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死观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中国古代之生死观2008-05-20 07:541、儒家之生死观。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

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

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是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所以在生命与“仁义”做取舍得话,要“舍生取义”。

但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

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

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汉代扬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

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儒家生死观的发展演变

儒家生死观的发展演变

儒家生死观的发展演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死问题的探讨和理解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本文将介绍儒家生死观的发展演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生死儒家认为生命是一件大事,必须重视它,不能轻易放弃。

同时,儒家也强调死亡的不可避免和意义。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意味着儒家强调对生的重视和对死的认知,将死亡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二、看淡生死在儒家文化中,也包括一些轻生、纵情声色的内容,如《论语》中的“子路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表明儒家也认可对生死看淡的态度,将生死与追求真理联系起来。

三、超越生死儒家强调生死之间的转化,认为死并不仅仅是结束,还是一种开始,是一种哲学化的生死观。

在儒家经典《孟子》中,孟子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表明儒家认为生死之间存在转化关系,死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四、以德为本的生死观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将生死视作一种德行的表现,并提出“君子不羞于言死”,以此鼓励人们思考生死问题。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意味着儒家认为德行的追求和生死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生命的境界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的生命也应该符合自然的规律。

在儒家经典《中庸》中,孔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这意味着儒家认为人的生命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六、生死循环儒家强调生死之间的连续性,提出“死而不亡者寿”,以此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儒家文化中,生死循环的思想被视为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在这个循环中不断延续。

七、尊重生命儒家强调对生命的尊重,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人们应该以一种尊重、平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生命。

在儒家经典《尚书》中,有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表明儒家认为尊重生命是一种基本的人道精神。

孔子的生死观三句话

孔子的生死观三句话

孔子的生死观:生命与精神永存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生死观深深地影响
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他认为人在死后,身体会消逝,但精神和
灵魂将永存。

在他看来,只有那些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他们
的人生才是完整而有价值的。

以下是孔子的生死观三句话: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

”生命和道义是孔子非常看重的两个价值,但是如果在二
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那么他坚定地选择了舍弃生命而追求道义。


认为人生在世,不仅是为了过好自己的生活,还要承担自己对家族、
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这才是一个完整人生的意义所在。

2.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非常重视命运的安排,他认为
生死、富贵荣辱都是上天安排,我们无法左右。

因此,无论面对什么
样的挑战和命运的抉择,他总是坦然接受,不去强求逆转。

这种超然
心态也是他深深影响后人的精神力量。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提倡尊
重礼制,这并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礼节规范,更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
思考。

他认为,只有遵循礼制的人,能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伦常原则,对个人的生命和灵魂的永存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

在他的思想中,人的礼教观念和精神追求都是构成一个健康美好生命的基石。

孔子的生死观力图让人有更高层次的思考和追求,它是中国文化
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儒教的生死之说

儒教的生死之说

儒教的生死之说人事之大,莫过于生死。

生死关切,是人的基本焦虑,生死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

《礼记》曰:“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

[1] 参通幽明,究明生死,此儒教大道所系。

究幽明之际,知生死之道,是儒教的重大教义。

1)原始返终,知生知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 许多人依据圣人这两句话,便断定儒教只关注现世,不关注来世,重生不重死,言生不言死。

认为儒教不关注死亡问题,把死亡之事与鬼神之事悬置不论。

这是对圣言的误解,是对儒教教义的误解。

其实,儒教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死亡问题。

圣人以神道设教,生死之道、鬼神之道是儒教的重要内容。

对死亡问题的重视,与对死后世界的关注,是儒教教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儒教有自己的生死观,有着关于灵魂世界及神鬼之道的系统阐述。

这些观点和阐述详见于儒教经典与先圣先贤的言论之中。

这是儒教的基本教义,儒教既是入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

《礼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这里“明”是人间世界,“幽”则是人死后的世界,即神鬼的世界。

礼乐即“入世间法”,系指仁义礼智之性、“修齐治平”之道、“人伦纲常”之道;而鬼神之道,也就是出世间法。

依儒教教义,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入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一以贯之,悉统于天道。

入世间法就是“生”之道,“生”之道即人之道。

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与天道相贯通,人道是天道天理在人世间的落实。

出世间法就是“死”之道,“死”之道即鬼神之道。

鬼神之道是天道天理在灵魂世界,在神鬼世界的落实。

故出世间法也与天道天理相贯通,神鬼之道亦是天道。

故依儒教教义,生之道即死之道,明之道即幽之道,人之道即神鬼之道。

幽明之道,生死之道都统于天道。

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明有善恶,幽有屈伸;明有正邪,幽有清浊;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故知生即可知死,知人之道就可以知鬼神之道。

故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此话并非不关注死亡,恰恰相反,这正是究竟之说,是对生死之道的大彻大悟。

儒家生死文化讨论

儒家生死文化讨论
如此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只在于生前,也不止 于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
它不是一昧地重生轻死,也不是简单地轻生轻死,而是 教导我们最终如何超越生死。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公 元 前5 5 1年( 周 灵 王 二 十 一 年 ) 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
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 以 己 言 , 战 国 初 年 成《论 语》一 书 。 公 元 前4 7 9年 卒 。春 秋 霸 局 时 兴 、 礼 乐 崩 坏 , 孔 子 曾 弃 官游说各国,颠沛流离只盼解决时弊,但一 人之力难挽狂澜。晚年他致力于整理典籍: 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其中影 响 最 巨 者 为 史 书《春 秋》, 由 于 执 笔 严 峻 无 私 , 令乱臣贼子畏惧。 学不厌、教不倦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基本治学 态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则 在 「行仁 」 , 从《论 语》 可见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从日常生活落 实儒家精神的教育理念。孔子过世后,学生 分散各地宣扬孔子学说,战国时代孟子更发 扬光大,以致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子之道 成为立人、安邦、治国良策。
(二)儒家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儒家又重视家庭伦理、强调 孝道观念,并已深入人心,从而形成长远的中华文化现象,因此 在现代社会家庭人际关系中仍然是重要的价值。
(三)儒学研究的新路向 学重视社会理想的实践,因此儒学理 论建构应该着重与当代社会科学的结合,亦即儒学的经世济民之 学的强调与落实,建构之重点即在以儒家关怀社会的道德意识作 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价值指导原理。 至于传统儒学理论的研究, 则应重视儒家真理观的辩证,亦即当作为中华文化共同传统的儒 学与道佛两家进行义理辩证之时,儒学的真理观建构基地的探究 实为重点。
荀子作《荀子》一书,书中倡导化性起伪的思想,主张 隆礼重法﹐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必须经过圣王的教化 与自身的学习﹐才能知道善恶﹐行为合乎礼义。

儒道的生死观

儒道的生死观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哲学流派,它们对于生死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 儒家的生死观:
1. **强调人的责任与义务:** 儒家强调人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力实现道德、修养自己,以服务社会。

生死在儒家看来是个体责任的一部分,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2. **重视后代传承:** 儒家注重家族和社会的连续性。

个体的生死被看作是家族延续的一环,后代的教育和传统的继承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责任。

3. **追求“仁”:** 儒家强调“仁”的概念,即为善、为人,关心他人的福祉。

通过实践仁德,个体在有生之年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道家的生死观:
1. **强调自然和道:** 道家注重自然和道的观念。

生死被看作是自然变化的一部分,是宇宙法则的表现。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与自然的变化对抗。

2. **无为而治:**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强调不逆自然而行。

对于生死,有时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度,认为生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因此应该接受并顺其自然。

3. **强调个体修炼:** 道家注重个体的修炼,追求心灵的宁静。

通过超越对生死的恐惧,达到心灵的自由。

在一些道家经典中,也提到通过修炼达到长生甚至不朽的境界。

总体而言,儒家强调通过履行社会和家庭责任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将生死看作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共同存在,并对社会价值观和个体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源出周朝专司礼制(宗法等级制度仪礼)的“司徒”之儒家,独得周朝“尊礼”、“近人”道统的正脉嫡传。

生当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乱世的儒家“先师至圣”孔老夫子,一生以“克已复礼”——教化已不守旧制的世人克制自己、回归周朝礼制,为自己的使命。

孔老夫子对周礼向往至极,衷心赞叹:郁郁乎文哉!吾宗周。

[1]以梦见周朝开国元勋、礼制奠基者周公为最大的幸福。

他老人家一生唯以天下大事、万世功业为念,孜孜奔走列国,授徒编书,人生态度可谓积极至极,树立了儒家阳刚进取人生态度的身教典范。

对于人事以外的玄学问题、生死灵魂之秘奥,孔子没有多少论述,当然,这种不论述,是一种经过理性审视的理性实用主义,与释迦之不回答“十四无记”问题有某种可相比较之点。

孔夫子对生死问题、鬼神的理性实用主义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意谓人应把心思用于实实在在的人生问题上,不应过多考虑那些人智不可能解决的死后去向、鬼神问题。

孔夫子拒绝谈论怪、力、乱、神等神秘现象,对“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但对周朝传统的事鬼敬神之制,还是俨然维护的,教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当作鬼神就在面前,恭恭敬敬依古制民俗亲自参与祭祀鬼神,不可马虎,尤其敬畏天神,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3]不过他遵依周朝的原则,对鬼神“敬而远之”,耻于堕入那种鬼里鬼气的巫觋之流。

孔子也反对追求长生不死,有言曰:“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夫子读不释手的,是《周易》,这是依神明而行卜筮以占验吉凶之书。

看来,孔子绝非无鬼论、无神论、人死断灭论者,不过他不想当、也称不上鬼神问题的专家。

富阳刚之气的儒家,面对人不可能回避的死亡威胁,当然也会有所抗拒,其抗拒的方式,首先是在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中去创造“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之言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后汉人荀爽说:其身殁矣,其道犹存,故谓之不朽。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生死意识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论语》鲜明地表现了儒家思想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识和个人应以有限的生命尽力于社会大众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论语》儒家思想生死观生与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无法抗拒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在远古时代,因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医疗器械的缺乏,人之生命更为短暂,更为脆弱,故而更加关注生死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征战连年不断,动乱割据时时发生,人们的生命毫无保障。

于是,生死意识便成为儒家关注的焦点。

一、儒家对生命的观照儒家思想一向以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干预人生。

在儒家作品中,把握人生、勇于奋争、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句子、例子比比皆是。

《先进》中载有“季路问事鬼神”之事,孔子闪烁其词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生是一切的基础,连生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又有什么权利去谈及死亡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因此,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应当积极生活,死后之事,死后在谈亦未晚。

刘向《说苑•卷一•君道》载:“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欲言无知,恐不肖子孙弃不葬也。

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可见,孔子是忌谈死亡,主张积极生活的。

儒家认为,越是身处逆境越应平静乐观,努力保持自己高洁的本性,孜孜求学,以豁达的态度面对苦难,从而完成人格的再一次飞跃。

孔子曾高度赞扬颜回耽于清苦的生活,“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在对学生的赞扬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君子固穷”、君子“不汲汲于富贵”的肯定,对身处困境依然乐天知命的褒扬赞誉。

儒家所追求的不是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而是崇高充实的精神境界,因而,儒家学者不惧怕困苦,而把困苦看成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完善,一种磨练。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 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 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 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㈠中国人的死亡观 ⒈原始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 下,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 眼光看待死亡,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 形式,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 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 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⒉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义和意向 ⑴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⑵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 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 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 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 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 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 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 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 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 人、兽差别,因此,在博恩大夫看来,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 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 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 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 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 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 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 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腊大哲伊壁鸠鲁也有一段名扬四海 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 我们就不存在了。”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 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 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 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 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 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0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

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

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

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
一、儒家生死观的形成背景
1.1 先秦社会背景
•分封制的兴起与争霸
•礼乐文化的兴盛
•人生矛盾的凸显
1.2 先秦儒家的兴起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仁义观念
•墨子等其他学派的影响
二、儒家生死观的核心思想
2.1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道与家族的延续
•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2.2 人生的生死观
•生死相生的观念
•圣人对生死的态度
•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2.3 人生的轮回与超越
•生死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仙道与永生的追求
•生死观与人生价值的统一
三、儒家生死观的实践应用
3.1 公众道德教育与人生规划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儒家生死观在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3.2 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
•尊重生命与人权
•安置灵魂与纪念祭祀
3.3 个体生活与心理健康
•正确认识人生的有限性
•儒家生死观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从先秦儒家生死观的形成背景入手,分析了国家形势与儒家思想的相互影响。

随后,探讨了儒家生死观的核心思想,包括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生死观以及人生的轮回与超越。

最后,从教育、社会治理和个体生活三个层面分析了儒家生死观的实践应用,并指出了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儒家生死观的传承与实践,有助于塑造社会的公德心与精神追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

儒释道三教的生死观(李仁贵珍藏版)一、儒家生死观——重视今生——格物致知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最大。

儒家的生死观是重视生的价值,回避死亡之后的事。

儒家认为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是每个人无从躲避的宿命,任何想从肉体上达到永生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因此,人们只能在生前努力于建功立业,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与人格的塑造。

通过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不朽,超越死亡,亦即在个体之我的肉体死亡、腐朽之后,仍然能以精神价值的形态而存在于世,对社会、众生、国家、民族产生经久不衰之影响,从而达到永恒。

二、佛教生死观——超脱轮回——涅槃成佛印度的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生死观方面,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一片苦海,所以生是不值得留恋的,而更注重死后来世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所提倡的涅槃成佛,脱离苦海。

除此之外,对于芸众生,佛教认为如果没有涅槃成佛,就只能在六道中轮回,一世一世,没有穷尽。

佛教的生死观点,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人开始更注重今生的行为,以超出轮回,解脱生死。

同时,印度佛教也渐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道教生死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道教源于先秦的道家,道家的生死观是生道相合,养生全生,坦然生死。

道教吸收道家生死观中与道相合,又融合神仙道的长生理论,衍生出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永生观。

道教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为了保气而得长生,道教人士进行了长期的探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服食外丹和修炼内丹的两种长生方法。

道教对长生不死的执著追求,显示了中华民族对生死的一种抗争和超越,但其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长生不死只是一种梦想,但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一些实践,却形成了中国丰富的养生长寿的许多方法。

儒家生死观研究

儒家生死观研究

儒家生死观研究生命问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之一,对生命哲学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各家哲学流派论述的一大重心。

有别于西方哲学中二分化的思维范式,中国哲学里的生命观普遍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和谐圆融,且关注现实世界的生生不息的思想特点。

这一点在儒家的生命哲学中便有很好的展现。

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最根本现象,通过对儒家生死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发掘儒家生命哲学的特性。

与一般的人生观侧重人生、死亡观侧重死亡不同,本文所指之生死观是立足于由“死”来观“生”,又立足于从“生”来看“死”,是对人之完整生命历程的整体交互观照。

在生死观的视野里,“生”是受“死”支配的,“死”又是由“生”来完成的。

生与死共同塑造有价值的生命历程。

没有死亡概念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人生充实的死亡是虚无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死观要解决的是人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是对终极关怀问题的探索。

不过,生死观比终极关怀问题更全面、更具体,它是终极关怀下的安身立命之学。

儒家的生死观是儒家以终极关怀为蕲向,对生与死及其关系作出的解释。

它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传统中国主导性的生死观。

一、生死价值观:成仁取义生死价值就是人活一生所要实现的目标,它是立足整个生命历程来思考的,其实也就是人的生命价值。

所谓价值,是指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正向的、积极的功能、作用或性质。

如物之价值即指物作为价值客体对人这一价值主体有具有的正向的、积极的功能、作用或性质。

衡量物的价值时,物是价值客体,人是价值主体,主、客是分明的。

而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具体地说,就是人作为客体满足自己作为主体需要的价值。

在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因此,必须将同一个人区分出哪些是价值主体、哪些是价值客体,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生命价值。

要区别生命价值的主体与客体,必须了解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本质不是生物本性。

人生而具有的是自然生命(或称生理生命),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舍此生命无以寄存。

传统生死观的哲学阐释-2019年文档

传统生死观的哲学阐释-2019年文档

传统生死观的哲学阐释1儒家生死观1.1“未知生,焉知死”这六个字出自《论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意思是人世间的事情都不能应付过来,又何必谈论鬼神的事情。

而且如果尚未弄明白生的事情,又怎能去谈论死的事情呢?显然这六个字道出了孔子的生死观,即生是当下首要解决的事情,生的问题弄不清楚,就不要忙着考虑死的问题。

“未知生焉知死”的人生观是一种重生轻死,乐生恶死讲究现实的人生态度,这种生死观认为人们应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生的问题上,专注于有限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尽力享受人生的乐趣。

1.2“舍生取义”孟子发展了儒家德性人生观,《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求熊掌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表现了孟子的生死观,活着固然是好的,但活命不是人生的第一目的,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在活命和理想之间,孟子认为应当首先选择理想,然后才是活命。

按照孟子的解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善性,即恻隐之心;义,则是指在行动上所应走的道路,也就是在行动上去实践恻隐之心,凡是属于正义之路,对社会对历史有益的都可以包含在义的范围之内。

由此看来“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强调了一定要在行动上,实践上把走正路放在比活命更高的位置上,把义作为第一人生目的。

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超越了纯粹的形而上的性质,走上了实践的领域。

2道家生死观2.1生死相对《齐物论》中庄子讲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是说,诞生的过程,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走向死亡的过程,就是诞生的过程,死是生的开始,生死是同一事物的永远轮回。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就是气聚合起来的,人的死亡就是气的离散,生死是不断转换的,神奇可以转化为腐朽,腐朽也可以转化为神奇,这是造化,是大自然安排好的。

他还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长。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意思是人的生命和死亡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天赋的命运,人力是无法改变的,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无论多大的东西,该毁灭的时候还是要毁灭。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生死是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重大问题,认识生死是我们的生命课题。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未知生,焉知死”释义的探讨,对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生死观做粗略的分析,以期对生死做一定的了解。

标签:论语;孔子;生死观关于生死,一直是与人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能逃避不去面对。

因此,从人类诞生至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停止。

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向死走去,是无法被人类所超越的自然规律。

人类对死亡的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法获知具体的时代,但这不并不影响各时代的人去探索“生”与“死”。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这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正面直接回答,他所要表达的是“生”与“死”是同一过程,“死”是知的,但“生”是可以探索的,尽管依旧充满着迷茫,至少了可探知的对象,通过对“生”的知晓,从而对“死”做出应有态度。

一一般的说法是孔子重视生而避谈死,确实,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死”的言论极少。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语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篇》)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颜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

对于“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

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

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

儒家生死观

儒家生死观
43
王云岭 wangyl@ 2019/11/19
二二、、葬法葬葬法式葬(式续() 续)
(三)水葬
“死者有四葬,水葬则 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 灰烬,土葬则瘗(yi) 埋之,鸟葬则弃之中 野。” ——《南史·扶南 国传》
水葬一般流行于藏族、 门巴族、傣族 等少数民 族地区,为一种卑贱的 葬仪 。
鬼难道跑来跑去不累嘛?
佛教传入以后,为了让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 借助本土道教和儒家信仰的概念,说我们佛教 里的鬼啊,住在地狱里,地狱呢就在泰山这里
道教一看,就你会借势,我不会么?魏晋南北 朝时,道教也把佛教的地狱改造了一下,挪为 己用。
:“罪结九幽,谪役东岳幽执泰山地狱也会对自己的同类下手。宋 朝时,荆湖南路、江南路、淮南路、两浙路等 地以及荆湖北路的峡州、广南西路的邕州、广 南东路的韶州都盛行杀人祭鬼的风俗。上述地 方的乡村,乡人平时诱拐外乡生人,将之杀死 祭鬼,诱拐不得就用自家奴仆,连奴仆都没有 的话甚至用自己亲生孩子替代,脔割烹炮,备 极惨酷。
现在的殡葬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
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 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 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殡殡葬葬之由之来由(来续)
2019/11/19
灵魂观念: 中国人的鬼魂观念
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 的观念,自产生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 葬亲人的习俗。
五斗米道又吸收了一些古代巫术的内容,生生 给鬼造了另外一个住处“丰都”,鬼boss又 出了一位“丰都大帝”。阴司地府的一大根据 地丰都,现在在重庆辖下。
据说现在中国叫鬼门关的地方,居然有七个, 分别在河北、河南、甘肃、云南、广西。加上 原来的黄泉、幽都、昆仑、泰山、地狱、丰都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

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传统儒家的生死观,揭示其深厚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其生死观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理性认识,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

本文将首先对传统儒家生死观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梳理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

接着,通过深入分析儒家经典文献,探讨儒家生死观的核心理念,如“生而知之”“死而不亡”等。

本文还将关注传统儒家生死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以及其在面对生命伦理、死亡教育等现实问题时的启示作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指导。

二、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儒家生死观的哲学基础,主要源于孔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体系,特别是他们对“仁”“礼”以及“天命”等核心观念的阐释。

儒家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人应当顺应这一规律,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结。

儒家强调“仁”的理念,认为“仁”是处理生死问题的关键。

在儒家看来,“仁”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揭示了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即应当先关注现实生活,致力于实现“仁”的要求,而不是过分关注死后的世界。

儒家认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仁”,才能对死亡保持正确的态度。

儒家提倡“礼”的规范,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

在生死问题上,“礼”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儒家认为,人应当遵循一定的丧葬礼仪,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同时,儒家也强调个人在面临死亡时应保持庄重的仪态,不惊慌失措,以体现个人的修养和“礼”的精神。

儒家还探讨了“天命”观念与生死观的联系。

儒家认为,人的生死是由天命决定的,个人无法改变。

然而,儒家并不因此而对死亡产生恐惧或绝望,而是强调人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际行动来顺应天命,实现个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即使面临死亡,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留下永恒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死观的本体论前提:人固有一死,生死乃自然法则使然
二、积极的入世精神:人固有一死,但一息尚存,就当努力
三、生当鞠躬尽瘁,死则死得其所
四、四、生命诚可贵,做生活的强者
《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死亡哲学》高洋
强昱,陈战国.超越死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M].
儒家死亡哲学倾向于道德哲学基础;道家死亡哲学注重于将个人生死融入到宇宙之中;佛家死亡哲学强调生死轮回,生死涅。

儒家的死亡哲学是建立在儒家“仁”、“义”、“礼”传统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具有鲜明的道德哲学的色彩,对于中国传统死亡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死亡哲学赞美死亡,但并不是厌恶生存,热恋死亡。

它试图打开百姓狭隘的认识局限,冲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让人们走出狭隘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以大道那样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宇宙般的胸怀对待生死。

佛教死亡哲学则是强调生死即涅槃与瞬间即永恒是,其实质上说的是不离生死而超越生死,不离时间而超越时间。

传统佛教中,只有脱离了生死轮回才能进入涅槃,只有离开脱离了生死轮回才能进入涅槃,只有离开了有限的时间才能进入永恒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 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 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 最
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

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

世间万物,有生有死, 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

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 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 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

因此, 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人是什么?人即灵魂。

人是可以思考可以互相交流的肉体,他有理性、可以规划、可以感知、有创新等各种能力。

二元论认为,什么是死亡,死亡可能是心灵和肉体的分离,也许是伴随着躯体殒灭的永久分离。

物理主义认为死亡是什么,灵魂这种额外的实体并不存在,心灵也只是肉体所拥有的一项特殊的能力,所以,心灵也就伴随着身体正常运作能力的毁灭而毁灭。

死亡,简单地说:就是一系列功能的终结。

1人可能是肉体和其他某物的结合体,心灵.
一个不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东西、一个不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某物,它是灵魂,它是意识,思想,也许是人格的归属,所在地或者说是基础,但是这个观点的关键之处在于,从哲学角度对心灵的恰当理解,必须是在非物理的条件下去思考的,非物质的条件!
2. 一元论认为只有一个基本,且唯一基本存在的东西,那就是肉体,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呢,人只不过是一种物质实体,人当然是肉体,一个非常不错的物质实体,一个十分神奇的物质实体,
儒家生死观中,灵魂不死,天堂地狱的观念尚未被强化,故“重现世,轻来世,重视人生,不重视人死”成了儒家生死哲学的一大特色。

儒家创始人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
死?”[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敬鬼神而远之”。

[3]轻视和否定灵魂世界的价值,强调生命的意义在现世。

把生死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

这种生不足忧,死不足俱的生死观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儒家生死观是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朴素的生死观缺乏科学的材料作论证,因而带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