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锻炼呼吸肌功能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锻炼呼吸肌功能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锻炼呼吸肌功能的护理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

方法:在我院2020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医院接受常规治疗以后即可离院。

结果:对照组通过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跳频率上较观察组都有明显改善。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在经过呼吸肌功能锻炼以后,肺功能、心跳频率和呼吸频率有较大改善,缓解了呼吸困难以及运动能力所带来的困扰,COPD的呼吸肌功能锻炼是有必要在COPD患者间推广和应用的。

关键词:慢性;阻塞;肺疾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气道狭窄,其特征是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

长期咳嗽、咳痰、喘息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症状,可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需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防止因气流受限而发展的消极心理影响可防可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呼吸功能检查确诊为COPD患者,经全身治疗后痊愈,处于该期。

时期。

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人在 2 个月的周期内接受了总共 12 个月的肺功能测试。

对照组30人,其中50-62岁男性20人,占67%,50-55岁女性10人,占33%。

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占60%,女性12例占40%。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康复治疗指南》为主要治疗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培训,以专业知识和专长帮助COPD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锻炼呼吸肌功能,可以依靠熟练的临床护理经验。

呼吸肌功能锻炼的主要方法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法、呼吸操、心理护理、排痰护理、氧疗护理等[1]。

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康复的影响

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康复的影响

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康复的影响作者:郝福春白晓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以集中办班的形式组织35例COPD患者接受为期2个月的呼吸操锻炼,锻炼前后分别评定呼吸功能和生命质量水平。

结果:锻炼结束后,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6分钟步行试验(6MD)、活动范围和劳动能力均明显高于锻炼前水平(P【关键词】呼吸操;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康复【中途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91-0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和形成肺气肿为重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特点是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广大北方地区。

因其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往往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康复医学观念的普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通过锻炼,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发作,减轻呼吸困难,减少各种并发症,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的继续减退,改善日常活动能力。

呼吸操则是这种康复锻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本研究通过观察呼吸操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COPD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经病史、体格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和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1.2方法以集中办学习班的形式使患者接受为期2个月的呼吸体操锻炼。

先将呼吸体操的机制和方法编写成文,并附加图解,仔细讲解并指导患者学习,同时邀请家属共同参与并监督执行。

患者每周锻炼5次,每次0.5h,锻炼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晨10:00-10:30。

锻炼的内容包括2部分,即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要求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双手轻压上腹部,用鼻吸气,腹部徐徐隆起;用口呼气,腹部慢慢凹下;逐渐延长呼气时间,使吸气和呼气时间之比达到1:2~3;每次10-15min;患者掌握呼吸要领后再配合全身动作,并可分为卧位、坐位、立位、行走和登梯五种体位。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将96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常规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8例实施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分析二者差异性。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ESCA总分、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慢阻肺;自护能力;肺功能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respiratory exercise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 96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pided into a routine group with 48 cases receiving routine care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8 cases receiving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c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 After nursing, the total ESCA score and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Conclusion: Respiratory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re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类病变,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阻或受限的病理生理病变,多因长期大量吸烟、工种职业关系,长期摄入大量的烟焦油、粉尘和化学气体致使肺功能造成严重损伤,继而使发生慢阻肺疾病的风险增加[1]。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发布时间:2022-06-08T07:36:09.09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期作者:王娟[导读] 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了慢阻肺的患者逐年呈现上涨的趋势,王娟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攀枝617061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了慢阻肺的患者逐年呈现上涨的趋势,严重损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但是,这个潜伏在人们身边的沉默杀手,却不被大家所熟知,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种疾病,往往是患上此病后才意识到这种疾病是多么的可怕。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认真学习了解一下慢阻肺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康复锻炼方法。

一、慢阻肺的预防方法①不论呼吸系统存在什么样的呼吸系统疾病,都要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千万不要拖延治疗的时间,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②患者一定要戒烟,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健康直接损害的就是肺部了,那么,为了避免患上慢阻肺疾病,我们就要隔断一切伤害肺部的行为,所以大家都要戒烟。

并且要做到不吸二手烟。

③避免长时间在空气质量很差的环境中停留,比如休闲娱乐场所,酒吧、ktv、烧烤摊等等,这些环境空气质量都很差,另外,比如工作环境比较差的,则一定要自己做好防护工作,佩戴防护口罩,而且,冬天雾霾严重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出门要佩戴口罩。

④每天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选择在空气质量好的环境下进行,多在公园和绿化好的小区里面散步。

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⑥长期在厨房做饭的人群,一定要开抽油烟机,并且开窗通风。

⑦保持性格开朗,心态乐观,积极向上,懂得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和释放压力。

⑧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良好的预防感冒,是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手段。

二、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锻炼方法①缩唇呼吸缩唇呼吸是通过收缩嘴唇的方式来增加呼吸的阻力,从而延长气体的呼吸时间,让气体在呼吸道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呼吸道的压力,从而延缓气道的塌陷。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针对慢阻肺患者在住院期间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在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70例,在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35例,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即观察组,余下患者则展开常规护理锻炼,即对照组。

分析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

结论对于慢阻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及时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

关键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慢阻肺;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其特征在于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这是因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通常由于大量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并受到宿主因素的影响(包括肺部发育异常)。

重大合并症可能会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它导致了经济和社会负担的沉重和增加[1]。

肺康复被定义为一种居于病人评估的综合干预,是病人量身定做的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并促进长期坚持健康行为[2-3]。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是肺康复的方法之一,是临床使用率较高且无需器械辅助、经济实用的锻炼方式,本研究就侧重对两种锻炼方式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70例,在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35例,进行评估、计划、监督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即观察组,余下患者则展开常规护理锻炼,即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45—69岁间,均值为(56.93±1.39)。

观察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在44—67岁间,均值为(55.19±1.72)。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临床上呼吸系统上常见疾病,它是由于是气流受限而引发的,不完全可逆的气道狭窄性疾病。

发病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症状是呼吸困难,造成一定程度运动能力减退,并伴有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和急性呼吸道感染。

还有可能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相比其它呼吸性疾病,其患病率、复发性、致死率都非常高,但也不是完全不能预防和治疗。

在1999年发行的《慢阻肺康复期治疗指南》中提出,专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操等锻炼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力量。

并进行临床对比,锻炼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缺氧情况,都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一、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称慢阻肺,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且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存在非常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呼吸困难、气流进出肺脏组织受限,多数是由于持续的吸入污染的空气等导致的。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长期呼吸困难和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身体或心理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护理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护理应遵循个体化、整体化、严密观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根据COPD的具体情况,如合并症、个体状况、不同康复要求和职业情况、家庭差异等,制订适合个体的康复护理方案。

2、整体化原则COPD的状况分析,不仅是针对呼吸功能,而且要结合心脏功能、全身体能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康复护理。

3、循序渐进原则COPD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时,要遵循康复内容由少到多,程度由易到难,训练量由小到大的原则,使患者身体逐渐适应。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运动时及运动后身体反应,严防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衰竭的情况产生。

4、持之以恒原则COPD的情况的整体康复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急性发作期,而应处于长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病痛并改善功能。

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情况下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COPD稳定期患者40例,按COPD疾病诊断指南进行正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系统的呼吸功能锻炼。

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肺功能测定和George’s呼吸疾病询问表来进行对比。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George’s呼吸疾病询问表的三部分及总分分值均有降低,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有提高。

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COPD 呼吸功能锻炼提高生存质量【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Methods:40 patients with COPD in stable condition according to clinical guidelines were included.Each patient received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The subjects completed 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and lung function measures .Results:As compared to pre-therapy,both of FEV1 percent of predicted normal and FEV1/FVC were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In the SGRQ score system,the first,second and totalscores were).Conclusion: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can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stable COPD patients.【Key words】COPD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COPD是由于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发作造成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肺疾病。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21 年 7 月第 27 卷第 21 期总第 608 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Jul.2021,Vol.27 No.21 Issue No.608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21.059
--临床研究--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 效果观察
[3] 唐玉芳,袁丽芬 . 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 (24):143-147.
[4] 尹迎秋,韦杰,杨印楼 .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的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5): 117-120.
综上所述 ,呼吸肌训练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症状 ,促进肺 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耐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吉富 .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临床 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2):911.
[2] Ribeiro F, Oueslati F, Saey D,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le Oxygenation Responses to Isokinetic Exercise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19,51(5):841-849.
治疗,接受定期培训教育,并接受考核,所有人员需全面掌握 慢阻肺康复治疗基本知识 ,具备评估患者健康情况的能力 , 具备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的能力。观察组住院 后 ,病情进入稳定阶段 ,护理工作人员和主治医师全面评估 患者病情 ,并为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保证患者掌握并适应 康复训练方法。责任护士负责监督患者坚持锻炼,患者出院 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指 导,锻炼时间需持续>180 d,每周电话随访 1 次。 1.2.2 呼吸肌锻炼方法 1.2.2.1 缩唇呼吸 引导患者通过鼻部缓缓吸气,并尽量利 用膈肌做运动,唇部做吹口哨形状开始呼气,呼气、吸气的比 值控制为 1∶3,在呼气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唇部形状有效调整 缩唇的具体方法,最佳标准为呼出气流能干扰嘴唇前 20 cm, 缩唇呼吸方法每天进行 2~3 次,每次控制在 25 min 左右。 1.2.2.2 腹式呼吸 分别采用卧姿、坐姿、站姿开始练习,引 导患者采取“吸鼓呼缩”的方式 ,左手放在腹部 、右手放在胸 前,右手和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在呼气过程中,左手适当用力 按压腹部,腹部尽量保持回缩的状态,吸气的过程中,让腹部 保持略微鼓起 ,同时注意利用鼻子适当吸气 ,在呼气的过程 中注意保持气息均匀。吸气时间为呼气时间 50%,间隔约为 5 min,然后开始以 5 min 为标准递增。 1.2.2.3 呼吸操 同腹式呼吸,分别采用卧姿、坐姿、站姿开 始练习 ,卧姿时 ,患者保持仰卧姿态 ,同时双手适当握拳 ,屈 伸 6 次左右,在弯曲的过程中注意吸气,在伸直的过程中注 意呼气,间歇期间注意平静深呼吸 6 次左右,双臂交替前伸 6 次左右,伸举状态吸气,复原时呼气。可配合屈腿运动,向上 做动作时深吸气,复原时呼气,同做 6 次左右;坐姿时需直立 坐在椅子或床边,双手保持握拳,肘关节屈伸次数控制在 6 次左右 ,循序开始进行展臂 、屈伸等动作 ,伸展时呼气 、弯曲 时吸气;站姿训练时,双腿注意保持与肩同宽,双手可放在肋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诊疗的5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诊疗顺序划分为两组,每组25例。

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

分析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实验组肺功能、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慢阻肺慢阻肺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以持续的呼吸困难、气短、咳嗽及痰多为主要表现[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阻肺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率第三的原因,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将继续上升。

药物治疗和氧疗是主要的手段,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和氧疗作为治疗慢阻肺的主要方案,可以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然而,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了解,医疗人员发现,仅靠药物和氧疗很难完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在肺功能和日常活动方面的尤为受限。

为此,如何通过非药物治疗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手段,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肺功能,还可以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呼吸困难,从而提高预后质量[2]。

基于此,为评价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在患者中的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诊疗的5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诊疗顺序划分为两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均值为(60.07±6.19)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均值为(59.55±6.28)岁。

纳入标准:①知情自愿参与;②行为逻辑正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晚期癌症;②存在精神障碍。

呼吸功能锻炼与营养支持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功能锻炼与营养支持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吸、 腹式 呼 吸 、 吸 操 等 ] 呼 。② 营养 支 持 治疗 : 在平
衡 营养 中首先 要确 定能量 消耗 。长期 以来 临床上一 直沿 用 Har - e e i ri B n dc s t公 式估 算 机 体 的 基 础能 量 消耗 ( E l , B E)5 老年 C D 患者 为 使 降低 的体 质量 _ ] OP 得 以 纠 正 , 增 加 1 的 B E, 日热 量 供 给/ 应 O E 每 ( cl d ) E k a ・ =B E预计值 ×校正 系数 ×I 1 . 。 . ×I 3 2 监测患 者 呼 吸功 能 锻炼 、 ) 营养 支 持 治疗 前 及治疗 6 月后 血气分 析 、 n步行 距 离 、 个 6mi 体质 量
1 2 方 法 .
2 结 果
呼 吸功能 锻炼 、 养 支持 治 疗前 及治 疗 6个 月 营
后 QOL评 分 、 MI6ri 行距 离 、 冒及 C D B 、 n步 a 感 OP
1 对 C P ) O D稳 定 期 患 者根 据 个 体 情 况制 定
障 碍等 其 他 影 响 营养 状 况 的 疾 病 。6例 因病 情 变 化 、 院等 原因脱 落 , 落率 1 . 9 。人 组患 者 3 转 脱 4 2 6 例 , 中男 3 其 l例 , 5例 , 龄 8 女 年 2~ 9 9岁 , 均 平 9. 0 2岁 , 病程 1 ~1 4 7年 , 随访 时 间平均 2 2个月 。
6mi n步行 距 离 明显 增 加 , 冒次 数 明 显 减 少 , O D急 性 发 作住 院次 数 也 明显 减 少 ( P O 0 ) 感 C P 均 < . 5 。结 论 能 锻 炼 与 营 养 支持 能有 效 地 改 善 老 年 C P O D患 者 的 生 活 质量 。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6 1
咸宁学院学报 ( 医学版 )0 1 2 1 年第 2 卷第 4 J r lf i n g n ei( e c i c ) 5 期(o n X ni i r yM d aS e e ] u ao a n U vs t i cn s l
缩 唇 腹 式 呼 吸训 练 对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气 肿 患 者 生 活质 量 的 影 响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
平 静 呼吸 。呼气 时缩拢 嘴 唇 , 同时 腹肌 收缩 , 壁 腹
下陷 , 使肺内气体经 I = I 徐徐呼出( 此时切勿用力呼 气 )然后经鼻吸气 , , 吸气时腹肌放松 , 尽量使腹部
鼓起。开始训练 时患者将一手 放在前胸 , 另一手 放在腹部 , 以感知胸腹起伏 , 呼与吸比例为2 l每 :, 分钟呼吸 1 次左右 , O 每次训练 1 1mn 每 日2 0— 5 i, 3 , 次 熟练后 可增加训 练次数及时 间。出院后莲, 王雪飞
( 南州 中医 医院护理 部 , 州 都匀 5 80 ) 黔 贵 5 00
中图分 类号 :4 3 5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80 3 (0 1 0 -3 60 10 - 5 2 1 ) 40 1 -2 . 6
3 讨 论
的力量和效率 , 提高通气量 , 减少氧耗量 , 提高呼 气支气管内压 , 防止小气道过早 陷闭 , 利于肺泡气 的排出, 从而使患者的呼吸困难减轻 , 活动耐力提 高 。因此 , 坚持缩唇腹式呼吸训练 能使慢性阻塞 性肺气肿患者症状减轻 , 改善活动耐力 , 从而提高
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慢性阻塞 性肺气肿是 呼吸 系统 的常 见多发 病, 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 , 造成患者躯体以及心理 上的极大损害 , 严重影 响患者 的运动 能力 和生 活 质量。近 2年 , 我们对 3 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患 O 者进行缩唇腹式 呼吸训练 , 旨在探讨其对此类 患

抗阻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抗阻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抗阻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2-01T16:28:14.107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作者:史岩雷[导读]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探究使用抗阻呼吸康复训练后,给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史岩雷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摘要: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探究使用抗阻呼吸康复训练后,给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抗阻呼吸康复训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6MWD)、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6MWD长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aO2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抗阻呼吸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肌耐力,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抗阻呼吸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持续存在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该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气喘、咳嗽、日常活动受限等。

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但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手段,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常规护理模式是现在临床主要采取的护理方式,该护理方式训练缺乏针对性,导致患者的运动耐受性、肺功能等情况改善小,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韦芳肖燕灵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3期[关键词]老年慢阻肺;肺功能;呼吸训练;康复护理干预;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173-02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疾病。

慢阻肺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普遍认为和慢支、阻塞性肺气肿有关[1]。

吸烟、化学物质吸入、空气污染以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外部因素,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以及其它呼吸道疾病是主要的内因[2]。

慢阻肺高发于老年群体,表现为咳凑、咳痰、呼吸困难以及气短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3]。

临床上针对老年慢阻肺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患者不良症状,通常会辅助一些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4]。

呼吸训练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将其与康复护理干预联合起来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5]。

为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8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探究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限定本次实验研究所选取的时间段为2019.10-2020.9;界定本次选择分组方式为随机法;确定所选研究对象为老年慢阻肺患者,其数量为84例。

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2例。

对照组中,男女病患比例4:3,统计年龄分布于61-77岁,均值(67.96±3.1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36±0.46)年。

观察组中,男女病患比例11:10,统计年龄分布于62-78岁,均值(68.12±3.16)岁,病程范围界定,最短1年,最长6年,均值(4.17±0.49)年。

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

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

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慢阻肺患者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100例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RMS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其症状,效果较好。

关键词:呼吸康复训练;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临床效果慢阻肺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长期反复接触有害、有毒气体、微尘(如吸烟、与工业灰尘长期接触等)而引起的气道疾病。

对患者的肺功能表现出不可逆转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

这被称为慢阻肺。

慢阻肺会导致气道气流长期不可逆的限制,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慢阻肺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在病程不断加剧下,会引发呼吸衰竭、肺心病、自发性气胸等后果,呼吸康复训练是一种可加强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肺活量的训练。

对此,本次实验将讨论对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的影响作用,实验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

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7.46±7.56)岁;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6.64±8.46)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P大于0.05)。

这次实验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实验并在实验报告上签字,且得到了中央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其内容: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①呼吸训练,用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进行锻炼,做深呼吸,尽力将肺内的气体呼出体外。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
量的影响
韦芳;肖燕灵
【期刊名称】《医学食疗与健康》
【年(卷),期】2021(19)23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用。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一组给予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康护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在生活质量评分放米昂,则发现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

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173-174)
【作者】韦芳;肖燕灵
【作者单位】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感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
2.激励式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3.肺康复护理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慢阻肺呼吸体操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5.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呼吸训练方法对慢阻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两种呼吸训练方法对慢阻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多发病 , 大部分 中重度 患者活 动能力受 限 , 出现 心理 障碍 并 及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 同时 C P O D的高患 病率和高致残率 使
其 占据 了 相 当 大 的 社 会 医 疗 资 源 。 为 寻 求 最 佳 呼 吸 训 练 方 法, 取 C P 选 O D缓 解 期 患 者 , 比较 不 同呼 吸 训 练 方 法 对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的影 响 。
缩 唇腹 式 呼 吸 , 验 组 3 运 用 阻力 呼 吸 训 练 器 , 录 两组 患者 训 练 前 、 实 O例 记 训练 后 6个 月 生 存 质 量 各项 指 标 , 比较 生
两组训练前 生存质量 四项指标(Eபைடு நூலகம்生 活 、 t 社会活动 、 抑郁 、 焦虑 ) 比, 异无统计学意 相 差 两
义( 0 0 ) 训练 6个月后 , P> .5 ; 生存质量 四项 指标实验组均好 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0 0 ) P< . 1 。结论
存质量 。
种呼吸训练方法对 C P O D患者 的生存质量均有改善 , 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能较明显改善 C P 但 O D患者缓解期的生 [ 关键词 ] 呼吸训练 ; 慢性 阻塞性肺病 ; 生存质 量
13 判 定 标 准 : . 两组患者训练前 、 训练后 6 个月分别进行
生存质量评价。生存质量 评价采 用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 患者 生命质量测评表评分 , 共有 3 5个测评项 目, 分属 4个 因子 , 即 日常活动能力 1 、 3项 社会 活动 状态 7项 、 抑郁心理症状 8项
和 焦 虑 心理 症 状 7 , 项 行 4级 评 分 , 据 质 量从 高 到 低 依 项 每 根 次 评 为 1 4分 , 算 出 总 分 。得 分 越 高 , 示 功 能 障 碍 越 严 — 计 表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影响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影响


; 数 资料采 用 ) 检验 ,< .5 / 0 1表示有 显 计 ( 2 P 00,9 . <0 著或 极显 著差 异意义

Z 兰 亩罘
例( ) %
表 1 患 者 锻炼 前 后 临床 症 状及 心 理 状态 的情 况 比较
表 2 患 者锻 炼 前 后 感 冒 、 院 次数 的 比较 住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1 2期
杨 晶 珍 , 庆荣 : 剂量 米 非 司酮治 疗 围绝 经 期 功能失 调性 子 宫 出血 的临 床分析 温 小
9 7
膜表 面 出现不 规 则脱 落和 出血 , 在雌 激 素 的作 用 下 出血处 被 修 复而 止血 ,但 另一 处 又 发 生脱 落 出血 , 形 成长期 不规 则 的子宫 出血 。 因出血 缺乏规 律 以及
会 慢 性 阻 塞 性肺 疾 病 组 提 出 的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57次 。3控制 性缓慢 呼 吸 :  ̄ () 行走 , 停下深 吸一 1 , 3气 然后 再行 走 同时缓慢 的 呼气 。
13 观察指 标 .
诊 治 指 南 中诊 断标 准 , 过 临 床 表 现 、 功 能 检 查 通 肺 及影 像学 检查确 诊为 慢性 阻塞性 肺 部疾病 患 者 。 1 方法 . 2
采取 1 头一 对 一宣 教 , 作 呼 吸 肌功 能 锻炼 光 3 制
锻 炼 一 年前 后 通 过 分 别记 录 患者 的 相 关 临 床 症状 、 院次数 、 住 血气及 肺功 能测 定等指标 。其 中有 3例合 并其 它系统 疾病死 亡 、 失访 。 2例
14 统计方 法 .
盘及宣传小册子。宣教的护理人员为经过专门训练 过 , 要训 练方 法有 :1 唇 呼 吸 : 主 () 缩 病人 呼气 时腹 部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方法:本研究将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依据数表法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其中,给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分析。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功能锻炼护理;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慢阻肺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之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出现肺功能弱化、呼吸困难之类的现状,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还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2]。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人们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自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3]。

因此,我院探慢阻肺患者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护理的效果,结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依据数表法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43~78岁,平均(54.62±5.76)岁。

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42~74岁,平均(53.46±5.46)岁。

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阻肺有关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认知和沟通功能正常;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病;传染病;中途退出;资料不完整。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为:告知患者慢阻肺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指导其合理用药,注意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1-18T11:37:06.22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10期作者:陈静[导读] 綦江区三江街道卫生院正确指导COPD患者坚持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对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綦江区三江街道卫生院(401431)[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指导2014年1月―2014年9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严密观察患者锻炼前后生命体征、缺氧、呼吸疲劳等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掌握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及肺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患者经过呼吸功能锻炼后缺氧状况、呼吸疲劳状况及肺功能均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而且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

结论:正确指导COPD患者坚持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对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锻炼一、绪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

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1]。

COPD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病程长,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多伴有心理、行为、性格、精神上的改变[2],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并且也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我院内科针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认真指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呼吸功能锻炼,使患者尽早地、最大范围地改善肺部功能和缺氧症状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1临床资料选择在2014年1月―2014年9月对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00例。

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入院时给每位患者发放一张呼吸功能锻炼评分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呼吸功能锻炼前后进行调查,待出院时进行测试评比。

2.2 研究方法经过临床、影象学及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经治疗处于康复期后,对照组每天进行患者四肢主动运动锻炼。

实验组在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同时,每天增加呼吸肌锻炼、吸氧、全身运动以及康复指导和营养指导治疗。

通过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资料,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

2.3 观察标准临床观察患者发绀情况、膈肌活动度,肺功能恢复效果。

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主动程度、功能恢复效果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10个问题,让患者能复述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识与技能,每个问题均有3个答案: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别得分10、9、8分。

在出院前给予两组问卷评价测试: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69分及以下为差。

2.4临床护理方法2.4.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1 )恐惧心理:由于长期患病,一运动就呼吸困难、哮喘,患者一听到“锻炼”二字就害怕,他们害怕发病,害怕此种锻炼方法会产生副作用。

老年人适应能力减退,任何改变在短期内都较难适应,当患者接受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时,尽管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仍有一些患者难以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

(2)悲观消极心理:因反复多次住院,久病不愈,又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认为自己的病治不好,活着会给家人带来经济及精神上的负担,对康复锻炼不感兴趣,认为用什么方法也无济于事。

(3)求治愿望迫切心理:均为病程短的患者,由于怕衰老,怕生病,求医心情迫切,当听说呼吸功能方法效果好,无痛苦时,便迫不及待地想进行锻炼。

有的患者甚至认为锻炼2-3周就能痊愈,产生了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其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悲观情绪,常常锻炼过量,产生不良影响。

(4)孤独猜疑心理:因患者性格固执、任性,尤其当疾病长期缠身时,失去日常的正常交往,有的甚至整日卧床不起,久而久之,由孤独自卑变为猜疑,患上抑郁病、焦虑病。

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对生活失去兴趣,对任何运动均失去动力,对呼吸功能锻炼没有兴趣,即使勉强学会锻炼,常常因为没有效果而产生疑虑,放弃锻炼。

还有个别患者甚至怀疑医务人员是在他们身上做试验,故而不愿接受,甚至拒绝进行锻炼。

2.4.2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包括腹式呼吸法、缩唇呼气法、体位引流排痰技巧、横膈式呼吸法、呼吸体操等。

2.4.3保持呼吸道通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损害,痰液积聚在支气管腔,阻塞气道;另一方面痰液的积聚也可促进细菌的继发感染,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方法是指导患者有效排痰。

患者如痰多黏稠、难以咳出,应适当多喝水。

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咳嗽时,取坐位,头略前倾,双肩放松,屈膝,前臂垫枕,如能使双足着地最好,可有利于胸腔的扩展,增加咳痰的有效性。

咳痰后患者应进行放松性深呼吸,并采取舒适体位充分休息。

也可以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增强纤毛活动能力,稀释痰液。

在雾化呼入时,指导患者重复做深吸气,屏气5~10s后再做深呼气动作,直至雾化液吸完。

协助患者慢慢翻身,有节律地叩拍背部。

方法:手指并拢呈空心状,然后自下而上,由边缘向中央叩拍,使气管壁的痰栓脱落,结合病人的咳嗽,让痰液充分咳出。

2.4.4 氧疗的护理(1)氧疗的健康宣教:使用氧气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

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5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

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

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

要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因为长时间高浓度的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浓度在24%-28%范围内,即使疗程超过10年也不会发生氧中毒。

(2)给氧导管的选择: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塞式)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造成皮肤不适。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勾式)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

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耳套式)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

一次性吸氧面罩(松紧带式)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清醒患者有憋气感、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

由上可以看出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

(3)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加热湿化的氧可湿化气道使内分泌物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

湿化的黏膜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气道通畅度得以明显改善。

对于要长期氧疗的患者来说吸入的氧气以温度37°C,湿度80%左右为宜,在湿化瓶中盛50-70°C温水达瓶容积的1/3-1/2,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4)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精神、神志、紫绀、呼吸、心率、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

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SaO2、经皮测定氧和CO2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

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

2.4.5饮食护理COPD病人由于呼吸困难可使热量和蛋白消耗增加,因此调整饮食习惯,鼓励病人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肪食物以增加营养,但不能进食或输注过多的糖类,以免加重通气负担,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汽水、豆类等。

对于消化功能差、食欲差的患者给予少吃多餐,不断变换食谱。

痰多粘稠时,让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

同时最好能戒烟配合治疗。

2.4.6 呼吸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1)适应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2)禁忌证:未控制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全身急性炎症和传染病,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精神疾病发作期间或严重神经症,运动会导致恶化的神经肌肉疾病,骨骼肌肉疾病或风湿性疾病,晚期妊振或妊振有合并症者,严重骨关节功能障碍。

三、结果3.1 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掌握程度由表1可见,实验组的呼吸功能锻炼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有48例,占96%掌握程度优良,对照组有36例,占72%掌握程度优良,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四讨论4.1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能使肺功能明显改善随着我国人口老齡化的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治疗上没有特效方法,所以改善呼吸功能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康复期呼吸功能锻炼,可预防疾病发作和病情加重,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并且还增强体质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因而患者的住院费用也明显的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坚持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锻炼,能使呼吸肌尤其是膈肌强壮有力,对改善呼吸形式,促进排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肺功能得以恢复并且阻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

4.2 健康教育增强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程长,肺功能和动脉血氧明显下降,PaCO2明显升高。

由于疾病基础病变的不可逆性,以及疾病长期困扰,呼吸肌功能不全,肺功能减退,体质下降和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社会活动受限,家庭依从性增加,由此产生心理情绪的变化[3]。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了更进一步正确的了解,自我护理知识得到有效的增加,因而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护患的交流和护患间的相互信任,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知识覆盖率的调查,结果患者和家属对呼吸功能锻炼知识覆盖率达100%,呼吸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率由72%的优良率上升为96%。

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后,77%的患者发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膈肌活动度增加非常显著,说明呼吸功能锻炼能明显增加膈肌活动度,改善缺氧状态。

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效果由66%上升为94%。

所以合理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接受锻炼、正确锻炼、长期坚持锻炼,有助于患者树立信心及耐心,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