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学类阅读:衡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
辛弃疾阅读专题
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
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掠,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
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
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
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
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
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
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快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薄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
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摘抄赏析《把栏杆拍遍》是梁衡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解读独特而深刻,令人深思。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以及个人的赏析。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这段文字简洁明了地指出了辛弃疾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
他从行伍出身,经历战火硝烟,最终却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种独特的经历赋予了他的词作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内涵,也让他在众多文人中独树一帜。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此句形象地描绘了辛弃疾词作的刚硬和豪迈。
刀和剑刻成,生动地表现出其词作中蕴含的力量和激情。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他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的宣泄。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又略带忧愁的景象。
楚天千里,江水悠悠,远山如髻,却都只能“献愁供恨”。
一个“看了”,一个“拍遍”,将辛弃疾的无奈和悲愤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手握吴钩,却无用武之地;栏杆拍遍,也无人理解他的壮志雄心。
这种孤独和悲愤,透过文字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在这里,辛弃疾连用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的不屑、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夷,以及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他以张翰、许汜为反例,强调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而“树犹如此”一句,更是将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无奈展现得令人动容。
最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则尽显英雄的落寞和悲哀。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绘画美。
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
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
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
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
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选自《今传媒》,2017年第4期)材料二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
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纤巧的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
其题画诗也不例外。
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
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
2023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
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
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
“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
”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
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
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
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
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
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
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
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
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
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儒家伦理从诞生之初就以血缘亲情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与基石,但“爱亲”之情是具体的、主观的,很难有“共同的情感”,如何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普遍有效的伦理原则呢?正是因为儒家伦理找到了人之为人的“基础性情感”,并以此作为“共同的情感”而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与同理心,才产生了伦理共识,而这就是“情理”的逻辑。
孔子讲孝,悌是“仁”之本,可以成为伦理的起点,这是经验的总结,因为这种情感可以培养诸多德行。
《论语·学而》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其理由与内在的逻辑是孝,悌是子对父母、弟对兄长的态度,而表现出来的是“顺”之德。
在不同的伦理关系中,子对父言孝、弟对兄言恭、妇对夫言从、臣对君言忠,本质上都是带有主从性质的“顺”。
孝、悌做得好,可以自然扩展到其他行为,因为这种情感可以培养习惯性道德行为和稳定的德行。
这不是认知意义上的判断与推理,而是实践意义上本质相同的行为的不断延伸。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也许是一种合乎常理的现象,但是这种经验性的推理有很大的局限性。
特别是孔子从“入则孝,出则弟”到“泛爱众”的构想,试图通过“爱亲”的推己及人达到“爱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一定难度。
这里涉及一个情感的“普遍有效性”问题。
孔子将孝、悌作为伦理的基础,但这种情感既是经验的、具体的,又是心理的、直觉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从而使得伦理和道德难以形成绝对的、必然的道德律令。
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具体的情感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程度的问题,孔子的学生宰予对三年之丧不满,觉得一年即可,孔子也只能无奈地说,你若心“安”,那么你就不用守丧三年了。
可见,在伦理道德的源头上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其后的观念更易出现分歧。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之对比衬托手法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之对比衬托手法散文专题训练----对比衬托手法一、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
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梁衡把栏杆拍遍原文摘抄5篇
梁衡把栏杆拍遍原文摘抄5篇这个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把栏杆拍遍》这本书,阅读之后,我的感触很深。
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许多名人的内心思想和处境。
《把栏杆拍遍》是我喜爱的散文集之一。
其中,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感觉很深奥,更是让我迫不及待的去打开它,阅读它。
这本散文中最让我难忘的,一篇是《觅渡、觅渡、觅何处?》,这篇文章介绍了文学家,革命家瞿秋白从转党为文到从容就义的过程。
他一开始就不是舞刀弄枪的人,他不仅黄埔军校讲课,也在上海大学讲过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人的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
瞿秋白与鲁迅,矛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置顶的呀。
他的文化,他的才华令我对他产生了浓浓的钦佩之情。
然而瞿秋白的从容就义,我觉得更是不应该,他被王明等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在长征时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而比他年纪大的,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人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的那一天。
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被王明这些左倾路线分子所杀,好比是被自己人按住脖子,等待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
而瞿秋白先是仔细的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被国民党枪决了。
所以我觉得瞿秋白的就义,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共产党又失去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
瞿秋白死后,鲁迅亲自为他编文集,装帧和用料在当时都是一流的。
由此可见,鲁迅与瞿秋白之间的友谊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完美。
《把栏杆拍遍》是一本重点介绍一些历史和革命人物的散文,这本书让我十分难忘。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题记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
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作文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作文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打开书本,这句话便得到了印证。
书中一位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士,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景色,一段段难以忘却的情怀,一句句真情流露的话语吸引着我,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梁衡先生用手中的笔为我们写就一篇篇颇具古色古香的“工巧散文”。
他细腻传神的勾画或许是其与笔下人在精神上冲撞,在思想上交汇,才能袒露心灵,直逼心灵,进而写出心灵,为我们呈现出笔下人的真实意境、想法。
从前,我未曾看过当代作家的散文作品,误以为当代作家生活在和平年代无法将真情注入笔下,为我们带来震撼心灵的佳作。
而今我错了,梁衡先生仿佛集百家之长,无论是绘人亦或是绘物,无不传达着他心中的那股豪情与壮志!观书过程中,我仿佛是穿越了时空,与笔下人、流,触碰到心底的文化沉淀。
正是这优美的文字,袒露出心中的理想抱负,并涌入我心!佳文中,难忘。
或许是符合我这个年纪的心理,辛弃疾的一生深深地触动着我,满腔的热血被调动!时兴奋,时悲伤,时愤慨。
面对他的一生,我的内心五味陈杂!从起义始,至没落终,辛弃疾的一生在梁衡先生的笔下令我叹息。
“中国历史上有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对他的赞叹与尊敬直至现在也不绝于耳。
正是这样一位英雄豪杰,其苍凉的一生,令人动容!他抑郁难申,报国无门,。
以词抒情排郁。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忧国忧民,凭栏远眺,望眼欲穿,心急如焚的形象是他的名片。
那份爱国之心何人能及?他只是想为国效力,收复中原!可怜南宋朝廷的委屈求安,排斥他的做法,是对他最大的伤害!随时局变动,仿佛成了他的宿命!百般阻挠,百般磨练下,辛弃疾的词不再简简单单,“笔下的每一个字都让人吃一惊,仿佛就是一滴血,又恰如一行泪!” “积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对,辛弃疾只有一个!他的爱国情怀,他的忧国忧民,他的坚持不懈即使是今日依旧是我们不断学习的优秀品质,我们应以辛弃疾为榜样,谨记他痛拍栏杆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吧!观完本书后,心中不断起伏波动,如此精致散文,如此荡气回肠的笔触带给了我对文学的进一步认识,对人生也重新审视,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感悟人生中的真谛!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2: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
2023年辽宁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名校联盟 9月)-学生用卷
2023年辽宁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名校联盟 9月)-学生用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来源】 2023年辽宁高三高考模拟(名校联盟 9月)第1题2022~2023学年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月考(十校)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
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
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
“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
”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
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
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
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
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
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
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
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
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
梁衡散文辛弃疾
梁衡散文辛弃疾【篇一:梁衡散文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
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
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
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
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
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
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
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
【美文荐读】梁衡两篇 柳永李清照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2023年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0篇)
2023年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0篇)2023年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0篇)篇一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
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
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圆满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辛弃疾的词,是在时代的运动里,磨出来的。
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熬煎,时而又被甩到一边,被迫冷静思索。
正是寄予宋几百年动荡,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2023年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0篇)篇二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爱看他写的谈论文。
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胜利。
梁衡的谈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
特殊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
但今日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我“思辨”了一下,觉得缘由有二:第一个是由于老师没教好。
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
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由于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由于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爱思索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
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
高中梁衡散文3篇
高中梁衡散文:读柳永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
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
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音讯。
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
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
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
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须论得丧。
高中语文书上上过战场的诗人
高中语文书上上过战场的诗人他,能征善战,领过兵,上过战场,砍过敌人头颅,写过军事著作。
他,忠于朝廷却始终不得重用,满腔爱国热情却无处安放。
他,曾经立志打遍天下,一生中却写下了六百多首词。
他的词可婉约、可豪放。
他,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横刀捉叛将”。
粱衡先生曾评价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人。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他,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是一条熟稔军事、勇冠三军的“战狼”;也是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还是一个嘛身背“淫刑聚敛”历史悬案的人。
如要认识历史上真实的他,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辛弃疾天生红颊青眼,目光有棱,健壮如牛,从小习文习武都十分勤奋,尤其酷爱兵书,素好研习古人的兵法。
他在祖父辛赞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自幼养成了任侠之气,立志为民族复仇雪恨。
《汉书》的《辛庆忌传》,《旧唐书》的《辛云京传》都记录了他祖先的勇武剽悍,只是到了他爷爷辛赞那辈儿,从了文,而且从得高大上,辛赞后来做到金国开封府的“一把手”。
所以,少年辛弃疾在乱世中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甚至可以“插花走马醉千钟”,时不时地喝喝大酒,把年华在风花雪月、诗酒狂荡中小蹉跎一下;而也正因为爷爷做过金国的大官,他终其一生都被南宋朝廷猜忌,当然,那是后话。
父亲死得早,后来爷爷也去世了,辛弃疾“官二代”的好日子遂成往事,他从开封搬回到老家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
辛弃疾对当时的国情有着非同一般的解析力且字字直达要点。
但是他遭到了当时南宋统治者的猜疑且为权相韩侂胄所忌,于是他的仕途便到此为止了,一生抱负就此戛然而止。
虽然在后面也受到过君主的提携但也是被君主以“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的目的利用而已,相传在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摘抄赏析《把栏杆拍遍》是梁衡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其中的文章以历史人物为主题,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波澜。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摘抄:“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赏析:这段文字开篇即点明了辛弃疾的独特之处,行伍出身却能在文学上取得卓越成就,这种反差凸显了他的非凡。
同时,“唯一性”和“独特地位”两个词强调了辛弃疾在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价值。
摘抄:“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赏析:作者用“刀和剑刻成”来形容辛弃疾的词,生动地展现出其词作的刚健有力、豪迈奔放。
将辛弃疾的形象与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联系起来,让我们对他的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是一种饱含着壮志豪情和爱国热忱的倾诉。
摘抄:“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赏析:这几句词描绘出一幅辽阔、清冷的秋景图。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以景写情,将远山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愁和愤恨。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剑、拍栏的动作,深刻地表现出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人理解的孤独。
摘抄:“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赏析:“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感慨时光匆匆,人生多舛。
“树犹如此”用了桓温的典故,更增添了岁月无情、壮志未酬的悲哀。
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英雄的无奈和落寞尽显,让人不禁为其扼腕叹息。
摘抄:“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全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Company
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 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 忧虑。在这大好河山上,自古以来多少代兴, 多少代亡,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英雄无 觅孙仲谋处”,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 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上句,并且用“总” 修饰“被”: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 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 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 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 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 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Company
对比
Company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本词在结构上非常严谨。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讲古 论今,始终以词人所登临的京口为枢纽,既事事相连,环 环相扣,又起伏跌宕,极尽顿挫之致。而且作者的感情也 随着所述的正反两面的史实剧烈波动,时而豪迈振奋,时 而低沉哀婉。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
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o的m豪p情an壮y志。
作者生平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率群众 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 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 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 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学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把栏杆拍遍梁衡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②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他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
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
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
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
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
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他不计较“为五斗米折腰”,也不怕馋言倾盆。
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
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
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
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③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比如那首著名的《破阵子》。
我敢大胆说一句,《破阵子》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代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④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
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⑤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
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⑥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
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
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
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
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
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⑦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
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虬劲的龙头拐杖。
别是一种价值。
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当的吗?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概述辛弃疾一生的经历,既是对第一段内容的具体解释,也为下文全面展开评述作了必要的铺垫。
B.第六段通过苏轼与辛弃疾的比较,说明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身穷诗乃亨”,就是这个道理。
C.最后一段是全文内容的总结,高度评价辛弃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也阐明了作为文人具有才能和思想的重要性。
D.本文以议论为主,兼具记叙、抒情,笔力纵横驰骋,内容博杂丰富,见解独到深刻,有散文大家之风。
2.概括说明为什么作者认为辛弃疾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3.作者为什么说“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请结合全文分析。
1, 【答案】1. B2.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就是辛弃疾;②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③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集三重身份于一身3.①“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②从这一动作中,我们可以窥见辛弃疾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后,复杂真实的内心:不满、愤懑、焦虑、等待、企盼……(或:这一动作十分形象地传达出辛弃疾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后,有志难申、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③“把栏杆拍遍”还是全文的文眼,它巧妙而形象地概括了词人的一生,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B项,“……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对原文理解有误,原文是“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故本题选B项。
2.试题分析:题干是“概括说明为什么作者认为辛弃疾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这道题要分析筛选出作者对人物辛弃疾的评价。
首先要阅读全文,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抓住“唯一性”这一特性,从辛弃疾的身份、性格、辛词的特点来回答,关注作者把辛弃疾和其他人的对比,从中提取、筛选、整合本题答案。
文章第一节就总体评价了辛弃疾的历史唯一性:“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第三节,“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第五节,“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这表明辛弃疾的词作具有唯一性: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第六节,“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
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由此得出辛弃疾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的原因的第三点: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集三重身份于一身。
3.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为什么说“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请结合全文分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这道题的回答要精读文章的第六、七节文字,抓住“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和辛弃疾的人生遭遇、理想抱负、思想情感等方面结合起来思考,还要分析“把栏杆拍遍”作为本文的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
阅读原文,结合全文五处“拍栏杆”的描述和文章里对辛弃疾的分析评价得出结论。
找到有效的答案。
“把栏杆拍遍”引用辛弃疾的《水龙吟》,能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
根据“把栏杆拍遍”的含义,结合着辛弃疾的“爱国志士、爱国词人的双重身份”从词的风格特点、人物形象角度作答。
第六节,“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人物的动作是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外化,所以要由他的动作分析到他的心理活动:这里“把栏杆拍遍”,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
“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包蕴性的动作。
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心;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
“遍”说明拍的次数多,心中郁愤深,正切合他报国无门,只能写诗填词的无奈与感伤。
结构上,“把栏杆拍遍”还是全文的文眼,它巧妙而形象地概括了词人的一生,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本题从“把栏杆拍遍”的动作到辛弃疾的心理活动等方面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
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