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食品毒理学复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毒物、毒性、毒作用和毒作用剂量?(1)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集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2)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毒作用:又称为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4)毒作用剂量: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可以引起毒作用效应的毒物的数量。
2,剂量反应关系及剂量反应的曲线形式有哪些?(1)剂量反应关系有: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两种;(2)曲线形式有:直线型,抛物线形,S形曲线,“全或无”反应四种。
3,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有哪些?(1)致死剂量:是指某种外源化学物能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1,绝对致死剂量(LD100):指能引起一群集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2,半数致死剂量(LD50):指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3,最小致死量(MLD或LD01或LD min)指在一群个体中仅引起个别发生死亡的最低剂量。
4,最大耐受量(MTD或LD0)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2)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经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敏感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包括急性阈剂量(Lim ac)和慢性阈剂量(Lim ch)(3)最大无作用量(MNEL)是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经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认识水平,哟美好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
(4)毒作用带{包括急性毒作用带(Zac)和慢性毒作用带(Zch)}4,什么是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第二章1,机体对化学毒物的处置包括哪几个方面?什么是生物转运?(1)方面: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一、名词解释1.损害作用:指使机体的正常生长形态、生长发育过程收到严重影响,寿命缩短,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维持稳态能力下降,对某些其他环境因素不利的影响的易感性增高的作用。
非损害作用:指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某种生理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的作用。
2.毒效应谱:毒效应的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的谱图。
3.靶器官: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可以直接发挥毒性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4.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5.基因突变:一个或几个DNA碱基对的改变。
6.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7.阈剂量:即最小有作用剂量。
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是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8.毒作用:又称毒效应,是外源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9.毒作用带: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剂量上限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
包括急性中毒作用带、慢性毒作用带。
10.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合物的总量。
11.变异:物种的个体和各代之间出现的种种不同程度的差异。
12.Ⅰ相反应:指机体内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3.Ⅱ相反应:又称为结合作用,是毒物原有的功能基因或由Ⅰ相反应引入的功能基因与内源性辅因子反应。
14.突变: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变异。
15.半数致死剂量(LD50):指能引起一个群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16.危险性:表示外源化学物质对人群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
最新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一、名词解释1.损害作用:指使机体的正常生长形态、生长发育过程收到严重影响,寿命缩短,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维持稳态能力下降,对某些其他环境因素不利的影响的易感性增高的作用。
非损害作用:指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某种生理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的作用。
2.毒效应谱:毒效应的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的谱图。
3.靶器官: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可以直接发挥毒性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4.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5.基因突变:一个或几个DNA碱基对的改变。
6.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7.阈剂量:即最小有作用剂量。
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是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8.毒作用:又称毒效应,是外源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9.毒作用带: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剂量上限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
包括急性中毒作用带、慢性毒作用带。
10.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合物的总量。
11.变异:物种的个体和各代之间出现的种种不同程度的差异。
12.Ⅰ相反应:指机体内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3.Ⅱ相反应:又称为结合作用,是毒物原有的功能基因或由Ⅰ相反应引入的功能基因与内源性辅因子反应。
14.突变: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变异。
15.半数致死剂量(LD50):指能引起一个群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16.危险性:表示外源化学物质对人群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1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和给药量,经口(消化道)染毒是急性动物毒性实验中最常用的染毒途径,其染毒方法有哪些?小鼠:1灌胃法2皮下注射3肌肉注射4腹腔注射5尾静脉注射给药量:(一)小白鼠:灌胃法(0.1-0.3ml/10g)皮下注射(0.1-0.3ml/10g)腹腔注射( 0.1-0.2ml/10g)(二)家兔:灌胃法(≤20ml/只)皮下注射(0.5-1.0ml/kg)腹腔注射(0.5-1.0ml/kg)静脉注射(0.5-1.0ml/kg)肌肉注射(0.5-1.0ml/kg)经口(消化道)染毒的方法:1自由进食2灌胃3吞咽胶囊2.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在实验动物中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与人;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成年的健康的(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与人的暴露途径相同基本假设为: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毒理学试验的局限性:实验动物和人的敏感性不同;主观感觉无法表述;剂量设置过大;动物数量有限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原则:在代谢、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特征与人最接近的物种;易于饲养和试验操作的物种;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3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微生物分类、实验设施分类遗传学分类:近交系、杂交群、封闭群、突变系动物、转基因动物微生物分类:无菌动物、悉生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普通动物实验动物设施的分类:开放系统;屏蔽系统;隔离系统4生物转运: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生物转化:化学毒物的代谢变化过程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易化扩散、滤过;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胞吞:吞噬、胞饮;胞吐影响转运的主要因素:外源化学物本身结构;分子量大小;脂-水分配系数;带电性;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外源化学物的主要贮存库:血浆蛋白质;肝和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体内重要的生物膜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血-睾丸屏障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肝脏化学毒物主要经那些途径排出体外:毒物主要经肾脏(尿)、经粪便和经肺(呼气)排出。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完整版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食品毒理学复习题一、填空1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无严格的(界限),(条件)。
(计量)的不同二者可相互转化。
2 毒物按其用途和分布可分为(8)种。
3 急性毒物实验为1次或24小时对实验动物(高)计量染毒。
4 积蓄性的大小决定与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与其从机体内(消除)速度的比较5外源化学物既包括(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人类使用)的物质,也包括(食物原料本身生长中存在)的物质6 食品毒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特别应阐明致(突变),致(畸),致(癌)和致(敏)等特殊毒性7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
(游离的动物内脏),(组织),(细胞)进行8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为教长时间对动物反复多次(低)计量染毒9毒性物质按其(用途及分布范围)可分为工业、环境、食品有毒成分、农用、医用毒性物质。
10“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只是(计量)决定他是毒物还是药物。
11多数外源化合物的急性染毒与教长时间染毒的毒性表现不同,一般前者(迅速而剧烈),后者则(相对平缓)12外源化学物既包括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也包括(毒性很小)通常不称为毒物的化学物,以及有潜在有益作用的化学物13毒性物质主要通过(化学损伤)使生物体受其伤害。
14危害性用来(定性)表示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15化学致癌物为凡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瘤),增加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化合物。
16环境污染物在食品中的存在,有自然和人类两大因素。
其中,无机环境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食品产地的(地质地理)条件所左右。
但是更为普遍的污染原则主要是工业,采矿,能源,交通,城市排污及农业生产等带来的。
17各种类型的致癌物都可以与DNA作用,产生(碱基损伤),链断裂,链铰联等不同形式的损伤。
18在一定条件下,较小(计量)既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映的外源化合物称为毒物19直接致癌物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二、名词解释1 生物半衰期:某一物质在一定生物系统内由于代谢,排泄,灭活声生物过程而减少一半的时间。
(精选)食品毒理学总复习题答案
(精选)食品毒理学总复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有毒有害物质可分为几大类?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
2. 食品中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
(1)农药污染: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菊酯类农药等;(2)工业三废污染: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
它们通过污染食品或通过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中的迁移,造成在某些动植物产品中的富集,最终影响人体健康;(3)霉菌污染:霉菌对食品污染的危害,一是食品变质,二是产生毒素;(4)兽药残留污染:有些兽药在使用后不易排泄,残留量高,从而使产品达不到安全标准,有些则是养殖户违反规定而造成不合格残留;(5)运输污染:运输食品的火车不干净,或食品与一些有毒有害物品同车混合运输造成污染;(6)加工污染: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滥用添加剂,此外一些不良加工方式或不良包装材料也会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污染;(7)事故性污染:食品加工企业或餐馆由于管理不善,工作马虎,误用或超量使用一些化学物质造成中毒事故。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1.LD50:半数致死剂量,是指引起受试动物组中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2.LD0:最大耐受剂量(MTD),指全组受试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
3. NOEL:未观察到作用剂量也称最大无作用剂量(MNED)或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AEL),是指受试物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现今的认识水平,用目前最灵敏的进侧方法和观察指标,未检查出对动物造成血液型、化学性、临床或病理性改变等损害作用的最大剂量,即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任何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
4. ADI:每日允许摄入量,指人终生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没有任何已知的各种急性、慢性毒害作用等不良影响的剂量。
5. MRL:最高容许残留量,也称最高残留限量,是指允许在食物表面或内部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高含量。
6. RfD:参考剂量,是环境介质中,外源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
食品毒理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食品毒理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A、作用时间B、选择作用C、蓄积作用D、剂量正确答案:C2、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A、细胞生长能力改变B、细胞坏死C、细胞形态改变D、细胞生化表型改变正确答案:B3、关于拟紫外线断裂剂的描述错误的是A、诱发DNA双链断裂B、需经S期复制才看见染色体断裂C、依赖断裂剂D、射性断裂剂不同正确答案:A4、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5、对阈剂量描述错误二的是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正确答案:B6、代谢活化是指A、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B、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C、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D、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正确答案:A7、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汗液B、肠道C、肾脏D、唾液正确答案:C8、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9、哪种试验组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辜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正确答案:C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O1)C、最大耐受剂量(LDO)D、半数致死剂量(LD50)正确答案:A11、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正确答案:C12、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A、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正确答案:A13、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B、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C、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D、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正确答案:C14、慢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正确答案:C15、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A、特异指标的检查B、病理学检查C、血液、肝、肾功能D、灵敏指标的检查正确答案:C16、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食管B、小肠C、胃正确答案:B17、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A、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D、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正确答案:D18、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A、按一定顺序进行B、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办法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9、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A、危害性评定B、剂量反应关系确定C、毒性评定D、定性评定正确答案:B20、下列哪种作用是以DNA为靶的化学诱变作用A、对有丝分裂作用的干扰B、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C、对DNA复制酶系的破坏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1、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A、大鼠和小鼠B、果蝇C、鸟类D、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正确答案:D22、制定化学毒物卫生标准最重要的毒性参考指标是A、LD50C、LD100D、LOAEL或NOAEL正确答案:D23、颠换与转换的不同点主要在于A、碱基置换的类型B、产生的蛋白质C、产生的氨基酸D、导致的后果正确答案:A24、有关嵌入剂的概念正确的是A、以静电吸附形式嵌入B、嵌入多核普酸链之间C、导致移码突变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5、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确定阈计量B、确定最大无作用计量C、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D、以上AB正确正确答案:D26、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三体可记为A、2n+3B、2n+1C、2n-3D、2n-1正确答案:B27、化学致癌过程有多个因素参与,下述哪一项除外A、细胞增殖B、细胞程序性死亡C、DNA修复D、代谢酶激活正确答案:D28、描述S-9混合液错误的是A、多氯联苯诱导B、含葡萄糖C、为代谢活化系统D、肝匀浆9000g上清夜正确答案:B29、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A、水溶性B、分子量小于100C、脂溶性D、水溶性和脂溶性正确答案:D30、下列哪些发生断裂与重接的染色体基因不丢失和增加A、易位B、插入C、倒位D、重复正确答案:C31、改进寇氏法要求A、设5-7剂量组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C、组距为几何级数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2、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A、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B、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C、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D、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正确答案:A33、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正确答案:D34、急性毒性是A、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B、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正确答案:C35、导致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原因是A、DNA交联B、DNA链的复制错误C、DNA链的断裂与异常重接D、DNA链的断裂与原位正确答案:C36、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一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A、非对称S状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直线型曲线D、对称S状曲线正确答案:A37、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A、肾小管主动转运B、肾小球简单扩散C、肾小球主动转运D、肾小球滤过正确答案:D38、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B、已建立了动物模型C、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D、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正确答案:C39、DNA链中减少了一对碱基可导致A、染色体畸变B、移码突变C、碱基置换D、大段损伤正确答案:B40、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A、饮水B、吞咽胶囊C、灌胃D、喂饲正确答案:C41、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高容许限量B、最高需要量C、最低容许限量D、最低需要量正确答案:A42、关于微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质是DNAB、是丢失的染色体片段C、存在于细胞核中D、存在于细胞质中正确答案:C43、一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A、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B、流行病学调查,计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C、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D、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正确答案:B44、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类型不包括:A、基因突变B、癌变C、染色体数目异常D、染色体畸变正确答案:B45、化学物质的危险度评价不包括:A、危害性认定B、接触评定和危险度特征分析C、剂量一反应关系评价D、化学物结构分析正确答案:D46、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A、RI. R2同为乙基时毒性比甲基毒性大B、Y基团为0时毒性大于SC、X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47、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容许限量B、最高容许浓度及最低供给的限量C、最低供给的限量D、最高容许浓度正确答案:B48、体内消除自由基的酶系统平包括A、GST(谷胧甘肤S一转移酶)B、GSH-Px(谷肌甘肤过氧化物酶)C、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正确答案:B49、环状染色体是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新形成环状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50、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A、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正确答案:A51、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A、肝B、小肠C、肺D、肾正确答案:A52、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3、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A、烷化剂作用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C、嵌入剂作用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正确答案:D54、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A、表皮角质层B、上皮角质层C、真皮角质层D、连接角质层正确答案:D55、化学毒物的蓄积系数为A、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比值B、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数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比值C、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比值D、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比值正确答案:C56、关于食物利用率,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其为一般性观察指标B、是指动物食入100克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C、体重增长减慢,则食物利用率肯定降低D、每日食量减少,食物利用率不一定改变正确答案:C57、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8、急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D、急性阈剂量/漫性阈剂量的比值正确答案:A59、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物理性致癌因素约占A、20%B、10%C、5%D、15%正确答案:C60、关于癌症病因,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癌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变的B、机体发生癌症的内在原因有遗传因素C、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致癌正确答案:C61、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62、测定化学物LD50时,常用的观察期限是A、7天B、10天C、14天D、28天正确答案:C63、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B、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C、血流量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正确答案:A64、协同致癌作用机理包括A、抑制DNA修复B、选择性增强DNA受损细胞的增殖C、活化作用酶系统活力发生改变D、上述AC正确E、上述AB正确正确答案:E65、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A、短期试验B、一般毒性试验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D、动物诱癌试验正确答案:B66、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67、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都是)A、鸟嘌呤脱落B、脱嘌呤C、作用碱基缺失D、移码突变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68、关于蓄积系数(K)的评价哪些是对的A、K<3为中毒蓄积B、K--LD50(1)/LD50 (n)C、K>1为明显蓄积D、K>2为轻度蓄积正确答案:C69、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为最大无作用计量A、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B、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C、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D、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正确答案:B70、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A、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B、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C、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D、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E、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正确答案:B71、影响致癌作用的因素有A、致癌物的相互作用B、维生素C、脂肪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72、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A、常见病增多B、发生肿瘤C、抵抗力下降D、遗传性疾病正确答案:B73、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A、易化扩散B、简单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吞正确答案:B74、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O1)C、最大耐受剂量(LDO)D、半数致死剂量(LD50)正确答案:B75、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B、癌症C、隐性遗传病D、显性遗传病正确答案:B76、霍恩法的要求是A、4个染毒剂量组B、每组动物数4只或5只C、组距2.15(或3.16)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77、胚胎毒性作用是A、致畸作用,致死作用B、生长迟缓,功能缺陷C、生长迟缓,致畸作用D、功能缺陷,致畸作用正确答案:B78、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A、作用时间B、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C、剂量D、吸收途径正确答案:B79、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着床期B、胎儿期C、胚泡形成期D、器官发生期正确答案:D80、微核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A、DNA完整性改变B、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或染色体分离改变C、染色体交换或重排D、细胞分裂异常正确答案:B81、在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能观察到A、微核B、微小体C、断片D、染色体环正确答案:A82、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DA、LD50B、LDOC、LDO1D、LD100正确答案:D83、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正确答案:A84、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A、效应B、反应C、质效应D、量效应正确答案:B85、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化学性致癌因素约占A、70%B、80%C、90%D、60%正确答案:C86、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A、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C、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D、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正确答案:B87、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探讨亚慢性毒性的I剂量B、确定受试动物的最低致死剂量C、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D、确定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正确答案:B88、下列哪些形式不属于基因突变A、大段损伤B、颠换C、移码突变D、倒位正确答案:D89、目前普遍认为下述哪一毒作用没有阈值A、致癌作用B、慢性毒作用C、亚慢性毒作用D、致畸作用正确答案:A90、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添加)正确答案:E91、胎仔检测内容有A、外观检查B、骨骼检查C、称重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92、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镖吟的A、N-6位B、N-5位C、O-7位D、N-7位正确答案:D93、诱导染色体畸变的主要靶分子为A、DNAB、纺睡丝C、中心粒D、微管蛋白正确答案:A94、化学结构与毒效应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正确答案:D95、甲烷(CH4)若用C1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A、CH3C1B、CH2C12C、CHCBD、CC14E、CC13正确答案:D96、慢性毒性试验结束时,将部分实验动物继续留养I-2个月,其目的不包括A、观察受试化学毒物有无后作用B、补充实验动物数目的不足C、观察受试化学毒物有无迟发作用D、对己显变化的指标进行跟踪观察正确答案:B97、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O1)C、最大耐受剂量(LDO)D、半数致死剂量(LD50)正确答案:D98、常见的诱导剂有A、苯巴比妥B、3一甲基胆葱C、六氯联苯D、DDT正确答案:A99、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A、无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有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C、无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有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正确答案:D100、毒物是A、对大鼠经口LD50 > 500mgl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正确答案:D。
食品毒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代谢和四个方面。
2、一般动物毒性实验包括、亚慢性毒性实验和三种。
3、化学毒物以方式通过生物膜的条件是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不受竞争性抑制影响。
4、靶器官是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5、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质主要有、和。
6、毒物吸收途径主要有、、和其他。
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是。
8、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9、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和。
10、马铃薯发芽变青部位主要毒素为。
11、动物致畸试验,一般选用2种哺乳动物,首选为,此外可选用小鼠或家兔。
二、选择题1、毒物是()。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3、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4、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5、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结肠6、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7、代谢活化是指()。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8、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一、填空1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无严格的(界限),(条件)。
(计量)的不同二者可相互转化。
2 毒物按其用途和分布可分为(8)种。
3 急性毒物实验为1 次或24 小时对实验动物(高)计量染毒。
4 积蓄性的大小决定与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与其从机体内(消除)速度的比较5 外源化学物既包括(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人类使用)的物质,也包括(食物原料本身生长中存在)的物质6 食品毒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特别应阐明致(突变),致(畸),致(癌)和致(敏)等特殊毒性7 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
(游离的动物内脏),(组织),(细胞)进行8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为教长时间对动物反复多次(低)计量染毒9毒性物质按其(用途及分布范围)可分为工业、环境、食品有毒成分、农用、医用毒性物质。
10“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只是(计量)决定他是毒物还是药物。
11 多数外源化合物的急性染毒与教长时间染毒的毒性表现不同,一般前者(迅速而剧烈),后者则(相对平缓)12 外源化学物既包括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也包括(毒性很小)通常不称为毒物的化学物,以及有潜在有益作用的化学物13 毒性物质主要通过(化学损伤)使生物体受其伤害。
14 危害性用来(定性)表示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15 化学致癌物为凡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瘤),增加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化合物。
16 环境污染物在食品中的存在,有自然和人类两大因素。
其中,无机环境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食品产地的(地质地理)条件所左右。
但是更为普遍的污染原则主要是工业,采矿,能源,交通,城市排污及农业生产等带来的。
17各种类型的致癌物都可以与DNA作用,产生(碱基损伤),链断裂,链铰联等不同形式的损伤。
18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计量)既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映的外源化合物称为毒物19 直接致癌物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二、名词解释1 生物半衰期:某一物质在一定生物系统内由于代谢,排泄,灭活声生物过程而减少一半的时间。
食品毒理学考试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考试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D)的一门科学A.食品中微生物毒素的产生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B.食品中功能性成分作用机制从而保护人类健康C.食品中多环芳烃毒作用机制及其防护措施D.食品中的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及机制,并确定其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2、机制毒理学关注的是(D)A.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B.分子病理学C.毒性鉴定D.化学物对生物体产生毒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3、管理毒理学主要任务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B)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A.遗传毒理学试验B.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C.流行病学调查D.人体观察4、公元前2650年所著的( A )成为大多数中医药著作的基础。
A.《黄帝内经》B.《皇帝内经》C.《炎帝外经》D.《皇帝外经》5、食品毒理学原是(D)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现代食品毒理学的先驱和倡导者。
A.WTO、FAO和FDAB.物理学和食品卫生学C.药理学和食品工艺学D.毒理学和食品卫生学6、神农被誉为(B),公元前2735年,编辑完成了40卷“本草”典籍,其中包括(D)365种以及药物265种。
A.金属毒物、植物毒物、矿物毒物B.中医、草药和农业之父C.现代毒理学之父D.有毒植物目录、有药用价值的植物7、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 他强调了(A)的重要性,并认为过多过少的饮食同样有害,健康是体液平衡的结果,( C )均能影响健康。
A.营养/饮食B.天气、四季、动物、植物等环境因素C.空气、水、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D.运动饮食8、Mithridates米塔拉达梯六世(公元前131~前63)可能是系统研究(C)的第一人,因而被认为是( D )创始人A.人体试验B.法医毒理学C.人体毒物D.临床毒理学9、医学教授Pertus(1250~1316) ——( B )书中将毒物分为(D)三大类,并列出了所有已知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治疗方法。
食品毒理学试题
食品毒理学试题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1、靶器官2、基因突变3、阈剂量4、危险性5、II相反应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黄曲霉毒素的急性毒性是慢性毒性有。
2、T-2毒素的主要危害是。
3、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来源于菌,其主要危害是。
4、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有毒物质是。
5、氯丙醇对人的主要危害是。
6、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来源于。
7、慢性镉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
8、慢性汞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
三、判断题(每个1分,共计10分)()1、链霉素可以引起前庭神经损害,导致眩晕。
()2、与成人相比慢性铅中毒对婴幼儿的危害更大一些。
()3、幼鼠对黄曲霉毒素十分敏感,因此可以用鼠单位来评价其毒性的大小。
()4、腌制食品中的最主要危害来自于食盐,它可以导致高血压。
()5、慢性砷中毒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系统上,出现运动失调、意识丧失。
()6、玉米赤霉烯酮主要引起肝功能和遗传毒性。
()7、绿皮马铃薯中的生物碱主要是龙葵毒素。
()8、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异硫酸氰酯是致甲状腺肿物质。
()9、N-亚硝胺急性中毒可以引起人体皮肤损伤、导致氯痤疮。
()10、河豚毒素包括坏死毒素和呕吐毒素。
四、简答题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答:2、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主要包括哪几个反应你能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吗?6分答:3、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答:4、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答:5、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答:6、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有哪些答:7、抗生素残留对人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答:8、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答:五、综合题1、食品中的多环芳烃的来源与主要毒性作用有哪些?答:2、蘑菇毒素主要有哪些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是如何发生的答:。
食品毒理学考试试题
食品毒理学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B 食品添加剂C 食品卫生标准D 食品营养成分2、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中的天然有毒物质()A 河豚毒素B 霉菌毒素C 农药残留D 龙葵素3、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 肾脏B 肝脏C 肠道D 呼吸道4、急性毒性试验中,LD50 表示()A 最大耐受剂量B 最小致死剂量C 半数致死剂量D 绝对致死剂量5、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染毒期限一般为()A 1 3 个月B 3 6 个月C 6 12 个月D 1 2 年6、致畸试验中,敏感期通常是在()A 着床前期B 器官形成期C 胎儿期D 围生期7、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法D 凯氏定氮法8、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 工业“三废”排放B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D 地质环境因素9、遗传毒性试验不包括()A Ames 试验B 微核试验C 精子畸形试验D 30 天喂养试验10、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在规定使用范围内是安全的()A 苏丹红B 三聚氰胺C 苯甲酸D 瘦肉精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B 有毒有害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C 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作用机制D 食品安全性评价E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2、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有()A 毒物的剂量B 毒物的接触途径C 毒物的联合作用D 机体的健康状况E 环境因素3、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包括()A 一般观察B 血液学检查C 病理学检查D 生化指标检测E 体重和食物利用率4、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有()A 农药残留B 兽药残留C 重金属D 多环芳烃E 亚硝胺5、生物毒素主要包括()A 黄曲霉毒素B 镰刀菌毒素C 贝类毒素D 河豚毒素E 肉毒毒素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A 危害识别B 危害特征描述C 暴露评估D 风险特征描述E 风险管理7、食品毒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有()A 小鼠B 大鼠C 豚鼠D 兔E 狗8、以下属于食品添加剂毒理学评价指标的有()A 急性毒性B 慢性毒性C 遗传毒性D 致畸性E 致癌性9、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有()A 核试验B 核事故C 放射性废物排放D 天然放射性物质E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10、以下哪些是食品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A 体内实验B 体外实验C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D 数学模型预测E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毒有害的。
食品毒理学总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总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有毒有害物质可分为几大类?2.食品中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
3.预防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性2剂量3毒性4效应和反应5损害害与非损害作用6.剂量反应关系7.s曲线三转换8.ld509.ld010noel11.adi12.mrl13.rfd14.bmd15.休药期16.急性毒作用带(zac)和慢性毒作用带(zch)的概念及意义17.反映毒性的最敏感指标是什么?为什么?18.造成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常见因素19.安全性20.安全性评价21.危险度评估22.可接受危险度23.风险管理第三章毒物的体内过程1.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的概念。
2.毒物及营养物质在体内运转方式的一般特点。
3.毒物在消化道内吸收的影响因素。
4.毒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
5.毒物经肾排泄的影响因素。
6.肝微粒体氧化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毒物在体内水解反应的类型和酶类8.毒物在体内结合反应的类型及反应特点。
9.毒物在体内发生结合反应的内、外源性条件。
10.概述影响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因素。
第四章毒代动力学1什么是单室模型?什么是两厢车?2.什么是中央房间?什么是外围房间?3.表观分布量是多少?表观分布量的意义是什么?4.无吸收的一室模型血药浓度时程的基本公式?5.T1/2、AUC、V、K、CLB、TP和CP的计算公式6一级速率常数K和初始浓度C0的计算方法(不含吸收系数)7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中血浆浓度与时间的关系?8.残留物法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9.简要描述确定房室模型的映射方法。
10.简要描述C-T曲线拟合的测试方法。
第五章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机理1.钙稳态失调与细胞损伤的关系。
2.简述自由基的产生和自由基的特点。
3.什么是活性氧系统?4.常见体内自由基清除物质都有那些?4.简述电负性基团与毒性的关系。
5.简述多环结构与毒性的关系。
6.简述偶氮结构与毒性的关系第六章一般毒性作用及检测评价方法1本文简要介绍了急性毒性试验的常用检测方法(三种)。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不携带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要求在屏障内系统生长,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动物。
SPF动物的种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净化动物;常见的SPF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和猴等。
2.危险性: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备委员会(1971年)的定义,危险性是指接触某一种污染物时,发生不良效应的预期频率。
危险性是个统计学概念,可表达为绝对危险性和相对危险性。
3.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4.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科学实验的动物。
5.RfD6.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7.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8.阈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或称阈剂量。
也称最低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LOAEL)。
9.危险性10.II相反应又称为结合反应,是外源化学物经过Ⅰ相反应代谢后产生或暴露出来的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羰基和环氧基等极性基团,与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内源性辅因子)之间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
11.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机考03287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一物质,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机体后,在组织器官内发生理化反应,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甚至造成死亡。
2.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源于形成以及他们的不良反应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价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3.外源化学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节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出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4毒素:统称生物毒素,指由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真菌或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
5食品添加剂:是为防腐和改善食品品质、加工工艺有目的地加入食品的外源化学物质。
6机理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的细胞、分子以及生化机制。
7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8危害性:定性表示外源化学物质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
9中毒:有毒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生物体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出现毒性反应。
10安全限值:对各种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量要求,在低于此种接触量时,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观察到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作用。
11日容许摄入量:ADI是指人体每日随同食物,饮水和空气摄入的某中外源化学物质不致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计量。
12危险性:指一定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如通过食物接触外源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如造成机体损伤、产生疾病或死亡的概率。
13安全系数:指考虑到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群时的不确定性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确定的安全性界限范围。
14效应:指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15反应:指接触外源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
16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性作用的器官。
17接触剂量:机体摄入化学物质的量。
18吸收剂量:化学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量。
19靶剂量:化学物质在组织、器官中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
1.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食品中的外源化学物。
外源性化学物质都是有毒的.
2. 所有的物质包括食用蛋白都可能是毒物.
3. 体内试验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选/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
4. 归因危险度为0.1表示接触组发生的有害效应的危险度是非接触组的10倍.
5. 什么叫实质等同原则?
1.蛇毒不是药物,是毒物。
2.毒物按其毒性作用分为、、、、等五类。
3.吸收系数是和之比。
4.什么叫生物半减期?
5.毒物对不同的生物或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的原因?
6.毒性作用分为、、、、
、等六类。
7.外来化合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变慢是一种损害作用。
8.镉中毒会导致尿中β2-微球蛋白的出现,β2-微球蛋白是一种接触性标记。
9.什么叫毒效应谱?
10.生物学标志物包括、、。
11.质反应用于表示引起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
12.什么叫ADI和RfD?
1.外源化学物主要通过、、吸收。
2.什么叫首过效应?
3.有机酸(碱)主要在哪里被吸收?为什么?
4.胭脂红通过转运方式进入小肠小皮细胞。
5.气体进入肺泡后以转运方式进入血液。
6.影响气溶胶吸收的重要因素是和。
7.脂水分配系数低的外源化学物易经皮肤吸收。
8.什么叫贮存库?贮存库具有什么意义?
9.人体的贮存库主要有哪几种?
10.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最关键因素是和。
11.胎盘屏障不能阻止脂溶性高的外源化学物质透过。
12.排泄有哪几种途径?
13.尿的pH一般低于血浆pH,这种pH的分配利于(酸/碱)排泄。
1.什么叫生物转化?
2.通过生物转化,外源化学毒物的毒性降低。
3.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4.生物转化的对象是非营养物质.
5.I相反应包括、、.
6.经过代谢活化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可分为、、、。
7.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又称或。
此酶系由、、三部分组成。
8.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功能包括、、三种,其主要功能是。
9.简述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催化机制。
10.写出P-450催化氧化的总反应式。
11.P-450催化哪几种类型的氧化反应?
12.微粒体含黄素单加氧酶与P-450催化反应的不同之处是。
13.简述FMO的催化机制。
14.通过乙醛脱氢酶作用,乙醛氧化成。
15.哺乳动物体内还原酶在中的活性较高,因为它是一个相对的环境。
16.还原作用包括哪几类,产物分别是什么?
17.在体内,能被水解的键包括、、三种。
18.II相反应中,哪些是解毒反应,哪些是代谢活化反应?各种反应的反应供体是什么?
19.当代谢酶被诱导和激活,则经代谢转化后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强。
20.什么叫双功能诱导剂?
1.急性毒作用是指机体(人或动物)一次接触外来化学物之后所引起的快速剧烈的中毒效应。
2.急性毒性都是用LD50值来评价,因此LD50值能表示急性毒性的全部内容。
3.LD50值相同,则毒性相同。
4.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5.非烃类化合物分子引入烃基,疏水性增加,毒性增强。
6.有机磷杀虫剂结构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减少,毒性增强。
7.不纯物的存在使原化合物的毒性增强。
8.高温环境下,皮肤排汗量增强,中毒的可能性减少。
9.毒物的联合作用有哪几种?
1.什么叫终毒物?
2.终毒物也可以是内源性分子。
3.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包括哪些?
4.化学毒物对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有哪些?(理解并掌握)
5.膜通透性的改变只是膜蛋白的改变。
6.极性分子使膜的流动性增加。
7.什么叫钙稳态?
8.钙库是指、等细胞器。
9.细胞内的钙以和结合态存在。
10.钙稳态的调控由和共同调控。
11.什么叫钙通道和钙泵?
12.钙离子的功能及其完成途径?
13.钙稳态失调的机制是什么?非生理性增高细胞内钙浓度有何后果?
14.什么叫自由基?它的特点有哪些?
15.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可以分成两类和。
16.什么叫活性氧族?举例说明。
17.自由基在生物体内的来源有和。
18.自由基的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19.什么叫氧化应激?
20.简述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害作用机制。
21.自由基产生后就会对机体有损害作用。
22.机体对氧化损伤的防御系统包括和。
23.酶类抗氧化系统包括、、、。
24.化学毒物与核酸的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有两种方式:和。
25.共价结合的特点是亲电子(亲核)毒物与细胞的亲核(亲电子)部位或基团相互作用,通过共价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加合物,从而永久地不可逆地改变了内源性分子结构。
T
1.急性毒作用是指机体(人或动物)一次接触外来化学物之后所引起的快速剧烈的中毒效应。
2.急性毒性都是用LD50值来评价,因此LD50值能表示急性毒性的全部内容。
3.LD50值相同,则毒性相同。
4.什么叫蓄积作用?
5.蓄积作用包括和两种。
6.所有的外源化学物都有蓄积性。
T
7.简述蓄积系数法的原理。
8.1<=K<3表示中等蓄积。
9.什么叫生物半减期?
10.如何测定生物半减期?
11.假设每天摄入的某种色素0.1mg,该色素的t1/2=5(d),它的蓄积极限值L为多少?什么叫蓄积率?它的测定原理如何?
12.亚慢性试验的时间是受试动物的生命大部分时间。
13.慢性毒性试验如果试验目的是测定受试物的安全限量标准,即卫生标准,一般设五个剂量组:、、、、。
14.如何评价亚慢性、慢性毒作用?
1.外源化学物影响到的功能及功能时,男性生殖系统将受损。
2.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雌性生殖毒性的影响包括哪些?
3.雄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4.通过和方法,可检测外源化学物能否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
5.致畸试验包括和试验方法。
6. 的目的在于了解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整个生殖过程以及对子代是否产生毒性的作用。
7.胚胎毒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遗传发生变异的原因?
2.根据突变发生的类型分和。
根据其发生的结果分
和。
3.基因突变可分为三个类型、和。
4.染色体畸变的类型主要有、、、等。
5.阐述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理及其后果。
1.目前认识到的与肿瘤有关的基因有、、、
等四类。
2.什么叫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两者有何区别?
病毒癌基因: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
它不编码病毒结构成分,对病毒无复制作用,但是当受到外界的条件激活时可产生诱导肿瘤发生的作用。
细胞癌基因是指真核细胞中存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这段核苷酸序列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形式存在。
区别:病毒癌基因无内含子,外显子有微小差别,病毒癌基因常出现碱基取代或缺失等突变。
3.目前发现的原癌基因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类型1:生长因子,如sis
类型2:生长因子受体,如fms,erbB,trk
类型3:细胞内信号蛋白,如src,abl,raf,gsp
类型4:核转录因子,如jun,fos,myc
4.癌基因的恶性激活机制是什么?
原癌基因点突变,基因扩增,基因重排或染色体移位,基因偶联
5.什么叫抑癌基因?
在正常细胞内,抑制细胞生长,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
6.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机制是什么?
7. IARC将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和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资料分为四级:、、及。
8.什么叫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它包括哪几种?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不与DNA反应,可能间接地影响DNA并改变基因组导致细胞癌变,或者通过促长作用、增强作用导致癌的发展。
它包括促长剂、激素调控剂、细胞毒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免疫抑制剂和固态物质。
1.掌握机体免疫器官及其三大免疫功能(概念)。
2.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及。
3.外源化学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包括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宿主抵抗能力改变。
4. 什么叫超敏发应?超敏反应与免疫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5.超敏反应的类型?各种类型的机制(概念、变应原以及参与反应的抗体)?
6.什么叫自身免疫?简述自身免疫应答机制。
7.什么叫肿瘤抗原?简述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
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风险管理应遵循结构化的方法;
管理决定中考虑保护个人健康;
风险管理的决策和执行应当透明;
风险评估政策应当作为一个风险管理特殊的组成部分。
风险管理应当通过保持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二者功能的分离,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完整性。
风险管理决策应当考虑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风险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应当与消费者和其他相关团体进行清楚的信息交流。
风险管理应当是一个考虑在风险管理决策的评价和审查中所有新产生资料的持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