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图文-第7-8章

合集下载

热泵技术介绍PPT课件

热泵技术介绍PPT课件
第14页/共28页
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机 组原理图
第15页/共28页
水源热泵
• 水源热泵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空气源热泵机组主要由以下几部 分组成:1.压缩机,2.膨胀阀,3.冷凝器,4.蒸发器, 5~6.循环水泵。
在制冷/制热工况下,制冷剂经膨胀阀时节流, 其压力降低,进入蒸发器;低压的制冷剂吸收了蒸发 器热量而汽化。制冷剂汽体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 排到冷凝器,这时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升高了。压 力和温度较高的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进行热交换, 汽化的制冷剂被冷凝为液态。这样,制冷剂便在系统 内作了一个由液体变汽体,又由汽体变液体的循环。 蒸发器处周围介质的热量不断被吸走,温度逐渐下降, 这就是利用制冷剂的物态变化实现制冷/制热的基本原 理。蒸发器与制冷目标区进行热交换为制冷方式;反 之,冷凝器与制热目标区进行热交换为供热方式。
%的速度稳步增长。
第5页/共28页
热泵技术发展史
• 在欧美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法国、 德国、北欧和南欧的一些国家,热泵产品已经进入 了大多数家庭。 我国的热泵事业近几年已开始起步,而且发 展势头看好。目前,我国利用较多的是水源热泵, 而用空气源热泵制取生活用热水在国内近两年刚刚 起步。从2001年春天开始,澳大利亚康特姆公司 在中国已建成数十个地源和空气源热泵示范工程,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10页/共28页
空气源热泵
的高温水供暖致使居室装修的木地板因烘烤而翘曲 变形的问题,且经济性好;夏季,该装置通过换向阀, 低压侧的热交换器吸收房间空气中的热量,使房间降 温,解决了传统工质的空调机组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 难以适应的缺陷。 同时集空调、抽湿及供热水于一体, 起到了目前普通空调机组实现不了的作用。具有热感 舒适、室温稳定、节能、安全、方便管理等特点,是 一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冷热功能合一的装置,也成 为高档住宅的身份象征。

第8章 暖通空调施工图识图与施工

第8章 暖通空调施工图识图与施工
科学出版社
8.1 常用暖通空调图例
三、图样画法 (1)系统编号 一个工程设计中同时有供暖、通风、空调等两个及
以上的不同系统时,应进行系统编号。系统编号由 系统代号和顺序号组成。系统代号由大写拉丁字母 表示,见表8-1;顺序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当一个 系统出现分支时,可采用图8-1(a)
科学出版社
一、图线 在暖通空调图纸中线型的基本宽度b一般选用0.7、
1.0mm。图线有实线、虚线、波浪线、点长画线、折 断线等。实线和虚线有粗线(b)、中粗线(0.5b)、 细线(0.25b)。粗线单线一般表示管道;中粗线表 示本专业设备轮廓、双线表示的管道的轮廓;细线表 示建筑物轮廓,尺寸、标高、角度等标注线及引出线, 非专业设备轮廓等。波浪线有中粗线(0.5b)、细线 (0.25b)。 中粗线单线表示软管;细线表示断开界 线。有的图纸使用了自定义图线,要注意其在图中的 意义。
科学出版社
8.2 供暖系统施工图识读及施工
⑤ 膨胀水箱、集气罐、阀门位置与型号; ⑥ 补偿器型号、位置,固定支架位置。 (5) 对于多层建筑,各层散热器布置基本相同时,也可 采用标准层画法。在标准层平面图上,散热器要注明层 数和各层的数量。 (6) 平面图中散热器与供水(供汽)、回水(凝结水)管道 的连接方式绘制。 (7) 当平面图、剖面图中的局部要另绘详图时,应在平 面图或剖面图中标注索引符号。
科学出版社
8.2 供暖系统施工图识读及施工
(5)集气罐采用《采暖通风国家标准图集》N103中Ⅰ型 卧式集气阀;
(6)明装管道和散热器等设备,附件及支架等刷红丹防 锈漆两遍,银粉两遍;
(7)室内地沟断面尺寸为500 mm×500 mm,地沟内 管道刷防锈漆两遍,50 mm厚岩棉保温,外缠玻璃纤 维布;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图文-第8章-多联机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图文-第8章-多联机

8.2 多联机组
8.2.2 机组中的部分辅助部件与设备
➢ (1)热气旁通回路 ➢ (2)再冷却回路 ➢ (3)电子膨胀阀 ➢ (4)四通换向阀 ➢ (5)高压贮液器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3.1 风冷交流变频变容热泵多联机系统
风冷交流变频变容 热泵式多联空调系 统是指用室外空气 作为热泵的热源与 热汇,并选用交流 变频压缩机的多联 空调系统。
要专门的机房等优点。 但是多联空调系统由于管路过长、落差大也会带来管路流动阻力大的
问题。在制冷工况时,配管过长使吸气压力降低,严重影响其制冷能 力;吸气压力下降,过热增加,系统的EER相应也下降;配管长度影 响室内、外机工作点,致使其能力降低。另外,多联空调系统的回油 困难问题也不能忽略。
8.2 多联机组
8.4.2 制冷剂管路的配管长度对其系统性能的影响
➢ 热泵式多联空调系统实际配管长度为100~150m,等效配管长度为 115~175m。这是热泵式多联机能够运行的极限条件,设计时无论如 何都不能突破配管长度的极限条件。
8.4 多联空调系统中的几个关注问题
8.4.3 室内外机高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3.3 风冷定频变容系统
8.3 联空调系统类型
8.3.3 风冷定频变容系统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3管式热回收型多联式空调机组 室外机
室内机组
EV0
EV1 EV2 EV3
8.4 多联空调系统中的几个关注问题
8.4.1 系统的地域适应性
➢ 尽管变频多联机可以大大延缓制热量随着室外温度的衰减,甚至在低 于-20℃时也可以运行,但从供热的效率和供热的质量角度来看,在10℃时出风温度已经无法充分发挥热泵的供热优势与效率,应优先选 择其他更有效的供热方式。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图文-第7-10章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图文-第7-10章
空气或水—水空调装置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 室内水源热泵机组(水/空气热泵机组); ➢ 水循环环路; ➢ 辅助设备(冷却塔、加热设备、蓄热装置等); ➢ 新风与排风系统。
7.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概述
保福大厦水环热泵
7.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运行
7.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运行
1
2
5 6
3
4
a)
1
2
3
4
1
2
5 6
3
4
b)
1
2
5 6
c)
5 6
d)
7.3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
(1)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具有回收建筑内余热的特有功能。 (2)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具有灵活性。 (3)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虽然水环路是双管系统,但与四管制风机盘
管系统一样,可达到同时供冷供热的效果。 (4)设计简单、安装方便。 (5)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不如大型的冷水机组,一般
按低位热源的种类不同,可分为风冷热泵多联机空调系统 和水冷热泵多联机空调系统两种型式。

8.1 概述
与传统的集中空调和传统的一拖多产品相比,它具有如下 特点:
➢ (1)部分负荷特性良好 ➢ (2)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灵活性。 ➢ (3)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优异的控制系统。 ➢ (4)多联空调系统还具有安装和维护简单、占建筑空间小、不需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4.2 水/空气热泵机组的选择
机组型式的选择 室内水源热泵机组型式主要有水平式、立式、座地明装式、立柱式、屋顶
式等。 机组容量的确定 根据空调房间的总冷负荷和i-d图上的处理过程,查水源热泵机组样本上的
特性曲线或性能表(不同进风湿球温度和不同的进水温度下的供冷量) ,使冷量和出风温度能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机组的型号。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讲义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讲义
温差电热泵(又称热电热泵、珀尔帖热泵)是建立在珀尔帖效应的原理上的。当一块N型半导体(电子型)和一块P型半导体(空穴型)联结成电偶,在这个电路中接上一个直流电源,并流过电流时,就发生能量的转移,在一个接头上放出热量,而在另一个接头上吸收热量。这种现象称为珀尔帖效应。
CO2的临界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根据循环的外部条件,可实现三种循环:亚临界循环(Subcritical Cycle);跨临界循环(Transcritical Cycle);超临界循环(Hypercritical Cycle)。目前制冷、空调、热泵热水器等设备中采用的CO2循环形式,基本上都是跨临界循环方式。
热泵工质是在热泵机组中进行状态变化的工作流体,也是热泵循环中赖以进行能量转换与传递的介质,以实现制热(制冷)目的。
为了评估各种工质对臭氧层的消耗能力和对全球温室效应的作用。通常引入消耗臭氧潜能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简称ODP值)和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值)两个指标。所谓热泵工质的ODP值,就是规定R11的ODP值为1.0,其余各种工质的ODP值是相对R11对臭氧层消耗能力的大小。同样规定R11的GWP值为1.0,其余各种工质的GWP就是相对R11的温室效应能力的大小。显然,工质的ODP值和GWP值越小越好,希望为0。
蒸气压缩式热泵的理论循环是在具有温差传热的两相区的逆卡诺循环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利用冷凝器和蒸发器实现等压的冷凝放热和汽化吸热过程。将绝热压缩过程移到了过热蒸气区,以取代在两相区的不安全,且效率低的湿压缩过程。利用节流机构取代了膨胀机,使设备大为简化。
在冷凝器中每kg工质放出的热量称单位质量工质制热量,简称单位制热量。在蒸发器中每kg工质吸取的热量称单位质量工质制冷量,简称单位制冷量。每1kg工质压缩的功称单位质量工质耗功量,简称单位功。

热泵技术课件

热泵技术课件

作为制冷空调热泵关键部件的四通换向阀,2005年我国的产 量为4355万个。
热泵技术发展的展望(一)

从利用的热源层面:



空气源热泵 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 水环热泵 太阳能热泵
热泵技术发展的展望(二)



变频技术与变容积技术 热泵计算机仿真和优化技术 热泵的CFCs替代技术 空气源热泵的除霜技术 多联式热泵技术 热泵热水器
热泵的实质


热泵是以消耗一部分高质能(机械能, 电能等)或高温位能为代价,通过热力 循环,把热能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 体的能量利用系统。 热泵与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热力循环相 同。
制冷与热泵
高温 q1
制冷 w
T0
q2
低温
T2
工 作 原 理 相 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温 q1 热泵
T1 w
q2
低温 T0
两者的目的和着眼点不同 两者的工作温度范围不同
高温 q1 热泵 q2 低温
T1 w
cop
T0
w
热泵技术的应用范围


住宅供暖(冷); 大型建筑物的供暖(冷); 热泵在室内和室外露天游泳池的应用; 余热的回收与利用; 人工冰场和游泳池的相结合的热泵系统; 干燥 、除湿、 浓缩、 分馏。
热泵发展简史

1824年,热泵压缩式理论
热泵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背景


热泵的研究是基于两个热点问题,即能源问题 和环境污染问题。 能源的危机和矿物能源燃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 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对现代人类生存的严重 威胁与挑战。热泵技术是开发和强化高位能利 用率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可再生能源及保持生 态平衡的有效途径之一。

《暖通空调讲解》PPT课件

《暖通空调讲解》PPT课件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暖通空调系统 进行自主学习和优化,提高能效和舒 适度。
智能控制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
系统架构
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 用层等,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 处理和应用。
功能模块
包括设备管理、能耗监测、环境监 控、智能控制等模块,满足不同的 应用需求。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
量等。
03
行业标准对企业国际合作的影响
分析行业标准对企业国际合作的作用,包括促进国际交流、推动国际合
作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暖通空调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预测未来暖通空调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如智能化、高效节能等。
暖通空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分析未来暖通空调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如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
替换部件法
对于损坏的部件或组件,采用替换法进行维 修或更换。
05
智能化技术在暖通空调中 应用
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应用
将暖通空调系统与物联网相结合,实 现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功能。
云计算技术应用
通过云计算平台,对大量数据进行存 储和分析,为暖通空调系统的智能化 提供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输入功率
空调设备运行时消耗的电能,单位通常为kW或W。
制冷剂类型和充注量
制冷剂种类及其充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制冷效果和环保性能。
辅助设备功能及作用
01
02பைடு நூலகம்
03
04
风机
提供空气循环动力,确保室内 空气均匀分布。
过滤器
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 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膨胀阀/节流装置
控制制冷剂流量,实现制冷剂 的节流降压。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 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暖通空调热泵技术,包括热泵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特点、 节能减排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热泵的基本原理
1 什么是热泵
热泵是一种利用气体的压 缩和膨胀原理来实现热能 转移的设备。
2 热泵的工作原理
通过压缩和膨胀制冷剂, 热泵可以将热量从低温源 转移到高温源。
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是常 见的热泵应用方式,具有 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热泵的技术特点
1 热泵的性能指标
热泵的性能指标包括热泵系数、制冷剂种类、制冷剂回收等。
2 热泵的能效比
热泵的能效比是评估热泵能效的重要指标,其影响着热泵的能源利用效率。
3 热泵的维护与保养
对于热泵的长期稳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维护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热泵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1 热泵在节能减排中的优势
热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供热和制冷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 热泵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具体的实践案例展示了热泵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效果和节能减排的成效。
3 热泵的未来发展趋势
热泵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以适应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结论
热泵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3 热泵的分类
热泵可以根据工作介质、 制冷方式和供热方式进行 分类。
热泵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1 热泵在暖通空调系统 2 热泵与其他供热方式 3 热泵在地源热泵及水
中的作用
的比较
源热泵中的应用
热泵作为一种供热和制冷 的设备,在暖通空调系统 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与传统的供热方式相比, 热泵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差 异。
热泵作为一种供热和制冷技术,具有自身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并存在一些限制和缺点。

2007年培训-暖通-地源热泵空调技术讲解

2007年培训-暖通-地源热泵空调技术讲解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NANJ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 一般规定
1.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气候区,按下列原则确定: 1) 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2) 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应根据热负荷选型,不足冷量可由性能系数 (COP)较高的水冷却冷水机组提供; 3) 在寒冷地区,当冬季运行性能系数低于1.8或具有集中热源、气源时 不宜采用。 注:冬季运行性能系数指冬季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时的机组供热量 (W)与机组输入功率(W)之比。
注:复合式冷却热泵机组设有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却冷凝器,夏季一般使用水冷却冷凝器, 冬季时则切换至风冷冷凝器。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NANJ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 设计原则及要点
4. 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的制热量,应根据室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修正系 数和融霜修正系数,按下式进行修正: Q=q· K2 K1· 式中 Q——机组制热量(kW); q——产品样本中的瞬时制热量(标准工况:室外空气干球 温度7℃、湿 球温度6℃)(kW); K1——使用地区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的修正系数, 按产品样本选取; K2——机组融霜修正系数,每小时融霜一次取0.9,两次取 0.8。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NANJ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 设计原则及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2 制冷剂管路的配管长度对其系统性能的影响
➢ 热泵式多联空调系统实际配管长度为100~150m,等效配管长度为 115~175m。这是热泵式多联机能够运行的极限条件,设计时无论如 何都不能突破配管长度的极限条件。
8.4 多联空调系统中的几个关注问题
8.4.3 室内外机高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3.3 风冷定频变容系统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3.3 风冷定频变容系统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3管式热回收型多联式空调机组 室外机
室内机组
EV0
EV1 EV2 EV3
8.4 多联空调系统中的几个关注问题
8.4.1 系统的地域适应性
➢ 尽管变频多联机可以大大延缓制热量随着室外温度的衰减,甚至在低 于-20℃时也可以运行,但从供热的效率和供热的质量角度来看,在10℃时出风温度已经无法充分发挥热泵的供热优势与效率,应优先选 择其他更有效的供热方式。
按低位热源的种类不同,可分为风冷热泵多联机空调系统 和水冷热泵多联机空调系统两种型式。
8.1 概述
与传统的集中空调和传统的一拖多产品相比,它具有如下 特点:
➢ (1)部分负荷特性良好 ➢ (2)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灵活性。 ➢ (3)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优异的控制系统。 ➢ (4)多联空调系统还具有安装和维护简单、占建筑空间小、不需
变频压缩的容量调 节是通过对变频压 缩机的驱动电机的 转速调节来实现。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3.2 水冷变频变容热泵多联空调系统
➢ (1)冷却塔+传统热源+水冷热泵式多联机系统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3.2 水冷变频变容热泵多联空调系统
➢ (2)水/水热泵+水冷热泵式多联机系统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来说,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EER在2.76~4.16之间,供 热性能系数COP值在3.3~5.0之间。 (6)由于水环热泵空调系统采用单元式水/空气热泵机组,小型制冷 压缩机设置在室内(除屋顶机组外),其噪音一般来说会高于风机盘 管机组。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4.1 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负荷
⑷ 北方地区在建筑物内区面积大,而内区的内部负荷又大(要求北方 建筑物内余热量要比南方同样建筑内的余热量大)的场合使用水环热 泵空调系统是十分有利的。若建筑物内无余热或余热很小,远远满足 不了外区采暖所需的热量时,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势必要用锅炉 的高位能加热环路中的循环水,再由水/空气热泵机组消耗电能将循 环水的低位热量提升到高位热量,向室内采暖,这种用能方式是十分 不合理的。
➢ (1)室外机在室内机上部
➢ (2)室外机在室内机下部
8.4 多联空调系统中的几个关注问题
8.4.4 室内机高度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4.5 系统的回油问题
➢ ① 设置油分离器 ➢ ② 安装曲轴箱加热器 ➢ ③ 采用带有回热器的气液分离器 ➢ ④ 设置回油弯 ➢ ⑤ 回油运行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4.2 水/空气热泵机组的选择
机组型式的选择 室内水源热泵机组型式主要有水平式、立式、座地明装式、立柱式、屋顶
式等。 机组容量的确定 根据空调房间的总冷负荷和i-d图上的处理过程,查水源热泵机组样本上的
特性曲线或性能表(不同进风湿球温度和不同的进水温度下的供冷量) ,使冷量和出风温度能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机组的型号。
8.1 概述
变制冷剂流量热泵式多联机空调系统 是指由一台或数台室 外机(风冷或水冷)可连接数台不同或相同型式、容量的 直接蒸发式室内机构成的热泵式空调系统,简称热泵式多 联机空调系统,学术名称为VRF(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rate)。
商业名称很多,如VRV、MDV、MRV等。它可以向一个或 数个区域供冷与供热。
8.2 多联机组
8.2.2 机组中的部分辅助部件与设备
➢ (1)热气旁通回路 ➢ (2)再冷却回路 ➢ (3)电子膨胀阀 ➢ (4)四通换向阀 ➢ (5)高压贮液器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3.1 风冷交流变频变容热泵多联机系统
风冷交流变频变容 热泵式多联空调系 统是指用室外空气 作为热泵的热源与 热汇,并选用交流 变频压缩机的多联 空调系统。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4.5 排热设备
在夏季,水源热泵机组全部按制冷工况运行,将冷凝热释放到环路的 水中,使环路水温不断升高。当水温高于32℃时,排热设备应投入运 行,将环路中多余的冷凝热向外排放。
目前,排热方式主要有三种: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4.6 蓄热水箱
8.2.1 变制冷剂流量热泵式多联机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2 多联机组
8.2.2 机组中的部分辅助部件与设备
➢ (1)热气旁通回路 ➢ (2)再冷却回路
✓ ① 在室外换热器处设置一组再冷却器。 ✓ ② 在高压贮液器出口液体管上设置再冷却回路。 ✓ ③ 吸气管路上的气液分离器中设置高压液体盘管,实现回热循环
空气或水—水空调装置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 室内水源热泵机组(水/空气热泵机组); ➢ 水循环环路; ➢ 辅助设备(冷却塔、加热设备、蓄热装置等); ➢ 新风与排风系统。
7.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概述
保福大厦水环热泵
7.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运行
7.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运行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4.3 机组风道的设计
水源热泵机组均为余压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因此,无论立式还是卧式机 组都接有送风风管及送风口,将空气送到被调房间人们工作或居住的区 域,来创造一个健康而舒适的建筑环境。
(1)样本上提供的风量是与机外余压相关的。 (2)机组风管多为低压小风管。 (3)为了进一步防止噪声的传播,在风管上应采取消声措施。 (4)建议所有的送风管和回风管均应保持最短长度。 (5)为了防止结露,送风管应作保温处理; (6)风管的设计应满足防火要求;要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7)回风管与送风管设计相同,水源热泵机组容量小可以不设回风管; (8)应仔细选用送、回风口的形式和位置。
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由建筑物的外部引进低温热源,以替代加 热装置的高位能量。
7.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1 闭式太阳能 水环热泵空调 系统
7.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2 井水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7.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3 土壤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7.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4 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7.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7.5.3 采用混合系统,进一步提高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环 保效益
保福大厦水环热 泵
第八章 变制冷剂流量热泵式多联机空调系统
第八章 变制冷剂流量热泵式多联机空调系统
8.1 概述 8.2 多联机组 8.3 多联空调系统类型 8.4 多联空调系统中的几个关注问题
第七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第七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7.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概述 7.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运行 7.3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7.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概述
水源热泵的定义: 指以水为热源的可进行制冷/制热的一种热泵型整体式水—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机组容量的确定
(1)确定水源热泵机组运行的基本参数。 (2)确定机组空气处理过程。 (3)选择适宜的水源热泵机组型式与品种。 (4)根据水源热泵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和工厂提供的水源热泵机组的 特性曲线(或性能表),确定水源热泵机组的制冷量、排热量、制热 量、吸收热量、输入功率等性能参数。
要专门的机房等优点。 但是多联空调系统由于管路过长、落差大也会带来管路流动阻力大的
问题。在制冷工况时,配管过长使吸气压力降低,严重影响其制冷能 力;吸气压力下降,过热增加,系统的EER相应也下降;配管长度影 响室内、外机工作点,致使其能力降低。另外,多联空调系统的回油 困难问题也不能忽略。
8.2 多联机组
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常设置低温(或高温)蓄热水箱,以改善系统 的运行特性,低温蓄热水箱和高温蓄热水箱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7.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7.5.1 合理选择应用场所,充分体现出节能和环保效益
⑴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全年绝大部分时间按制冷 工况运行的场合,与使用风机盘管系统相比,一般来说是不节能的, 相应也无环保效益。因此,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如广州)从用能角 度看,不宜选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
6
7.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运行
(1)夏季,各热泵机组都处于制冷工况, 向环路中释放热量,冷却塔全部运行, 将冷凝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使水温下降 到35℃以下。 (2)大部分热泵机组制冷,使循环水 温度上升,达到32℃时,部分循环水流 经冷却塔。 (3)当周边区的热负荷与内区的冷负 荷比例适当时,排入水环路中的热量与 从环路中提取的热量相当,水温维持在 13~32℃范围内,冷却塔和辅助加热装 置停止运行。由于从内区向周边区转移 的热量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平衡,因此, 系统中还设有蓄热容器,暂存多余的热
7.4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
7.4.4 加热设备
如果内区的机组向环路释放热量少于周边区从水环路吸取的热量时, 环路中的水温将会下降,当水温降至13℃时,就必须投入加热设备。
目前,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水的加热设备将外部热量加入 循环管路中;二是采用空气电加热器将外部热量直接加入室内循环空 气中。
(1)先要明确建筑物的分区。 图示建筑物可分为9个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