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复习题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选题每题 共20题,每题2分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包括有(ABCE)。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法

E.地方性法规

2、法律历史类型的划分中有(ABCD)。

A.奴隶制法

B.资本主义法

C.封建制法

D.社会主义法

E.普通法

3、法律体现的主要是(AB)意志。

A.国家

B.统治阶级

C.全民

D.少数人

E.多数人

4、在我国,司法机关包括有(CD)。

A.国务院

B.省人民政府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E.全国人大

5、(CD)是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

A.坚持民主集中制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坚持邓小平理论

D.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E.坚持民主选举制度

6、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ABDE)。

A.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C.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D.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7、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AD)。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公民权与人权

C.宗教自由

D.政治自由

E.信息传播权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AB)。

A.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时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B.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C.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时又是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

D.由全国各族人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

E.是政治协商产生的

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在交易过程中应当遵循(ABCD)原则。

A.自愿

B.平等

C.公平

D.诚实信用

E.放权让利

10、《劳动法》规定了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ACDE)。

A.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

B.同工同酬

C.按劳分配原则

D.男女平等原则

E.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11、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的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E.双方互利原则

12、我国《民法通则》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规定的监护人有(ABCDE)。

A.配偶

B.父母

C.成年子女

D.其他近亲属

13、引起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ABCDE)。

A.合同

B.侵权行为

C.无因管理

D.单方法律行为

E.不当得利

14、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可供继承的遗产的范围包括(ABCE)。

A.公民的收入

B.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C.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D.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

E.公民的股票

15、违反合同的法律后果主要有(ABD)。

A.继承全面履行

B.偿付违约金

C.返还财产

D.赔偿损失

E.消除危险

16、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婚姻自由

B.一夫一妻

C.男女平等

D.实行计划生育

E.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

17、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CD)。

A.罪刑法定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E.自由心证原则

18、犯罪的过失分为(AC)两种情况。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轻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对应急行为判断失常的过失

E.专业人员低于一般人正常水平的判断失误

 19、正当防卫的必备条件之一,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此处"正在进行"是(ABD)的行为。

A.客观上确实存在

B.并非主观想象或者推测

C.即将来临的危险

D.正在进行

E.发生过后

20、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AD)。

A.主刑

B.独立刑

C.自由刑

D.附加刑

E.耻辱刑

二、简答题:

一。法的适用的概念、原则:

社会主义法的适用,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事、具体人的法律活动。

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在适用法律规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规范时必须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弄清案件的事实真相,把案件的审理和

判决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处理案件的全部过程中,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严格履行法律程序。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给予应有的制裁,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3.司法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法院和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查明案情,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审理案件,要吸收群众参加,要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保证案件处理的正确、合法、合情、合理。

二。宪法公民基本权利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享有依法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选择是否信仰宗教、信仰何种宗教的自由。

4.人身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它包括公民的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等。

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8.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益受国家的保护。

9.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有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而自觉实施的合法行为。如订立合同、委托代理、制作遗嘱等。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以下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求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且要求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