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学方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教师培养讲座】
教学方式及方法探究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必须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效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贯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教学理念,积极稳步的推进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既要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合理内核,又要切实加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转变”的目标,即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探究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人,体现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是机遇,是因为我们赶上了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说是挑战,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式下,要能够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成为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中国新教育风暴一书中谈到:“一个特级教师,在新课程面前也会成为一个不合格的教师”。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都必须发生重大转变。新课程的改革,不只是知识体系的变化,它是一场教育的变革和转型,涉及到的不仅是千家万户的利益,更是国家的未来,“今日之教育,就是中国之未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因此,在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中,教师起着关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变教育,先变教师,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变,再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都是空谈。作为教师,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那么,在新课程的改革中,需要我们做什么呢?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在新课程中,更多关注的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得到更好发展的问题,这一点老师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打开通往知识大门的指路人,教师的任务也不再只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是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道交流,一道讨论,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学校自2010年10月以来,极力倡导“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为此专门举行过“学案导学”研讨课和召开“学案导学”研讨会,强调通过教师有效的“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各学科教师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存一些不足,为确保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健康、持续发展,规范学案导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各实施环节的操作,逐步探索出符
合我校实情的优质、高效课堂,已拟定《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学案导学教学环节实施方案(试行)》。但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学校的意图不是让老师们生搬“学案导学”模式,而是给老师们提供一种借鉴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方法,目的在于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希望老师们勇于大胆尝试,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和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方法。
二、教学方法探究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的核心,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新课程为我们每位教师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特别是年轻教师,因为新课程对年轻教师来说不叫“新”,这里的“新”,是相对“老课程”、“旧方法”而言的,你们没有“老课程”、“旧方法”的束缚,踏上工作岗位后,直接接受的就是新课程、新思想、新理念,不需要“转变”,因此,年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刻是大有作为的。那么年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该做什么呢?那就是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教法和学法,研究教法是为了研究学法,任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都是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实现的,我认为研究教学方法是一条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和发展的快车道(当然还有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每位教师都在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年轻教师更应跟上形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古人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指各科教学都不能违背的教学大法即教学原则。如:(1)系统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4)动态性原则;(5)应用性原则;(6)全体性原则;(7)区别性原则;(8)启发性原则;(9)自学性原则等;教无定法,是指教师个人风格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贵在得法,是指在不同的情景和背景下,选择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所以,请老师们要认真研读这“十二字”箴言。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这里的方式,具体的操作就是方法。对教学方法的探究,一直都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世界教学方法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如:前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快乐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即掌握学习法等,都注意了学生主体论,能力目标论,动态发展论,多渠道获得知识论。我国北京朝阳区小学教师马芯兰的渗透教学法(即四性教学法),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三主四式原则),湖北武汉大学教授黎世法六课型教学法(即异步教学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自学辅导法",上海育才中学教师段力佩的八字教学法,江苏常州师范学校教师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上海青浦县数学教改小组的回授式教学法等,都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主体作用,基本原则都是启智导学,目的都是在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大多数都是教育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有很强的个性特征,不是任何人照搬就能运用的,但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特别是要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灵活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启发式等,在新课程教学中,也不能完全摒弃,毕竟传统教法传承了几千年,有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应该继承其精髓部份,并引用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