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

论述1.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答案见课本普鲁士政府为了加强对出版的限制,于1841年12月24日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表面上似乎不对作家的写作活动加以干涉,实际上强化了对民主和自由的防范。

马克思撰写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普鲁士政府的虚伪的自由主义、真正的专制主义的面孔。

(1)从文章的写作背景而言,该篇写于1842年初。

这是马克思的第一篇反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和代表德国封建反动势力的思想统治的政论性文章。

(2)从写作风格的主体特征而言,马克思引用布封的话“风格就是人”风格是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3)从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而言,p5橙色笔“书报检查不得阻碍人们对真理做严肃和谦逊的探讨,不得使作者受到无理的约束,不得妨碍书籍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4)从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而言。

P62.“艺术生产论”的意义和危机问法一: 如何理解“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艺术理论脱离艺术实践的大毛病,克服了主要从静止的观点,主要从创作成果(作品)去看问题的缺点,而是把艺术当做一个感性生活来考察。

”这句话?问法二: 与艺术反映论和艺术创造论相比,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意义何在?意义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绝大多数文艺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就不能无视市场的存在,应当适应市场的需求,面向消费者,参与市场的流通与交换,从而显示它的价值。

同时又要充分考虑艺术生产的特性,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让文艺产品始终保持自己鲜活的艺术个性,所以不应把文艺完全交付给市场,靠市场引导调节艺术生产,由市场主导文艺的命运。

“艺术生产论”的危机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包括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和艺术品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都不应该也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无价。

真正的艺术品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真正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把艺术品和艺术生产推向市场风险很大。

拜金主义也会腐蚀文化队伍中的堕落者,不仅使他们摒弃崇高的文化责任和艺术追求,不惜粗制滥造,唯利是图,还会影响到整个文艺创造的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

马克思文论(复习要点精选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马克思文论(复习要点精选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马克思文论(复习要点精选笔记整理-考试必备)-__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填、选)一、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1、《评》是马克思所写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

2、18世纪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论风格》中"风格即人"的说法。

3、马克思论证了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的辨证的统一性,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另一方面马克思强调风格的客观性。

4、风格即人强调主体性因素。

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论述:劳动为富人生产奇迹般的东西,但为工人生产赤贫;劳动创造宫殿,但给工人创造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给工人生产愚钝和痴呆。

2、异化劳动: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3、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问题: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

4、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

5、五官的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

A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B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没有什么感觉;C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价值,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写的,也称"巴黎手稿"。

7、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对自己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作综合性阐述。

《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

8、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研究史上根本变革。

9、社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引言概述:马列文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文论理论。

马列文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社会科学、文化产业以及文学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马列文论的要点,以帮助读者复习和理解这一重要的理论体系。

正文内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1.历史唯物主义对文学的基本观点a.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b.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文学的要求和评价标准2.阶级斗争对文学的影响a.阶级斗争是文学发展的基本动力b.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于文学创作的要求3.文化产业的角色和地位a.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b.文化产业对于文学创作和创新的影响4.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形式和样式的观点a.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形式的要求和评价标准b.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样式的观点和影响5.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a.文学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b.文学艺术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和影响第二部分: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与文化产业1.列宁主义对文艺的观点和要求a.列宁主义对文艺的继承和发展b.列宁主义对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2.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矛盾a.文化产业在列宁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b.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3.文化产业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a.文化产业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b.文化产业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发展4.列宁主义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管理a.列宁主义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管理原则b.列宁主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5.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a.文化产业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b.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第三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1.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a.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b.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a.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b.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关系3.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策略a.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b.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策略和举措4.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与创业环境a.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需求b.文化产业创业环境的建设和支持政策5.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a.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b.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第四部分: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1.马列文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和作用a.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理论指导作用b.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的应用案例2.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中的理论基础b.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3.马列文论在文化产品创新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对文化产品创新的理论支持b.马列文论在文化产品创新实践中的运用和经验4.马列文论在文化管理与营销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在文化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价值b.马列文论在文化营销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案例5.马列文论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支持b.马列文论在文化创意产业实践中的运用和效果总结:马列文论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于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版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版
马恩合著的书:《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第一部政论性文章。
“只有叫花子才是谦虚的”引子歌德的《总结》一诗。“天才的谦逊”摘自席勒的《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一文。
‘劳动创造美’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观点出自《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该书是马克思在1844年4月到8月在巴黎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稿’。
莎士比亚化:马、恩对莎士比亚创作的科学概括,对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形象概括。他要求作家从现实出发,用生动丰富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反应时代的风貌。
席勒式:指的是席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理想代替现实的抽象化、概念化、公式化的创作方法。
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大众化:这是20世纪30年代做一文艺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议的讲话中给出了科学解释。即就是文艺工作者得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三,解答和论述
1.如何理解“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A.“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
B《手稿》对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基本内涵。
C.所谓“种的尺度”是指种的本能和肉体需要。“内在的尺度”指的是人超越动物本能后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尺度,表现为某种自觉地目的、计划、意识。
D人是不仅可以像按照种的尺度生产,同时也可按内在的尺度生产。通过此,达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致斐迪南.拉萨尔》这封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9年5月18 日致拉萨尔的。

考博复习题(马克思主义文论)

考博复习题(马克思主义文论)

考博资料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题(论述题)1、试以“我对马克思的文艺社会学思想的认识”为题评述该思想。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思想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文艺社会学的两个主要理论观点:意识形态论和艺术生产论的内容,并要求意识形态论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来说明,艺术生产论要联系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来说明。

最后是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的评价。

2、试评述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的认识。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认识观点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马克思对文艺独特性的认识主要反映在他1857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是从两方面来谈文艺的这种独特性的:第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第二,艺术作为掌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

该题要求学生清晰阐述这两方面的观点。

并还要求学生能够对其做总的综合性评价。

3、试评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论。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论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现实主义几个主要理论观点:真实性与倾向性问题、典型问题、典型环境问题等内容,并要求能够对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论做总的综合性评价。

4、试评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点。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中的意识形态观点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论时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来说明,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清晰阐述意识形态的观点,而且能够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注意到缺陷。

5、试论述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问题。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该题要求学生首先阐述“不平衡”的表现,需要举例以文艺史上的具体事例说明几种不平衡类型,其次要求分析产生这种不平衡的原因。

6、试评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论。

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生产观点的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在我国传统马列文论中,人们对艺术“反映”这个概念比较重视,作过许多讨论,对“艺术生产”这个概念却不太重视,研究很少。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

填空题1、马克思写作了《()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格律恩从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被恩格斯予以否定。

3、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创造美的观点。

4、()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

5、()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以真实性为尺度赞扬了作家巴尔扎克。

6、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观点和()观点相统一的艺术批评。

7、典型的核心问题是()的创造。

8、正如老()所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是一个“这个”。

9、西方文艺史上,先后出现古希腊的()、中世纪的灾难悲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性格悲剧和19世纪的社会悲剧。

答案:1、(1844)2、(歌德)3、(劳动)4、(巴尔扎克)5、(恩格斯)6、(美学)(历史)7、(典型形象)8、(黑格尔)9、(命运悲剧)1、()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从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歌德,被恩格斯予以否定。

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提出的观点。

4、()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任何神话都是用()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5、悲剧之父()和喜剧之父()都是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

而()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6、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

答案:1、(马克思)2、(格律恩)3、(《导言》)4、(希腊神话)(想象)。

5、(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席勒)6、(细节)(典型人物)1、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德国的思辩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

2、白尔尼、门采尔、(格律恩)从政治的、党派的、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歌德,被恩格斯予以否定。

3、歌德与(席勒)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马克思主义文论整理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整理资料

出处:1、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支黑色的花朵。

精神的实质就是真理本身。

天才的谦逊就是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本质的特征。

天才的谦逊是要忘掉谦逊和不谦逊,使事物本身突出。

精神的普遍谦逊就是理性,即思想的普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按照事物本质的要求去对待各种事物。

严肃是掩盖灵魂缺陷的一种伪装。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2、劳动创造了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3、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5、而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有德国人来达到的。

您完全正确的反对了现在流行的恶劣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总而言之是一种纯粹低贱的自作聪明,并且是垂死的模仿文学的一个本质的标志。

此外,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的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据我看来,悲剧的因素正是在于:同农民结成联盟这个基本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贵族的政策必然是无足轻重的;当贵族想取得国民运动的领导权的时候,国民大众即农民,就起来反对他们的领导,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垮台。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一、填空题(1’*8=8)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真正诞生和成熟也就在19世纪中期,或者说就在1844年前后,即经济学哲学手稿,或,《1844年巴黎手稿》。

2.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奠基之作,它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奠定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起源和诞生地。

3.在《致拉萨尔》信中,恩格斯说:“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是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

”(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

)4.列宁的文论思想主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阶级性、实践性]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他明确地提出了文学艺术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5.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年10月—12月)中提出了:“两种文化论”。

“两种文化论”: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6.在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23日,简称《讲话》),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的历史阶段。

《讲话》的意义:(1)《讲话》最为明确地解决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2)明确地解决了“如何去服务”的问题。

7.艺术意识形态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社会结构理论中,艺术被定位于社会意识领域。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

8.恩格斯还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9.1859年,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写道:“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他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0.马克思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见课件]可能是简答题11.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批评论的统一。

马列文论自考复习题库

马列文论自考复习题库

马列文论自考复习题库# 马列文论自考复习题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2. 如何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4. 简述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作用。

5.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3. 简述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4. 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表现形式。

5. 什么是商品的二重性?它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有何意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2.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特点。

3. 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

4.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1. 马克思对文化的定义是什么?2. 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怎样的?3. 简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主要内容。

4. 论述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看法。

5. 什么是意识形态?它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什么?3.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4. 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2. 什么是十月革命?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什么?3. 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4. 简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5. 论述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复习提示:- 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 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实践。

-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内涵与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内涵从历史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本人关于审美、文学、艺术的论述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而从现实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社会运动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文论是这种世界观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文论又是后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据某种知识框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解和重建。

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可以算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一部分,当然是比较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同样,其他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所做的工作也是这种理解和重建的一部分。

2.《手稿》的内容从总体上看,《手稿》的内容可归结为互相关联的三个部分:从异化劳动入手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以异化的扬弃为核心建立共产主义学说,以人的感性活动为依据对黑格尔思辩唯心主义的批判。

这三部分内容都与美学有关。

3.物化卢卡奇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交换关系遍及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这种条件下,物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拜物倾向在社会中普遍蔓延开来。

不是人统治物,而是物统治人,人和物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以至于拜物教变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

生产的产品不仅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种价值抽象载体,一种经济运动和交换的工具。

在这样的社会中,一种拜物教普遍蔓延开来。

这里所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类社会及其生话的“物化”状态。

4.超语言学(translinguistics)。

巴赫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新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即“超语言学”(translinguistics)。

超语言学是一种超出常规语言学之外的语言学,它既不研究语言的发展历史,也不关注语言的结构体系,而是把生活中活生生的交际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巴赫金称之为话语(discourse)及其表述(utterance)。

话语是言语对话行为中包含一定意识形态的语言,而话语的实际应用即为表述。

5.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也被简言之为“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材料(本材料根据课件整理,请结合课本自己丰富补充,填空题注意加粗部分)题型:一、填空题:1分×10=10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短篇论文中的理论观点)二、名词解释题:5分×4=20分;三、简答题:10分×3=30分;四、论述题:40分。

一、填空题(选择重点文选)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杰姆逊的“西马”美学三部曲:《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语言的牢笼》(1972)、《政治无意识》(1981)。

3、恩格斯《致敏·考茨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

4、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

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5、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济金根(而胡登多少和他一样)的覆灭并不是由于他的狡诈。

他的覆灭是因为他作为骑士和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反对现存制度的新形式。

”“革命中的这些贵族代表——在他们的统一和自由的口号后面一直还隐藏着旧日帝国和强权的梦想”。

6、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我丝毫不想否认您有权把济金根和胡登看做是打算解放农民的。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提纲一、定义概念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性,这个过程对人来说就叫对象化。

从主体方面看,人实现了自我,2、自然人化:表示客观的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即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马克思称这种与人的劳动联系和被改造过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自然的人化是其过程,是第二自然。

作家艺术作品中的自然和社会生活都是人化的自然。

从对象方面看,对象被人化,打上了人的烙印,体现了人的意义。

3、本来形象:也叫非批判的形象。

马克思指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就是按照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本来面貌真实的描绘了有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

4、批判的变态:指丧失了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从某种抽象的观念出发,对人物形象做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或弯曲,失去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是本来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的毁灭。

5、席勒式:指席勒创造中部分存在的从观念出发的概念化、抽象化倾向。

它针对的是席勒部分创作中从主观自我观念和理想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情形观察,以抽象概念的演绎代替对实际生活的真实描写。

6、莎士比亚化: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象的表述,指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的反映出时代的风貌。

7、历史观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主义观点,也就是要求在文学批评中,把作家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进行与作品的历史内容相适应的社会的、政治的、哲学的、道德的评价。

把作品是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尺度和标志。

8、美学观点:就是要求评论文学作品注意艺术的审美特性,遵循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把艺术的审美价值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一个尺度和标准,那么这样就要对作品做具体的艺术分析。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

它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定位文学艺术,突出了文学艺术的实践性和阶级性,并且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狭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思想。

广义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拓展的成果,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等人的文艺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体系面貌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形成1、转变期(1844年以前)2、确立期(1844-185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新的文艺观、美学观的正式开始。

《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

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

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2)提出了人的五官感觉(包括审美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在他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全面、自由的感受。

(3)提出美感区别于“囿于粗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超越实际功利目的的全面、丰富、自由的感觉。

(4)提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3、成熟期(1857-1872)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3)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总结期(1872-1895)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特点(一)体系的存在与重构之辨1.关于体系存在与否的争论2.对体系否定说的否定(二)体系的性质与特点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文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手里,始终是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始终是进行战斗的精神武器。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马列文论的概念与基本范畴马列文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指导,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和文学发展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理论体系。

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观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文学为最高原则,对文学进行科学、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2、马列文论的发展历程马列文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创立和发展、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创新和发展。

3、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学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反对脱离群众的唯心主义倾向;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反对只追求形式的纯艺术倾向;批判地吸收和改造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遗产,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

二、重点知识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反对脱离群众的唯心主义倾向;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反对只追求形式的纯艺术倾向。

其特点在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文艺看作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强调人民群众是文艺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

2、列宁的文艺思想列宁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文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认为作家应该深入生活实践,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要;提倡革命文艺的多样性,鼓励作家创作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作品。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马列文论的概念与基本范畴马列文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指导,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和文学发展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理论体系。

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观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文学为最高原则,对文学进行科学、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

它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定位文学艺术,突出了文学艺术的实践性和阶级性,并且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狭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思想。

广义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拓展的成果,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等人的文艺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体系面貌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形成1、转变期(1844年以前)2、确立期(1844-185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新的文艺观、美学观的正式开始。

《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

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

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2)提出了人的五官感觉(包括审美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在他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全面、自由的感受。

(3)提出美感区别于“囿于粗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超越实际功利目的的全面、丰富、自由的感觉。

(4)提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3、成熟期(1857-1872)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3)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总结期(1872-1895)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特点(一)体系的存在与重构之辨1.关于体系存在与否的争论2.对体系否定说的否定(二)体系的性质与特点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文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手里,始终是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始终是进行战斗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1859年4月19日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划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且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最早出自19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1754—1836)。

他用这个概念来规定所谓“思想的科学”,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学主要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虽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在著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则详细深入地阐释了这个概念,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乃是一个信仰、观念和思想的体系,属于社会经济基础制约的上层建筑,但又同上层建筑中设施的体制部分不同。

意识形态作为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的集合体,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

”3.詹姆逊后现代思想的基石:詹姆逊对后现代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更具体地说,是从生产方式变革的层面来阐述的。

他借鉴比利时经济学家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中将资本主义分为早期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三个阶段的构想,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这一观点构成了詹姆逊整个后现代思想的基石。

4、文艺鉴赏:就是接受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文艺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恩格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充分的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必须是典型的;典型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始于黑格尔;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第一次被赋予引申的哲学含义;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莎士比亚化”所谓“莎士比亚化”,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

出发点从现实出发;创作方式:典型化方式(“福斯泰夫式背景”)重要特征情节生动丰富。

现实主义化。

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典型化的方法,描绘出典型的社会生活场景,刻画出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内涵:深度强调文学的审美属性;表现出历史内容;反映一定的思想。

“席勒式”所谓“席勒式”,指在席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主观观念演绎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作原则出发点从观念出发;创作方式:单纯的观念传达重要特征以“论证性的辩论”代替“剧情本身的进程”。

主观化、观念化。

从观念出发,在作品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作家的主观倾向,人物、环境因观念而生。

“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内涵抽象化、概念化描写;以主观代替客观。

托尔斯泰主义在《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中提出。

不抵抗主义和向精神呼吁是它的核心;基础是农村的社会现实;表现特征是矛盾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是“悲观主义”、“不以暴力抗恶”、“向精神呼吁”。

“镜子说”提出者:达芬奇、绘画理论、艺术理论;列宁;能动反映说(能动反映社会现实)。

①时代的镜子。

农奴制残余、资本主义势力;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度的抨击。

②俄国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镜子。

农民问题。

③宗法制农民的镜子。

农民的苦难;缺陷:农民对所追求的新的社会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并不明了。

单向度社会1964年马尔库塞发表代表作《单向度的人》提出“单向度”理论。

“向度”是指方向、维度、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单向度社会”其含义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成为生产的奴隶,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整个社会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单一的判断标准,现代工业社会使人被商品拜物教控制,是一种病态的社会。

单向度的人(先解释“向度”)“单向度的人”是“单向度社会”的首要体现,是指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是“工业文明的奴隶”,这群人丧失了自由、思考和判断,主体性消失。

文化工业:提出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内涵: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症候阅读比喻性说法,通过文本表层的矛盾、空白、断裂等,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揭示其实质。

意识形态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与政治立场相联系,思想或者观念体系。

18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命题对文艺的鉴定———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马列文论的三个发展阶段①马恩阶段:无产阶级刚刚崛起②列宁毛泽东阶段:革命取得胜利(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列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③邓小平阶段:发展和繁荣时期(“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马列文论的主要特征①反映论的文学观。

强调了文学是什么,是作家思想观念的体现,是历史、现实、文化、意识形态的体现;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决定作用;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对文化的重要影响②人本主义的文学观。

强调审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的终极意义、异化及其克服③工具论的文学观。

强调文学的现实功利性。

为什么要学习马列文论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言,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②从文艺理论学而言,马列文论是观察问题的立足点③从文科生的理论素养而言,马列文论能提高哲学素养。

文艺的意识形态内涵①文艺是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观念的上层建筑或精神生产②文艺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看待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美学和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内涵①确立了文艺批评的双重标准:艺术性标和准思想性标准②全方位的批评视野(总体原则)③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①文艺的观念形态性②能动的反映论③无产阶级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

如何服务两个“深入”、两个“学习”,同时,在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中为人民大众服务。

对《讲话》的态度①坚持和发展其革命和科学的理论原则②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评价①“文化大革命”之前17年的文艺路线是基本正确的,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成绩也是值得肯定的②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特指其中科学的、正确的文艺思想③“我们的文艺队伍是好的”。

邓小平文艺思想①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从属于人民: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对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面向群众,精益求精,注重作品的社会效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增强艺术表现能力;老一代文艺工作者还要培养年轻的文艺工作者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应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人培养。

“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今用、古为今用的方针”③文艺标准问题:实现四个现代化。

④坚持“双百”方针⑤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具备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重要意义:激发积极性,促进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主要贡献①将文艺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②进一步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从属于政治③“二为方针”的提出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创作道路⑤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原则和方法:“双百方针”、改进党的作风、重视思想教育、发挥党员文艺工作者的模仿作用。

生产与消费“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两者存在着“直接的同一性”。

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1生产制约着消费①生产创造着消费的物品与对象②生产培养着消费主体的能力2消费影响着生产①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②消费为生产提出新的需要,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和目的,为生产的发展提供刺激和驱动力。

艺术生产的性质和特征具有物质生产的一般属性;隶属于精神生产,是一种意识形态生产;不同于其他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

艺术生产的构成要素生产者:作者身份、非作者身份、读者。

生产对象:社会生活。

生产条件:工具、技术、载体、传播方式。

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不平衡性的具体体现①艺术内部不同类型之间的不平衡②艺术和外部现实的不平衡。

产生不平衡性的原因①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自律)②其他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他律)。

希腊艺术具备永恒魅力的原因①完美的想象力②艺术地展现真实的不发达阶段③永不复返性。

希腊艺术的永恒魅力也是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之间不平衡性的表现。

《济金根》1剧本的优点:结构和情节;审美感染力2剧本的缺点①形式上:韵文缺乏艺术性②戏剧冲突方面:主题和冲突不适应③人物性格描写方面:人物缺乏个性、抽象④细节处理方面:“让人物过多地回忆自己”。

有关悲剧1悲剧的内涵A悲剧的题材、对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悲剧的主人公最初是神、王公贵族等,如俄狄普斯王、普罗米修斯等。

后来逐渐过渡到普通老百姓,如窦娥等B悲剧主人公的动机、目的:善良、正义C悲剧的结局、效果:悲壮。

车尔尼雪夫斯基:“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2悲剧冲突的错误:A把农民运动放到了次要的地位B对贵族的国民运动做了不正确的描写C也就忽视了济金根命运中真正悲剧的因素3悲剧冲突的实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却展示了美好4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①命运悲剧。

最初主要指古希腊悲剧,主人公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展现个人的抗争精神。

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法尔哈德和西琳》:“为爱而死”②性格悲剧。

莎士比亚悲剧,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麦克白》:人物性格直接导致悲剧的发生。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①人的本质:类的存在物—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自我意识: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②基本规定:三个“统一”(受动和能动的统一、个体与总体的统一、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③劳动。

通过劳动在现实世界中证明人的本质力量,人在劳动过程中,在客观对象上打上主体的印记,成为主体力量的肯定,主体也得到提升,因此,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④劳动创造了美。

“内在的尺度”对象的内部规律、主体的本质力量、内在的精神需求。

“种的尺度”对象的外部形态、主体的外在的肉体需求。

异化劳动的内容一方面根据异化的思辨传统,另一方面立足于经济事实的分析。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①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③劳动者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④人和人(劳动者)之间相异化。

异化劳动理论与文学①对人的关注(文学即人学)。

主题:尊重人的需要,即物质和人的需要。

归宿: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②文学的基础来源:把人置身于劳动实践关系中考察③文学的批判精神。

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④文学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艺术的根本规律“美的规律”。

审美对象的特征(对应“种的尺度”):多层次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审美主体的特征(对应“内在的尺度”):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①艺术认识和艺术发现是基础②激情和热情;③创作个体和主体的相互关系:“辩证统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卢卡奇(开创人物);马尔库塞(弗洛伊德主义);阿多诺(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结构主义);伊格尔顿(新马克思主义文论);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论)。

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1艺术发生——劳动与巫术统一论①人类劳动与艺术的产生紧密相关A审美活动的主体在劳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B艺术创造的抽象形式也与劳动密切相关C闲暇时间的劳动获得有赖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成功获得的愉快提高了人的自我意识②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用2艺术本质—审美反映论。

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是现实的反映,而且是一种能动的反映3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①情感的激发②认识作用(缺陷:以现实主义为批评标准衡量一切文艺作品的理论狭隘性。

)艺术的异在性(与现实世界相异)1艺术能够打破人的单向性,艺术是无意识的容器,艺术是对现存事物的反抗2艺术异在性的表现①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具备理想性的、自由的世界②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③艺术形式论:形式的异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