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笔记)

合集下载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习得有所不同。

2.共同的习得条件: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都受到认知、社会、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输入假设: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输入来构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1.初始期: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处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语言规则的不熟悉,需要借助外语教学材料和教师的指导。

2.中期:学习者开始积累语言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但仍然存在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准确等问题。

3.发展期: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

4.准母语期: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已经达到与母语相近的程度,几乎能够毫无困难地实现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第二语言习得影响因素1.基础能力:个体的智力、工作记忆、认知能力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2.学习策略: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也对习得效果产生影响。

3.情感因素:学习者对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感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习得过程产生影响。

4.环境因素: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影响。

四、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策略1.输出与输入平衡:教师应当提供足够的输入,同时鼓励学习者进行口语和书面的输出。

2.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互动中提高第二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3.语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来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效果。

4.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习得情况,并且在实际的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所借鉴。

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完全版)

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完全版)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畴
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
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
六、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语言学 联 系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 语言学的消费者 第二语言习得 = 语言学的贡献者
消费者?
贡献者?
关于“至于”的思考
A
至于 B(NP) , C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语言学 联 系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 语言学的消费者 第二语言习得 = 语言学的贡献者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语言学
联 系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 语言学的消费者 第二语言习得 = 语言学的贡献者
母语者的语言系统 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学习者、 习得过程与机制
一、母语 VS 目的语
2、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 “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
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 正在学习的母语、第二语言、第三语言……
• 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 Eg.在中国学习汉语
在美国学习汉语
二、第一语言 VS 第二语言
• 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所属种族、社团使用 第一语言:语言习得的顺序 一般母语=第一语言
三、习得 VS 学习
•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可以转化?
• 无接口(Krashen 早期观点)
• 有接口(Bialystock) • 什么样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转化?
四、第二语言习得 VS 外语习得
主要依据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社会环境来区分
1、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二语习得引论翻译笔记-第五章

二语习得引论翻译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SLA与社会环境【真题:语言社团;反馈】交际能力P100言语沟通民俗学:交际能力:一个说话者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社团里知道自己需要说什么。

不但包括词汇语音语法结构,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说对谁说和在既定环境里适当的表达。

还包括说话的人应该指导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应该具有保证顺利地和别人交流的能力。

语言社团:一组人;用同一种语言;因此,多语者属于多个语言社团。

非本族语的人讲话和本地人相差很大,即使他们属于同一个语言社团。

比如包括语言结构组合的不同,对话、写作等规则使用不同,同一个词汇意思不同。

P101外语[FL]:在当地环境下学习二语,没机会与该语言的语言社团进行互动(除非出国),且没有机会完全融入该外语的社会,学习这种语言大多是课业要求。

附加语[AL]P102微观社会因素学习者语言的变异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变异是指在语言的产出过程中,把语言的不系统的不规则的变化当做次于语言系统规则模式的变异性特点。

交际环境的多个维度:语言学环境:语言形式和功能的成分心理学环境:在语言加工过程中,起始阶段要倾注多少注意力,从控制加工到自动化加工;微观社会环境:环境与互动特征与交际部分相关,并在此过程中被产出、翻译、协商宏观因素:政治背景下,哪种语言应该学习,社会对某种语言的态度。

适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说话者会随着说话对象的说话方式改变自己的语调难易。

工作地点影响语言输入的性质和群体认同性。

自然变异:中介语的产物,是习得二语语法的必要步骤Ellis 变异的性质随着学习二语的深入而变化:1.一个简单的形式被用于多种功能2.其它形式一开始会用于中介语3.多种形式被系统化地使用4.无目的的形式被摘除,自由变异的清楚使中介语更加高效P105语言的输入与互动P106一、自然输入的修改语言输入对一语二语都是绝对必要的。

外国式谈话[foreigner talk]:一语学习者对二语学习者说话时调整说话的语气速度来适应二语者的语言。

二语习得读书笔记

二语习得读书笔记

一、Key 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二语习得的关键问题)调查SLA的框架:(1)situational factors(形势)(2)Input(输入)(3)Learner differences(学习者差异)(4)Learner processes(学习过程)(5)Linguistics output(语言输出)1.situational factors(形势)Linguistic environment:situational factors & Input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两种类型的习得:(1)naturalistic SLA(自然二语习得)(2)Classroom SLA(课堂二语习得)2.linguistic input(语言输入)中心问题是:语言输入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了SLA的过程,是仅仅激发了学习过程,还是机构化SLA?本地话语者是其话语水平适应L2学习者,另一个问题是:这些话语调整在促进学习中起到什么作用。

3.learner differences(学习者差异)潜在影响因素:年龄,个人能力水平(aptitude)和智力(intelligence),动机(motivation)和需求(needs),个性(personality)和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另一种差异:学习者的L1,要保证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服从实验测试(empirical test)4.Learner processes(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包含认知学习过程(cognitive Learner processes)和语言学习过程(linguistic Learner processes)认知学习过程分为三个范畴:(1)学习战略(learning strategies):内化新的L2知识(2)产生战略(production strategies):学习者利用其现存的L2知识的方式(3)交流战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用于当学习者缺乏L2资源导致交流受阻时用的战略。

第二语言习得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习得与学习(来自PPT语言习得概论(2015-7-25)/P51)2、偏误与失误(来自钟声整理<第二语言习得问题整理并答案>)失误是不成系统的、偶发的和无规律的,是特殊情况下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

人们说母语时也会发生失误。

偏误只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才会有的,是成系统的、多发的有规律的。

偏误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

3、关键期(来自PPT语言习得概论(2015-7-25)/P22-23)“关键期” (the critical period)假说,或称“临界期”假说Penfield最先提出Lenneberg(1967)发展了这一观点,以儿童语言习得与大脑有关作为依据,提出了自然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2-12岁)Lenneberg:大脑功能逐步单侧化,最后形成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10岁之前,人对于刺激最为敏感,能够对其过程进行复杂的整合, 以适应流畅和连贯地运用言语和语言的需要。

大脑功能侧化有关键期,错过很难弥补。

一般说来, 除了发音之外,凡是在此期间没有习得过的初步和基本的技能就终生无法补足了。

这就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4、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来自PPT对外汉语教育学理论/P131-132)5、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来自PPT对外汉语教育学理论/P31)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请简要介绍。

(来自PPT对外汉语教育学理论/P67-72)(二)简要介绍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历史。

(来自PPT语言习得概论(2015-7-25)/P140、142)(三)第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来自PPT语言习得概论(2015-7-25)/P5-8) 1、定义:1)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一、第二语言习得三大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1.主张通过不断地刺激——反应规则掌握学习第二语言;心理学上主张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刺激、反应、强化在心理学上的作用;语言学上主张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的结构;语言教学上多采用听说法,希望通过不断地操练结构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

2.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支持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认为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须通过激发这种机制来学习语言;心理学上主张心灵学派;语言学上主张形式主义;认为教学的作用是间接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激发语言习得机制,并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重设参数;Eg:母语——桌子,参数重设为table3.认为习得是学习者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学和语言学上倾向于认知派;在语言教学上提倡多元互动二、学习和习得有哪些方面不同?1.获得方式:习得是在自然语境中进行非正式语言交际得到语言知识;学习是经过正式的讲解、模仿、操练、记忆而得到语言知识。

2.心理过程:习得是潜意识地自然获得;学习是有意识地掌握规律。

3.获得的知识类型:习得是隐性知识;学习是显性知识。

4.环境不同: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自然获得;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5.学习效果: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都较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较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6.对语言意义的重视度: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忽略了语言的意义。

三、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有什么不同?(一)Ellis主张社会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方式和社会环境:自然的SLA以交际的方式获得,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有指导的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通常在课堂环境中发生。

(二)Klein主张心理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学习者的注意和动机:自然的SLA的动机是本能要求,潜意识的,获得语言功能、意义、内容;有指导的SLA的动机是目标明确的、有意识、计划、系统的,注意掌握语言形式规则。

第二语言习得阅读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阅读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阅读笔记:习得笔记一1 外向型的学习者善谈和善于反映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输入和实践机会,但他们往往不注重语言的形式。

内向型的学习者更长于利用他们沉静的性格对输入与规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语料进行对比观察,因而在注重形式与规则的教学环境下更有优势。

(评:因而对于不同性格场学员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2 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达到不同程度水平的主要因素。

动机可以分为情景性动机,工具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综合性动机)(评:因而刺激并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促使其主动学习是外语教学的必要策略。

)3 理想的外语学习者特点 a 可以适应团体的活力与语言的交际特性,克服焦虑 b 积极寻找机会使用目的语,并练习倾听指向他的言语,作出反应 c 通过学习规则掌握交际的多样形式,并可以创造性使用 d 在进入少年阶段,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基础的语言概念与规则(语法)d. 主动地区分、储存并监测目的语的特征,并可以在过程中持续纠正。

e 具备外语学习强烈的综合动机与工具性动机习得笔记二1 通过偏误分析发现,只有25%的语言偏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导致,其他往往由于过分应用一般认知手段,如类比及概括等产生。

(评:学习者过度自信对于语言学习有害。

教学者在讲解规律时,除了一般性规律,一定不可以特殊的现象)2 对待偏误的态度行为主义观点:错误是刺激反应过程中的偏差,需要新的正确的刺激强化加以矫正。

认知主义观点:错误恰恰说明学习者是灵活积极的,有辨别能力的,不需特别的加以矫正,错误会随着对目的语了解的深入自然消失。

3 因而教师对待偏误的态度:a 规则无知引起的理解性错误,指出并讲解,b 表达性错误,初期—接触正确言语,促使其意识并逐步理解纠正中后期—指出并强化正确言语(刺激—反应)(评:偏误分析的最大价值为改变了教师对于偏误本质的认识)习得笔记三1 一般而言,词汇错误比语法错误更影响交流,语音错误除非十分严重,否则影响最小。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笔记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第二语言L2 第一语言习得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一语言L1 语言能力 competence 语言行为performance 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会干扰或促进,这个过程叫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但有争议。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L2=L1?错误分析法。

只要当语言学习者语言中的错误是系统性的——就是说,他们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规律的——错误才是有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 (Ch. 2)language transfer (positive &amp; negative)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other roles for the L1 in SLAThe 'natural' route of development (Ch. 3)L2 = L1 hypoth esisL2 = L1 hypothesis was investigated in two different ways:throu gh the analysis of learner errorsA large proportion of development altype errors was evidence that the processes of L1 acquisition and SLA were similar.work out an order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erro r frequencies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L2 learnersContextual variatio n inlanguagelearner language (Ch. 4)Learners perform differently i n different situations, but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predict how they willbehave in specific situations, then systematicity of their behaviour can be captured by means of variable rules.two types of contextual variationsituational contextlinguistic contextIndividual learner diffe rences (Ch. 5)SLA research has examined five general factors that c ontribute to 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 in some depth:age (eg. a dult vs children)route of learningrate of learningaptitudecognitive stylemotivation。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电子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电子笔记

学习与习得的区别:
1.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大纲和教材;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语言规则;
2.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除了本身自觉要求之外,还有外部的督导、考试、竞争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3.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4.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忽略了语言的意义;
5.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都较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较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Krashen 把通过这两个方式获得语言的过程看作彼此独立的学习过程。

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的概念:
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Performance(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60年代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交际能力四特征:语法性——指语法上是否正确;可接受性——在交际中是否被接受;得体性——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否恰当,是否合乎社会文化习惯;现实性——是否是现实中常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读书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读书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读书笔记第一篇: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读书笔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第一章介绍1.1 L2在世界中的地位:不仅在学校,而且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SLA和二语使用无处不在。

1.2 为什么研究二语习得1.3 SLA领域的发展SLA研究的范围必须足够的广用来包含很多的受试,说很多不同的语言,在很多背景下因为很多原因习得很多L2。

第二章二语习得研究方法1.重要的不是选择定质方法范式还是定量方法范式,运用性质的最优结合来处理研究问题。

2.SLA研究者开始探寻SLA过程的理解,希望当语言教学与SLA 协调的时候语言教学会提高。

毫无疑问有好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教学中的习得和非教学中的习得。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他们之间的相似性。

3.数据的收集尽可能真实自然,设计的好的工具能够使生产、直觉和情感数据的收集更加有效。

而且能够产色和那个更多完整和可比较的数据。

学习者在不同的任务中语言表现不同,因此应从多个角度来处理研究问题,并且研究者应避免做出不适当的概括。

4.语言水平很难定义,更别说测量。

第三章 SLA:数据分析的类型后一种分析的类型包含了前者,而不是代替前者。

除形位句法以外,语言的其他方面和交流能力也要能考虑到,对于语义方面,行为形成或规则形成都不可用,话语联想,多项区分和概念学习有更大的解释力。

第四章中介语研究:实证发现4.2.1 自由变量原因(1)IL在发展中变化地非常快(2)比起小孩习得母语来说,大一点的儿童和成人SL习得者很少认知上和心理语言学上受限制。

4.2.2 系统变量4.2.3 自由变量阻碍发展4.2.1对于变量的多种解释4.3 IL展现了共同的习得顺序和发展序列4.3.1习得顺序:形位研究4.3.2 发展序列:疑问句4.3.3 发展序列:否定句4.4 IL收学习者L1的影响相似点而不是不同点引起了主要的问题4.4.1 L1如何影响SLA(1)发展序列的步子被打断了(2)发展结构的数量改变了L1-L2的不同并没有改变发展序列,只是推迟了,推迟了开始,增加了次阶段。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 (知识点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 (知识点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也叫“二语习得”。

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人L2学习者有两种独立的语言获得方式,两者在获得方式、心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用等方面都不同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

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

即所谓“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

自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

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生。

无接口观点的证据:Seliger(1979)的证据: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知识不相关。

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是彼此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前者指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后者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语言表达指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语言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笔记和概念总结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笔记和概念总结

第一章: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第一课: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是个人身份的标志,总体水平也高于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获得。

外语环境和二语环境,它们的区分主要取决于课堂之外的目的与是否常用。

第一、而与环境和外语环境的对立,取决与目的与在社区中是否常用。

第二、外语环境和二语环境的区分,有时并不像认为的那么简单。

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二语环境和外语环境的区别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

第二课:语言习得语言习得即指语言习得这一现象,也指对这现象的研究。

第一语言习得研究的是儿童学习母语问题,也称“母语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包括对母语之外的所有语言的习得研究,研究对象一般是成年人。

语言习得研究中,有两个基本问题:逻辑问题和发展问题。

逻辑问题研究的课题是:语言习得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发展问题指的是:语言习得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和步骤。

第三课:应用语言学科德是应用语言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习得仍然是应用语言学的两个重要领域,但是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学科。

与应用语言学相对的,是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的目的是对语言系统本身进行理论描述,找出其规律。

第四课:语言教学第一语言教学(母语教学)语言教学母语环境中的第二语言教学(或二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对外环境的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学)上图说明第二语言教学在两个层面上出现即广义:第二语言教学是从基本性质角度进行的分类,与第一语言教学相对。

狭义:第二语言教学是从学习环境角度进行的分类,和外语教学相对。

研究重点:学习机制、学习者语言、语言环境和语言习得、学习者个体差异。

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是教师和教学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是学习和学习过程,包括中介语。

第五课:教学理念反应的是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基本认识。

包括: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如何教授。

理念是从一个人所受的全部语言教育当中,从这个人的语言学习有关的全部经历当中感悟出来的。

比较系统,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语习得引论 读书笔记 chapter 1-2

二语习得引论 读书笔记 chapter 1-2

一.概论Chapter 1. Introducing SLA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2.Second language (L2)(也可能是第三四五外语)also commonly called a target language (TL)3.1). What exactly does the L2 learner come to know2). How does the learner acquire this knowledge3). Why are some learners more successful than others4.linguistic; psychological; social.Only one (x) Combine (√)Chapter 2. Foundations of SLAⅠ. The world of second languages1.Multi-; bi-; mono- lingualism1)Multilingualism: the ability to use 2 or more languages. (bilingualism: 2languages; multilingualism: >2)2)Monolingualism: the ability to use only one language.3)Multilingual competence (Vivian Cook, Multicompetence)Refers to: the compound state of a mind with 2 or more grammars.4)Monolingual competence (Vivian Cook, Monocompetence)Refers to: knowledge of only one language.2.People with multicompetence (a unique combination) ≠2 monolingualsWorld demographic shows:3.Acquisition4.The number of L1 and L2 speaker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can only be estimated.1)Linguistic information is often not officially collected.2)Answers to questions seeking linguistic information may not be reliable.3) A lack of agreement on definition of terms and on criteria for identification. Ⅱ. The na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1.L1 acquisition1). L1 acquisition was completed before you came to school and thedevelopment normally takes place without any conscious effort.1) Refers to: Humans are born with an innate capacity to learn language.2) Reasons:♦Children began to learn L1 at the same age and in much the same way.♦…master the basic phonological and grammatical operations in L1 at 5/ 6.♦…can understand and create novel utterances; and are not limited to repeating what they have heard; the utterances they produce are oftensystema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adults around them.♦There is a cut-off age for L1 acquisition.♦L1 acquisition is not simply a facet of general intelligence.3)The natural ability, in terms of innate capacity, is that part of languagestructure is genetically “given” to every human child.3. The role of social experience1)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cquisition: appropriate social experience (includingL1 input and interaction) is2) Intentional L1 teaching to children is not necessary and may have little effect.3) Sources of L1 input and interaction vary for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4) Children get adequate L1 input and interaction→sources has little effect onthe rate and sequence of phonological and grammatical development.The regional and social varieties (sources) of the input→pronunciationⅢ. L1 vs. L2 learningⅣ. 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learning1.Noam Chomsky:1)innate linguistic knowledge must underlie language acquisition2)Universal Grammar2.The theory of Universal Grammar:Reasons:1)Children’s knowledge of language > what could be learned from the input.2)Constraints and principles cannot be learned.3)Universal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language-specificinput.♦Children often say things that adults do not.♦Children use language in accordance with general universal rules of language though they have not developed the cognitive ability tounderstand these rules. Not learned from deduction or imitation.♦Patter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are not directly determined by the input they receive.。

二语习得手册笔记1-普遍语法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二语习得手册笔记1-普遍语法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中介语:L2学习者内化了心理语法,一个自然的语言系统可以用语言规则来描述。

目前的生成语言学关注中介语的表征,这一焦点可以视为原始的中介语假说的衍生。

中介语能力的本质,中介语语法多大程度上类似于其他语法以及UG的作用,都有一些明确的论述。

一直在争论的问题:UG是否对L2有调节作用,程度多大。

这个问题源于1.语言的普遍性的个别观点和2.关于语言能力本质的个别假说。

生成语法的传统观点,语法是心理表征,普遍规限制这些表征。

语言的普遍性的存在源于人类思想的属性,语法的存在源于他们的普遍规则。

UG在L2习得中的作用,前十年,主要关注“Access”:探索UG在非一语习得中是否仍然有效,这一问题关系到一些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自然的语言语法?语言能力的本质是什么,又是如何习得?UG的解释是一个局部的答案,至少在一语语法习得中是这样。

没有具体的天生的语言规则来限制语法,不可能习得语言?在L2习得研究中,问题是:中介语表征是否受UG的限制。

2. UG和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逻辑问题的由来:柏拉图本人认为,人类就是凭借天赋神授的理性,才得以获得广博无限的知识。

“柏拉图问题”同样表现在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上。

对这一问题研究数十年的乔姆斯基,到最近还发出这样的惊叹: “儿童知道的远比经验提供的多……在语言生长的高峰时间,虽然儿童的语言接触非常有限,语言环境又模棱两可,但儿童大约每小时就可以学会一个词。

儿童理解词汇方式之精巧奇妙,非任何词典能及……语言习得更像是一般器官的生长;它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事,并非儿童所做的事。

”(Chomsky , 2000 :6 - 7)语言学家们把这一表现在儿童语言知识获得过程中的“柏拉图问题”称之为语言习得中的“逻辑问题”。

简单地说, 逻辑问题基于所谓的“刺激贫乏说”,旨在解决儿童语言有限、残缺、不足的语料输入及最终能在短短几年里迅速而一致地获得丰富的语言系统这一貌似不合逻辑的问题。

无论是经验主义哲学的感觉经验,还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重复模仿的“逻辑”都无法给予圆满的解释。

二语习得引论翻译笔记-第四章

二语习得引论翻译笔记-第四章

语言与大脑布罗卡区:大脑左前叶与说的能力有关。

左脑受损比右脑更易失语。

维尼克区:左前叶附近靠近皮质的部分与听觉输入有关,也是语言处加工中心。

大脑侧裂偏侧优势:大脑不同半球的分工;在孩童时期就出现了。

临界期假说:Lenneberg提出儿童的一定年龄内大脑受损,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会使儿童大脑其它部分接管语言功能,从而使其正常习得一语。

超过了这个时期就做不到了。

左右半球的特化分工:图4.1左——语言体系、词法、句法、功能词和变形、声调系统、更多的词汇知识;右——非语言的(婴儿哭)、视觉空间信息(非语言的)、语调、非字面意义和模糊性、一些词汇知识。

大脑的特化是一样的,不管是说出来的语言还是聋哑人的手语,都是左半球支配。

关于大脑的研究收集数据的方法:1.对脑损伤者语言受损情况的搜集;2.不同语言对左右脑的刺激,大脑左半球比右半球加工语言更加快速准确;3.电击法定位大脑皮层的功能;4.PET扫描法等直接观察法;未解的四个问题:1.多语者的多种语言间的相互独立性?这个问题依然未解,因为个体间有差异。

多语系统既不是完全分离的,也不是完全融合的。

Ervin和Osgood提出的三种可能:[coordinate, compound, subordinate]同等关系:平行的语言系统复合关系:整合的融合的从属关系:一种语言系统要通过另一种来介入,学习二语通过一语作为媒介。

2.多语者两种语言存储在大脑的相同部位吗?说话的个体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两种语言存储在不同在不同的部位,但是都在左半部分。

右脑对二语的影响比左脑大回答:L2需要的是大脑的记忆功能;L1需要的是大脑的直接文字处理功能3.大脑关于L2学习的构造跟学习年龄、学习方法、熟练程度有没有关系?年龄:对大脑构造有影响;年龄越大,涉及到右脑更多熟练程度:对大脑构造的影响还不知道,二语大脑的构造对于水平较低的人有更高的融合程度学习方法:见问题2的回答4.脑损伤后两种语言受什么影响?哪种先康复?后学习的语言先丢掉,最早的语言保留到最后。

二语习得引论 读书笔记 chapter 3

二语习得引论 读书笔记 chapter 3

二.主要研究成果Chapter 3. The linguistics of SLAⅠ. The nature of languageⅡ. Early approaches to SLA1.Contrastive Analysis (CA)1). as a beginning of the survey:aspects of its procedures are still incorporated in more recent approaches.It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of L1 on L2 (Chomsky)—2). CA: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LA which involves predicting and explaininglearner problem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L1 and L2 to determin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Based on idealized linguistic structures attributed to native speakers of L1 and L2)3). influenced by Structuralism and Behaviorism.4). Goal of CA was primarily pedagogical in nature: to increase efficiency in L2teaching and testing.5). Process:Describing L1 and L2 at different levelAnalyzing comparable segment of the language for elements that may cause Types of interference Examples]same form and meaning; different distribution la s paloma s blanca s (Spanish) the white dove ssame meaning; different form kittie s 小猫们same meaning;different form and distribution 、water (n. v.)水(名)different form; legpartial overlap in meaning 腿,蹄,下肢similar form; different meaning asistir (Spanish “to attend”) assist (English “to help”):6). Assessment:Cannot explain 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learning (how learners knowmore than they’ve heard and been taught)Not always validated by evidence from actual learner errors.Stimulated the preparation of comparative grammarIts analytic procedures have been usefully applied to descriptive studies andto translation2.Error analysis (EA)1). EA: the first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LA which includes an internal focus onlearner’s creative ability to construct language.(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actual learner errors in L2)2). CA→EAPredictions by CA not always correct; many real learner errors are not transferred from L1!Focus on surface-level forms and patterns→underlying rulesBehaviorism→mentalism (emphasis on the innate capacity)Teaching concerns as motivation↓3). Procedures for analyzing learner errors:Collection of a sample of learner languageIdentification of errorsDescription of errorsExplanation of errorsEvaluation of errors4). Shortcomings'Ambiguity in classificationLack of positive dataPotential for avoidance3.Interlanguage (IL)1). IL refers to the intermediate states (interim grammars) of a learner’s languageas it moves toward the target L2.2). Characteristics:SystematicDynamicVariableReduced system, both in form and function|3). Differences between SLA and L1 acquisition by childrenLanguage transfer from L1 to L2Transfer of training, or how the L2 is taughtStrategies of 2nd language learning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linguistic materials4). L1 as fossilization for L2 learners:Fossilization: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y’ll cease their IL development in some respects before they reach target language norms, in spite of continuing L2 input and passage time.Relates to: the age of learning; social identity; communicative need.4.Morpheme order studies1). Refers to:an important Q in the study of SLA, whether there is a naturalorder (or universal sequence) in the grammatical development of L2 learners.)2). Inflection: it adds one or more units of meaning to the base form of a word, togive it a more specific meaning. (plural nouns, past tense etc.)3). The order of morpheme acquisition reported was similar in L1 and L2It supports an Identity Hypothesis (L1=L2): that processes involved in L1 and L2 acquisition are the same.4). The concept of natural order remain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SLA.(both from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es)5.Monitor model1). One of the last of the early approaches which has an internal focus in theMonitor Model.(Stephen Krashen)2). It explicitly and essentially adopts the notion of a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 (Chomsky used for children’s innate knowledge of language)3). Krashen’s approach: 5 hypotheses6.Consensus:~1). What is being acquired in SLA is a “rule0governed” language systems2). How SLA take place involves creative mental processes.3). Why some learners are more (less) successful in SLA than others relatesprimarily to the age of the learner.Ⅲ. Universal Grammar (UG)1.UG (Chomsky): what all languages have in common.1). Two important conceptslinguistic competence (speaker-hearers’underlying knowledge of language) needs to be accounted for LAsuch knowledge of language > what could be learned from the input. (the logic problem of language learning/ the poverty-of-the stimulus argument)2). The nature of speaker-hearers’competence in native language can beexplained only by innate knowledge that human genetically endowed with.3). The innate knowledge is in the language faculty|Language faculty: a component of the human mind, physically represented in the brain and part of the biological endowment of the species.2.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1). With Chomsky’s reconceptualization of UG in the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framework [often called the Government and Binding (GB) model] and the subsequent introduction of the Minimalist program, there came a new idea about the acquisition process.2). UG has been conceptualized as a set of principles which are properties of alllanguages in the world.Some of these principles contain parameters3). What is acquired in L1 acquisition (not UG itself):LA includes a process of selecting among the limited parametric options in UG that match the settings which are encountered in linguistic input.4). How acquisition occurs for children:natural; instinctive; internal to the cognitive system5). Why some learners are more successful:【Irrelevant with L1 acquisition, for all native speakers attain essentially the same final state. (For SLA, attitudes;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ntext matters)States UG SLAInitial state Make parametric choicesthat are appropriate forL1 (Guided by UG)L1 transferNature and developmentof interlanguage;Final state Native language;same Why more successful relevant to L2:The degree of access to UGRelationships between L1&L2→differential transfer orinterferenceL2 input qualityDegree of perceptionDegree of specification forlexical features)Ⅳ. Functional approaches1.Functional approach1).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Functionalism2).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SLAFocus on the use of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s (performance) and underlying knowledge (competence)Assumption: purpose of language is communication; LA and SLA require communicative useConcern about the sentence, discourse structure, how language is used in interaction; include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 beyond language Systemic linguistics Systemic linguistics is a model for analyzing language in terms of the interrelated systems of choices that are available for expressing meaning.》“language acquisition needs to be seen as the mastery of linguistic functions”2). What language learners acquire: meaning potential3). Process of acquisition:mastering certain basic functions of languagedeveloping a meaning potential for each4). pragmatic functions development in L1 acquisition:instrumental→regulatory→interactional→personal→heuristic→imagination→representational5). linguistic structures: directly reflections of the functions that language serves;related to the social and personal needs2.Functional Typology1).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ide range of the world’s language,2). Goal: to describe pattern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languages; todetermine which types and patterns occur more/less frequently or are universal in distribution.3). Application: why some L2 constructions are more/less difficult than others forL2 learners to acquire; for the selectivety of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or transfer4). important concept: markedness (deals with whether any specific feature oflanguage is marked or unmarked)Feature in L1 Feature in L2 PredictionMarked Unmarked (common) L2 feature will be easy to learn> L1 feature will not transfer to L2Unmarked Marked L1 feature will transfer to L2In SLA, unmarked elements are easier to master than marked ones.6). Compared with CA:Functional typology goes beyond the surface-level structural (CA) to moreabstract patterns, principles and constraints;-the 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7). implications:some aspects of some languages are more difficultwhy some types and patterns of features are more/less frequent in nativeand 2nd language (factors: perceptual salience, ease of cognitive processing,physical constraints, communicative needs)3.Function-to-form mapping1). Basic concept: L1 and L2 acquisition involves a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2). Grammaticalization: a grammatical function is first conveyed by shared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inferencing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discourse, then by a lexical word, and only later by a grammatical marker.Driven by: communicative need and use.Related to :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icient cognitive process3). Pragmatic mode: a style of expressing meaning which relies more on context.Syntactic mode: a style which relies more on formal grammatical element4). According to function-to-mapping approach, LA importantly involvesdeveloping linguistic forms to fulfill semantic or pragmatic functions.rmation organization1). Focus on: utterance structure (the way learners put their words together.)2). Includes:describing the structures of interlanguage (learner varieties)discovering what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guide learners’production at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analyzing how these principles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3).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ESF) projectdevelopmental levels: in this study, no matter what their L1 and L2, the learners go through a remarkably similar sequence of development in their interlanguage.organizing principles:*there is a limited set of principles (phrasal constraints; semantic constraints; pragmatic constraints) which learners make use of fororganizing information.*Individual variation: how the principles apply in their L1 and influence the interlanguage use.。

二语习得知识梳理

二语习得知识梳理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on /SLA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有35年的历史。

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到目前为止,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 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 大学教育学院二语英语教学教授Rod Ellis撰写巨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

该书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勾画了整本书的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总结了有关学习者语言本质的主要理论,包括学习者错误,发展模式,语言变项和语用特征。

第三部分从外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阐述社会因素和输入/交互的作用。

第四部分从内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包括语言迁移、认知论解释和语言普遍性。

第五部分将讨论的重点从学习转移到学习者,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

第六部分是关于课堂英语教学的论述,讨论了课堂交互和正规教学的有关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笔记)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母语: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就语言获得的方式而言,习得是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的,学习是指正式的语言获得,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就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习得是指在下意识状态下获得的语言,而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获得。

心理学者一般称前者为内隐学习,后者为外显学习。

习得是通过无意识或者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学习则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所以,学者们通常用“picking up a language”来描述习得,就像儿童那样下意识的,毫不费力的获得一种语言。

而学习,学者们认为knowing about a language,即学习一种显性语言知识,而不是language learning,即获得一种语言。

SLA的发端:20世纪60年代末。

1、在《中介语》中首次提出SLA的研究对象: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

2、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作为与其母语和目的语系统相对应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汉语作为SLA的研究起点:《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鲁健骥,1984。

乔姆斯基对“刺激——反应”模式的批判1、语言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移置型,行为主义无法表达这种特性。

2、句子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成分结构和表层结构的不吻合性。

3、合乎语法的句子不一定有意义。

4、行为主义无法合理解释语言习得。

行为主义对语言本质的看法:1、语言是一套习惯,语言习得是此习惯的养成。

2、揭示语言行为的模式是刺激反应理论。

3、人们的话语就是对其环境或他人的语言,行为所做的一系列反应。

4、把语言行为加以强化,便形成了语言习惯。

5、语言行为则是语言习惯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母语: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就语言获得的方式而言,习得是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的,学习是指正式的语言获得,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就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习得是指在下意识状态下获得的语言,而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获得。

心理学者一般称前者为内隐学习,后者为外显学习。

习得是通过无意识或者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学习则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所以,学者们通常用“picking up a language”来描述习得,就像儿童那样下意识的,毫不费力的获得一种语言。

而学习,学者们认为knowing about a language,即学习一种显性语言知识,而不是language learning,即获得一种语言。

SLA的发端:20世纪60年代末。

1、在《中介语》中首次提出SLA的研究对象: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

2、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作为与其母语和目的语系统相对应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汉语作为SLA的研究起点:《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鲁健骥,1984。

乔姆斯基对“刺激——反应”模式的批判1、语言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移置型,行为主义无法表达这种特性。

2、句子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成分结构和表层结构的不吻合性。

3、合乎语法的句子不一定有意义。

4、行为主义无法合理解释语言习得。

行为主义对语言本质的看法:1、语言是一套习惯,语言习得是此习惯的养成。

2、揭示语言行为的模式是刺激反应理论。

3、人们的话语就是对其环境或他人的语言,行为所做的一系列反应。

4、把语言行为加以强化,便形成了语言习惯。

5、语言行为则是语言习惯的总和。

语言习得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和生成语言学理论。

语言习得理论哲学基础——经验主义:后天性,物质性,可观察性。

语言习得能力:即不随着生理,智力认识的成熟而发展,也不与语言习得的特殊能力相关。

语言习得过程:是人们通过刺激——反应和条件反射所养成的一套语言习惯,此习惯在不断的强化的过程中养成。

生成语言学的五个发展阶段(两个时期)一、标准理论时期:1、古典理论阶段。

2、标准理论阶段。

3、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

二、原则与参与理论时期:1、管辖与约束理论阶段,简称“管约论”。

2、最简方案阶段。

生成语言学语言研究的范围:内在语言。

内在语言: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语言的结构规则的系统,是大脑的心理容体。

外在语言:是根据语言结构规律所构成的所有句子的集合,即说出来的话。

内在语言和外在语言的关系:1、内在语言是基本的,具有生成能力。

2、外在语言是派生的。

生成语言学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的性质:1、语言能力是内在的,是储存在人的“心智/大脑”中的语言知识。

2、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依据。

生成语言学语言研究的目标:解释的语法(解释人的语言能力)关于语言能力获得和发展的认识:一、语言习得机制假说(也称语言的生物遗传属性假说):1、人的“心智/大脑”中专门处理语言的部分。

2、人类认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3、有物质/生理基础——大脑。

4、人的物种属性。

5、可遗传的。

二、普遍语法假说:普遍语法:存在于大脑初始状态中,语言习得机制里的语言知识。

个别语法:关于某一具体语言的语言知识。

图式:指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个人通过它在智力上去适应和组织环境。

作为结构,图式是与适应环境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手段相对应的智力手段。

同化:是一个认知过程,通过它人们把新的,感知的,运动的或概念的材料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行为模式之中。

平衡化:同化和顺化之间的均衡被称作平衡,平衡化是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以同化和顺化为手段的自我调节过程。

顺应的两种形式:1、创造新图式2、改造旧图式“内在论”和“认知论”的分歧:1、在对待儿童习得语言的天生能力问题上,“内在论”认为有一种专门习得语言的天生机制,“认知论”认为儿童只有一些天生的认知能力,使它能够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和语言技巧。

2、在对待用以说明语言习得的数据问题上,“内在论”认为语言能力是了解语言理论的关键,“认知论”认为语言运用的许多“局限”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数据。

3、在对待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问题上,“内在论”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系列的规则,而且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受认知功能的影响,“认知论”认为认知和思维是一种决定语言发展的基本功能。

4、在对待语言的态度上,“内在论”只注意到语言结构,而忽略了它的表现经验的作用。

“认知论”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他的认知能力的直接反映,但却忽略了语言能力不断发展也会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1、行为主义心理学2、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比分析的两种观点(目的不同):强势说:1、困难和错误主要是来自母语的干扰。

2、造成困难的原因是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

3、差异越大,困难越大。

4、通过对比,可以预测困难和错误。

5、差异就是学习内容。

弱势说:在偏误出现后,通过对比来解释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

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1、语言迁移(基础)2、正负迁移3、差异=困难(核心)对比分析步骤:1、描写。

2、选择。

3、比较。

4、预测。

科德的偏误分析观:内容:1、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使用一种特定的方言,“特异方言”或“过渡方言”。

2、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异方言处在变化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

3、从本质上说,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错误和儿童习得母语时出现的错误没有什么区别。

4、错误代表的是学习者现有语法和目的语语法之间的差异。

意义:1、语言教师通过偏误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2、研究者可以透过偏误看到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3、学习者通过偏误验证他们对第二语言规则的理解正确与否。

表层策略分类:根据偏误产生的方式进行描写和分类。

表层特征分类:按目的语范畴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

科德——过渡能力:过渡能力指学习者现时的心理规则系统,这种规则系统是处于逐渐的变化之中的,而这种变化是由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不间断地进行假设检验,从而逐步更新这个系统所造成的偏误就是其过渡能力的表现。

偏误分析的步骤:1、收集资料2、鉴别偏误目的:找出有偏误的句子,以及目的语中与偏误句意义上等同的句子,称为“重建句”。

3、描写偏误4、解释偏误5、评估偏误科德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称为“过渡能力”系统或“过渡方言”。

科德关于中介语的理论早期假设的内在大纲:指学习者具有的一种控制学习目的语规则的程序化系统,它控制着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过程。

中介语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导向的语言系统,其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

中介语的起点:“基本语法”:将母语中的特殊地方去掉之后剩下的内容。

“近似系统”:即学习者在试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

潜在语言结构:受遗传因素控制(能触发普遍语法)潜在心理结构:不受遗传因素控制(不与普遍语法对应)僵化:也叫化石化或石化,是由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中提出的。

是存在于“潜在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

塞林格用五个“中心过程”来描述“潜在心理结构”,五个中心过程是:1、训练迁移。

2、由训练造成的迁移。

3、目的语语言材料的过度泛化。

4、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5、第二语言交际策略。

语言迁移产生的两个条件:1、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互作用构成“跨语言情境”。

2、学习者在接触目的语时产生的“语际识别效应”。

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一、习得与学习的假说: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两种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规则,二、自然习得顺序假说:儿童在习得母语规则和语言项目时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

1、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顺序成人第二语言自然习得顺序,可预测,不受语言教学顺序的影响。

三、输入假说:人们必须通过可理解的输入来习得语言。

输入假说的四个要素:1、输入数量:必须足量2、输入质量:必须是可以理解的3、输入方式:在语言环境中自然接收4、情感焦虑低,情感屏障弱情感过滤:指的是阻止学习者充分利用可接受的可理解的输入来习得语言的一种心理障碍。

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内容:1、核心内容: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体中。

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其中“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都能融入目的语群体之中。

2、社会距离,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八个方面(前七点重要):(1)社会主导模式:指“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的平等程度。

包括①主导地位②从属地位③平等地位优于主导地位和劣于从属地位都会排斥目的语学习,只有处于平等地位。

(2)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文化时,可能采取的策略和作法包括①同化策略(接受)②保留策略(拒绝)③适应策略(折中)(3)封闭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群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

(4)凝聚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程度。

(5)群体大小: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人数的多少。

(6)文化相似性: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的文化与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

(7)态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

(8)打算居住时间: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是否打算在目的语群体所在国长期居住。

3、心理距离: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与群体的距离。

包括四个方面:(1)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

(2)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

(3)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①融合型动机②工具型动机(4)语言疆界渗透性:指学习者是否能够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

调节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支架”学习法(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核心:在交流与互动中,教师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性,使学习者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最近发展区:处于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间,通过社会互动来激活。

最近发展区和i+1的区别:1、对学习和发展关系的看法不同(1)克拉申认为学习和发展相互独立(2)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引领发展,学习和发展的结合点是最近发展区2、发展道路完全不同(1)克拉申:自然习得顺序,未来确定(2)维果茨基:环境,互动,不确定,学习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