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读书笔记分析

合集下载

从文学改编反思当今文艺界的现状

从文学改编反思当今文艺界的现状

从文学改编反思当今文艺界的现状柏云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作者简介:柏云(1993-),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史文献。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137-02包括电影和电视在内的影视文化,因其巨大的娱乐性和视觉刺激性,在当今社会逐渐代替了其他传统的媒介形式。

文学改编(尤其以流行小说和网络文学最为突出)作为创作剧本的重要途径,如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出现一些的所谓的“神剧”、“雷剧”。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在接受两会记者采访时坦言,坚守演员的职业操守和最低道德标准,自己坚决不拍抗日神剧。

这些神剧是如何产生的?背后的文学改编的现状如何?成为当今文艺界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辱没先烈的抗战题材作品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是当今世界的应有之义,作为宣扬民族气节,讴歌先辈们为抗战浴血奋战的历史本是后人理所应当的责任,构思抗战文学,拍摄抗战作品本应大力提倡,但是就目前影视界出现的大量“抗日神剧”“抗日雷剧”则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

这一抗日题材作品因完全不符合历史,过度夸大事实,雷人的言语对白和突兀的造型为观众所诟病。

如最近被网友翻出的《敌后便衣队传奇》这一影视剧中,在第一集中就出现了雷人的桥段,“爆破王”马洛给首长展示自己发明的新式炸弹,竟出现了包子咬一口扔出去就爆炸的惊人画面,另外还有辣椒雷,西红柿雷,吃的时候正常吃,看见鬼子扔出去就爆炸!像这类电视剧不在少数,裤裆藏雷,石头打飞机,手撕鬼子等等,令人哭笑不得的还不止这些,还有某些抗战剧出现了明显的历史纰漏,“同志们,八年抗战就要开始了!”“同志们!八年抗战,我们已经坚持七年了,还有最后一年,就能取得胜利!”我们很难说这类抗战剧播出之后会取得怎样的社会关注度和反响,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危难时刻,几千万中国人民死在抗战炮火之中,先辈们在战场上抛洒热血何等惨烈,如此严肃的历史竟被拍成了胡编乱造、不尊重历史的抗日雷剧!这些抗日剧的编剧在改编的时候,明显不尊重历史,使得整个电视剧呈现出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有违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话语解析

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话语解析

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话语解析作者:张洪秀来源:《新闻传播》2017年第16期【摘要】中国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就是法制节目,近些年我国转变了新闻话语,成为倾向于百姓的新闻话语,法制节目在电视节目类型当中属于独特的电视节目类型,既可以发挥出舆论监督的作用,也符合当今大众的兴趣,在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方式,针对法制节目比较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特点进行揭示。

【关键词】电视法制节目;叙事话语;意识形态创新电视法制节目,以原有的法制节目的结构标准和叙事标准,从而创新节目的组织结构和表述方式,将原有的优秀的叙事方式进行保留,减少电视法制节目当中的不确定性,避免使受众的类别意识出现紊乱的情况,使受众的心理机制无法适应,对于节目的表现力造成影响。

一、电视法制节目的框架(一)故事法制节目讲述的故事都是真实的,需要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法制节目讲述的故事和新闻节目具有很大的差别,选择的故事不会是邻里间的小事,也不会是国际大事,通常都是那些具有很大冲突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但是却没有引起重视的事件,故事具备转折性和冲突性。

法制节目分类为重大新闻事件、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家庭纠纷案件等。

法制节目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还是比较远的。

法制节目自身戏剧化的语言,使我们身临其境到戏剧化的生活当中,我们观看别人戏剧化的生活当中,不仅可以获得乐趣,也可以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叙事视角视觉指的就是站在一个特定的方位对于事物进行观察,记者在报道事件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某个视角进行陈述,逐渐将整个过程进行披露。

视角主要分成全知视角和个性视角两个方面。

全知视角通常都是以旁观者的角度陈述客观事实,而个性视角主要就是以个性为基础去陈述事实,随着记者的介绍不断延伸。

采用个性视角可以让观众深入了解人物的心理。

法制节目的特点比较明显,结合了全知视角和个性视角,法制节目当中涉及到的人物比较多,因此事件就会显得更加复杂,结合全知视角和个性视角,可以将事件全面的反映出来,帮助人们去了解更多的新闻人物。

类型学话语的建构与重申:评张智华专著《电视剧类型》

类型学话语的建构与重申:评张智华专著《电视剧类型》

评张智华专著《 电视剧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

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智华教授 的专著《 电视剧类 型》 从传播 学、 类型学 的相关理论 来看, 具
有两大 突出特 点: 一是在前人 的基础上 , 以艺术类 型学为依据 , 对 电视剧 类型进行 了细致爬梳 , 在很 大程度 上 丰富
近 年来 , 随着 电视剧 的创 作 实践 与相 关 理 论 的 不 断发 展 , 电视剧 的 类 型研 究 逐 步 成 为 学界 关 注 的 热 点议 题 。学 者 们 以 电视 剧 形 态 的 发 展 历 程 为 线
索, 运用类型学、 语言学 、 经济学等相关理论 , 展开跨 类型、 跨 学科 的研 究 , 分 析 电视剧 类 型的形 成机制 与 发 展 图景 , 界 别 了 电视剧 类 型与 相关 艺 术 类 型 的关 系, 逐 步规 范和 细化 了电视 剧类 型 的知识体 系 , 取 得 了一 系列令 人瞩 目的研究 成 果 。其 中 , 北京 师 范 大 学 艺术 与 传 媒 学 院 张智 华 教 授 的著 作 《电视 剧 类 型》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1 2年 6月 出 版 , 以下 简称 《 电》 ) 就 是重 要 的代表 。它虽 不是 我 国关 于 电 视 剧类 型学 的首 部著 作 , 却 以其 敏 锐 的 问题 意 识 和 独 到 的学术 见解 分析 了与 电视剧 类 型相关 的诸 多 问 题, 在 历时 性与 共时 性 的交 错 呼应 中对 基 础理 论 展 开论述 , 厘 清 了电视剧 类 型的部分 范式 , 成 为 电视 剧 类 型学 的重 要著 作 。 《 电》 全 书共 计 2 5万余 字 , 分为 1 6章 。从 内容 上看 , 《 电》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全 书 第 一 章 “ 电视 剧类 型 的界 定 ” 是第一部分 , 主 要从 概 念 、 成 因等方 面 对 电视 剧类 型 的基础 知识进 行 了廓清 。与 此 同时 , 作 者还 重点 引 人 了对 于 电视 剧 类 型 与 电影 类型 的 比较 。此 外 , 作者 结合深 厚 的学术 积淀 , 对 中 国电视剧 类型 的发 展 历程 进 行 了颇 具条 理性 、 专 业 性 的梳理 。第二 章 “ 青春偶 像 剧 ” 到第 十 四章 “ 军 旅 剧” 是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 以各个单一类型为独 立章节 , 分别述 议 了 青春 偶 像 剧 、 情景喜剧、 一 般喜 剧、 武侠剧 、 破案剧、 谍 战剧 、 言情剧 、 伦 理剧 、 科 幻 剧、 魔 幻 神怪 剧 、 历史剧 、 古装剧 、 军旅剧等共计 1 3 种 电视 剧类 型 的相 关 特征 。在此 基 础 上 , 作 者 针对

纵观30年中国电视剧的叙事流变

纵观30年中国电视剧的叙事流变

纵观30年中国电视剧的叙事流变
张育华;盖琪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2008()10
【摘要】中国电视剧真正步入千家万户、逐渐成为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最为紧密的大众艺术过程,与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一路相伴。

纵览30年中国电视剧的叙事流变,其一拟敞开视野,审视梳理艺术文本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对话关系脉络;其二旨在返回艺术本体,剖析在叙事结构、叙事话语等方面的美学成长历程。

同时本文也将直面电视剧的创作时弊,思考解决路径。

总之,伴随整体审美文化格局的日渐开阔,中国电视剧亦日益呈现出丰富多元、成熟精湛的叙事美学风范,展露出广袤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5页(P88-92)
【关键词】电视剧艺术文本;对话关系;电视剧叙事美学
【作者】张育华;盖琪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G220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流变——一个法经济学的视角 [J], 侯银萍;谢地
2.近30年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研究回顾 [J], 方志红
3.藏族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流变 [J], 脱慧洁
4.一部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变迁的生活史诗——《小麦进城》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研讨会综述 [J], 李杰
5.新中国70年中国留学生文学叙事的流变 [J], 李诠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影意象叙事研究

电影意象叙事研究

电影意象叙事研究刘伟生;金晨晨【摘要】电影以声画影像为媒介,以蒙太奇为手法,电影意象具有直观性、流动性、综合性.从画格空间到镜头空间,再到蒙太奇组合镜头,乃至片头片尾或整部电影,电影影像的组构单位有大小之分,电影意象的构造与分析也可以分成若干层级.电影的典型意象常以人们习见的事物为载体,既寄寓有导演个人独特的情怀,也承载着着时代、民族的集体意绪.电影多构与多变的意象本身暗含叙事.电影是流动的画面,意象的组接与安排也是电影叙事的重要手段.电影意象往往和人物、情节、环境相结合,一起参与叙事进程,表现创作意图,营造整体氛围.电影意象叙事具体表现在制约叙事倾向、参与情节建构、辅助人物塑造、影响影片风格等方面.意象叙事命题合中西之长,在艺术与市场互益的电影理想里也必然成为核心因素.【期刊名称】《艺术探索》【年(卷),期】2017(031)006【总页数】10页(P113-122)【关键词】意象;电影意象;叙事【作者】刘伟生;金晨晨【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5“叙事”讲时间,是偏西方的理论,“意象”重空间,更具中国特色。

学界已有不少同道以“意象”来论说电影。

截至2016年11月30日,中国知网收录的标题中兼有“电影”与“意象”字样的文章已达320篇,光《电影文学》与《当代电影》两份刊物即分别有59、11篇。

其中多为具体作品意象的分析,如《〈小城之春〉电影意象探析》①黄宝富《〈小城之春〉电影意象探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1期。

、《论〈阿甘正传〉中的“奔跑”意象》②高洁《论〈阿甘正传〉中的“奔跑”意象》,《电影文学》2010年第4期。

、《解读电影〈艺术家〉中的镜子意象》③向聪颖《解读电影〈艺术家〉中的镜子意象》,《电影文学》2012年第15期。

等,也不乏从美学理论角度对意象所作的探讨,如《对一种新的电影形态的思考——试论电影意象美学》④姚晓濛《对一种新的电影形态的思考——试论电影意象美学》,《当代电影》1986年第6期。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方向及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方向及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方向及考试科目参考书目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电视艺术是20世纪相伴着电子技术飞速进展而产生的全新艺术形状,有人将其称之为“第九艺术女神”。

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电视艺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深入了解电视艺术产生和进展的历史,认识电视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电视艺术以后进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专门的审美特点。

在研究取径方面,本专业方向通过对经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观摩和解读,以把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资料,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把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实践,提高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电视艺术的学术研究领域里,有新的理论开拓和新的学术建树。

本方面培养的硕士生,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势态下,成为高层次的电视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电视艺术事业的飞速进展。

2.电视策划方向本方向研究的要紧内容包括:传媒策划原理、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包装、媒介批判、大众文化与媒介研究等。

随着电视产业化、市场化的深入进展和传媒产业竞争的日趋猛烈,策划在电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电视策划是为着提升节目、栏目、频道竞争实力而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在考虑频道定位、栏目定位、观众定位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拟定的关于节目生产和节目创作的宏观方略与微观策略。

电视策划是当代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已从早期的编导或制片人的个体行为演化为自觉的团体聪慧效应,全国知名的电视品牌栏目和节目无一不是集体聪慧的结晶,电视策划人才已成为传媒业现实与以后的不可或缺。

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电视策划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规律方法,关于电视产业的进展至关重要。

本方向要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策划理论的同时,参与一定的实践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电视剧叙事话语读后感

电视剧叙事话语读后感

电视剧叙事话语读后感嘿,你有没有那种感觉,看一部电视剧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可是深有体会啊。

就拿那部超火的来说吧。

它的叙事话语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就打开了一个充满权谋、忠义和情感纠葛的大门。

从第一集开始,剧中人物的对话就像一个个小钩子,勾着我不停地看下去。

梅长苏那沉稳又睿智的话语,“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地活着。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我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和靖王之间的互动也很有意思,靖王有时候一根筋,不理解梅长苏的一些做法,就会大声质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梅长苏呢,只能默默咽下苦水,因为他背负的太多,不能轻易吐露实情。

这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他们的对话和互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像一场精彩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再看,那简直就是日常生活的欢乐大集合。

它的叙事话语就像是身边朋友在聊天一样轻松自在。

你看瑞秋、罗斯、钱德勒他们几个在中央公园咖啡馆里的闲聊,“罗斯,你今天看起来像只落汤鸡,怎么啦?”“哦,别提了,外面突然下大雨,我没带伞。

”这多像我们平时和朋友之间的打趣啊。

每一集都有不同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通过人物的对话串联起来,就像一串五彩斑斓的珠子。

而且这部剧里还经常会有一些意外的情节,就像你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捡到了一百块钱一样惊喜。

比如乔伊以为自己要演一部大制作电影,兴奋得不行,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他那失落的表情和夸张的反应,让我笑得肚子疼。

还有呢,那可真是一部宫斗剧的经典啊。

在那深深的后宫里,女人们的话语就像是隐藏着无数刀剑的锦缎。

甄嬛刚入宫的时候,还是个天真的少女,她的话语也是充满了单纯和善良,“眉姐姐,这宫中的花开得真美。

”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一次次的陷害和磨难之后,她的话语也变得犀利起来。

华妃的那句“贱人就是矫情”,简直成了经典台词。

后宫女人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很多时候就是靠几句看似平常却暗藏深意的话来推动的。

电视剧叙述时况的常态处置与修辞调度

电视剧叙述时况的常态处置与修辞调度

作者: 张育华
作者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出版物刊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页码: 69-73页
主题词: 叙述时况;异文重复;类文重复;电视剧;常态处置;修辞调度
摘要:对电视剧叙述时况的探究沿递进思路从两个级次展开:首先梳理叙述时序、时长的常态处置;然后转向本文重心,对省略、重复、悬置、逆转四个典型修辞维度逐一考察,分析了省略行动如何截断绵延的叙述之流,使其呈现出跳跃感、空隙化甚至空白化,由此加强意义的纵深感;针对剧情连续性、动作渐进化而设的重复策略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运用,造就了叙述流程的静止或倒退状态,将观众接受从一味的故事欣赏引向对文本意义的关注;悬置通过有意延长情绪时间、重新整合叙事进程强化了观剧期待;逆转则对常规叙述线路加以干预,有意修改、颠覆叙事的逻辑进程。

达成出奇不意的审美效力。

论影视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影视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许多经典的语言学生在看影片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学到语言有的还会把这些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的把这些语言运用到作文中比如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l作 用
仲 冬梅
( 兴 化 市 董 北 实 验小 学 , 江苏 兴化 在 当今 时 代 的 教 育 环 境 和 社 会 环 境 中 . 影 视 文 化 对 人 们 全 面发展的影 响 , 已经 是 学 校 无 法 回避 的 教 育 问 题 。 它 集 自 然 与社会 、 文化 与历史 、 科 学 与艺术 、 宗 教与道 德 、 理 想 与 现 实 于一 身 , 融语 言 、 音乐 、 美 术等 艺术表 现形式 为一 体 : 加 之 题材 的多样性 . 表现形 式的丰富性 。 可 以说 是 生 活 的 浓 缩 . 人 生 的艺 术再 现 。伟 大 的科 学 家 爱 因 斯 坦 说 : “ 电影 作 为 一 种 对 人 类 精 神幼 年 时 期 的 教 育 方 法 , 是 无 与 伦 比 的 。” 让 学 生 在 娱 乐 中接 受 教 育 , 比教 师 的 空 洞 说 教 , 效 果 要 好 。把 影视 教 育 与 学科 教学 结合起 来 , 尤 其是在 语文 教学 中 , 如 果 配 合 影 视 片 的放 映 , 对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开 阔学生 的视野 , 接 受 思 想 教育, 学 习课 外 知 识 , 提 高语言 能力 , 塑 造 完 美 的人 格 , 都 能 起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我 认 为 好 的 影 视 作 品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有 以下 作 用 。 激 发 学 习 兴趣
如 《 开国大典》 、 《 任长霞 》 、 《 亮剑》 、 《 英雄》 、 《 十八岁的天空》 、 《 三 国演 义》 、 《 西游记》 等, 都 是 深 受 青 少 年 喜 爱 的 优 秀 影 视 作 品。 引 导 中学 生 观 看 、 欣赏 、 读解影视作品 , 可 以使 学 生 受 到 潜 移 默 化 的 熏 陶 感染 。 好 的 影 视 作 品 是 一 座 充 满 魔 力 的桥 梁 , 把 学 生 引 向 文学 的殿 堂 . 引 向无 限 广 阔 的 审 美 鉴 赏 天 地 。 五、 提 高 写 作 能 力 写作 能力 的形 成 , 有很多途径 , 利 用 影 视 资 源是 提 高 学 生 写作 能力 的有 效 途 径 之 一 。 首先 , 观看影视作品能培养学生 良

《山海情》分析

《山海情》分析

人民精神、社会价值都有着承载的作用和责任。作为我国精神文明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乡土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对于改善社会对于乡村文明的印象、帮助人民了解和
传播民族文化、树立国家文化自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叙事策略在影视作品最终呈现质量、精神传达、解读空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山海情》叙事策略的研究,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凝聚民族精神有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目的 (三)论文研究的价值 一、电视剧《山海情》的聚焦 (一)对政治政策的聚焦 (二)对经济的聚焦 (三)对文化的聚焦 二、电视剧《山海情》的编剧叙事技巧 (一)电视剧《山海情》的故事与情节 (二)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 (三)电视剧《山海情》的戏剧性 三、从电视剧《山海情》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一)情节取材于现实生活 (二)主旋律电视剧编剧叙事的前景 (三)主旋律电视剧的最大效益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电视剧《山海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视剧故事为基础。题相关领域的 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查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调查,拟采用至少 90 篇文献,30 本书 籍对课题所讨论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分析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 供理论支持。同时采用经验分析法,结合理论知识,与本研究领域内专业人士,如课题指 导老师,一同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深入论证,从而对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当前研究工作的不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电视剧《山海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该剧进行叙事策略的分析,
着重从编剧视角对影视剧进行叙事体系的分析,意在研究以电视剧《山海情》为代表的扶
贫题材电视剧的特点。本文第一部分从该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背景出发,勾勒出《山

第四章 叙事话语(三) 叙事作为行动与母题分析

第四章 叙事话语(三) 叙事作为行动与母题分析

参证文本 普希金《驿站长》
• 一。驿站长有个漂亮女儿都妮娅;二、骠 骑兵来到驿站装病;三、骠骑兵劫走都妮 娅;四、驿站长寻找都妮娅失败;五、驿 站长在孤独中酗酒死去。
•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套自己的动作谓语及其序列, 但是在不同故事的行动中又有共同的、规律性的 东西。任何故事都要设定一个作为行动起点的初 始平衡状态或常态,如果不发生故事中的行动, 这个常态尌应该是稳定的。故事行动的冲突性质 尌表现为打破初始平衡状态,带来人物境遇的变 化。从行动对人物的命运而言,无非两种后果: 改善和恶化。任何行动不是改善尌是恶化,在具 体故事中这两种情况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复合起来。
1。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分析
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与因果顺序排列的一系 列行动或事件。但在时间顺序背后,还有 更稳定的关系在起作用。这两类关系便形 成了故事行动的两层结构:表层结构与深 层结构。由时间关系组织起来的事件是虚 构的偶然的事件,而在这种关系背后是在 不同故事中反复发生的心理事件。心理事 件是认识故事的内在意义的关键。
2、精神化的“寻宝”
(1)启蒙主义的乐观亯念
• 到了近代随着文艺的雅俗分化,寻宝母题 的原始形态在严肃文学中罕见了,但却出 现了许多变体,从但丁的《神曲》开始, 寻宝母题以象征化的形态出现在许多经典 作品中。在这里,“宝”的意义被淡化, “寻宝”的行动具有了超越性的价值。在 这里生命的意义被归定为追求、无限的追 求。
• 故事也许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个故事的行动尌是一次性 出现的偶然事件,这里的“一次性”尌表现为确定的时间 关系。然而故事从整体来说虽然可能是偶然事件,但为组 成要素的个别行动不必是一次性的偶然事件,毋宁说是心 理事件,是在组合入故事之前尌已经存在的经验。无论人 们编造多么离奇的故事,都不能不用现实的行为经验,否 则故事中的行动尌无法被人理解。这样一来故事行动尌变 成可游离于故事中时间关系之外的心理事件。事件的可理 解性沟通了讲述者与读者,也隐藏着讲述者与读者共有的 心灵秘密。当这些事件被从虚构的时间关系中抽取出来时, 它尌不再是虚构的偶然事件,而成为人的心灵秘密的呈现。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有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电视剧历史与理论、广播电视文艺理论、文艺美学。

二、考试的科目学科代码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1303L2广播电视艺术学01广播电视艺术美学仲呈祥①英日俄选一①政治理论高峰②广播电视艺术史论②影视艺术理论张子扬③文艺美学③中外影视精品分析张德祥02电视剧历史与理论李胜利秦俊香03广播电视文艺理论张育华04文艺美学倪学礼三、导师介绍仲呈祥,194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成都市西城区中学教师,文教局干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四川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艺术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客座教授。

2013年11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高峰,中共党员,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

对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及CCTV-10科教频道的创立具有突出的贡献,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儒勒·凡尔纳”奖。

张子扬,现任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早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后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攻读并取得硕士学位。

一直从事电影电视工作,是中国著名电影电视工作者,执导了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代表作有《雍正王朝》、《牵手》等。

张德祥,1958年生于山西省临猗县,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硕士学位。

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读书笔记.

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读书笔记.

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读书笔记.讲评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SX1511006 戴雨悠《电视剧叙事话语》是《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丛书中的一本。

《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这套丛书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主持编写的,主要涉及的是三方面:影视剧创作、理论和欣赏三个方面。

本书主要倾向于从电视剧文本出发,从形式美学方面去考察电视剧的叙事话语形态。

电视剧的叙事研究可以从两大层面展开:一是对叙事结构的研究,即关注故事情节、行动元等方面的问题,侧重抽象理论模式的建构;其二就是对叙事话语的研究,即倾向于叙述行为,探求传达好故事的话语方式和话语技巧。

本书主要有五章构成,我和刘星位的分工是我讲前面三章,刘星位讲后面两章。

各自评论的时候用具体的电视剧文本来例证,研究理论最终目的还是要指导实践,无论是在编写剧本还是在分析电视剧本体时都可以有理论支撑。

第一章是对叙事方位的研究。

关于叙事方位问题,经典的叙事学理论多采用“叙述视角”这一术语,广为流行的有托多罗夫的“三分法”——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当电视剧编导享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时,对他镜头下的各种人物,各种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地加以表现时,称作全知视角。

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相当多的电视剧都是建立在这种全知视角上的,这也是长篇电视剧最常用的叙述视角。

内视角,剧编导等同于电视剧中的人物,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均附着于电视剧中人物身上。

比如琼瑶阿姨的很多电视连续中有很多是表现对小三上位的同情或是认可,其中多多少少有她个人的写照在里面。

外视角意味着剧编导仅限于局外旁观,无论镜头话语还是人物话语,只有环境、外贸、行为、音响和人声等可视可听的行为,很少有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但是电视剧的文体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平台对他的制约,外视角的采用无疑是不恰当的行为,有丢失观众的风险。

因此外视角的叙事角度在电影里面比较多见。

在本书中,作者更倾向于采用热奈特在《虚构与行文》中的术语界定:以第三人称方式、间接地进行的故事叙述,为“异源故事叙述”,另一种是以个人化面貌,第一人称方式进行叙述的,称之为“同源故事叙述”。

电视剧叙事话语读后感

电视剧叙事话语读后感

电视剧叙事话语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电视剧叙事话语的分析,那感觉就像是突然拿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电视剧背后那扇神秘的创作大门。

以前看电视剧就是单纯地看个热闹,跟着剧情哭哭笑笑。

但了解了叙事话语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太多了。

就像是看魔术表演,之前只惊叹于那些神奇的效果,现在却开始好奇魔术师是怎么把这些效果变出来的。

现在有些电视剧的叙事话语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像有些编剧为了制造悬念,拼命地往剧情里塞各种莫名其妙的元素,结果到最后也解释不清楚,就像是盖了一座烂尾楼,地基都没打好就往上乱搭。

还有些电视剧为了赶潮流,盲目地模仿一些成功的叙事模式,但是却没有掌握精髓,就像是东施效颦一样,看起来特别别扭。

总的来说,了解电视剧叙事话语之后,再看电视剧就像是戴着一副新的眼镜,能看到更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这不仅让我对电视剧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有时候还会忍不住想象自己要是编剧的话,会怎么去安排这些叙事元素呢。

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充满了创意和可能性,让我对电视剧这个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喜爱和敬意。

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名单

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名单
四川大学
颜静
侯一平
人类21号染色体新STR遗传标记的法医及医学遗传学研究
临床医学
天津医科大学
陆莎莎
赵堪兴
两个中国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连锁定位和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复旦大学
张倜
汤钊猷
利用血管内皮异质性预测和干预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
苏州大学
李天宇
薛永权
恶性血液病中一种新的罕见的20号染色体异常-der(20)del(20)(q11q13)idic(20)(p11)的临床、细胞遗传学、FISH和基因表达谱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王旭龙
卢演俦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
生物学
北京大学欧阳昆富吴才宏 Nhomakorabea脊髓背根神经元钙火花与相关功能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李皓东
武维华
拟南芥钾营养突变体的筛选和低钾敏感基因LKS1的功能与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复旦大学
李辉
金力
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宋质银
吴缅
IAP家族蛋白Survivin及其剪切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东北大学
孟凡宝
张宝砚
含有不同类型交联剂的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浙江大学
张辉
杨德仁
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化学法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研究
山东大学
顾锋
吕孟凯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任文才
成会明
纳米碳管的可控制备、生长机理及物性研究
冶金工程
上海大学
吴永全
蒋国昌
硅酸盐熔体微观结构及其与宏观性质关系的理论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电视剧叙述方位的常规设置与聚焦谋略

电视剧叙述方位的常规设置与聚焦谋略

电视剧叙述方位的常规设置与聚焦谋略
张育华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2006()2
【摘要】本文立足于电视剧的媒介特质,提出了“任意视角”和“特定视角”上的“异源故事叙述”之说,以期弥补叙事学研究中流行甚广的“全知视角”界说在视听文本阐释上的不足。

分析过常规聚焦方式审美功效的短长之后,又提出了有意识打破成规、尝试叙述视角的多重设置和自由切换,甚至走出叙述权力的自限进行越位实验、从而提升电视剧叙述能力的观点。

【总页数】4页(P82-85)
【关键词】叙述方位;同源故事叙述;异源故事叙述;多重视角转换;视角越轨
【作者】张育华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叙述语言、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以电视剧《潜伏》为个案的叙述学分析 [J], 杨萌
2.非常规叙述形式的类别与特征:《非自然的叙述声音:现当代小说的极端化叙述》评介 [J], 尚必武
3.传统叙述与当代阅读--从电视剧《书香门第》的叙述策略谈起 [J], 张德厚
4.中国电视剧叙述人的角色功能探析——以军旅题材电视剧为例 [J], 曹兰琴
5.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以叙述方位为切入角度 [J], 龚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剧《咱家那些事》央视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视剧《咱家那些事》央视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在建立在韩礼德社会符号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话语分析形式,主要分析包括语言符号之外的多种符号资源形式,诸如图像、动作、声音等。

这种分析形式将语篇的单一性上升到多模态性。

冈瑟·克雷斯认为:“社会层面是理解话语结构和过程的首要前提,也就是把社会结构和过程当作出发点来分析意义。

从该前提出发,仅关注语言是不够的,因为意义不仅存在于语言系统,也存在于其他符号系统。

”①如果仅从语言角度进行语篇解码,而不与其他社会符号相联系,语篇就得不到充分理解。

克雷斯②和范陆文及奥图尔③开创了这个研究领域,前者主要把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运用到视觉艺术的分析,后者第一次系统解释了视觉语法,全面建立视觉交流基于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分析基础。

奥·哈洛伦④分析了电影语篇。

鲍德里和蒂博尔提出一系列研究多模态话语的工具和概念,主要用于研究一个有技术支撑的平面,如一个印刷页、一个电视屏幕或一个网页中一个物质符号与其他物质符号的结合如何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一种符号资源共同实现功能和表达意义。

⑤在国内,许多学者也逐渐意识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重要性,开始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

李战子⑥引入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胡壮麟⑦、朱永生⑧、张德禄⑨等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进行研究。

随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被应用到演讲、国际性会议以及电影语篇和海报等分析。

二、电视剧《咱家那些事》央视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张德禄⑩根据韩礼德11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分为四个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

在具体语境中,交际受语场、语旨、语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制约。

在形式层面上,不同模态特点相互联系,共同实现话语意义。

由此,按照张德禄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和形式层面对电视剧《咱家那些事》的央视宣传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有话好好说》的叙事艺术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有话好好说》的叙事艺术

62605 艺术理论论文浅析《有话好好说》的叙事艺术电影叙事学是电影编导与剧本创作中的一门实用性学科,是指电影创作者通过电影化的艺术手法为叙述情节、塑造人物与彰显主题服务。

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是将电影叙事艺术成功运用的典范。

该片剧本改编自金牌编剧述平于199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晚报新闻》,改编后的剧本与原著内容相差较大。

在原著中,主人公与安红是中学同学,由于主人公家境窘迫,安红为了获得表扬,带有目的性地将一件军大衣送给了主人公。

事隔多年,安红早已忘记此事,但主人公却一直耿耿于怀,多次追求安红未果,更遭到安红男友的武力威胁和工友的多番嘲弄。

最后,情场失意的主人公不堪忍受工友带有玩笑性质的嘲讽与挑衅,盛怒之下挥刀将其手掌割下。

改编后的剧本讲述了北京青年赵小帅因追求夜总会老板刘德龙的女友安红,而遭刘殴打报复,并于慌乱中将路人张秋生的笔记本电脑摔坏。

赵小帅立誓报仇,张秋生纠缠不休,由此引出一系列“索还电脑,息事宁人”的故事,彰显出“少安毋躁,好说好讲”的主题。

在遵循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张艺谋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二度创作,其中共有两处较大的改动。

第一处是将“工友”这一角色转化为知识分子张秋生。

主人公赵小帅是居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游手好闲、生活糟乱,如果在剧本中塑造一个与他有着同样背景的“工友”角色,只是通过“工友”讥讽赵小帅来制造矛盾冲突,人物塑造手法难免雷同,性格也流于平面,很难产生角色反差。

而将“工友”转变为小知识分子张秋生,则可以通过他与赵小帅这一社会底层人物的身份差异性来制造矛盾冲突。

正因为身份地位不同,所以世界观、价值观不同,戏剧性冲突的产生也会变得自然而然了,这一角色的转变与重塑无疑带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接下来就从“戏剧性冲突”“视听语言”等角度具体分析该片的电影技法与叙事艺术。

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首次提出“麦格芬”①的概念――如果影片的戏剧冲突或叙事线索围绕着某一物件展开,且该物件具有暗示人物性格、牵引情节发展或指示影片主旨的象征意义,则此物件被称为“麦格芬”。

看完了

看完了

看完了《电视与社会》,硬着头皮写一点读后感。

老实说,这不是一段愉快的阅读经历。

本书的翻译水平我实在不敢恭维。

好在所写内容还算通俗,观点还算新颖,才使我能耐着性子把它读了下来。

本书从电视制作、电视节目和电视观众三者的角度展示了电视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部分是关于电视节目喻为文本的分析,涉及诸如电视的写实性、叙事性、类型、意识形态、电视节目和家庭的特色,以及肥皂剧和新闻的性质问题。

第二部分是关于电视制作问题。

该部分首先论述了电视业的整体结构,比如电视的资金筹措和发行方式、电视的全球化、传媒的扩张、电视的政治经济学等问题;接着探讨了电视机构内部的运作机制问题,内容包括制片人的作用、制片班子的工作方式、电视名人以及制片人对观众的认识。

最后一部分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电视观众理论进行了探讨。

这部分还探讨了对观众的研究历史、评估观众的方法、电视收看的家庭环境以及电视访谈等问题。

而将文本、机构和受众三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

人们普遍认为,当代社会和文化属于后现代主义。

从某些意义上说,电视是符合后现代主义的定义的,也的确可算得上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

无论是电视的串播,还是不同主题的电视节目之间貌似没有意义的连接,还是电视的自我参照,还是电视对浮浅外表的颂扬,还是电视定义(或成为)现实的方法,这些都属于后现代主义。

在另一方面,大多数电视内容以及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在其运用强烈的叙事手法和美学理论方面,都是符合传统的结构和内容规则的。

所以仅仅从电视内容(文本)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入制片人和观众这两个维度。

弄清制片人具有什么样的审美观或文化观,并弄清他们在工作时胸怀何种观众意象。

另外,电视制作的政治经济因素对所制作的电视文本的类别具有多大影响,这是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比如,发生在电视业结构中的种种变革,可能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内容。

另外,是否存在能够欣赏这些内容的后现代主义观众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评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SX1511006戴雨悠《电视剧叙事话语》是《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丛书中的一本。

《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这套丛书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主持编写的,主要涉及的是三方面:影视剧创作、理论和欣赏三个方面。

本书主要倾向于从电视剧文本出发,从形式美学方面去考察电视剧的叙事话语形态。

电视剧的叙事研究可以从两大层面展开:一是对叙事结构的研究,即关注故事情节、行动元等方面的问题,侧重抽象理论模式的建构;其二就是对叙事话语的研究,即倾向于叙述行为,探求传达好故事的话语方式和话语技巧。

本书主要有五章构成,我和刘星位的分工是我讲前面三章,刘星位讲后面两章。

各自评论的时候用具体的电视剧文本来例证,研究理论最终目的还是要指导实践,无论是在编写剧本还是在分析电视剧本体时都可以有理论支撑。

第一章是对叙事方位的研究。

关于叙事方位问题,经典的叙事学理论多采用“叙述视角”这一术语,广为流行的有托多罗夫的“三分法”——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当电视剧编导享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时,对他镜头下的各种人物,各种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地加以表现时,称作全知视角。

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相当多的电视剧都是建立在这种全知视角上的,这也是长篇电视剧最常用的叙述视角。

内视角,剧编导等同于电视剧中的人物,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均附着于电视剧中人物身上。

比如琼瑶阿姨的很多电视连续中有很多是表现对小三上位的同情或是认可,其中多多少少有她个人的写照在里面。

外视角意味着剧编导仅限于局外旁观,无论镜头话语还是人物话语,只有环境、外贸、行为、音响和人声等可视可听的行为,很少有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但是电视剧的文体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平台对他的制约,外视角的采用无疑是不恰当的行为,有丢失观众的风险。

因此外视角的叙事角度在电影里面比较多见。

在本书中,作者更倾向于采用热奈特在《虚构与行文》中的术语界定:以第三人称方式、间接地进行的故事叙述,为“异源故事叙述”,另一种是以个人化面貌,第一人称方式进行叙述的,称之为“同源故事叙述” 。

如日本的电视连续剧《阿信》,剧中人物漫长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聚散离合,发生了很多沧桑变故,编剧以第三人称旁白的形式向观众娓娓道来,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同源故事叙述的典型案例是《大明宫词》,全局的叙述声音基本上是太平公主第一人称旁白贯穿,以自转的形式和回忆的语调讲述情感与权力纠葛的一生,前面6集全部以太平公主的旁白开场,穿插全剧,直到剧终太平公主逝世前的最后一大段咏叹调:“我的死亡又像我的出生那样,终止了长安城漫天的淫雨,并且有一次为大唐带来了太平,,”接下来以一小段概括性解说结束全剧。

除此之外,视角越轨在电视剧的叙事话语中也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为了克服既定视角上面的局限性,为了实现意义传达的深度化以及美学传达的高品质,让原本不在场第一人称的我理直气壮地用目击者的身份去展示未目睹的事实,或者说变为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

例如蒋雯丽主演的电视剧《青衣》中,筱燕秋从昏睡中醒来,急急地拔掉手上的输液针,从医院狂奔到剧场,进入化妆间后,看到她的弟子春来光彩照人地站在舞台上,她悲凉的第一人称独白开始响起:真盼望着王母娘娘能从天而降,给我一粒不死之药,我只要吞下去不用化妆都能成为嫦娥。

”此时此刻,从巡像器理呆呆望着昔日情人春来的刘小能把着机器自说自话:“我觉得春来理我非常远,非常远,远的好像我从来没有认识过她,他对于我来说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陌生人。

”坐在观众席中的幕后操纵者郑安邦感慨万千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个嫦娥怎么也变不成20年前的那个嫦娥了,生活再往前走,丢失的东西怎么都买不回来了。

在四袋青衣的叠化之后,筱燕秋的初恋情人,剧团团长乔炳章的独白出场了:柳如云死了,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也结束了。

今天20岁的春来又登上这个戏台,预示《奔月》的新纪元就要开始了,筱燕秋,筱燕秋,如果你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想?叙事视角上的越轨使得每一段独白的分量更加重起来,不再是淡淡的理解为一句话,而是每个人把自己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表现展示给观众看,把心里话统统讲给观众听,观众们可以在他们所有论述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对于电视剧内涵的深刻理解,不会是浮于表面的浅薄认知,诱导观众们成为剧编导的同谋,一起在审美界面上留心文本意义内涵,从而实现审美价值的最大化。

电视剧是聚时空于一体,集视听于一身的全能话语体系,第二章中,作者重点分析在时间维度上的一系列问题。

主要从叙述时序的常态安设以及叙述实况的修辞调度这两个方面入手,在修辞调度这个模块着墨更多。

先简单的讲述一下电视剧中时间顺序的安排,第一种是延故事的自然顺序展开这个时序方式,留给观众是比较清晰的脉络,流畅完整的收视体验;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步步为营,可能会变得沉闷以及冗长、乏味。

举个例子,这种叙事时序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台湾和韩国那种特别长的电视连续剧,我记得之前看的韩国片的《人鱼小姐》,以及台湾的电视剧《世间路》,电视剧篇幅非常长,并且是按照一代一代人的顺序组织电视剧情节,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线路非常清晰,但是我没有能力整个追下来,原因是太耗费时间精力,并且对于结局的猜测大部分时间都是准确的,因为从开头的设置,故事的进行等进行了一系列猜测。

除了这最基本的一种之外,还有两种时序重组的形态。

第一是倒叙,常常表现特征为对故事历程的整体回顾,在整个故事发生之后,以第三人称的旁观者或者是第一人称的过来人对整个事件进行评价。

在故事进行中,需要在之中潜入一个“过去式”时段、一段从前的插曲,情景再现,这种倒叙在电视剧中非常常见,有同学可以举一个例子吗?第二种是预叙,杰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的解释是“实现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

这又分为“内预叙” “外预叙”。

如果徐贤讲述的内容发生在故事时间段中,成为“内预叙”,反之,预叙之事发生在故事时间之外,旨在预告时间或者人物的未来结局,给观众的延伸想象设立一个目标,这种预叙便可看作“外预叙”。

书上举了西亚马尔克斯的超现实魔幻主义杰作《百年孤独》,一开始通过“外预叙”预告了奥雷梁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最后结局,“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梁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我想到的是电视剧《红楼梦》里面,有一个情节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太虚幻境中出现了花名册,除了最上面的主册上的金陵十二钗,也有副册上的许多姑娘在册,每个人配一幅图,一首诗,当然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是一首合并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每句诗,每幅图都是向我们昭示剧中主人公的命运,我认为这虽然不是在电视剧一开始就播放的内容,但是他依托的是贾宝玉的梦境,是脱离现实故事的叙述的。

因此认为是“外预叙”会更加恰当。

通过预叙,编创者可以无所不能地点评自己手下的人物,无所不能地揭开人物内心的隐秘,预告他的命运,勾勒他的未来。

对于观众而言,对于预叙可能之前并不能有太多深刻的理解,但是随着故事发展人物命运慢慢浮现的时候,可能就会对创作者这巧夺天工的预叙赞不绝口,这无疑增强了故事讲述的弹性以及故事观赏的可看性。

针对叙事时况的修辞调度书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省略,重复,悬置,逆转。

修辞调度,及时对传统线性叙事的消解,也是对电视剧叙事话语的新型美学建构。

1•省略相当于中国古达画论和文论中的“留白”,画面中的一片空白,可能是一方水域,一片天空,画家不做点墨,却是苦心经营。

电视剧是洋洋洒洒的叙事文本,即便在口碑还不错的电视剧中,仍然会出现多余的场景,拖沓的剧情,“省略”手法的运用,往往可以戒掉绵延的叙述。

在同一个叙述段落内的省略,如《贫民张大嘴的幸福生活》中有一台词,大民:“滨文出事了,,从乌鲁木齐回来,司机可能太累了,车翻了。

滨文的头,,”大民哽咽,突然被刺痛的云芳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喃喃地:“这是怎么搞的啊”大民:“头,,”话说半句,及省略了观众显而易见的遭遇交代,又避免了胜利刺激场面的描述,成就了观众的想象,也就是脑补画面,顿时成为观众的心头之痛。

在不同的叙事段落里的省略,有时候借助富于弹性的跳接手法得以实施,如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颇具代表性的省略,童年主人公将书包抛向天空,在接到手中是已然变成了一个少年,一抛一接,完成了两个时代的过渡。

又如电视剧《大唐情史》中,前一镜头里,大唐公主将襁褓中的婴儿抱到竹床边,轻轻安放他在床上,镜头慢慢摇向慈祥的大唐公主,然后慢慢摇回竹床,此时竹床依旧,床上的婴儿长成了幼儿,数年的光阴过渡在短短几秒内完成。

省略还可以通过符号意义的意象来展现,如一川流水是被放大了具有写意性质的时间符号,往往隐喻了时光流逝,人物成长历程的延伸,故事情景的变迁。

这让我联想到《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万般沧桑,世事变迁都仿佛融进在这一流水中,让人感叹。

2.重复电视剧叙事话语具有连贯性和渐进性,为了对这种特性进行消解,策略之一就是重复,重复可以导致叙事的停滞状态,或者导致叙述流程有意倒退,将观众的审美注意力从故事欣赏引向对文本意义的关注上来。

前后叙事段落的重复,举一个例子,电视剧《青衣》里面,第三代青衣筱燕秋在舞台生涯被断送、爱情破灭的时候,经人介绍和对象“面瓜”约会。

公园的同一场景、同一条弯曲的小径,相同的步态,姿态双双行走的两个人,景相同,人相同,每次的衣着不同,暗示着两个人在一尘不变的交往中时光在流逝。

同时,筱燕秋每次约会都一路无语,而面瓜从一开始的笑逐颜开,到后来的忧心忡忡,再到最后的欣喜忐忑,把两个人交往的琐碎线条化了,而且也暗示了两个人的感情前景不堪乐观。

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有巧妙的声音重复,一旦遇到亲情、爱情、友情浓烈的时候,就会响起主题曲“啊情深深雨蒙蒙世界只在你眼中,相逢不晚为何匆匆,,” 很巧妙地强调了该剧的核心情感,不露痕迹地透露出淡淡的怀旧忧伤情绪,带给观众潮汐一般的审美感受,一波又一波。

同样,在《情深深雨蒙蒙》中,当陆振华对依萍挥鞭子的时候,为了表示陆振华的愤怒,以及依萍的痛苦,同样的镜头内容(瞬间的内容),导演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重复了几遍,这几个重复的镜头语言,将陆振华和依萍父女间的矛盾关系渲染的淋漓尽致。

3.悬置先来谈一下“悬念” “悬置” “悬疑”的异同问题在某些叙事学著作中,商数概念都处于混用状态。

张寅德先生在译介罗兰巴特的叙事学著作中沿用了“悬念” 一说,赵毅衡先生在其著作《当说者被说的时候一一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启用了“悬疑”属于,周静波在研究《电视虚构叙述导论》中采用了“悬置”。

作者认为“悬置” 一次更能从文本的制造者,信息的发出者一方面来着眼,不再过分强调观众的审美接受,因此在对电视剧叙事话语分析时,用“悬置”较为恰当。

对于悬置的安设,主要有三种状况,一是设置在开端,用于迅速激起接受者的观剧欲求,引发深入剧情,如很多电视剧中把凶手杀人的疑团抛开最开始,紧抓观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