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的反思

合集下载

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佛教以来,我深深地被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所吸引。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感悟着佛教的智慧,也不断地在心灵上得到了净化。

以下是我学佛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佛教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学佛之前,我总是感到人生无意义,迷茫而痛苦。

然而,自从接触佛教后,我逐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解脱,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心灵的满足。

二、佛教让我学会了宽容与慈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而佛教则教导我们要宽容待人,以慈悲为怀。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心中的怨恨,不再为过去的事情纠结。

我明白了,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

只有学会宽容,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和谐,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三、佛教让我懂得了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善恶有报。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因果报应的道理。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命运。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多做善事,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回报。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四、佛教让我学会了自我反省佛教强调自我反省,认为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佛教让我懂得了感恩佛教认为,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成。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感恩。

我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感谢亲朋好友的陪伴,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一切给予我帮助的人。

感恩让我学会了珍惜,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六、佛教让我懂得了放下佛教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执着,包括对物质的执着、对权力的执着、对名利的执着。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

我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不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放下让我感到轻松,让我的人生更加美好。

中国佛教传统文化之反省

中国佛教传统文化之反省

中国佛教传统文化之反省Normal07.8 磅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riority:99;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top:0cm;mso-para-margin-right:0cm;mso-para-margin-bottom:10.0pt;mso-para-margin-left:0cm;line-height:115%;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1.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中国佛教传统文化之反省陈兵教授佛教在输入中土的漫长历程中,以其智慧甘泉源源不绝地滋润中华大地,逐渐渗透中国文化的深层,在化中国的同时将自身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独具的传统。

传统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具有不易随时代变迁而改换丧失的惰性,成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不仅决定着当今、未来中国佛教的精神、性格、形态及弘传的深广度,也成为决定当今、未来整个中华文化风貌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

对汉文化的一些反思

对汉文化的一些反思

对汉文化的一些反思在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到秦王朝灭亡、汉王朝建立,其间三百余年,这既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混乱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一次最重要的变革、转型的过度时期。

在这一期间,接连不断、相互交织的混战、掠夺、奴役与杀戮成了诸侯各国的主体政治活动。

古老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的破坏与摧残,整个民族都处在灾难深重与彷徨、迷惘的状态之中。

为了维护人类那极其珍贵的现存文明,为了改革当时的社会现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们,适时地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浩大、轰轰烈烈、多姿多彩而又是波澜壮阔的精神文化改造运动。

在这场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决定着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精神文化改造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在中国历史上被尊称为“诸子”的先贤圣哲。

这些先贤圣哲们就像是高悬在夜空中的颗颗明星,给笼罩在黑暗之中的神州大地带来了可以辨别方向、能够看清道路的亮光。

通过这些先贤圣哲们前仆后继的孜孜追求与竭智尽力,终于形成了具有“诸子、百家”思想,并能够源远流长汉文化。

在汉文化体系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当数儒家文化,依次而论就是道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农、医、阴阳等等各家以及还有后来传入中国的释家文化。

儒家思想主要是以“仁”为本。

儒家注重于对人性,特别注重对于人的那些由于后天的因素所影响而形成的人性、人情(也就是人性中那种多变而又各异的特性)的研究。

儒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内在的意识对事物的主导性作用。

守“中”致“和”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礼”和“义”是儒家所认定的公共行为规则。

儒家提倡“人治”与“礼治”相结合。

儒家“人治”中的“人”,主要是指自我本身,其次是指圣人、大人与君子。

儒家的“人治”理念也就是自我约束与圣人之言、大人之教与君子模式的管理相结合。

而“礼治”的内涵就是要求人们要按照“礼制”来规范自己的意识与行为。

儒家特别重教化,主张以教育与修身这种内外结合的方式,求得人们对“礼”和“义”的认知而形成共识,然后达到对“仁”的认同。

个人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个人学佛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佛教以来,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宿。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佛教的智慧,体会到了佛教带给我的安宁与喜悦。

以下是我个人学佛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信仰的力量佛教让我明白了信仰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信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有了信仰,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保持坚定,勇往直前。

学佛让我明白了,信仰是一种精神支柱,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二、慈悲为怀佛教教人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宽容和原谅,不再对他人持有偏见。

在与人相处时,我努力做到以慈悲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这种慈悲的力量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三、放下执着佛教教人放下执着,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和名利。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人生的痛苦往往源于对名利的执着。

放下执着,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我开始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而烦恼。

在放下执着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四、修行与感悟学佛需要修行,修行需要感悟。

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践行佛教的教义,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勤奋修行:佛教教人勤奋修行,通过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修行过程中,我学会了自律,努力克服自己的懒惰和懈怠,使自己不断进步。

2. 珍惜当下:佛教教人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未来的虚幻。

在修行过程中,我学会了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再为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而烦恼。

3. 修心养性:佛教教人修心养性,培养自己的慈悲、宽容、谦卑等品质。

在修行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4. 看破红尘:佛教教人看破红尘,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在修行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人生如梦,一切皆为虚幻。

看破红尘,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五、学佛对生活的启示学佛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学佛的总结和不足

学佛的总结和不足

学佛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体验,每个人的感受和收获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总结和不足:
1.信仰方面:对于一些人来说,学佛可以带来深刻的宗教体验和感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学佛可能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或仪式,缺乏内在的信仰体验。

2.修行方面:在修行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例如身体上的不适、心理上的波动等。

这些困难可能会导致修行进展缓慢或者中断。

此外,不同宗派的修行方法也存在差异,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3.社会影响: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无我,这些价值观可能会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如果过度强调佛教思想,也可能导致与现代社会的脱节和冲突。

4.科学解释:目前,科学界还不能对佛教中的许多概念和信仰进行科学的解释。

例如,佛教中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现象,目前的科学还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

这也为佛教的神秘性和不可验证性提供了空间。

总的来说,学佛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和路径。

同时,也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理解,尊重不同的信仰和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佛教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佛教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佛教史读后感在读完中国古代佛教史这本书之后,我深感震撼和启迪。

这本书细致地讲述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以及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深远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佛教的起源、传播和变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对佛教思想的智慧与博大深感敬佩。

中国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

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它的理念和信仰逐渐深入人心,并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互融合。

佛教的核心理念是“生老病死”和“无常空性”,通过修行解脱生命中的痛苦和循环。

这种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初始阶段,佛教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几乎没有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并渗透到各个社会阶层。

尤其在南北朝时期,佛教获得了政府的广泛支持,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信仰体系之一。

佛教寺院的建立和佛教经典的翻译、传播为中国佛教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外,佛教也在艺术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教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无数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

佛教雕塑和壁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精湛工艺和宏伟场景不仅展示了佛教的精神追求,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繁荣和创造力。

阅读中国古代佛教史,让我深切感受到佛教思想的智慧与博大。

佛教鼓励人们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探索内心的真实和平静,以及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它提倡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追求智慧和解脱。

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代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佛教史这本书,我对佛教的历史和思想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对佛教的智慧和博大心怀敬佩,对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中的深远影响感到惊叹。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中国佛教历史的好奇心,也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使我对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和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佛教史是一本富有启发和洞察力的著作。

佛学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佛学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佛学以来,我便被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哲理所吸引。

佛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

在阅读、思考和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佛学的真谛,体会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升华。

以下是我对佛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及感悟。

一、佛学的智慧1. 真正的智慧佛学认为,智慧是解脱烦恼、达到涅槃的关键。

这种智慧并非世间所谓的聪明才智,而是指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洞察。

通过修行,我们可以逐步揭开世间万象的虚幻面纱,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这种智慧让我们不再为世间琐事所困扰,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2. 生命的意义佛学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修行。

修行并非追求世俗的成功,而是通过修正自己的言行,净化心灵,最终达到涅槃。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学会包容,学会感恩。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二、佛学的修行方法1. 佛教戒律佛教戒律是修行的基础。

戒律包括五戒、十戒、菩萨戒等。

通过遵守戒律,我们可以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心灵逐渐净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守时、守规矩、守诚信,以此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2. 佛教禅修禅修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

通过禅修,我们可以静心、净心,从而洞察事物的本质。

禅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静坐、参禅、念佛等。

在禅修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下杂念,专注于当下,以达到心灵的升华。

3. 佛教慈悲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佛教认为,慈悲是解脱痛苦、消除烦恼的源泉。

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以慈悲之心对待世间万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包容,让慈悲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

三、佛学的感悟1. 放下执着佛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为虚幻,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

放下执着,意味着不再为名利、地位、财富所困扰,不再为过去的错误、失败所懊悔。

放下执着,我们才能拥有一颗宁静、平和的心。

2. 感恩知足佛学教导我们要感恩知足。

感恩让我们懂得珍惜,知足让我们懂得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珍惜每一次相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佛教思想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看来,佛教思想是深邃而宽广的,具有启迪人心、提升人性的积极作用。

它强调亲善、慈悲和智慧,并以解脱苦难为最高追求。

在世俗社会中,佛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使得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度化众生。

佛陀根据自己的悟道经验,教导人们如何通过修行和发展自我来摆脱世间的痛苦。

佛教注重个人修行,通过打破贪欲、嗔恨和愚痴的束缚,使人们内心平静,达到心灵的解放。

佛陀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境界,从而彻底超越生死的轮回。

佛教思想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八正道”。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从揭示人生苦难的本质,到指出苦难的根源和原因,再到提供超越苦难的方法和道路,佛教给予了人们面对现实生活困境的宝贵指引。

八正道则是指导人们在生活中修行的具体方法和道德准则,如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业等。

这些教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方针,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思想还强调智慧和慈悲。

智慧是佛陀所强调的重要品质,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观察,人们才能认识到世间所谓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真实本性。

佛教思想强调个体的觉悟和自由思考,提倡人们遵循自己的内心声音,而不是机械地遵循传统和权威。

同时,佛教思想还强调慈悲和宽容,认为人们应该对他人怀有善意和同情心,并以慈悲为出发点对待一切众生。

佛教思想对于塑造个人品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佛教强调个体的内禀价值和自由意志,引导人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不仅能够帮助个人修行成佛,还能在社会中培养出包容和宽容的氛围,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

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佛教思想给予了人们希望和指导,提醒人们要慢下脚步,审视内心,关注内在的幸福和平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社会注重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人们更多地忽视了内心的追求。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中国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佛教,经过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我将从佛教的根本观念、修行方法以及对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对中国佛教思想进行总结。

中国佛教的根本观念是“三不邪”和“空、假、中、常”的思想。

其中,“三不邪”指无我、无人、无众生,即佛教主张追求超脱自我的境界,超越个体差异和众生分别;“空、假、中、常”则是佛教对于世界及现象的反思。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皆为空性,即世界的本质是空无所有,没有实有的实体存在,只是幻影或假象。

佛教强调修行者要认识这一真理,通过觉悟和证悟,从而实现自由和解脱。

修行方法是中国佛教思想的核心。

佛教强调个体的修行和自我觉醒,通过冥想、念佛、戒律等方法,去除人生的痛苦、纷扰和执着,达到安定、平和和清明的境界。

比如,通过修持慈悲心和舍离心,可以减少贪欲、嫉妒和恨怒等负面情绪,提升人的品质和修行境界。

佛教还提倡智慧的修行,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超越对表象的执着,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和无常性。

佛教重视禅修的方法,通过打坐、观察呼吸等方法,使心境平静和集中,进入深度冥想的境界,获得对自我和世界的超越性认识。

佛教对于人生的思考是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内容。

佛教认为生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贪婪和痴迷。

佛教提倡从内心根本上改变人的追求和生活方式,超越个体的渴望和执着,逐渐消融个体的边界,达到全人类的福祉和平等的境界。

佛教还关注众生的福报和业果,认为众生的积善可以转化为福报,通过修行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

佛教对于社会的思考和批判是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

佛教强调离世修行,批判现实世界的诱惑和束缚。

佛教提倡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固定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变化的,因此对于财富、地位、势力等社会名利都持有冷静和淡化的态度。

佛教也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以慈悲和智慧为基础的互帮互助,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佛学课后感(全文5篇)

佛学课后感(全文5篇)

佛学课后感(全文5篇)第一篇:佛学课后感佛教与中国文化课后感本学期公选课程选修佛教与中国文化,在李老师十七周的课堂讲解学习下,对中国佛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此总结一下本人在课堂学习之后的感悟,浅谈一下对中国佛教的认知。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所以在此我只能谈谈自己的一点点薄见,还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佛教起源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而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

然而,自公元一世纪以来他们相遇时却相互交融,彼此有机结合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影响扩大到亚洲其他国家,促进了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组成一种新的中国佛教文化,并且不断发展。

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首先,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发展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如同一条大河,其主流是儒家和道家两大主线,汇聚其他各种学派,丰富多彩。

佛教与中国文化共有一个特性--包容性;一个重要因素--开放性。

这两个性质对于促进他们两者的融合以及推动他们的进步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虽然佛教与儒道之间在本质上就不同,但是它依旧与其他的文化,特别是儒道之间不断互动,交流,完善。

其实佛教在中国的立足就像花园里的一枝新花,它必须依靠它旁边强壮的其他花,这样才不易被大风大雨打掉。

唇寒齿亡,亦是此番道理。

这在佛教传入早期表现明显,在汉朝,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教,而到了魏晋主要依附于玄学,佛教的思想则一直迎合儒家思想。

除了依附与迎合外,佛教传播思想的方式有讲经说法,同时它还有自己的文献--佛经。

但是佛经是印度文,在翻译时有困难,所以这也是佛教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一个原因。

二、融合的产物有人认为佛学是封建时代的迷信产物,是旧时代人愚昧无知的写照。

学佛总结感悟心得体会(3篇)

学佛总结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幼便对佛学有所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佛教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佛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佛经历,总结感悟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认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教义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

佛教认为,人生有苦,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和贪嗔痴,解脱之道在于修行。

佛教教人慈悲为怀,弘扬正法,引导众生走向解脱。

二、学佛感悟1. 慈悲为怀佛教教人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慈悲的重要性。

慈悲不仅是对他人的关爱,更是对自己的关爱。

当我们心怀慈悲时,便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做到关爱他人,宽容待人,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2. 修行的重要性佛教认为,修行是解脱之道。

修行包括持戒、修定、修慧三个方面。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修行的重要性。

首先,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

其次,修定是修行的关键,它能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找到平静。

最后,修慧是修行的目的,它能让我们认识事物的真相,从而达到解脱。

3. 智慧的启迪佛教教人智慧,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真相。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智慧的重要性。

智慧能让我们摆脱无明,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

而佛教教我们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从而避免了很多烦恼。

4. 自我反省佛教教人自我反省,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自我反省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改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诚实、善良、宽容。

5. 坚持信念佛教教人坚持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信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它能让我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勇往直前。

三、心得体会1. 学佛让我更加热爱生活通过学习佛学,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更加热爱生活。

“三武一宗”法难引起的反思

“三武一宗”法难引起的反思

!"#$% &’$()$(*%" ・ !・
五台山研究
《续高僧 像,并令 "## 余万僧侣还俗为民。 “数百年来官私佛寺, 传》 卷二三载: 扫地并 尽!融刮圣容, 焚烧经典。禹贡八州见成寺 庙, 出四十千, 并赐王公, 充为第宅; 三方释 子, 减三百万, 皆复军民, 还归编户。三宝福 财, 其赀无数, 簿录入官, 登即赏费, 分散荡 ” 尽。这次废佛虽然只有 $ 年不到的时间, 但 在思想上、 经济上都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很 大影响。 唐武宗李炎于会昌五年 (%!$)下诏灭 “会昌 佛, 时隔一年, 宣宗即位, 恢复佛教。 “三武一宗” 法难” 是 灭佛事件中最彻底的一 次, 因为前两次灭佛只限于北方, 而南方是 “会昌法 南朝统治, 佛教受朝廷保护; 而这次 难” 时唐朝统一全国, 所以是一次全国性的 ( %!$) 废佛事件。据史载, 会昌五年 八月公 “毁佛寺勒僧尼还俗制” 布 , 拆除寺院 !!### 余所,没收良田数千顷,勒令僧尼还俗 诸寺铜 &’#$## 人, ($#### 寺奴改为两税户, 钟佛像尽铸钱币。在长安、 洛阳两地只设四 所寺院, 各州只设一所寺院, 分 "# 名僧人; “ 别留僧人 &# 名、 (# 名、 $ 名不等。 会昌法 难” 使隋唐鼎盛的佛教掉入深谷, 在中国佛 教史上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 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 实行废 “三 佛, 时达五年之久。这是中国佛教史上 武一宗” 灭佛的最后一次废佛事件。此次废 佛与前三次不同, 不是由于佛道之争, 而是 由于国家财政上的困难以及僧团的堕落而 致。史载:周世宗下令所废寺院有 """# 余 所, 免予废除的寺院有 &’)# 余所, 登记的僧 尼有 ’(&## 余人。无敕额的寺院一律废除, 禁止僧尼私度, 不经父母许可不能出家。男 子凡 ($ 岁以上能背诵经文 $## 页者,女子 凡 (" 岁以上能背诵经文 "## 页者,方可剃 度出家。禁止私下受戒, 凡由祠部发给度牒 批准者才能出家受戒。奴婢、 坏人、 间谍、 恶 逆、 盗贼等不能出家。周世宗的灭佛虽然从 不同程度上整治了佛教当时的混乱局面, 但 ・!・ !"#$% &’$()$(*%" 对于佛教的发展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三武一宗” 二、 法难的原由 “三武一宗” 我们通过对 法难进行详细 的研究和探讨, 对此四次灭佛事件的原因经 过综合分析, 可以总结成以下五条: (一 ) 由于当时的皇帝都信奉道教, 受老 庄思想影响较深, 喜道而厌佛, 故排佛。 此四 次灭佛除周世宗灭佛之外, 前三次灭佛都与 道教有关, 历史上的佛道之争很难从历史角 度判断谁是谁非。 当道教的思想文化对当时 的社会政治、 思想、 文化有巨大影响时, 在政 治上就取得了主动地位, 对佛教无形中产生 《魏书・释老志》 “世祖初 排斥作用。 如 记载: 继位, 亦遵太祖、 太宗之业, 每引高德沙门, 与共谈论……及得寇谦之道,帝以清净无 为, 有仙化之证, 遂信行其术。时司徒崔浩, 博学多闻, 帝每访以大事。 浩奉谦之道, 尤不 信佛, 与帝言, 数加非毁, 常谓虚诞, 为世费 ” 害, 帝以其辩博, 颇信之。 由此, 本来对佛教 教义并未“深求”的太武帝,一经崔浩的劝 “归宗佛教” 说, 便由 而转信道教了。这说明 当时的道教文化从某些方面可能盛过佛教, 才能使上层建筑甚至皇帝也倾向于道教而 排斥佛教。所以, 我们今天从事佛教文化教 育的工作者以及专业宗教人员, 要将佛教文 化教育工作做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才能使 佛教在现代社会更加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 ) 由于当时的道士从中挑拨离间, 贬 低佛教, 使皇帝相信道士之言而排佛。从历 史角度看, 佛道之争无论是谁胜, 都会给另 一方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不可估量的后果。 如 《广弘明集》 “张宾谲诈罔上, 卷八记载: 私达 其党, 以黑释为国忌, 以黄老为国祥。 帝纳其 言, 信道轻佛, 亲受符玺, 躬服衣冠。有前僧 卫元嵩,与宾唇齿相扇,惑动帝情,云僧多 惰, 贪逐财食, 不足钦尚。” 也就是说当时道 士在谣传和蛊惑人心, 谣传僧人服装黑色是 为国家的忌讳%

佛学班期末总结反思

佛学班期末总结反思

佛学班期末总结反思一、学习收获本学期,我参加了佛学班的学习,通过课堂听讲和自主学习,我对佛教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和收获。

首先,我对佛教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课程中,老师详细解读了佛教的核心概念,如四圣谛、八正道、法身等。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佛教的根本观点是生命的痛苦和解脱,而达到解脱的关键在于修行。

佛教强调个人的修行,只有通过舍弃欲望和培养内心的觉悟,才能摆脱生死轮回的苦难。

其次,我了解了佛教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派别的特点。

佛教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佛教的弘扬和变革、各地佛教的传入和传播等。

不同地域的佛教派别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注重点,如中国的禅宗、日本的净土宗等。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佛教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变革,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最后,我掌握了一些佛教的实践方法和修行技巧。

佛教注重内心的觉察和修行,通过冥想、念佛、精进等方法,可以加深对自性的认知和对外在世界的认识。

在课程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实践。

二、不足和困惑在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不足,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不够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由于时间和课程安排的限制,我对佛教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和系统。

虽然我们在课堂上听讲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派别,但并没有涉及到一些深入的话题和理论。

我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思想和实践。

其次,实践不够持续和稳定。

佛教注重修行和实践,通过不断地内观和觉察,才能达到解脱的境界。

然而,由于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我很难保持一贯的修行习惯和冥想时间。

我意识到需要加强自律和培养良好的修行习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最后,对佛教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清晰。

佛教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主张关注当下和身边的人和事。

然而,我在学习中对佛教思想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

我需要更好地将佛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期改善自己的内心状态和外在行为。

百年佛教的历史命运与反思

百年佛教的历史命运与反思

百年佛教的历史命运与反思提要:本文通过对佛教百年的坎坷命运的回顾与反思,揭示了中国佛教由于民族危亡和自身问题而遭遇的全盘否定和历经打击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指出佛教在面临危机时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和努力自救,强调近代佛教的复兴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选择,是中华民族战胜危机、浴火重生的重要因素,因为佛教充当了建立自信、变法维新和革命改革的精神武器和整合古今中西科学文化的主导思想。

佛教在今天仍然应当发挥其固有的社会功能,实践人间佛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百年佛教,人间佛教,反思,复兴。

近现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激烈震荡时期,内忧外患不止,战乱变革频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时期,从战争到和平,从保守到开放,从贫穷到小康,从落后到兴旺。

中国佛教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历经浮沉,走过了坎坷不平而又不断奋起的百年历程。

应该说,佛教的衰落并非自近代而始,宋代以后,佛教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要之不外两个方面,从内因上讲,中国佛教自身的创造力不断衰减,已经无法执思想界之牛耳,无法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外缘方面说,随着封建专制的不断强化,佛教受到的干预和压制越来越多,生存和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活力的衰退与生存环境的恶劣,也加剧了佛教内部的腐败,使得佛教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更加低落。

经忏佛教成为末期佛教的主流。

超生度死、经忏佛事本来就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称之为经忏佛教,主要是因为这方面成了佛教最重要的活动,佛教渐成职业化的一种行业。

职业佛教的特征即是从谋道转为谋食,佛事沦为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信仰与神圣性退化,大部分僧人成为以佛教为职业的粥饭僧,严格来说,和那些服务于丧葬送亡的吹鼓手没有本质的差别。

由于佛事主要是为亡者和老年人服务的,使得佛教显得满是暮气、死气和衰气,成了人们特别是青年人不愿靠近的老人宗教和死人宗教。

近代以来,由于国难频频,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都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佛教的生存环境也进一步恶化。

中国佛教文化感悟

中国佛教文化感悟

中国佛教文化感悟王思蓝20114080265号自从上了老师讲的中国佛教文化起,我越来越感到佛学是一门深奥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学问。

它并不是我以前想像的那样,是愚昧的、迷信的和更不是统治者用来愚民的工具。

佛教既然是一门深奥的教人做人的学问,老师通过对佛教历史,哲学等佛教文化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佛教。

老师还采用让我们诵读《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方法,让我们更近距离的体会佛学的道义。

佛教产生于BC6C的印度。

他来自于婆罗门教“梵我一如”的哲学宗教之中。

随着婆罗门教的衰落,乔达摩.悉达多学遍外道与六年苦行,并且参学著名的禅修者阿罗蓝仙和郁头兰仙的名著。

最后经过7天7夜终于悟出了道。

从此以后,他就到处传道。

接纳徒弟,并且帮助他们解开生活中的困苦。

带领他们远离世俗的烦扰,得到心灵的平静。

他说“比丘们,应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自我享乐,另一是自我折磨,如来放弃这两个极端,而发现了中道”。

中道即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念。

他用这些八正道规范我们的生活准则。

就像是在所有的选择面前已经有的答案,所有的问题只要选择“正”的那一面,利人利己的一面,就是我们的最正确的选择。

佛教的传承,佛陀的十大弟子都付出了他们的心血,并且他们各自利用自己的长处,为佛教的传扬做出了贡献。

佛教第一次在世界的传播实在佛后300年,随着孔雀王朝儿传扬,引起了一阵全世界建造佛塔的热潮。

公元后大乘佛教兴起,并向四方传扬。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愿”、“行”、“果”不同。

大乘佛教发菩提心,“愿”力强大,尽度一切众生于涅槃,修菩萨道。

小乘佛教只追求自身解脱,成就阿罗汉、辟支佛果。

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公元七世纪,密乘盛行,传播中心移到东印度。

公园十三世纪在伊斯兰教武力摧毁下灭亡。

我国的佛教被称为是被传佛教,也是大乘佛教。

并且佛教的西传也是有我国进入西方。

我国的佛教,与东汉初年开始发展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国儒道文化的交融在唐代达到了顶峰。

汉魏佛教相关问题

汉魏佛教相关问题

汉魏佛教相关问题王泽欣130802027一、研究综述中国学者关于汉魏时期中国佛教的研究由于魏晋时期是佛教初传中国时期,其社会影响力和教义的发展都处于初始时期,所以可供研究发掘的史料和问题相对后世佛教要少的多。

宇恒伟,李利安在《东汉时期印度佛教民间化的历史嬗变》1指出东汉时期印度佛教在权力阶层的允许下,以神通和民俗为基本路径,,在民间的演化形成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是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是学术界公认的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佛教要传入民间,口传仍是必需的。

在东汉明帝以前佛教似乎还未传入民间,但可以肯定的是,佛教已经传入社会上层,流行《浮屠经》。

二是汉明帝以后,印度佛教的民间化进入第二个阶段。

从汉桓帝到汉献帝, 印度佛教在民间获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造像盛行,佛教深入社会节日。

三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印度佛教的民间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印度佛教不仅在民间的传播更为广泛,而且以神通、灵验等民间故事宣传生、老、病、死;但通常又伴有道教色彩。

同时从从印度佛教民间化的地理讲,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中心:一是洛阳、西安;二是徐州、扬州、四川;三是山东、江浙、长江南部。

这说明,印度佛教民间化的民众主要分布于朝代的都城及周边,并且这种分布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一致。

可见, 东汉时佛教的民间化还处于初始阶段。

王琰在《东汉、魏、晋时期佛教汉化问题刍议》2中指出佛教在中国的汉化过程从初传就开始了。

史书记载汉哀帝时,大月氏使者伊存曾向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是为佛教初传汉地之始。

桓帝时始有胡文佛经传入并译成汉文,在此之前汉地佛教传播只有口授方式,影响极微,这一时期佛教的宗教祭祀等仪式在汉地影响更大一些。

有些学者根据汉统治者将佛教和黄老之术混为一谈,就认为佛教自传入中国起,为了在汉地发展,就不得不依附迎合当时的黄老思想和方术。

但王琰认为这是一大误会,真正的原因是佛教经文因为语言、义理等原因的难以翻译,迫使传译者常常空过整段的佛典不译,或者勉强借用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和宗教去附会理解,以致造成译典佛理不通,存在大量的误解和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传佛教的反思——戒幢佛学论丛总序济群法师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

其中,唯佛教属外来文化。

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认识佛教,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决烦恼痛苦,也能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历经南北朝的弘传,至隋唐而达鼎盛。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初期,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佛经翻译,一是义学研究。

对佛经的翻译,使汉传佛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印度早期和中期的佛教思想;而对义学的研究,则使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即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宗派的形成,并非中国特有的新生事物。

不论在早期印度,还是南传、藏传地区,都曾出现过不同的教派。

之所以会有宗派之分,主要是因为佛教博大精深,任何人都难以完整掌握。

祖师们为了佛法弘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便于人们修学,便根据某部经论或内容相似的的经论,建立起各自的修学体系,进而演变为不同宗派。

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多创立于隋唐,但其历史却可追溯至南北朝甚至更早。

如净土宗初祖为东晋慧远,而实际创立者乃唐代善导。

天台宗初祖为北齐慧文,因读《大智度论》领悟“三智一心中得”,又从《中论》悟到“一心三观”。

慧思继承此说,结合《法华经》要义,传至智者形成“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天台宗。

由此可见,任何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几代人的总结方能形成。

其后,还有赖于修行成就者的代代传承来维系不堕。

中国的宗派佛教有着自身特色。

首先,每个宗派皆有各自的依据典藉,如天台宗依《法华经》,华严宗依《华严经》。

其次,各宗还有自身的思想传承,或渊源于印度,如唯识宗以弥勒菩萨为初祖,三论宗以龙树菩萨为初祖;或萌芽于本土,如前面所说的净土宗及天台宗。

第三,各宗对世尊一代教法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即判教,如天台的五时八教,华严的五教等。

除此而外,因为各宗核心理论的不同,还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修行法门。

中国宗派佛教的形成,不仅标志着国人对佛法思考和认识的成熟,同时也体现了汉传佛教本土化工作的完成。

宗派佛教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思想,但这种继承并不是拷贝,而是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土壤中,溶入了本土文化的色彩。

如天台、华严、禅宗的盛行,皆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国人习性有关。

可以这么说,宗派佛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自唐宋以降,中国国势日衰,佛教弘传也随之走向衰落。

其中,唯识宗因缺乏汉文化的基础,虽有玄奘三藏为之惮精竭虑,但仅传两、三代便已湮没无闻。

而律宗、三论宗在中国也未能广泛弘扬,经武宗、世宗灭佛之劫,重要典藉散佚不见。

幸而这些失传的典籍在邻国东瀛尚保存着,清末民初又回归故土。

至于天台、华严,虽为国人尊崇,但在流传过程中,证法传承未能完整沿袭下来,终致有教无观。

最后,唯禅宗、净土因解、行简单得以普及,可究其实,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

法门的衰微令我感慨,同时也促使我不断反思:衰落之因究竟何在?在多年修学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其中部分宗派确实先天存在不足,仅能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实修法门,尚不足以形成独立的修学体系。

我认为,作为完整的修学体系,应该具备五大要素:即皈依、菩提心、戒律、闻思正见和止观实践,缺一不可。

皈依,是成为佛弟子的基本手续,也是对于佛陀言教信受奉行的必要前提。

佛弟子能否认真实践佛陀教法,关键就在于,是否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是否真正认识到三宝对改善生命、实践人生最高价值的作用。

即便有了这样的认识,皈依后还得不断修习皈依。

因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在此过程中,凡夫心早已形成巨大的力量。

我们唯有不断念死无常,观想三宝功德,才能减少凡夫心的作用,使三宝在我们内心逐渐生根发芽,最终成为人生的主导力量。

遗憾的是,汉传各宗对皈依的修习多未特别提倡,使当前教界出现严重的信仰淡化现象。

大乘本是积极入世的佛教,可在中国却给民众留下消极出世的印象。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正是因为忽略菩提心所致。

以往,我们一直认为大乘经典便代表着大乘佛教,学习大乘经论自然便是大乘行者。

却不知区别大小乘的关键在于发心,在于是否具足菩提心。

因为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才是大乘的不共教法。

反观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普遍对菩提心不够重视。

也正因为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六度四摄等菩萨行门,似乎只是为大菩萨们所说,与个人修学并无关联。

戒律是佛法修行的基础,声闻乘的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大乘也以戒为无上菩提本,这都说明戒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中国祖师将戒律单独建构为一个宗派,其用意应该是加强人们对戒律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学戒、持戒。

可是,当戒律以宗派的独立形式存在时,往往有人将戒律的作用无限夸大,以为持戒便是修行的一切。

事实上,戒律并不能作为完整的修学体系,因为它只是修行的共同基础而不是一切。

同时,学习戒律也不是律宗行者的专利,而是每个佛子的行为准则。

闻思正见也非常重要。

八正道为佛法的修学要领,其中便以正见为首。

《阿含经》的四预流支,为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大乘经论中,则提倡以闻、思、修入三摩地。

可见,大小乘经教都很重视正见的获得。

唯有在正见指导下,才能如法修行。

而在汉传佛教中,流传最广的禅宗和净土宗都没有特别强调闻思正见的重要性。

达摩西来,在传佛心印的同时,也提出以《楞伽》印心,但只是悟后印心而用。

而禅宗提倡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却成为不少人远离经教的依据。

当然,在教理研究极为发达的隋唐时代,许多人在进入禅门之先已有深厚的教理基础,不特别强调正见似乎并无大碍。

更何况,其时高僧辈出,学人即使在教理上弱些,但有大善知识的耳提面命,修行也不至于出现偏差。

但到了教理衰落、宗门无人的时代,若仍不重视闻思正见,修行无异是盲修瞎练了。

教和观为佛教修行的两大要领。

任何一个宗派,不仅要有经教作为理论建构,还须具备瑜伽止观的实践方法。

各宗的修行法门,多是祖师在继承世尊教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修行经验,代代相传而来。

如三论宗有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华严宗有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禅宗更是一花开五叶,法脉得绵延。

这些宗派在早期都有非常殊胜的证法传承,至今却多已中断。

由于缺乏修证传承,使学人无法将闻思正见落实于止观实践,成为引发根本智、契入空性的方便。

同时,因为对空性慧缺乏体验,对义理的修学也无法深入下去。

清末民初以来,佛教呈现复兴趋势。

其时,有虚云老和尚弘扬禅宗,印光大师弘扬净土,谛闲法师、倓虚法师弘扬天台,兴慈法师弘扬华严,弘一律师弘扬律宗。

这些大德在大江南北弘化一方,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他们弘扬传统宗派佛教的同时,太虚大师则积极致力于人生佛教的弘扬,一方面是为了革除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陋习,一方面是提倡佛教应立足于现实人生,由人乘而抵达佛道,所谓“人成即佛成”。

人生佛教的提出,为流于神秘化、鬼神化、出世化的佛教赋予了崭新的形象。

使佛教得以走入现实人生,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全面关注,充分体现了佛教济世利人的慈悲情怀,对于佛教的普及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但有些人却不能正确把握人生佛教的内涵,以为佛教只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忘却了佛教特有的三乘解脱及大乘不共教法。

从而使佛教在当今社会的弘扬出现肤浅化、世俗化的倾向,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在当代的佛教弘扬中,还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动向,那便是学术化的佛教。

在相当一段时期,佛教因被视作迷信而为世人所不屑。

自赵朴老提出“佛教是文化”之说,才使佛教重新引起文化界的关注。

近年来,许多高校也开始重视佛学研究,纷纷成立宗教研究所及佛学中心,更有不少学者投身于佛学研究的热潮。

佛教界对此也表现得相当积极,一些青年僧人先后进入国内外高校攻读学位,各地寺院也纷纷举办学术会议、创办学术刊物。

这种潮流,对于佛教在文化界的推广显然有着积极意义。

可学术所能关注的,只是佛教作为文化的层面,而佛教所具有的深刻义理及内证,并不是仅靠学术研究便能触及的。

作为住持佛法、荷担如来家务的僧伽,如果只关心学术层面的佛教,势必会失去僧伽本色。

鉴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认为,未来的佛教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重视皈依的修习,此为佛法根本所在,不重视皈依,也就失去了佛法的根本。

其次是菩提心,大乘法门的修学必须以菩提心为前提,唯其如此,才能导入佛道,而不是停留于人天乘或只求自了。

第三是受持戒律,戒律是一切修行的基础,同时也是修行取得成就的基本保障。

第四是闻思正见,以正见为指引,修行才能拥有正确方向,而不是在上下求索中蹉跎一生。

第五是止观实践,以此将佛法智慧落实于心行,成为改善生命的力量。

缺少这一核心,所学的教理就会失去生命力。

或许有人会说,“即心即佛”或“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便可,何必如此复杂?的确,这两句话代表了很高的见地。

可作为一种层次极高的见,并不适合所有人。

事实上,它们的起点之高,只有极少数上根利智者才有能力承担。

因为“即心即佛”并非一般人当下的境界,众生虽然具有佛性,但无始以来仍滞留于凡夫心的状态。

而从凡夫心到佛心的圆满成就,必须有方便善巧的法门作为途径。

不然的话,即使我们将“即心即佛”或“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高喊一万年,依然无法从凡夫心的状态中获得解脱。

那么,舍凡夫心、成就佛心的关键是什么呢?便是菩提心、菩萨行和正见。

凡夫的愿和行皆从凡夫心出发,最终成就的自然是凡夫心。

如果我们希望成就无上菩提,便要发起菩提心。

而菩萨道的六度四摄,则是成就佛果悲智二德不可或缺的方便。

尽管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要有相应的方便才能发掘出来。

声闻乘的圣者虽然也证得法性,却未能成就无量功德,便是因为缺少菩提心及六度四摄的方便行。

除了菩提心和菩萨行,还需要正见作为指导。

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为凡夫心,它早已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人翁,不论我们做什么都难以超越它的作用。

闻思正见能帮助我们认识凡夫心的本质,并在根本上克服它、瓦解它,从而使生命得到超越。

对于人生佛教的弘扬,菩提心、空性见也是必不可少的。

单纯一种善行,很难判断它属于佛法修行中哪个层次。

如布施法门,人天乘、解脱道、菩萨道都在提倡。

依人天乘的增上心去修习,便是人天乘善法;依声闻乘的出离心修习,便是解脱行;依菩提心修行,便是菩萨行。

菩萨行又包括有漏的凡夫行和无漏的圣贤行,地前菩萨尚未摆脱凡夫心的作用,所修布施仍为有漏善行。

而菩萨在修习布施的过程中,不断以空性见消除凡夫心的作用,最终契入空性,成就胜义菩提心。

由此可见,唯有在菩提心、空性见的指导下,人天善行才能上升为菩萨行。

否则的话,人生佛教很可能会演变为人乘佛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