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呼吸功能锻炼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法
66谢京芝慢阻肺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残率,且死亡率偏高,对中老年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在慢阻肺患者治疗时,因为部分患者存在消极心态,极易造成慢性咳嗽和病情加重等后果,一旦展开活动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如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最终造成死亡。
所以,患者需要正确认识慢阻肺,加强早期康复了解,避免导致病情持续加重,基本原则是:在慢阻肺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时,应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为基础,不断提升运动耐力与生活水平。
康复治疗时的方法主要包括:运动锻炼、呼吸锻炼和体位排痰等。
一、慢阻肺疾病慢阻肺属于慢性气道疾病,对于晚期患者来讲,除了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之外,还会影响患者临床疗效,因此,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已逐渐成为慢阻肺治疗重点。
加强早期慢阻肺认知,可以避免和轻度慢阻肺出现认知混淆;和晚期慢阻肺比较,早期慢阻肺患者偏多,但极易被忽视,往往会存在漏诊情况,导致早期慢阻肺危害性较高,如急性加重等,呈肺功能与生活质量不断下降趋势,使患者医疗负担持续加重。
因此,向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显得至关重要。
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虽然缺少生物标志物确定慢阻肺,但是选择现代诊断方法,同样可以实现慢阻肺的准确诊断,即慢性咳嗽与轻度气促人群,尤其是吸烟人群,需要选择肺量计进行初筛,对于阳性者再次展开检查。
目前,CT扫描能有效判断气体陷闭,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衡量标准,属于慢阻肺敏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成为其重要干预措施。
与此同时,早期诊断属于慢阻肺治疗关键,除了可以加强慢阻肺认知,还能促进患者尽早治疗,以保证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二、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法部分研究数据显示,吸烟属于慢阻肺危险因素,若要避免病情加重,应该加大戒烟力度,缓解其肺功能下降速度,因此,戒烟是慢阻肺治疗关键。
另外,对于接触粉尘工作和空气污染症状人群,需要加强干预控制,有效预防慢阻肺。
除此之外,慢阻肺患者还应该全面展开呼吸康复法,以促进病情改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大量的文献内容记载慢阻肺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并不仅是体现在患者的气道上,体现在患者咳出的痰液以及气促等情况,还体现在患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中,比如患者骨骼肌肉中的炎症反应。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长期吸烟的人群当发展为慢阻肺时,患者的股四头肌肉活检中存在大量的炎症因子。
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不仅需要重视局部的康复治疗,还需对患者展开整体的康复治疗。
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康复治疗包括哪些呢?一、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气流受限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疾病呈现进行性的发展过程,该病具有疾病迁延、发展缓慢、反反复复发作的特点。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慢阻肺,属于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呼吸科室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常会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受到限制,致使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咳嗽以及气喘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发生死亡。
因此,慢阻肺逐渐成为患者死亡几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自身的通气功能出现障碍,常在活动之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情况。
在2006年版本的慢阻肺全球创议中重点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的肺外效应,其主要包括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升高、骨骼肌功能障碍、抑郁以及焦虑、体重下降、骨质疏松等。
此外,慢阻肺的患者存在疾病治疗时间比较长,患者常会出现痛苦的情况。
并且,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喘息等情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老年人群还会发生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并发症,降低了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而反复发作的疾病还会让患者出现精神疲倦的情况,时间一长患者难免出现诸多的负面情绪。
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呢?(一)保持和改善呼吸道的通畅1.指导病人正确的体位,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肺扩张。
慢阻肺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呢?
慢阻肺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呢?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前我国约有一亿左右的慢阻肺患者,其中中老年人占比最多。
在中老年群体中,慢阻肺发病率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较高,当出现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以及活动后气短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进入秋冬季节,慢阻肺患者极易出现急性加重,因此更要注意呼吸锻炼与日常防护。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呼吸锻炼?慢阻肺患者有肺功能障碍,保持良好的肺功能便是慢阻肺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保障肺功能的正常,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锻炼十分重要。
以下两种呼吸锻炼方式都较为有效,推荐患者尝试:(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锻炼的体位要求不高,站立坐卧皆可,最好能够躺在床上进行。
首先患者需要仰卧,充分放松肢体,松开腰带,保持思想的集中。
然后用鼻子缓慢吸气,保持胸部不变,最大程度上向外扩张腹部。
当感觉吸气到极限时,用嘴巴缓慢呼气。
一呼一吸的时间最好掌握在15秒左右,吸气与呼气时间大概保持在3-5秒,呼气吸气后屏息1秒。
初期每天两次,每次锻炼时间大概5-15分钟,后期可以适当进行逐量增加,进而形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腹式呼吸过程中,鼓起或回缩的始终是腹部,不是胸部。
(2)缩唇呼吸在吸气时,气体由鼻子吸入,吸入后屏息片刻,不要着急呼出,片刻后再进行缩唇呼气。
缩唇呼气要求患者在呼气时将嘴唇缩拢成吹口哨的样子,每次呼气时间都要持续4-6秒,之后再用鼻子轻轻吸气。
缩唇呼吸锻炼要求尽量延长呼气的时间,尽量更多地呼出气体,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是1:3,缩唇的程度与呼气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在缩唇呼吸锻炼时,可以在距离患者口唇15-20厘米同水平处放置燃烧的蜡烛,蜡烛的火焰能够随着气流倾斜却不熄灭的程度最佳。
在进行呼吸锻炼时,最好将这两种呼吸的方式结合起来,有效的锻炼能够帮助患者的呼吸变得深慢,提高气血的交换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呼吸短促症状。
呼吸锻炼结合雾化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体质。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气流受限,通常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相关。
慢阻肺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但通过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患者可以改善他们的肺功能、增加他们的体力水平,并减轻与这种疾病相关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他们的病情。
1. 深呼吸练习:深呼吸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肺部锻炼方法。
开始时,坐直或躺平,放松身体。
深吸口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缓慢地呼气,使腹部塌陷。
重复此过程10次,每天进行2-3次。
深呼吸有助于扩大肺部容量,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状况。
2. 咳嗽时的呼吸练习: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咳嗽是清除气道内积聚的痰液的一种自然反应。
在进行咳嗽时,可以通过呼吸练习帮助更好地清除痰液。
首先,进行深呼吸,然后紧紧闭住嘴巴,用力地咳嗽3-4次。
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加咳嗽时的气流速度,从而将痰液排出体外。
3. 间歇性锻炼:间歇性锻炼是一种训练慢阻肺患者的肌肉耐力的方法。
选择一项不过度耗费体力并适合您个人情况的锻炼,例如散步或骑自行车。
开始时,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进行锻炼时,掌握适当的呼吸技巧,如深呼吸和缓慢的呼吸。
根据个体能力和舒适度,进行5-10分钟的锻炼,然后休息片刻,再进行5-10分钟的锻炼。
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但要避免过度疲劳。
4. 膈肌锻炼:膈肌是主要参与呼吸的肌肉之一,通过膈肌锻炼可以增强肺部的容量和功能。
一种常见的膈肌锻炼方法是“腹式呼吸”。
坐直或躺平,放松身体,将一只手放在胸部上方,另一只手放在腹部下方。
缓慢地吸气,同时用腹部感觉手上的运动。
然后,缓慢地呼气,感觉腹部下降。
重复此过程10次,每天进行2-3次。
在进行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与医生咨询:在开始任何锻炼计划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一般慢阻肺应该怎么治疗和保养呢?
一般慢阻肺应该怎么治疗和保养呢?慢阻肺怎么治疗和保养1、慢阻肺怎么治疗和保养1.1、保暖患者如发生呼吸道感染使病情迅速恶化,尽早送医院治疗。
家庭成员应给予饮食、起居等各方面照顾,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督促病人根据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就诊。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要特别注意戒烟及避免烟雾刺激,注意气温变化,做好防寒保暖。
1.2、呼吸功能锻炼通过正确的呼吸练习,增强呼吸机的肌力和耐力:缩唇呼吸:闭口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像吹口哨缓慢呼气46秒,每次 1015分钟,每日数次。
腹式呼吸:以吸鼓呼缩的方式,胸部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将腹部鼓起,呼气时间要双吸气时间长12倍,5分钟 /次,23次/天。
坚持定量步行、登楼梯、骑自行车、游泳、划船、耐寒训练等耐力训练。
2、如何预防慢阻肺2.1、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要适宜,避免诱发因素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主要且简单易行的措施;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烟雾和粉尘吸入;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不要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应适时开窗通风,但应避免吹对流风;冬季干燥的空气容易诱发慢阻肺,可选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45%。
2.2、适当锻炼通常患者会错误地认为活动可加重症状而减少运动。
其实,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和做呼吸操等,包括缩唇呼吸、吹气球、吹蜡烛,能保持和增强肺泡弹性,使通气量增加,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缓解缺氧。
2.3、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中医中药对增加慢阻肺患者抵抗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夏天的冬病夏治可通过鼓舞正气预防慢阻肺冬天急性发作,冬天口服膏方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减少急性发作。
接种疫苗等也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明显地减少急性发作与住院的可能。
2.4、注意饮食3、慢阻肺饮食注意事项3.1、食用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牛奶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消化,保持血糖、血脂在正常水平,此外还可控制体重;3.2、多饮水,慢阻肺患者多饮水可以稀释痰液,减轻咳嗽,大多数人每天需要饮用6~8杯水(杯子的容积为8盎司)。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发布时间:2022-06-08T07:36:09.09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期作者:王娟[导读] 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了慢阻肺的患者逐年呈现上涨的趋势,王娟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攀枝617061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了慢阻肺的患者逐年呈现上涨的趋势,严重损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但是,这个潜伏在人们身边的沉默杀手,却不被大家所熟知,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种疾病,往往是患上此病后才意识到这种疾病是多么的可怕。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认真学习了解一下慢阻肺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康复锻炼方法。
一、慢阻肺的预防方法①不论呼吸系统存在什么样的呼吸系统疾病,都要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千万不要拖延治疗的时间,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②患者一定要戒烟,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健康直接损害的就是肺部了,那么,为了避免患上慢阻肺疾病,我们就要隔断一切伤害肺部的行为,所以大家都要戒烟。
并且要做到不吸二手烟。
③避免长时间在空气质量很差的环境中停留,比如休闲娱乐场所,酒吧、ktv、烧烤摊等等,这些环境空气质量都很差,另外,比如工作环境比较差的,则一定要自己做好防护工作,佩戴防护口罩,而且,冬天雾霾严重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出门要佩戴口罩。
④每天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选择在空气质量好的环境下进行,多在公园和绿化好的小区里面散步。
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⑥长期在厨房做饭的人群,一定要开抽油烟机,并且开窗通风。
⑦保持性格开朗,心态乐观,积极向上,懂得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和释放压力。
⑧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良好的预防感冒,是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手段。
二、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锻炼方法①缩唇呼吸缩唇呼吸是通过收缩嘴唇的方式来增加呼吸的阻力,从而延长气体的呼吸时间,让气体在呼吸道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呼吸道的压力,从而延缓气道的塌陷。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临床上呼吸系统上常见疾病,它是由于是气流受限而引发的,不完全可逆的气道狭窄性疾病。
发病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症状是呼吸困难,造成一定程度运动能力减退,并伴有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和急性呼吸道感染。
还有可能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相比其它呼吸性疾病,其患病率、复发性、致死率都非常高,但也不是完全不能预防和治疗。
在1999年发行的《慢阻肺康复期治疗指南》中提出,专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操等锻炼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力量。
并进行临床对比,锻炼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缺氧情况,都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一、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称慢阻肺,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且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存在非常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呼吸困难、气流进出肺脏组织受限,多数是由于持续的吸入污染的空气等导致的。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长期呼吸困难和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身体或心理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护理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护理应遵循个体化、整体化、严密观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根据COPD的具体情况,如合并症、个体状况、不同康复要求和职业情况、家庭差异等,制订适合个体的康复护理方案。
2、整体化原则COPD的状况分析,不仅是针对呼吸功能,而且要结合心脏功能、全身体能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康复护理。
3、循序渐进原则COPD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时,要遵循康复内容由少到多,程度由易到难,训练量由小到大的原则,使患者身体逐渐适应。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运动时及运动后身体反应,严防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衰竭的情况产生。
4、持之以恒原则COPD的情况的整体康复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急性发作期,而应处于长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病痛并改善功能。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呼吸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
慢阻肺患者往往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呼吸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深呼吸训练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患者可以坐或站直,放松身体,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慢慢鼓起来,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尽量将肺部的空气排出。
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深呼吸训练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二、呼气阻力训练呼气阻力训练是通过使用呼气阻力器来增加呼气阻力,锻炼呼吸肌肉。
呼气阻力器是一种小型设备,患者可以将其放在嘴巴前,通过吹气将其内部的小球推动。
呼气阻力训练可以增强呼气肌肉的力量,提高呼气速度,减少呼气时间,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呼气阻力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患者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四、胸部肌肉锻炼胸部肌肉锻炼是一种可以增强呼吸肌肉力量的方法。
患者可以通过做一些胸部肌肉锻炼来改善呼吸功能。
例如,可以坐直或站直,将双手放在胸前,用力合拢双手,然后慢慢松开。
这个动作可以重复做10-15次。
此外,还可以做一些扩胸运动,如抬臂、侧弯等。
胸部肌肉锻炼可以增加胸廓的灵活性,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五、定期复查和咨询慢阻肺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同时,还应定期复查呼吸功能,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此外,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如果遇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头晕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咨询。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视点锦囊·妙计Family life guide -11-罗蒙 (万源市中心医院 内一科)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属于呼吸道常见疾病,在秋冬季节,慢阻肺病发率更高,患者大多是老人、小孩和呼吸道疾病患者。
通常,慢阻肺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气短等症状,因为身体不适,所以患者也会感到困倦,不愿意运动,想通过静坐和睡觉来保持均匀平稳的呼吸状态,这虽然在短时间内相对舒适,却很容易导致心血管适应能力不断削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患者后期活动能力,也不利于康复。
从医学角度来看,适当的运动锻炼方有助于慢阻肺患者康复。
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属于胸腔里两个轻软、海绵状、有弹性的器官组织,用于呼吸。
每侧肺外都裹有一层膜(胸膜)。
横膈膜以及肋骨间肌肉的收缩把空气通过气管吸入肺内,气管分成两根主支气管分别通向两侧的肺,每根支气管再分成二级支气管(每肺叶一组)以及许多通向肺泡的细支气管。
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就在肺泡里与来自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形成肺循环(形成心脏和肺之间闭合通路的血管系统,不同于体循环,它经静脉运送氧血,而脱氧血被排至动脉。
右心室将血液泵入肺动脉,再分为两枝至左、右肺。
在毛细血管中,血液摄取肺泡中的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经肺泡排出体外;经由静脉将氧气运送至左心房。
血液自左心再被挤入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和体循环中)。
身体组织里适当的氧的供应取决于肺内空气(换气)和血液(渗透)的充足分配。
肺受伤或者患病(如肺气肿、慢阻肺、肺结核、栓塞、肺炎)可能影响一侧,也可能影响两侧。
本文将简单论述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希望能有助于患者康复,保持肺健康与良好的呼吸状态。
培养患者良好的运行习惯据调查了解,慢阻肺患者大多不愿意运动,只想静养以免病情发作,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让患者保持舒适的状态却不利于康复,长时间下去,会额外增加患者的心肺负担,导致病情加剧。
因此,树立患者的运动锻炼意识,培养患者正确的运动习惯尤为重要。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发布时间:2021-04-07T01:49:38.9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1期作者:王飞[导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为慢阻肺,这属于一种非常常见和危害性极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多是在吸烟等相关因素作用下使得气道变得狭窄,或者出现肺气肿等严重的结构性改变,使得患者呼吸气流明显受阻,因此在呼吸时会感觉到非常费力,甚至透不上气,还伴随着咳嗽、咳痰等症状。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中彝医医院 61665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为慢阻肺,这属于一种非常常见和危害性极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多是在吸烟等相关因素作用下使得气道变得狭窄,或者出现肺气肿等严重的结构性改变,使得患者呼吸气流明显受阻,因此在呼吸时会感觉到非常费力,甚至透不上气,还伴随着咳嗽、咳痰等症状。
慢阻肺患者在发病后呼吸气流受限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加重,这使得患者呼吸系统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对骨骼、肌肉、心脏等其他脏器产生影响,伴随病情进展还将转化为肺源性心脏病,甚至诱发呼吸衰竭以及全身脏器衰竭。
慢阻肺患者反反复复的急性加重和住院对其肺功能都会带来沉重的打击,所以说慢阻肺患者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从而控制病情进展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
慢阻肺患者在治疗中不仅要严格遵循医嘱接受药物治疗,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从而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避免急性发作。
那么慢阻肺患者到底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呢?1、慢阻肺患者康复锻炼的好处慢阻肺患者通过坚持进行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帮助降低残气量,从而延缓肺功能的持续下降,也可有效避免慢阻肺急性发作,这对于改善病情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耐力等都很有帮助。
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出现慢性阻塞性的通气功能障碍,处于稳定期需要遵循医嘱接受支气管扩张药物等治疗,还要进行长期的氧疗并配合康复锻炼。
例如进行缩唇呼吸练习以及吹气球呼吸练习等,能够在练习中通过用力呼吸促使胸廓获得充分有效地扩张,这样能够降低患者呼吸频率,进一步提升肺部气体交换功能。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现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原因,也是唯一一个死亡率直线攀升的慢性疾病,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慢阻肺患者已达1亿之多,具有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已造成严重医疗负担,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据临床医生介绍,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活动耐力下降问题,因此,临床建议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且康复锻炼被证实为慢阻肺患者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有效康复锻炼进而改善患者不适症状,避免急性加重,但很多患者因呼吸困难、气短等原因不愿运动,更未重视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从慢阻肺患者必须要进行康复锻炼的5个理由讲起,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
一、康复锻炼的5个理由首先,康复锻炼有助于提高步行距离以及身体耐受能力。
相关研究发现,接受正规康复训练的慢阻肺患者,训练后可以显著提高步行距离,即便是轻症慢阻肺患者的步行距离也远高于计划距离,适合慢阻肺患者的锻炼方式为上肢力量锻炼、伸展锻炼等,每周锻炼3次即可,每次60分钟。
其次,康复锻炼可以改善气短和疲惫等症状。
调查显示,经历过康复锻炼的慢阻肺患者,无论病情多么严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的情况,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再次,康复锻炼能够减轻负性情绪,促进社交。
我国曾做过一项运动与情绪的研究,发现运动锻炼可增加团体交流机会,有助于情绪健康,进而增强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念。
第四,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
临床研究证实,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加强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大脑氧气水平,避免病情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尤其可以延缓老年患者认知能力下降速度。
第五,康复锻炼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关调查数据表示,正确完成康复锻炼计划的患者住院时间远低于未完成康复计划者。
二、康复锻炼方法1.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慢阻肺患者应将运动锻炼划到生活规划中,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运动计划,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在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中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即便身体不适,也应选择轻松的锻炼方法,哪怕只锻炼一分钟也要让身体获得一分钟的利,总之,慢阻肺患者应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建议在运动前寻找一名同伴共同锻炼。
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要点
42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要点边成芸现如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由于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研究发现,这种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诱发更严重的疾病,并影响康复周期和治疗效果,因此,一旦发现患者患上慢阻肺就必须尽早让他们接受治疗,与此同时,还要做好这类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工作。
一、慢阻肺患者的家庭护理要点(一)长期进行氧疗根据国内外的专家研究表明,长期进行氧疗对这种疾病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氧疗能够提高患者动脉的血氧饱和度、减轻症状、改善缺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延缓并发症发生,患者及家属要充分认识氧疗的重要性,要求每天给患者低流量吸氧超过15小时。
患者在白天清醒、静息的状态下可给氧流量为1~2 L/min,在夜间或者活动时给氧流量在2~3 L/min。
(由于高流量给患者吸氧必然加重患者的肺出现二氧化碳蓄积,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性脑病。
)患者在家氧疗一定要采用制氧机或者氧气瓶,氧气枕和氧立得所给氧的时间短,根本达不到进行长期氧疗的效果。
(二)呼吸功能的锻炼患者呼吸功能的锻炼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就是通过锻炼正确的呼吸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有效呼吸,来增强肺部呼吸肌的耐力与肌力,这样可预防疾病的发作与病情加重,目的为了减轻症状,并减少患者住院的次数。
1. 缩唇呼吸:让患者闭口经鼻来进行吸气,再通过进行缩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地呼吸4~6秒,当呼气时患者缩唇程度一定自行来调整,一定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每次10~15分钟,每日练习数次。
2. 腹式呼吸:可以采用坐位、卧位、立位进行练习,首先吸鼓呼缩,将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胸前,而另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腹部,让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来压腹部,尽量让腹部回缩,进行吸气时则将对抗手的压力降腹部鼓起,每次呼气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1~2倍,约5分钟/次,并逐增加至10~15分钟/次,2~3次/天。
慢阻肺病人怎样进行肺功能锻炼
慢阻肺病人怎样进行肺功能锻炼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原因。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引起肺部功能进行性减退,呼吸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肺功能锻炼能有效地加强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因此需要慢阻肺病人进行积极有效肺功能的锻炼,预防急性发作,所以本文我们将要探讨分析一下慢阻肺病人怎样进行肺功能锻炼。
一、肺功能锻炼的目标:慢阻肺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呼吸运动的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使患者能提高呼吸耐力,从而参加社会活动,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命。
二、如何进行肺功能锻炼通常慢阻肺的病人会自觉呼吸困难,需要增加呼吸频率来代偿呼吸困难,但我们普通采取的是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的效能明显低于腹式呼吸。
因此,我们可以进行缩唇呼吸、膈式或腹式呼吸、呼吸阻力器的使用等呼吸训练,有机有效咳痰和全身锻炼。
1、缩唇呼吸缩唇呼吸的方法是通过缩唇的方式起到微弱的阻力,以延长患者气体呼出的时间,延长气体在气道内的时间,增加气道压力,以延缓气道的塌陷。
具体方法是患者锻炼时闭嘴采用鼻吸气,吸气时尽量将气体吸满。
然后将唇部做出吹口哨样,缓慢将气体呼出,同时收缩腹部,尽可能地排空气体。
在锻炼的过程中,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或1:3,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如果不能较好地掌握呼气的节奏和力道,可以在锻炼的时候,在距离唇部15-20cm的前方放置一根燃烧的蜡烛,患者在呼气的时候保持蜡烛不被吹灭却又蜡烛火焰随气流而倾斜,这样的锻炼就是有效的。
2、膈式或腹式呼吸膈式或腹式呼吸能够使横膈的活动变大,加强膈肌肉的活动,增加膈和肺部的通气血流量。
慢阻肺病人会使胸肺有效呼吸顺应性功能减低,往往需要动员一些辅助性的呼吸肌群来参与辅助呼吸。
中医护理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
中医护理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称“慢阻肺”,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气流受限为体征。
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临床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有关[1]。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且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所有死因的第四位,对于患者家庭的平均经济负担居第五位,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8%-10%,已经成为了医学界重点关注的公共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中医护理;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1中医穴位疗法护理中医对慢阻肺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可以采用耳穴贴压的方法选择气管、神门等穴位。
穴位敷贴可以选择高盲穴、定喘穴、天突穴等等。
对慢阻肺患者的气短可以也采用耳穴贴压法进行治疗,具体的穴位包括交感穴等。
按摩的穴位有内关穴、列缺穴、足三里穴等等。
艾灸疗法可以针对患者的命门穴、三阴交穴等来进行诊治。
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发热病症,可以通过刮痧来有效缓解。
刮痧时,可以选择风池穴、脾俞穴等等。
对于慢阻肺患者的腹胀,可以通过按摩患者的中阮穴、内关穴等穴位,穴位敷贴时,应该敷贴气海穴、关元穴等。
2中医物理疗法护理治疗慢阻肺还可以采用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法,如胸部叩击、振动排痰等等。
其中,胸部叩击是让慢阻肺患者处于侧卧位,通过叩击患者的胸壁来达到治疗慢阻肺的效果。
在叩击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正确叩击患者的胸部。
注意不能叩击患者的心脏,叩击的力度也需要控制好,不能力度过大,也不能过小。
胸部叩击疗法最好在患者饭后两小时到下一次吃饭的三十分钟之前完成,这样的时间才是最为合适的。
振动排痰主要是利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每天坚持排痰治疗两到四次,每次进行15到20分钟左右即可。
振动排痰法在叩击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开患者的肠胃和心脏等部位,正确进行叩击。
3呼吸功能锻炼在指导患者呼吸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双手置于患者的胸部,指导其缩唇呼吸。
慢阻肺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慢阻肺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功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慢阻肺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一、深度腹式呼吸深度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氧气摄入量,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感。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放松身体。
2. 缓慢地用鼻子吸气,让空气充满肺部。
3. 同时,让腹部向外凸出,使得空气进入更深层次。
4. 然后缓慢地用嘴巴呼气,并让腹部收回到原来的位置。
5. 重复以上步骤10-15次。
二、口唇喷雾器使用口唇喷雾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其呼吸问题。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拿起口唇喷雾器,将其嘴部放入口中。
2. 按下喷雾器按钮,同时呼吸进去。
3. 呼吸时,尽可能地让药物到达肺部。
4. 呼气时,将药物从肺部排出。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所需的次数。
三、间歇性锻炼间歇性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耐力和肺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找一个平坦的地方,比如室内走廊或户外空旷的场地。
2. 开始缓慢地行走或跑步,持续5-10分钟。
3. 然后停下来休息1-2分钟,进行深度腹式呼吸。
4. 再次开始行走或跑步,持续5-10分钟。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所需的时间或次数。
四、气道清理气道清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并减轻呼吸困难感。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放松身体。
2. 将头向一侧倾斜,让鼻子和嘴巴朝下。
3. 用手指轻轻拍打胸部和背部,帮助清除气道中的痰液。
4. 然后进行深度腹式呼吸,帮助将痰液排出。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气道清理干净。
五、肺活量锻炼肺活量锻炼可以增加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放松身体。
2. 深深地吸一口气,使得肺部充满空气。
3. 然后缓慢地呼出所有的空气,并尽可能地将胸部压缩到最小。
4. 重复以上步骤10-15次。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法
I 一、腹式呼吸训练
黑_ - _ _ __ _ _ _哪 _ _ __ _—
w
助呼吸肌的无效劳动 , 使之保持松弛休息 。 因此 ,
腹式呼吸可增加潮气量 ,减少功能残气量 ,提高
1训 练方 法 .
腹式呼吸是 中国传 统养生学中常用 的呼吸训 肺泡通气 ,降低呼吸功耗 ,缓解 呼吸 困难症状 , 练方法 ,也称 为调息训练 ,即有意识地延长吸 、 改善换气功能。此外 ,腹式呼吸还可以影 响 自主
… ~ ¨ … “ … … … 一 ~ … … 一 — — — — — — ~
i 三、 对抗阻力呼吸训练
1 对抗 阻力呼 吸训 练方 法 .
2011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健 康 指 南
患者通过延长呼气或 吸气时 间,促进气体从 举 上臂 吸气 ,双手压腹呼气 ;④平举上肢吸气 ,
显增加 ,同时使耐力低的膈肌纤维转变为具有抗
态 ,停顿时间约 占呼吸周期 1 ,再徐徐呼气 。要 / 4 能较快使患者的呼吸形态 由浅促转为深慢 。
肺泡内排 出,减少肺 内残气量。患者 呼气时 自己 双臂下垂 呼气;⑤平伸上肢 吸气 , 双手压腹呼气;
收拢 嘴唇 ,或采用 吹瓶呼吸 、吹气囊 呼吸和发声 ⑥抱头 吸气 ,转体呼气 ;⑦立位上肢上举吸气 , 呼吸等方法 ,增加 呼气时 的阻力 ,使支气管 内保 蹲位呼气 ;⑧腹式缩唇呼吸;⑨平静呼吸。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 ,缩 口唇做吹 口哨样缓慢
缓慢呼气 。吸气时膈肌下 降,腹部外 凸,呼气时 呼气 4 6秒 ,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 由患者 自行选 ~
以能轻轻吹动面前 3 厘米的白纸为适度 , 0 膈肌上升 ,腹部内凹。呼吸时可让患者两手置于 择调整 ,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呼吸困难和气短的症状。
为了改善肺功能和提高呼吸能力,慢阻肺患者可以进行以下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1. 肺活量锻炼:每天进行深呼吸锻炼,深吸气然后尽量长时间憋气,再缓慢呼气。
每天重复多次,逐渐增加憋气的时间,以提高肺活量。
2. 咳嗽训练:咳嗽是清除肺部分泌物和积液的重要方式。
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进行咳嗽练习来锻炼呼吸肌肉和提高肺活力。
可尝试每天多次深吸气,然后用力咳嗽几次,逐渐增加咳嗽的次数和力度。
3. 呼气训练:使用气漏器或者吹气球等工具进行呼气训练,可以锻炼呼气肌肉和提高呼气力量。
每天进行数次,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4. 薄唇呼吸练习:通过用嘴唇轻轻合并,只用鼻子进行呼吸,可以增加呼吸功效,使呼吸更加自然和高效。
5. 有氧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肺活动量。
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
6. 肺康复训练:参加专门的肺康复训练课程,通过系统的运动和呼吸训练,综合提高心肺功能和呼吸能力。
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时,慢阻肺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并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
此外,要避免在空气污染较重的环境下锻炼,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也很重要。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方法:本研究将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依据数表法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其中,给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分析。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功能锻炼护理;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慢阻肺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之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出现肺功能弱化、呼吸困难之类的现状,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还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2]。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人们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自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3]。
因此,我院探慢阻肺患者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护理的效果,结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依据数表法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43~78岁,平均(54.62±5.76)岁。
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42~74岁,平均(53.46±5.46)岁。
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阻肺有关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认知和沟通功能正常;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病;传染病;中途退出;资料不完整。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为:告知患者慢阻肺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指导其合理用药,注意饮食。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很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相信慢阻肺患者经常会有呼吸费力、气短的感觉,所以大部分的患者都不是很愿意去运动,害怕病情加重,但是不运动对吗?其实关于慢阻肺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
一方面患者害怕在运动的过程中导致呼吸短促,引起身体的不适,而另一方面,专家又表明运动可以减少慢阻肺的相关症状。
其中运动量的减少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甚至会出现越不动,呼吸困难越严重的现象。
锻炼反而是康复最重要的部分,相信各位患者都希望自身病情能够得到改善吧,那么慢阻肺患者究竟该如何进行康复运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1.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首先,要让运动成为生活中必须的一部分。
建议慢阻肺患者每周至少进行3次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运动方式最好选择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力量锻炼等。
如果在锻炼的过程中,感觉身体不适时,就换成比较轻松的运动,散散步啦,打打太极啦。
想要拥有并好吃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与同伴约定一起锻炼2、给自己制定一份锻炼的计划3、每天坚持写关于运动的日记二、运动方式的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方式进行运动,在运动之前必须先做一些拉伸,将筋骨活动开后再进行运动,以免突然运动造成抽筋等不良事件。
1、全身运动(1)散步:最开始运动时,患者可选择从散步开始,不管身处何地,商场、户外,哪怕是室内,都可以散步,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非常适合慢阻肺患者。
刚开始散步是可以不用走太长时间,运动是逐渐递增的过程,可以试着每天多走1分钟,或者多走一段距离,慢慢的养成每天散步的好习惯。
(2)骑自行车:刚开始骑自行车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或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可以从康复中心或者健身中心的固定式自行车上开始锻炼,逐渐的可以尝试着在户外骑车,如果在骑车时感觉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建议立刻停止骑行并坐下休息。
(3)打太极:太极的动作比较平缓、轻柔,非常适合慢阻肺患者,而且太极对心肺的负荷较小,还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锻炼肌肉,更适于烦躁、焦虑的慢阻肺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式呼吸法是通过横膈活动来增强肺通气量。慢阻肺患者将一手放在上腹部,呼气时手随腹部下陷,并稍加压力,吸气时上腹部抗此压力,将腹部徐徐隆起。每天3次~5次,每次3分钟。患者在进行腹式呼吸时,还要注意放松全身肌肉。呼气时,要使腹部下陷,并应避免用力。吸气时要鼓腹,时间要稍比呼气长Biblioteka 每次吸气后不要立即呼气,要稍停片刻。
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也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可锻炼呼吸肌,改善患者的疲劳、乏力和呼吸困难,提高对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使其建立有效的呼吸形态,还可预防和减少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原因造成的肺功能损害,推迟了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异常消耗和退行性变,改变患者无力及呼吸困难的症状以及身体的一般情况,使一些呼吸困难和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能够自理日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若能正确选择训练方式并能恰当运用,可以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呼吸锻炼是治疗有症状的慢阻肺的重要方法。最简单的呼吸功能锻炼就是深呼吸,它可以增加肺泡的通气面积,增强肺部肌肉的活动量,改善呼吸功能。慢阻肺患者可在早晚的树林或公园含氧量高的地方进行深呼吸,初次做以30个为宜,逐渐适应后可逐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