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针灸发展过程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针灸历史的发展,以史为鉴,了解针灸现状。
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着名医家,文献及其新技术,进而大致了解针灸再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结果:大致了解了针灸学起源、发展、高潮、低谷、复兴的历史轨迹。认识到了针灸学如今所面临的问题。
结论:从先秦针灸逐步发展以来直到明朝,针灸一直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历朝历代均有大量着作,发展迅速。而在清朝,统治者的愚昧使针灸学陷入低谷。新中国的成立让针灸恢复繁荣。但在全球化中,针灸学面临着国际社会态度问题;在现代化中,遇到发展方向不明的问题。针灸学者尚需努力,从针灸所面临的困境走出。
一、针灸概述
针灸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理论为基础,以针法和灸法为手段,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痛苦,挽救了大量患者的性命。作为中华传统医学中的瑰宝,针灸历千年而不衰,任西医猖獗仍不调,荣辱沉浮,传承至今。在医学工作者的努力下,针灸必将煊赫于明天。
二、针灸的历史
针灸起源于我国的原始社会,相当于考古学上的石器时代。针灸分为针法和灸法,两者概念不同,起源不同,施治方法不同。因此,对于两者起源分而述之。
1.针法的起源
历史上任何事物皆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切科学技能的发展都与其相关的事物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关。针法的产生是医疗实践发展至一定时期后的成果。“砭石”是针法的前身。《素问·异法方宜》记载“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但砭刺在于破痈排脓,针刺在于调其血气,两者存在根本区别。其间还存在放血疗法的医疗实践过程。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少量出血可以缓解某些疾病促进了放血疗法的发展。《史记·仓公传》“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讲的就是放血疗法。后来,西汉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时看到了它的弊端,提出“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在科学发展至能制造“微针”时,又提出“微针导脉”,针法这才算步入正轨。
就制作材料而言,针具由石器时代的石制依次经历了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铁针、金针、银针到现在不锈钢针的变迁。就针具的种类而言,古有“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古籍中,“九针”首载于《黄帝内经·灵柩》,至宋《济生拔萃》初绘九针图。春秋战国时期,针具发展形成九针,分别为: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历史原因导致的九针遗失,新九针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团队的刻苦研发下终于诞生。新九针包括镵针、铍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磁圆梅针、鍉针、圆利针、毫针以及长针。新九针的研发对我国传统针灸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针灸的走向世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灸法的起源
灸法是针灸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产物。火的应用是灸法产生的必要条件。偶然中发现身体疼痛部位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缓解后,人们才有目的的研究。从早期的用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用艾施灸,逐渐形成灸法。文献最早见于《庄子·盗跖篇》“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法已经盛行。《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因为“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野外而乳食,藏(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说明灸法的产生和我国北方人民有关。在灸法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分类:
3.经络理论
针灸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经络在解剖学上是不存在的,但它在医学实践中的客观性以及在人体穴脉中的沟通又是显而易见的。经络理论形成于长期的医疗实践,在《黄帝内经》编纂时期,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经络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分为经脉和络脉。经脉又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又分为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等。经络沟通内外,联系肢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抵御外邪,保卫机体,因此,在病理条件时,经络是传递和反映病变的途径。这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针灸具有指导意义。并且,经络理论在今天也是大放异彩。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循环推运(YSY)医学为中医和中华文化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YSY医学认为:经络是活生生地存在的,像城市交通道路似地贯穿人体,为人体生死命脉的象征。经络理论的发展对针灸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下面也会看到,针灸的历史与经络理论息息相关。
4.封建社会的针灸学发展
针灸源于实践。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传说中的名医岐伯,伯高,少俞等,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和等在个人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针灸有了初步的了解。马王堆出土的医学帛书记载了《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其中对脉络的分布,相应病症的灸法治疗有了记载,对我们研究那时人们对针灸的了解有很大帮助。
秦汉时期,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着——《黄帝内经》诞生了。《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着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标志我国医学由经验迈入理论。《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柩》。其中《灵柩》篇中记载有当时的针灸理论,说明当时针灸学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并向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同一时期,《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该书在阐明《黄帝内经》的同时,也对《黄帝内经的不足之处做了补充,并提出“八会穴”,以及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解释。这个时期还诞生过“腧穴”的专着——《明堂孔穴治要》,可惜的是这本巨着已经失传。东汉末年的“外科圣手”华佗也擅长于针灸之术,创立“华佗夹脊穴”。
同为“建安三神医”的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编纂《伤寒杂病论》,在书中记载了大量针灸处方,并提倡针药并用,辩证论治。另有《明堂经》博采汉代前医书,对腧穴的名称、部位、主治病症及刺灸法诸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统一工作。
这是一个中医学兴兴向荣,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都在这一时期写成。针灸作为在传统医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魏晋时期,皇甫谧对针灸开始了首次大总结,写成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他根据《素问》、《灵柩》以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着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考究《难经》等文献,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初期重复,论其精要”着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两晋南北朝时期,针灸临床实践积累深化,针灸专着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例如晋代名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录大量针灸医方,推动针灸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