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拉伸和弯曲一、实验原理拉伸实验原理拉伸试验是夹持均匀横截面样品两端,用拉伸力将试样沿轴向拉伸,一般拉至断裂为止,通过记录的力——位移曲线测定材料的基本拉伸力学性能。

对于均匀横截面样品的拉伸过程,如图1所示,图1金属试样拉伸示意图则样品中的应力为其中A为样品横截面的面积。

应变定义为其中△l是试样拉伸变形的长度。

典型的金属拉伸实验曲线见图2所示。

图3金属拉伸的四个阶段典型的金属拉伸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如图3(a)-(d)所示。

直线部分的斜率E就是杨氏模量、σs点是屈服点。

金属拉伸达到屈服点后,开始出现颈缩现象,接着产生强化后最终断裂。

弯曲实验原理可采用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方式对试样施加弯曲力,一般直至断裂,通过实验结果测定材料弯曲力学性能。

为方便分析,样品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或矩形。

三点弯曲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三点弯曲试验示意图据材料力学,弹性范围内三点弯曲情况下C点的总挠度和力F之间的关系是其中I为试样截面的惯性矩,E为杨氏模量。

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施加横向力对样品进行弯曲,对于矩形截面的试样,具体符号及弯曲示意如图5所示。

对试样施加相当于σpb0.01。

(或σrb0.01)的10%以下的预弯应力F。

并记录此力和跨中点处的挠度,然后对试样连续施加弯曲力,直至相应于σpb0.01(或σrb0.01)的50%。

记录弯曲力的增量DF和相应挠度的增量Df,则弯曲弹性模量为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横截面的惯性矩I为其中b、h分别是试样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也可用自动方法连续记录弯曲力——挠度曲线至超过相应的σpb0.01(或σrb0.01)的弯曲力。

宜使曲线弹性直线段与力轴的夹角不小于40o,弹性直线段的高度应超过力轴量程的3/5。

在曲线图上确定最佳弹性直线段,读取该直线段的弯曲力增量和相应的挠度增量,见图6所示。

然后利用式(4)计算弯曲弹性模量。

二、试样要求1.拉伸实验对厚、薄板材,一般采用矩形试样,其宽度根据产品厚度(通常为0.10-25mm),采用10,12.5,15,20,25和30mm六种比例试样,尽可能采用lo =5.65(F)0.5的短比例试样。

材料力学金属扭转实验报告[5篇范例]

材料力学金属扭转实验报告[5篇范例]

材料力学金属扭转实验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材料力学金属扭转实验报告材料力学金属扭转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验证扭转变形公式,测定低碳钢的切变模量G。

;测定低碳钢和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bτ握典型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扭转性能;2、绘制扭矩一扭角图;3、观察和分析上述两种材料在扭转过程中的各种力学现象,并比较它们性质的差异;4、了解扭转材料试验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仪器名称数量参数游标卡尺1 0-150mm,精度CTT502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扭转试验机 1 最大扭矩500N·m,最大功率低碳钢、铸铁各 1 标准【实验原理和方法】1..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试样在外力偶矩的作用下,其上任意一点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

随着外力偶矩的增加,当达到某一值时,测矩盘上的指针会出现停顿,这时指针所指示的外力偶矩的数值即为屈服力偶矩esM,低碳钢的扭转屈服应力为 pess43WM=τ式中:/3pd W π=为试样在标距内的抗扭截面系数。

在测出屈服扭矩sT 后,改用电动快速加载,直到试样被扭断为止。

这时测矩盘上的从动指针所指示的外力偶矩数值即为最大力偶矩ebM,低碳钢的抗扭强度为 pebb43WM=τ对上述两公式的来源说明如下:低碳钢试样在扭转变形过程中,利用扭转试验机上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ϕ-eM 图如图1-3-2 所示。

当达到图中 A 点时,eM 与ϕ成正比的关系开始破坏,这时,试样表面处的切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扭转屈服应力sτ,如能测得此时相应的外力偶矩epM,如图1-3-3a 所示,则扭转屈服应力为 pepsWM=τ经过A 点后,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个环状的塑性区,如图1-3-3b 所示。

若材料的塑性很好,且当塑性区扩展到接近中心时,横截面周边上各点的切应力仍未超过扭转屈服应力,此时的切应力分布可简化成图 1-7c 所示的情况,对应的扭矩sT 为 OϕM eABCM epM esM eb 图 1-3-2低碳钢的扭转图τ sTτ sTτ sT(a)pT T =(b)s pT T T <<(c)sT T =图 1-3-3低碳钢圆柱形试样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s p s3d/22sd/2s s3412d 2 d 2 ττπρρπτρπρρτ WdT ====⎰⎰由于es sM T =,因此,由上式可以得到 pess43WM=τ无论从测矩盘上指针前进的情况,还是从自动绘图装置所绘出的曲线来看,A 点的位置不易精确判定,而B 点的位置则较为明显。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电子万能试验机的结构原理,并进行操作练习。

2.确定低碳钢试样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伸长率、面积收缩率。

3.确定铸铁试样的强度极限。

4.观察不同材料的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各种现象。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电子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记号笔。

三.试验原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在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时所支撑的理论依据。

参考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课本的介绍,以及相关的书籍介绍,自己编写。

)四.实验步骤1.低碳钢实验(1)量直径、画标记: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

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用记号笔在试样中部画一个或长的标距,作为原始标距。

(2)安装试样:启动电子万能试验机,手动立柱上的“上升”或“下降”键,调整活动横梁位置,使上、下夹头之间的位置能满足试样长度,把试样放在两夹头之间,沿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夹紧试样。

(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调整负荷(试验力)、峰值、变形、位移、试验时间的零点;根据计算出加载速度,其中为试样中部平行段长度,当测定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时,并将计算结果归整后输入;按下显示屏中的“开始”键,给试样施加载荷;在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屈服载荷的变化,记录下屈服载荷的大小,当载荷达到峰值时,注意观察试样发生的颈缩现象;直到试样断裂后按下“停止”键。

(4)试样断裂后,记录下最大载荷。

从夹头上取下试样,重新对好,量取断后标距和断口处最小直径。

2.铸铁实验(1)量直径: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

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2)安装试样:启动电子万能试验机,手动立柱上的“上升”或“下降”键,调整活动横梁位置,使上、下夹头之间的位置能满足试样长度,把试样放在两夹头之间,沿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加紧试样。

青岛理工大学--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青岛理工大学--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系别班级姓名学号青岛理工大学力学实验室目录实验一、拉伸实验报告实验二、压缩实验报告实验三、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µ的测定报告实验四、扭转实验报告实验五、剪切弹性模量实验报告实验六、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报告实验七、等强度梁实验报告实验八、薄壁圆筒在弯扭组合变形下主应力测定报告实验九、压杆稳定实验报告实验十、偏心拉伸实验报告实验十一、静定桁架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十二、超静定桁架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十三、静定刚架与压杆组合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十四、双悬臂梁组合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实验十五、岩土工程材料的多轴应力特性实验报告实验一拉伸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记录:1、试件尺寸实验后:屈服极限载荷:P S = kN 强度极限载荷:P b = kN 四、计算屈服极限: ==A P ss σ MPa 强度极限: ==A P bb σ MPa 延伸率: =⨯-=%10000L L L δ 断面收缩率: =⨯-=%10000A AA ψ 五、绘制P -ΔL 示意图:实验二 压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三、试件测量:材 料标 距 L 0 (mm) 直径(mm )截面面积 A 0 (mm 2) 截面(1)截面(2)截面(3)(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材 料 标距 L(mm)断裂处直径(mm )断裂处 截面面积 A(mm 2)(1)(2) 平均材 料直 径(mm )截面面积 A 0(mm 2)强度极限载荷:P b = kN 五、计算强度极限应力: ==A P bb σ MPa 六、绘制P -ΔL 示意图:实验三 材料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µ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试件基本尺寸厚度h (mm )宽度b (mm )5.030.0载荷 (N )P载荷增量 (N ) △P各测点电阻应变仪读数(µε)轴向应变横向应变通道号( )通道号( )通道号( )通道号( )ε1(测点1) ε1′(测点2) ε2(测点3)ε2′(测点4)读 数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5001000 500 1500 500 2000 500 2500 500 3000500平均应变(µε)i ε∆1、弹性模量计算 10PE A ε∆==∆⨯2、泊松比计算 21εμε∆==∆ 实验四 扭转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三、试件尺寸:1、低碳钢:d=10mm2、铸铁: d=10mm 四、实验记录:1、低碳钢: 屈服载荷:M s = N ·m强度载荷:M b = N ·m2、铸铁: 强度载荷:M b = N ·m 五、计算:1、低碳钢: 316t d W π== mm 3屈服应力: 34ss tM W τ== MPa 极限应力: 34bb tM W τ== MPa 2、铸铁: 316t d W π== mm 3极限应力: bb tM W τ== MPa 实验五 剪切弹性模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三、试件尺寸:直径d=10mm L=150mm b=100mm ΔT=5×200 N ·mm 载荷(N )百分表指示格数格数增量0 5 10 15 20 25增量平均值 ΔN= 格==324d I P π mm 4=∆=100Nδ mm ==∆bδϕ rad=∆∆=ϕP I TLG Gpa 实验六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二、 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三、 实验装置简图及应变片布置图:载荷 (N )载荷 增量 (N ) 各测点电阻应变仪读数(µε) 通道号( ) 通道号( ) 通道号( ) 通道号( ) 通道号( ) ε1(测点1) ε2(测点2) ε3(测点3) ε4(测点4) ε5(测点5) 读 数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5001000 500 1500 500 2000500各测点应变片至中性层距离(mm ) 梁的尺寸和有关参数Y 1(测点1) -20 宽度 b=20mm 高度h=40mm跨度 L=600mm 载荷距离 a=125mm 弹性模量 E=210GPa 惯性矩I z =bh 3/12 1µε=10-6ε 1MPa=1N/mm 2 1GPa=103MPaY 2(测点2) -10 Y 3(测点3) 0 Y 4(测点4) 10 Y 5(测点5)202500 500 3000500平均应变(µε)i ε∆测点应力(MPa )610i i E σε-=⨯∆⨯测 点理论值σi (MPa ) 实测值σi (MPa )相对误差12 3 4 5七、 实验七 等强度梁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 三、试件参数: 梁的尺寸和有关参数载荷作用点到测试点距离 x 1 = mm x 2 = mm 距载荷点x 处梁的宽度 b 1 = mmb 2 = mm梁的厚度 h= mm 弹性模量E=210GPa载荷 (N )载荷 增量 (N ) 各测点电阻应变仪读数(µε) 通道号( )通道号( )通道号( )通道号( )ε1(测点1) ε2(测点2)ε3(测点3)ε4(测点4)读 数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平均应变(µε)i ε∆测点应力(MPa )610i i E σε-=⨯∆⨯测1、理论计算: 26x pxb h σ=2、实验值计算 610i i E σε-=⨯∆⨯ 3、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 100σσδσ=⨯理测理-% 测 点理论值σi (MPa ) 实测值σi (MPa )相对误差12 3 4实验八 薄壁圆筒在弯扭组合变形下主应力测定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三、试件参数: 四、实验记录:载荷(N )载荷 增量 (N )各测点电阻应变仪读数(µε)通道号( )通道号( )通道号( )045ε(测点1)00ε(测点2)45ε-(测点3)读 数增 量 读 数 增 量 读 数 增 量圆筒的尺寸和有关参数计算长度 L=240mm弹性模量 E=210GPa 外 径 D=40mm 泊 松 比 μ=0.30 内 径 d=35mm 扇臂长度 a=250mm平均应变(µε)i ε∆测点应力(MPa )610i i E σε-=⨯∆⨯测1、主应力及方向m 点实测值主应力及方向计算:()0000002245451,3450450()2()()2(1)21E Eεεσεεεεμμ--+=±-+--+=454500454522tg εεαεεε---==--0α=m 点理论值主应力及方向计算:圆筒抗弯截面模量:34(1)32Z D W πα=-= mm 3圆筒抗扭截面模量:34(1)16t D W πα=-= mm 3221,3()22σσστ=+022tg τασ-==0α=2、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比较内容实验值 理论值 相对误差/% 1/MPa σ3/MPa σ 0α/(°)3、误差分析实验九 压杆稳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 试件参数及有关资料厚度h (mm ) 宽度b (mm )长度L (mm ) 220318最小惯性矩 I min =bh 3/12弹性模量E=210GPa载荷P/N应变仪读数(µε)121、绘出P -1和P -2曲线,以确定实测临界力cr P 实P122、理论临界力cr P 理计算 3min 12bh =理论临界力 min2cr EI P L理 3实验值cr P 实 理论值cr P 理 误差百分率 (%)|cr P 理-cr P 实|/ cr P 理六、误差分析实验十 偏心拉伸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 试件 厚度h (mm )宽度b (mm )530弹性模量 E=210GPa 偏心距 e=10mm载荷 (N )载荷 增量各测点电阻应变仪读数(µε)通道号( )通道号( )(N )1ε(测点1)2ε(测点2)读 数增 量 读 数增 量 10002000 1000 3000 1000 4000 1000 50001000平均应变(µε)i ε∆1、求弹性模量E 12()2P εεε+== 0ppE A ε∆== 2、求偏心距e12()2m εεε-==26m Ehb e pε==∆ 3、应力计算理论值 206p MA bh σ=±= 实验值 max ()p m E σεε=+=min ()p m E σεε=-=六、误差分析:实验十一 静定桁架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 三、实验搭接的结构图: 杆件编号 应变片编号 应变值 计算应力值 理论应力值误差实验十二超静定桁架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三、实验搭接的结构图:杆件编号应变片编号应变值计算应力值理论应力值误差实验十三静定刚架与压杆组合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三、实验搭接的结构图:杆件编号应变片编号应变值计算应力值理论应力值误差实验十四双悬臂梁组合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三、实验搭接的结构图:杆件编号应变片编号应变值计算应力值理论应力值误差实验十五岩土工程材料的多轴应力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三、实验结果记录试件高度h(mm)直径d(mm)横截面面积A0=bh(mm2)截面Ⅰ截面Ⅱ截面Ⅲ平均1、求弹性模量E弹性段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举例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举例

实验一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Q235)的屈服点σ,强度极限bσ,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

s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

b3.观察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屈服、强化、颈缩等),并绘制拉伸曲线。

4.熟悉试验机和其它有关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1.液压式万能实验机;2.游标卡尺;3.试样刻线机。

三、万能试验机简介具有拉伸、压缩、弯曲及其剪切等各种静力实验功能的试验机称为万能材料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一般都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1)加载部分,利用一定的动力和传动装置强迫试件发生变形,从而使试件受到力的作用,即对试件加载。

2)测控部分,指示试件所受载荷大小及变形情况。

四、试验方法1.低碳钢拉伸实验(1)用画线器在低碳钢试件上画标距及10等分刻线,量试件直径,低碳钢试件标距。

(2)调整试验机,使下夹头处于适当的位置,把试件夹好。

(3)运行试验程序,加载,实时显示外力和变形的关系曲线。

观察屈服现象。

(4)打印外力和变形的关系曲线,记录屈服载荷F s=22.5kN,最大载荷F b =35kN。

(5)取下试件,观察试件断口: 凸凹状,即韧性杯状断口。

测量拉断后的标距长L1,颈缩处最小直径d1 Array低碳钢的拉伸图如图所示2.铸铁的拉伸其方法步骤完全与低碳钢相同。

因为材料是脆性材料,观察不到屈服现象。

在很小的变形下试件就突然断裂(图1-5),只需记录下最大载荷F b =10.8kN 即可。

b σ的计算与低碳钢的计算方法相同。

六、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表1-2 试验前试样尺寸表1-3 试验后试样尺寸和形状根据试验记录,计算应力值。

低碳钢屈服极限 MPa 48.28654.78105.223=⨯==A F s s σ低碳钢强度极限 MPa 63.44554.7810353=⨯==A F b b σ低碳钢断面收缩率 %6454.7827.2854.78%100010=-=⨯-=A A A ψ低碳钢延伸率 %25100100125%10001=-=⨯-=L L L δ铸铁强度极限 MPa 53.13754.78108.103=⨯==A F b b σ七、思考题1.根据实验画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曲线。

材料力学创新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创新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创新实验报告——加强筋对钢板强度的作用分析一、实验背景生活中, 很多都多构件都是用钢制的薄板做成的。

如宿舍中放物品的架子、图书馆中的书架、柜子的门等等。

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 这些钢板的背面都焊有一块长条状的加强筋。

而这些钢板又普遍要承受较大的载荷, 我们就考虑到: 这些加强筋对钢板强度的提高是否有帮助呢?同时我们有考虑到, 长条状的加强筋并没有覆盖到钢板的各个位置, 因此我想到: 对于有加强筋的钢板, 平面上不同位置的应变是否存在不同?二、实验目的1.通过将有加强筋的钢板与没有加强筋的钢板同时加载, 观察加强筋对钢板各点应力大小的影响。

2、通过粘贴应变花, 判断钢板受载荷时是否承受扭转应力。

三、实验方案选取两块材料、尺寸相同钢板, 其中一块背面焊有加强筋、另一块没有加强筋。

进行对照试验。

分别在两块钢板上相同的位置粘贴应变片。

并分别在相同位置加载, 测量各点应变, 进行对比。

分析加强筋对钢板强度的影响。

四、实验过程1.前期准备我们在实验室的柜子里找到了一块带有加强筋的钢板。

为了进行对比研究, 我们找到了一位铁匠师傅, 帮我们做了一块尺寸一样, 但是没有加强筋的钢板。

2.贴片方案本次实验, 我们在两块钢板上共贴了24个应变片。

如图2-1, 在没有加强筋的钢板上, 我们分别在正反面A.B.C.D四点各贴一片, 共计8片。

如图2-2, 在有加强筋的钢板上, 除了上述8片之外, 还在C、D点±45°方向的贴了片, 以研究钢板是否受扭。

图2-1图2-23.加载方案现实中承重钢板均可近似看成是承受的均布载荷, 对于本实验来讲, 采用均布加载似乎更合理些。

但由于应变片就在钢板的表面, 考虑到采用均布加载会触碰到应变片。

因此我们采用集中加载。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钢板应力最大的点为加载点。

因此我们在粘贴应变片的位置(即上图的A.B.C.D四点)分别加载。

每个点分别放置0.5kg 、1kg、2kg砝码, 进行三次加载。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LSXY-NEW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LSXY-NEW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专业:土木工程班级: 同组成员: 实验老师:实验时间:实验一: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低碳钢试件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试件数据记录及处理(2)相关力学指标记录及处理屈服荷载 P S = N 极限荷载 P b = N 屈服极限 ==A P SS σ MPa 强度极限 ==A P bb σ MPa延伸率 =⨯-=%100001l l l δ 截面收缩率 =⨯-=%100010A A A ψ(3)荷载变形曲线图2.铸铁试件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试件数据记录及处理(2)相关力学指标记录及处理最大荷载 P b = N 强度极限 ==0A P bb σ MPa(3)荷载变形曲线图实验二: 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数据记录及处理 (1)试件数据记录及处理(2) 相关力学指标记录及处理低碳钢试件的屈服荷载 P S = N铸铁试件的最大荷载 P b = N低碳钢的屈服极限 ==A P SS σ MPa 铸铁的强度极限 ==A P bb σ MPa(3)分别绘制低碳钢、铸铁两种材料的荷载变形曲线图2.分析低碳钢、铸铁两种材料破坏原因,并与拉伸试验作一对比。

实验三:扭转实验一、实验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2.描述两种材料的断口形式,分析破坏原因。

实验四:等强度梁实验一、实验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4-1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五:纯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5-1 测点位置表5-2 实验数据记录表5-3 实验数据处理四、根据实验结果描述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五、若中性层上应变不为零,试分析原因。

实验六:弯扭组合梁实验一、实验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6-1 实验数据记录表6-2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七:偏心拉杆实验一、实验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7-1 实验记录注:1(1,2,,5)dui dui dui i εεε-∆=-=表7-2 弹性模量E 数据处理列表表7-3 偏心距e 数据处理列表实验八:同心拉杆实验一、实验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8-1 实验记录实验九:压杆实验一、实验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9-1 实验记录。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1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1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实验日期:同组成员: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

二.实验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长度内取三处,测每一处截面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最后以三处平均值中最小值作为试件的直径。

2.选择试验机的量程根据试件的强度极限和截面积,估算试件的最大载荷,选择合适的量程。

3.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油泵开关,关上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将工作台抬高1-2厘米,消除自重,关上送油阀。

4.装夹试件,调读盘零点。

5.打开送油阀,缓慢加载,测试并观察,记录相关数据。

6.试件拉断后,关上送油阀,将试件取出,记录相关数据,测试件断后标距及断后直径。

7.实验整理四、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1、试件尺寸记录- 1 -2、载荷及计算结果3、绘出低碳钢和铸铁的P-ΔL图五、实验结论与分析:1、分析比较两种典型金属材料的抗拉机械性能。

2、国家标准《金属拉伸实验方法》(GB228-87)中规定拉伸试样分为短试样和长试样,对同一材质、同一直径的圆形试样,短试样和长试样的断后延伸率是否相同?若不一样哪个大?- 2 -实验二铸铁材料压缩实验实验日期:同组成员:一.实验目的1.测定铸铁抗压强度极限σb。

2.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二.实验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实验步骤1.测量试件直径用游标卡尺在试件相互垂直方向的直径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

2.选择试验机的量程根据试件的强度极限和截面积,估算试件的最大载荷,选择合适的量程。

3.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油泵开关,关上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将工作台抬高1-2厘米,消除自重,关上送油阀。

4.安装试件,注意载荷对中。

调读盘零点。

5.打开送油阀,缓慢加载,测试并观察,试件压断后,关上送油阀,将试件取出,记录相关数据。

四、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1、试件几何尺寸记录2、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五. 实验结论与分析:1、铸铁的破坏形式说明什么问题?2、铸铁压缩与拉伸破坏端面形状有什么不同?- 3 -- 4 - 实验三 弹性模量E 的测定实验日期: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

力学测试实验报告

力学测试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力学测试,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强度、硬度等,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力学测试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弯曲测试等。

本实验采用拉伸测试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强度、硬度等参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万能试验机、电子天平、游标卡尺、拉伸试验夹具、数据采集系统等。

2. 实验材料:某种金属材料。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测量试样尺寸,记录数据。

2. 设置万能试验机:根据试样尺寸和材料特性,设置拉伸速度、加载力等参数。

3. 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上,确保试样与夹具接触良好。

4. 开始拉伸实验:启动万能试验机,使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受到均匀的拉伸力。

5. 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实时采集应力-应变数据,并记录。

6. 实验结束:当试样断裂时,停止拉伸实验。

7.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应力-应变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弹性模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弹性模量E。

实验结果为E =2.1×10^5 MPa。

2. 强度: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最大应力值,即为强度。

实验结果为σb = 580 MPa。

3. 硬度:采用布氏硬度法测试材料的硬度。

实验结果为HB = 240。

通过本次力学测试实验,得到了某种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强度和硬度等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适用于工程应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试样断裂造成伤害。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确保试样与夹具接触良好,避免出现夹具滑移现象。

3. 数据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应力-应变曲线,及时记录关键数据。

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总结本次力学测试实验,使我们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扭转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扭转实验机的构造原理,并进行操作练习。

2.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剪切强度极限和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

3.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二、实验仪器扭转实验机、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1、低碳钢扭转【抗扭屈服强度】(剪切屈服极限):W Tss 43=τ (Mpa )[ 式中: T s – 屈服阶段最小扭矩值(N · mm ); W – 抗扭截面模量(mm 3);316d W π=(mm 3); d -- 试样横截面直径(mm )。

]【抗扭强度】(剪切强度极限):W T bb 43=τ (Mpa )[ 式中: Tb – 破坏前最大扭矩值(N · mm )] 在上述两式中都存在 3/4 的系数,来源见图一。

(a )初态 (b )中间态 (c )填满态 图 一 扭转等直圆轴进入屈服状态切应力变化图当扭转等直圆轴到达初态时,T —φ试验曲线上的扭矩T 并没有进入屈服阶段,但此时截面边缘上的切应力已经达到τs ,进入实际屈服阶段,有D ·τρ= 2ρ·τs 。

此时的扭矩:3322)2(42D d D d dA T s D s D Aπτρρτπρπρρτρτρρ====⎰⎰⎰初中间变化过程是塑性变形环逐渐变大直到填满整个截面的过程。

达到填满态时的扭矩:3222)2(3Dd d dA T s D s D s As πτρρτπρπρρτρτ====⎰⎰⎰满结果:初T =43满T 。

[满T 对应T —φ试验曲线上的扭矩s T]抗扭强度式中系数也可如此推理。

图 二 低碳钢扭转试样对低碳钢等直圆轴扭转在比例变形范围内符合剪切胡克定律,截面Ⅱ相对截面Ⅰ转角:πϕ180p GI TL =( ° ) (见图二)[ 式中:φ– 截面Ⅱ相对截面Ⅰ的转角(°); T – 截面扭矩值(N · mm ); L – 试样试验段长度(mm ); G --切变模量 (Mpa ;即N / mm 2);Ip – 对截面中心的极惯性矩(mm 4); Ip =W d2=432d π (mm 4) ]【切变模量G 】:πϕ180p I TL G ⋅=(Mpa ) ;πϕϕ180)()(1212--=T T I L G p (Mpa )[(见图三)T 2、T 1 --- 扭转弹性变形阶段选定两点对应的扭矩值(N · mm )。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1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1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系别专业班级姓名武夷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2009年9月目录实验一、拉伸实验报告实验二、压缩实验报告实验三、等强度梁实验报告实验四、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报告实验五、低碳钢同心拉杆实验报告实验一拉伸实验报告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三、实验步骤:四、实验记录:1、试件尺寸实验前:实验后:屈服极限载荷:P S = kN 强度极限载荷:P b = kN四、计算屈服极限: ==A P ss σ MPa 强度极限: ==A P bb σ MPa 延伸率: =⨯-=%10000L L L δ 断面收缩率: =⨯-=%10000A AA ψ 五、绘制P -ΔL 示意图:六、实验分析:实验二压缩实验报告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三、实验步骤:四、试件测量:五、实验记录:强度极限载荷:P b = kN六、计算:强度极限应力: ==A P bb σ MPa七、绘制P -ΔL 示意图:八、实验分析:实验三 等强度梁实验报告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四、实验结果处理五、实验分析实验四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报告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工具: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相关参数:五、应变测量数据记录及计算:六、实验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七、误差分析:实验五低碳钢同心拉杆实验报告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三、实验步骤:四、实验记录:五、实验分析:。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 . . .青岛黄海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材料力学课程编码:04115003主撰人:吕婧. . . .青岛黄海学院. . . .目录实验一拉、压实验 (1)实验二扭转实验 (5)实验三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µ的测定 (7)实验四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11)实验一低碳钢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一)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

b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观察上述两种材料的拉伸和破坏现象,绘制拉伸时b的P-l∆曲线。

(二)要求1.复习讲课中有关材料拉伸时力学性能的内容;阅读本次实验内容和实设备中介绍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有关千分表和卡尺的使用方法。

2.预习时思考下列问题:本次实验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可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使用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有哪些注意事项?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万能实验2.千分尺和游标卡尺。

3.低碳钢和铸铁圆形截面试件。

三、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步骤1.取表距 L =100mm.画线2.取上,中,下三点,沿垂直方向测量直径.取平均值 3.实验机指针调零.4.缓慢加载,读出 s P .b P .观察屈服及颈缩现象,观察是否出现滑移线. 5.测量低碳钢断裂后标距长度1l ,颈缩处最小直径1d (二)实验内容: 1.低碳钢试件 (1)试件(2)计算结果屈服荷载 s P =22.1KN 极限荷载 b P =33.2KN屈服极限 s =s P /0A =273.8MPa强度极限 b σ=b P /0A =411.3MPa 延伸率 δ=(1l -0l )/0l *100%=33.24% 截面收缩率ψ=(0A -1A )/0A *100%=68.40% (3)绘制低碳钢P~ l ∆ 曲线2.铸铁的实验记录. 实验前 实验后直径 0d (mm) 10.16 断裂后直径 1d (mm)10.15最大荷载 b P =14.4KN强度极限 b σ=b P /0A =177.7MPa实验二铸铁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一)目的1.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实验报告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测定

实验报告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测定

实验报告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测定实验报告: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测定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硬度等参数,对材料的使用和选择提供参考。

实验装置与材料:1. 断裂强度实验装置:包括万能试验机、夹具、应变计等。

2. 硬度测试仪:如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等。

3. 材料样品:本实验选取了两种常见金属材料,分别为铝合金和钢材。

实验步骤:1. 断裂强度实验:a) 准备样品:将铝合金和钢材分别切割成标准大小的试样。

b) 安装夹具:将试样放置于夹具上,确保夹具夹持牢固。

c) 调节测试参数:根据试样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速度和负荷范围。

d) 开始测试:采用万能试验机施加负荷,记录加载过程中的负荷-位移曲线。

e) 分析结果:根据负荷-位移曲线,计算出试样的断裂强度。

2. 硬度测试:a) 准备样品:将铝合金和钢材制备成标准尺寸的试样。

b) 放置试样:将试样安装在硬度测试仪的固定台上。

c) 施加负荷:根据试样材料硬度的预估值,选择合适的负荷和持续时间。

d) 测量硬度:移除试样后,通过观察试样的硬度缺口或使用显微镜观察硬度尺,确定硬度值。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断裂强度实验结果:a) 对比分析:将铝合金和钢材的断裂强度进行对比,评估材料的强度差异。

b) 强度参数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参数。

c)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对两种材料的强度差异进行解释。

2. 硬度测试结果:a) 硬度数值:记录并对比铝合金和钢材的硬度数值,评估材料的硬度特性。

b) 结果解释:根据硬度测试结果,解释两种材料在硬度方面的不同。

实验讨论与结论:1. 断裂强度对比:通过对铝合金和钢材的断裂强度数据分析,发现钢材的断裂强度明显高于铝合金,说明钢材在承受外力时更为坚固。

2. 强度参数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参数,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

3. 硬度对比与解释:通过对铝合金和钢材硬度测试结果的对比和解释,可以评估两种材料在抗划伤和抗磨损性能方面的差异。

力学试验测试实验报告(3篇)

力学试验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力学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力学试验的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力学试验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主要研究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性能。

通过测量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等参数,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特性。

1. 拉伸试验:测量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2. 压缩试验:测量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抗压强度。

3. 弯曲试验:测量材料在弯曲过程中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抗弯强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机、压缩试验机、弯曲试验机、测量仪器等。

2. 实验材料:钢棒、铜棒、铝棒等。

四、实验步骤1. 拉伸试验:(1)将材料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调整夹具,使材料与试验机轴线平行。

(2)打开试验机,使材料缓慢拉伸,直到断裂。

(3)记录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值。

2. 压缩试验:(1)将材料固定在压缩试验机上,调整夹具,使材料与试验机轴线平行。

(2)打开试验机,使材料缓慢压缩,直到断裂。

(3)记录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值。

3. 弯曲试验:(1)将材料固定在弯曲试验机上,调整夹具,使材料与试验机轴线平行。

(2)打开试验机,使材料缓慢弯曲,直到断裂。

(3)记录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值。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1. 拉伸试验:(1)材料:钢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100mm。

(2)实验数据:最大应力值为600MPa。

(3)结果分析:钢棒在拉伸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拉性能。

2. 压缩试验:(1)材料:铜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100mm。

(2)实验数据:最大应力值为200MPa。

(3)结果分析:铜棒在压缩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抗压性能。

3. 弯曲试验:(1)材料:铝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100mm。

(2)实验数据:最大应力值为150MPa。

(3)结果分析:铝棒在弯曲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抗弯性能。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目录实验一钢材拉伸和紧缩实验实验二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 测定实验实验三材料扭转实验实验四纯弯曲正应力实验实验五弯扭组合变形实验实验六压杆稳固实验实验一拉伸和紧缩实验报告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试件形状简图四、试件原始尺寸二、紧缩试件一、拉伸实验八、问题讨论依照实验结果、判定选择以下括号中的正确词:铸铁拉伸受(拉、剪)应力破坏;铸铁紧缩受(剪、压)应力破坏;铸铁抗拉能力(大于、小于、等于)抗压能力;低碳钢抗剪能力(大于、小于、等于)抗拉能力;低碳钢的塑性(大于、小于、等于)铸铁的塑性;假设制造机床的床身,应该选择(铸铁、钢)为材料;假设制造内燃机汽缸活塞杆,应该选择(铸铁、钢)为材料。

实验二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υ测定实验报告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实验三材料扭转实验报告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实验四纯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记录1、试件梁的数据及测点位置二、应变实测记录最大荷载:P max = N最大弯矩:M max = P max ·a = N ·mm四、实验结果的处置 一、刻画应变散布图依照应变实测记录表中第Ⅰ次实验的记录数据,将1000N 、2000N 和3000N 荷载下测得的各点应变值别离绘于图3-1方格纸上。

用“最小二乘法”求最正确似合直线,设拟合各实测点的直线方程为ky =ε式中ε—— 各测点的应变值;y —— 各测点的坐标(离中性轴的距离);k —— 梁弯曲变形的曲率(待定系数)。

那么i i i ky -=∆ε()∑∑==-=∆=712712i i i i iky Q ε 0=∂∂k Q,()()021=--∑=ni i i i y ky ε071271=-∑∑==i i ii iyk y ε,∑∑===71271i iii iyyk ε由此求出在荷载1000N 、2000N 和3000N 下的三个直线方程为 1000N 2000N 3000N同时作直线于图3-1中。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日期:实验报告(一)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日期: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文)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附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煤炭生产是指煤炭资源开采作业有关活动。

非煤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和生产、选矿、闭坑及尾矿库运行、闭库等有关活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力学实验报告_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力学实验报告_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验组别:系专业班组实验者名称: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一金属的拉伸实验一、材料力学拉伸试验目的及要求观察材料拉伸时的负荷位移曲线,了解拉伸变形的几个阶段。

测定低碳钢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测定铸铁材料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比较低碳钢与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了解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用拉伸力将试样拉伸,一般拉至断裂以便测定其力学性能。

三、实验设备机器型号:CSS -4410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量程:最大负荷100KN测量直径的量具:千分尺精度:0.01mm测量长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精度:0.02mm四、实验步骤测量试样尺寸,在试样上作出标距标记。

实验机准备。

3?安装试样。

进行试验。

储存试验结果,并取下试样。

测量断后试样尺寸。

恢复原状。

五、试验数据及计算结果试验材料试件规格实验前实验后截面尺寸d0(mm)截面面Ael标距端口截面尺寸1( (mm)截面面积断后长度铸铁上112中122下12实验材料试样规格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载荷(N)强度(MPa)载荷(N)强度(MPa)低碳钢铸铁测量部位沿两正交方向测得的数值(mm)12 测量部位沿两正交方向测得的数值(mm)121212最小平均值(mm)沿两正交方向测得的数值(mm)平均值A√mm2)Ia(mm)12(沐)六、绘制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草图。

七、绘制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草图。

八、画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断口草图,并说明其特征。

九、思考题用同一材料制作的长、短比例试件各一根。

拉伸试验所测得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都相同吗?实验组别:系专业班组实验组别:系专业班组实验者名称: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组别:系专业班组实验组别:系专业班组实验者名称:实验日期: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二金属的压缩实验一、材料力学压缩试验的目的及要求测定压缩时低碳钢的屈服强度和铸铁的抗压强度。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引伸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记录和处理结果:四、实验原理和方法: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处理:六、讨论:测E实验台说明书一、用途该实验台配上引伸仪,作为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实验用。

二、主要技术指标1. 试样:Q235钢,直径d =10mm,标距l=100mm。

2. 载荷增量△F=1000N①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25N;②初载砝码一个,重16N;③采用1:40杠杆比放大。

3. 精度:一般误差小于5%。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 调节吊杆螺母,使杠杆尾端上翘一些,使之与满载时关于水平位置大致对称。

注意:调节前,必须使两垫刀刃对正V型槽沟底,否则垫刀将由于受力不均而被压裂。

2. 把引伸仪装夹到试样上,必须使引伸仪不打滑。

①对于容易打滑的引伸仪,要在试样被夹处用粗纱布沿圆周方向打磨一下。

②引伸仪为精密仪器,装夹时要特别小心,以免使其受损。

③采用球铰式引伸仪时,引伸仪的架体平面与实验台的架体平面需成45º左右的角度。

3. 挂上砝码托。

4. 加上初载砝码,记下引伸仪的读数。

5. 分四次加等重砝码,每加一次记一次引伸仪的读数。

注意:加砝码时要缓慢放手,以使之为静载,并注意防止失落而砸伤人、物。

6. 实验完毕,先卸下砝码,再卸下引伸仪。

7. 加载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传力机构的零件是否受到干扰,若受干扰,需卸载调整。

四、计算 试样横截面积42d A π=应力增量 AF∆=∆σ 引伸仪放大倍数K=2000 引伸仪读数 )4,3,2,1,0(=i N i引伸仪读数差 )4,3,2,1(1=-=∆-j N N N i i j 引伸仪读数差的平均值 ∑=∆=∆4141j j N N 平均试样在标距l 段各级变形增量的平均值 KN l 平均∆=∆应变增量 ll ∆=∆ε 材料的弹性模量 εσ∆∆=E实验二拉伸与压缩试验一.目的:二.设备及仪器:三.数据记录和处理:1.拉伸试验表2 试验前试样尺寸铸铁试样的测试载荷及强度极限:最大载荷P b= (),强度极限σb= ()2.压缩试验低碳钢压缩屈服应力公式σS=铸铁压缩强度极限公式σb=实验三矩形截面梁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装置图及仪器名称: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五.数据记录及处理δ=100⨯-理理实σσσ%六.应力分布图:七.讨论:实验四薄壁圆管在弯曲和扭转组合作用下的主应力测定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装置图及仪器名称: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试样材料:,铝管直径为d= (),铝管壁厚为t= ()测试点到铝管自由端距离为L1= (),六.应力状态单元图(标出主应力单元)七.讨论(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不会写的话,下面请看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参考。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格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三、实验记录和处理结果: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处理:
六、讨论: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一、用途
该实验台配上引伸仪,作为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实验用。

二、主要技术指标
1. 试样:Q235钢,直径d =10mm,标距l=100mm。

2. 载荷增量△F=1000N
①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25N;
②初载砝码一个,重16N;
③采用1:40杠杆比放大。

3. 精度:一般误差小于5%。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调节吊杆螺母,使杠杆尾端上翘一些,使之与满载时关于水平位置大致对称。

注意:调节前,必须使两垫刀刃对正V型槽沟底,否则垫刀将由于受力不均而被压裂。

2. 把引伸仪装夹到试样上,必须使引伸仪不打滑。

①对于容易打滑的引伸仪,要在试样被夹处用粗纱布沿圆周方向打磨一下。

②引伸仪为精密仪器,装夹时要特别小心,以免使其受损。

③采用球铰式引伸仪时,引伸仪的架体平面与实验台的架体平面需成45º左右的角度。

3. 挂上砝码托。

4. 加上初载砝码,记下引伸仪的读数。

5. 分四次加等重砝码,每加一次记一次引伸仪的读数。

注意:加砝码时要缓慢放手,以使之为静载,并注意防止失落而砸伤人、物。

6. 实验完毕,先卸下砝码,再卸下引伸仪。

7. 加载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传力机构的零件是否受到干扰,若受干扰,需卸载调整。

四、计算试样横截面积A
应力增量 d24 F A
引伸仪放大倍数K=20xx
引伸仪读数 Ni(i0,1,2,3,4)
引伸仪读数差 NjNiNi1(j1,2,3,4)
引伸仪读数差的平均值 N平均14Nj 4j1
N平均
K试样在标距l段各级变形增量的平均值 l
应变增量 l l
材料的弹性模量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