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2-03心灵的慰藉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第三课 心灵的慰籍

第二单元第三课  心灵的慰籍

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能力目标:了解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领略不同艺术风格的美术作品,体会作品中蕴涵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的现象。

教具与学具1.教具:多媒体播放工具。

2.教具: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以及巴黎圣母院的图片,并且做一定的介绍。

提问:这两座建筑与埃及的金字塔有什么不同?2.生思考并回答。

3.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①埃及的金字塔是为死去的人修建的陵墓,而上述两座建筑是为了在世间的人们修建的。

②不过这些建筑不是为了供人们居住,而是为了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而修建的。

4.导入正题:教师介绍世界中有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内的三大宗教。

接着向学生介绍一下佛教的简单情况。

5.学生初步阅读并研究教材: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第28、29、30页,然后分小组讨论归纳教材内容,将内容填写到作业纸上。

注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如下方面进行阅读。

① 佛教是不是诞生于中国?② 佛教艺术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什么时代?③ 为什么要创作这些美术形象?④ 最有代表性的佛教艺术形式是什么?⑤ 美术作品怎样被用来传播佛教?⑥ 仔细观察,佛教美术作品中的形象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归纳与总结。

并且组织学生“完成活动建议一”。

7.总结:佛教的思想与古希腊时期的神话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表现这些观念的美术作品也有不同。

8.展示古希腊的作品《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娜神像》。

不过二者也有共同点,请同学们思考并解答。

9.总结:宗教的思想在当时的美术创作中(中国的佛教艺术、古希腊的艺术作品)占主导地位。

人们用各种美术形式来表现对神灵的敬仰。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表达对神灵的尊敬。

赵俊杰《心灵的慰藉》教案

赵俊杰《心灵的慰藉》教案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上节课《礼仪与教化》讲到了秦汉陶俑,在艺术的道路上就出现了佛像雕塑,本课将讲述中国的主流宗教,佛教美术以及佛教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学生要了解中国最早的佛教传入时间,最有名的四大石窟,四大石窟的样试特点、发生的背景,以及中国佛像的演变过程,在情感上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德育教育。

二、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也上过美术鉴赏的课,对于鉴赏佛教美术作品有一定的基础,但理解程度不够,需要老师多用一些有趣的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来增强他们对于佛教的认识,我们要更深层次的去探讨作品的背景、作用以及美术造型所带来的教育意义。

三、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谈论自己的观点,大胆进行反向思维,结合社会实际作一定的论证。

四、设计思路:本课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生命的瞬间》图片,让学生思想得到感化和情感的升华。

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该堂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宗教是如何成为人们心灵上的慰藉。

能力目标:让学生体会佛教是怎样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安慰,以及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宗教美术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体验佛教的魅力,以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佛教给学生传达的一些思想以及对人们心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难点: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七、教学方法:举例法、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九、课时:1课时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PPT课件封面佛像、跳动的字体以及佛教音乐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听觉导入提问: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哪三个?(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授课内容:1、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引出新的问题。

①中国的主流宗教是哪个?(佛教)②宗教的起源?播放视频《佛教传入中国》,师生互动,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并回答问题:A、佛教产生于哪个国家?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B、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a、秦朝b、西汉c、东汉d、魏晋南北朝C、中国最早的寺院是哪一座?洛阳的白马寺2、再次播放视频:《千手观音》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曾经有一个感动和震撼了很多人的一个舞蹈节目,是由一群聋哑姑娘给我们表演的,是那么的美轮美奂,精彩绝伦,她们不仅舞出了自己对于舞蹈和生活的热爱,更是展示了我们宗教中一个美丽的佛,现在,我们就一起再来重温一下那个经典的时刻。

心灵的慰藉

心灵的慰藉

心灵的慰籍教学目标:理解在宗教流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了解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学习活动分析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灵活的安排。

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所讲述的知识的理解。

第一个活动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宗教观念与地域文化对美术创作的双重影响。

这种情况在中国比较明显。

佛教最初并不是诞生在中国,但是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原有的佛教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艺术家逐步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信仰的需要将形象本土化。

所以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使学生理解这一过程以及产生的原因。

这个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实际上如果很好的结合教材并加以适当引导的话,他们也可以很好地完成。

关键是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分析科学化、系统化,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建议这个活动采用“比较鉴赏法”与表格的形式,将观察内容一一地加以列举并比较,并运用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

表格内容可以先由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其内容大致可以包括:观察内容:时代:性别:体态:姿势:面部特征:发型:着装:社会观念:第二个活动主要是在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对某一件作品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

这个活动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前,请同学们查阅一些关于不同宗教的故事和资料,然后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然后课后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完成这一活动。

教学基本思路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特定历史时期中宗教信仰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重要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结合一些宗教故事或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图表归纳的形式以及比较鉴赏法,对东西方宗教美术作品产生的宗教观念、历史背景、表现主题、艺术形式等方面做一个归纳,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作品。

教学材料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宗教信仰对美术的创作主题、风格样式、物质媒介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美术《心灵的慰藉》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心灵的慰藉》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首页编写时间:总第1 课时编写人:《心灵的慰藉》——中国部分授课班级高一年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过程方法讨论探究式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宗教美术的兴趣。

感受宗教美术类型及作品美感。

教学重点: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课型新授课主要教学方法自学、互学、讨论、探究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具图片,多媒体板书设计1、古印度;2、两汉、隋唐3、受科技、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局限性,人们相信有一个越自然力量的存在,再加上统治阶级的利用,宗教信仰与神话故事成为特定时期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的创作主题、风格式样、物质媒介也都因此出现新的转机。

4、(1)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5、(1)修建石窟供教徒瞻仰与活动(2)塑造佛像(3))绘制壁画表现佛教故事6、在唐代,出现在了一些专门绘制佛像的美术家,他们创造出更符合中国人观赏习惯的样式,比如在画面中你可以更多地感受到那些柔和而富于表现力的线条,佛像面貌特征也不再是西方异族人的轮廓。

7、大势利用作业设计完成本课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比较唐代壁画中的维摩诘像与比它早一些的北凉时期克孜尔窟中的人物画像,你能感觉到哪些不同?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互学、讨论、探究;教师的引导、点拨、播放幻灯片等教学形式,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表现出对学习宗教美术的极大兴趣,所不足的是,因时间较短,所含盖的内容有限,为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改进工作:一是搜索引擎与教学相关的视频供学生欣赏;二是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日随同父母一起到佛教胜地旅游观光,以感受中国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种?2、学生思考并回答。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艺术家的创作心境;学习如何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了解其情感表现和心灵慰藉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心灵慰藉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重点: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投影仪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讲解:介绍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a. 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b. 讲解艺术家创作心境的来源。

c. 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心灵慰藉的功能。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心灵慰藉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其他美术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心灵的慰藉》2. 内容:a. 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b. 艺术家的创作心境c. 心灵慰藉的功能七、作业设计a. 《呐喊》——蒙克b. 《星空》——梵高c. 《母亲》——罗中立2. 答案要求:a. 描述作品的基本信息。

b.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c. 阐述作品的心灵慰藉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心灵的慰藉第一课教案

心灵的慰藉第一课教案

【课题】:《心灵的慰藉》(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课型】:鉴赏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理解在宗教流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了解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佛教艺术【教学难点】: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本土化现象。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引入:1、通过两位当红明星,华语歌坛小天王周杰伦和日本流行天后滨崎步的照片讯问学生:有没有同学喜欢他们的?对于喜欢他们的人来说他们的身份是什么?——偶像2、进一步提问:你知道吗偶像崇拜最早来至于宗教,人们为什么会崇拜偶像崇拜神明呢?达到一种心理的安慰,偶像甚至可能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

引入课题《心灵的慰藉》二、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世界三大宗教代表性建筑样式,简单介绍宗教在封建社会时期的地位:对古时候的人们来说宗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西方历史上的某些时期,教会的力量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只是到现在宗教才丧失了其地位,虽然现在宗教的地位不如从前,但是却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精品,2、本课的重点是流行于东方的佛教艺术。

图片展示莫高窟第45窟佛主群像,观察排列规律:呈对称排列;佛像排列顺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这个是佛教艺术里很典型的一种艺术样式:佛主造像提问学生:佛教艺术代表性的艺术样式除了佛主造像,大家想想还有哪些?(壁画、建筑寺观)3、简要介绍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佛教不是本土宗教,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国,隋唐达到鼎盛,这是中国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融入外来因素,佛教的传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主题和丰富的创作空间,改变了中国早期美术的基本面貌。

4、最集中体现这一变化的是大规模的佛教石窟的兴建:石窟是专门供佛教徒修行礼拜的场所,内部用壁画、雕塑来进行装饰;表现的内容多为:佛主普度众生、宣扬佛法的故事;设色多华丽明亮,效果强烈。

展示图片: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象征观音法力无边,观音每只手的形态各不相同。

第2课心灵的慰藉

第2课心灵的慰藉
从石窟壁画上可以看出,但是刚传入中国的佛教艺术还保留着很大部分的外来特征。
比如说:物体用粗硬的线条勾勒,人物形象西方化,并且运用到晕染的方法表现人物的体积感。
(ppt: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ppt: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特色介绍:北魏期间,造像规模宏大,是佛教艺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部分
相似度极高
佛像特征:肉髻白毫螺发耳垂(肉髻白毫属三十二相)
拓展:白毫是一撮毛
螺发是根据释迦牟尼生前的曲发而来
耳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智慧等
2)、石窟艺术
往后,佛教传入中国。说到佛教传入中国,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西游记》(ppt:《西游记》剧照配乐)
当然佛教并不是唐僧引进的,唐僧引进的是大乘佛法
拓展:佛教传入中国的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者之间存在渡人与渡己的差异。
释迦牟尼
出家前为王子,体会世间疾苦,决定修行超脱。
(ppt:腋下诞生)
佛教教义讲究因果轮回。
早期受到统治者的支持。
4、讲授新课
1)、印度佛像
(ppt:印度式佛头)
印度佛头的造像特点:典型的印度人样貌
印度佛像雕刻技术源自古希腊雕刻,经过本土化修改,造像越来越趋向于印度化。
(ppt:与印度人侧面像的对比)
第2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目标
1、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具: 教材,笔记本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范例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范例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艺术创作如何反映人类内心的需求与情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艺术与心灵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分析、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分析、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心灵的慰藉。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场景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并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分析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星夜》,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故事,掌握美术作品情感表达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心灵的慰藉》2. 内容: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艺术创作与心灵需求的关系欣赏与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并阐述理由。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文字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了解了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心灵的慰藉》教案

《心灵的慰藉》教案

《心灵的慰藉》教案第一篇:《心灵的慰藉》教案《心灵的慰藉》教案一、导入1.欣赏《千手观音》舞蹈一分钟。

2.展示:四川峨眉山大足石刻石窟造像“千手千眼观音”像。

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以音乐和舞蹈形式表现的宗教文化,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四川峨眉山的大足石刻——千手千眼观音。

这个石雕则是以美术形式来表现宗教文化,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千眼表示智慧无穷。

师:人们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尊佛像呢?学生回答:寻找精神寄托,净化心灵等等。

师:那我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佛教美术的世界,寻找心灵的慰藉。

3.引出本课课题——《心灵的慰藉》。

板书内容: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二、新课学习1.宗教与美术的关系师:大家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生: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师:当我提到这些宗教时同学们脑中闪现过的图像分别是什么?生:佛像、耶稣、十字架、清真寺等。

师:这些形象大部分是美术作品,这都是宗教宣传的效果。

那么,宗教为什么选择“美术”作为宣传教义的重要方式?(幻灯片)对比于文字与图像,分析图像相对于文字有什么样的优势?老师总结并引出下一话题:美术作品自身的特点是其多传达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思想,较为直观、易懂、又比文字生动有趣,所以宗教宣传特别注重用美术的方式。

下面让我们走进佛教的世界来看一看。

2.佛教概况(1)佛教的主导思想师:研究佛教美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佛教的主导思想:佛教以世间之苦为支点关爱人间,普度众生。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来世幸福上,倡导世人积德行善。

(2)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问:佛教最早产生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发展概况又是如何呢?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并在两汉之际传人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传播与发展,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晚唐以后逐步衰落,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地融入外来因素。

展示:佛教发展流程图自主学习师:下面请大家浏览书本P26—28,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书中都涉及了哪几个朝代?佛教美术作品形式有哪些?生1:书中涉及的朝代有两汉,魏晋,隋唐,晚唐。

第二单元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

第二单元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

②世界著名的四大宗教: 佛教、道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
二、佛教
①产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 印度,并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隋唐时 期达到鼎盛,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次大规 模的融入外来因素。这一阶段,中国美术 中出现了大量以佛教信仰为主题的造像、 壁画以及建筑寺观,从许多方面改变了中 国早期美术的基本面貌。最能集中体现出 这一变化的是大规模佛教石窟的兴建。
第二单元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
【教学目标】 通过鉴赏优秀建筑和作品,使学 生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 创作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 生了解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 作品。
【教学重难点】 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 宗教形象本土化的现象。
①青州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曾作为山东地区 的中心寺院,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存世长达 800余年,后被战火所毁。1996年10月,在龙兴 寺遗址出土了600余尊石刻佛教造像,这些珍贵 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国内外,被评为1996年十大考 古发现之一,之后又被评为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 发现之一,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龙兴寺遗址出土的石刻佛教造像在海外华人中引 起了巨大反响,美籍华人、佛教大师夏荆山先生 参观了龙兴寺出土的佛教造像后,被中国古代佛 教文化深深吸引,为了发掘发扬中国的佛教文化, 夏先生无偿出资在驼山南麓重建龙兴寺。
②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莫高窟275窟 交脚弥勒 北凉
莫高窟328 窟菩萨 初唐莫高窟45 窟菩萨 盛唐
莫高窟194 窟菩萨 中唐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心灵慰藉教案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心灵慰藉教案

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慰藉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本课包括了宗教信仰对美术创作主题、风格样式等方面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石窟造像的艺术形式和所体现的观念。

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一年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中国的几大石窟也有初步了解,能欣赏一些佛教美术作品,但是对于深入理解还相当有限,应该在本课教学中逐步启发。

可以通过让学生比较鉴赏①中、印佛像;②莫高窟的四尊菩萨造像来理解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教学目标:1、了解宗教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知识)2、深入掌握比较式鉴赏。

(能力)2、了解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及代表性作品。

(情感)重点难点:在中国佛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佛教造像本土化现象。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设计思路:导入新课:1.放映电影《神话》片断,欣赏印度风景及宗教场景的神秘。

2.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提问:取经的西天是现今哪里?佛教诞生在中国吗?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哪三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诞生印度,创教人是释迦摩尼新课内容:提问:美术作品怎样被用来传播佛教?(如;修建石窟供教徒瞻仰与活动、塑造佛像、绘制壁画。

)1.中国的石窟艺术。

首先,同学们能说出中国的几大石窟吗?分别在中国的哪里?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①甘肃敦煌莫高窟。

②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③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④重庆大足石窟。

⑤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2.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

①乐山大佛、弋阳卧佛、八仙山大佛简介。

②云冈第20窟坐佛及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③比较印度及中国的佛教造像,以比较莫高窟的四尊菩萨造像作比较。

印度:下半身用凸出的条子表示贴身的衣服,造型质朴,身体比例上肢粗壮、躯干短小。

【教案】心灵的慰藉+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心灵的慰藉+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高中美术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幻象教材内容:结合上节美术课《礼仪与教化》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了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追根溯源——秦汉陶俑,本课《心灵的幻象》中将讲述佛教美术,其中包含大量的佛像雕塑及相关的佛教壁画等美术作品,结合实际情况,本课内容将重点讲述我国四大石窟艺术的艺术特点。

本课主要内容是宗教背景下的特定的美术样式;在我国,佛教最基本的美术样式是造像与壁画以及建筑寺观。

学生要了解的是中国最早的佛教传入时间、中国最早的石窟以及四大名窟,这四大名窟的样式特点,发生的背景,以及中国佛像样式如何本土化的过程,在技能上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去分析造像与壁画的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的学习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中国的几大石窟也有初步了解,能欣赏一些佛教美术作品,但是对于深入理解还相当有限,应该在本课教学中逐步启发。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设计一个活动内容,即课外延伸《生命的瞬间》。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佛教文化的教义及其情感升华。

教学目标:1、了解宗教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知识)2、深入掌握比较式鉴赏。

(能力)3、了解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及代表性作品。

(情感)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四大石窟的艺术特色。

难点:在中国佛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佛教造像本土化现象。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二、导入新课:提问: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哪三种?佛教诞生在中国吗?新课内容:1、佛教概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逐步提出新的问题。

①、佛教的起源,何时传入我国?②、我国的佛教艺术主要集中在哪些朝代?③、为什么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却能在我国迅猛发展?④、美术作品怎样用来传播佛教?2、我国四大石窟及其艺术特色A、首先,同学们能说出中国的四大石窟吗?分别在中国的哪里?①甘肃敦煌莫高窟。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对佛教的产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理解佛教的教义、信仰,在佛教流行的历史时期,佛教信仰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学习艺术鉴赏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并感受佛教的历史文化价值,能发现佛教对我们的影响,正确对待佛教艺术。

2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头脑中对于佛教的认识和一些佛教本生的了解能力都是非常浅的层次的,所以需要老师多用一些有趣的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来增强他们对于佛教的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佛教教义、信仰及其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难点:佛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理解佛教的一些本土化现象。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视频欣赏
一、导入
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曾经有一个感动和震撼了很多人的舞蹈节目,是由一群聋哑姑娘给我们表演的,现在,我们就一起再来重温一下那个经典的舞蹈。

播放视频《千手观音》。

问:这个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的舞蹈灵感来自哪里?
学生回答。

高中美术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高中美术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高中美术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中国佛教艺术〔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在宗教流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佛教艺术中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1、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佛教形象外乡化的现象。

2、了解中国佛教美术的代表—石窟艺术中的一些特点和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笔记本、笔、课本书教学流程图:一、导入:展示一段录像短片〔关于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问:与什么有关,为什么事情而做的广告宣传短片?二、出示课题:中国佛教美术1、〔简述佛教产生和开展的原因〕提问:佛教的根本教义有哪些?为什么到今天有局部人信奉这个?佛教所宣扬的教义:万物平等,众生皆苦,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一切众生皆有佛性……2、分析思考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逐步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信仰的需要将形象外乡化的?一是吸收阶段,三国两**南北朝时期,这形成了中国佛教开展的第一个顶峰。

二是佛教中国化的阶段,按中国人审美习惯与标准开展成完全中国化的佛教美术了。

举例分析印度—北**—唐代的作品〔图表练习〕学生完成作业3、中国佛教美术形式的主要代表是什么?生答:……中国的佛教美术以石窟艺术为代表。

中国是世界上佛教石窟艺术最为兴旺的国家。

它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佛教影响的国家,甚至包括佛教及佛教美术的故土——印度4、边听佛歌边欣赏一组石窟艺术的图片。

5、介绍四大石窟的根本特点。

主要欣赏**莫高窟的壁画作品《尸毗王本生》第254窟壁画欣赏一段**莫高窟的壁画录象短片。

三、小结:中国的佛教美术,还包括除石窟以外的其他佛教建筑、雕塑、绘画等。

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三国两**南北朝美术和隋唐美术的主要内容,并对朝鲜和日本等**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程贤建教学设计《心灵的慰藉》

程贤建教学设计《心灵的慰藉》

《心灵的慰藉》——中国部分——程贤建教学背景:《心灵的慰藉》是《美术鉴赏》课教学内容之一,按新课标要求,《美术鉴赏》为高中段学生必修模块,全册计划修36学时,按要求修完规定学时并考核合格方能拿到2个学分。

教材分析:《心灵的慰藉》是《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三课内容,《心灵的慰藉》——中国部分,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宗教信仰对美术的创作主题、风格样式、物质媒介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2、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石窟造像的艺术形式和所体现的观念。

本课的基本线索是各大宗教的一些代表性的美术式样。

这些式样,既包括建筑,也包括绘画和雕塑,例如中国佛教的石窟和造像。

宗教艺术是一个十分博大的领域,这里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重点是中国的佛教。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过程方法:讨论探究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宗教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宗教美术类型及作品。

教学难点: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教学方法:自学、互学、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课时:(中国部分)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种?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导入正题:教师播放幻灯片介绍世界三大宗教,接着向学生介绍佛教的简单情况。

一、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第26、27、28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阅读。

1、佛教是不是诞生中国?2、佛教艺术主要集中在哪些朝代?3、为什么要创作这些美术形象?4、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佛教艺术形式是什么?有哪些遗迹?5、美术作品是怎样用来传播佛教的?6、仔细观察,佛教美术作品中的形象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当时的一些统治者怎样看待佛教?二、生生交流,合作学习:学生针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进行交流学习。

高中语文 《心灵的慰藉》教案

高中语文  《心灵的慰藉》教案

《心灵的慰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西方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学习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建筑2、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后能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和事物进行初步解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起同学对宗教文化及宗教美术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西方宗教建筑的演变及建筑特点难点:西方宗教建筑所蕴含的宗教思想三、教学过程1、导入:问:大家知道我们现代奥运会其实是对古希腊奥运会的继承和发展,那同学们们知道古希腊奥运会是如何发源的呢?最有名的一种说法是最初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了要献给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板书《心灵的慰藉》(今天我们将学习人们献给神的美术,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宗教建筑)2、希腊神话大家看过吗,你们知道希腊神话中有哪些神呢?同学答3、帕特农神庙(1)出示帕特农神庙,请同学们观察,看看帕特农神庙是什么样的?同学答教师问帕特农神庙什么形状,采用了什么样的建筑结构?(提示巨石阵)教师板书:古希腊梁柱式(2)介绍相关信息:帕特农神庙位于雅典卫城,处于雅典卫城最重要的地理位置。

帕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432年,是希腊祭祀雅典娜之庙,又称“雅典娜神庙”。

神庙背西朝东,耸立于3层台阶之上,玉阶巨柱,画栋雕梁,蔚为壮观。

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10.5米高的大理石巨柱环绕。

宽31米,长70米。

东西两立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

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

(2)大家现在看到的神庙就是一个石柱林立的空壳,充满岁月的沧桑感,原貌是否如此呢?介绍神庙的结构:与一般神庙相同,殿堂分为前后两间,前厅安置雅典娜神像(神像高12米,由当时希腊最杰出的雕刻家菲迪亚斯制作,木胎,象牙装饰皮肤,黄金做衣裳,眼睛以宝石镶嵌),后库存放祭品和财物。

心灵的慰藉教学设计

心灵的慰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反思
观察内容275窟328窟45窟194窟
时代
性别
体态
姿势
面部特征
发型
着装
社会审美标准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本课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千手观音舞蹈视频拉近学生与本课所讲的佛教的距离,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发现佛教造像以及佛教绘画在东传的过程中本土化的变化,最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以菩萨彩塑造像为例,自主讨论分析,造型本土化的变化过程。

在师生共同探讨佛教造像本土化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这一现象之后,恍然大悟的表情,告诉了我这样一个讯号,学生领悟的本节课的重点,并且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本课最后升华的部分,也是最出彩的部分,我在板书正中完成了一幅双手合十的图画,并送给了学生一句话:命运不藏在掌纹里,而是握在十指中。

从情感态度上紧扣本课重点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学生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

但是,本节课最大的缺点是,不够形象生动,过于理论化,高一的学生还处于对形象视觉的内容比较有兴趣的阶段,过多的理论知识点反而使得孩子们的兴趣慢慢退却,这无疑是本节课的败笔。

我希望在之后本节课内容的改进中,加入一些更加形象化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堂课会更加完美。

心灵的慰藉/教案(2)

心灵的慰藉/教案(2)

《心灵的慰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一年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中国的几大石窟也有初步了解,能欣赏一些佛教美术作品,但是对于深入理解还相当有限,应该在本课教学中逐步启发。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

本课包括了佛教信仰在中国的传入和兴盛及其本土化现象,并重点介绍了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石窟造像的艺术形式和所体现的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佛教信仰在中国的传入和兴盛及其本土化现象。

2.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比较鉴赏石窟的菩萨造像来理解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运用对比,提问,引导,观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图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佛教美术的认识和感悟,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 1.能够对中国本土的佛教思想加深一定的了解2.能够认识到佛教思想对美术创作的影响3.对中国4大石窟艺术成就有一定了解,并能独立分析一幅佛教美术作品难点 1、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国佛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教学方法 讲解法 提问法 观察法 举例法 比较法教学用具 ppt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课前纪律35s 老师:上课!学生: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讲的这节课啊会有点难度,希望同学们能打起精神,和老师配合好,一起漂亮的完成这节课的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学生:有!老师:好,我们先来放一段小视频热热身~同学们边学生容易在视觉上被吸引。

在这个视频里,会出现大量的美术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打开发现艺术之美的眼睛。

视频1’40s视频提问环节(40s)视频讲解(1min)联想提问(30s)引出佛教的传入(20s)插曲故事(1min) 看可以边思考这两个问题1.视频里的人在做什么2.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放到提问的页面(PPT 2)播放视频《冈仁波齐》片段 30:10---31:50老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猜到了,他们在做什么?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学生拟答:他们在朝拜老师:你觉得你会不会去像视频里的人那样做?学生:不会老师:那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去做?学生:有毛病、不知道老师续答:呵呵,好,请坐。

湘美版选修 美术鉴赏 2.3 心灵的慰藉

湘美版选修  美术鉴赏 2.3  心灵的慰藉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宗教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作品产生的宗教观念、历史背景、表现主题、艺术形式等方面做以归纳。

2.使学生了解宗教美术作品是精神意识的载体,为传达精神意念服务。

体会宗教美术作品的庄严与神秘,引导学生对宗教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3.通过师生互动,研究探索,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思考相关的知识要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习惯。

4.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艺术作品的宗教观念、历史背景、表现主题、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联想思维,运用语言描述及表达对宗教艺术作品的感悟,理解体会宗教艺术作品的神秘与庄严。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入情入境,用语言营造宗教色彩的幻境)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智,启迪学生的灵感活动2【活动】(一)宗教雕塑鉴赏1、代表作品《拉奥孔》一:展示希腊风景图片简单介绍希腊地理、历史、人文背景。

设计意图: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

通过文化背景的介绍,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希腊艺术。

二:展示《木马屠城》图片让学生讲述“木马屠城”的故事。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渲染宗教色彩,引人入胜,从而导出雕塑作品三、展示《拉奥孔》问题一:第一印象,这件雕塑作品中什么展现的最为明显?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触摸手臂,发现肌肉的松弛规律。

问题二:假设巨蟒缠绕在你的身上,你的表情如何?我们的五官当中哪个部分应该幅度更大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表现出痛苦的表情。

设计意图:体验式教学的成果都是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有效地把“视觉——触觉——感觉”与学生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的角色发生转换,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

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同时使我们更深一步的感悟作品,归纳出古希腊雕塑的艺术特点。

活动3【活动】(二)宗教建筑鉴赏1、代表作品《帕提侬神庙》一、展示《帕提侬神庙》二、展示两种柱式问题一:从人体当中得到启示,用拟人的方式比喻柱子,那个是男,哪个是女?问题二:提供两个比例,柱底与柱身的比是1:6;1:8,是人体中哪个部位与身高之比呢?设计意图:用拟人的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柱式的艺术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教案课程题目:心灵的慰藉教学目的:1)理解在宗教盛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2)宗教美术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和作用。

3)了解东西方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宗教美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的心灵的慰藉作用。

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

教学用具与媒体:多媒体播放工具、美术教科书图片。

教学过程与实间分配:1、导入(5/):教师提问:a看视频。

一听这音乐,大家就知道是《西游记》,谁来说说《西游记》讲了一件什么事?是的,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那么为什么他们要历经千辛万苦去取经呢?因为在那时宗教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信仰他,祈求他,希望神佛能替他们解决那些他们家自己无法解决的事。

寄予他们心灵的慰藉。

板书课题。

b中国的主流宗教是什么?(佛教)佛教的产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时古印度的一个小国。

释迦摩尼的母亲一天晚上梦见一头通体发光的六齿白象飞进了她体内,因此受孕。

而后在腋下诞生一个婴儿,就是后来的释迦摩尼,佛教的创始人。

佛教的教义讲求转世轮回说,教化人们一心行善,默默的接受人世间一切苦难,来世便会有好的结果,过上好的生活。

两汉传入,魏晋得到大发展。

从此过去的中原乐土深陷于无尽的战火动乱之中,百姓困苦、礼乐废驰,晚上睡去不知道自己还有无可能吃到明天的早餐。

这时主张业报轮回的佛教正好派上了用场,因果循还的教理恰符合当时人们今生为苦,冀望来世的生活体验,而“普渡众生、慈悲为怀”为受苦而绝望的汉族百姓提供了心里慰藉。

碰巧,当时的少民政权的皇帝们也苦于汉族民众的反抗意识太强,宣扬佛教正可以让汉族百姓傻乎乎地觉得以后可以到来世讨说法,而不再纠缠于今生中的得失,这当然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以此为契机,佛教大传的世俗条件均已具备,终于要迎来他在中国传法的“黄金时代”了。

c今天我们就着重来讲讲佛教艺术。

2、新授a、一提到佛教,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少林寺、敦煌壁画、飞天、佛的故事等)。

b、佛本生故事(出示图)书P27故事、鉴赏粗野狂放的画风,深刻含蓄的寓意,是佛本生壁画的一大特点。

表现佛的壮烈的善举。

还有很多同样类型的佛本生故事,同学们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来共同分享。

佛教飞天飞天是佛教中被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

飞天壁画是佛教美术中最具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印度原始飞天图像时腾云驾雾的形式,早期的飞天照搬了这一形式。

飞天在我国本土化以后逐渐改变了这一形式,变成满身缠着优美的丝带凌空飞舞的形式。

这也印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丝绸,非常的唯美。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飞天比较轻巧,而到了唐代,飞天造型就比较肥胖,与当时主流审美特征有关。

c 这是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

为什么要大规模的兴建石窟?佛教注重个人的体悟,而石窟最初就是佛教徒供养佛像,打坐静思的地方,后来才逐渐演变成各种其他形制。

佛教信徒也把开凿石窟作为一种善业。

于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以很大的热情来开凿石窟。

d提问,中国四大佛教石窟?除了敦煌莫高窟,还有什么?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d 鉴赏佛像1、云冈第20窟石刻“露天大佛”(北魏)形象特征:唇厚鼻隆,丰硕健壮,袈裟偏袒右肩紧贴身体,衣纹泥条折襞。

(受北魏拓跋氏审美风格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印度造像特征。

)2麦积山石窟第131窟泥塑“佛像”(北魏)形象特征:清瘦俊逸,褒衣博带衮服样式,衣纹呈阶梯褶纹状。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治体制改革,造像受南朝士大夫瘦骨清相审美观念影响。

世俗审美改变异域的造像面貌)。

3、龙门石窟第20窟“卢舍那大佛”(唐代)形象特征:⑴位置排列:以主尊卢舍那佛为中心,左右为迦叶、阿难(罗汉);文殊、普贤(菩萨);二天王、力士。

这一组关系也是人间统治者统治秩序的概括与折射。

⑵卢舍那佛形象特征与艺术价值:面相较短,头上肉髻蓬松如发髻;面容神情恬静、慈祥和善善,给人以睿智、宽博、高贵、庄严的印象,具有伟大的气度。

作者通过整体比例、五官位置的权衡和雕造技法上对明暗、光影效果恰当处理,使之从千万件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超越宗教界局限成为盛唐时代的精神写照。

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佛像。

那么,这尊大佛究竟是谁建造的,它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以南13公里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在西南部山腰,有一座巨大的摩崖像龛,它南北宽约36米,东西进深40.70米。

佛龛的正壁上,便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通高17.4米,头高4米,光是一只耳朵就将近两米,这尊佛像便是卢舍那大佛。

和其他的佛像相比,巨大的卢舍那佛像面相丰满圆润,眉若新月,双目宁静含蓄,嘴角内陷,略作微笑,神态庄严又不失慈祥。

在卢舍那大佛的须弥座两侧,有两处题记,北侧的题记这样写道: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佛龛……大唐高宗天皇大地之所建也。

由此题记可知,大卢舍那佛像龛是唐高宗皇帝下旨所建。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22岁的李治即位,成为了唐朝的第三位皇帝,而他的妻子正是中国著名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卢舍那大佛的建成,和武则天在唐朝的政治地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大佛建成后,唐高宗还在附近修建了大奉先寺,直到宋元时期,该寺仍然香火不断。

历经风雨,虽然现在大奉先寺已经消失了,但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依旧带着永恒的微笑,面对着世人。

在龙门西山的半山崖上,有一个露天摩崖大佛龛,名叫奉先寺,寺里的主像是卢舍那大佛的坐像。

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单耳朵就长达五尺七寸。

卢舍那是西天如来佛的报身像,也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可是洛阳的老百姓却把这尊像叫成“武则天像”,这是什么原因呢?据龙门山一带的群众说,卢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则天为模特雕塑的。

传说,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皇宫中。

有一天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

唐高宗在一旁夸赞道:“梓童(皇帝对后妃的爱称)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

”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暗暗高兴。

她灵机一动,立刻抹开了眼泪。

高宗吃惊地说:“梓童为何如此悲伤?”武则天抽泣着说:“眼前纵有千般好,百年之后还是一堆枯骨,有谁知道我的模样?”高宗说:“这有何难?孤命画工为梓童作幅精美的画像。

”武则天撒娇说:“画像虽好,只是薄薄一纸,不能流传千年。

”这下子,高宗可作难了,想了半天想不出门道,只得问武则天:“依卿之见?”武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唐高宗恍然大悟,说:“这有何难!”于是一面命画工为武则天画像,一面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取名奉先寺。

准备工作就绪后,高宗命人选拔技术高超的石匠,按武则天的画像雕凿了一座大佛像。

为了把这座像雕得更精美,流芳百世,武则天还捐助了两万贯脂粉费。

大佛像塑好后,命名为卢舍那大佛,卢舍那梵语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武则天为自己造字取名为“照(音)”,其意为“日月当空”,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

因此,这尊像不但形态像武则天,连名字的含意也完全一样。

当地老百姓说不惯“卢舍那”这个词眼,干脆就把它叫作“武则天像”。

直到今天,龙门街上的老百姓还是这个叫法。

e书P28鉴赏造型变化3、本课总结(2):无论怎样,宗教是精神寄托,佛教造像则是这种寄托的载体,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宗教是人们解决生命中一切痛苦的唯一法宝,是进行心灵慰藉的唯一精神支柱。

正是由于宗教的强大的精神作用,也被统治者作为统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外国的宗教又是怎样影响美术的,我们下节课继续来讲。

佛教造像随着佛教的流变以及社会风尚,观念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风貌造像,因佛教从印度传入不久,仍受着犍陀罗艺术的深刻影响,其佛造造像的面容为高鼻通额,薄唇卷发,呈印度人的形象,其服饰为薄衣贴体,或身着通肩大衣,盖在两肩,且随着身的起伏形成若干平行弧线,领口处的披巾自胸前披问肩后;或身着偏祖右肩式服饰,即衣服从左肩斜披而下,裸露右胸和右肩,这些都是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造像,在雕凿上粗放豪迈,刻工刚劲有力。

北魏中期和晚期,佛教造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中国化。

其面庞一般显得瘦削清秀,表情自然活泼,那“秀骨清相”中透露出中国魏晋以来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衣服出由袈裟式的偏衫发展为方领下垂、宽衣博带式的外衣,成了衣袂飘杨的“冕服式”中国长袍。

此时佛教造像开始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而适应社会的审美要求和伦理观念,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造像艺术。

例如菩萨造像突破了印度佛教“洁身无性”的造像原则,创造出各式端庄秀丽的女身菩萨像,并披上了汉族妇女流行的披帛。

隋唐进期,我国佛教造像的民族风格越来越浓厚,人格化、世俗化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并且把绘画与雕塑艺术结合起来,色彩日趋丰富,技巧更加娴熟,人物刻划相当细致准确。

尤其是唐代造像,更加精致完美,绚烂成熟。

虽然它们只是重复一些固定的宗教内容,但同一定名的佛或菩萨都不断在现不同的形象。

如一尊菩萨石造像,其头戴华饰,身挂飘带,乳房及上腹裸露,面部表情温厚亲和,体躯丰腴光润,极具唐代女性的风瓷。

其适度的人体比例,自然的形态则很可能是以当时的真人为范本的。

唐代以后,由于我国佛教史上出了以建立宗派、传译佛经、发展寺院经济为主的新阶段,单纯的金铜、石造像较前减少,木雕、铸铁造像渐次流行。

五代宋初,随着禅宗思想的勃兴,普遍流行观音、罗汉、祖师等像的造作,布袋和尚式的弥勒也开始出现。

此时的禅宗佛像,造型上更加摆脱了佛教仪轨的严格限制,特别是观音菩萨等,更是不守一格,出现了许多新样式,并带有成熟的封建文明与哲理气息。

元代统治阶级信奉喇嘛教,但对其它宗教信仰采取宽容态度,因而传统的佛教艺术仍得到继承和发展。

同时,喇嘛教作为佛教的派(密宗),与传统佛教各宗(显宗)并存,使佛教造像亦有增益。

“汉式造像”继承了唐宋传统风格,汉化佛教特征更加明显;“梵式造像”受到印度巴拉王朝作风的影响,有其特定的仪轨,虽与“汉式造像”有些共同点,但从外表形象到内在的精神状态,从面型、体型、姿态、服饰、执物,到背光、莲座乃至龛形,大多显露出梵式喇嘛教造像的特征。

到了明代,东传的“梵式”已与“汉式”融合一起,佛教造像进一步汉化。

清代,“梵式造像”与“汉式造像”并存不悖,各领风骚。

特别是一些鎏金铜造像,制作精美,光彩夺目,有的还镶嵌珍珠宝石,十分宝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