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儒道释的生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12(中旬刊)
儒家、道家、道教、佛教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它们之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和人生宗教,即使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它们的张力依然存在,体现在每一个国人的思想和行动上,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
一、一、儒道释的生死观
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心思想是“仁”,而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要“践仁”。
儒家认为,人的本质是仁,要实现仁,最根本的两点是“爱人”和“克己复礼”,这种本质是天之所命,做人就是要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本质,把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政治道义紧密结合,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争取达到“圣人”的境界,完善和发展自己的道德本性,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舍生取义”,这样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不朽、
“得其正而死”。
①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是通过对生的价值的追求,实现生命和死亡的价值。
道家是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另一个派别。
在诸多方面,它的人生观、道德观与儒家相反,使中国文化形成一种儒道互补的局面。
不同于儒家的社会价值取向,道家批判礼、义、仁、致、信这些价值观对人性的束缚作用,认为人应追求世界的本然状态,一切遵循天地间总的自然规则——
—“道”。
②道家认同的生活价值观是自由、至乐、尽年、顺性安命。
人只有顺着自己的本性生活、与万物合为一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不受外物驱使的快乐。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认为,生和死都是六道轮回中的必然步骤,人活着的时候应诚信向善、不可作恶,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因果关系而定,只有生前造善业、不造恶业的人,死后才能在善道轮回,否则死后会堕入地狱,难以超生。
而即使是生于善道,也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之中是充满苦难的,人只有超越了六道轮回,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③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的主要思想是“长生不死”、
“肉体成仙”、
“气化三清”。
④道教认为,宇宙万物和人都由气化生成,人接受了元气中最纯和与精华的成分,人的精神与肉体都来源于元气,肉体一旦消失,人的精神也就荡然无存。
如若保障人的生存条件,使精神与肉体处于动态平衡,则人可获得永恒之生命。
在肉体上,人们要通过炼丹药等实践方式提高身体机能,争取长生不死;在精神上,要通过守一炼气达到世界与自我一致的状态,实现生命活力的增长与心灵的净化完善。
二、儒道释不同的生死观源于不同社会假设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儒道释分别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它们生死观的理论体系。
笔者认为,这些不同的认识是源于对社会的不同理解。
儒家眼中的社会是世俗社会,无论是孟子的人性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恶,在现实中人性都不是完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人是良莠不齐的,因此社会秩序需要由礼、义、仁、致、信来维护,社会的整合也要靠活着的人们努力工作、用更高的道德准则约束自己来实现。
于是,儒家生作死息的价值观应运而生。
道家对人类社会是很失望的,认为社会充满剥削、掠夺和压迫,人性日益扭曲,远离了出自“道”与自然的和谐社会,远离了人生的本然状态。
在这样的世界中,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陷入自己设下的困境中。
而要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状况,人必须返朴归真,重新走到世界和自我的本然状态之中。
在此背景下,道家淡然超脱的生死观也就不足为奇了。
佛教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命都是苦,世间一切都是变化莫测、短暂无常的,生命的无常令众生难以主宰自我。
虽然道家也深刻感受到人世间的苦难,但它承认世界本然状态是美好而和谐有序的,不同于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充满苦难的观点。
佛教对社会的认识是相当悲观甚至绝望的,在这种见解的驱动下,佛教衍生出致力于超越六道轮回的生死观。
道教在道家哲学的基础上产生,它不讲求来世,不强调苦行,尊重生命,关心人的现实幸福与终极命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民众的现实与心理需求。
它是具有务实态度的宗教,针对社会的不公平、不安宁,以及普遍存在的疾病困扰、尔虞我诈,提出了独特的生死观,即惟有生命永存才有可能超越所有世间烦恼,获得自由。
三、儒道释生死观的最高境界
由于对社会不同角度的解读,儒道释形成了不同的生死观,虽然表面上差距甚远,但笔者认为儒家、道家、佛教生死观的最高境界是基本一致的。
儒家、道家、佛教生死观的最高境界都是超越生死。
儒家认为,舍生取义则可永垂不朽、
“得其正道而死”,即使生命逝去,其精神也将永恒存在,为万世所景仰,生死没有差别;道家重视对“道”的追求,一旦达到“道”的境界,则生死两忘,万物皆按照本然规律运作,生死都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也就无谓生死;佛教要求人们超越六道轮回,只有眼中无天无地、无我无佛,才能即心成佛,自然也无生死。
虽然它们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处,但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给予了众人无限的启迪。
相对于以上三种生死观,道教的生死观同时追求精神和肉体生命的永恒,而肉体的延续也是为了保证精神的无限自由。
于是它给自己设立了一个陷阱,尽管使尽浑身解数,无数帝王将相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追求长生不老、肉体成仙,人也没有突破肉体生命的有限性,因而道教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儒道释思想影响深远,其文化张力不知不觉释放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所以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工作以求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得到实现的人们,恬淡平静面对生活以求一切顺其自然的人们,行善积德以求来世平安的人们,还有养生健身以求延年益寿的人们,他们可能是不同的人,也可能是同一个人不同的生活侧面。
注释:
①刘明.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
②田林.庄子和尼采的生死观比较.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③陈战国,强昱.超越生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7:176.
④陈战国,强昱.超越生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7:245.
比较儒道释的生死观
□陈偲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300071)
摘要本文通过对儒道释三家生死观的解读和比较,认识到不同的生死观源于对社会不同角度的认识。
在生死观的最高境界上,儒家、道家、佛教的观点是基本趋于一致的。
关键词生死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7)12-166-01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