)8.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人才激励机制 (14)第九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项目评估与监管 (15)9.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项目评估方法 (15)9.1.1 引言 (15)9.1.2 评估原则 (15)9.1.3 评估方法 (15)9.2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项目监管机制 (15)9.2.1 引言 (16)9.2.2 监管主体 (16)9.2.3 监管内容 (16)9.2.4 监管措施 (16)9.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项目风险防范 (16)9.3.1 引言 (16)9.3.3 风险防范措施 (17)第十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展望 (17)10.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发展趋势 (17)10.2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战略布局 (17)10.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 (17)第一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概述1.1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1.1.1 概念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资源,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智慧农业循环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农业循环建设实施方案智慧农业循环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口粮需求,大规模化、化学化、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发展,不断加速着耕地土地质量恶化、泥沙淤积、砂化、土壤酸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出现与严重程度,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在完成对农业生产模式升级、农业质量安全提升的基础上,以“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为主线,通过智慧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全面提高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三、原则本方案实施须遵循以下原则:1.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资源、能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2.积极创新,技术主导,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配套;3.突出稳步、协调、公正、可持续的发展思想;4.注重农业复合生产、循环利用和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以及市场营销机制的建立;5.整合社会资源,确保农业合理、可行开展;四、重点工作及实施计划1.强化土地的保护及治理(1)加强农业土地承包制度,切实维护土地使用权和保护地生态环境;(2)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和复垦,提高土地品质;(3)建设农田水利项目,在提高产量的前提下,确保较高的灌溉效能;(4)加大土地惯性农事系统的推广,提高土壤肥力。
2. 推进农业机械化及智慧化建设(1)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智能化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和系统;(3)加强智慧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普及,促进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实现智慧农业的全面升级。
3. 推动农业生产全方位智慧化(1)新型种植技术的推广,实施农业生产远程指导、管理、监控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2)发展智慧农业,建设遥感、GPS、卫星定位、物联网等技术平台,提高农业决策和管理效率;(3)建设温室大棚智能化监测平台,提高温室大棚温、湿度、光照等参数自动化控制水平。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2)加强农村电网、通讯网建设,提高农村供电供水和信息传输水平;(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
种养循环项目实施方案
种养循环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种养循环项目应运而生,它以循环利用资源、高效生产、环境友好为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崇。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种养循环项目,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3. 增加农民收入,种养循环项目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营。
2. 资金投入,制定详细的资金投入计划,包括项目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养殖设备的采购、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
3. 种植养殖技术,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和品质,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4. 循环利用资源,建立科学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四、项目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种养循环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2. 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优质食品的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3. 环境效益,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五、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
1. 自然灾害风险,建立健全的灾害预警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2. 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3. 技术风险,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确保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六、项目实施时间表。
根据项目规模和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时间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业指导书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4)1.1.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4)1.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4)1.2 循环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4)1.2.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1.2.2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4)1.2.3 增强农业竞争力 (5)1.2.4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5)1.2.5 提高农民收入 (5)1.2.6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5)第2章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5)2.1 生态经济学原理 (5)2.1.1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5)2.1.2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 (5)2.1.3 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原理 (6)2.2 系统论原理 (6)2.2.1 系统的基本概念 (6)2.2.2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6)2.2.3 农业循环经济的系统论原理 (6)2.3 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 (6)2.3.1 资源循环利用 (6)2.3.2 生态环境保护 (6)2.3.3 农业循环经济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 (7)第3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7)3.1 农业内部循环模式 (7)3.1.1 种养结合模式 (7)3.1.2 生态农业模式 (7)3.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7)3.2 农业与工业循环模式 (7)3.2.1 农业废弃物发电模式 (7)3.2.2 农产品深加工模式 (7)3.2.3 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8)3.3 农业与服务业循环模式 (8)3.3.1 农业旅游模式 (8)3.3.2 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 (8)3.3.3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8)3.3.4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模式 (8)第4章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8)4.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8)4.1.1 秸秆还田技术 (8)4.1.3 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能源技术 (8)4.2 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9)4.2.1 灌溉节水技术 (9)4.2.2 农田排水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9)4.2.3 农业水资源调配技术 (9)4.3 土壤肥力提升与保育技术 (9)4.3.1 有机肥施用技术 (9)4.3.2 土壤调理剂应用技术 (9)4.3.3 保护性耕作技术 (9)4.3.4 生物肥料应用技术 (9)4.3.5 深耕深松技术 (9)第5章循环农业产业链构建 (9)5.1 农业产业链概述 (9)5.2 循环农业产业链设计 (10)5.2.1 设计原则 (10)5.2.2 设计内容 (10)5.3 循环农业产业链优化与调控 (10)5.3.1 优化方向 (10)5.3.2 调控措施 (10)第6章农业循环经济政策与法规 (11)6.1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11)6.1.1 国家层面政策 (11)6.1.2 部门层面政策 (11)6.1.3 地方层面政策 (11)6.2 农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11)6.2.1 法律法规 (11)6.2.2 部门规章 (11)6.2.3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12)6.3 政策与法规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 (12)6.3.1 明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 (12)6.3.2 提供制度保障 (12)6.3.3 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12)6.3.4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监管 (12)第7章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 (12)7.1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7.1.1 资源利用指标 (12)7.1.2 环境保护指标 (13)7.1.3 经济增长指标 (13)7.1.4 社会进步指标 (13)7.2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3)7.2.1 定量指标计算方法 (13)7.2.2 定性指标计算方法 (13)7.3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实例分析 (14)7.3.2 数据处理与计算 (14)7.3.3 评价结果分析 (14)第8章农业循环经济实践案例 (14)8.1 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14)8.1.1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4)8.1.2 国内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4)8.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实践案例 (14)8.2.1 案例一:山东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15)8.2.2 案例二:河南省某循环农业产业链项目 (15)8.2.3 案例三:四川省某农业循环经济园区 (15)8.3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效益分析 (15)8.3.1 生态效益 (15)8.3.2 经济效益 (15)8.3.3 社会效益 (15)8.3.4 示范推广效益 (15)第9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15)9.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15)9.1.1 战略目标 (15)9.1.2 战略原则 (15)9.1.3 战略布局 (16)9.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16)9.2.1 规划目标 (16)9.2.2 规划重点 (16)9.2.3 规划措施 (16)9.3 农业循环经济实施策略 (16)9.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16)9.3.2 创新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 (17)9.3.3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创新能力 (17)9.3.4 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广泛应用 (17)9.3.5 加强监测评价,提高管理效能 (17)第10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前景与展望 (17)10.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7)10.1.1 资源利用效率低 (17)10.1.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7)10.1.3 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不完善 (17)10.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17)10.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7)10.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7)10.2.3 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 (17)10.3 农业循环经济未来发展展望 (18)10.3.1 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18)10.3.2 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支持 (18)10.3.3 农业循环经济市场前景 (18)10.3.4 农业循环经济国际合作 (18)第1章绪论1.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通过优化生产方式、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内部及与其它产业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些建议
式 ,需要做 出一定的改革与创新 。本 文中作 者对我 国农业循环经 济发展 的规 划做 出了一定的探 索 ,分析 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规划原 则等方面 ,与 一般的经济发展规 划相比均有不 同的要 “ 减量化 、高利用 、高效益 、低排放”发展 目标 的农业发展规 求。
一
划 。与一般的经济发展规 划最明显的 区别在于 ,农业循环经
、
农 业 循 环经济 发展 规划 的概 述
济发展 规划更注重农 业中各种循环关系的建设规划 以及生产
农业经济
2 l , o 29
对 我 国农 业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规 划 的 一 些 建 议
◎孙 勇
摘 要 :农 业循 环 经 济 的 发 展 模 式 逐 渐 受 到 了世 界 各 国 的承 认 ,在 农 业 经 济 发展 模 式 中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发 展 开 辟 了一 条
根据 判定系 数 及 回归卡方 值看 ,模 型整体 通过 检验 , 结 果可信 。规模 水平对样 本企业的技术效 率影响显著 ,系数 为正 ,说 明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 况下 ,规模 水平越大 ,企 业的 效 率值越高 。技术装备水 平对样本企业 的影响显著 ,系 数为 正 ,与前文 的假设相符 ,说明技术装备水 平越 高 ,企业 的技 术 效率值越高 。财政扶持 与税收减免对样 本企 业的技术 效率 影 响显著 ,系数为正 ,与 假设一致 ,说 明财政扶持力度 及税 收 减免力度 的加 大会提高 企业的技术效率 。产能利用率 对样 本 企业技术效 率有显著影 响 ,系数为正 ,说明产能利用 率越 高 ,企 业 的技 术 效 率 值 越 高 。 科 研 能 力 对 企 业 的 技 术 效 率 影 响 不显著 ,与前文的假设 相左 ,可能 的解 释是 :本文采 用的 是 调研得到 的截面数据 ,由于科研对技术 效率的影 响有 滞后 性 ,当 前 科 研 投 入 对 技 术 效 率 的 影 响 不 显 著 。带 动 农 户 情 况 对企 业的技术效 率有显著影 响 ,但系数为 负 ,说明其他 条件 相 同的前提下 。带动农户越 多 ,企业的技 术效 率值越低 ,这 与 本文 的 假设 相反 ,可能 的解释 是 企业 在带 动农 户 的过程 中 ,会发生对农户 的让利行为 ,这会影响企业的技术效率 。 四、 结论及 建议
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
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产业循环、能源循环和资源循环,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一、土地保护与利用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保护有机农田和生态农田,禁止非法占用耕地。
2. 推行精细化耕作技术,减少土地的损耗和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
3. 推广农田水利和防洪措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有机农业与无农药种植1.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设立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加工业。
3. 推广农业生物技术,培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三、农产品加工与循环利用1. 支持农户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附加值的提升。
2. 实行农产品包装和运输的绿色化,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和运输能耗。
3. 鼓励农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如农产品残渣的有机肥料生产、沼气发电等。
四、农业节能与减排1. 提倡使用节能农业机械和设备,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2. 积极发展农业生物质能源,如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发电等。
3. 鼓励农民通过植树造林和湿地修复等方式,增加农田和农村环境的吸碳能力。
五、农田生态修复与保护1. 鼓励农民发展沼气池和粪污处理设施,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2. 推广农业循环利用农田沼气与有机肥料的配合施用,提高农田土壤的养分。
3. 实施农田复种轮作制度,增加农田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农村环境整治1.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推行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2. 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和修复,开展农田水污染治理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活动。
3. 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村环境变化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是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执行这些方案可以有效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民的收益,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构想
一
( 努 力 在 循 环农 业 经 济 发 展 中进 行 创新 田发 展循 环农 业 二1 我 经 济离 不 开 各级 政 府 的 大 力 支持 , 离 不 开 相关 方 面 的锐 意 创新 也 1 行 技 术 创 新 。循 环 农 业 经 济 的发 展 需 要 技 术 创 新 的有 力 . 进 支 持 , 言 之 , 术 创 新 是 推 动 我 国循 环 农 业 发 展 的 关 键 。 首 先 . 换 技 要 加 强 农 业 技 术 开 发 , 高 农 业 生 产 中 的 技 术 含 量 。开 辟 农 业 科 提 技 同 区 町 以在 科 技 与 政 府 、 户 问搭 起 一座 桥 梁 , 高 新 技 术 改 农 为 造 传 统 农 业 创 造 有 利 条 件 , 农 业 高 新 技 术 成 果 转 化 提 供 试 验 基 为 地 和 转 化 基 地 , 农 业 科 研 与 生 产 结 合 和 创 新 提 供 切 入 点 , 为 为 也 整 个农 业 增 长 方 式 南粗 放 型 向 集 约 型 转 变 产 生 示 范 作 用 。 其 次 ,
文 章 编 号 :0 8 9 5 2 1 1 — 0 9 1 1 0 — 2 X( 0 0) 1 0 9 —0
摘 要 : 文 就 发 展 循 环 农 业 经 济 , 极 推 进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结 构 的 战 略 调 整 , 高 农 业 、 村 经 济 的 紊 质 和 效 益 , 析 本 积 提 农 分
四、 台 发展 循 环 农 业 经 济 的 相 应 法 规及 其政 策 。 出
加 速 发展 循 环 农 业 经 济 ,需 要 各 级 政 府 结 合 地 方 实 际 情 况 . 出台 相 应 的法 规 及 其 政 策 ,把 政 府 支 持 与 企 业 行 为 结 合 起 来 、 把 领 导 的集 体 智 慧 与 丰 会 公 众 的积 极 参 与 结 合 起 来 , 极倡 导 稳 步 十 积
农业部关于印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
划(2017-2020)》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08.15
•【文号】农计发〔2017〕106号
•【施行日期】2017.08.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
(2017-2020)》的通知
农计发〔2017〕1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农垦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2015年和2016年中央1号文件等对加强种养结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等有关要求,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加快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
2017年8月15日附件: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
2023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2023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23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一、引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的有机循环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2023年将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本文将对其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目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 实现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3. 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升农村生态品质;4. 培育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
三、项目内容1. 建设绿色种植基地在试点地区选取适宜的土地,建设绿色种植基地,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和生物有机肥料,种植绿色农作物。
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 发展循环畜禽养殖在种植基地周边建设循环畜禽养殖场,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实现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有机循环。
同时,推广科学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3.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通过组织培训和示范推广,加强农民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技能。
同时,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4. 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和农村生态品质。
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5. 培育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集群鼓励农民合作组织,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集群。
引导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促进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增值。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前期调研和准备阶段组织专家对试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试点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3)第2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4)2.1 生态循环经济基本概念 (4)2.2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理论框架 (4)2.3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主要特征 (4)第3章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 (5)3.1 农业资源利用现状 (5)3.1.1 土地资源利用 (5)3.1.2 水资源利用 (5)3.1.3 农业生物资源利用 (5)3.2 农业环境问题分析 (5)3.2.1 土壤污染 (5)3.2.2 水环境污染 (5)3.2.3 农业面源污染 (6)3.2.4 生态系统退化 (6)3.2.5 气候变化影响 (6)第4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6)4.1 发展战略与目标 (6)4.1.1 发展战略 (6)4.1.2 发展目标 (7)4.2 发展布局与重点领域 (7)4.2.1 发展布局 (7)4.2.2 重点领域 (7)4.3 政策措施与保障体系 (7)4.3.1 政策措施 (7)4.3.2 保障体系 (7)第5章农业生态系统构建 (8)5.1 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 (8)5.1.1 生态系统功能 (8)5.1.2 生态系统结构 (8)5.2 农业生态系统优化布局 (8)5.2.1 空间布局 (8)5.2.2 产业结构 (8)5.3 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9)5.3.1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9)5.3.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9)5.3.3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技术 (9)第6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6.1 农业废弃物分类与特性 (9)6.1.2 特性 (9)6.2 资源化利用技术途径 (10)6.2.1 秸秆利用技术 (10)6.2.2 畜禽粪便利用技术 (10)6.2.3 农膜回收利用技术 (10)6.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示范 (10)6.3.1 秸秆还田工程 (10)6.3.2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 (10)6.3.3 农膜回收利用工程 (10)6.3.4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工程 (10)第7章农业循环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10)7.1 循环产业链基本原理 (11)7.2 农业循环产业链构建方法 (11)7.3 农业循环产业链优化策略 (11)第8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集成 (12)8.1 技术创新方向与任务 (12)8.1.1 技术创新方向 (12)8.1.2 技术创新任务 (12)8.2 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12)8.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2)8.2.2 生态农业工程技术 (12)8.2.3 农业环境污染防控技术 (13)8.2.4 农业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技术 (13)8.3 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13)8.3.1 技术集成 (13)8.3.2 示范应用 (13)第9章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政策与制度创新 (13)9.1 政策体系构建 (13)9.1.1 政策目标 (13)9.1.2 政策措施 (13)9.1.3 政策协调 (13)9.2 制度创新与政策实施 (14)9.2.1 制度创新 (14)9.2.2 政策实施 (14)9.2.3 政策试点与推广 (14)9.3 政策评估与优化 (14)9.3.1 政策评估 (14)9.3.2 政策优化 (14)9.3.3 政策反馈 (14)第10章实施与保障措施 (14)10.1 组织与管理 (14)10.2 资金与人才保障 (15)10.2.1 资金保障 (15)10.3 宣传与推广 (15)10.3.1 宣传教育 (15)10.3.2 推广应用 (15)10.4 监测与评价体系构建 (15)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带来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暴露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天水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天水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一、目的意义循环农业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2007年9月,农业部将我市列为全国首批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为我市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立足天水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统筹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态系统各种资源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对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产品消费方式,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高产、优质、低耗、生态、安全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全市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天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因地制宜,从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入手,采取发展水利设施、兴修水平梯田、改革耕作施肥制度、推广优良品种、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通过生态农业示范村、示范片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初步形成了循环农业的政策体系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对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条例。
“十五”以来,先后制定了全市无公害农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并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指导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和文明生态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同时,市、县各级财政把农业环保和生态农业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污染监测防治,加强农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为循环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总结推广了一些成功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治理力度,使优质农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创出了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燕家韭菜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想法设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粪便生化物)?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循环链、?“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种植绿肥?压青(过腹还田)?有机肥”循环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果品、马铃薯?加工果汁、淀粉?废弃物利用?养殖?有机肥”循环农业链,尤其是2002年以来,借助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实施,我市把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作为受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了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在生态系统内,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能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是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包括有机肥料、生物防治、农田水利、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生态循环系统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其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有机肥料: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2.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3.农田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农业废弃物处理: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制成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推广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智能化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民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四、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农民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需要加强生态循环系统建设,推广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教育,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农业经济规划
当前循环农业是保证绿色食品和安全健康农业的前提,循环农业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北京中农华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陈袁华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六个重点环节:
1、要突出“绿色”,调整结构。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要在优化调整上下工夫,突出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注意保护水土,节约资源。
2、要保护耕地,提升质量。
坚持推广秸秆返田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种地与养地有机结合,加强耕地质量工程建设。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相关企业要研究、生产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塑料薄膜。
要推广喷灌、滴灌,杜绝漫灌,发展节水农业。
3、要项目带动,企业参与。
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或其他工业,要做到防污于未然,做到低排污与达标排放。
4、要发展沼气,有效转化。
近年来,各地以户用沼气工程为重点,结合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大力推广以“猪—沼—菜(粮—果—渔)”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模式,实现村庄、庭院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环。
随着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生态循环生产方式的推广,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循环农业与科技、经济与环保可以实现相互支持、良性互动。
5、要优化布局,整体规划。
发展循环农业首先要制订发展规划。
一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分别制定省、设区市、县(市、区)、乡、村等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循环农业发展计划,实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稳步推进。
要特别强调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农牧业的生产现状和实际需求,建立适宜的循环模式,并依照不同模式的特定优势,进行布局配置、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确保循环农业模式中各流通量与接口间的相互匹配、协调运行,促进循环农业健康、安全、有序生产。
6、要正确引导,有序推动。
循环农业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引导。
同时,循环农业发展又涉及种植、养殖、加工、能源和环保等多个部门,要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多元扶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保证其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需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
三是“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四是“可控化”,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布局接口,形成循环链,使上一级废弃物成为下一级生产环节的原料,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实
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质或不利因素进入循环链,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